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解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单位膜: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膜的三层结构,即内、外两层亲水极与中间层疏水极,称之为单位膜。

质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窦为单位膜。

单位膜是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生物膜: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

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如Na+—K+泵。

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不需要细胞供给能量。

胞饮作用:细胞外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接近细胞膜,与膜上的蛋白质相结合,附在膜上,该处细胞凹陷,形成小囊,将此物质包围在里面并进入细胞内,随后从膜上脱离下来,形成分离的小泡。

胞吐作用:细胞内大分子物质排出时,与上述过程相反。

细胞膜受体:指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他能与外界特定的化学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引起相应的细胞内生理效应。

神经调节:基本过程为反射,基本结构为反射弧。

由感受器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传入神经,再传递给中枢神经,做出判断后,将神经冲动传递给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应器,发生应答反应。

体液调节:机体某些细胞某些能产生特异性化学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靶器官或靶细胞),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称之为~(调节机制为反馈调节)。

自身调节:许多组织也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

单收缩:肌肉接收单个刺激时,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

(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

不完全强直收缩:给予肌肉连续阈上刺激,在低频刺激情况下,由于两次刺激之间肌肉部分会处于舒张状态,因此产生的肌张力曲线呈振荡波形。

完全强直收缩:给予肌肉连续阈上刺激,在高频刺激的情况下,相邻两个刺激相互融合,肌肉处于稳定的收缩状态,各收缩波完全融合,不能分辨。

极化:对于机体中的大多数细胞来说,只要处于静息状态,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其膜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的这一现象称为极化。

去极化:随着离子的跨膜流动,膜两侧的极化状态将被破坏,一般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称为去极化。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沿一个方向流动。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使血液循环的管道,瓣膜是保证血液按一个方向流动的特有结构。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机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胸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

平静吸气时,在吸气初,肺的容积随着胸腔和肺的扩张而增大,肺内压暂时下降,低于外界大气压。

吸气末,肺内压提高到与大气
压相等水平,达到暂时平衡。

反之,在呼气初,肺的容积随着胸腔和肺的缩小而缩小,肺内压升高,气体排出。

呼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达到平衡。

呼吸商: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环境中摄取O2,呼出CO2。

一定时间内呼出CO2的量与吸入O2量的比值(CO2/O2)称为呼吸商。

消化: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单位。

每个肾单位有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填空/简答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面:关节突、关节凹。

关节囊:纤维膜、滑膜。

关节腔:含有滑液。

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半月板。

脊柱
按部位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尾曲。

椎骨结构:椎体、椎弓(上下关节突,横突,棘突)、椎孔,椎孔连成椎管容纳骨髓。

椎骨与椎骨之间靠椎间盘连接。

产热器官有:
运动时骨骼肌(战栗产热,非战栗产热即代谢产热)产热,不运动时肝脏(代谢最旺盛)产热。

氧的运输各以什么方式在血液中存在
1、物理溶解形式
2、化学结合形式
2.心脏的位置和构造?
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二肺之间,约三分之二在中线左侧。

心尖钝圆,朝向左前下方,与胸前壁邻近,其体表投影在左胸前壁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

心底较宽,朝向右后上方,与食管等后纵隔的器官相邻。

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由中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

后上部为左心房和右心房,两者间以房中隔分开;前下部为左心室何有信使,两者间以室中隔分开。

房室口边缘有房室瓣,左房室之间为二尖瓣,右房室之间为三尖瓣。

右心房有上下腔静脉口及冠状窦口。

右心室发出肺动脉。

左心房右四个静脉口与肺静脉相连。

左心室发出主动脉。

在肺动脉和主动脉起始部的内面,都有3半月瓣,分别称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

血液循环的基本过程:
上下腔静脉→右心室→三尖瓣→右心房→肺动脉瓣→左右肺动脉→肺部→肺静脉→左心室→二尖瓣→左心房→主动脉瓣→主动脉
3.肠的具体分区是什么?
肠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

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

人类的肠包括小肠、大肠和直肠3大段,其中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分为盲肠、结肠、直肠。

肠的结构(P224)
(一)小肠
按部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试述小肠壁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环状壁:是由小肠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的横行皱壁,皱壁在小肠上段发达。

粘膜上皮:为单层主庄上皮,主要有吸收细胞和杯型细胞两种。

肠绒毛表面有明显的纹状缘。

扩大吸收面积。

杯型细胞分泌粘液,有润滑作用。

小肠绒毛:是位于环状壁表面细小的指状突起。

是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向肠腔表面突出形成的。

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较高而且密集,回肠绒毛稀疏并逐渐变低。

在绒毛中轴有中央乳糜管,主要吸收脂肪。

绒毛中轴平滑肌的舒缩,使绒毛不断伸缩以推动淋巴与血液运行。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肠腺:是由小肠上皮下限入固有层中所形成的管状腺。

腺管开口于相邻绒毛根部之间。

组成肠腺的细胞有5种:吸收细胞,内含多种酶,与消化有关;杯型细胞,分泌粘液;paneth细胞,内含溶菌酶和肽酶,有杀菌和消化作用;未分化细胞,对小肠上皮细胞进行修复和再生;内分泌细胞,分泌肽类激素。

(二)大肠
大肠是盲肠到肛门的粗大肠管。

分为盲肠(包括阑尾),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包括肛管)。

与小肠的区别:表面有3条纵形结肠袋,各带间各有横沟隔成囊状结肠袋,在结肠袋附近有大小不等的肠脂垂(除阑尾和结肠)。

结构特点:粘膜表面光滑,无绒毛和环状襞;固有层内大肠腺发达;肠上皮和大肠腺杯形细胞多。

4.骨的形态和构造。

骨有不同的形态。

基本可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 长骨: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长骨有一体和两端。

体又名骨干,骨质致密,骨干内的空腔称为骨髓腔,内含骨髓;在体的一定部位有血管出入的滋养孔。

端又名骺,较膨大并具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

小儿长骨的骨干与骺之间夹有一层软骨,称骺软骨。

骺软骨能不断增生,又不断骨化,使骨的长度增长。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原骺软骨处留有一线状痕迹,称骺线。

2 短骨:一般呈立方形,多成群地连接存在,位于既承受重量又运动复杂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

3 扁骨:呈板状,分布于头、胸等处。

常构成骨性腔的壁,对腔内器官有保护作用,如颅盖骨保护脑,胸骨和肋骨保护心肺等。

4 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如椎骨。

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如位于鼻腔周围的上颌骨和筛骨等,发音时能起共鸣作用,并能减轻骨的重量。

5.平滑肌有哪些特征
一般平滑肌细胞呈梭形,直径2~5μm;其长度可变性很大,大约长度为400μm 时是产生张力的最适长度。

只有一个细胞核
没有横纹
6.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劳动和语言相适应,人体肌肉的配布有什么特点?
全身肌肉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全身肌肉的配布与直立行走、劳动和语言密切相关。

为适应直立姿势和劳动,颈后、背部、臀部和小腿后面的肌特别发达;上肢为适应劳动,屈肌比伸肌发达,运动手指的肌也比较其他动物分化的程度高;下肢肌粗壮。

为适应表达感情和语言,口周围肌和表情肌发达。

7.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在神经细胞膜上,存在大量的Na+通道和K+通道,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大小主要由这些离子通道开放的程度所决定。

我们已经知道,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在数值上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膜的通透性主要表现为K+的外流。

当细胞受到一个阈刺激或阈刺激以上强度的刺激时,膜上的离子通道将被激活。

由于不用离子通道激活的程度和激活的时间不同,当膜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时,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将产生巨大的变化。

8.神经信号引起肌肉收缩的有哪些主要生理事件?
经传向肌肉并引起肌肉的收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中间涉及电—化学—电的相互转换,同时伴随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起全部过程的主要事件总结如下:(1)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到达轴突终末,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Ca2+从细胞外进入突触前膜中。

(2)在Ca2+的促发作用下,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完成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换。

(3)终板电位: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启动肌膜上Na+、K+通道开放,Na+、K+沿肌膜离子通道流动,产生终板电位,完成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

(4)当终板电位达到肌细胞膜的阈电位时,引发肌膜产生肌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并沿肌膜迅速向整个肌细胞扩布;
(5)肌动作电位传入肌内膜系统,引起肌膜系统终池中的Ca2+进入肌丝处;(6)Ca2+与肌钙蛋白复合体结合,使横桥与肌动蛋白的作用点结合,粗细肌丝相对滑动,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肌膜上的电信号,转换成肌肉的机械收缩。

9.呼吸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维持体温所需的热量,都来自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

氧化过程所需的氧必须从外界摄取,而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向外界排出。

氧必的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在生命过程中不断的进行。

这样才能保证机体内代谢的正常进行河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0.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
呼吸肌的收缩、舒张造成胸廓扩大和缩小,牵动肺扩大与缩小,造成肺内压下降与升高。

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压力差的驱动下,气体进出肺,产生吸气与呼气过程。

11.肺换气的过程:
肺泡内的氧气分压高于静脉血,二氧化碳相反。

由于分压差的存在,气体顺着分压差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

肺泡内的氧气——肺气泡内含有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膜层——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之间的间隙——毛细血管基膜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毛细血管血液(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与此相反)
12.尿液形成的过程。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3个环节: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与排泄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即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重吸收是指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而分泌是指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

物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的转运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水的重吸收率的多少不仅决定着尿量的多少,而且决定着尿的渗透浓度。

13.简述循环系统(血液、淋巴)的结构及其意义
淋巴系统:淋巴管(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淋巴结(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抗体、滤过淋巴液)、脾等。

生理意义:淋巴回流是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回到血液中的唯一途径。

还能清除组织液中不能被毛细血管吸收的大分子,进入组织间隙的红细胞或侵入机体的细菌等,后者被巨噬细胞吞噬。

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的吸收有重要作用。

14.简述眼的结构、视力调节
结构:
1、眼球壁
2、纤维膜
3、角膜
4、巩膜
5、血管膜
6、虹膜
7、睫状体
8、脉络膜
9、视网膜10、盲点11、内容物12、房13、晶状体14、玻璃体15、瞳孔
眼视近物时的调节:眼折光力的调节使睫状肌中环行肌收缩,引起连接于晶状体的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其自身的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凸出,使眼的总折光能力增大,使光线聚焦成象在视网膜上。

调节反射时,除晶状体的变化外,同时还出现瞳孔缩小和两眼视轴向鼻中线的会聚。

瞳孔缩小主要是减少进入眼内光线的量;两眼会聚主要是使看近物时物象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位置。

15.当人体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时尿量将怎样改变?为什么?
汗液是低渗性液体,大量出汗引起血浆渗透压增高,而严重呕吐或腹泻也会因失水过多引起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晶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合成释放ADH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H2O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大量出汗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心房和大静脉处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使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合成释放ADH增多,肾小管对H2O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肾内入球小动脉内血流量减少,对入球小动脉壁的牵张刺激减弱,激活了牵张感受器,使肾素释放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