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教化

合集下载

《礼仪与教化》(第1课时)word版

《礼仪与教化》(第1课时)word版

2.2《礼仪与教化》(第1课时)教学案例※教学目的: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等。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等。

※重点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美术创作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教学手法:讲授法,展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5分钟]同学们在上节课已经学过了原始社会的美术了,相信大家对原始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现在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原始社会时社会体系还不完善,过着部落与部落的群居生活,到了文明时代就出现了统一的国家和成熟的文字,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出现了严格的分化于差别,社会的等级分化就像埃及金字塔的结构一样[导入板书,金字塔式的三角形分成三个部分,一格写着统治者,一格写着贵族,一格写着平民。

三角形外部打一竖着的箭头,写着对立],有一个最高的统治者在塔尖的位置,他具有绝对的权力(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所说的皇帝),同时,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为处于上层(塔尖)的人服务,于是贵族和平民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对立。

2.文明社会出现对美术作品的影响:[5分钟]提出思考:那么,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中,美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首先,我们来想这样一个问题:当人类有了国家之后,如果这个国家没有秩序会变成怎样呢?(*开始引导:就好像我们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校纪校规,那么抽烟、打架随处可见,上课铃声响了也没人准时进教室……是不是乱成了一锅粥了?一个小小的学校没有秩序都会变成这样,更何况是一个国家那么多的人呢,没有秩序是肯定不行的。

)提问:要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呢?教师总结补充:刚刚同学们想了很多种方法,都不错,那统治者是怎么做的呢?当时的统治者很聪明,他们首先在思想上控制了人民,制定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这些也必然反映到美术创作之中来。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1)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1)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教具与学具1、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2、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器形权力的象征,用威严、恐怖的形象起到震慑的作用。

1、区分社会等级。

2、用于贵族阶层的生活和祭祀。

青铜是当时最贵重、最耐用的物质材料。

权力分散,衰落。

秦代雕塑写实性较强、整体排山倒海,排列有序权力的象征,用威严的形象起到震慑作用。

守卫陵墓用写实性的雕塑取代真人陪葬这一古老的习俗,给人一种真实感。

秦代的灭亡。

汉代雕塑循石造像宣扬保家卫国、效忠皇帝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忠。

通过对霍去病功绩的表彰来树立榜样,间接的要求人们为统治者服务。

利用石头的动态塑造形象。

画像石在石头上雕刻形象对祖先的恭敬,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石棺刻画在石棺上雕刻形象对父母的孝心,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魏晋时期绘画线描(高古游丝描)儒家思想中对女性的道德要求。

维护社会的稳定古巴比伦石柱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质地坚硬,可以长期保存。

古埃及建筑金字塔埃及人对生与死的看法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具有威慑力,显示法老的权力。

雕塑狮身人面像绘画墓室中的壁画古印度印第安文明■教学流程图:第一节课:1、导入教学:教师用非常著名的两个美术作品《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来导入教学,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教师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礼仪与教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礼仪与教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礼仪与教化的概念,认识到礼仪与教化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3.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4. 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礼仪与教化的概念介绍。

2. 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

3. 民族传统礼仪与文化传统的教化作用。

4. 品德修养与道德观念的培养。

5. 自制力和团队合作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述和讲解的方式介绍概念和基本规范。

2. 实践训练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3. 讨论法:通过学生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小游戏导入:给学生解释礼仪与教化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2. 礼仪规范的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如问候礼仪、用餐礼仪、礼貌用语等,让学生明白如何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根据社交礼仪规范进行表演。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讨论和总结:学生们讨论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归纳总结出一些重要的道理和经验。

5. 民族传统礼仪与文化传统的教化作用的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一些中国传统的礼仪和文化,如拜年、传统婚礼等,让学生了解到礼仪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并分析一些传统礼仪的教化作用。

6. 讨论和展示: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对传统礼仪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品德修养与道德观念的培养:教师通过讲解一些道德故事和案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道德观念,激发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8.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9. 总结和评价: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方法: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礼仪与教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礼仪与教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礼仪与教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一、教案背景礼仪与教化是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通过学习礼仪与教化,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社交能力,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社交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2. 礼仪的基本要素- 介绍礼仪的基本要素,如言谈举止、仪容仪表、衣着装扮等;-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情境下的礼仪行为。

3. 礼仪的实践与运用- 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制定并实施一项礼仪实践计划,让学生将礼仪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化的概念和方式- 解释教化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教化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分析教化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温暖、耐心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

5. 美的感知与创造- 提供各种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开展创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四、教学步骤1. 导入- 通过有趣的小游戏或问题,引起学生兴趣,预热课堂氛围。

2. 知识讲解- 逐个介绍礼仪的概念、意义和基本要素,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角色扮演-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不同情境下的礼仪行为。

4. 礼仪实践计划- 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礼仪问题,并制定一项实践计划。

5. 教化的概念和方式- 讲解教化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温暖和尊重的方式对待他人。

6. 美的感知与创造- 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

7.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总结并反思今天的学习收获。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礼仪是啥玩意儿咱得让学生知道礼仪可不是那些高高在上、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礼仪啊,就像是我们生活里的小规则,就像你去朋友家做客,得先敲门,不能直接闯进去,这就是礼仪。

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而且啊,礼仪还跟教化有关系呢,它能让咱们变得更有教养,知道啥是对的,啥是错的。

2. 让学生感受礼仪的魅力我想让学生从心里觉得礼仪是个特别有趣又有用的东西。

比如说,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仪,参加婚礼的时候要穿得漂漂亮亮、喜气洋洋的,可不能穿着拖鞋就去了。

这时候礼仪就像魔法一样,让整个场合都变得很有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礼仪和教化之间的联系是个重点哦。

我得给学生讲清楚,礼仪是怎么通过一些行为规范来教化我们的。

就好比在学校里,我们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要问好。

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问好,这是在教我们要尊重他人,这就是礼仪背后的教化意义。

2. 难点难点呢,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践行礼仪。

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啊,有时候会比较随性,想干啥就干啥。

所以我得想办法让他们知道,礼仪不是约束,而是一种让自己和别人都舒服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1. 故事教学法我打算给学生讲好多好多关于礼仪的小故事。

像“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那么小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姐姐,这就是礼仪。

通过故事,能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礼仪的内涵。

2. 情景模拟法我会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来模拟。

比如说在餐厅里的礼仪,怎么点菜,怎么和服务员说话,餐具怎么使用。

在模拟的过程中,他们就能更直观地感受礼仪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我一上课就会问学生:“宝子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特别没礼貌的人呀?”然后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这样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我就可以顺势引出今天的主题——礼仪与教化。

2. 讲解礼仪的概念我会说:“宝子们,礼仪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魔法。

它是一些大家都认可的行为规范。

比如说,你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这就是礼仪。

礼仪与教化

礼仪与教化
头部在侧面图中最容易看清楚,他 们就从侧面画。但是,如果我们想起人 的眼睛来,就想到它丛正面看见的样子。 因此,一只正面的眼睛就被放到侧面的 脸上。躯体上半部是肩膀和胸膛,从前 面看最好,那样我们就能看见胳膊怎样 和躯体接合。而且一旦活动起来。胳膊 和腿丛侧面看要清楚得多。他们喜欢从 大脚趾向上翘的清晰地轮廓线。这样, 两只脚都是从内踝那一面看,浮雕上的 人看起来就仿佛有两只左脚。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 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在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 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 固定下来。
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 教化思想萌芽于周代,至战国末始形成理论形态,到汉 代,教化作为统治阶级的治民术而全面推开。教化是一 种政治、道德和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统治术 。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等级的象征。在我国周 代,统治者为了“明尊卑,别上下”,规定天子用九鼎, 以下自诸侯、卿大夫至士,用鼎数依次减少,形成了严格 的列鼎制度,不得超越。由此也可透射出统治者的王权意 识,那时争战夺取统治权,称为“问鼎”,取得了天下, 则称为“定鼎天下”。
鼎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饕餮纹
饕餮,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存在于 传说、想象的神秘怪兽。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 其形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 儿。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盖。又说,贪食曰饕,故美 食家俗称“老饕”;贪财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贪 欲。 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与教化意识教案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与教化意识教案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与教化意识教案。

一、将礼仪和教化意识作为日常习惯很多家长和教育者只在少数场合下关注孩子的礼仪和教化意识,例如在正式场合、公共场所或重要活动中。

这是不够的。

要养成好的礼仪和教化意识,必须将其作为日常习惯。

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展示出他们的优美和自尊。

例如,在吃饭时,可以让孩子注意不嘴巴大声咀嚼,避免谈论不雅之话;在离开房间时,可以提醒孩子不要忘记说“谢谢”或“再见”;在进行某项特殊活动时,可以提醒孩子穿着整洁,不要过度活动身体等等。

二、采用奖励制度来激励孩子奖励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接受并遵守礼仪和教化意识。

当孩子表现出优雅和恰当的行为时,可以赞扬和奖励他们。

例如,在孩子做好一件事情时,可以给予一些积极反馈,如夸奖他们做得好,给予一些小奖励作为鼓励。

三、建立家规和家训家规和家训是一个家庭培育孩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开会,确定一些基本的家规和家训,如保持家庭卫生、尊重他人、遵守日常生活规律等等。

这些规则必须被清晰地定义,以便家庭成员更好地遵守。

家规和家训还应该被简单地贴在墙上或其他可见的地方,以便提醒孩子和家庭成员。

四、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和社会尊重他人和社会是家庭与社会的重要价值观。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介绍社会礼仪以及如何尊重他人来帮助他们发展这些价值观。

例如,要告诉孩子,离开公共场所时,要将垃圾扔进垃圾桶,避免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要教育孩子在跟别人说话时,尊重对方,并避免出言伤人的行为。

五、培养孩子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实现学会礼仪和教化意识的重要条件。

家长可以通过训练孩子控制情绪、自我约束等方式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这些能力。

例如,当孩子生气、恼怒、焦虑和失控时,你可以教育他们在进行令人愉悦的活动或非愉悦的活动时进行自我控制。

同时教育他们说出愿意的事情,而不是说出不想做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礼仪和教化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断努力。

《礼仪与教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教案:礼仪与教化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所设计的教材是《礼仪与教化》。

本教材以儿童礼仪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以小故事和插图的形式揭示了礼仪的重要性和教育价值,通过讲述小学生和家庭的生活场景,引导儿童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丰富他们内心的世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礼仪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3)学会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往。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2)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高学生对礼仪的重视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优雅仪态。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3)学会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往。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并接受礼仪的理念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1.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并接受礼仪的理念和价值观。

(2)示范法: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3)讨论法:通过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礼仪的运用。

2.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引发学生对礼仪的兴趣,通过举例子、发问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

(2)讲解阶段:给学生讲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

(3)示范阶段: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示范,通过演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礼仪的运用。

(4)讨论与分享阶段: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情景模拟与实践阶段:学生分小组进行场景模拟活动,通过实践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举止和合作意识。

礼仪与教化

礼仪与教化
厘米
比较《秦兵马俑》和《马踏匈奴》的特点
比较《秦兵马俑》和《马踏匈奴》的特点
在汉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是什么思想?
这个时期的美术作品主要宣扬了什么思想?
忠、孝、义、
节、勇
下宽47.7厘米,全长205厘米,为T字形, 画面完整,形象清晰。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 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
统治者的王权意识十分强烈,那时, 争战夺取政权称为“问鼎”,而取得 了天下则称“定鼎天下”。
鸟 纹
龙 纹
青 铜 器 纹 饰
蝉 纹
兽 面 纹
——
鱼 纹 麟 纹 绳 纹
饕餮纹饰(商)
司母戊大方鼎(商) 高133CM横长110厘米 宽78厘米,重832.84公斤
虎 食 人 卣 ( 商 )
卣是古代一种盛酒的 器具,也是祭祀常用 的礼器,口小腹大有 器盖和提梁,部有圈 足或脚。

商代青铜器
★青铜器始于夏,盛于商周, 至秦汉还有所发展。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烧 制温度约在700℃-1200 ℃. ★主要铸造方法:范模法、失 蜡法和错金银等。 ★青铜器的分类:有礼器、乐 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和生活 用具等。
司母戊大方鼎(商)

“鼎”,它更是权力的象征。当时的统 治者为了“明尊卑,别上下”在祭祀时还 特别根据贵族的等级对鼎的数量和形式 都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天子九鼎,诸侯 七鼎,大夫五鼎。由此可透射出当时

礼仪是美术作品的一种具体形式, 而教化是美术作品的一种功能。
同学们:
让我们在鉴赏中锻炼我们的眼睛,使 其能洞察一切!

“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 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原始社会时社会体系还不完善, 过着部落与部落的群居生活,到了 文明时代就出现了统一的国家和成 熟的文字,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出现 了严格的分化于差别,社会的等级 分化就像埃及金字塔的结构一样。

礼仪与教化(中国部分)

礼仪与教化(中国部分)
这幅“T”型帛画就描绘了墓主人死 后灵魂的历程。帛画在空间上分为三层,中 间为人世,下部为冥界,顶部为天界,并通 过两条蛟龙将三部分联合在一起,主题是 “引魂升天”。
马王堆帛画一号墓T形帛画局部
西汉 马王堆帛画
马 王 堆 帛 画 一 号 墓 T 形 帛 画 线 图
马王堆帛画一号墓T形帛画局部
汉代的画像砖艺术
武子胥铜镜 东汉
思考与交流:
汉代四神瓦当
青龙
朱雀
白虎
玄武
远古时期,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不理解,以为有动物能呼风唤雨,主宰 宇宙,心中产生崇拜,部落奉为图腾。商代,人们把天空四方的星象组成 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以后作为方位或地域概念。 到汉代,四神也被视为武力的象征,并出现在宫殿装饰瓦当及铜镜上。四 神瓦当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又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其造型 考究,体现了工匠们的高度智慧和艺术才情。
霍去病墓石雕
代表汉代石雕艺术突出成就的,是西汉 霍去病墓前的一组纪念性大型石雕
现存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牛、 伏虎、野猪、象、赡、鱼、怪兽食羊、巨人 搏熊、野人、蛙、龟等十多件。
这些大型的石雕,都是用整块的岩石雕刻 而成。作者充分利用和发挥了石料天然形态的 特点,在保持岩石自然美的基础上通过精密的 构思和简洁的雕凿,巧妙地运用圆雕、浮雕结 合线刻的艺术手法,使石雕产生浑朴自然的效 果,强化了整体感和力度感,具有粗犷厚重而 又含蓄内在的魅力。赋予顽石以生命和活力。
霍去病石雕卧马
霍去病墓石雕野人吞小熊
思考与交流:
作品名称 作品形式 造型手法 审美效果 作品的功能 作品的意义 共同点 不同点
秦始皇兵马俑
霍去病雕塑
思考与交流:
作品名称 作品形式

高中语文教案--礼仪与教化

高中语文教案--礼仪与教化

高中语文教案--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重要性- 掌握规范的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能够发挥文化辨析能力,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品德修养教学重点- 传统文化中礼仪和其重要性- 规范的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教学难点- 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品德修养的培养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课程名称:传统文化中的礼仪- 教学内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含义和重要性- 课时要求:通过多媒体资料、学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课件演示、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第二课时- 课程名称:规范的交往礼仪- 教学内容:掌握规范的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课时要求: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情景演练、课堂展示等方式进行第三课时- 课程名称: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教学内容:学生辨析中国文化中的有关礼仪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其应用- 课时要求: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小组辨析、表演等方式进行第四课时- 课程名称:品德修养的培养- 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品德修养- 课时要求: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团体讨论等方式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品德修养- 教学方法:通过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期中考试- 总结性评价实施建议- 教师需要对传统文化、礼仪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教师需要进行多媒体及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 在授课过程中积极运用多媒体及现代化教育手段。

《礼仪与教化》课件

《礼仪与教化》课件

自信从穿着开始
如何通过穿着打扮、言谈举 止、交际能力等来展现自信 和成熟?
礼仪与企业文化
礼仪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 和作用
企业礼仪对于企业文化的发展非 常重要。
礼仪标准与规范
企业礼仪标准应该如何制定和遵 守?
企业礼仪的实践与案例分享
我们将分享一些企业礼仪的实践 经验和成功案例。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 影响个人
礼仪教育对个人的成长、自信和凝聚力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2 影响社会
礼仪教育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3 重难点和对策
礼仪教育开展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我们将一一探讨。
如何提升个人礼仪素养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如何在做好自己的礼仪素养的同时,传
递礼仪的正能量?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礼仪与教化》PPT课件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礼仪依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引言
礼仪和教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我们将了解什么是礼仪与教化、它们的历史和背景。
礼仪与人际关系
作用和要素
礼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 什么?它的要素又有哪些?
交往时的礼仪应对
在与人交往时,如何运用礼仪得体地应 对各种场合?
结语
礼仪带来的成长和启示
有了正确认识和实践,我们都可以从礼仪中获得不 同凡响的启示。
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礼仪和教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 来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运用。

第二单元__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__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第2课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教具与学具1、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2、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附:作业纸设计时代或地区典型的美术品形式特征所体现的观念如何为统治者服务为什么选择这种形式导致变化的原因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器形权力的象征,用威严、恐怖的形象起到震慑的作用。

1、区分社会等级。

2、用于贵族阶层的生活和祭祀。

青铜是当时最贵重、最耐用的物质材料。

权力分散,衰落。

秦代雕塑写实性较强、整体排山倒海,排列有序权力的象征,用威严的形象起到震慑作用。

守卫陵墓用写实性的雕塑取代真人陪葬这一古老的习俗,给人一种真实感。

秦代的灭亡。

汉代雕塑循石造像宣扬保家卫国、效忠皇帝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忠。

通过对霍去病功绩的表彰来树立榜样,间接的要求人们为统治者服务。

利用石头的动态塑造形象。

画像石在石头上雕刻形象对祖先的恭敬,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石棺刻画在石棺上雕刻形象对父母的孝心,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魏晋时期绘画线描(高古游丝描)儒家思想中对女性的道德要求。

维护社会的稳定古巴比伦石柱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质地坚硬,可以长期保存。

古埃及建筑金字塔埃及人对生与死的看法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具有威慑力,显示法老的权力。

雕塑狮身人面像绘画墓室中的壁画古印度印第安文明■教学流程图:第一节课:1、导入教学:教师用非常著名的两个美术作品《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来导入教学,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1. 介绍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

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形象,还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和教化是相互关联的,通过礼仪可以传达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教化人们追求高尚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探讨礼仪与教化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2. 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表现。

在社交场合,正确的礼仪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教养和修养,还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让人感到愉快、舒适,使交往更加轻松和顺畅。

3. 礼仪的基本原则3.1 尊重他人礼仪的首要原则是尊重他人。

这包括尊重对方的隐私、观点和感受。

不询问他人不愿透露的事情,不争论和批评他人的观点,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保持尊重他人的行为可以建立信任和友谊,在社交场合中更容易与他人相处。

3.2 注意言谈举止言谈举止是礼仪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

要注意用语的文雅程度,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语言。

在交流中要保持耐心和友善,不打断他人的谈话。

在餐桌上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说话时保持安静,不张口嚼食物。

这些细节上的注意非常重要,可以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印象。

3.3 着装得体衣着是礼仪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体现了对场合和他人的尊重,还可以展现出个人的品味和风格。

在正式场合要穿着得体,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

选择适合自己体型和肤色的衣物,并注意保持整洁和卫生。

4. 礼仪与教化的关系礼仪和教化是相互关联的概念。

通过礼仪,我们可以教化他人,使他们更加注重道德和价值观。

礼仪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来影响他人。

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激励他人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同时,教化也可以通过礼仪来实现。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礼仪规范,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价值观念。

教化的过程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实施,通过教师的榜样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礼仪的重要性。

湘美版美术鉴赏《礼仪与教化》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美版美术鉴赏《礼仪与教化》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美版美术鉴赏《礼仪与教化》教案及教学反思简介《礼仪与教化》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教材,适用于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美术课程,湘美版作为全国知名的美术教材之一,以其内容深入浅出、系统详尽、配图精美等优势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本文主要介绍《礼仪与教化》这本美术鉴赏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教学目标本学案结合小学美术实际情况,以“赏析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与文化”为主题,通过阅读、讲解、课堂讨论、美术欣赏等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美的世界中,更好地发觉和领会生活中的智慧。

学生能够:1.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和文化内涵;2.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3.掌握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形象描绘方法,提高描绘能力;4.学会运用线条、形状等简单元素描绘礼仪场景;5.体验共同劳动的快乐,提高优秀品德。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汉字中的礼汉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独特的韵味。

本堂课中我们将学习汉字中与“礼”有关的部首和字体,并通过例子引导学生了解礼貌的表达方式和优秀品德的内涵。

第二部分生活中的礼仪文化通过引入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例如小学生走进了一个典雅的餐厅,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其礼仪文化和行为方式各有不同,并与其职业、社会角色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和欣赏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有关礼仪的各种文化差异和历史变迁。

第三部分礼仪文化的绘画表现本课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图画,发现生活中出现的礼仪文化,如过年、过节、婚礼和葬礼等,通过简单的绘画,让学生学会构建礼仪场景图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绘画中线条、形状和点的基本元素,并使他们能够通过这些元素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含义。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互动法和创新教学法。

如下所示:讲授法讲授法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适当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汉字和礼仪文化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和由此带来的思考。

礼仪于教化课件

礼仪于教化课件
02 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礼仪、 品德、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02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关注 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力和 创造力。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对于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公民素养的 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礼仪教育能够培养人的道德品 质和行为习惯,使人更加文明、 有礼。
礼仪的实践有助于将教化的理 念转化为行动,使人在日常生 活中更好地践行道德准则。
教化是礼仪的基石
教化能够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 养,使人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缺乏教化的人往往缺乏礼仪的意识和 素养,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其礼 仪行为。
互动式学习
鼓励学习者参与互动,通过实践、 讨论等方式加深对礼仪与教化知识 的理解与掌握。
礼仪与教化的跨文化交流
01
02
03
文化差异认知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 仪与教化观念,尊重文化 多样性,促进跨文化交流 与理解。
跨文化交流平台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鼓励 各国学习者分享本国礼仪 与教化传统,促进文化交 流与融合。
礼仪于教化课件
目录
• 礼仪与教化的概述 • 礼仪的种类与特点 • 教化的方式与手段 • 礼仪与教化的关系 • 礼仪与教化的实践应用 • 礼仪与教化的未来发展
01
礼仪与教化的概述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礼仪的定义
礼仪是一种规则和惯例,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 行为准则,包括语言、举止、服饰等方面。
礼仪的重要性
排队、保持安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等方面的礼节。这些礼节能够体现一个人的 文明素养,有助于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和 谐。

第三课 礼仪与教化

第三课 礼仪与教化

华美写实的春秋战国
莲鹤方壶
(酒器) 酒器) 酒器 高125cm,宽54cm,重64kg 方壶形体巨大。双层镂雕莲瓣盖 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引颈高吭 的仙鹤。镂空的双龙耳较大,上 出器口,下及器腹。壶体四面以 蟠龙纹为主体纹饰,并在腹部四 角各铸一飞龙。圈足下以两只伏 虎承器。
越王勾践剑
春秋后期 长55.7cm,宽4.6cm 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 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 人名”,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 剑身满布黑色菱形花纹,纹饰精美,镂刻 最细处仅0.1毫米。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 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 (剑)”八字。剑柄、剑格乌黑,剑格两面 铸有花纹,分别嵌有蓝色玻璃与绿松石。
伏羲女娲(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羽 人 州 汉 画 像 石 馆 藏 羽人:又称‘飞仙’。全身为羽毛,双臂 为翼,在云中飞行。此即古人对仙人的描 述。 狭义是专指羽人,羽化成仙。《山海经》 载:“体生毛,臂变翼”。 汉代由于仙术思想的盛行,期望成仙、羽 化升天是从帝王将相到贫民百姓都极为 希冀的事,所以现实中的人就被神话了。 (徐
盛行画像石 画像石,汉画像是中国古人丧葬风俗 礼节仪 丧葬风俗和礼节仪 画像石 丧葬风俗 式等场境的伴生事象。 升仙信仰在两汉时期成为画像砖石墓葬里风靡一时的 升仙信仰 思想风尚.表现墓主及其亲眷生前生活的再现并有着 祈祝和福荫等意义。 。
神话传说 伏羲女娲: 伏羲女娲据说是 兄妹,交配而后产生了人类。 汉画象中他们通常以人首蛇 身的形象出现,手中各握着 规划圆天地方的规和矩。汉 墓常描绘伏羲女娲,似乎是 在祈求生命的始祖赐予死者 新的生命,或者说容许死者 回归生命的源头。
荆轲刺秦王
朝 雕 刻 艺 术 的 上 先 承 河 。 青 铜 艺 术 秦 先 , 形 式 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公鼎
1851年陕西宝鸡市 高 53.8厘米 口径 47.9厘米 重34.5公斤 有32行,499字 西周青铜器之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毛公鼎
毛公鼎
更新期


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叶,青铜艺术出现了新的高 峰,被称为“更新期”。这一时期的风格可概 括为“轻灵精巧、生动活泼、丰富多姿”。 在器形组合上,由“重食的组合”演变成“钟 鸣鼎食的组合”,钟、鼎之器愈发多见,尤其 是编钟铸造在战国空前繁荣;型制变化更大; 纹饰更平易,出现了不少人物形象;铭文价值 降低,书体风格也发生变化,雄健遒劲之风少 见,更多的是笔画纤细柔和,风格飘逸怪诞的 作品。


湖南省博物馆藏
妇好鸮(xiāo)尊
商代晚期 通高45.9厘米 口长16.4厘米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收藏

象尊 商代晚期 高22.8厘米 湖南醴陵县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双羊尊
高46厘米 原圆明园的旧藏 大英博物馆藏

双羊尊
高46厘米 原圆明园的旧藏 现日本根津博物馆藏

四羊方尊
高58.3厘米 重34.5公斤 上口最大径:44.4厘米 1938年湖南宁乡县 现存商代青铜方尊 中体型最大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
转变期

周穆王时期至春秋中叶(青铜器的转变 期):以酒器为中心让位于以食器为中心 的青铜器组合(与周朝的禁酒政策有关) 乐器也增多;青铜器形由凝重、怪诞、森 严具有“崇高”的审美取向转变为简便、 亲切;纹饰趋于简化、平易,由具象到抽 象,原来面目狰狞的饕餮纹进一步简化, 成为其他纹饰的附庸;铭文艺术达到颠峰, 如《毛公鼎》铭文。
曾侯乙编钟

长748厘米,宽335厘米,高273厘米,共 65 枚。 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
曾侯乙编钟-铜人

人形柱身高96厘米 半球体底座高35厘米、底径80厘米
衰落期

青铜器在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际,即全面衰落 原因:第一,从生产力的发展看,铁器与漆器 以其各自的优越性取代了青铜器。第二,从生 产关系变化上看,封建制诞生,作为奴隶主阶 级权力象征的青铜器,尤其是青铜器礼器的价 值也必然随之降低以至终了。第三,从审美发 展看,奴隶制时期的神秘、威严、凝重的审美 趣味已不符和新兴封建社会人们的审美趣味。 第四,秦汉之际的新的书写工具——竹帛、纸 张、毛笔的出现,也使书法艺术从繁难的铸刻 之中解放出来。

司母戊鼎
高133厘米 口长110厘米 口宽79厘米 重832.84公斤 河南省安阳出土 现存世界最大最重 的青铜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司母戊鼎
1948年5月29日, 该鼎在南京首次 公开展出,蒋介 石亲临参观并在 鼎前留影。
人面纹方鼎
1959年湖南省宁乡县 高38.5厘米 口长29.8厘米 宽23.7厘米 重12.85公斤 湖南省博物馆藏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以酒器见多,饕餮(tǎotiè ) 纹是主要纹饰,形象狰狞恐怖。中期纹饰更趋 精致,而且繁复,饕餮纹为主,多以云雷纹 为地纹,个别器上铸有主人的族徽。
鼎盛时期
商代晚期和周代早期:是青铜器的鼎
盛时期。礼器的品种大为增加;酒器 居多,缘于殷商的嗜酒之风;器形更 丰富,如鼎、尊等;纹饰繁多,除饕 餮纹,还有龙纹、凤纹、象纹等,青 铜纹饰在几何构图上达到了前所未有 的高度,整齐、对称、多样统一等形 式美的规律运用得十分娴熟;出现了 铭文,并越来越重要。
礼仪与教化
舒适
皿方罍(lé i)




1922年,湖南桃源 迄今最大、最精美的 青铜方罍。 器盖高28.9厘米 器身高63.6厘米 2001年器身成交价达 到了924.6万美元 2014年6月21日回到 中国,28日盖身合体

青铜 古称吉金或金。是红铜和锡、镍、 铅、磷等矿物的合金,因其色泽泛青 绿色,故称青铜。 青铜与红铜(纯铜)比较 1、熔点低 2、硬度高 3、冷却时膨胀,便于铸造


虎食人卣(yǒu)
商代晚期 重量5.09公斤 高度是35.7厘米 口缘直径10.4×9.0厘米 传湖南沩山出土 日本泉屋博物馆藏

虎食人卣(yǒu)
虎食人卣(yǒu)
重量6.5公斤 高度是32厘米 长度是24厘米 宽度是19厘米 湖南沩(wé i) 山出土 法国池努奇博物馆收 藏
青铜合金
青铜器的铸造
浇注
青铜器的发展

中国青铜器艺术始于夏,盛于商,终于秦,汉代 仍有余绪,时间长达千年,据文献记载,夏代就 已开始铸鼎。 早期(夏至商代中期)
主 要 时 期
鼎盛时期(晚商至周穆王前期)
转变期(周穆王时期至春秋早期) 更新期(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叶) 衰落期(战国末叶至秦汉)
早期
鱼尊
1988年陕西宝鸡,陕西博物馆藏 通长28厘米,高15厘米 重1.1公斤

鹰首提梁壶
通高56厘米 口径12.5厘米 足径15.6厘米 重10公斤 山东省博物馆藏

你能说说青铜艺术的变化轨迹吗
由凝重走向轻灵 由繁复走向简朴 由怪诞走向平易 由神魔世界走向世俗世界
饕餮纹(兽面纹)

贪食的怪兽;类似牛羊的正面头部凶怒形象。以 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上端为角,角下有目(眉)。
饕餮纹(兽面纹)

主要装饰对象是鼎,同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宗 法制度密不分。
饕餮纹(兽面纹)

在第五套人民币20元币中也有饕餮纹
豕(shǐ)尊 商代晚期 通高40厘米 长72厘米 湖南湘潭出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