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教材精讲-第29章 台湾文学【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章台湾文学
本章知识点:
1.台湾现代文学的历史轮廓:
2.代表性作家赖和、杨逵、吴浊流、吕赫若和龙瑛宗等的代表作及其创作风格。
大陆的新文学运动直接影响与推动下发展
不尽相同的历史际遇和文化机缘
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有特色的支脉
一、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
(一)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发端:
1.《台湾青年》的创办
1920年7月
东京
台湾新文化运动的使命:摆脱封建落后文化的枷锁,抵制日本在台实施的同化政策
2.《台湾民报》的创办
东京
全部采用白话文
介绍大陆的文学革命理论和作品
3.张我军与新文学运动
“文学道上的清道夫”
《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糟糕的台湾文学界》
倡导白话文运动
《乱都之恋》:台湾新诗创作的第一个结集
(二)台湾文学的分期
1.草创期(1925-1931年)
新旧文学的论争、“台湾白话文”与“乡土文学”的探讨与提倡
强化本土意识,抵制日本同化政策
多处在模仿阶段
2.繁盛的创作期(1932-1937)
“南音”社、《南音杂志》等文艺社团和刊物
台湾文艺联盟
1934年,《台湾文艺》《先发部队》
为人生而艺术
《台湾新文学》创刊
杨逵:《送报夫》
吕赫若:《牛车》
赖和:《善讼人的故事》
龙瑛宗:《植有木瓜树的小镇》
王白渊:诗集《荆棘之道》
以忧郁的目光凝视灾难的台湾
批判旧社会习俗
揭示日本统治下的这块土地的流血与伤痛、呻吟与呼唤展示顽强不屈的民族精魂
3.台湾现代文学的凋零期(1937.7.7-1945)
皇民化运动
致命的挫伤
新文学期刊被查禁
作家或被逮捕入狱,或蛰伏封笔
少数作家在夹缝中隐忍为文
吴浊流:《先生妈》《亚细亚的孤儿》
杨逵:《鹅妈妈出嫁》
吕赫若:《风水》
4.台湾光复初期(1945.8-l949.12)
“乡土文学”再次引起热烈的讨论
战时紧急戒严令
反共文学
(三)台湾文学的特点
大致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取同一步调
存在某些日本文化的色彩
大都以现实主义为归依,乡土气息一般较浓
重,其中最频繁呈现的是思恋家国,反抗压迫的文学母题,以及作为弱国子民的漂泊意识。
悲凉压抑的气氛
二、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一)赖和:台湾新文学之父
现实社会的批判和乡土文化的寻根
《斗闹热》:迎神赛会
《丰作》:丰收成灾
《善讼人的故事》:不畏强权为民伸冤
坚持写作“以民众为对象”的作品
揭露批判殖民统治的不义
开创了台湾新文学的一个传统:揭露现实,追寻乡土,认同祖国。
台湾新诗的奠基者之一
以诗歌来纪实和抒情
《觉悟下的牺牲》《流离曲》《南国哀歌》《低气压的山顶》
这冷酷的世界,
留它还有何用?
这毁灭一切的狂飙,
是何等伟大的凄壮!
我独立在狂飙中,
张开喉咙竭尽力量,
大着呼声为这毁灭颂扬,
并且为那未来不可知的人类世界祝福。
(二)杨逵
从历史变革的层面谛视无产者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我决心走上文学道路,就是想以小说的形式来纠正被编造的‘历史’,至于描写台湾人
民的辛酸血泪生活,而对殖民残酷统治形态抗议,自然就成为我所最关心的主题。
《送报夫》:流浪日本的台湾青年的痛苦遭遇
明显的革命意味
受当时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
《泥人形》:“首阳农园”的日常生活
散文笔法写琐事
隐晦的象征手法
《鹅妈妈出嫁》:医院的日本院长如何为了一只鹅而刁难欺压花农
《模范村》
《萌芽》
《春光关不住》(又名《压不扁的玫瑰花》)
关注现实,参与社会变革,思想开阔
意识形态意味
粗犷的力度
(三)吴浊流
最出色的历史记录者之一
社会批判的笔触解剖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