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探险寻奇第11课南极科考记事教案新疆教育版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设计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南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物多样性;(2)培养学生对南极科考的兴趣和探索精神;(3)提高学生地图阅读和资料搜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2)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价值观;(2)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关注地球极地环境;(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南极概述(1)南极的位置和地理特点;(2)南极的气候特点;(3)南极的生物多样性。
2. 第二课时:南极科考历史(1)南极的发现和早期探险家;(2)南极科考的重要事件;(3)我国南极科考的历程。
3. 第三课时:南极科考生活(1)科考队员的生活环境;(2)科考站的建设和设施;(3)南极科考的艰苦与挑战。
4. 第四课时:南极科学研究(1)南极科研的重要领域;(2)我国南极科研的成就;(3)南极科研的国际合作。
5. 第五课时:南极的环保意识(1)南极的保护区和禁猎区;(2)南极环保的国际法规;(3)我国在南极环保方面的贡献。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在南极的日子》;2. 图片素材:南极风景、科考队员生活、科考站设施等;3. 视频素材:南极科考纪录片、南极生物多样性等;4. 网络资源:南极相关科研论文、新闻报道等;5. 地图:南极洲地图。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小组合作表现;3. 学生作业和课堂提问;4. 学生南极知识竞赛。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南极相关资料;2. 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南极的看法和疑问;3. 组织学生参观科普展览或南极主题纪录片放映,增强直观感受;4. 结合时事,关注南极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最新审核】新疆教育版语文七下第十一课《南极科考记事》ppt课件3
词语
词语学习
1.南极(名) ~大陆 ~考察
2.科考(动) ~队 进行~
3. 记事(动) ~本
4.北极 ~熊 ~圈
5 探险(动)词语学习
61死.南去亡极~线((名名喜))欢~ 在~~上大挣陆扎 跨~考越察~
72雪.科地考车(动) ~队 进行~
3. 记事(动) ~本
4.北极 ~熊 ~圈
8 跪 (动) ~在地上 ~下
9 塌陷 (动)
~的地方
道路~
10 几乎(副)
~失败 ~忘了
例句:我几乎忘写作业了。
11 连滚带爬(组)
12 四分五裂(组)
13 苏醒(动) ~过来 已经~
14 螺丝(名) ~钉 ~扣
14 雪橇 (名) 滑~ 修~
15发电机(名)
16片刻 ~时间
17 热量 散发~
休息~
18肿胀 ~来 眼睛~
19专业 (名) ~技术 非常~
20厨师(名) ~的技术 一级~
21光晕(名)
22 轮流(动) ~进行 ~跳高
23仓(名) 开~ 船~ 机~
24即使(连) ~这样
例句 即使下雨,我也要去学校上课。
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探险家的故事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下册综合性学习探险家的故事教案新⼈教版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之探险家的故事执教者科⽬语⽂课题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之探险家的故事教学⽬的1. 进⼀步认识⼈类探险的意义。
2. 学习探险家乐于探究进取、勇于挑战⾃然与⾃我的精神。
3. 提⾼搜集资料,筛选资料、利⽤资料的能⼒。
4. 在活动中培养⼝语交际和写作能⼒,清晰明确地陈述⾃⼰观点的能⼒。
重点、难点让学⽣⾃⼰在课堂上操作计算机,通过互联⽹搜集资料,筛选有⽤的信息,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授课形式、教具、实验器材教师运⽤Powerpoint制作投影⽚教学,学⽣⾃由上⽹查找资料,设计成果展⽰,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过程、板书设计⼀.学习⽬标1. 进⼀步认识⼈类探险的意义。
2. 学习探险家乐于探究进取、勇于挑战⾃然与⾃我的精神。
3. 提⾼搜集资料,筛选资料、利⽤资料的能⼒。
4. 在活动中培养⼝语交际和写作能⼒,清晰明确地陈述⾃⼰观点的能⼒。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在课堂上操作计算机,通过互联⽹搜集资料,筛选有⽤的信息,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新课今年是纪念登顶珠峰50周年,来⾃世界各地的登⼭者抱着同样的⽬的来到珠峰,以各⾃的⽅式来纪念这个重要的⽇⼦。
⽼师截取五星红旗在世界最⾼峰飘扬的情景,同时播放《红旗飘飘》歌曲,让同学们轻松地进⼊到探险家的故事中来。
【回顾】⑴在《伟⼤的悲剧》⼀⽂中,斯科特等探险家为什么要到南极进⾏探险,他们的探险意义何在?⑵在《登上地球之巅》⼀⽂中,王富洲等探险家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他们的探险意义何在?【探险意义】认识⾃然,挑战⼈类⾃我,实现⽣命的价值,给后⼈以精神的⿎舞。
2.科学分组准备活动活动前分组。
把全班同学分为登⼭、极地和航天三个⼤组,每个⼤组推选⼀名同学任命组长。
担任组长的同学必须能熟练操作电脑,具有排除常见的“死机”故障的能⼒,能指导同学运⽤搜索引擎上⽹查找资料。
2024年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探险寻奇第12课《沙漠历险记》教案1新疆教育版
答案示例:
沙漠风光旖旎,沙丘连绵起伏,沙漠中的动植物生态丰富。当我置身于沙漠中,感受到沙子的细腻和温暖,我会欣赏到无边的沙漠风光,体验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3.课文中主人公展现了勇敢、坚毅、智慧的品质,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在学习、生活中体现这些品质。
2.发挥想象,体会沙漠风光和探险的乐趣。
解决办法:
1.针对重点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讨论、分析课文,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勇敢和智慧。
2.对于难点,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集体智慧中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品质表现。
3.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沙漠风光和探险乐趣的写作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文本所描绘的景象。同时,教师可提供相关素材和示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丰富写作内容。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对于部分生字词的解释和例句的使用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方面存在困难。其次,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最后,在教学管理方面,对于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参与情况的监控可以更加到位,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观察评价:在课堂上,我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情,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参与程度。例如,我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合作学习和交流方面的能力。通过观察,我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3.测试评价:在课堂上,我通过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例如,我设计了一些关于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通过测试,我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阅读和分析文本方面的能力。
《语文教案-在南极的日子》
《语文教案-在南极的日子》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南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南极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重点南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南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性。
1.3 教学难点南极的特殊气候和生态环境。
南极探索和研究的挑战。
1.4 教学准备地图或图片展示南极的地理位置。
相关视频或纪录片片段。
1.5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南极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南极的特殊之处。
展示南极的地理位置: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南极的位置,解释南极的地理意义。
介绍南极的特点:讲解南极的气候、生态环境等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南极的极端环境。
观看相关视频或纪录片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南极的特殊之处。
第二章:南极的探索历程2.1 教学目标了解南极的探索历程和重要事件。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重点南极的探索历程和重要事件。
相关历史人物和探险队的贡献。
2.3 教学难点南极探索历程的时间顺序和重要事件的记忆。
对历史人物和探险队的贡献的理解。
2.4 教学准备相关教材或阅读材料。
时间线或时间轴展示南极探索历程。
2.5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南极探索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南极探索的重要事件。
展示时间线或时间轴:通过时间线展示南极探索历程,帮助学生掌握时间顺序。
阅读教材或相关材料:让学生了解南极探索的重要事件和相关历史人物。
讲解重要事件:详细讲解南极探索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引导学生理解探险队的贡献。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南极探索历程中的不同事件,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第三章:南极的科学研究3.1 教学目标了解南极的科学研究领域和重要成果。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2 教学重点南极的科学研究领域和重要成果。
科学方法和研究过程的理解。
3.3 教学难点南极科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科学方法和研究过程的应用。
3.4 教学准备相关教材或阅读材料。
实物或模型展示南极科学研究工具和设备。
3.5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南极科学研究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南极科学研究的领域和重要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1.设计背景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选编了一组探险与科幻题材的文章,其人文主题是激发人们对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与想象力。
单元课文涵盖了多种文体的作品,包括传记(他传、自传各一篇)、科幻小说以及笔记体文言文。
本单元要求重点学习浏览,在阅读中迅速提取主要信息,并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和善思求变的创新思维,体会人类永不停息的伟大的探索精神。
其中,《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为斯科特南极科考队所作的传记,记录了科考队为科学事业牺牲的悲壮事迹,真实地展示了人物面临绝境与死亡时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太空一日》是杨利伟的自传,航天员的认真严谨在惊险的太空旅行中展露无遗;《带上她的眼睛》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扣人心弦的故事,大胆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体现了科学工作者不惧孤独与困境、勇于探索的精神;《活板》是一篇笔记体文言文,通俗简明地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新精神。
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选择一位你喜欢的科学家,展示他的科学事迹,弘扬其崇高精神,以“我心中的闪亮科学家”为题写一篇作文,并为班级推选出的科学人物制作展板。
这一核心任务属于写作,契合本单元课文主题和“语言简明”写作要求。
学生可以学习《伟大的悲剧》中的时间顺序和引入传主语言的写法;可以仿照《太空一日》中的小标题形式和丰富的心理描写,也可以参考《带上她的眼睛》中悬念伏笔的手法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还可以学习《活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系统明晰的流程说明。
总之,以单元课文为样例,从选材、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等方面,总结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的手法,并结合单元写作指导中“语言简明”要求,完成一篇语言简明准确又生动、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深刻的作文,推选出同学们喜爱的科学家。
学习流程是:第一课段,浏览课文,提取主要信息,复述主人公的探索故事,并梳理情节结构,归纳作者让故事“曲折”的技巧,同时借追问细节感受科学故事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第二课段,揣摩人物面临困境时的心理,对比体会四位人物的个性与共性,总结人物崇高精神的内涵;第三课段,品味文章语言,分别从叙述性语句、描述性语句和议论抒情类语句感受课文语言的简明准确、生动及深刻;第四课段,自主选择你喜爱的科学人物,搜集、遴选资料,学用课文方法,写一篇以“我心中的闪亮科学家”为题的作文,小组评选出最佳作品,为获选人物制作展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主题学习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初读文章激发兴趣【学习内容】课本《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课型】单元预习课【学习目标】1.明确第六单元的主题。
2.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识记单元字词的音、形、意。
3.初步阅读感知文章大概内容。
【学习重难点】1.利用工具书识记本单元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在课堂上能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探险?人们为什么要探险?探险: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艰险地方去考察、寻究自然界情况的活动。
这是对人类探求未知世界的原始冲动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人类文明更加发达的内在动力。
本单元的课文就能满足我们对探险的认识,让我们一起了解探险者的精神世界。
交代本课时的任务,阅读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主题及学习目标。
二、正音标注,理解词语1.利用工具书解决“读读写写”和课内其他有疑问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拽zhuài 战栗lì徒tú劳履lǚ行吞噬shì羸léi弱负fù荷hè俯fǔ瞰kàn 坚持不懈xiè夺眶kuàng而出精疲力竭jié闷mèn闷不乐怏yàng怏不乐毛骨悚sǒng然姗shān姗来迟忧心忡chōng忡海市蜃shèn楼2.积累四字短语,能正确的解释和恰当的使用。
耀武扬威姗姗来迟忧心忡忡语无伦次海市蜃楼五脏六腑千钧重负耐人寻味惊心动魄不期而遇心有灵犀天涯海角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伟大的悲剧》勾画重点信息,提炼勾画出记叙文的六要素;找出并勾画文章的主旨句。
明确:事情发生的时间:1912年1月16日3月29日;事情发生的地点:南极;主要人物:斯科特等五位英国探险家;事件起因:天气状况恶化,食物和燃料缺乏;经过:竭尽全力,拼死挣扎,但仍不断有人死去;结局:五人先后全部罹难。
2.快速浏览文章《太空一日》,借助文章小标题,了解杨利伟在太空一日的经历。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科幻探险教案
第六单元科幻探险22 伟大的悲剧古往今来,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险层出不穷、此起彼伏,耳熟能详的不必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玄奘西去印度求经,也不必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探险,单是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在南极的伟大壮举,就使我们无比震撼。
那么,在茫茫的南极大陆上,斯科特一行人又曾经历了什么呢?让我们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一起回到1912年,走进《伟大的悲剧》,接受心灵的洗礼。
1.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
2.抓住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课件展示有关南极的图片:冰山、海洋、寒天、雪地……南极,是所有爱好探险的人永久的目标。
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拽.出(zhuài) 无垠.(yín) 癫.狂(diān)吞噬.(shì) 羸.弱(léi) 告罄.(qìng)疲惫.(bèi) 角.逐(jué) 遗孀.(shuāng)怏.怏不乐(yàng) 忧心忡.忡(chōng) 语无伦.次(lún)海市蜃.楼(shèn) 毛骨悚.然(sǒng) 凛冽..(lǐnliè)销蚀.(shí) 步履.(lǚ) 毋.宁(wú)姗.姗来迟(shān) 踉.踉跄.跄(liànɡqiànɡ)(2)解释下面的词语。
人教版的《在南极的日子》教案设计
人教版的《在南极的日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在南极的日子》的主要内容,了解南极的自然环境和科研工作者的生活状态。
(2)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南极洲的兴趣和好奇心,增长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科研工作者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在南极的日子》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1. 课文《在南极的日子》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四、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中的复杂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教学法: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词汇教学法: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3. 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在南极的日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课件。
3. 教学辅助材料:南极的图片、视频资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极的美丽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南极的自然环境和科研工作者的生活状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在南极的日子》,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有趣之处。
3. 词汇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如“科研工作者”、“极地”、“气候变化”等。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这些词汇造句,巩固记忆。
4. 句型练习:(1)教师示范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如“There arein the Antarctic”、“Manyresearchers arein their work.”等。
人教版的《在南极的日子》教案设计
人教版《在南极的日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在南极生活的真实体验。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南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南极生活的孤独与坚持,感悟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极吗?南极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南极是一个寒冷、神秘的地方,有很多极地动物。
二、自读课文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南极的生活是怎样的?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讲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认为的南极生活,与课文中的描述进行比较。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作者在南极的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课下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南极生活的特点。
2.学生回答:南极生活孤独、艰苦,但作者坚持了下来。
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作者在南极生活的心理变化。
2.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在南极生活中,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品质?三、课堂活动1.让学生模拟作者在南极的生活,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作者在南极的生活情景。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角色扮演,我们学到了什么?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课下写一篇关于南极生活的想象作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南极生活的特点。
2.学生回答:南极生活孤独、艰苦,但作者坚持了下来。
二、拓展阅读1.教师为学生提供南极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
《语文教案-在南极的日子》
《语文教案-在南极的日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南极的自然环境和风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南极的自然环境和风貌。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3)对南极特殊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南极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知识点。
2. 生字词学习:挑选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南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南极,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进行练习。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南极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人教版的《在南极的日子》教案设计
人教版的《在南极的日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在南极的日子》的主要内容,了解南极的自然环境和科学家们的生活状态。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南极科研工作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在南极的日子》的主要内容及其传达的科学精神。
(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以及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南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科学家生活的影响。
(2)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介绍南极的自然环境和科研价值。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南极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南极的日子》。
(2)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完成相关练习。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4.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南极环境对科学家生活的影响。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 情感体验:(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理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科学梦想和追求。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疆教育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探险寻奇第11课南极科考记事教案
第十一课南极科考记事第一课时:识记词语并运用教学目标:准确认读,运用词语。
教学重点:对所学的词语会认,会读,会写教学难点:认识字形,会写词语并运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用具:教科书,书上插图,小黑板教学过程:前提测评:抽几位学生听写词语。
给重点词语造句一,导入新课: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为书是交流经验,交流思想的一种好工具,所以每个人都喜欢看书,读书。
一,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二,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
三,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找出不懂词语。
四,老师抄写词语,学生练习读。
开阔无穷引起于是走丢五,由老师进行教读。
六,抽几个学生上黑板给词语注音。
七,老师纠正发音和书写方面的错误。
八,重点词语解释:2,开阔(动):开发。
开阔视野,开阔眼界如:我们要努力学习,开阔视野3,无穷(形):没有穷尽,没有限度。
无穷的力量,智慧无穷如:知识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4,引起(动):表示一种事情,现象,活动使另一种事情,现象,活动出现。
引起注意,引起争论如:她的歌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5,于是(连):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他要开车去集市,于是,我也跟他一起去。
6,走丢(动):迷失,走失。
如:我不熟悉周围的环境,差一点走丢。
九,学生练习运用,每个学生造两个句子。
十,小结:本课共学了8个词语,要求准确认读词语,理解词义并预习其它词语。
十二,作业:抄写词语。
十三,板书设计:第一课我的读书经历第一课时:识记词语开阔无穷引起于是走丢十三,课后反思:第一课我的读书经历第二课时:识记词语并运用教学目标:准确认读,运用词语。
教学重点:对所学的词语会认读。
教学难点:认识字形,会写词语,运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教科书,书上插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前提测评:在上新课之前先提问,看看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了预习。
具体做法是抽读词语,课文,提问课文中讲的内容及人物。
一,导入新课: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为书是交流经验,交流思想的一种好工具,所以每个人都喜欢看书,读书。
新疆教育版语文七下第十一课《南极科考记事》ppt课件1
三句子练习。 四 (一)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用带点的词
语再写一句话。 五 1、即使……也…… 六 即使天黑了,我也要回家。 七 即使生病了,也要去学校。 八 即使我的学习很优秀,也不能骄傲自满。
九 2、让…… 十 老师让我打扫教室的卫生。 十一 我让艾力帮我买支笔。 十二 妈妈让我照顾弟弟。
十三
(二)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等我们回过头来一看, _窗__户__上_的__玻_璃__已__经_四__分_五__裂__了_。(四分五裂) 2仔细检查后我才发现, __螺__丝_已__经_松__了___________。 (螺丝) 3路面被水泡了几天几夜, __现_在__已__经_坍__塌_了___________。(塌陷) 4一看时间来不及了, _我__几_乎__块__迟_到__了_________。 (几乎) 5__即_使__没_有__艾__力_的__指_导_______, 我们也一样能完成好这次任务。(即使)
第十一课 南极科考记事
练习
二.雪词语练习。
(橇一)根据拼音填字组词。
jì_急_事 tā_塌_ 陷 yuán_圆_ 润 雪qiāo_橇_ jí_即_使 宝tǎ_塔_ yuàn_院_长 qiáo瞧__不起
(二)把括工作。 (每天) 2、手指肿胀,A √要爆裂,有一种疼到心窝B的感觉 (几乎) 3、A √外面冰天雪地,B里面也温暖如春。(即使) 4、开车外出时,大家在车上A √唱歌,B讲故事。 (轮流)
6每天早晨上第一节课之前, ___老_师__让_大_家__轮_流__领_读__课_文_________(轮流)
(2020年春)新疆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探险寻奇第课沙漠历险记案 精品教案
课题:第十二课沙漠历险记时间:年月课时: 第一课时词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25词语的正确读音,写法和用法,并能运用它们语言交际。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合作法,讨论法和练习法学习词语。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在沙漠等野外旅行应具备的常识。
同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头脑清醒,冷静思考,意志坚定。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难点: 掌握词语和句型的用处并造句。
教学手段:教学常用工具。
教学方法:谈话法,启发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复习旧课,抽几名学生根据情景内容口语交际。
1.检查本课的词语预习情况老师:抽几名学生上黑板听写下列词语狂风瞬间昏暗孤单辨别启动趴大吃一惊无边无际默然迷失判断仪表显示惶恐停止微弱心思学生:一边听一边听写词语,听写结束后师生一起纠正。
老师:组织学生连读词语。
(让同桌一块儿读)学生:同桌一块儿连读词语。
老师: 领读词语。
学生:跟着老师读词语。
老师: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词语,要求注意发音。
学生:齐读词语(把每个词语读三遍,照样子读24个词语)。
老师:抽几名学生读词语及时纠正发音。
学生:个别读词语。
老师:让一名学生上黑板写出提出的疑难词语。
学生:小老师把词语写到黑板上。
老师:组织学生学习疑难词语(老师巡视,检查,指导,纠正)。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四人一组讨论学习,组成词组,造句。
找出同义词,反义词。
老师:组织学生深入重点词语的用法(合作学习)解释重点词语。
词语解释1.天昏地暗:昏:天黑。
天地昏黑无光。
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
也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2.昏暗:光线不足;暗。
如:灯光~。
◆太阳下山r,屋里渐渐昏暗起来。
3.无边无际:际,边缘处。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4.孤单:(1)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她一个人生活很孤单。
(2)(力量)单薄。
如势力~。
5.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如:~真假、~方向。
6.启动:发动;开动。
如:轮船~。
《南极科考纪事》教学设计
《南极科考纪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本课的11个汉字,26个新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2、技能目标: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对科考队员在艰苦的环境下积极、乐观,甘愿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事迹的描述,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情感和意识。
教学重点:1、掌握“谜、跪、陷、螺、肿、厨”6个汉字。
2、掌握“探险、死亡线、连滚带爬、四分五裂、爆裂、肿胀、光晕、即使、冰天雪地”等9个常用词语,完全理解并能在实际交际中运用。
3、学习本课的“即使……也……”“让……”2个句型,要求能结合语境使用。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2、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手法,掌握课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同学们,改革开放后,我国也加入了南极科考的行列,在南极大陆上建立起了我们中国人的“中山站”。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课文,就是讲英雄的科考队员在冰天雪地的南极生活和工作的情景。
二、初学课文1、方法和任务。
(1)听老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中提供的词语示例来自学遇到的生词。
(3)分小组朗读并交流初读感受。
2、预设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1)老徐在冰上探路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是怎么得救的?(2)“我”每天主要做什么工作?是在什么情况下工作的?(3)在南极生活苦,也有危险,但“我”为什么说“苦中也有乐”?(4)科考队员们有个怎么样的厨师?(5)关于南极科学考察队,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故事?是通过什么知道的?3、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先讲认识和理解,有多少说多少,不必求全。
然后请学生回答预设的问题。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但要注意评价手段的运用。
1、组内合作学习。
(每个人用重点词语造句或进行交际训练。
)2、小组互动学习。
每个人整理自己不懂、不会用的词语,在小组中先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理解。
南极探险教案
南极探险教案南极探险教案一、教学背景南极洲是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大陆之一,那里的自然环境极端恶劣,但依然吸引着无数的科学家、探险家前往。
了解南极的文化、历史和探险活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将以南极为主题,带领学生探险南极,了解其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人们在那里的生活状况,从而培养学生的探险精神、勇毅精神和责任心,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南极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探险活动。
2)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的探险活动,感受到探险精神的重要性,进而发展自己的勇毅精神和责任心。
3)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的阅读和口语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听取探险家的探险经历和见闻,了解南极的探险活动。
2)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南极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人们在那里的生活状况。
3)以南极为主题,展开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南极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动植物资源情况。
2.南极的历史文化、重要事件和著名探险家。
3.南极的生活状况、科研活动和保护措施。
四、教学过程1.教学引入(10分钟)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在冰天雪地之上,一队勇士在前进,他们的探险旅程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挑战。
这就是南极。
2.知识讲解(30分钟)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南极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对南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3.阅读练习(40分钟)(1)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南极的历史文化、探险经历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请学生在10分钟内阅读文章,然后回答问题:1)南极洲的最高峰是什么?2)南极的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气温分别是多少?3)南极的自然环境恶劣吗?它有哪些生物资源?4)有哪些著名的探险家曾经在南极探险过?他们的探险经历和成就是什么?5)南极是如何被发现并成为一个国际保护区的?(2)等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可以就问题的答案进行讨论,也可以自由发挥,讨论自己对南极的了解、想象和感受。
省优获奖课件:《南极科考记事》ppt课件 新疆七年级下册 精致获奖课件
孩子们为什么沉默 了? 请同学们默读课 文,画出描写孩子们沉 默的句子。
“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 ì )然无声,没有 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 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
j
这次老师提出什么问题。班 里为什么沉默了?
老师第三次向同学们提出 了什么问题?班里的气氛 “重新活跃了起来”,但为 什么说“与沉默之前的热闹 已经不一样了”?
6每天早晨上第一节课之前, 老师让大家轮流领读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轮流)第十三课来自可贵的沉默国庆中学王菲菲
二、用下面的词语填空
可贵、活跃、涌动、歉疚、恰恰
1.听了这番话,我的心里有一股 激流在_____,想说些什么。 2.艾力感到有些_____,他低头 说了声:“对不起!”转身走了。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记巴东无 臂少年杨彬的
• 5、再后来,杨彬学会了用脚漱口、开门锁 、写毛笔字,还学会了用脚打电话、发短 信、用电脑。 • 初中毕业时,杨彬以585分的好成绩顺利考 入巴东一中。 • 考出509分的好成绩后,进了大学的校园。 大学毕业还要攻读研究生,一定要学得更 多的知识,将来回报社会,为社会作贡献
铃声响了,开始上课。 我问问同学们:“父母知道你 们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吗?” “当然知道。”同学们异口同 声的回答道。 生日那天,父母向你们祝贺了 吗?
“当然祝贺了。 “知道的、祝贺的,请 举手” 他们骄傲的举起了手, 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我能表演读:
他们骄傲 地举起了手,有 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第十一课 南极科考记事
练习
雪 二. 词语练习。
急事 jì __ jí __ 即使 塌陷 tā__ 塔 宝tǎ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南极科考记事
第一课时:识记词语并运用
教学目标:准确认读,运用词语。
教学重点:对所学的词语会认,会读,会写
教学难点:认识字形,会写词语并运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教科书,书上插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抽几位学生听写词语。
给重点词语造句
一,导入新课: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为书是交流经验,交流思想的一种好工具,所以每个人都喜欢看书,读书。
一,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二,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
三,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找出不懂词语。
四,老师抄写词语,学生练习读。
开阔无穷引起于是走丢
五,由老师进行教读。
六,抽几个学生上黑板给词语注音。
七,老师纠正发音和书写方面的错误。
八,重点词语解释:
2,开阔(动):开发。
开阔视野,开阔眼界如:我们要努力学习,开阔视野
3,无穷(形):没有穷尽,没有限度。
无穷的力量,智慧无穷
如:知识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4,引起(动):表示一种事情,现象,活动使另一种事情,现象,活动出现。
引起注意,引起争论
如:她的歌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5,于是(连):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他要开车去集市,于是,我也跟他一起去。
6,走丢(动):迷失,走失。
如:我不熟悉周围的环境,差一点走丢。
九,学生练习运用,每个学生造两个句子。
十,小结:
本课共学了8个词语,要求准确认读词语,理解词义并预习其它词语。
十二,作业:抄写词语。
十三,板书设计:第一课我的读书经历
第一课时:识记词语
开阔无穷引起于是走丢
十三,课后反思:
第一课我的读书经历
第二课时:识记词语并运用
教学目标:准确认读,运用词语。
教学重点:对所学的词语会认读。
教学难点:认识字形,会写词语,运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教科书,书上插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在上新课之前先提问,看看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了预习。
具体做法是抽读词语,课文,提问课文中讲的内容及人物。
一,导入新课: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为书是交流经验,交流思想的一种好工具,所以每个人都喜欢看书,读书。
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三,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
四,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找出不懂词语。
五,老师抄写词语,学生练习读。
狠狠责怪入迷限制终于
六,由老师进行教读。
七,抽几个学生上黑板给词语注音。
八,老师纠正发音和书写方面的错误。
九,重点词语解释:
1,狠狠(动):有‘严厉’,‘厉害’的意思。
狠狠地打,狠狠地批评
如:张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
2,责怪(动):责备。
责怪家长,责怪学生。
(1)你为什么责怪我,我不是故意的。
3,入迷(动):迷住。
看得入迷,听得入迷
如:我以后看书不会这样入迷了。
4,终于(副):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或种种变化,最后出现的莫种结果。
终于毕业,终于见面如:这次比赛,他终于获得了冠军。
5,限制(动):控制。
限制数量,限制自由如:爸爸终于不再限制我看课外书了。
十一,小结:
本课共学了10个词语,要求准确认读词语,理解词义,并预习其它词语。
十二,作业:抄写词语。
十三,板书设计:第一课我的读书经历
第二课时:词语解释
狠狠责怪入迷限制终于
课后反思:
第一课我的读书经历
第三课时:阅读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读课文。
2,理解课文意思,能复述课文大意,能流利回答问题。
3,掌握重点句型。
4,情感教育(爱护书)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意思,学习句型。
教学方法: 导读法。
教学用具:教科书,书上插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在上新课之前先提问,看看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了预习。
具体做法是抽读词语,课文,提问课文中讲的内容及人物。
一,导入新课: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为书是交流经验,交流思想的一种好工具,所以每个人都喜欢看书,读书。
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注意找出课文里面不认识的字,并注音。
三,学生自由高声读课文。
四,让学生分段读课文。
五,学生看一遍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句,由老师解答。
六,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读书?
2,‘我’带弟弟出去玩时,发生了什么事?
3,邻居节给我的童话书,我是怎么看的?
4,爸爸为什么不在限制我看课外书了?
5,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知道什么道理?
七,掌握下列句型:
反正:表示情况虽然不同而结果并无区别。
反正饭还没有做,咱们就出去玩玩吧。
差一点儿:今天上课差一点儿迟到。
直到。
才:直到教室里没有人了,我才从教室出来。
八,小结:本文主要说:读书的好处。
九,感情教育:爱护书。
十,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十一,板书设计:第一课我的读书经历
第三课时:阅读理解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2,3,4,5,6
学习句型:反正差一点儿直到。
才
十二,课后反思:
第一课我的读书经历
第四课时:分析课文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意思。
2,进行听,说训练。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结构。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教科书,书上插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在上新课之前先提问,看看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了预习。
具体做法是抽读词语,课文,提问课文中讲的内容及人物。
一,导入新课: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为书是交流经验,交流思想的一种好
工具,所以每个人都喜欢看书,读书。
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注意找出课文里面不懂地方,并结构。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分析段落。
四,让学生分段分析课文。
五,学生看一遍课文,找出分析比较难的段落,由老师解答。
六,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七,串讲课文:
第一段:(1)讲述:我喜欢读书的原因。
第二段:(2)讲述:读书给人们带来的麻烦。
第三段:(3)讲述:由于入迷了,差点儿把弟弟走丢,因此受到爸爸的批评的过程。
第四段:(4)讲述:我借来邻居家的课外书的原因。
第五段:(5,6)讲述:爸爸再也不反对我看课外书的过程。
八,写作训练:写一个关于读书的故事。
九,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喜欢读书--------读书的益处 ---------读书带来的麻烦----------爸爸的反对---------‘我’的坚持--------我的进步--------爸爸的同意
十,作业:写作文。
十一,板书设计:第一课我的读书经历
第四课时:分析课文。
1,串讲课文。
2,写作训练。
我爱读书。
十三,课后反思:
第一课我的读书经历
第五课时:自读课文(读书,真好)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读课文。
2,理解课文意思,能复述课文大意,能流利回答问题。
3,情感教育:爱护书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意思,能复述课文大意,能流利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 导读法。
教学用具:教科书,书上插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在上新课之前先提问,看看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了预习。
具体做法是抽读词语,课文,提问课文中讲的内容及人物。
一,导入新课: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为书是交流经验,交流思想的一种好工具,所以每个人都喜欢看书,读书。
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读书,真好)(课文二)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注意找出课文里面不认识的字,并注音。
三,学生自由高声读课文。
四,让学生分段读课文。
五,学生看一遍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句,由老师解答。
六,掌握下列词语:
酷爱津津有味羡慕佩服道歉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1,小伙伴们为什么叫‘我’小书虫?
2,为什么说读书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3,‘我’闹了一个什么笑话?
4,‘我’为什么说读书真好?
八,小结:本文主要说:读书,看书的好处。
九,感情教育:要爱护书。
十,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预习下节课。
十一,板书设计:((读书,真好))(课文二)
第五课时:阅读理解课文。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2,3,4
2,学习词语:酷爱津津有味羡慕佩服道歉十二,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