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情况、方法、环节、空间、认识、难点、有效、自主、充分、整体、合作、配合、沟通、提升、制定、发现、掌握、思想、精神、基础、重点、能力、作用、结构、主体、设置、激发、拓展、丰富、整合、引导、完善、巩固、创新、改革、提高、实施
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
本课时,我本着对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意志的创新提高为原则,通过一系列探究互动活动来得以实施。由此,我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安排作以下解说:
一、说教材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选自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第一节。本节课的探究对象是生活中的常见几何体,从观察我们身边的立体图形入手,勾勒出立体图形的形状,利用类比的方法找出图形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归纳其特征,它既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又是几何学习的开端,更是对小学已有立体图形知识的提高和完善,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等几何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发现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中立体图形的认识,从生活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小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节内容是对学生小学已有的立体图形知识的提高和完善,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要求,因此,我这样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体
教学难点:柱体、锥体在生活中常见,容易识别,但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用数学术语来说明,对于初一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四、说教法
几何教学,体现的是“重结论,更重过程”的思想,本节课与我们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结合学生情况,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①直观教学法:让学生看实物图,模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贡献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立体感以及空间思维能力。②比较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各种几何体的特征。③情景教学法:创设丰富的图片情景,
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亲自感受。主要环节:①观看图片,激发想象;②动手操作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提升学生智慧。
五、说学法
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具有一定探索精神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强,所以,本节课,从教学环节设计中,注重学生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去发现、去归纳、去想象、去动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建筑、美景图片,这一环节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创造一种探索情境,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第二环节:分组讨论探究,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大胆发现、猜想、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精神。第三环节:反馈练习。首先,通过学教稿设计练习,从静态的角度,巩固新知。其次,设计操作环节,这样在巩固新知的同时,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还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第四环节:课堂小结,通过板书知识结构框架,以问答形式小结。第五环节:动手能力大比拼,用所给材料,看哪一组拼的立体图形最多,同时为后面学习表面展开图作准备。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结合新旧教材的变化,新教材中删除了《欧拉公式》这一内容,我作为课后作业拓展设计,这样分开,既有效地注重课堂知识的巩固,又注重了课后能力的拓展。
七、说板书设计
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知识点大都在屏幕上展示,所以,在板书设计上,主要以板书重点知识框架为主,使学生一目了然。
八、说教学反思
本课时内容简单,除了知识点的学习之外,学生能力的培养属本节课的重点之一,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结合学生课堂配合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下方面有待提高:学生活动设计操作性不是很强,由于学生初学几何,对学生的引导太笼统,导致学生活动效果不是很好。从师生课堂互动情况来看,教师参与活动方面不自然,有待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课堂整体来看,学生接受、掌握情况较好,学生的能力提高方面不是很好。
初一数学:史金刚
2012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