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茶马古道文化遗产考察研究——甘肃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
茶马古道的文化
“茶马古道”参考资料【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渊源】一、茶马古道的起源茶马古道起始于秦汉时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
唐朝后期饮茶的风气盛行,制茶业具有相当的规模。
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
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
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等地区则出产良马。
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
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二、茶马古道的发展和历史作用茶马古道发展繁荣于唐宋以后,发展繁荣的原因在于以茶叶为载体的边地商贸的兴起与发展。
到了唐代,随着吐蕃王朝的崛起,藏族和南亚、西亚人大量饮茶,大西南的茶叶从这条古道沿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横断山脉走向青藏高原,走向印度以及更远的西亚、东非。
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力图控制西藏这样的政治背景,就开设了官驿的方式,使茶马贸易规范和制度化,使这条古道得到又一次的重视与发展。
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日本法西斯控制了中国所有的海上交通,又截了滇缅公路运输后,国际援华物资便只剩下这条通道进入中国。
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茶马古道也进入了一个最辉煌鼎盛的时期。
【丽江古城的兴起与茶马古道的关系】丽江古城,始建于唐末宋初,它的兴起与茶马古道有着必然的直接的关系,它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茶马古道里的主体——马帮展开的,因此与茶马古道互生互补形如孪生兄弟。
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探析
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探析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西北藏区中的一个藏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唐卡绘画、藏药、藏戏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甘南藏区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如何将甘南藏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成为甘南藏区旅游业的发展重点。
一、定位旅游产品首先需要针对不同的旅游市场,定位不同的旅游产品。
对于国内游客,可开发具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主题游,如“藏汉交融之旅”、“雪域神韵之旅”等;对于海外游客,可推出“神秘的西藏”、“静心禅意之旅”等主题游。
此外,还应该针对不同的旅游群体,如年轻人、老年人、家庭等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
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可以通过制作纪录片、展览、文化节、演出等形式,将甘南藏区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甘南旅游。
同时,还可以开办相关的文化课程,让游客深度了解藏族文化,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三、创新旅游产品甘南藏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是传统的、古老的,如何让这些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呢?可以通过创新旅游产品来实现。
比如开设文化体验馆,让游客现场制作唐卡、做藏餐、打卡拉OK,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和感受藏族文化;还可以开展旅游综艺节目,通过游戏、互动等形式,增加游客对藏族文化的了解,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四、加强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采取措施,如开展文化保护活动、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加强文化传承等,让甘南藏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其文化价值。
总之,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应该在开发旅游产品的同时加强文化保护,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创新旅游产品,为甘南藏区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依材料思考茶马古道的当代价值
依材料思考茶马古道的当代价值介绍茶马古道是一个重要的交通通道,连接着中国的云南、四川和西藏三个地区。
这条古道贯穿了高山、峡谷和河流,是长期以来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本文将探讨茶马古道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并对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保护历史遗迹茶马古道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交通通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保护茶马古道的文物和遗迹,有助于保留历史记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方式。
促进文化交流茶马古道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交流的通道,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桥梁。
通过保护和恢复古道上的文化建筑和文物,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研究和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促进经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茶马古道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古道沿线的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发展茶马古道旅游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推动区域发展茶马古道贯穿了云南、四川和西藏三个地区,经过的城镇和村庄可以作为贸易和经济交流的节点。
通过发展古道沿线的经济,可以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作和互利共赢。
促进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推动茶马古道的沿线自然环境丰富多样,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通过推动生态旅游,可以保护和恢复古道沿线的自然环境,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促进绿色发展茶马古道经过的地区大多为山区,资源相对匮乏。
发展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以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结论茶马古道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保护和开发古道,可以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
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古道的保护和利用,确保其当代价值的实现和传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发展现代,并实现持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茶马古道的保护与茶文化旅游开发探究
(二)加强与完善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茶马古道的保护与开发是个系统工程,要利用好古道,就应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通信、交通设施、住宿等,推动 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各个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发展过程 中,要有战略眼光,重视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建设道路、市政
等工程,要防止建设中的破坏,注重保持外部特征和历史内涵。 另外,要加大古道旅游开发项目的扶持力度。旅游业的发
茶马古道涵盖了许多文化内容,将茶叶和相关商品的生产、 运输、消费地区的许多文化串联了起来,现存的文物主要包括古 茶园(茶树)、古茶号、古城镇、驿站、集市、古道以及石刻 等,文化方面则包含各种节庆、风俗习惯、茶艺制作、故事与书 画艺术等。
中国历史关于茶马古道的历史线路介绍
中国历史关于茶马古道的历史线路介绍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中国茶马古道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
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之一。
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始于汉代,由陕西商人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形成。
由于明清时政府对贩茶实行政府管制,贩茶分区域,其中最繁华的茶马交易市场在康定,称为---蹚古道。
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易武、普洱市,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川藏茶马古道:唐宋时期,内地输往藏区的茶叶主要是青藏道。
从明代开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川藏川茶道的兴起,促使川藏沿线商业城镇的兴起和西藏和内地的联系。
是陕康藏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近四千余公里,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历史线路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唐蕃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青藏线兴起于唐朝时期,发展较早;而川藏线在后来的影响最大,最为知名。
这三条道路都与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滇藏线和川藏线必须经过昌都,它们的发展是与茶马贸易密切相关的。
历史上滇藏线茶马古道有三大道路:一条由内江鹤丽镇汛地塔城,经过崩子栏、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至西藏;一条由剑川协汛地维西出发,经过阿得酋、再与上一条道路相合至西藏;一条由中甸出发,经过尼色落、贤岛、崩子栏、奴连夺、阿布拉喀等地至西藏。
其主要通道即与今滇藏线接近。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的起点就是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首府所有地大理。
其中,大理、丽江、中甸、阿墩子(德钦)等地是茶马贸易十分重要的枢纽和市场。
滇藏线茶马贸易的茶叶,以云南普洱的茶叶为主,也有来自四川和其他地方的茶叶。
“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
目录
01 一、茶马古道的历史 作用
03 参考内容
02
二、茶马古道的现实 意义
内容摘要
“茶马古道”是一个历史名词,它所代表的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重要传播路 径。本次演示将从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茶马古道”进行初步探讨。
一、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
1、茶马古道是古代茶文化传播 的重要通道
2、茶马古道对于旅游开发和地 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2、茶马古道对于旅游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茶马古道沿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在现 代旅游业的发展中,茶马古道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品牌,吸引着越来越多 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通过开发茶马古道旅游线路,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 发展,还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来源。
内容摘要
其次,牵牛花网络也在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茶马古道沿 线的风景秀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牵牛花网络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和运营,将 古道上的景点、特色民俗等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 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内容摘要
此外,牵牛花网络还为茶马古道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通过大数据分 析和云计算技术,牵牛花网络对茶马古道沿线的产业布局和经济趋势进行了深入 的分析和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牵牛花网络还推动了电子 商务的发展,让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得以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内容摘要
茶马古道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道之一,其自然景观也极其壮美。从横断 山脉到喜马拉雅山脉,从茂密的森林到荒芜的高原,茶马古道穿越了无数的山川 河流和草原戈壁。这里有大江大河的源头,有雪山草甸的壮丽景色,有丰富的野 生动植物资源,还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云海、雪山、冰川和峡谷等。这些自然景 观的多样性为茶马古道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茶马古道研究报告——茶马古道考察记
西部报告The Report of Western China茶马古道研究报告撰文丨杨旭民策划丨新西部编辑部茶马古道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但“茶马古道”这一名称出现还不到三十年。
20世纪90年代初,云南学者木霁弘、王晓松、李旭、陈保亚、徐涌涛、李林等人在他们出版于1991年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茶马古道”这个名词。
一般认为,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其实陕甘茶马古道也是一条与丝绸之路纵横交错的西部贸易大通道。
三条古道,穿越秦岭巴山、祁连六盘、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等祖国名山大川,渡过汉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澜沧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等祖国的大江大河,拥有众多而又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仅是中国内地与边疆连接的交通大动脉和市场网络道路支撑,而且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播的桥梁,是中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经历省区最多,茶叶贸易量最大的著名西部贸易古道。
研究专家认为,三条茶马古道完全具备成为世界级精品古道的品质和具有文化无法替代的独有魅力,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申报“著名古道”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选。
茶马古道的故事还没有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在推进西部地区文化交流以及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还会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13新西部 NEW WEST 2018年6月上旬刊1993年,本文作者骑单车入藏考察中,在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前留影。
1新西部 NEW WEST 2018年6月上旬刊焦点。
而1980年代中期,我便在滇西北的迪庆干了整整一年的“讲师团”,在那儿听到了许许多多非常精彩有趣的故事,尤其是一些当地朋友所讲的他们祖先赶着马帮走西藏草地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在我看来,那完全是一部只属于过去时代的传奇般的史诗,一部壮丽的高原史诗。
于是,我也就选择当时还未命名的茶马古道走了进去,于1989年以“扛大箱”搭便车和徒步的方式,第一次由东向西并向北穿越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涉及藏区30余县,回来后以仅有的9个胶卷拍摄的照片,做了一个业余的影展,轰动一时,并由此结识木霁弘,大家因缘聚合,开始动议进藏考察。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商贸通道
01 历史沿革
03 文物遗存 05 保护措施
目录
02 遗址特色 04 历史价值 06 旅游信息
基本信息
茶马古道,是指唐代以来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 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唐代,伴随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下嫁而兴起的唐蕃政治、经济、文化大交流,使吐蕃出现“渐慕华风”的社 会风气。唐人饮茶之习也被传入吐蕃,逐渐成为社会风习。
遗址特色
遗址特色
“茶马古道”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 是以川藏道、 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地跨陕、甘、 贵、川、滇、青、藏,外延达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各国。 茶马古道主要干线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 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 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 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 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 通向卫藏地区。
甘肃陇南地区有关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考察和研究——甘肃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考察之一
遗 产 的本 来 面 目。 由于篇 幅所 限 , 此 仅对 陇南 地 区的有 在
甘 肃 、 海 、 藏 地 区虽 不 是 茶 叶 的 产 区 , 却 是 茶 关 茶 马古 道文 化 线路 的情 况 作一 简 单梳 理 。 青 西 但
叶的 主要 消 费 区 , 历史 上 也是 马 匹 培育 的主要 基 地 之一 。 甘 肃 与青 海 、 藏 地域 上 相连 , 史上 就 是 与藏 区和其 他 西 历
的 ,这种 说法 忽视 了西 北 地 区在 历史 上 茶 马 贸易 中担 当 最大 的茶 马 交 易集 散 地 区的 重要 角 色 ,也 就是 没 有 足 够
重 视茶 马古 道 文化 线 路遗 产 中 的川 甘 、川 陕 通道 及 青唐
路 的客 观存 在 。 当然 . 这种 忽 视或 者不 重 视有 其 客观 的原
一
、
陇南 至 甘南 、 水 的茶 马 贸易 通道 ( 天 经康 县 、
宕 昌、 都 、 和县境 段 ) 武 西
在第 三 次 全 国文 物 普 查 工 作 新 发 现 的 重 要 文 物 点 中 。 南市 宕 昌县 有一 处 通 北 口崖 墨 书题 记 , 位 于 甘 江 陇 ② 头 乡甘 江 头村 , 临黄 家村 , 临甘 江 头 , 临 岷 江 , l 东 南 西 北临
来 的点 一 线一 面 的 内在关 系 。
甘 肃 的陇 南 、 南 、 甘 临夏 地 区所 处地 理 位 置 是茶 马 贸
易 的 主要 地 区之 一 。 史上 在 茶 、 运输 交 易过 程 中 的来 历 马
自然 就是 茶马 古 道 的主要 路 线 。 察 这些 遗 考 朗的 “ ” 其 沿 途所 覆 盖 的广 大 历史 文 化 区域 , 就是 这 往 所 经道 路 , 线 。 也
甘肃康县对“北茶马古道”历史遗存加大保护力度
甘肃康县对“北茶马古道”历史遗存加大保护力度2015-9-18 08:49来源:新华网摘要: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对“北茶马古道”加大保护力度,近期集纳了近千件相关历史遗存和文物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博览馆正在完成布展。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对“北茶马古道”加大保护力度,近期集纳了近千件相关历史遗存和文物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博览馆正在完成布展。
2009年,考古人员在康县望关乡发现一块刻有“茶马贩通番捷路”字样的半截残碑,使康县成为中国唯一发现有碑刻佐证的茶马古道途经之地,由此揭开了“北茶马古道”的历史面纱。
这一发现也使人们认识到,“茶马古道”不仅存在于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也存在“以茶易马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商贸通道”。
据专家考证,北茶马古道从四川进入甘肃,最远可达青海和西藏。
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始于汉唐,盛于明清,是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要干道。
近年来,当地加大了对“北茶马古道”历史文化遗存的挖掘和保护力度。
康县“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博览馆馆长杨清军说,目前在康县境内有窑坪桥、白马关古城、古洞流泓桥等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道文化遗存,全县共发现上千个茶马古道相关历史遗存或文物。
杨清军介绍,这些从民间征集的遗存和文物,包括了和马帮文化有关的茶壶、铃铛、马镫、马鞍等器具,还有进行茶马贸易的度量衡器。
其中在一个被鉴定为汉代文物的拴马桩上,刻有一些猴子图案,专家们认为这寓意“马上封侯”。
“由于历史变迁,和茶马古道相关的物品越来越少,民间参与过茶马贸易的老人也年纪越来越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杨清军说。
据了解,目前在康县境内仅剩30多个北茶马古道相关的历史集镇和4处典型四合院,面临保存修缮的紧迫性。
但由于当地保护资金有限,目前仅能对部分建筑进行修缮。
康县也开始加大与“北茶马古道”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
按照计划,从近期开始,康县将对参与过茶马贸易的老人进行口述记录整理,对在“北茶马古道”上流传的“毛山歌”进行整理。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摘要:茶马古道是一条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
它作为一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它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为汉、藏以及其他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在今天,茶马古道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上都是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古道,因此它同样具有巨大的国际旅游市场潜力。
关键词:茶马古道历史意义经济文化政治茶马古道的由来与线路形成茶马古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茶马古道尽可以上溯到青藏高原与低地社会有交流开始,譬如先秦商周旧石器时代,是以云南为中心的中国西南滇、川、藏、湘、黔、桂等省区及其与毗邻省市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古代交通运输干线。
狭义的茶马古道是指中国唐代汉族产茶区的茶和吐蕃良马的交易,史称茶马互市或茶马互易,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
商人在官方指定的交易地点,茶和马互相交易,时间久了就有了相对固定的茶马互易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茶马古道四川到西藏部分是古代唐蕃古道的路线,而且茶马古道与古丝绸之路在甘肃天水、兰州等地交叉、重叠,可以看到,茶马古道与中国其他几条古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马古道在中国境内主要有两条(一说有三条,即西宁至拉萨的唐蕃古道①属于茶马古道):第一条是以云南产茶区西双版纳、普洱为中心的路线,走向是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到四川的甘孜及西藏的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最后到达拉萨,从拉萨出境,再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等国家。
第二条是以四川的雅安为中心,从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到西藏的昌都,与滇藏茶马古道相汇,经过察隅、林芝等地,进入到拉萨。
茶文化-茶马古道简介
茶文化--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全长近四千多公里,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探源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
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
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
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
明代,继续元之驿站制度,对有破损者限期恢复,与此同时,明朝对驿道上的要津、渡口之管理有所强化。
明朝在雅州、碉门设置茶马司,每年有数百万斤茶叶经由康区而入西藏,作为主要“茶道”的川藏线,经济价值大增。
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
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
”“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
”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
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
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
川藏茶马古道形成研究论文
川藏茶马古道形成研究论文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就有饮茶的习惯,创造了灿烂的中华茶文化。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中,没有那一个民族能比藏族更嗜爱茶。
茶对藏族人来说就如阳光、空气一样,是生活中不可须臾缺少的东西。
藏族谚语有“汉家饭饱腹,藏家茶饱肚”之说,足见茶在藏族日常生活中,比粮食更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不论贫富,人们“每天至少饮茶五六次,每次人必十数碗”①,可算得饮茶最多的民族。
藏族所居的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素不产茶。
为什么藏族却对茶情有独钟,饮茶蔚然成风呢?历史证明:一种社会生活习惯和一种民族习俗的形成,总是离不开其所处环境的物质条件以及人们生活对这种习惯的共同需要。
藏族饮茶之习的形成正是这样。
一方面,藏族所居的地方高寒、缺氧、干燥;其膳食以糌粑、牛羊肉为主,缺少蔬茶。
而茶叶中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单宁酸、茶碱等成份,具有清热、解毒、润燥、利尿等功能,可弥补其膳食结构的不足,正所谓“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②。
因此,藏族对茶有必然的需求;另方面,藏区虽不产茶,但与其毗邻的四川、云南等地却是盛产茶叶之乡,由于藏区很早就成为中国的一部分,青藏高原与内地长期保持着紧密的经济交流互补关系。
千百年来四川、云南所产之茶源源不断地输入藏区,完全满足能藏族人民之需。
而藏区的土特产品也随着茶叶输藏的贸易被传输到内地,弥补了内地所缺。
于是一条以茶叶贸易为主的交通线,在藏汉民族商贩、背伕、驮隊、马帮的劈荆斩棘努力下,在历代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被开辟出来。
它像一条绿色的飄带,横亘于青藏高原与川、滇之间,蜿蜒曲折于世界屋脊之上。
穿过祟山峻岭、峽江长河,越过皑皑雪原、茫茫草地,像一条剪不断的纽带,把内地与藏区相连接;似一座跨越时空的金桥,把汉藏民族的兄弟情谊传送。
由于唐代以来这种贸易关系主要是以内地之茶与藏区之马进行交换的形式进行,故历史上称之为“茶马互市”,或“茶马贸易”。
伴随这一贸易而开通的商道,也就被称为“茶马古道”。
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探析(1)
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探析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素有“藏东小江南”之称。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甘南拥有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为了发展甘南旅游业,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从旅游开发路径探析的角度出发,对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1.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民族文化资源独具特色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具有多种民族文化特色。
其中,西藏文化贯穿整个甘南,而藏族文化是甘南的主要民族文化。
其次是羌族、汉族等民族文化,它们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分别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这些文化资源为甘南的旅游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2.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甘南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包括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杂技、手工艺等多方面的文化传统。
例如:唐卡绘画、马帮文化、藏医药理论、舞蹈表演、赛马节庆等诸多传统文化,都是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3.甘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甘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南各级政府和涉及到摄影、音乐、艺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努力工作。
他们通过对文化资源的认真挖掘和整理,使得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
二、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路径1.重视传统文化旅游在旅游开发中,首先要珍视传统文化资源,遵循合理、尊重的原则,以传承与发展为方向。
甘南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对这些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做好文化导向的旅游设计,将给游客们带来深刻体验切实的旅游感悟和价值,2.充分利用网络和数字化技术随着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 将网络及数字化技术更充分使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各地的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开发还刚刚起步,甘南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广泛渠道,将本地文化的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并利用线上网站、社交媒体等推广方式,与世界分享甘南独特的文化魅力。
茶马古道25年研究文献回顾与评述
茶马古道25年研究文献回顾与评述茶马古道是中国南西地区历史文化古迹之一,也是古代茶马贸易的重要通道。
自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茶马古道的研究不断深入,经过25年的探索和研究,对茶马古道的认识和了解也不断加深。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茶马古道25年研究文献,简要评述茶马古道的研究成果,展示茶马古道在历史、文化、贸易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一、茶马古道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茶马古道是中国南西地区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在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茶马贸易让茶叶、马匹、盐等物品从中国内陆运往西藏、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把藏传佛教文化、民间文化和汉族文化运往西藏、云南等地,从而促进了和谐的社会交流,推动了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茶马古道的贸易价值茶马贸易是古代中国与丝绸之路外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重要途径。
在古代,茶叶、马匹、盐等物品需要通过茶马古道进行运输。
茶叶的贸易使得中国茶文化能够得以传播至世界各地,马匹的贸易则使得当时汉族与藏族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深。
另外,盐也是茶马贸易中的重要物品,因为盐在古代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更是防腐剂、储存食品的保鲜剂以及治疗某些疾病的药材。
三、茶马古道的路径与重要节点茶马古道是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贯穿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的一条古道。
这条古道通常被分成了七个部分:云南段、滇西段、川西段、藏东段、藏中段、藏西段、汉藏公路段。
每一部分各有其特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通常我们所知道的墨脱、丽江、熊耳山、金沙江峡谷、桥头堡古城、澜沧江生态风景区等景点都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
四、我们应该如何发掘茶马古道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茶马古道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发掘。
我们应该以尊重历史为前提,从保护、修缮、挖掘等方面努力对茶马古道进行保护和发掘。
同时,茶马古道的旅游价值也不容小觑。
将茶马古道与旅游业深度结合,通过旅游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感受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
总之,茶马古道是中国南西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茶马贸易的重要通道。
“一带一路与茶马古道”千年活历史“茶马古道”
“一带一路与茶马古道”千年活历史“茶马古道”★早在西汉时期,蜀地的商人就渡过大渡河与河西的商人进行物产交换,所走路线古称“牦牛道”即川藏茶马古道的雏形。
★茶马古道特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或背夫为主要运货方式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是一条,它以川藏道、滇藏道、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
这是一条悠长斑驳的路走在上面回荡多少岁月的音符马帮汉子的汗珠浸透了古树的叶子一滴雪山水化开几世的情……低沉婉转的男声,唱出茶马古道的沧桑凝重。
远去的马帮和背夫,留在岁月的年轮中,悠长的古道穿越千年,诉说人世的悲欢离合。
茶马古道,特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或背夫为主要运货方式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直至二战中后期仍被频繁使用。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是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
它以川藏道、滇藏道、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
川藏道是最早也最重要的一条茶马古道。
牦牛古道茶叶入藏的最初通道“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名扬四方的蒙顶山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的一位“甘露道人”——名山人吴理真,被认为是第一个人工植茶者,后人尊他为“茶祖”。
在位于雅安市名山区的蒙顶山茶史博物馆,记者看到一张大尺幅的茶马古道路线图。
图上显示,成都以西至拉萨的广大区域,若干条路道形成网状,在拉萨汇合后继续向西,分别通往尼泊尔、印度、不丹等国,南向则经云南通达越南、老挝、缅甸。
“茶马互市,茶和马是主角。
作为茶文化发源地,可以说,名山是川藏茶马古道真正意义上的起点。
”蒙顶山茶史博物馆馆长邓黎民如是说。
他告诉记者,早在西汉时期,蜀地的商人就渡过大渡河与河西的商人进行物产交换,输出铜、铁、盐、茶,交换笮马、牦牛等,所走路线古称“牦牛道”——由成都出发,经临邛(邛崃)、青衣(名山)、严道(荥经),翻越大相岭抵达牦牛县(汉源),然后过飞越岭、化林坪至沈村(西汉时沈黎郡郡治所在地,距今泸定县城20公里),渡大渡河,再经磨西至木雅草原(今康定县新都桥、塔公一带)旄牛王部中心。
毕业之旅,追寻茶马古道上的古老印记
毕业之旅,追寻茶马古道上的古老印记茶马古道是一条连接四川和云南的古老商道,上演着一个个关于茶和马的故事。
作为贸易之路,茶马古道见证了古代中原文明与西南边疆文化的交融。
而如今,茶马古道已经成为了一条历史文化遗产线路,吸引着无数人踏上追寻古老印记的旅程。
我的毕业之旅,就是选择了茶马古道作为旅行的目的地。
我和几个好友一起,踏上了这趟远行。
我们从成都出发,穿越云贵高原,一路向西,准备逐步探寻这条古道上的印记。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雅安。
这座座落在大凉山脚下的古城,曾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明代的茶马古道遗迹。
废墟中的石头碎片,依然能勾勒出古代商旅的繁忙场景。
而在城中的博物馆,我们更是找到了茶马古道的珍贵文物,比如茶马古道的驿站木牌、商务往来的合同等。
这些再简单不过的物品,却令我们想象起了几百年前的茶马古道上是怎样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巴郎山。
在茶马古道上,巴郎山被赞美为“柴达木的海洋”。
站在山脚下,我们仰望着那高耸入云的雪山,只觉得自己在大自然的面前如此渺小。
据说在古代,商旅们在巴郎山上献上祭品,祈求一路平安。
而如今,巴郎山已经成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登山胜地。
我们迈着沉重的步子,不断攀登,直到触碰到了那白雪皑皑的山巅。
站在顶峰上,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商旅们曾经的辛苦和坚毅。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临洮古城。
临洮是茶马古道上一个古老的驿站城市,曾经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交易中心之一。
由于受到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如今的临洮古城已经很残破。
但我们仍然能在古城的遗址中看到一些古代建筑的残片。
而临洮博物馆更是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繁荣历史。
在博物馆的展览中,我们看到了当年商旅们的行装、商业合同、银元等,这些无不是茶马古道上经过的印记。
我们来到了大理。
茶马古道的终点,也是我们旅程的终点。
大理是一个美丽而风情万种的城市,而茶马古道则在这里与滇池交汇。
我们来到了古城,在曾经的茶马古道上漫步。
走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我们仿佛能看到古代商旅们匆匆而过的身影。
茶马古道历史的见证的作文范文
茶马古道历史的见证的作文范文茶马古道历史的见证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它连接了中国的川、滇、藏三省(区),延伸至印度、缅甸等国家,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茶马古道的名称源于其主要贸易品,即中国的茶叶和南亚地区的马匹。
本文将以茶马古道为主题,探讨其历史的见证。
一、古老的贸易路线茶马古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4前,从四川雅安出发,途经云南丽江,最终抵达印度加尔各答。
由于茶马古道贸易的兴盛,商队在这条路线上往返频繁,逐渐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交通网络和贸易体系。
茶马古道上的商人们不仅仅运送茶叶和马匹,还带来了丝绸、瓷器、药材等各种商品,同时也将西南地区的物产带往南亚、东南亚地区。
茶马古道的繁荣,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并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茶马古道的开辟给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友好的贸易关系,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茶马古道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历经数百年的兴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茶马古道沿线,保存有许多古老的驿站、驿道、古堡、石碑等历史遗迹。
这些遗迹见证了茶马古道的繁荣与兴盛。
例如,位于云南丽江的束河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商业街区,为人们展示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茶马古道上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
藏族、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茶马古道的文化遗产成为了这些民族文化的见证和传承。
三、茶马古道的重要意义茶马古道的历史见证了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友好往来和贸易合作。
通过茶马古道,中国茶叶走向世界,同时也将南亚、东南亚的优质商品引进中国。
茶马古道的繁荣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彼此的发展和繁荣。
茶马古道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贸易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
它不仅是一条商业贸易的路线,更是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桥梁。
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经典案例
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经典案例
彭玉娟;尹雯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文化线路是近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新类型,作为动态的强调文化整体意义的理念,它更重视线路带来的各文化社区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从茶马古道内涵的演变及文化线路的空间、时间、文化及角色目的四个基础特征来看,茶马古道因其“绵延几千年的时间跨度”、“长度和空间上的多样性”、“多功能的角色和目的”及“产生了巨大的跨文化影响”而成为文化线路理论的一个典型案例.
【总页数】5页(P156-160)
【作者】彭玉娟;尹雯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 云南昆明650221;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 云南昆明6502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7
【相关文献】
1.甘南藏区茶马古道文化遗产考察研究--甘肃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考察之二 [J], 郑国穆;韩华
2.甘肃陇南地区有关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考察和研究——甘肃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考察之一 [J], 郑国穆
3.甘肃陇东地区茶马古道文化遗产考察研究--甘肃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考察之三
[J], 郑国穆
4.甘肃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探究 [J], 康昱明;李金峰
5.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茶马古道概念辨析——以云南普洱景迈山为研究案例 [J], 邹怡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 目 : 甘肃省文物局 2 0 1 2年度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甘肃省 省级科研课题 经 费资助 项 目“ 甘 肃茶马 古道文化遗 产
调查研究” ( k 2 0 1 2 1 6 )
作者简介 : 郑 国穆 ( 1 9 7 3 一) , 男, 甘肃 庆阳人 , 甘肃省 文物考 古研 究所馆 员; 韩 华( 1 9 7 7 一) , 男, 甘 肃宕 昌人 , 历 史学
一
江流域 或 沿 江 ( 中路 河 ) 而下到文县 、 碧 口, 再 到 四川青 川 、 江油 中坝 。这条 川甘 交界 古道 , 是川 茶
。
它通 过 临 夏 地 区北 接 西 北 民族 走 廊 河 西 走
等物资进入甘南藏区的东路 主要通道 , 其东连洮
岷一 长 安古 道 , 也 可 吸纳 中原 西 进 的各 种 物资 , 同
时也 具有 向西进入 甘南 藏 区腹 心 地带桥 头堡 的交 通优 势 。 北宋 自“ 熙河之 役 ” 后, 舟 曲上半 部 归 岷州 管 辖, 下半部 属 阶州福 津县 管辖 , 境 内有三 寨一 堡一
廊, 南连 西 南 民 族 走 廊 “ 藏 彝走廊 ” , 历史 上汉 、
羌、 氐、 吐谷浑 、 藏、 蒙古、 回等民族先后在此繁衍
陕 西熙 秦地 区 ( 今临洮 、 天水一带 ) 、 白龙 江 以 北 地 区被 南下 的金 国所 占。南 宋所 需 马匹 主要 由四 川 茶马 司通 过购 买 来 供 给 三衙 , 在 绍 兴 年 间 的 三 衙“ 马纲 ” 运输 , 从 宕 昌寨 至 兴 元 府 ( 今 陕 西汉 中
市 南郑 县 ) 的路程 由茶 马 司负 责 ( 称为 “ 短送” ) , 从 兴元府 到 临安府 由三 衙 负责 自行取 马运 输 ( 称
NO V . , 2 01 4
Vo 1 . 31 No . 6
第3 1卷第 6期
甘南藏 区茶马古道文化 遗产 考察研 究
— —
甘 肃茶 马古 道 文 化 线路 遗产 考 察 之 二
郑 国穆 , 韩 华
( 1 .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2 . 甘肃简牍博物馆 ; 兰州 7 3 0 0 0 0 )
松 扶古 道 , 由松 潘北 上 翻 甘 松岭 ( 弓杠 岭 ) 经 九寨 沟 县 ( 古 扶州 ) 折 向西 北至 宕 州 ( 今宕 昌 ) 、 岷 州( 今岷 县 ) , 与 洮 岷一 长 安 古 道 ( 岷 县段 ) 衔 接。
中间由舟 曲到 四川 的古道—— “ 西 固古道 ” ( 舟 曲、 岷县境) : 从 白龙 江 河谷 去 武 坪 翻 峡 子 梁 到 武
生息 。
本文 考察 区域 包 括今 甘南 州辖 境及 陇南 的宕 昌、 定 西 的岷县 、 漳 县 的部分 地 区 。通 过 对甘 南藏 区茶 马古 道文 化线 路 遗 产考 察 , 以 梳理 茶 马古 道
关, 即: 峰贴 峡寨 ( 今峰迭 ) 、 武平寨( 今武坪 ) 、 沙 滩寨 ( 今沙 滩 ) 、 固城 堡 ( 今 舟 曲县 城 , 即西 固城 ) 和平定 关 ( 今 坪定 ) 。据《 宋史 ・ 兵志 ・ 马政 》: 市 马分 为 战 马 和 羁 縻 马 。宕 昌 、 峰贴 峡、 文 州 产 战
马, 当时大 量战 马来 自西北 的茶 马交 易 。南宋 时 ,
主线及支线的交错 分布走 向为主 , 认定 与古道相
关 联 的重要 文物 , 最 大可 能 地 “ 复原 ” 茶 马古 道 网
络, 作 为古 道交 通史 、 历 史地 理研 究 的重要 参考 和
佐证。
一
、
松 扶古道 ( 舟 曲、 岷 县境 )
坪 乡再 到拱 坝河 谷 的插 岗乡 , 一路 折 向西南 , 去 四
为“ 长押 ” ) 。庆 元 以后 , 金 遭 受 蒙 古 攻 击 陆 续 丧
失 长城沿 线 马场 , 也 在宕 昌附近及 河 、 洮州一 带 向
川黑河南坪( 今九寨沟县黑河乡 ) , 从插 岗行至博
峪境 内 , 翻青 山梁 到黑 河 若 那寨 ; 另 一 路南 下 , 翻
摘
要: 本文通过 对甘 南藏区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 的考察 , 详细梳理 了甘 南藏 区茶马 古道 各主要线路
及 支线的 交错 分布 状况和走 向, 在尽 可能清晰地“ 复原 ” 茶马古道交通线路的基础 上 , 探 究茶马 古道 沿线各类
文化遗产与茶 马古道 的历史关 系及文化 内涵, 为开展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专题调查研 究提供考 古学支撑 。 关键词 : 甘南藏 区; 茶马古道 ; 线性 文化遗产 : 考察研 究
硕士 , 甘 肃 简 牍 博 物 馆 馆 员。
・
21 ・
道。
主要 在古洮 、 岷 州 的范 围 内。在 岷县 境 基 本 上 与
石 门沟栈 道 及 摩 崖 , 位 于 舟 曲县 大 川 镇 石 门 沟 峪 口, 邻 白龙江依 山对峙 , 今 存 三 国时期古 栈道 遗 迹东 西长 约 2 0 0米 , 古栈道孔近 1 9 0孑 L 。摩 崖 记 载 皇桔 四年 ( 1 0 5 2 ) 冬 尚 书 屯 田员 外 郎朱 处 仁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4年 1 1 月
鲁东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L u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J o u r n a l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M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中图分类号 : K 8 5 4 .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8 0 3 9 ( 2 0 1 4 ) 0 6 — 0 0 2 1 — 0 7
甘南藏 区是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的重要交汇
区域 , 也 是衔 接丝 绸 之路 “ 青海 道 ” 的 重要 通 道 之
蕃部 置场 买 马 , 和 南宋 展 开 马 源 的 争夺 。宕 昌寨
至兴元府 的路程就是东路 ( 松扶古道 ) 进入陇南 境, 经成、 康县或徽 、 两 当县可到陕 、 川的茶马古
插 岗梁 到博峪 的第 二 坎 村 , 再 翻 野 猪 关 梁 到 白水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5 -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