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教学畅游在文学中

合集下载

文学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文学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文学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导语:在语文教学中,文学和历史是两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作品中的语言和形象展示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而历史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通过对过去事件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

本文将探讨文学与历史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种联系的作用。

一、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文学作品往往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们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例如,明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描绘了封建社会的繁华与腐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而深入思考作品背后所传递的意义和价值。

二、历史事件中的文学体现历史事件往往会激发文学创作的热情,许多文学作品都以历史事件为背景。

例如,巴金的小说《家》以辛亥革命为背景,通过对一个家庭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命运。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三、文学与历史的相互启发文学和历史不仅在表达形式上有联系,更重要的是它们相互启发。

历史事件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文学作品则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历史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

例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

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和影响,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审美能力。

四、文学与历史的教学融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融合文学和历史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授《红楼梦》时,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来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

语文学科与历史融合的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与历史融合的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与历史融合的实践活动
首先,语文学科与历史融合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解读
来实现。

教师可以选取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
《水浒传》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来了解历史背景、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从而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其次,历史事件讨论也是语文学科与历史融合的实践活动的重
要形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历史事件的讨论课,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文献和相关资料,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从中感
悟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学
修养。

此外,实地考察也是促进语文学科与历史融合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古迹、名胜古迹等,让学生亲
身感受历史的魅力,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促进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综合理解。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
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
法,使语文学科与历史融合的实践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语文学科与历史融合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

希望学校和教师能够充分重视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与互动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与互动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与互动文学与历史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独特的关系与互动。

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文学与历史相互倚靠,互相滋养,共同构建着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

本文将探讨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

首先,文学可以通过历史背景的描写来呈现历史事实和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往往融入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再现了历史时期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

例如,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理查三世》展现了英国历史上的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其次,历史对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成为作家们的创作素材,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意。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元素不仅仅是一种背景,更是作品的灵魂和核心。

例如,翁贝托·埃科的长篇小说《蔷薇名字》以中世纪的修道院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刻画,探讨了宗教、政治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的问题。

另外,文学与历史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和互相影响的关系。

文学不仅可以通过历史的启发来塑造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同时也可以对历史进行解读和发掘。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常常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过去的社会和人类的心理活动。

反过来,历史也可以为文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背景,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此外,文学还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再创造来反思和解读历史事件。

文学家们常常运用想象和创造力,重新演绎历史故事,对历史事件进行重新阐释。

这些对历史的再创造能够使我们以全新的角度审视历史,并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思考和反思。

例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中虚构的马奎斯家族和麦哲伦德斯镇,通过奇幻的故事情节,揭示了拉美大陆历史上的政治与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文学与历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与互动。

文学作为历史的见证和再创造者,通过对历史背景和事件的描写,丰富了历史的内涵与意义。

同时,历史也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激发了作家们的创作灵感。

历史与文学的交融

历史与文学的交融

历史与文学的交融历史与文学是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学科领域,它们之间的交融既能够丰富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又能够提升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在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历史元素被融入其中,使得这些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本文将探讨历史与文学的交融对于我们的影响。

一、历史为文学提供题材和背景历史中丰富的事件和人物经常成为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重大事件以及社会变革等,都可以成为作家们创作的素材。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正是基于清代社会的历史背景来构建的。

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为文学作品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并使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二、文学通过历史反思现实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一面镜子。

文学作品通过对历史的再现和反思,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通过对上世纪30年代民国社会的描绘,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种种问题。

这种对历史的反思,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引发了人们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三、历史为文学增添时代氛围历史背景可以为文学作品营造独特的时代氛围,使得作品更加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

通过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等,读者们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例如,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五世》通过展现英王亨利五世在百年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激发了观众内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在演绎中展现出独特的历史时代氛围。

四、文学作品促进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文学作品通过对历史的再创造,促进历史的传承和发展。

作家们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艺术加工,使得历史更加生动有趣,引发读者对历史的兴趣。

例如,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侠小说系列,通过描绘古代江湖风雨飘摇的英雄豪杰,展示了历史上的武林文化和价值观念。

这些作品不仅满足了读者的娱乐需求,也为历史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历史与文学的交融为人们提供情感共鸣历史与文学的交融为读者们提供了情感共鸣的机会。

浅谈语文和历史的互相促进融合

浅谈语文和历史的互相促进融合

浅谈语文和历史的互相促进融合1. 引言1.1 语文和历史的关系语文和历史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语文是载体,历史是内容,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语文和历史的关系既是学科交叉的必然结果,也是知识体系的完善表现。

语文是历史的记录者。

历史的真实性离不开语文的文字表达,历史事件的发生、演变都经过文字的记录传承。

语文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无论是史料整理、历史著作还是历史研究,都少不了对语文的运用和依赖。

历史是语文的源泉。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都是语文的重要内容。

通过研读历史文献,可以丰富语言表达,拓展词汇量,提高修辞能力。

历史的故事、传说激发了语文写作的灵感,历史事件的描写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背景。

语文和历史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倚赖的关系。

语文记录了历史,历史丰富了语文。

深入探讨语文和历史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语言和文化的精髓。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当注重语文和历史学科的融合与发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字数:339】1.2 互相促进融合的意义互相促进融合的意义还在于,语文和历史的交叉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思维。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在历史文献和资料中提炼精华,深入挖掘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内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而历史的学习也需要语文的支持,通过语文的阅读和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提高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思考和分析能力。

互相促进融合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和批判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语文和历史学科的融合教育,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挑战,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2. 正文2.1 语文对历史的影响1. 文献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历史研究离不开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理解,语文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文献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准确把握文献的内涵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有效利用历史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效利用历史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效利用历史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历史教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事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历史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写作技巧和锻炼。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历史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提供素材和主题历史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主题,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和有争议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写作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展开创作。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以某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写一篇虚构的故事,或者就历史人物的家庭和生活情况进行想象和描述。

这样的写作任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叙述和描写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历史研究,并将其所得作为写作材料。

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查阅历史资料和文献,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来源了解历史事件。

学生可以根据所得到的历史信息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将其写成一篇研究报告或文章。

这样的写作任务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论述水平。

三、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观点的辩证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观点的辩证,从而培养他们的论证和阐述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或问题,让学生分析不同观点的利弊,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用历史资料和理论进行支持和证明。

这样的写作任务可以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提高他们的文笔和表达能力。

四、进行历史故事的创作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故事的创作,提高他们的叙事和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编写一些有趣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和想法,创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

这样的写作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叙事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

总结起来,通过有效利用历史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学和历史的关联与相互影响

文学和历史的关联与相互影响

文学和历史的关联与相互影响文学和历史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文字和语言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体验,而历史则是对过去事件和社会发展的记录和研究。

在文学作品中,历史常常被用作背景和情节的重要元素,同时文学也能够通过叙事和描写的方式,影响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解读。

首先,文学作品常常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的背景和情境。

例如,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五世》就以英法百年战争为背景,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展示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状况。

这样的作品不仅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还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其次,文学作品也能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和塑造,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历史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成为重要角色,通过对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性格。

例如,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让·瓦尔简就是一个充满复杂性格的历史人物,通过对他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和政治状况,同时也能够对历史人物的行为和选择进行思考和评价。

此外,文学作品还能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创造和改写,对历史进行重新解读和理解。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历史的诠释和解读。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创造,文学作品能够给予读者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例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中,通过对哥伦比亚历史的再创造和改写,展示了一个奇幻而又真实的历史世界,使读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思考。

最后,历史也能够对文学作品产生深远的影响。

历史事件和社会状况常常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和灵感来源。

文学作品往往能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描写和反思,呈现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艺术形象。

例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就是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状况的批判和反思,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展示了一个疯狂而又真实的社会世界。

浅谈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

浅谈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

摘要:大语文时代的到来,决定了语文这门学科的综合性更强,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文学作品同时也承载着很多历史信息,“文以史载,史以文传”,文史结合,把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文史结合语文教学历史知识学科融合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下应运而生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型课程。

不同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互为关联的知识点上,打破学科壁垒,采取学科融合进行教学,将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各科知识并灵活地转换思维方式,这无疑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语文教学中蕴含了很多历史学科的元素,实际操作中对知识进行合理渗透和融合,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课堂体验的质量。

一、历史知识融入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与历史有着重大的关系的古诗文,甚至有的古诗文必须借助历史知识,学生才能理解古诗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而且学习一篇古诗文时,如果能够适时地引用一些历史典故、名人名言等材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学习《出师表》,先用“卧龙”一词引出中心人物,再出示给学生“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然后引导学生列举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如:三顾茅庐、三分天下、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欲擒故纵、鞠躬尽瘁、淡泊明志等成语典故,这样就能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了历史知识的铺垫,学生更能深刻地体悟文中的思想感情。

二、文学作品融入历史环境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基于一定的历史环境的,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如果学生能深入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身处的环境等,就能更明白得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将文学作品还原到真实的历史环境当中,不但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更能让学生体悟真实的历史与艺术加工过的历史之间的差别,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提高写作水平。

文学与历史的关联

文学与历史的关联

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引言:文学与历史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领域,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两者一直相互倚重、相互交织。

文学通过描写和反映历史事件、人物,使得历史更加生动形象;而历史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

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发展,同时也给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文学与历史的相互渗透文学对历史的描写与反映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载体,也是历史的见证。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了解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揭示了清末民初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莎士比亚的历史剧通过诗歌与戏剧的方式,描述了英国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和政治斗争,如《亨利五世》、《理查三世》等。

这些文学作品既是艺术创作,也是历史考证的重要参考。

历史对文学的影响与启发历史不仅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可以启发作家们的创造力和思考。

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主要题材,同时也受到了作家的阐释与想象。

例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通过对骑士精神和西班牙历史的探讨,塑造了一个悲喜交织的英雄形象;杜拉斯的《爱情》通过诗意的文字,展现了法国殖民时期越南的苦难和悲剧。

这些作品往往借助历史的背景,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和价值观。

二、文学作为历史的记录与传承者文学作品作为历史的记录者文学是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风貌。

文学作品往往是对历史的重新诠释和表达,作者通过自己的角度和思考,将历史转化为独特的艺术形式。

例如,《红楼梦》通过对官宦贵族家庭生活的描写,反映了清朝封建社会的衰败和变革;《战争与和平》通过对拿破仑战争以及俄国贵族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波澜壮阔。

文学作品对历史的传承与弘扬很多文学作品通过对历史的再创造和诠释,不仅仅记载了历史事件,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譬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它们不仅是文学巨著,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英勇精神,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作为一名历史老师,面对即将开启九年级历史学习之旅的同学们,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这个关键的学年里,我们将一同穿越时空,探寻历史的奥秘,感受历史的魅力。

以下是我为九年级历史教学制定的详细计划。

一、学情分析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同学们已经对历史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但是,九年级的历史内容更加复杂和深入,需要同学们具备更强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

同时,部分同学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不够浓厚,学习方法也有待改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材分析九年级历史教材主要讲述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时期。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对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教材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同学们掌握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和重要历史概念,如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两次世界大战等。

培养同学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影响和本质。

提高同学们的历史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读懂历史文献和材料,并能够撰写简单的历史小论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历史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同学们运用图表、地图、时间轴等工具,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组织同学们进行历史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同学们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培养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主义精神,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如何进行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如何进行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如何进行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事件和人物等资源,但同时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进一步的学术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并提供几种融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历史与文学的融合历史和文学是紧密相关的学科,两者都研究人类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等方面。

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可以成为文学作品的主题,而文学作品也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丰富的情感和背景。

因此,历史学科可以与文学学科进行深入融合,以推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更深层次理解。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和推广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来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封神演义》等,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同时,历史学科也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宝贵的素材,帮助文学研究者更好地把握作品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

二、历史与地理的融合历史和地理是相互依赖的学科,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学科可以借助地理学科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并从中得出更深入的研究结论。

在教学中,历史学科可以引入地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例如,通过地图展示和分析,可以更加生动地向学生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地理变迁,探究地理因素对历史变革的影响。

同时,历史学科也可以为地理学科提供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将地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概念和原理。

三、历史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历史与社会科学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都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和影响因素。

历史学科可以借鉴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更深入的历史研究和分析。

例如,在历史研究中,可以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更系统、更全面的解读。

通过分析历史背后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可以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跨学科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运用。

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历史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一、与语文融合1. 利用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用适当的文学作品,如史诗、戏剧、小说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学生不仅可以扩展历史知识,还可以提升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2. 进行历史文献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如史书、古代文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同时,学生通过文献阅读可以提高自己的文献解读能力,并且培养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二、与地理结合1. 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和发展的影响。

比如,教授农耕社会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农业发展与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关系。

通过与地理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

2. 利用地图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用地图资料展示历史地理信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和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地图的运用,学生可以培养地理思维和空间认知能力。

三、与数学结合1. 统计历史数据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统计和图表的方式呈现历史数据,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变化规律。

比如,统计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农业产量等数据,让学生了解历史的数字背后蕴含的含义。

2. 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历史问题利用数学模型探究历史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与分析能力。

例如,通过使用概率与统计模型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因素和结果,让学生在解决历史问题时能够运用数学思维。

四、与艺术结合1. 通过艺术作品感悟历史使用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雕塑等,来感受和理解历史情境。

比如,欣赏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历史故事和情感。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教育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教育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教育文学作品无疑是一座桥梁,将我们带回过去,使我们能够通过文字去了解历史。

在这些文字的世界中,历史教育被巧妙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中,为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与启发。

本文将讨论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教育,并通过几个经典作品来阐述。

一、《红楼梦》中的历史教育《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呈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也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这部作品中,历史教育渗透在纸上人物的命运中。

首先,曹雪芹通过对宫廷生活、宴会、婚礼等场景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礼仪制度。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封建社会中的个人命运往往受到家族、官僚、权势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曹雪芹通过角色形象的刻画,呈现了封建社会中的荣辱观念和伦理道德。

例如,贾宝玉深受情欲和享乐的困扰,他的人生遭遇暗示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腐败。

最后,《红楼梦》中巨细无遗的描写让读者了解到封建社会的生活细节,如服饰、饮食、建筑等。

这些细节不仅让我们深入感受到封建社会的物质文化,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

二、《雾都孤儿》中的历史教育《雾都孤儿》是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经典小说,通过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描写,展现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的不公与剥削。

首先,小说中描绘了伦敦贫民窟的惨状,让读者深刻地了解到工人阶级生活的困境和苦难。

这一描写表达了狄更斯对工业革命中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注。

其次,小说中的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通过一系列的际遇,暴露了贫民窟中的黑暗势力和政府腐败。

这部作品所呈现的是一个尖锐的社会批判,让读者思考社会正义与公平的价值。

最后,小说中通过对贵族与劳工的对比描写,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与不平等。

这样的描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平凡的世界》中的历史教育《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中国农村的变迁与家庭的命运。

这部作品中的历史教育隐藏在人物的成长和时代背景的交织中。

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途径

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途径

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途径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思考的必要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如何将历史与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领会历史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运用文学作品展现历史文化文学作品是历史的载体,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历史文化的风貌。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来了解历史的背景和人物的生活,从而深入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

在讲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时,可以选取《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体会古代中国的风俗文化、社会制度和人物形象,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

二、参观历史文化遗迹和博物馆参观历史文化遗迹和博物馆是了解历史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故宫、长城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迹,或者去参观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让学生通过亲身参观和体验,加深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文化在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文化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来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教师可以制作历史文化的PPT,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生动地展示历史文化的特点和风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并领会历史文化的内涵。

四、进行文史结合的课堂讨论和辩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史结合的课堂讨论和辩论,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和辩论来探讨历史文化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讲解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讨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从而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八年级语文:文学与史学相融合的《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编写

八年级语文:文学与史学相融合的《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编写

【导言】文学与史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二者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关联,它们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文学与史学的交叉融合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历史小说、史诗诗歌等等,都是文学和史学的有机结合。

针对这个话题,《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编写应运而生。

下面,我将从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教材特点】《阿长与山海经》是钱锺书先生的一篇文学名著,它首次将名作《山海经》和小说结合到一起,讲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阿长是一个爱情至上、机智勇敢的少年,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往山海经中流浪探险,结果发现更多的不只是一幅神秘的图画,而是一些走进现实的奇异之物。

这个故事不但具有文学的艺术价值,更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色。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将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开阔视野:学生能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拓宽文学视野,增强认识水平。

2.培养品味: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增强阅读能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深刻领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意义。

4.增加文化积累:通过学习《阿长与山海经》,学生可以增加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陈述,有效提升自我素质。

【教学内容】1.主要人物的讨论: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讨论解析,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社会角色和文化意义。

2.文学欣赏:以本课文学欣赏为中心,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

3.重要篇章的分析:重点讲授《阿长和他的伙伴们》、《神马来之不易》、《神秘牢狱》、《冥灵奇境》等重要篇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文学内涵。

4.名人趣闻:在学习故事的时候,给学生介绍小说中出现的历史名人及其故事,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对文化的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诗词与历史结合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诗词与历史结合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诗词与历史结合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诗词也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诗词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理解历史。

因此,将诗词与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往往难以提起兴趣。

而通过诗词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唐朝历史时,可以引入李白的《将进酒》等诗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唐朝的繁荣与文化。

2.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诗词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通过诗词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例如,在讲解三国时期的历史时,可以引入《赤壁赋》等诗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的战争与文化。

二、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结合诗词进行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唐朝历史时,可以先引入李白的《将进酒》等诗词,让学生感受唐朝的文化氛围,进而引出唐朝的历史知识点。

2.结合诗词进行知识点讲解初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

而通过诗词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可以引入《诗经》中的相关篇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3.结合诗词进行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在课堂小结中,可以结合诗词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注重诗词的选择和引用在将诗词与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诗词。

所选诗词应该具有代表性、故事性和艺术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历史。

文史交融赏诗词 传统文化显魅力

文史交融赏诗词   传统文化显魅力

文史交融赏诗词传统文化显魅力李铜玉摘要:唐诗宋词是古典文化中的两颗明珠,传统文化之瑰宝。

鉴赏唐诗宋词,必须文史交融,在历史背景下鉴赏诗词;在鉴赏诗词中感悟历史;在理性思维中鉴赏诗词;在鉴赏诗词中抓住历史本真;在辨清诗人风格中鉴赏诗词。

文史交融,才能相得益彰,提高鉴赏唐诗宋词的品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唐诗宋词历史文史交融鉴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折射出唐诗丰富热烈的光彩;小桥流水,杏花春雨,透露出宋词沁人心脾的韵味。

唐诗宋词是古典文化中的两颗明珠,传统文化之瑰宝。

她的璀璨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她以其神奇的艺术魅力,将政治、经济、民族和对外关系等主要信息贯穿于文化的主要载体(诗词)中,留下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

我认为,鉴赏唐诗宋词,必须文史交融,在历史背景下鉴赏诗词;在鉴赏诗词中感悟历史;在理性思维中鉴赏诗词;在鉴赏诗词中抓住历史本真;在辨清诗人风格中鉴赏诗词。

文史交融,才能相得益彰,提高鉴赏唐诗宋词的品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在历史背景下鉴赏唐诗宋词黑格尔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能共赏的。

”历史定格了诗词,任何一首诗词都有其产生的历史时代,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诗词是时代的脉搏,我们要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历史,必须把诗词放到对应的时代背景下研究。

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然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

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由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如陆游、文天祥等的诗词都表达了对山河沦落的痛心,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畅游历史长河,积淀人文素养

畅游历史长河,积淀人文素养

畅游历史长河,积淀人文素养摘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可贵的人文精神,在历史课堂中深入挖掘历史学科中所涵盖的人文精神,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使其受益终身。

因此,历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合理渗透人文素养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素养培养策略人文素养即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公平、正义、健康、法治等社会目标的支撑点,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和谐社会需要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需要靠教育培育。

教师要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知识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引导培养及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人文素养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转变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把教学质量的关键转换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来,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不是简单的答疑解惑,追求卷面分数。

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历史的欣赏性功能,让学生感悟课本中的历史知识,享受人文主义的熏陶,当课堂变为一种欣赏和享受,学生也会主动加入到学习中来,长此以往,在人文精神的陶冶下,学生的理性思维也慢慢得到成长。

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教学方案,教师要不断加强和巩固自身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对历史中所涵盖的人文精神有所感悟,对历史现象的人文精神分析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从而真正融入到教学中。

此外,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素质,并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己为标杆,让学生在历史学科和教师的人文情怀中潜移默化,使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产生最大的效果。

二、更新教学方法,营造课堂人文气息历史教学的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上,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就要在课堂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人文气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历史教学畅游在文学中广州市天河中学:李铜玉诗词、成语、对联、歌曲等文学语言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造成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能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而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从而对多彩的历史画卷产生惊奇和震动,同时,也进行了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

文学语言在历史教学中如能恰当运用,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首先,文学语言能使课文更加生动具体,使历史人物、事件得以再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历史课本的文字叙述简要,往往需要教师在讲述时作一些必要的补充。

讲述历史人物时,应讲出他的特点来,并顺便说明其年龄特征,尽可能给学生以生动具体的形象,从而避免雷同,避免公式化概念化。

《史记》中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同一主题,三种口气,表现出这三个人不同的身份、思想和性格。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显示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和周天子的无上权威,是对西周奴隶制的绝好写照。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把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醉生梦死的生活,只图偏安江南,不图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的丑恶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庆歌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章太炎1904年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所作的讽联,将慈禧太后40年的血腥罪恶史,一联以概之,跃入学生心中。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这些歌词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长征的征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又使学生对英雄红军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具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文学语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素材。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道出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

“春霄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把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的情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了,使学生认清了酿成“安史之乱”的根源。

“民国万税,天下太贫”揭示出国民党反动统治对广大人民的剥削、掠夺。

“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格言警句,又从道德修养方面启迪了学生。

再次,文学语言能深刻反映阶级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

引用《诗经》中的“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把奴隶控诉奴隶主贵族残酷剥削的仇恨鲜明地反映出来了,也就讲清了“国人暴动”的根本原因。

引用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使学生认清了唐朝统治阶级残暴、安史之乱的灾难、百姓的疾苦,理顺了唐末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

最后,文学语言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和极富想象的表达形式,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两首诗对隋大运河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地看待问题具有典范的作用。

对楚汉战争中项羽的失败,杜牧有“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有“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哀叹项羽缺乏百折不挠的精神;王安石则以政治家的眼光指出项羽失却民心,败局无法挽回。

谁的看法对?哪一种认识反映历史现象的本质?组织学生运用思辨的方法进行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文学语言要靠平时用心积累,厚积薄发。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用它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后小节和设计试题。

但历史课不同于语文课,要围绕历史教学目的,密切结合教材,精心取舍,决不可反客为主,舍本逐末,冲淡教学重点。

发表在《广东教育》2003年第6期上研究性学习在高考历史上海卷中的渗透李铜玉(广州市天河中学广东广州510620)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六种重要能力归结到一点,就是通过已知去探求未知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获得知识的先后顺序来说,当然已知在前,未知在后。

从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来说,必须运用“已知”这把钥匙来打开“未知”这把锁。

高考上海卷试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否能有效地启动知识积累和能力素质,借已知求未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试题的一般特点1、围绕主题命题。

研究性学习是围绕一个个主题进行的,同理,研究性学习试题也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设计出一个个问题考查学生探索研究能力。

2、提供必要的材料。

了解事实,占有材料是研究的起点。

在平日的研究性学习中,材料主要由学生搜集。

现阶段高考是闭卷考试,材料由命题者提供。

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文字(包括史料、语录、诗词等)、图象、图表、地图等,材料既可以是显形的,也可以是隐形的。

通过历史文献、历史文物以及其他资料间接地具体地去重构和反复消逝了的过去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

无论是学习和研究历史都不能离开材料,历史考试也是如此。

3、重视思维的逻辑性。

研究性学习试题提高了对考生能力,尤其是以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要求,它要求考生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归纳、演绎、分析、比较等逻辑方法。

在高考试卷上,每一道研究性学习试题的解答往往都要运用多种逻辑方法,这是试题综合化的一个表现,其实质是考查综合能力。

4、让解题过程成为浓缩的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试题重过程,重体验。

考生解答此类题目的过程是一个浓缩了的研究过程,而不是背诵、默写教材上某一段文字和再现某一现存结论的过程。

从考试的角度看,可分为如下三步:阅读—→思考—→解答。

研究性学习试题要求考生在阅读和思考两个环节,尤其是在思考上多下功夫,而不是在书写答案上费尽全部或大部分力气。

5、明显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试题具有开放性,既表现在问题的选择和对思维的要求上,又表现在答案上。

从答案看,研究性学习试题原则上拒绝“惟一正确的答案”,不仅允许而且提倡答案的多样性,包括观点、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①答案观点的多样性。

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无论考生发表什么看法,只要符合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方针政策,凡言之有理的都应肯定或部分肯定,不以中学教材的观点判断是非。

②答案内容的多样性。

一些较大的问题,考生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和层次回答,答案不是惟一的。

③答案形式的多样化。

提倡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文、图、表均可,白话、韵文不限。

二、研究性学习试题在上海卷中的渗透研究性学习试题最早走进高考是2001年的上海卷,在其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材料分析论证题四大题型板块中都有所渗透体现。

贴近现实、显示人文精神、不避热点是上海卷的一贯特色。

2001年的试卷直接联系现实、贴近热点的试题涉及到国际格局多极化、对邓小平的评价、中共建党80周年、南北经济关系、考古新发现、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等富有时代感的热门话题。

2002年的试卷特别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如对发行“欧元”组织的解释、美国“9·11”事件与德意日法西斯之间的关系、对上海160多年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思考和启示等。

2003年的试卷涉及到中国近代化历程、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科技发展与创新精神、欧洲一体化进程、政策方针与大众利益……等一系列热门话题,透露出命题人员关心社会、经世致用的意念和导向。

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遥远历史时空中架起了一道过去与现在交流的桥梁,对中学历史教学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以史为鉴、资政教化,引领学以致用的学风,都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上海试题取材来源丰富,“杂”而不乱,形式灵活多变,考查能力方面作用突出。

2001年试卷所引的图文材料,有文句摘录、建筑物楹联、漫画、地图、统计数据、教科书引文、考古新发现、时事新闻等等。

2002年的试卷有奏章、译文、唐诗、词等文字材料,也有“秦·砖”、“汉·瓦”、“东汉·画像石”拓片和“法国十九世纪骑兵”的意象画及表格,还有“欧元”图片、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现代“靓照”、美国“2001年纽约‘9·11’事件”和“希特勒和他的主要将领”及上海市从开埠前至成为“东方明珠”的五幅照片。

2003年的试卷所取材料,有诗歌民谣、漫画、文物照片、外国邮票、名人言论、史书摘记、数字统计表、条约抄件、议事和会议场景等等。

真可谓诗情画意皆入题。

2003年的“材料型”试题大幅度增加,全卷36道试题中,有20道属于“材料型”试题,占全部试题的二分之一强。

在试卷四大题型中,除问答题题型外,其余三大题型中都大量采用“材料型”试题。

“材料型”试题在选择题中占二分之一,在简释题中占六分之五。

2003年的新题型——历史作文题,也是根据图文材料撰写小论文。

以生动的历史载体,给考生们营造了“活生生”历史境界。

让学生直接接触第一手材料,有助于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史料,正确评价历史现象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些能力是综合考查必不可少的,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试题体现了上海高考历史命题“能力立意”的进一步强化,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应该是未来全国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

为了改变注重求同思维,答案设计标准化这种相对封闭的局面,上海卷已作了不少探索。

如1995年的“戊戌变法评价”题、1996年的“西学东渐”题,1998年的“贺龙帽徽”题等,在开发求异思维方面都有良好的反响。

2001年、2002年、2003年的试卷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半开放性、开放性题目和研究性学习试题,特别是强化了简释题的考查功能。

简释题是上海卷特有的一种题型。

简释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识记、理解、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历史学科的学科能力,给命题和答题双方都留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例如,2001年的第28题、第35题和第37题都显示了历史的时空延展性,而且答案不是惟一的,甚至教材外的内容,只要符合条件也可入题。

这给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01年第37题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试题。

试题是这样的: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

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试题中附有复原后的图片),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