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言殊 (1)

合集下载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2、“如(若)……”这类状语,常常放在 中心词的后边。
•如: •A、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B、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 •C、则治之如所言。

•练习:1、调整下列句子的语序并翻译。
•①尝射<于家圃>。 •尝[于家圃]射 •②苛政猛<于虎>也。 •苛政[于虎]猛也 •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三、汉语语法的变化
•1、语序的变化 •2、句式的变化 •3、词类的变化

•(一)语序的变化: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
•主─谓 •你好美!
• 主谓倒装:谓—主
•主─谓─宾 •我不相信你!
• 宾语前置:宾—谓
•定语─中心词(名、代)
•五十两白银
• 定语后置:中心词—定语
•状语─中心词(动、形)
•轻轻地走来 •像梦一样美好
•D

3、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并翻译:
A、其人家有好女子者,多持女逃亡。•(定语后置)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D、子何恃而往? •(宾语前置)
E、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

•(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
F、甚矣,汝之不惠。 ) G、。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状语氏后求置救于齐

•现代书面语
•(白话文运动
文言——白)话
•古代书面语 •古代口语
•更早的口语

•一、汉语语音的变化
•1、韵母的变化。
•课堂活动1、读下面的诗句,找出韵脚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ong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eng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汉语语音的演变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2,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入 相如曰: 王必无人,臣愿奉 相如曰 已选三万。 公 五万兵难卒 使。”3,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4,公 五万兵难 受珠, 所著披袄中。5,至 夜月明, 受珠,内所著披袄中。5,至莫夜月明,独 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 虽 槁暴, 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6,虽有槁暴,不复 挺者,糅使之然也。 君子 非异也, 君子生 挺者,糅使之然也。7,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8,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假于物也。 秦伯素服郊次, 师而哭。 秦伯素服郊次 可以解燕 樊於期偏袒扼腕曰 .9,可以解燕国之患 可以解 国之患.
2、句式的变化 、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 语通常不用判断词“ 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 名词后面用“ 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 或者只用其中之一。 “也”,或者只用其中之一。 A.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 B.夫战,勇气也。 .夫战,勇气也。 C.荀卿,赵人。 .荀卿,赵人。
“耳闻不如目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不如目见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等等, 的意思。现在, 等等,“闻” 是“听”的意思。现在,“闻” 是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是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谤”古代指公开 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 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如“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现在“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现在“谤” 用于“诽谤” 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 个贬义词。 个贬义词。

古今言殊

古今言殊
• 菜-原专指蔬菜,今包括肉类。

• 月白为“皎” • 日白为“晓” • 人白为“皙” • 雪白为“皑” • 草白为“葩”
行走
• 在大路上疾行叫“奔” • 在草丛中走叫“跋” • 在水中走叫“涉”
2、词义缩小
古义
今义
①丈夫 ②子 ③臭
④劝
男子的通称 孩子的总称
泛指气味
鼓励、劝说、规劝
女子的配偶
汉语词语的演变之四、词语的替换变化
•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
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 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残
废——残疾
• 语言表达(语言系统内部调整)(名称说法的改变): 足-脚、面-脸、,“甘“改称“甜”,“日”改称 “太阳”,“寡”改称“少”,目-眼、口-嘴、 赤-红、嗅-闻等 由于避讳:世--代 、民--人等
• 如“然后”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顺承关联词, 但在文言文中却是两个单音节的词组成的短语, 应解释为“这样以后”;
•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
[古义] 于是 / 写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古义] 跟随 / 而且 [今义] 表示更进一步,连词
•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种树郭橐驼传 》
• “耳闻不如目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 等,“闻”都是“听”的意思。现在,“闻”是 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①币”,古义指礼物。“置币遗单于”。今义已转移 为“钱”的意思
②“涕”,古义指眼泪。《促织》:“儿涕而 去。”今义一般作“鼻涕”解。
③“走”,古义为“跑”、“逃跑”。“窃计 欲亡走燕”。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 另: 假、 行李、 颜色 信,送信的人-书信 偷,偷懒-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恨,遗憾-怨恨、仇恨

古今言殊(简洁又好用)

古今言殊(简洁又好用)

之二: 二、汉语词语的演变.之二:词语的词义变化 汉语词语的演变 之二 • 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 词义扩大。文言文中, 词义扩大 比较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 比较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 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河 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如 古义指“悲痛出声” “哭”,古义指“悲痛出声”,“大声曰 细声有涕曰泣, 哭,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 原专指蔬菜,今包括肉类。 “嚎” ” 。菜-原专指蔬菜,今包括肉类。
读一读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当时盛行洛阳方言,也就是说,洛阳方言是当时 当时盛行洛阳方言,也就是说, 的标准国语,而按照洛阳方言许多读音就和现在的普 的标准国语, 通话不同。比如在洛阳方言中: 通话不同。比如在洛阳方言中: 斜读作xiá 斜读作xiá 绿读作lù 绿读作lù 衰读作cuī 衰读作cuī 普通话读为xié 普通话读为xié 普通话读为lǜ 普通话读为lǜ 普通话读为shuāi 普通话读为shuāi
• 3、词义的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 、词义的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 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 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 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 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 变为指乙事物。 牺牲” 变为指乙事物。 如“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 牲畜。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现 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 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 “耳闻不如目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 耳闻不如目见”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都是“ 的意思。现在, 等,“闻”都是“听”的意思。现在,“闻”是 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者……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为、是 人、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皆、耳、必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无标志 刘备天下枭雄


不拘于时,学于余
受……于 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多音节词相比,有以 下几种情形: • (1) 原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
词。
鼠──老鼠;兔──兔子;斧──斧头
• (2) 在原单音词前或后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 多音词。
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
贤妻,速燃银烛,你夫为虫所袭!
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 打个亮儿,看是甚物!
快点灯!蝎子咬我啦!!!
一、汉语语音的演变
1、声调有变化; 2、韵母有变化; 3、古音异读;
古音异读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1、破音异读(多义异读) :
风飘飘而吹衣
名词(yī)——衣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 (3) 原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替代。
伐──攻打;川──河流;股──大腿。
文言中几种特殊的双音词 1、叠音词
由两个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双音词,主要用来描 摹声音或性状。 关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 霍霍 “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 洋洋 洋洋得意 喜气洋洋 姗姗 姗姗来迟
2、联绵词(双音节的单纯词)
动词(yì)——穿

古今言殊1

古今言殊1

工具箱
一、汉语语音的演变:
填空: 1. 声调的变化。 现代汉语有四个调,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汉语也有四个调,平声 、 、 、 。古 入声 上声 去声 汉语的入声 字已经消失。 2.韵母的变化。
汉语语音的演变
声调的变化
平 上 去 入
阴平 阳平 上 去
【一】语音篇
2、韵母的变化。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后起意义:
既指打瞌睡,更指躺 下睡觉
段玉裁注:“目 垂者,目睑垂而下, 坐则尔。” “读书欲睡,引 锥自刺其股,血流至
古义:
专指坐着打 瞌睡
足。”
《史记〃〃苏秦列传》
今 古
•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 的意义变小了。
古 义:
后起意义:
金属
黄 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
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汉书〃李广传》
古义:
地位低,
见识短浅
(中性词)
后起意义:
品德低下
(贬义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
古义:
杰出、英俊
(褒义词)
今义: 生活放荡, 男女关系 不正当
(贬义词)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赤壁怀古 》
4、词语的替换变化
•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 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 避讳:世--代 ,元--原 , 丘—邱 • 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 信差——邮递员 • 语言表达(语言系统内部调整):足-脚,之的,面-脸,甘-甜,舍-房,寡-少,目-眼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语序的变化 2、句式的变化 3、词类的变化
(一)语序的变化: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
主─谓 你好美!
主谓倒装:谓—主
主─谓─宾 我不相信你!
宾语前置:宾—谓
定语─中心词(名、代)
五十两白银
定语后置:中心词—定语
状语─中心词(动、形)
轻轻地走来 像梦一样美好
状语后置:中心词—状语
1、主言——白话
古代书面语 古代口语
更早的口语
一、汉语语音的变化
1、韵母的变化。
课堂活动1、读下面的诗句,找出韵脚
a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离别情。
• 2.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唯……是…… A、何陋之有? B、夫晋,何厌之有? C、唯余马首是瞻。 D、惟利是图。
1、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宾语前置的哪种类型:
①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②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③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固定句式,唯……是 ④ 梁客辛垣衍安在?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⑤ 狂者伤人,莫之怨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ong eng ing)
李白《望天门山》 回(huai)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ai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ai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ai
笑问客从何处来。
押韵规律1:偶数句 必须押韵;

古今言殊ppt[1]

古今言殊ppt[1]

C
A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褒禅山》) B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 C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 角,无不胜。(《促织》) D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
B. ① ② ⑥ / ④ / ③ ⑤ D. ①/ ② ④ ⑥ / ③ ⑤
A
2、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句式不同的一项: A.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D B.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 C.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5、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并翻译:
A、其人家有好女子者,多持女逃亡。 (定语后 置)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D、子何侍而往? (宾语前置) E、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 (定语后置) F、甚矣,汝之不惠。 (谓语后置) G、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 (状语后置)
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
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 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 "等。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 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名词的意动用法
•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 事物。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提炼主干的话,都呈现“名词主语”+“名词 谓语”的结构。
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 形式。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1) ……者, ……也 (3) ……者,…… (5)“是· · · · · · 也” (2) …… , ……也。 (4) ……者也。 (6)“此· · · · · · 也”

古今言殊优品ppt资料

古今言殊优品ppt资料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 和国。 2、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 长辈的亲切称 3、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 姻关系的成员。
①沛公居山东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
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之意。 5、隐处穷泽,身自躬佣 。
“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记述的文字”讲。
今①“义行: 李手中之华往”人来民,共共为和其国乏名。困 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
吐蕃 樊於期偏袒扼腕曰 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可以解燕国之患
二、汉语词语的演变
1.词语的词形变化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
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如:虎──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 ──兔子。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 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 今义:色彩。 ⑥汝识之乎?噌弘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④偏义复词,如:存亡(《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 “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 今义:秋季。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 今义:春天和秋天。
因为 古义:因此写作。 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汉语语音的演变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②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入使。” ③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④公受珠, 内所著披袄中。⑤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 小舟至绝璧下。⑥汝识之乎?噌弘者,周 景王之无射也。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⑧虽有槁暴,不复 挺者,糅使之然也。⑨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⑩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整理_1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整理_1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整理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化,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区分。

学习重点是古今汉语的词汇演化和语法演化。

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对于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文字力量有关心,对于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也有用处。

1. 语音的演化猜一猜“回”字的古音是什么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词汇的演化看下面的例句,留意其中表示数目的词语①十犬又五犬。

(殷墟卜辞)①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

(《礼记大传》)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①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左传隐公元年》)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庄公十年》)①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

(《左传成公七年》)①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①其实皆什一也。

(《孟子滕文公上》)①方今大王之兵众不能非常吴楚之一。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①父去里所,复还。

(《史记留侯世家》)11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2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

(宗懔《荆楚岁时记》)13绽开看之,乃二百单五年事。

(《三国志平话上》)1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归有光《项脊轩志》)15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

(嘹亮吉《治平篇》)(2)分析这些表示数目的词语可以分成哪几类A.表基数。

“十有五”就是十五,“十犬又五犬”就是十五犬,“一百五日”就是“一百零五日”,“二百单五年”就是“二百零五年”。

可以发觉,古汉语中整数和零数间嵌入一个“有”字或“又”字,甚至可以在整数后和零数后都加上名词的状况下在其中嵌入一个“又”字(十犬又五犬),表示整数和零数的关系。

在晚近一些的古汉语里,整数和零数之间还可以嵌入“单”,相当于今日的“零”。

古今言殊 吕叔湘

古今言殊 吕叔湘

02
作者简介
02 作者简介
吕叔湘(1904年12月24 日—1998年4月9日),男, 出生于江苏丹阳,语言学家、 语文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 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 言研究所名誉所长。
03
文本赏析
03 文 本 赏 析
全文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1.从总体上举例说明语言是不断变化的。 2 .分类说明语汇变化的主要内容。 3 .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第三部分
03 文 本 赏 析
第三部分说明语音变化时举了哪些例子?
1、语言的押韵:白居易的诗句 2、语言的平仄:李白的诗句 3、造字法(形声字):生活中常见的字的读音
从文言到白话
03 文 本 赏 析
总结
汉语的演变
03 文 本 赏 析
语音:声母、韵母
词汇:词形、消长、 替换、引申
语法:语序、句式、 词类
03 文 本 赏 析
3、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 在使用 如“修”:古时可作: ①“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②“学习”“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原毁》 ③“修订”“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 之于朝庭。”《答司马谏议书》
03 文 本 赏 析
03 文 本 赏 析
1、根据划出的词看,哪些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 同,但不能单用?
古:形 貌 衣 镜 妻 自 信 外
今:体形 容貌 衣服 镜子 妻子 自己 相信 外面
03 文 本 赏 析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中许多单
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成了复音词里的一个词素,有 的只是成语的一个成分。如“形影不离”“糖衣 炮弹”“破镜重圆”“自以为是”

《古今言殊》PPT课件

《古今言殊》PPT课件
第二节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荷薪者过来!
引 子
其价几何?
外实而内虚,
烟多而焰少, 请损之。
红色 的字 词是 古今 用法 变化 大的 词
阅读“古今词义”部
古 今 词 义
分,完成以下问题: 1、古今词语用法不同主 要有三个方面,每个 方面用一句话概括。
(1)有些古代汉语的词,意义 没怎么变,但是现在已经不能 单独使用了。(古代汉语以单 音节的词为主,发展到现代汉 语大多已变成了双音节词。) (2)有些古代汉语的词只在某 些情况下才使用,一般则被另 一个词语代替了。 (3)有些古代汉语的词的某个 意义(即某个义项)在现代汉 语中已经消失了。
等演变类型举例古代单音节词现代双音古代词的某个义项保留在现代某些词语中现在一般被另一个词代替词的某个义项意义范围扩大汤古代指热水词义感情色彩转移古代的词组现代为双音节词演变类型举例古代单音节词现代双音节路道理古代词的某个义项保留在现代某些词语中现在一般被另一个词代替词的某个义项意义范围扩大词的某个义项意义范围缩小汤古代指热水词义感情色彩转移古代的词组现代为双音节词
现代汉语相比,其主要不同 1、有些句式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消失 点
了,也就是说同样的意思现在不这样 说了。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现代汉语的句式有了一些改变。 例:现在汉语中不说“不如您的漂 亮”,而是直接说“不如您漂亮”。
3、文言句式仍旧在现代汉语中保留 着,但用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例: 之所以、为……所……等
古代词的某个义项保留在现代 某些词语中,现在一般被另一 个词代替
词的某个义项意义范围扩大 词的某个义项意义范围缩小 词义感情色彩转移 古代的词组现代为双音节词 汤(古代 指热水)
荷枪实弹、 荷锄 釜底抽薪

语言文字运用之古今言殊

语言文字运用之古今言殊

补充练习
一、下列几个句子里都有词类活用现象,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齐威王欲将孙膑。

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4、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

5、驴不胜怒,蹄之。

二、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1、至土门,遂强大,更号
可汗
..,犹单.于也。

2、天姥.连天向天横。

3、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

4、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
5、彗星见.于东方。

6、羽扇纶.巾。

7、万乘.之国。

8、否.极泰来。

三、判断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
追杀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
浪不能鸣也。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
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
俗。

D、百姓闻之,无.老少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
后施行。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无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4、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5、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人。

第二节古今言殊-生活中的汉语语音演变痕中的汉语语音演变痕迹86

第二节古今言殊-生活中的汉语语音演变痕中的汉语语音演变痕迹86

/生活中的汉语语音演变痕迹在现代汉语的一些方言中,可以在与其他方言比较或与古汉语的比较时发现一些语言语音演变的痕迹。

例如:1、至今仍然使用的古音:有几个明显的单章节词,在古文中经常会见到,而这些古文的含意,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中已经被其他词所代替,但却在一些方言中保留了下来,包括以前我曾经提到的可以说明吴方言与古汉语接近的几个基本词汇包括:(1)弗:勿,毋――不前面的发言觉于古文中,而后面则是现代汉语的发音。

但前面的发音与用法,在吴方言中存在。

这记载了一个方言演变的过程,并且明显是语言语音的活化石,延续了几千年而能留存下来,让人惊奇。

其发言的差异或演变是:fu-wu-bu [1]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诗经.燕燕》[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左传.郑伯克段于鄢》(2)吾――我例子太多,且不举。

前者同样在现代的吴方言中继续使用。

(3)、哉:语气词[1]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睢》[2]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杜甫《哀王孙》也是吴方言中的词汇。

2、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显示的方言差异及与古汉语的联系(1)会:现代普通话的读音hui-会议;kuai-会计;但在粤方言中,会计也读作huiji。

因此,该字的古音应该是同一个hui音,只是在长期的使用、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分化出了不同的语音,并且这两种读音被分别使用到不同的语义环境之中,形成了多音字。

(2)江:现代汉语只保留了其一个语音jiang,但在吴方言中却发音为gang,如长江读changgang。

Gang的语音,应当是古汉语的发言的遗存,可以北方方言中找到相应的支持:在我的家乡,以我们的姓氏命名的我们所在的小镇,江集,读作gangji。

这与吴方言遥相响应。

小时候,我一直未能弄懂这个发音的由来,直至听到了吴方言的发音,才突然明白。

但是,一个朝代的太平盛世,人口的流动与交融,往往带来的是语言上的同化与变革,目前这个读音,在我的家乡已经很少使用了,而更多地向作为官话的普通话靠拢,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在最近的二十年里,推广普通话的这段时间。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I上课)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I上课)

再如 李白的《望天门山》 ,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以上这几首诗,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我 们是否可判断出,这个“回”字,在古代 极有可能读作“huai”呢?

1.词语的词形变化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 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如:老──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兔 子。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 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如: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粹── 纯粹。 (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 如: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股── 大腿。
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A.“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 讲) B.“既来之,则安之”(“安”作 “使……安”讲)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 作“以……为美”讲) 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 “使……活”讲) E.“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像
一、下列加线的字你会读? 1、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2、天姥连天向天横 3、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 4、是时,曹操遗权书 5、彗星见于东方 6、羽扇纶巾 7、万乘之国。 8、否极泰来
土蕃 tǔ bō 樊於期偏袒扼腕曰 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可以解燕国之患
二、汉语词语的演变 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 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简称“一个字一 个词”。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多音词,文言 中的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多音词相 对比,有以下几种情形。

《古今言殊》

《古今言殊》

9、“有……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 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 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有……者”可 译作“有(个)……的”或“有 (个)……的人”。 例: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 察今》)
10、“孰”、“……孰与……” 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 者说》) 2、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 语· 雍也》) 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 纪》) 4、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 子· 天论》)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例如《山海经· 海外北经·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近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由繁趋简,韵母简化尤 甚;词汇系统产生了一大批新词语,以单音词
为主的格局转变成以复音词为主;语法上产生
了新的代词、助词和语气词系统,以及动补式、 处置式(把字句)等新的句式
11、“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例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 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 谷序》) 例2: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 哉?(《论语· 微子》)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 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 例: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 子· 天论》)
5、“何……之有”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之有”式有时变化,压缩为“何 有”,成为一个凝固的形式,往往是对前文 所叙述的内容,表示“有什么……”的意思。 如: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 余何有焉?(《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除掉君王的敌人,瞧着力量去办,我有 什么舍不得(杀)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语文组:李延莉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古今汉语词汇演变的主要表现和古今汉语语序、句式的差异表现,掌握梳理
文言文词语、句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古今对比认识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
力,更好地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理解语言一面是稳定的,另一面又在演变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古今异义词的演变,梳理文言文词语、句式的方法,进而帮助提高现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充分发动学生,还学生主动权。

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在活动中探讨相关规律,在活动中练习巩固。

在兴趣中学,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活动),唤醒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

具体策略是从具体的例子和活动到抽象的知识再到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秀才买柴
传说过去有一个酸秀才到街上买柴,见到卖柴的农民,秀才喊道:“荷薪者过来!”卖柴的农民听懂了“过来”二字,便走了过来。

秀才问:“其价几何?”因为有一个“价”字,农民猜可能是问价钱,便说了价钱。

秀才嫌贵,便摇头晃脑地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这下农民不知道秀才说了些什么,便挑着担子走了。

问:你能说说秀才说的几句话的意思吗?他们不成交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文人作文说话总爱刻意仿古,也就是用所谓的“文言”,但是文言是很早以前的汉语口语,而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言变成了一般人不懂的书面语。

因此卖柴的农民听了秀才的话才不知所云。

为了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化经典,我们有必要了解古今汉语的差别所在。

1.(通过这一情趣导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划出古今差别词语,让学生先对古今语词差别有切身的体会感受。

)
讨论明确:古今词语用法的差异。

古: 荷薪价焰几何损
↓↓↓↓↓↓↓
今: 扛柴价钱火焰多少减少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有些古代汉语的词,意思没怎么变,但是现在已经不能单独使用了;有些古代汉语的词只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一般被另一个词代替。

2.补充古今词义演变的第三种情况,即古代汉语的词的某个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二、课堂活动:
(一)我古你今,相对言说。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要求:一同学说古代汉语词语,一人说出现代汉语意思。

然后二人互换角色。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课堂活动二:古今对照,分析差别。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刚刚查找的结果与言说的体验,说说古今汉语句式到底有哪些差别,能否从中窥出汉语句式演变的一些端倪。

要求结合例子说明。

明确:古今汉语句子结构有以下几种变化:
有些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有些古今大体相似,但现代汉语的句式有了一些改变;有些文言句式仍旧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使用。

(学生了解: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扬弃与吸收的过程。

从能力培养来看,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课堂活动三:汉语词汇的演变
1.词语的词形变化。

(课后练习第一题)
古代汉语一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

2.词语的消长变化。

(讨论明确)
3.词语的替换变化。

(阅读文本)
4.词语的引申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
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的“江”指长江;“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的。

河”指黄河。

现在“江“河”泛指一般的河流。

(2)词义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
中的意义变小了。

“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现在“妻子”专指男子的配偶。

(3)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
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

如:“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
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

“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

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以此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我分析推理能力)
三、问题探讨
古今词语演变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会变?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活动成果分析得出:
变化的特点:一是词形由单音节词为主,变为双音节词为主,如妻(妻子)、医(医生)、师(老师)等;二是词的消长变化,旧词消失如买办、土豪、知青等,新词应运而生,如电脑、MP3、纳米、克隆等;三是词语意义变化,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感情色彩。

(尽量结合例子探析,易于理解吸收)
至于为什么会变,可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推理:大千世界,变是规律→社会生活在变,思想在变→语言表达思想、反映社会生活,当然也会变。

也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新产
品来品读生活的日新月异;也可通过一两个特例来对比古今汉语,品鉴当代人弃烦琐、更务实、喜简洁的语言表达。

比如:古人说月白为“皎”,日白为“晓”,人白为“皙”,雪白为“皑”,草白为“葩”。

文化素养不高之人搞清这些差别时,恐怕胡子都要“白”了,所以现代生活中人们统称之为“白”就好了,颇为简洁明了。

让学生明确:汉语词汇演变是适时而变,应需而生,词语的演变也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一部分。

踩着旧知的“肩膀”去采摘新知的“果子”。

往往事半功倍。

(由特殊到一般,结合例子进行归纳概括。

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四、趁势演练
分别找出下面语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跟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语的意义作比较,分析它们的词义变化情况。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请客的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出使的人今:出门带的包裹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对妻子的尊称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走投无路、处境艰难今:贫穷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品德高尚的人今:年长的人
6、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古:宫廷的侍卫今:中医医生
7、左右乃曰:“王负剑!”古:身边近臣今:方位名词
8、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亲家今:男女结成夫妻关系
9、持千斤之资币物。

古:礼品今:货币
10、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
五、探讨:
语法之变有何规律?请举例说明。

设想学生回答:汉语语法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语句中词语的顺序变化及一些句式的改变上,具体说,一种是语序的变化,如“何陋之有?”“忌不自信”按照现代汉语语序,就是“有何陋”“忌不信自”;一种是句式的变化,比如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有判断句,古代汉语中一般用“者、也”句式,而现代汉语则直接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廉颇是赵国良将”;另一种是词类的变化,也就是我们学古文时讲的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比如,“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就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用现代汉语说就是“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师:同学们,你们看,相对来说,汉语词汇的变化与汉语语法的变化哪一个更大?
六、教师总结
重申古今异义词的重要性,是常见实词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今后学习的一个重点。

附:板书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古今词语差异:古今异义词:
①词义扩大
1、词语的词形变化②词义缩小
2、词语的消长变化③词义转移
3、词语的意义变化(古今异义)④感情色彩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