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80学时教学日历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土木测绘)(2014)(2)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土木测绘)(2014)(2)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Engineering课程代码:11000010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测绘工程总学时数:80 其中讲课学时:74 实验学时:6 总学分数:5编写人:罗玉梅审定人:袁文华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理论力学是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一系列工程专业课的基础。

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过渡到设计课程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工程力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的承载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能较熟练地对各种工程构件进行强度和刚度设计和校核。

为后续的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静力学1.重点掌握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 各种类型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主矢和主矩;各种类型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2.掌握力、力矩和力偶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计算物体重心各种方法.3.了解滑动摩擦的概念和摩擦力的特征,自锁的条件,考虑滑动摩擦时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以及滚动摩阻的概念。

材料力学1.重点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具有工程结构物中的部件和物体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能够熟练地分析杆件在拉(压)、扭、弯时的内力,并正确做出相应的内力图;能够熟练分析杆件的应力、位移、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对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2.掌握一次超静定问题的解法、轴向压杆的临界应力及压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公理、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静力学普遍定理及其综合应用等.材料力学基本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平面弯曲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分配建议表学时分配建议表(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工程力学》(Ⅰ)、(Ⅱ)第一版,王海容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动力机械基础实验》第一版,陈志刚,邓清方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参考书目:[1]刘又文.《理论力学》. 高教出版社.第一版.2006年[2]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Ⅰ).高教出版社.第7版.2006.8[3]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学习辅导》. 高教出版社.2003[4]《材料力学》(Ⅰ)、(Ⅱ)第四版,刘鸿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陈乃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材料力学》Ⅰ)、(Ⅱ)第二版,单辉祖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三)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绪论(2课时)1、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工程力学的任务和基本内容;工程力学的重要性和将工程实际问题抽象成力学模型的方法.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工程力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教学日历

教学日历

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双语)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80 讲课72 实验8 其它_____
填写说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
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教育平台课程。

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以及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计算原理的科学。

本课程既具有基础性,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力学知识与分析计算能力;又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性,即它为协调新能源技术类的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光伏发电设备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矛盾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法。

它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是工程技术人员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开设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初步学会应用静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处理力学模型,并应用强度、刚度、稳定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用力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项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把简单的工程实际物体抽象为力学模型,并能从简单的物体系统中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熟练地画出受力图;能熟练运用截面法分析杆件的内力,并能画出内力图;掌握静定杆件在基本变形情况下的应力计算,能对杆件进行强度验算;能对压杆进行稳定性的校核和设计。

(2)能力目标具备对风力发电系统或者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具体构件进行简单设计的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质量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

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静力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几种典型的约束及其约束性质和约束反力。

掌握物体受力分析,会画受力图。

主要知识点:1.力的基本概念2.力的基本运算3.约束与约束力4.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教学重点:各种约束反力的画法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教学方法:举例、讲授、板演第二章平面力系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及简化结果,深入理解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并能正确计算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完整word版)工程力学授课计划表

(完整word版)工程力学授课计划表
了解力的投影与分解、平衡条件、方程
3
2
课堂教学
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系
力线平移定理、平面力系的简化、简化结果讨论
理解力线平移定理、掌握力系的简化方法
4
2
课堂教学
平面力系平衡条件、平衡方程
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方程
2
习题课
平面力系问题求解物系平衡
熟练掌握平面力系的求解方法
5
2
课堂教学
摩擦
理解滑动摩擦力、自锁
2
习题课
具有摩擦问题求解
掌握具有摩擦平衡问题求解
6
2
课堂教学
空间力系的投影、力对轴之矩、平衡方程
了解力系的投影、力矩、平衡条件
2
课堂教学
物体的重心
掌握物体的重心求法
7
2
课堂教学
绪论基本概念
了解材料力学任务变形固体假设变形形式
2
课堂教学
轴向拉压
掌握截面法轴力应力应变
工程力学学期授课计划说明
说明内容:课程名称,教学大纲规定授课时数,实施性计划规定时数,本学期授课时数、周学时、使用教材,内容变动情况等。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规定授课时数:64学时
本学期授课时数:64学时
周学时:4学时
使用教材:《工程力学教程》交通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变动情况:无
授课教师:

年月日
工程力学学期授课计划表
11
2
课堂教学
扭转超静定
了解提高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2
课堂教学
截面几何性质
掌握静矩、形心、组合图形、惯性矩、惯性积、极惯性矩、平行移轴定理
12
2
课堂教学

工程力学 教学日历

工程力学  教学日历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日历
工程力学课程设计了3大模块,12个教学单元,共计52个学习任务,本教学日历包括课程总体课时安排表以及每个课时的具体实施计划,具体内容请见附表1和附表2:
附表1课程结构、目标及课时安排表
内容
模块
学习单元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课时
力学
基础
理论
模块
力学基本
概念
力学与工程(课程引入)
1.能叙述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2.会解释力学基本概念;3.能叙述静力学基本公理;4.会计算力矩与力偶矩
素质:学习能力;数字逻辑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载体
子项目、案例、文献资料、教学软件、教材、
教学媒介
文献资料、多媒体设备、习题集、教学课件、专业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习重难点
力偶矩
力偶的特性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讲授法;研讨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名称
时间
过程描述

查阅资料
课时
1
教学组织方式
集中教学、分组讨论
教学目标
能力点:能绘制简单工程结构的力学计算简图
知识点:结构的简化、约束的简化、荷载的简化和结点的简化
素质: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安全环保与质量意识
教学载体
子项目、案例、教材
教学媒介
教学挂图、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专业教学设备
学习重难点
对结构、约束、荷载和结点的合理简化原则
所属模块
模块一:力学基础理论模块
所属单元
绘制受力图
本讲主题
绘制物体的受力图
课时
1
教学组织方式

工程力学专业大三课程表

工程力学专业大三课程表
班级课程表
班级名称:工程力学2011-1班(29人)
周次
星 期 节次 1~2 3~4 5~6 7~8 9~10 11~12 1~2 3~4 5~6 7~8 9~10 11~12 1~2 3~4 5~6 7~8 9~10 11~12 1~2 3~4 5~6 7~8 9~10 11~12 1~2 3~4 5~6 7~8 9~10 11~12 1~2 3~4 5~6 7~8 9~10 11~12 1~2 3~4 5~6 7~8 9~10 11~12

流体4 振动3
√ √
√ √
√ √
√ √
√ √
√ √
√ √
√ √
√ √
√ √ 元 旦
教1-B503* 教2-B201*

弹性2
√ 中 秋




√ 考 试 周

√ 电学1
√ √
√ √
√ √
√ √
√ √

教3-B502* 教3-A303*

流体4 振动3
√ √
√ √
√ √
国 庆
√ √
√ √
√ √ 体 育
班级代码:111025001
06
10月7日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11 12 13 14
12月2日
01
9月2日
02
9月9日
03
9月16日
04
9月23日
05
9月30日
07
08
09
10
11月4日
15
12月9日
16
17
18
19
1月6日
20
1月13日

2014年土木工程力学(80)学时 日历

2014年土木工程力学(80)学时 日历

教学日历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工程力学(A)Ⅰ任课教师:蒋永莉、梁小燕、黄海明、祝瑛、邹翠荣教师所在单位:力学系授课对象:土木13级人数:上课日期:自 9.15 至 1.9总学时: 80 课堂教学学时 80 周学时: 5 共 16 周授课地点: sx405 等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汪越胜. 静力学,材料力学Ⅰ、Ⅱ.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1 主要参考资料:[1]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组编.理论力学Ⅰ(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2]刘鸿文. 材料力学(第5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1.[3]孙训方.材料力学(第5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4]Hibbeler R. C. 《Mechanics of Materials》.Prentice Hall .2003.上课时间计划教学内容备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作业(实验)第1 周周 1第1 节静力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受力分析2.1 静力学公理讲授1-1~6电子教案第1 周周 3第2 节2.2 约束和约束力2.3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讲授2-1~8电子教案第2 周周 1第1 节受力图习题课讲授2-9、10、15电子教案第2 周周 3第2 节第三章平面简单力系3.1 平面汇交力系3.2 平面力对点的矩讲授3-1、4、5、8(b、c)、9电子教案第2周周 5第4 节3.3 平面力偶系第4章平面任意力系4.1 平面力系的简化4.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分析讲授3-10、164-1、2、6、8、9电子教案第3 周周 1第1节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应用(习题课)讲授4-11、15、16、17、19、30电子教案第3 周周 3第2 节4.3 刚体系的平衡分析4.4 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讲授4-26、36电子教案第4 周周 1第1 节静力学小结讲授电子教案第4周周 3第2 节材料力学第一章绪论讲授电子教案第4周周 5第4 节第二章拉伸、压缩与剪切2.1轴向拉、压的概念与实例2.2轴力与轴力图2.3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讲授2.1、2.2、2.4电子教案第5周周 1第1节2.4材料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2.5拉伸与压缩的强度计算讲授2.6、2.7、2.8电子教案第5周周 3第2 节2.6轴向拉、压时的变形2.8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能讲授第6周周 1第1 节习题课讲授 2.10、2.11、2.12电子教案第6周周 3第2 节2.9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讲授 2.19、2.21 2.23电子教案第6周周 5第4 节拉压实验实验电子教案7 周周 1第1节第三章扭转3.1扭转的概念及实例3.2外力偶矩、扭矩和扭矩图3.3纯剪切3.4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讲授 3. 33. 4电子教案第7周周 3第2 节3.5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3.7应变能和能量方法3.8非圆截面杆扭矩的概念讲授3.83.93.12电子教案第8 周周 1第1 节第四章弯曲内力4.1弯曲的概念和实例4.2梁的内力和内力图讲授4.1(c/d/e)4.2(c/e/f/h)4.3(b/d/f/i)第8周周 3第2 节4.3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讲授4.5(a)4.7(a/b)4.8(d/h)4.9(b)电子教案第8周周 5第4 节4.4平面曲杆弯曲内力习题课讲授电子教案第9周周 1第1节附录A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讲授 A.1(b)A.3(b)A.4A.8电子教案第9周周 3第2 节第五章弯曲应力5.1纯弯曲5.2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及强度条件5.3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及强度条件讲授5.15.45.55.75.8电子教案第10周周 1第1 节5.4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5.6开口薄壁杆件的切应力、弯曲中心习题课讲授5.115.165.175. 19第10 周周 3第2 节第六章弯曲变形6.1弯曲变形的表征6.2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6.3计算梁变形的积分法6.4计算梁变形的叠加法讲授 6.1(b)、6.3(a)、电子教案第10 周周 5第4 节6.6梁的刚度条件6.7提高弯曲刚度的一些措施6.8梁的弯曲应变能6.5、6.11、6.12电子教案第11 周周 1第1节扭转、弯曲实验实验电子教案第11 周周 3第2 节习题课基本变形小结讲授电子教案第12 周周 1第1 节第七章应力状态强度理论7.1概述7.2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7.3二向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讲授7.1(c/d)7.2(b/e)7.3(a/d)电子教案第12 周周 3第2 节7.4空间应力状态7.5平面应变状态分析讲授7.5、7.14、7.15电子教案第12 周周 5第4 节7.6广义胡克定律7.7复杂应力状态的应变能讲授7.16电子讲义第13 周周 1第1节7.8常用强度理论讲授电子教案第13 周周 3第2 节第八章组合变形8.1组合变形概述8.2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8.3偏心压缩讲授8.5、8.8、电子教案第14 周周 1第1 节8.4扭转与弯曲的组合8.5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讲授8.14、8.18电子教案第14 周周 3第2 节组合变形习题课讲授电子教案第14 周周 5第4 节组合变形实验实验第15 周周 1第1节第九章压杆稳定9.1压杆稳定的概念9.2确定临界荷载的欧拉公式9.3临界应力和临界应力总图讲授9.3、5电子讲义第15 周周 3第2 节9.4压杆的稳定计算9.5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讲授9.6、8、9电子教案第16 周周 1第1 节压杆实验实验第16 周周 3第2 节第十三章能量法13.1概述13.2杆件变形能的计算13.3变形能的普遍表达式13.4互等定理13.5卡氏定理讲授电子教案第16 周周 5第4 节习题课总复习讲授电子教案教研室主任签字:教学科长签字:说明:1、采用方式可分为:课堂讲授、讨论以及使用多媒体、投影仪、CAI、电子教案、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2、作业可注明作业内容、实验报告篇数等需要学生课外完成的作业;3、每次课的内容占一格;4、本表一式三份:学院教学科一份、公布在学生所在学院教学公告栏中一份、自留一份。

《工程力学课程规范

《工程力学课程规范
《工程力学》课程规范
一、课程概况
课程号
HBX220035
课程名称
工程力学
课程英文
名称
Engineering Mechanics
总学时数/周数
80/12
学分
5
讲授
学时
76
实验学时
4
实习周数
开课单位
理工学院
适用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课程
修读方式
必修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实验成绩综合测评;期末考试:闭卷。
4
熟悉
15
第十五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应用各种方法——基点法求平面图形上任一点的速度。
明确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掌握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能够正确地判断机构中作平面运动的刚体并能熟练地应用各种方法——基点法求平面图形上任一点的速度。
能力培养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体问题,初步学会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工程计算中有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为工程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对工程力学理论要勤于思考、善做习题;通过掌握理解本课程的内容,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并能初步运用工程力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技术问题。
6
掌握
2
第二章
平面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方法及应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求解;力线的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向其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简化方法;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的各种形式
静定与静不定问题的概念;滑动摩擦的基本知识;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求解。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工程力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学习静力学(含静力学公理、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空间力系和摩擦等),轴向拉压应力、材料的力学性能、轴向拉压变形、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分析和复杂应力状态强度理论等内容,要求对物体的平衡问题和构件的承载能力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为后续机械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体的平衡问题、构件的承载能力的计算原理与方法,理解拉压、剪切、扭转和弯曲四大基本变形的基本概念,了解四大基本变形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物体系统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熟练分析和计算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等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静力学和拉压、剪切、扭转和弯曲四大基本变形等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和方法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其内容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对学好后续课程的影响很大。

五、教材选用选用教材:《工程力学》,单辉祖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表2 实验教学进程表* 实验类型:分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四种。

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实验要求:分必做、选做两种。

七、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分课堂教学、课程实验两部分。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高中毕业后三年制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班教学)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是将原属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的内容,加以融合、贯通和相互渗透,形成新的工程力学体系。

它是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和工程联系极为广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它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和工程实践,反过来,力学理论的发展又会对工程实践起指导作用。

其实践性在高职教学中表现为既重视知识层次的要求,又重视技能层次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力学知识,又要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后继课程提供必需的力学知识和有关基本理论;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操作技能的锻炼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理论力学是研究力系的简化及物体平衡,研究物体运动特征及作用于物体上的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材料力学则是研究工程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学科。

因此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深刻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熟练掌握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定理和公式。

2、能对静力学问题和简单的运动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

3、能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

4、初步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材料的相关力学实验。

掌握基本实验的操作及测试方法。

为达到课程基本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学习课程内容,演算一定数量的习题加以巩固知识,并注重联系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培养自己应用知识和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时数为84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序号 课 题 教 学 时 数小 计讲 课实验与实训习题课第一篇 静力学 22课 题 一绪论、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7 6 1课 题 二平面力系 9 8 1课 题 三空间力系 6 6 第二篇 材料力学 42课 题 四绪论、轴向拉伸与压缩 7 5 2课 题 五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2 1 1课 题 六园轴扭转 6 5 1课题 七平面弯曲变形 12 8 2 2课 题 八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4 4课 题 九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5 3 2课 题 十 压杆稳定 4 3 1课题十一疲劳失效分析 2 2第三篇运动力学 18课题十二质点的运动力学 4 3 1课题十三刚体的平移与定轴转动 4 3 1课题十四点的合成运动 2 2课题十五刚体的平面运动 4 4课题十六动能定理 4 4机 动 2 84 67 6 9三、课程内容第一篇 静力学基础绪论: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48学时)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48学时)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1011076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学时:48学分:3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机械零部件在载荷等因素作用下的平衡规律、运动规律和承载能力,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机械工程中简单的力学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学要求:了解机械工程力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了解机械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机械零部件——杆件;了解机械工程力学研究的模型刚体与变形体;分布力与集中力。

重点:工程力学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

难点:工程力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构件静力学基础第一节力的基本概念和公理第二节常见约束及力学模型第三节构件的受力图教学要求:掌握构件受力图的画法,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和公理,了解常见的约束模型重点:画构件的受力图难点:构件的受力分析第二章力的投影和平面力偶第一节力的投影和力的分解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第三节力矩和力偶第四节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教学要求:掌握平面受力时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理解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了解平面受力的特殊情况重点:力的投影、力矩;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难点:平衡方程的应用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第一节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第二节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第三节固定端约束和均布载荷第四节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第五节考虑摩擦时构件的平衡问题教学要求:掌握平衡方程的应用,理解固定端约束,了解工程中的摩擦与自锁问题重点:任意力系的简化和物体系统的平衡分析难点:平衡方程的应用第四章空间力系和重心第一节力的投影和力对轴之矩第二节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第三节空间力系常见约束第四节轮轴类构件平衡问题的平面解法第五节物体的重心和平面图形的形心教学要求:掌握力对轴之矩、合力矩定理,理解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了解形心的概念、形心位置坐标公式;组合图形形心坐标的概念重点:组合图形形心坐标的电算方法,物体重心的求解难点:物体重心和平面图形形心的计算第五章轴向拉伸与压缩第一节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轴向拉压的工程实例与力学模型第三节轴力和轴力图第四节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和强度计算第五节拉压杆的变形第六节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七节许用应力与强度准则第八节应力集中的概念第九节拉压静不定问题的解法教学要求:掌握杆件拉伸和压缩时的轴力图,以及强度、刚度计算,理解截面法和杆件内力的概念,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应力集中、静不定问题的求解。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64学时-已划重点和难点)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64学时-已划重点和难点)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64学时-已划重点和难点)《工程力学》教学大纲总学时: 64 理论课学时: 60 实验课学时: 4一、课程的性质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化工、轻工、电力、自控、交通工程、管理工程等非机械、土水类专业。

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机械设备零件及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由理论力学的静力学部分和材料力学的基本部分所组成。

通过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构件平衡时的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

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和组合变形的内力、应力及变形的计算方法,从而解决杆件的强度、刚度和压杆稳定的问题。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和物理学,后修课程为机械零件及原理和专业设备课。

教学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物体平衡时的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

(2)基本掌握将一般工程零部件或结构简化为力学简图的方法。

(3)牢固树立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的概念,熟练掌握直杆的受力分析。

(4)熟练掌握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应力、位移及应变的计算,并能应用强度.刚度条件进行计算。

(5)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能计算简单图形的静矩、形心、惯性矩、惯性半径和圆截面的极惯性矩。

能用平行移轴公式求简单组合截面的惯性矩。

会应用型钢表。

(6)熟练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建立变形条件,掌握求解轴向拉压超静定、简单超静定梁问题。

(7)掌握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并能进行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

(8)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质及测定方法,对电测应力方法有初步认识。

(9)理解剪切的概念,能进行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10)正确理解弹性稳定平衡的概念,确定压杆的临界载荷和临界应力,并进行压杆稳定性计算。

三、课程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无机非、给排水等专业。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总绪论:工程力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工程力学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

力学专业教学大纲工程力学A(80学时)-2017

力学专业教学大纲工程力学A(80学时)-2017

《工程力学A》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031031课程英文名称: Engineering Mechanics(A)课程总学时:80 讲课:76 实验:4上机:0适用专业:交通运输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许多后继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和简单的动力学分析,在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计算能力及实验能力,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工程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能从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工程问题)抽象出工程力学模型,能正确地画出受力图。

2、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和力矩,对力和力偶的性质有透彻的理解,能运用力系简化的理论求出任意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能运用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对平面问题要求熟练掌握。

3. 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弧坐标法。

4. 掌握刚体平行移动、定轴转动的特征。

并能熟练地求解转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与刚体内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5. 掌握点的合成运动。

能在具体问题中恰当地选取动点和动参考系,并正确地运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运动问题。

6.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熟练地运用基点法和瞬心法求解平面运动刚体上任一点的速度,能运用基点法求解平面运动刚体上任一点的加速度。

7.动能定理可在物理课程的基础上作简单复习,重点放在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8.达朗贝尔原理着重讲述刚体三种运动形式(平动、定轴转动、平面运动)、惯性力系的简化和动静法的应用。

9. 能分析杆件在各种变形时的内力、应力,能正确熟练地绘制相应的内力图,横截面应力分布图,确定危险面和危险点的位置。

10. 掌握杆件在各种基本变形下和组合变形下的应力计算和强度计算。

大学工程力学课程设置方案

大学工程力学课程设置方案

大学工程力学课程设置方案一、课程背景工程力学是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检验和研究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它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弹性力学三个方面。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而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等力学性能。

在大学阶段,学生们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他们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设计一门合理有效的工程力学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工程力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2. 培养学生的工程力学实际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置1.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2. 课程类型:必修课3. 学时安排:64学时4. 学分安排:3学分5. 开课对象:本科工程类专业学生四、课程内容1. 静力学(1)力的基本概念(2)力的作用线、力的共点和力的共线(3)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4)力的矢量和力的分解(5)平行力系统(6)力偶(7)空间力系(8)曲杆的静力学分析(9)内力和剪力图2. 动力学(1)质点的运动学(2)牛顿运动定律(3)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4)功和动能(5)功和动能定理(6)角动量定理(7)运动定律的应用3. 弹性力学(1)应力和应变(2)轴向受拉应力(3)轴向受压应力(4)横截面受拉应力(5)平面受拉应力(6)剪切应力(7)弹性力学方程(8)弹性体的应力状态(9)非均匀和复合材料的弹性力学五、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老师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所了解,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框架。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对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3. 计算实践通过计算实践,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并得出结论。

4.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将工程力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培养他们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

《工程力学》(机械五年制)

《工程力学》(机械五年制)

《工程力学》(机械五年制)6、《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力学课程类型: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总学时:80 讲课学时:78 实验学时:2学分:4一、课程目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目的:了解工程中有关力学方面的知识。

2、课程性质:《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和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理论的科学。

它主要包含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运动学与动力学和材料力学三部分的内容。

它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力学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3、主要任务: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熟练掌握平衡方程的应用;掌握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分析和计算,了解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功及能的一些基本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中,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等概念的内容按“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计算、公式运用等方法的内容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实验按“观察、学会”二个层次要求。

通过学习达到相当于高职高专(工科)学生所应有的《工程力学》的知识水平。

教学要求分为认知要求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

认知要求分8点叙述如下:知道:知道定义、定理、性质等概念的名称、术语。

了解:初步了解定义、定理、性质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定义、定理、性质的内含,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会:给出计算方式和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出正确的力学结果。

掌握:能够应用计算方式和计算公式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力学问题。

熟练掌握:能够应用计算方式和计算公式去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工程力学问题观察:通过力学实验观察能够归纳出有用的结论。

学会:即对简单的力学实验自己能够独立做出。

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定义、概念和计算公式要求熟练掌握。

一般的定义、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要求学生理解。

加深的内容、扩充的内容、难度比较大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和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分章和题目名称
学时
内容
学时
3
第1力学基本概念
静力学公理、约束及其反力、受力分析
4
第2周
从10日
到16日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解析法;平衡方程应用
4
第3周
从17日
到23日
第三章力矩、平面力偶系
平面力偶的等效、合成与平衡
第四章平面一般力系
力的平移定理、力系简化
4
第4周
从24日
到30日
合力矩定理、平衡方程、平行力系、物系平衡
第五章摩擦
滑动摩擦,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4
第5周
从31日
到6日
摩擦角与自锁现象、滚动摩擦
第六章空间力系
力的投影,力对轴之矩、力系的平衡方程
4
4
第6周
从7日
到13日
材料力学绪论
第一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轴向拉压内力、应力、胡克定律
第五章弯曲应力
梁弯曲时正应力、惯性矩计算
4
第12周
从19日
到25日
梁弯曲强度计算、提高梁抗弯能力的措
施、弯曲切应力简介
4
第13周
从26日
到1日
第六章弯曲变形、静不定梁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求梁变形、叠加法求梁变形、梁刚度校核、静不定梁
4
第14周
从2日
到8日
第七章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
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空间应力状态
周数19
讲课70学时
习题课2学时
实验8学时
上机学时
总共80学时
东北大学教学日历
课程编号150400100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教师所在学院理学院主讲教师王延庆授课班级矿物1101-02
热能1101-03新能源1101
二O一二~二O一三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日历类别及内容
月份
周次
讲课
作业、习题课、实验、上机※
测验
4
5
第10周
从5日
到11日
第四章弯曲内力
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关系,列方程法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2
内力图习题课
2
二O一二~二O一三学年第二学期
东北大学教学日历(续)
教学日历类别及内容
月份
周次
讲课
作业、习题课、实验、上机※
测验
教学大纲分章和题目名称
学时
内容
学时
6
第11周
从12日
到18日
简易法、叠加法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4
7
第15周
从9日
到15日
材料的破坏形式、
常用强度理论
4
第16周
从16日
到22日
第八章组合变形构件强度
拉弯组合变形
弯扭组合变形
4
第17周
从23日
到29日
第九章压杆稳定
欧拉公式、临界应力、压杆稳定计算
4
第18周
从30日
到6日
复习
2
第19周
从7日
到13日
机动
2
力学实验(实验室安排时间)
4
第7周
从14日
到20日
第一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材料力学性能、强度计算
简单静不定问题、应力集中的概念、变形能
4
第8周
从21日
到27日
第二章剪切
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第三章扭转
扭转时内力、薄壁圆筒扭转
4
第9周
从28日
到4日
第三章扭转
圆轴扭转应力和变形及强度和刚度计算
第四章弯曲内力
剪力和弯矩的概念、剪力和弯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