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景公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第二十一原文-翻译

合集下载

晏子春秋文言文翻译

晏子春秋文言文翻译

晏子春秋文言文翻译1. 晏子春秋中的文言文及翻译原文是: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

公饮酒,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

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十有七日矣!怀宝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

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保之妾,俱足粱肉。

狗马保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婴奉数之?,以随百官之吏,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

”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

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遂拜于途。

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使足以毕霖雨。

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死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饣干肉,辟拂口兼齐酒徒减赐。

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万三千乘;怀宝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

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

晏子请左右与可令歌舞足以留思虞者退之,辟拂三千,谢于下陈,人待三,士待四,出之关外也。

翻译是:齐景公时,(有一年)阴雨连绵,连下了17天。

景公不以为然,成天在宫中纵酒欢宴。

晏婴请求开仓赈济灾民,多次恳谏,得不到景公的应允。

景公命令近臣柏遽巡视国都,收罗能歌善舞的人。

晏婴听说后,很不高兴,把自己家里的存粮,分配给灾民,把装粟米的容器,放在田间小路上(任凭灾民们用取)。

(做完这些事情后)晏婴徒步去拜见景公,对他说:“连绵阴雨下了17天了,房倒屋塌的,一乡之中,就有几十家人家;断炊断粮的百姓,一里之中,就有好多户。

晏子春秋·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敛晏子谏第二十一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敛晏子谏第二十一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敛晏子谏第二十一原文|翻译【原文】景公之嬖妾婴子死,公守之,三日不食,肤着于席不去。

左右以复,而君无听焉。

晏子入,复曰:有术客与医俱言曰:闻婴子病死,愿请治之。

公喜,遽起,曰:病犹可为乎?晏子曰:客之道也,以为良医也,请尝试之。

君请屏,洁沐浴饮食,间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

公曰:诺。

屏而沐浴。

晏子令棺人入敛,已敛,而复曰:医不能治病,已敛矣,不敢不以闻。

公作色不说,曰:夫子以医命寡人,而不使视,将敛而不以闻,吾之为君,名而已矣。

晏子曰:君独不知死者之不可以生邪?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

今君不道顺而行僻,从邪者迩,导害者远,谗谀萌通,而贤良废灭,是以谄谀繁于间,邪行交于国也。

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霸,嬖乎竖刁而灭,今君薄于贤人之礼,而厚嬖妾之哀。

且古圣王畜私不伤行,敛死不失爱,送死不失哀。

行伤则溺己,爱失则伤生,哀失则害性。

是故圣王节之也。

即毕敛,不留生事,棺椁衣衾,不以害生养,哭泣处哀,不以害生道。

今朽尸以留生,广爱以伤行,修哀以害性,君之失矣。

故诸侯之宾客惭入吾国,本朝之臣惭守其职,崇君之行,不可以导民,从君之欲,不可以持国。

且婴闻之,朽而不敛,谓之僇尸,臭而不收,谓之陈胔。

反明王之性,行百姓之诽,而内嬖妾于僇胔,此之为不可。

公曰:寡人不识,请因夫子而为之。

晏子复曰:国之士大夫,诸侯四邻宾客,皆在外,君其哭而节之。

仲尼闻之曰: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

其晏子之谓欤!【译文】齐景公的爱妾婴子死了,景公守着她的尸体,三天没有吃饭,尸体放在席子上不让送出。

左右的人劝他,但景公不听从。

晏子入宫,告诉他说: 有个术士和巫医都说,听说婴子生病死了,希望能让他们来治好。

景公大喜,赶快起来,说:病还能治好吗? 晏子说:术士的方法,我认为是良医,请试试看。

请君王回避,清洁身体,吃些干净的食物,与病人的屋子隔离,他们将要做驱鬼招魂的法事。

《晏子春秋》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晏子春秋》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晏子春秋》原文及翻译晏子春秋简介《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

过去疑古派认为《晏子春秋》是伪书,《晏子春秋》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晏子春秋》并非伪书。

《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

《卷一·内篇·篇一》原文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义。

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故晏子见公。

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晏子对曰:“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彊谓之力。

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

汤武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仁义之理也。

诛暴不避彊,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

古之为勇力者,行礼义也;今上无仁义之理,下无替罪诛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家残。

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纣以灭,殷夏以衰。

今公目夺乎勇力,不顾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身立威强,行本淫暴,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反圣王之德,而循灭君之行,用此存者,婴未闻有也。

”《卷一·内篇·篇二》原文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

”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

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

禽兽以力为政,彊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

群臣以力为政,彊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礼不可无也。

”公湎而不听。

少间,公出,晏子不起,公入,不起;交举则先饮。

公怒,色变,抑手疾视曰:“向者夫子之教寡人无礼之不可也,寡人出入不起,交举则先饮,礼也?”晏子避席再拜稽首而请曰:“婴敢与君言而忘之乎?臣以致无礼之实也。

《晏子春秋》全文翻译

《晏子春秋》全文翻译

《晏子春秋》全文翻译《晏子春秋》原文及译注1.翟王子羡臣于景公,以重驾,公观之而不说也.嬖人婴子欲观之,公曰:“及晏子寝病也.”居囿中台上以观之,婴子说之,因为之请曰:“厚禄之!”公许诺.晏子起病而见公,公曰:“翟王子羡之驾,寡人甚说之,请使之示乎?”晏子曰:“驾御之事,臣无职焉.”公曰:“寡人一乐之,是欲禄之以万钟,其足乎?”对曰:“昔卫士东野之驾也,公说之,婴子不说,公曰不说,遂不观.今翟王子羡之驾也,公不说,婴子说,公因说之;为请,公许之,则是妇人为制也.且不乐治人,而乐治马,不厚禄贤人,而厚禄御夫.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今君,一诸侯无能亲也,岁凶年饥,道途死者相望也.君不此忧耻,而惟图耳目之乐,不修先君之功烈,而惟饰驾御之伎,则公不顾民而忘国甚矣.且诗曰:‘载骖载驷,君子所诫.’夫驾八,固非制也,今又重此,其为非制也,不滋甚乎!且君苟美为之,田猎则不便,道行致远则不可,然而用马数倍#乐之,国必,此非御下之道也.淫于耳目,不当民务,此圣王之所禁也.君苟美乐之,诸侯必或效我,君无厚德善政以被诸侯,而易之以僻,此非所以子民、彰名、致远、亲邻国之道也.且贤良废灭,孤寡不振,而听嬖妾以禄御夫以蓄怨,与民为雠之道也.诗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今君不免成城之求,而惟倾城之务,国之亡日至矣.君其图之!”公曰:“善”遂不复观,乃罢归翟王子羡,而疏嬖人婴子.(《晏子春秋·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译文】翟王的儿子翟羡靠能用十六匹马驾车当了景公的臣子.景公看他驾车,很不喜欢.景公的宠妾婴子想要观看,景公说:“等晏子有病卧床不起的时候,站在园子里的高台上来观看.”婴子看了以后很喜欢,于是就替翟羡请求说:“给他优厚的俸禄.”景公答应了.晏子病愈后谒见景公,景公说:“翟王的儿子翟羡驾车,我很喜欢,让他驾给你看看吗?”晏子说:“驾驭车马的事,不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景公说:“我对他驾车感到很高兴,想要给他万钟俸禄,大概够了吧?”晏子回答说:“过去卫国人姓东野的驾车,您很喜欢,可是婴子不喜欢,您也说不喜欢,于是就不再看他驾车.现在翟王的儿子翟羡驾车,您不喜欢,可是婴子喜欢,您于是也就喜欢了.婴子替他请求俸禄,您就答应了.那么,这就是被妇人制约了.况且不乐于治理人民,却喜欢调理马匹;不给贤德的人优厚的俸禄,却给赶车的人优厚的俸禄.从前我们的先君齐桓公的领土比现在狭小,他整顿法纪,推广政教,因而称霸诸侯.现在您不能让一个诸侯亲附,年成不好,道路饿死的人随处可见.您不以此为忧,不以此为耻,却只顾贪图享乐;不继承先君的功业,却只讲求驾驭车马的技巧.那么,您不关心百姓疾苦、忘掉国家盛衰也太过分了.况且《诗经》上说:‘三匹马驾车四匹马驾车,是诸侯到来了.’用八匹马驾车,本来就不符合制度了.现在又用十六匹马驾车,这样不符合制度不是更严重了吗?况且您如果以此为美,以此为乐,国内一定有很多人这样做.驾这么多马去打猎就很不方便,到远方去就更不可以,可是使用的马匹却多了几倍.这不是驾驭臣下的办法.过分追求享乐,不妥善处理百姓的事务,这是圣贤的君主所禁止的.您如果以此为美,以此为乐,诸侯一定有人效法我们,您没有淳厚的道德、美好的政治施加于诸侯,却用邪僻的行为来影响他们,这不是爱民如子、使名声显赫、使远人归附、使邻国亲近的办法.况且贤良的人被废弃,孤儿寡妇不得救济,却听信宠妾的话增加赶车人的俸禄,从而加深人民的怨恨,这是与人民为敌的行为.《诗经》上说:‘聪明的男子可以使国家稳固,聪明的女子却能使国家颠覆.’现在您不考虑如何让国家稳固,却只干些使国家颠覆的事.国家灭亡的日子就要到了.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景公说:“您说的好.”景公于是不再观看驾车,罢免黜退了翟王的儿子翟羡,而且疏远了婴子.2.景公为长庲,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入坐饮酒,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曰:“穗乎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风雨之拂杀也,太上之靡弊也.”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公就晏子而止之曰:“今日夫子为赐而诫于寡人,是寡人之罪”遂废酒,罢役,不果成长庲.(《晏子春秋·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译文】景公修建长大的房舍,将要把它修建得非常漂亮.一天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景公和墨子一起入席饮酒,享受厅堂之乐.喝酒喝得正畅快时,晏子起身唱歌,唱道:“禾穗啊不能收割,秋风一到啊全被刮落.全被风雨糟蹋了,君主害得我们妻离子散没法活.”唱完了歌,转过头流下了眼泪,伸开双臂跳起了舞.景公走到晏子跟前制止住他,说:“今天先生您赐教,用歌来告诫我,这是我的罪过.”于是撤掉了酒,停止了徭役,不再修建长大的房舍.3.景公为西曲潢,其深灭轨,高三仞,横木龙蛇,立木鸟兽.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冠且,被发乱首,南面而立,傲然.晏子见,公曰:“昔仲父之霸何如?”晏子抑首而不对.公又曰:“昔管文仲之霸何如?”晏子对曰:“臣闻之,维翟人与龙蛇比,今君横木龙蛇,立木鸟兽,亦室一就矣,何暇在霸哉!且公伐宫室之美,矜衣服之丽,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乱首被发,亦室一容矣,万乘之君,而壹心于邪,君之魂魄亡矣,以谁与图霸哉?”公下堂就晏子曰:“梁丘据、裔款以室之成告寡人,是以窃袭此服,与据为笑,又使夫子及,寡人请改室易服而敬听命,其可乎?”晏子曰:“夫二子营君以邪,公安得知道哉!且伐木不自其根,则蘖又生也,公何不去二子者,毋使耳目淫焉.”(《晏子春秋·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译文】景公在都城西修建了一个弯曲的水池,水池的深度能没过车轴头,水池上面修建上一座两丈多高的宫室,横着的木料上都雕刻着龙蛇,竖着的木料上都雕刻着鸟兽.景公穿上绣着黑白相间花纹的上衣,白底的绣着各种花纹的下衣,一身衣裳五颜六色都齐备了.衣带上镶着玉石,帽子上系着丝带,头发披散开,脑袋乱蓬蓬的,面向南站立着,神态矜持.晏子去见景公,景公说:“从前管仲称霸诸侯时情形怎么样?”晏子低下头不回答,景公又问道:“从前管仲称霸诸侯时情形怎么样?”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只有狄人生活在水乡才与龙蛇为伍,现在您横着的木料上雕刻着龙蛇,竖着的木料上雕刻着鸟兽,也只不过是建成一座宫室罢了,哪有资格称霸诸侯呢?况且您夸耀宫室的漂亮,炫耀衣服的华丽,一身衣裳五颜六色都齐备了.衣带上镶着玉石,乱蓬蓬的脑袋上披散着头发,也只不过是把自己装在宫室里罢了.作为一个拥有万辆兵车大国的君主,却把心思用在这类邪僻的事情上,您的魂魄都丢失了,还跟谁一起谋划称霸诸侯呢?”景公下堂走到晏子跟前说:“梁丘据、裔款把宫室建成的事告诉了我,因此我私下里穿上这身衣服,跟梁丘据一块取乐罢了,又让先生您碰上了.请允许我改变宫室,改换衣服,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这大概可以了吧?”晏子说:“这两个人作邪僻的东西迷惑您,您哪里还能知道当君主的道理呢?况且砍伐树木如果不从树根砍断,那么不久树芽就又生长出来了.您何不让这两个人离开,这样就不会让您的眼睛耳朵受蛊惑了.”4.晏子使晋,晋平公飨之文室,既静矣,晏以,平公问焉,曰:“昔吾先君得?”晏子对曰:“君飨寡君,施及使臣,御在君侧,恐惧不知所以对.”平公曰:“闻子大夫数矣,今乃得见,愿终闻之.”晏子对曰:“臣闻君子如美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若渊泽决竭,其鱼动流,夫#,渊泽容之,往者维雨乎,不可复已.”公又问曰:“请问庄公与今孰贤?”晏子曰:“两君之行不同,臣不敢不知也.”公曰:“王室之正也,诸侯之专制也,是以欲闻子大夫之言也.”对曰:“先君庄公不安静处,乐节饮食,不好钟鼓,好兵作武,士与同饥渴寒暑,君之强,过人之量,有一过不能已焉,是以不免于难.今君大宫室,美台榭,以辟饥渴寒暑,畏祸敬鬼神,君之善,足以没身,不足以及子孙矣.”(《晏子春秋·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译文】晏子出使晋国,晋平公在雕梁画栋的宫室已经吃完了,接着举行宴会①.平公问他说:“从前您的先君桓公得到众人拥护,情况是怎样的?”晏子回答说:“您赞赏我们国君,由此推及使臣,我在您身旁侍奉您,害怕不知该怎样回答.”平公说:“我多次听说过大夫您的名字,今天才得以见到您,我希望一定听您说说.”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就像美好的池沼一样,无所不容,众人归附他,就像鱼有水做依靠,尽情地享受游水的快乐.如果池沼决了堤,水流尽了,里面的鱼就会随水流走.一去不返的只有雨啊,降下来就不会再上天.桓公已成过世之人,不会复生了.”平公又问道:“请问庄公跟现在的君主②哪一个好?”晏子说:“两位君主的所作所为不同,我不敢说哪一个好.”平公说:“周王室的行为不端正,诸侯专权,我因此想听听大夫您的话.”晏子回答说:“我们的先君庄公不安心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喜欢节制饮食,不爱好音乐,喜好用兵,崇尚武力,与士兵同甘共苦.庄公强力过人,但有一样过错③不能改正,因此不能免于被杀.现在的君主把宫室修得很高大,把台榭建得很漂亮,用以躲避饥饿寒暑.害怕灾祸,崇敬鬼神,君主的善行足以终身保住君位,不足以传给子孙后代.”【注释】①古代礼仪,君主飨宾,亲自敬酒献食物;吃完之后再举行宴会,宾客请行君臣之礼,然后才开始会谈.②指景公而言.③指好女色.5.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昭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曰:“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晏子春秋·景公贤鲁昭公去国而自悔晏子谓无及已》)【译文】鲁昭公失掉鲁国逃亡到齐国,景公问他说:“您为什么这么年轻却这么早就失掉了国家呢?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呢?”昭公回答说:“我年轻时,有很多热爱我的人,我自己却不能亲近他们;有很多劝谏我的人,我却没能采纳他们的意见.因此朝内朝外都没有辅佐我的人.辅佐我的没有一个人,阿谀奉承我的人却很多.这就好像秋天的蓬草,根很孤单,可枝叶却很繁茂,秋风一到,根就要拔下来了.”景公认为他的话很好,就把这话告诉了晏子,说:“假如让这个人返回他的国家,他难道不会成为像古代圣贤君主那样的国君吗?”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愚蠢的人总好悔恨,不贤德的人总认为自己贤德,被水淹着的人不询问趟水的路线,迷失方向的人不打听道路.淹着以后再询问趟水的路线,迷失方向以后再打听道路,这就好像面临外敌入侵的灾祸才急急忙忙去铸造兵器,吃饭噎着以后才急急忙忙去挖井,即使很快,也来不及了.”6.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晏子春秋·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译文】曾子离开齐国要走,晏子去送他,说:“君子赠给人车子,不如赠给人言语.我是赠给您言语呢,还是赠给您车子呢?”曾子说:“请赠给我言语.”晏子说:“车轮,是山上很直的树木制成的.技术好的工匠用火烤它,使它圆的程度符合圆规的要求,即使又把它晒干,也不再挺直了.所以君子对矫正弯曲很慎重.卞和得到的玉璞,看外表是井里那儿的石块,技术好的玉工琢治它,就成为传国之宝了.所以君子对修养自己很慎重.兰草的根,三年才长成,如果把它浸泡在苦酒里,那么君子就不接近它,一般人也不佩带它;如果把它浸泡在麋鹿肉制作的肉酱里,它的价值就抵得上一匹马了.并不是兰草的根变好了,是拿来浸泡的东西使它这样的.希望您一定寻找熏陶自己的好东西.我听说过,君子居住一定选择好邻居,出游一定结交贤士.选择住处是为了寻求贤士,寻求贤士是为了躲避祸患.我听说经常在浊水里浸泡就会变质,风俗习惯能改变人的性情,这是不可不慎重对待的.”【注释】①井里:乡里名.48.高纠事晏子而见逐,高纠曰:“臣事夫子三年,无得,而卒见逐,其说何也?”晏子曰:“婴之家俗有三,而子无一焉.”纠曰:“可得闻乎?”晏子曰:“婴之家俗,闲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通国事无论,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此三者,婴之家俗,今子是无一焉.故婴非特食馈之长也,是以辞.”(《晏子春秋·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译文】高纠侍奉晏子却被辞退了,高纠说:“我侍奉了先生您三年,没有得到禄位,最终却被辞退了,这该怎么解释呢?”晏子说:“我家的规矩有三条,可您却一条都没有.”高纠说:“您家的三条规矩能让我听听吗?”晏子说:“我家的三条规矩是,居家时从容不迫却言不及义,就疏远他;出门不赞扬别人的美德,进门不切磋品行,就不亲近他;通晓国家政事却不评论,对智能之士傲视轻慢,就不会见他.这三条,就是我家的规矩,现在您这些条一条都没有.所以,我不能仅仅做一个供给食物的人,因此才辞退了您.”7.田桓子见晏子独立于墙阴,曰:“子何为独立而不忧?何不求四乡之学士可者而与坐?”晏子曰:“共立似君子,出言而非也.婴恶得学士之可者而与之坐?且君子之难得也,若美山然,名山既多矣,松柏既茂矣,望之相相然,尽目力不知厌.而世有所美焉,固欲登彼相相之上,仡仡然不知厌.小人者与此异,若部娄之未登,善,登之无蹊,维有楚棘而已;远望无见也,俛就则伤婴,恶能无独立焉?且人何忧,静处远虑,见岁若月,学问不厌,不知老之将至,安用从酒!”田桓子曰:“何谓从酒?”晏子曰:“无客而饮,谓之从酒.今若子者,昼夜守尊,谓之从酒也.”(《晏子春秋·田无宇请求四方之学士晏子谓君子难得》)【译文】田桓子看见晏子独自站在墙阴处,说:“您为什么独自站着却不忧虑?为什么不寻找四方学士中那些可以的人跟他们一块共事呢?”晏子说:“一块站着像是君子,等说出话来却不是了,我从哪儿得到学士中那些可以的人跟他们一块共事呢?再说君子难于得到,就像美丽的山一样,名山很多,松柏很茂盛,远望很高大,用尽眼力看都不感到满足,因而世人都加以赞美,所以都希望登到那高峻的山上,勇敢地向上攀登而不感到疲倦.小人却与此相反,就像小土山一样,没有登上去的时候,认为它还好,登的时候却没有路,只有荆棘罢了.远望望不见什么,俯下身去登就会伤害身体.我怎么能不独自站着呢?再说人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安安静静地呆着,可以想得很长远,看一年就像一个月一样,很快就过去了,勤学好问,从不满足,连很快就要年老都忘记了,哪里用得着纵情喝酒?”田桓子说:“什么叫纵情喝酒?”晏子说:“没有客人自己也喝酒,叫做纵情喝酒.现在像您这样子,白天黑夜守着酒杯,就叫做纵情喝酒.”8.景公疥遂痁,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嚚以辞宾.”公说,告晏子.晏子对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言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建以语康王,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天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对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荐信,无愧心矣.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纵,肆行非度,无所还忌,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其?失数美,是矫诬也;进退无辞,则虚以成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之,祝史与焉.所以夭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于鬼神.”公曰:“然则若之何?”对曰:“不可为也.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雈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县鄙之人,入从其政;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亦有损,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君若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晏子春秋·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译文】景公长了疥疮,患了疟疾,病了一年也不好.诸侯派遣的宾客来探问景公疾病的大多在齐国.梁丘据、裔款对景公说:“我们供奉鬼神,祭品比先君丰盛多了.现在您的病很厉害,成为诸侯的忧虑,这是祝官吏官的罪过.诸侯不了解实情,大概会认为我们对鬼神不恭敬.您何不杀掉祝官固和吏官嚣来酬谢探问疾病的宾客?”景公很高兴,把这事告诉了晏子.晏子回答说:“从前在宋国盟会的时候,屈建向赵武询问范会的功德①,赵武说:‘先生他家族的事管理得很好,他在晋国说话,尽心尽意而没有私心.他的祝官吏官祭祀的时候,向鬼神讲诚实的话而不感到问心有愧.他的家族中没有猜忌的事情,因而祝官吏官用不着向鬼神求福.’屈建把这些话告诉了楚康王,康王说:‘神和人都没有怨恨,他荣耀地辅佐五位君主使他们成为诸侯的盟主实在是应该的了.’”景公说:“梁丘据和裔款认为我能够供奉鬼神,可是鬼神不保佑我,所以我想杀掉祝官吏官,您说出这些话,是什么缘故?”晏子回答说:“如果是有道德的君主,宫内宫外的事都不荒废,上下的人都没有怨恨,一举一动都没有违背礼仪的事,祝官吏官向鬼神讲诚实的话而不感到问心有愧.因此,鬼神享用祭品,国家得到鬼神降下的幸福,祝官、吏官也一块得到幸福.他们之所以家族兴旺有福、健康长寿,是因为他们是诚信的君主的使者,他们的话对鬼神忠诚信实.如果恰好遇上邪僻放纵的君主,宫内宫外偏颇邪曲,上下的人怨恨嫉妒,一举一动邪僻违理,放纵欲望满足私心,把台榭修得很高,把池塘挖得很深,敲击钟鼓等乐器,让女子舞蹈取乐,耗尽百姓的力量,掠夺百姓的积蓄,以此铸成自己违理的过错,对后人不加体恤.暴虐放纵,肆意做不符合法度之事.无所顾忌,不考虑百姓的怨恨,不害怕鬼神的惩罚.鬼神忿怒,百姓怨恨,自己毫无悔改之心.祝官吏官如果向鬼神讲诚实的话,这就是讲君主的罪过;如果向鬼神掩盖君主的过错,奢谈君主的美德,这就是欺骗作假.祝官吏官进退两难,无话可讲,只好说些空洞的话以讨得鬼神的欢心.因此,鬼神不享用祭品,国家因而遭受祸害,祝官吏官也一块遭受祸害.他们之所以昏惑孤寂、患病夭折,是因为他们是残暴的君主的使者,他们的话对鬼神欺诈轻慢.”景公说:“既然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办?”晏子回答说:“没法儿办了.山上的树木,派衡鹿②看守着;沼泽里的芦荻蒲草,派舟鲛看护着;浅水里的粗细柴草,派虞侯看守着;海里的鱼盐蚌蛤,派祈望看守着.边远城邑的人民,都让来服国家的徭役;靠近都城的关卡,横征暴敛人民的私财;世袭的大夫,强取豪夺人民的钱财;施政没有准则,征敛没有限度;宫室天天更换,荒淫享乐永无休止;宫内的宠妾到市场上放肆地掠夺,宫外的宠臣在边远的城邑假传命令;贪求满足自己的私欲,如果不能供给,跟着就加以治罪.人民都很痛苦疲惫,丈夫妻子都向鬼神诅咒君主.如果祈祷能给人带来好处,那么诅咒也会给人带来损害.聊地、摄地以东,姑水、尤水以西,整个齐国境内人民多极了!即使祝官吏官善于祈祷,怎么能胜过亿万人的诅咒呢?您如果想杀掉祝官吏官,先要修养品德然后才可以.”景公很高兴,让有关官吏放宽政令,毁掉关卡,解除禁令,减轻赋税,废除债务.这样做了以后,景公的病就痊愈了.【注释】①屈建:楚国的令尹.赵武:晋国人,为晋悼公相.范会:即士会,晋大夫.②衡鹿:与下文的“舟鲛”、“虞侯”、“祈望”都是官职名.9.景公坐于路寝,曰:“美哉其室,将谁有此乎?”晏子对曰:“其田氏乎,田无宇为?矣.”公曰:“然则柰何?”晏子对曰:“为善者,君上之所劝也,岂可禁哉!夫田氏国门击柝之家,父以托其子,兄以托其弟,于今三世矣.山木如市,不加于山;鱼盐蚌蜃,不加于海;民财为之归.今岁凶饥,蒿种芼敛不半,道路有死人.齐旧四量而豆,豆四而区,区四而釜,釜十而钟.田氏四量,各加一焉.以家量贷,以公量收,则所以籴百姓之死命者泽矣.今公家骄汰,而田氏慈惠,国泽是将焉归?田氏虽无德而施于民.公厚敛而田氏厚施焉.诗曰:‘虽无德与汝,式歌且舞.’田氏之施,民歌舞之也,国之归焉,不亦宜乎!”(《晏子春秋·景公坐路寝曰谁将有此晏子谏》)【译文】景公在正寝里坐着,说:“这屋子真漂亮呀!以后谁将占有这屋子呢?”晏子回答说:“大概是田氏吧!田无宇在为民兴利除弊了.”景公说:“既然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做好事的人,是君主所鼓励的,怎么可以禁止呢?田氏原是在国都城门敲梆子打更的人家,父亲把这差使传给儿子,哥哥把这差使传给弟弟,到现在已经三代了.他家山上的木材运到市场上卖,价钱不比山上贵;鱼盐蚌蛤运到市上卖,价钱不比海边贵.百姓的钱财因此都聚积到他家.现在年成不好,收的蒿芼等充饥的野菜不到往年的一半,道路上有饿死的人.齐国原有四种量器,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十釜为一钟.田氏的四种量器,进位各自都比公家的增加一.他用自家的量器借出,用公家的量器收回,那么这就是拿出粮食给百姓,百姓中将要饿死的人得到恩泽了.现在公室骄横,可是田氏却很慈惠,国家除了田氏还能归谁所有呢?田氏虽然没有大德,然而能施舍给百姓财物.您赋敛繁重,然而田氏却施舍很多.《诗》中说:‘虽然对你没有施恩德,也应该边歌边舞表示快乐.’田氏施恩德给百姓,百姓为此。

晏子春秋晏子使于鲁翻译

晏子春秋晏子使于鲁翻译

晏子春秋晏子使于鲁翻译原文: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

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

”歌曰:“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

公就止之曰:“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

”晏子再拜。

出而不言,遂如大台,执朴鞭其不务者,曰:“吾细人也,皆有盖庐,以避燥湿,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为?”国人皆曰:“晏子助天为虐。

”晏子归,未至,而君出令趣罢役,车驰而人趋。

仲尼闻之,喟然叹曰:“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

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

是以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不敢伐其功。

当此道者,其晏子是耶!”译文:晏子出使鲁国,等到他回到齐国的时候,景公命令齐国的百姓服劳役修筑大台,到年终寒冬也不停息,挨冻挨饿的人每乡都有。

齐国的百姓盼望晏子回国,晏子回到齐国后,回报了出使鲁国的公事,景公邀请晏子坐下,喝酒取乐。

晏子说:“您如果赏赐我,请让我唱歌给您听。

”歌中唱道:“平民百姓说:‘冰水将冻死我,怎么办?上天要消灭我,怎么办?’”歌唱完了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流出了眼泪。

景公走上前制止晏子说:“您为什么要这样呢?大概是为了修筑大台的劳役吧?我将马上把工程停下来。

”晏子拜了两拜,出门后也不说话,就往大台走去。

拿起木棍,鞭打不做事的人,说:“我们是地位卑微的人,都有住屋,用来避免干燥和潮湿,现在国君要修筑一座大台却不赶快修成,服的什么劳役?”齐国人都说:“晏子帮着老天作恶。

”晏子回去,还没有到家,景公已发出命令,催促停止劳役,坐车的赶着马飞跑,走路的飞快地走。

孔子听了后,叹了一口气说:“古代善于做臣子的人,好的名声归国君,灾祸归自身,就相互研讨国君不好的方面,就极力称赞国君的道德仁义,因此,即使是侍奉懈怠的君主,也能使他无所事事却能治理好国家,使诸侯来朝见,而做臣子的不敢夸耀自己的功劳。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及翻译

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及翻译原文: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古者尝有处橧巢②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

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

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

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

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

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

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

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

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

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若此三言者,樱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

”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情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

②橧(zēng)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

③关市:指集市。

讥:稽查,盘问。

译文: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晏子回答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没有益处。

《景公举兵欲伐鲁》原文及翻译译文

《景公举兵欲伐鲁》原文及翻译译文

《景公举兵欲伐鲁》原文及翻译译文《《景公举兵欲伐鲁》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景公举兵欲伐鲁》原文及翻译译文《景公举兵欲伐鲁》原文及翻译晏子春秋原文:景公举兵欲伐鲁,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

鲁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见戴者和,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

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

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足以和其民,国安民和,然后可以举兵而征暴。

今君好酒而辟,德无以安国,厚藉敛,意使令,无以和民。

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

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

其君离,上怨其下,然后伐之,则义厚而利多,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

”译文:齐景公将要出兵攻打鲁国,就问晏子怎么样,晏子回答说:“不可以这样做。

鲁国君主道德合宜,人民拥护他,(有)道德合宜的君主(国家就)安宁,有人民拥护君主的国家和谐,伯禽治理的功劳尚在,所以不可以攻打鲁国。

攻打讲道义的国家是不吉利的,危机安全的人一定困窘。

现在您喜好喝酒地治理国家,道德(不合宜)无法让国家安定,税收苛刻,下令频繁,不能安稳民心。

道德不能让国家安定就很危险,政治上不和就会出大乱子。

没有能够解决治理上的不足,反而想要攻打治理得很好的国家,这是不可以的,倒不如在政治上修明,等待鲁国的君主在治理上出问题。

到时候,鲁国的人民离开君主,君主怨恨人民,这样之后再去攻打他,就会使得道义加深,获利不少,道义加深的话敌人就少了,利益多了人民就会高兴。

”齐景公听后,说道:“说得好。

”于是果然下令不攻打鲁国。

2、《鲁人曹沫》原文及翻译译文《鲁人曹沫》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鲁人曹沫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晏子春秋·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景公異熒惑守虛而不去晏子諫第二十一原文|翻译【原文】景公之時,熒惑守于虛〔一〕,期年不去〔二〕。

公異之,召晏子而問曰〔三〕:「吾聞之,人行善者天賞之,行不善者天殃之。

熒惑,天罰也〔四〕,今留虛,其孰當之?」晏子曰:「齊當之。

」公不說,曰:「天下大國十二〔五〕,皆曰諸侯,齊獨何以當〔六〕?」晏子曰:「虛,齊野也〔七〕。

且天之下殃〔八〕,固干富彊〔九〕,為善不用〔一十〕,出政不行,賢人使遠,讒人反昌,百姓疾怨,自為祈祥〔一一〕,錄錄彊食〔一二〕,進死何傷!是以列舍無次,變星有芒〔一三〕,熒惑回逆,孽星在旁,有賢不用,安得不亡!〔一四〕」公曰:「可去乎?」對曰:「可致者可去,不可致者不可去。

」公曰:「寡人為之若何?」對曰:「盍去冤聚之獄〔一五〕,使反田矣;散百官之財,施之民矣;振孤寡而敬老人矣〔一六〕。

夫若是者,百惡可去,何獨是孽乎〔一七〕!」公曰:「善。

」行之三月,而熒惑遷〔一八〕。

【注释】〔一〕則虞案:御覽七引無「之」「于」字。

〔二〕則虞案:御覽七引作無「不」字。

〔三〕劉師培校補云:「案開元占經三十二引作『公問晏子曰』。

」〔四〕孫星衍云:「史記索隱引春秋文燿鉤『赤帝,赤熛怒之神為熒惑,位南方,禮失則罰出』。

」〔五〕蘇時學云:「案景公時,晉、秦、齊、楚、吳、越最為大國,次則魯、衛、宋、鄭、陳、蔡,亦名邦也。

故於諸國中獨舉十二為言,史記有十二諸侯年表,蓋亦本此。

」〔六〕王念孫云:「此承上文兩『當之』而言,則『當』下亦有『之』字,而今本脫之。

」◎劉師培校補云:「元龜作『何以獨當之』,占經引作『齊何以獨當之』。

」◎則虞案:句下當據補「之」字。

〔七〕則虞案:御覽七引「虛,齊之分野」,占經引「虛,齊分野」。

〔八〕劉師培校補云:「占經作『天下之殃』。

」〔九〕孫星衍云:「太平御覽節其文,作『當強為善』,非。

」◎黃以周云:「『疆』字誤,元刻本作『彊』,音義不誤。

」◎則虞案:活字本、浙局本作「疆」,楊本、凌本、吳本均作「彊」。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及翻译

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及翻译原文: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古者尝有处橧巢②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

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

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

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

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

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

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

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

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

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若此三言者,樱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

”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情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

②橧(zēng)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

③关市:指集市。

讥:稽查,盘问。

译文: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晏子回答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没有益处。

文言文晏子君三事翻译

文言文晏子君三事翻译

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古之君子有三事,可得闻乎?”晏子对曰:“得志则仕,不得志则隐。

不得志则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亦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此其一也。

居乱世,则思与善人交,若季文子者,虽居乱世,其志未尝乱也。

此其二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若颜渊者,其穷也独善其身,其达也兼善天下。

此其三也。

”景公曰:“善哉!吾闻之矣。

得志则仕,不得志则隐,此吾所以避世也。

居乱世,则思与善人交,此吾所以交友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此吾所以立身也。

夫子之言,吾将终身行之。

”翻译:齐景公向晏子问道:“古代的君子有三种行为,可以让我听听吗?”晏子回答说:“当一个人得志时,就出来做官;不得志时,就隐居起来。

不得志时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样的困苦,但颜回却依然保持他的快乐。

孔子也曾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这是第一种。

在乱世中,就想着与善良的人交往,就像季文子那样,虽然身处乱世,但他的心志从未混乱。

这是第二种。

贫穷时只顾自己修养,得志时则要兼善天下。

就像颜渊,贫穷时只顾自己修养,得志时则要兼善天下。

这是第三种。

”景公说:“说得好啊!我听说了。

得志就做官,不得志就隐居,这就是我避开世俗的原因。

在乱世中,想着与善良的人交往,这就是我交友的道理。

贫穷时只顾自己修养,得志时则要兼善天下,这就是我立身的原则。

先生的话,我将终身遵循。

”《晏子君三事》译文:齐景公向晏子询问:“古代的君子有三种行事准则,你能告诉我吗?”晏子回答说:“当一个人志向得以实现时,便投身于仕途;若志向未能实现,便选择隐居。

不得志时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难以忍受这种困苦,但颜回却能保持他的快乐。

孔子也曾说过:‘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这便是第一种。

在动荡的时代,会想着与善良的人交往,就像季文子那样,虽然身处乱世,但他的心志并未混乱。

这是第二种。

文言文晏子谏景公翻译

文言文晏子谏景公翻译

景公好音,使师旷鼓新宫之钟。

钟声清浊,师旷顾而笑曰:“此钟不调,君何不命工改之?”公曰:“寡人自乐,岂闻钟声?”师旷曰:“夫钟声,所以和天地之气,通神明之听。

吾闻之,钟声不和,必召灾咎。

”公不听,师旷出。

晏子入见,曰:“君闻钟声乎?”公曰:“然。

”晏子曰:“臣闻之,钟声不和,必召灾咎。

师旷言钟声不和,君不以为忧,而反自乐,此臣所谓忧也。

”公曰:“吾自乐,岂忧之哉?”晏子曰:“君不知也。

夫钟声不和,天地之气不和,神明之听不调,此国家之大忧也。

君自乐而忘忧,臣恐国家将有祸矣。

”公曰:“寡人固知钟声不和,然吾闻之,乐者所以养性,吾欲自乐以养性,岂敢忘忧?”晏子曰:“然则君之乐,非乐也。

夫乐者,天地之和,阴阳之和,君以钟声不和为忧,是以乐非乐也。

君若以钟声和为乐,则当改之,使天地之气和,阴阳之和调,然后可以为乐。

”公曰:“寡人愿闻所以改之。

”晏子曰:“臣闻之,钟声不和,必改其音。

今君之乐,非乐也,愿君改之。

夫乐者,所以和天地之气,通神明之听,今钟声不和,愿君令工改之,使天地之气和,阴阳之和调,然后可以为乐。

”公曰:“善。

”乃命工改钟。

钟声既改,公大悦,曰:“寡人今日始知乐矣。

”翻译:景公喜欢音乐,便让乐师师旷为新宫殿的钟鼓鸣。

钟声清浊不一,师旷回头笑着对景公说:“这钟声不协调,您为何不命工匠去调整呢?”景公说:“我自得其乐,哪里听到钟声不协调?”师旷说:“钟声,是用来调和天地之气,通达神明之听的。

我听说,钟声不协调,必将招致灾祸。

”景公不听,师旷便退下了。

晏子进入宫中见到景公,问道:“您听到了钟声吗?”景公说:“听到了。

”晏子说:“我听说,钟声不协调,必将招致灾祸。

师旷说钟声不协调,您不以为忧,反而自得其乐,这就是我所说的忧患啊。

”景公说:“我自得其乐,哪里会忧虑呢?”晏子说:“您不明白啊。

钟声不协调,天地之气不协调,神明之听不调和,这是国家的大忧患。

您自得其乐而忘记忧患,我担心国家将有祸事发生。

”景公说:“我本就知道钟声不协调,但我也听说,音乐是用来养性的,我想自得其乐以养性,哪里敢忘记忧患?”晏子说:“既然如此,那么您的乐,就不是真正的乐。

景公登牛山的译文

景公登牛山的译文

景公登牛山的译文嘿,咱来说说这个“景公登牛山”的译文哈。

这故事是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原文是这么说的: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若何滴滴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曰:“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驽马棱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而况吾君乎!”晏子独笑于旁。

公雪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之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泣,子之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

数君者将守之,吾君方将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唯事之恤,行假念死乎?则吾君又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

见不仁之君,见谄谀之臣。

臣见此二者,臣之所为独窃笑也。

”景公惭焉,举觞自罚,罚二臣者各二觞焉。

那咱就开始翻哈。

景公到牛山上去玩,站在北边朝着自己国家的城池就开始抹眼泪,还说:“哎呀,咱这国家可真美呀!到处都绿油油、茂盛得很呐,可我咋就得离开这死翘翘了呢?”艾孔、梁丘据这俩家伙也跟着一块儿哭,说:“俺们多亏了国君您呐,才能有粗粮和不好的肉吃,才能有那破马和一般的车坐,俺们都不想死呢,更何况您呐!”嘿,就晏子一个人在旁边偷笑。

景公擦了擦眼泪扭头看着晏子说:“寡人我今天出来玩伤心成这样,艾孔和梁丘据都跟着我哭,就你一个人笑,咋回事呀?”晏子回答说:“要是让贤能的人一直守着国家,那太公、桓公就会一直守着啦;要是让勇敢的人一直守着,那庄公、灵公也会一直守着啦。

这些国君要是守着,咱国君您呐,就得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站在田地里干活啦,光想着怎么干活,哪还会想着死不死的事儿呢?那您又怎么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呢?因为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处在这个位置又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到了您这儿,您却独自为这个流眼泪,这可不仁义呀。

看到不仁义的国君,又看到那些爱拍马屁的臣子。

我看到这两样,我就自己偷偷笑啦。

”景公听了觉得很惭愧,就举起酒杯自己罚酒,还罚艾孔和梁丘据这俩家伙各两杯酒呢。

晏子春秋·景公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第二十一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景公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第二十一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景公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第二十一原文|翻译【原文】晏子使鲁,仲尼命门弟子往观。

子贡反,报曰:孰谓晏子习于礼乎?夫礼曰: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

今晏子皆反此,孰谓晏子习于礼者?晏子既已有事于鲁君,退见仲尼,仲尼曰:夫礼,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

夫子反此乎?晏子曰:婴闻两槛之闲,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

君之来速,是以登阶历堂上趋以及位也。

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

且吾闻之,大者不逾闲,小者出入可也。

晏子出,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不计之义,维晏子为能行之。

【译文】晏子出使鲁国,孔子命令及门弟子前去观看,子贡回来,报告说:谁说晏子熟习于礼?《礼》中说: 上台阶不能越级,在堂上不能快步走,授给玉器不能下跪。

现在晏子全部与此相反,谁说晏子是熟习礼的人呢? 晏子结束了对鲁君的拜谒后,离开宫廷去见孔子。

孔子说:礼仪的规则,上台阶不能越级,在堂上不能快步走,授给玉器不能下跪。

先生违反了这些吗? 晏子说:我听说两堂之间,君臣各有其位,君王走一步,臣子走两步。

鲁君走来得快,所以我上台阶跨越而行,在堂上快步走以按规定的时间到达我的位置。

君王授受玉时身子低伏,所以跪下以比他更低。

而且我听说,大的方面不超越礼的规则,小的方面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晏子出去了,孔子以宾客之礼相送,(返回后对及门弟子说): 不合常规的礼,只有晏子能够实行。

【繁体原文】景公使魯有事已仲尼以為知禮第二十一〔一〕晏子使魯〔二〕,仲尼命門弟子往觀〔三〕。

子貢反,報曰:「孰謂晏子習于禮乎〔四〕?夫禮曰:『登階不歷,堂上不趨,授玉不跪。

』今晏子皆反此,孰謂晏子習于禮者〔五〕?」晏子既已有事于魯君〔六〕,退見仲尼,仲尼曰〔七〕:「夫禮,登階不歷〔八〕,堂上不趨,授玉不跪。

〔九〕夫子反此乎〔一十〕?」晏子曰:「嬰聞兩檻之閒〔一一〕,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一二〕。

君之來遬〔一三〕,是以登階歷堂上趨以及位也〔一四〕。

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一五〕。

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及翻译

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及翻译

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原文及翻译原文: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古者尝有处?I巢②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

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

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

其不为?I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

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

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

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

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

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

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若此三言者,樱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

”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译文: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晏子回答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没有益处。

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诚心于爱护人民,果断地行善,天下人都心怀他们的统治规律而归服于他们的最佳行为方式,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大众高兴的原因。

晏子春秋原文及翻译

晏子春秋原文及翻译

晏子春秋原文及翻译晏子春秋原文及翻译《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晏子春秋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晏子春秋原文: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

景公见之曰:“嘻!夫了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

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

公不说,趣召晏子。

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

”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

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

”遂让不受。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二十五》译文:晏子入朝的时候,每每乘坐破旧的车子,用劣马拉车。

齐景公发现了这种情况,惊讶又自责地说:“哎呀!先生的俸禄太少了吗?为什么乘坐这么破旧不堪的车子呢?”晏子回答说:“倚仗国君的恩赐,我得以保全父、母及妻三族的衣食,还能周济国内的游士,使他们得以生存。

国家给我的俸禄很多啊,我能够穿暖吃饱、还有车马可以自己用,我已经很满足了。

”晏子出宫后,景公派大夫梁丘据给晏子送去四匹马拉的豪华大车,结果来回送了好多次,晏子都不肯接受。

景公很不高兴,立即召见晏子。

晏子到后,景公说:“先生不接受我的馈赠,那我也不乘车了。

”晏子回答说:“国君派我管理百官,我应该节省衣食,朴素勤俭,给百官和百姓作个榜样。

我努力的廉洁节俭,还恐怕他们奢侈浪费而不顾自己的品行。

现在,国君在上乘豪华大车,我在下也乘豪华大车,这样,我就没有理由去禁止百姓不讲礼义、追求奢华、铺张浪费的行为了。

”最后,晏子还是辞谢了景公的好意,没有接受豪华的车马。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①司马迁读《晏子春秋》,高之,亟莫知其所以为书。

或曰:晏子为之,而人接焉。

或曰:晏子之后为之。

仲尼相鲁原文翻译

仲尼相鲁原文翻译

仲尼相鲁原文翻译
仲尼相鲁原文翻译
《仲尼相鲁》是选自《晏子春秋·外篇》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仲尼相鲁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仲尼相鲁
【原文】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

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

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

若(君)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

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

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

”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选自《晏子春秋61外篇》)
【注释】
①晏子:指晏婴,为春秋时期齐国国相。

②阴:假意。

③强谏:是指竭力规劝。

【译文】
孔子担任鲁国的.宰相,景公认为这就是齐国的忧患。

对晏子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敌对国家的忧患。

现在孔子当了鲁国的宰相可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君主用不用忧愁。

拿鲁国的国君,是个昏庸软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众的宰相。

国君不如暗地里表示钦慕孔子的才能,假说许他做齐国的宰相。

孔子竭力劝谏而鲁君不听从,孔子一定会认为鲁君骄傲而来到齐国。

国君不要接纳他。

这样,他将自然和鲁国断绝关系,又不能被任用齐国。

孔子就窘迫。

”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景公不接纳,所以孔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

晏子春秋《谏上》原文(2)

晏子春秋《谏上》原文(2)

晏子春秋《谏上》原文(2)景公游寒涂不恤死胔晏子谏第十九景公出游于寒涂,睹死胔,默然不问。

晏子谏曰:“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

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涂,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

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

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

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藉敛而忘民,吾罪大矣。

”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其年,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第二十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景公之时,荧惑守于虚,期年不去。

公异之,召晏子而问曰:“吾闻之,人行善者天赏之,行不善者天殃之。

荧惑,天罚也,今留虚,其孰当之?”晏子曰:“齐当之。

”公不说,曰:“天下大国十二,皆曰诸侯,齐独何以当?”晏子曰:“虚,齐野也。

且天之下殃,固干富彊,为善不用,出政不行,贤人使远,谗人反昌,百姓疾怨,自为祈祥,录录彊食,进死何伤!是以列舍无次,变星有芒,荧惑回逆,孽星在旁,有贤不用,安得不亡!”公曰:“可去乎?”对曰:“可致者可去,不可致者不可去。

”公曰:“寡人为之若何?”对曰:“盍去冤聚之狱,使反田矣;散百官之财,施之民矣;振孤寡而敬老人矣。

夫若是者,百恶可去,何独是孽乎!”公曰:“善。

”行之三月,而荧惑迁。

《晏子答梁丘据》全文翻译

《晏子答梁丘据》全文翻译

《晏子答梁丘据》全文翻译《晏子答梁丘据》全文翻译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写照和传承,是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凝练简约的文字、独具匠心的布局,深邃的思想、审美的情趣、价值的认同,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价值。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小学《晏子答梁丘据》全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晏子答梁丘据原文: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

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

”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

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

”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

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

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

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

”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

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

”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婴非有异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

故难及也?”译文梁丘据死了,齐景公召见晏子并告诉他说:“梁丘据对我既忠又热爱,我打算让他的丧事办得丰裕些,让他的坟墓建得高大些。

”晏子说:“请问梁丘据对您的忠诚和热爱的表现,能说给我听听吗?”齐景公说:“我喜好的玩物,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而梁丘据把他自己拥有的玩物供我享用,因此知道他忠诚。

每每刮风下雨,夜间找他,他一定问候好,因此我知道他热爱我。

”晏子说:“我应对(您的话),就会获罪;不应对,就没有用来事奉君王您的,怎敢不应对呢!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臣子(的心思)专门用在他的君王身上,叫做不忠;儿子(的心思)专门用在他的父亲身上,叫做不孝。

晏子春秋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原文翻译晏子春秋原文翻译《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下面小编收集了晏子春秋(节选)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

一、《晏子使楚》原文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和外交家。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何以也:用什么方法呢?楚王闻之,之:代词:这个消息。

吾欲辱之,之,代词: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

为:于。

何坐:犯了什么罪。

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

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春秋·景公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
第二十一原文|翻译
【原文】
晏子使鲁,仲尼命门弟子往观。

子贡反,报曰:孰谓晏子习于礼乎?夫礼曰: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

今晏子皆反此,孰谓晏子习于礼者?晏子既已有事于鲁君,退见仲尼,仲尼曰:夫礼,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

夫子反此乎?晏子曰:婴闻两槛之闲,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

君之来速,是以登阶历堂上趋以及位也。

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

且吾闻之,大者不逾闲,小者出入可也。

晏子出,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不计之义,维晏子为能行之。

【译文】
晏子出使鲁国,孔子命令及门弟子前去观看,子贡回来,报告说:谁说晏子熟习于礼?《礼》中说: 上台阶不能越级,在堂上不能快步走,授给玉器不能下跪。

现在晏子全部与此相反,谁说晏子是熟习礼的人呢? 晏子结束了对鲁君的拜谒后,离开宫廷去见孔子。

孔子说:礼仪的规则,上台阶不能越级,在堂上不能快步走,授给玉器不能下跪。

先生违反了这些吗? 晏子说:我听说两堂之间,君臣各有其位,君王走一步,臣子走两步。

鲁君走来得快,所以我上台阶
跨越而行,在堂上快步走以按规定的时间到达我的位置。

君王授受玉时身子低伏,所以跪下以比他更低。

而且我听说,大的方面不超越礼的规则,小的方面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晏子出去了,孔子以宾客之礼相送,(返回后对及门弟子说): 不合常规的礼,只有晏子能够实行。

【繁体原文】
景公使魯有事已仲尼以為知禮第二十一〔一〕
晏子使魯〔二〕,仲尼命門弟子往觀〔三〕。

子貢反,報曰:「孰謂晏子習于禮乎〔四〕?夫禮曰:『登階不歷,堂上不趨,授玉不跪。

』今晏子皆反此,孰謂晏子習于禮者〔五〕?」晏子既已有事于魯君〔六〕,退見仲尼,仲尼曰〔七〕:「夫禮,登階不歷〔八〕,堂上不趨,授玉不跪。

〔九〕夫子反此乎〔一十〕?」晏子曰:「嬰聞兩檻之閒〔一一〕,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一二〕。

君之來遬〔一三〕,是以登階歷堂上趨以及位也〔一四〕。

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一五〕。

且吾聞之,大者不踰閑,小者出入可也〔一六〕。

」晏子出,仲尼送之以賓客之禮,不計之義〔一七〕,維晏子為能行之〔一八〕。

【繁体注释】
〔一〕蘇輿云:「『景公』當作『晏子』,傳寫誤也。

」◎則虞案:元刻本、活字本「有」誤作「布」。

凌本此章以下各文皆無。

〔二〕則虞案:韓詩外傳四、論衡知實篇作「晏子聘于魯」,初學記二十一引作「使魯」。

周廷寀云:「春秋齊使聘魯,自襄公二十七年慶封之後,於經更無所見,蓋諸子之寓言也。


〔三〕則虞案:元刻本、活字本、嘉靖本、綿眇閣本「弟子」
二字互倒。

〔四〕則虞案:元刻本、活字本「子」下複「子」字。

〔五〕則虞案:韓詩外傳作「上堂則趨,授玉則跪。

子貢怪之,問孔子曰:『晏子知禮乎?今者晏子來聘魯,上堂則趨,授玉則跪,何也?』孔子曰:『其有方矣。

待其見我,我將問焉。

』」論衡亦作「門人問孔子,孔子不知,而問于晏子」。

竊疑此章似有重複,自「仲尼命門弟子」至「既已有事于魯君」,古本晏子似無其文,外傳始有之。

論衡蓋亦據外傳為說,後人又復據外傳增入此段文字。

初學記所引,猶存舊貫,可證也。

元刻本、活字本、嘉靖本脫「孰」字。

〔六〕劉師培補釋云:「『已』,即『既』也。

蓋一本作『既』,一本作『已』,後人併而一之。


〔七〕則虞案:初學記不重「仲尼」二字。

〔八〕則虞案:外傳、論衡、初學記皆無「登階不歷」句。

〔九〕則虞案:此二句見曲禮上。

〔一十〕黃以周云:「初學記文部作『夫子反此,禮乎』。

『禮乎』,二字句,今本脫,當據補。

」◎則虞案:「此」字即指上「禮」字而言,不必再出「禮」字。

〔一一〕孫星衍云:「『檻』,疑當為『楹』字之誤也。

」◎盧文弨云:「『檻』訛,元刻作『楹』。


〔一二〕則虞案:外傳作「夫上堂之禮,君行一,臣行二」,初學記引亦無二「其」字。

鄭玄注儀禮聘禮,三引皆無「其」字,當據刪。

云「兩楹之閒」者,儀禮聘禮「公側襲受玉于中堂與東楹之間」,
注:「中堂,南北之中也。

入堂深,尊賓事也。

」李如圭集釋云:「中堂,堂東西之中也。

是為兩楹間。

」後儒於「中堂」與「東楹」疏說各異,證以晏子此文,是兩楹之間即中堂。

云「君行一,臣行二」者,指行於堂上而言。

儀禮「公側襲受玉于中堂東楹之間」者是也。

蓋主君在東,聘臣在西,臣向東行,君步闊,臣步狹,是君行一步,臣趨而行二步。

〔一三〕孫星衍云:「初學記作『速』,說文:『速,疾也,籀文作「遬」。

』◎黃以周云:「初學記作『君之所來速』。

」◎則虞案:外傳作「今君行疾」。

〔一四〕黃以周云:「『及』,初學記作『反』。

」◎則虞案:外傳作「臣敢不趨乎」,無「登階歷堂上趨」等字,外傳非也。

「登階歷堂上趨」者,聘禮曰:「賓入門左,介皆入門左,北面西上,三揖,至于階,三讓,公升二等,賓升。

」注:「先賓升二等,亦欲君行一,臣行二。

」疏云:「諸侯階有七等,公升二等,在上仍有五等,而得云君行一,臣行二者,但君行少,臣行多,大判而言,非謂即君行一,臣行二。

」左僖二十八年傳:「子玉使宛春告於晉師曰:『請復衛侯而封曹,臣亦釋宋之圍。

』子犯曰:『子玉無禮哉!君行一,臣行二,弗可失矣。

』」又左襄七年傳:「衛孫文子來聘,且拜武子之言,而尋孫桓子之盟,公登亦登。

叔孫穆子相,趨進曰:『諸侯之會,寡君未嘗後衛君,今吾子不後寡君,未知所過。

吾子其少安。

』」韓非子載穆叔語:「今子不後寡君一等。

」是其證。

朱子語類問行一行二之義曰:「君行步闊而遲,臣行步狹而疾,故君行一步而臣行兩步,蓋不敢同君之行
而踐其跡也。

」是「趨」之義也。

〔一五〕則虞案:禮記「授立不跪」,注:「不跪不坐,為煩尊者俛仰受之。

」少儀「受立授立不坐」,是通授受言也。

聘禮:「賓升,西楹西東面,擯者退中庭,賓致命,公左還,北鄉,擯者進,公當楣再拜,賓三退,負序,公側襲受玉于中堂與東楹之間。

」注:「東楹之間,亦以君行一,臣行二。

」疏:「兩楹之間,為賓主處中,今乃於東楹之間,更侵東半間,故曰『君行一,臣行二』也。

」是受玉之禮也。

受玉之禮,君獨見於以尊賓,故無贊,經不言臣立臣跪,此云「跪」者,足補儀禮之略。

又案:主君返玉,遣卿于館行之,禮有明文。

此云「君授玉」,當作「授君玉」。

論衡「授玉不跪,晏子跪」,是亦言授君玉,而非君授玉。

韓詩外傳作「今君之授幣也,卑臣敢不跪乎」,尤非。

授幣行于私覿時,聘禮云「公用束帛」,注:「致幣也,言用尊於下也,亦受之於序端。

」公食大夫禮侑賓云:『公受宰夫束帛。

」是此亦宰夫授之,非親授也。

當從晏子作「玉」者是。

〔一六〕蘇時學云:「此與論語子夏言同,蓋古有此語。


〔一七〕王念孫云:「案『不計之義』,初學記文部引作『不法之禮』,上有『反(句),命門弟子曰』六字,然則『不計之義』二句,乃孔子命門弟子之語,今脫去上六字,則不知為何人語矣。

外上篇曰『晏子出,仲尼送之以賓客之禮,再拜其辱,反,命門弟子曰』云云,文義正與此同。

韓詩外傳載此事亦云:「『孔子曰:「善,禮中又有禮。

」』」◎則虞案:指海本已增此六字,「不計」作「不法」。

〔一八〕則虞案:初學記作「唯晏子能為之」。

外傳作「孔子曰:
『善,禮中有禮。

賜,寡使也,何足以識禮也。

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

」晏子之謂也。

』」與此異。

指海本已據初學記校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