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10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综合提高复习: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综合提高复习: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选择题1.(2019·淄博二模)戊戌变法前,追随康有为的梁启超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提倡尊孔保教,致力于儒学的宗教化。

而到了1902年,梁启超却公开反对保教。

梁启超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动摇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D.维新派已赞同革命2.(2019·青岛二模)1923年,吴稚晖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我们中国已迎受到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迎之固极是矣。

但现在清清楚楚,还需要引进穆姑娘(moral,道德),来挽救道德低劣、世风日下的问题”。

这一主张( )A.受到唯物史观的影响B.反对宣传民主与科学C.意在抨击道德的低劣D.反思科学思潮的局限3.(2019·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据统计,整个《新青年》中,有关“科学”一词出现了1 913次,而“民主”一词只出现305次,加上“德先生”之类的提法,也只有513次。

这主要是因为( ) A.自然科学知识得到广泛传播B.科学已成为文化斗争的武器C.新文化运动更注重科学普及D.《新青年》已成为科学类杂志4.(2019·安庆二模)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驳保皇报书》一文,说:“夫今日,专制之时代也。

先必破坏此专制,乃得行君主或民主之立宪也。

既有力以破坏之,则君主民主随我所择。

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A.在君主制和民主制中择其一B.以君主制作为民主制的过渡C.将民主制和君主制有机结合D.反对君主立宪倡导民主共和5.(2019·济宁二模)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

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C.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D.“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6.(2019·青岛一模)19世纪后期,曾国藩在《奏派陈兰彬、容闳选拔幼童出洋习艺折》中专门提出,诸幼童“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

专题7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纲展示考点热度考纲解读考情趋势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本专题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宣传君主立宪,主张进行维新变法;二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对封建正统思想进行彻底批判;三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

三条线索集中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民族危亡之际,在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富有阶级特点的指导思想内容探究: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处于重要地位,尤其是维新思想考查频繁,注意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思想文化对中国政治、经济近代化进程的影响,难度中等偏上形式探究: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涉及,一般在10分左右,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网络构建※※主线解读※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并进行了“戊戌变法”。

虽然失败了,但是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

3.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4.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提倡思想解放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第一关真题自测·找差距1.(2017·全国卷Ⅰ·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易混辨析]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 入, 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 2.新思想的“新”表现在:林则徐、魏源等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 “开眼看世界”,承认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的先进,主张“师夷长 技”,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二、体用之争 1.背景:19世纪60~90年代,西学对中国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文化产生了 猛烈冲击。 2.表现 (1)洋务派的主张: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_西__学__为__用___”的文化主张。 (2)顽固派的主张: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3.评价: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之争,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__物__质____ 文化的层面,但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__西__学____在中国的传 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4.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1)初始立场及活动: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初都持“__中__体__西__用____”的思 想立场,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支持者。_王__韬____、__郑__观__应___是这一派的代表 人物。 (2)思想演变及原因:由于__中__法__战争失败,暴露出洋务运动种种弊端,早 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佼佼者提出改良__政__治____、实行__君__主__立__宪____制度的要 求,起到了启蒙作用。
[易混辨析] 康有为借用儒家思想宣传改革思想是维新思想的最大特点,学习中注意分 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1)策略的考虑:借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减少阻力。 (2)思想根源: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过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封建教育,奉 孔子为圣贤。因此康有为不敢也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3)阶级局限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020高考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26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20高考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26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2018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

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

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

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2.(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A.倡导民主科学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C.反对愚昧迷信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3.(2015高考上海卷)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4.(2018阜阳中学模考)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5.(2018福建中学联考)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

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A.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形成B.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C.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D.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6.(2019江西省抚州市七校联考)1877年,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到达伦敦,所携带的国书却是专为“惋惜滇案”的,“并无充当公使文凭”。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单元总结课件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单元总结课件

全文结束!谢谢 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单元总结
专题整合
一、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特点 1.历程
专题连线·理清脉络
2.特点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主要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2)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 性质。 (3)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 化”,由被动到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 道路。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6-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历史-新课标-人民版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6-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历史-新课标-人民版

民主与科学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民主与科学 赛先生 新道德 文学革命 思想解放 文化转型 德先生 新文学 马克思主义
第37讲 │ 考点梳理
梁启超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庶民的胜利
1918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再论问题与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
第37讲 │ 考点梳理
[ 走出误区 ]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 阵营发生了分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宣传马克 思主义;胡适等人则继续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宣传西方思想;后期则主要宣传 马克思主义思想。
第37讲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第37讲 │ 要点探究
第37讲 │ 要点探究
例1 [2010·福建卷] 下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 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A.顾炎武 C.洪秀全
B.林则徐 D.严复
第37讲 │ 要点探究
D [解析] “惟适之安”字面理解是怎么舒适就怎么做, 在这里体现了追求自由倾向,反映了严复受进化论适者生 存思想的影响。 [点评] 本题是对福建地方史的考查,在实行自主命题的 形势下,应加强地方史的整理与学习,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第37讲 │ 要点探究
[2010·济南模拟] 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 师大学堂在其规条中规定:“五经四子书如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历万古而常新,又如布帛菽粟不可一日离, 学者果能切实敦行,国家何患无人才,何患不治平。” 这从根本上说明( ) A.封建伦理纲常的重要性 B.清政府坚持“中体西用” C.维新派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D.对封建教【要点探究】由教师上课重点讲解,【要点探究】后 例题由学生做教师点评,变式训练由学生完成,有问题的 进行讲解。【基础训练】由学生当堂完成,一般学生做完 后,教师当堂评讲。【能力提升】由学生课后完成,第二 堂课开始教师评讲。 5.教师可以利用专题知识结构,把握本专题宏观脉络, 利用【专题整合】把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各个派别 之比较,理解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专题质检十二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专题质检十二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专题质检十二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新疆乌鲁木齐一模,22)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一书中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工艺制造、机械生产、对外贸易和西洋各国相互关系等。

林则徐编译这本书的意义在于()A.了解西方列强国情B.改革传统政体C.维护中国司法主权D.宣传商战的主张2.(2019四川遂宁一模,28)1874年由江南制造局编译馆译刊的《四裔编年表》被认为是晚清第一部专门介绍西方历史的年表体著作。

该书将中国传统的王位、年号和干支等纪年方式与西方公元纪年方式结合在一起,以中西结合的方法记载相同时间世界上不同地区发生的历史大事。

这一方法()A.突破了传统夷夏观念B.融合了中西不同时间观念C.推广了西方纪年方式D.接受了近代世界空间知识3.(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7)曾国藩认为儒学的学问分为四个方面:“有义理之学,有词章之学,有经济之学,有考据之学”,四者缺一不可,既强调义理为儒学之本,又使经济之学为义理所统辖。

曾国藩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为中体西用寻找理论依据B.缓和与顽固派的既有矛盾C.宣传西学,挽救民族危机D.开始以全新眼光审视世界4.(2019河南郑州三模,29)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提出的重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色彩。

该主张()A.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B.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C.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D.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5.康有为在《日本变法考》中写道:“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此言论旨在()A.否定洋务运动的成果B.批判保守的传统文化C.变革封建的政治体制D.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6.1896年梁启超发表《古议院考》,认为“议院之名,古虽无之”,但诸多典籍都能证明中国在上古三代时期“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主题限时集训(十)文化自信(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主题限时集训(十)文化自信(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主题限时集训(十)(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殷商时代,只有具有忠敬和诚信之心的人才可以祭祀,要对神灵讲诚信,不失信于神。

春秋时期,主X变法改革的管仲认为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人团结一致的保证。

这一变化反映出( )A.诚信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B.诚信赋予了人文精神的内涵C.先秦文化具有宗法血缘特性D.“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齐国萌发B[从殷商时代“要对神灵讲诚信,不失信于神”,到春秋时期“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人团结一致的保证”,这一变化反映出诚信的内涵不仅包括敬神,而且增加了顺天应人的人文精神,故选B项。

]2.战国时期,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评论当时各家思想,指陈其特点。

这一现象( ) A.源于铁犁牛耕技术的全面推广B.促使地主阶级统治得以确立C.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D.不利于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C[中华文化同宗多源,各家思想之间相互批判、借鉴,有利于形成兼收并蓄的精神品格,故选C项;“全面推广”说法欠妥,排除A项;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地主阶级统治的基本确立,排除B项;各家思想之间相互借鉴有利于丰富本派思想内涵,排除D项。

] 3.《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B[“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是人文化的体现,故选B项。

]4.有学者认为:“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

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注……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

”该观点意在强调( ) A.儒学公信力遭到了普遍质疑B.汉代儒学思想以帝王为本位C.儒学日益僵化逐步走向衰落D.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由材料“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可知,帝王利用儒书,官方控制思想,导致儒学失去本真意义而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故选B 项。

新高考历史3年(2020-2022)真题汇编专题10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教师版)

新高考历史3年(2020-2022)真题汇编专题10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教师版)

三年(2020-2022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专题10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题)1865年,面对西方列强威胁,薛福成提出“防之之策,有体有用。

言其体,则必修政刑厚风俗、植贤才、变旧法、祛积弊、养民练兵、通商惠工,俾中兴之治业,蒸蒸日上,彼自俯首帖耳”;“言其用”,则购其利器、学其技艺,“彼之所长,我皆夺而用之矣”。

他旨在强调A.维新变法B.师夷长技C.实业救国D.中体西用【答案】D【详解】根据“防之之策,有体有用”“言其体,则必修政刑厚风俗”“则购其利器、学其技艺”可知,材料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故D项正确;甲午战后出现维新变法思想,排除A项;“师夷长技”只反映了学习西方技术,不能体现“有体有用”,排除B项;甲午战后出现实业救国思潮,排除C项。

故选D项。

2.(2022·浙江·高考真题)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

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

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A.睁眼看世界B.宣传民主共和C.思想启蒙D.托古改制【答案】C【详解】严复是维新人士,其宣传进化论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有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正确;严复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再是睁眼看世界的时期,排除A项;严复是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排除B 项;进化论思想不属于中国古代思想内容,因此“托古改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项。

3.(2022·广东·高考真题)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分层训练)(解析版)-【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分层训练)(解析版)-【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解密10 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A组考点专练考点一:从新思潮的萌发到维新思想1.(2021·福建高三零模)如表所列的是鸦片战争前后向国人介绍西方的书籍概况。

如表表明当时A.闽粤是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B.政府大力推动学习西方C.士人群体广泛关注外部世界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A【详解】《四洲志》是林则徐在任职广东期间编著的,《海国图志》是以《四洲志》为基础增补整理而成,《瀛环志略》是徐继畲任职福建期间编著的,由此广东和福建是当时士人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故选A;这些书籍不是政府推动编著的,排除B;“广泛关注”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这些书籍是中国士人向西方学习的表现,没有体现中外交流,排除D。

2.(2021·全国高三一模)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冲击与回应》一书中谈到:中国17世纪学者的传统一度中断,并没有被晚清学者直接继承。

相反,他们中的一些人几乎被遗忘,直到中西交通之后,尤其在19世纪末,他们的思想才大放异彩。

其中“大放异彩”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初步发展B.民族危机空前加强C.学者主张经世致用D.中国需要思想启蒙B【详解】19世纪末,甲午战争爆发后,我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国学者发扬“中国17世纪学者的传统”即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故选B;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项是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不是中国17世纪学者传统“大放异彩”的主要原因,排除。

3.(2021·安徽淮北市·高三一模)1909年,陆士谔创作了翻新小说《新三国》,描述了魏、蜀、吴相继进行改革,蜀国因措施得当、抓住立宪的实质而导致国力大增,最终逼东吴签订屈服条约、远征魏国成功,统一了天下。

该小说的创作A.寄托了作者政治改革的主张B.深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C.掀起了小说创作领域的革命D.体现出立宪成为国民共识A【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三国》的创作明显彰显出作者的政治取向,即以政治改革比较成功的蜀国来寄托个人的政治主张,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在于通过描述蜀国之所以成功在于立宪改革,B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立宪在当时并非国民共识,D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

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单元检测卷:第14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

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单元检测卷:第14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十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2.1876年当郭嵩焘以公使衔出使英国时,文士们刻薄地讥笑他弃圣贤之帮而追随于洋鬼,然李鸿章认为他是当世所识英豪,与洋务相近而知政体者,以筠仙(郭嵩焘)为最。

这提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A.以历史亲历者标准来衡量B.以社会需要标准来考察C.置于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D.注重评判者的阶级立场3.1896年梁启超所著《波兰灭亡记》刊行,1898年6月康有为进呈光绪帝《波兰分灭记》,他们都指出波兰非但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更是由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以及守旧权贵“诋诽攻击”新政新法。

其意在A.揭露列强瓜分图谋B.打击顽固守旧势力C.激发改革图强意识D.培养国人世界视野4.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5.有学者评论:“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自满人入主中原以来,首度有满人以外的‘夷’人欲入侵中国。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三近代中国第1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练习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三近代中国第1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练习

第10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试说明命题角度备考指导1.“师夷长技”的主张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体西用1.(2019·江苏单科,6)“中体西用”的内涵2。

(2015·江苏单科,7)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评价复习本讲时,要抓住一条主线、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1)一条主线: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2)三大特征: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体现了追求独立、民主和富强的主题,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这一过程也是中国逐渐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注意联系近代民族2。

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2016·江苏单科,2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考点一地主阶级的探索核心词:师夷长技、“中体西用"、抵抗派、洋务派1。

新思潮的萌发——开眼看世界(1)代表人物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

②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2)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目的: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4)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环球,探索救国之路。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内涵:“中学”,是指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2)实践:洋务运动。

(3)影响错误!考点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错误!1。

背景(1)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2)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3)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

(4)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先进人士认识到改革制度的必要性。

高三历史(新课标历史必修三)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专题五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专题训练

高三历史(新课标历史必修三)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专题五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专题训练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必修三)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专题五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学者认为,遵义会议开始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正确历程,其理由是()。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2.(2011年1月河南会考37题)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它形成于下列哪一时期( )A.红军长征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3.(2011年1月吉安市期末质检18题)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要是受到了谁的思想启迪()A.孟德斯鸠B.卢梭C.杰斐逊D.林肯4.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

思想的评价。

它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属于进步的和爱国的思想5.(2011年9月汕头聿怀中学高三摸底18题)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余一钱不名也。

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精神’耳!”正是凭借这种革命精神,孙中山()A.亲自领导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斗争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正式大总统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6.(2010年广东会考44 题)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孙中山向记者表示:“吾人已对美、英、法或其他列强之协助丧失希望,唯一对南方表现诚意的国家是苏俄……只要他们愿意协助我们推翻北京,我并不在乎他们是否民主呢!”孙中山认为A.联俄是进行革命的现实需要B.苏俄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诚意C.欧美列强是中国革命的重大障碍D.应该选择民主国家作为合作对象7.对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高中教育】最新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专题整合 人民版

【高中教育】最新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专题整合 人民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专题整合人民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专题线索1.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1)19世纪40~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①“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不触及封建制度。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①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②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

(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①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

②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2.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第一,走西方人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

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第二,走俄国人的路。

1918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

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心论”来夺取政权。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岳麓版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岳麓版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 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 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解答模板 第一步 判断题型及特点
本题为主题比较类非选择题,且为纵向主题式比较分析型材料 解析题。其主题是古代、近代儒学思想演变的历程及认识。
[对点训练]
1.(2019· 临汾高考考前适考)近代有学者指出: 不同
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一 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 美的认识和追求——这就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在这里作者 强调( )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 B.真善美的文化具有优越性 C.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 D.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
经历了学俄国走 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至 十月革命道路到 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 新中国成立 走中国特色的革 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 命道路的历程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特点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主要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 主和富强。 (2)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出强烈的反封 建、反侵略性质。 (3)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 “制度”再到“文化”的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 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料二
19 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 《左传》等书,是 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 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 。 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 《诗经》 《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 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 《春秋》 便是孔子为 “改制” 而创作的。 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 ,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 说为: “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 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强化训练(十)一、选择题1.(2019·石家庄冲刺模考)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变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

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B.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C.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D.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解析]材料“‘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反映出民族危机的出现,魏源提出“掌握海权”以实现“制夷”的目标,是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魏源的思想并未付诸实践,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魏源个人的思想,无法推断对中国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9·广东模拟)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

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表《劝学篇》,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晚清“体用之争”() A.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C.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D.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解析]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依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严复等维新派“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宣传了自由民主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故B项正确;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思想是为其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服务的,故C项错误;晚期存在“体用之争”说明对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思想存在争论,因而民主自由思想还并未深入人心,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9·重庆名校联盟联考)1895年,康有为发表《孔子纪年说》一文,仿照西洋的“公元纪年”,正式提出孔子纪年。

1903年,出身经学世家的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说》,指出:“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维新变法促进了新学旧学之争B.民主革命受制于传统意识形态C.国人的民族主义观念逐渐发展D.西学传播遭到知识分子的抵制[解析]根据材料“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可知,从“保教”到“保种”,这从侧面折射出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主义在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

[答案] C4.(2019·黄冈质检)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

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

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而成为一个民族。

这一变化()A.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B.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解析]“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已经脱离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的观念,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把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放在了一起,符合时代的潮流,故B项正确;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是共产国际,故C项错误;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 B5.(2019·武汉测试)1921年6月,孙中山说道:“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

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

”这说明孙中山()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解析]“宜先求富强”说明孙中山意识到实现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先后,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故A 项错误;“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说明孙中山倡导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但材料不能反映出“首倡”,故B项错误;“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由此可见民生主义(求富)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孙中山的主张受到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 C6.(2019·山东模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

下列对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A.与国民革命没有关系B.是抗日战争的产物C.政治立场影响历史理解D.历史解释毫无客观性[解析]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来的,国民党“一大”后,国民革命运动就开展起来了,故A项错误;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和国民革命有关的,不是抗日战争的产物,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可以看出国共双方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上对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故C项正确;D项说法太绝对,错误。

[答案] C7.(2019·黄冈质检)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该文发布的背景是() A.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B.全民族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解析]题干信息是1940年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内容,中共“二大”的召开是在1922年,故A项错误;1938年武汉会战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故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全民族抗战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是在1956年,故D项错误。

[答案] B8.(2019·云南模拟)法国学者毕仰高认为:“人民大众之所以支持共产党,主要并不是因为党的领导干部和红军官兵的抗日活动,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众的需求。

”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A.独立自主B.实事求是C.自力更生D.群众路线[解析]据材料“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众的需求”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故D项正确。

9.(2019·广东揭阳模拟)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八大党章中却删去了“毛泽东思想”的提法,只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革命任务已经完成B.毛泽东权威下降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已经转移D.吸取苏联教训[解析]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进行批判,导致苏联出现了思想混乱,毛泽东吸取苏联的教训,才会有删去“毛泽东思想”的提法,故D项正确。

[答案] D10.(2019·福州模拟)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他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这些言论()A.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C.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提出的D.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A项错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是指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故B项错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是在世纪之交,与题中“1979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1.(2019·成都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道的文化与器的文化,此种论调盛行于1865年至1894年,代表人物为曾国藩、李鸿章、薛福成等人。

此种论调认为,道的文化是形而上的,所谓器的文化是形而下的。

在他们看来中国文化是形而上的,西方文化是形而下的。

孔子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道。

西方的器械精巧,工艺精湛,是我们应该学习搬运过来的。

——摘编自胡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反思》材料二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且可避祸。

”于是他们重搬儒术,利用当时封建迷信孔子的社会心理,把孔子乔装打扮,拼命神化,从而塑造出“托古改制”的孔子,以对抗“述而不作”的孔子,依托孔子儒经实现他们的维新大业。

可以说,维新派的“迷恋传统文化”,是依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欲托孔子以行其术”。

——摘编自汤志钧《再论康有为与今文经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道的文化与器的文化”关系的实质,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重搬儒术”的原因,并说明维新派的“迷恋传统文化”与洋务派主张的“中学为体”的不同。

[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实质”,根据材料“盛行于1865年至1894年,代表人物为曾国藩、李鸿章、薛福成等人”可见其为洋务派,其核心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来维护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制度。

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所学知识,洋务派这种思想的作用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从局限性来看,用先进的生产力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具有失败的必然性。

第(2)问中,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利用当时封建迷信孔子的社会心理,把孔子乔装打扮”可得出中国有迷信孔子的传统社会心理;根据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且可避祸”可得出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根据材料二“维新派的‘迷恋传统文化’,是依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可得出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更好的科学的纲领。

第二小问“不同”,根据所学知识,洋务派的本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维新派则是利用孔子来改变中国,适应近代化的潮流。

[答案](1)实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来维护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制度。

评价:传播了西学,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但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最终只能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