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两个瞿秋白与一部《子夜》
子夜主要任务评析
《子夜》主要人物评析——吴荪甫、赵伯韬《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它标志着茅盾创作的一个高峰,也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
《子夜》把个人、群体和民族的危难联系在一起,把艺术审美和历史理性的思索并置一处,通过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形成网络式的结构艺术,从而奠定了中国社会分析型小说的基础,被瞿秋白称赞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而在这样一个鸿篇巨制中,人物始终是茅盾注意的中心,他注重在时代、社会、家庭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塑造人物形象。
而在《子夜》的众多的人物中,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则是中心人物,也是茅盾重笔描写的灵魂人物。
吴荪甫是一个性格矛盾复杂,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在吴荪甫身上表现得十分鲜明。
他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不满,但又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和赵伯韬合作搞公债投机;他不满蒋介石政府的苛捐杂税、军阀战争,但他又依靠国民党军警来镇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对工农群众和红军极端恐惧和仇视;在家里,他专制独断,表现出其封建性的一面。
吴荪甫形象的创造,最能体现茅盾的艺术追求,也并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是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
吴荪甫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明强干,有雄心,敢冒险,是一个铁腕人物。
他有雄厚的财力,很有才干,曾留学欧美,懂得一套企业管理的学问、本领。
他有着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要和倾销中国市场的外货竞争。
为此,他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家孙吉人、矿业资本家王和甫一起建立起了兼办金融和实业的益中信托公司。
梦想有一天在他控制下的益中公司“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他的许多工厂里的产品销行全国,深入穷乡僻壤。
他以放款给同业为手段做成圈套,一口气并吞了八个生产轻工日用品的厂。
他的理论是,要把那些平庸的企业家毫无怜悯地打倒,把他们的企业掌握到他的铁腕中来,以实现他的吴记资本主义王国的美梦,充分表现他的野心、魄力、冒险精神和竞争中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
瞿秋白的“三个不得不符合历史事实吗
瞿秋白的“三个不得不符合历史事实吗2022年7月1日,《作家文摘》报在头版摘登了南京《钟山》杂志刊登的王彬的一篇文章《瞿秋白的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该文主要内容是把1935年5月瞿秋白不幸被捕后被蒋介石杀害,归罪于为革命鞠躬尽瘁、以身殉职的博古。
一所谓“不得不走”是王彬彬认为瞿秋白被害的原因之一,是博古要他到瑞金,调他的目的是对他“进行监管”,并不让他在上海养病。
事实果真如此吗1934年2月,瞿秋白奉命去苏区后,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执委会主席团成员、中央执委会人民委员会教育人民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兼苏维埃大学校长,兼管教育部所管的艺术局,还领导《红色中华》报和红色中华通讯社工作。
早在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瞿秋白就当选为第一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执委会下设人民委员会,瞿秋白任教育人民委员,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只是当时瞿秋白身在上海未能到职。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作出了瞿秋白离沪赴苏区的决定,可以说委以重任,苏区的教育、宣传、文艺全部由他一人统领。
瞿秋白这时在上海,物质条件比瑞金好,但处境是很危险的,他是蒋介石密令抓捕的重点人物。
据杨之华回忆:在白色恐怖严重时,他们不得不经常更换住址,党组织经常送来警报,一接到警报,他们马上就得走,他们曾四次到鲁迅家避难。
1934年1月初,瞿秋白去苏区之前,要和茅盾、鲁迅告别。
杨之华知道敌人正在大搜捕,但还是同意他去,并再三叮嘱他路上千万小心。
杨之华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从1933年5月至1934年6月的一年中,有四届江苏省委书记先后被捕;1934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以李竹声为首的上海中央局及上海、江苏党组织工作人员17人被捕;到了1934年9月,上海各区委又遭到连续破坏,只剩下三个区委;1935年夏秋,党组织再次受到大破坏。
此后的两年内,上海的重要党组织机构都未能完全恢复起来。
国共关系的一段往事——王彬彬
国共关系的一段往事——王彬彬几年前,我到台湾开会。
主办方安排大陆与会者去了趟台北市著名的诚品书店。
时间短促,我只挑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万亚刚的《国共斗争的见闻》,李敖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
从李敖所作的序中可知,作者万亚刚本名万大鋐,1928年19岁时,即进入陈立夫的“中统”,直到59岁退休,凡40年。
在“中统”,万氏历任科长、晋陕豫边区专员、调查局主任秘书等职。
抗战期间,曾潜入“红色圣地”延安,并安插特务到抗大“潜伏”。
这种经历,使得他对国共两党的恩怨所知颇深。
《国共斗争的见闻》是万氏相关文章的结集。
从集中一些文章看,晚年万氏,坚决反对“台独”,是铁杆的“统派”。
这且不谈。
集中有一篇《谜,还是谜》,谈的是瞿秋白之死。
文中有这样一段:瞿秋白之死,在我心中成谜,起因于我对国民党对待共产党政策的了解。
在政治斗争场合,凡是占上风者,对待敌人往往宽大,国民党如此,共产党亦然。
中统成立于一九二八年,专职对付共党的地下活动。
由于共党的地下组织非常严密,所以工作很吃力,成绩亦不好。
一九三年建议对共党分子采宽大政策,由政府颁行“处理共党分子自首自新办法”,以后就按照这个办法,对付共党分子以争取“转变”为主。
在抗战以前,国民党的声誉,和共党在建国初期一样,如日中天,全民爱戴,所以争取共党分子转变并不困难。
即以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而论,有三分之一以上,被捕后转变,成为中统的成员。
这些从共党过来的人,熟悉共党的地下活动,由于他们的指引,终于在一九三四年底,将共党设在上海的地下总部和其他重要机关,全部破获。
追源溯因,都是宽大政策之功。
万氏的意思是说,瞿秋白被捕时,国民党已对捕获的共产党实行“宽大政策”。
依常理,瞿秋白不应该被处死,这个问题也姑且不论。
我感兴趣的是万氏所说的这“宽大政策”本身,以及这政策产生的效用。
要说清这政策如何产生,还得从国共合作的破裂说起。
【鲍罗廷依靠的“革命先锋”】由于孙中山力排党内非议,坚决主张“联俄容共”,1923年,国共开始了第一次的所谓“合作”。
文学经典与颜色政治——瞿秋白与《子夜》的文学史接受
见
。 。 由于瞿 秋 白稍后 即陷入 政 治命 运 的
转折 期 , 而茅 盾 也 因此 前 脱 党 两 人 再 度 失 去 联 络 。
后来 茅盾从 弟弟 沈泽 民 口中得 知 瞿 秋 白 的境 况 , 第
二天便 前 往 探 访 并 请 其 审 阅《 夜 》 子 原稿 及 写 作 大
纲 。两 天后 , 秋 白夫妇 临时 避难 在 茅 盾 家 中。在 瞿 这段 时间里 , 两人天 天谈《 子夜 》 这也成 了 中国现代 ,
学 良性 互 动 的 表 征 。
人行 》 出批 评 , 对其《 提 还 子夜 》 的创作 产生 了重大影
响 。瞿秋 白对《 子夜 》 的修 改和 批评 , 以革 命再 造 是
文 学 的最 典 型 的 例 子 。刘 小 中认 为 ,瞿 秋 白对 茅 盾 “
当初 茅盾 构思《 夜 》 , 子 时 只准备 写“ 市—— 农 都
瞿秋白认为子夜首先是讨论问题因此他择要提出来谈的都是关于中国封建势力军阀混战民族工业帝国主义与民族资本家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和恋爱问题里的阶级关系人物情节里的立三路线历史必然和革命战术等问题
第 2 卷第 2 6 期
Vo . 6 . 1 2 No 2
徐 州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收 稿 日期 : 0 l l3 2 l 一 O 0
奇故 事” “ 、 很难说 它是写 实主义 的” _ 然而 , 于有 。5 由 了瞿 秋 白的革命 意识 的 介入 , 子 夜 》 小说 情 节 的 《 从 设计 到人物 细节 的呈现都 发生 了巨大 变化 。从 茅盾
作者 简 介 : 修 海 ( 6 ) 男 , 建 连 城 人 , 州 大 学 文 学院 讲 师 , 士 , 要 从 事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 、 国 文 艺思 想 史研 究 。 傅 17 一 , 福 9 郑 博 主 中
惟《白鹿原》入选必读书目 引起争议
惟《白鹿原》入选必读书目引起争议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作为当代文学中的惟一作品,入选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排定的大学生必读文学书目。
与《白鹿原》一同被列入必读文学书目的还有茅盾的《子夜》、钱钟书的《围城》、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白鹿原》是否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白鹿原》作为建国以来的文学创作中惟一的入选作品是否合理?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一些研究当代文学的专家学者,请他们谈了自己的意见。
王彬彬(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白鹿原》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说,它能获得“茅盾文学奖”就足以证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但《白鹿原》并不是中国建国后最好的一部小说。
《白鹿原》入选大学生必读书目是一件好事,它表明这个官方书目更注重从文学性、艺术性的角度来选择更有助于大学生文化修养形成的著作。
王光东(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当代文学作品如果只选一部,我感觉选《白鹿原》是不太合适的。
《白鹿原》的确很好,很优秀,但它不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中最好的一部。
我觉得张炜的《九月寓言》、王安忆的《长恨歌》以及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都比《白鹿原》要好。
《白鹿原》是一部家族小说。
我感觉家族小说在艺术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仅就家族小说而言,张炜的《古船》要早于《白鹿原》,艺术上似乎也比《白鹿原》要好一些。
施战军(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我认为《白鹿原》作为当代文学作品的首选是应该的。
五六十年代也有一些优秀作品,但是政治倾向性过于明显。
而《白鹿原》在整体上水平较高,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现在,从艺术水平和思想性上来衡量,还没有作品能够超过《白鹿原》。
因此,当代文学作品中选《白鹿原》是很客观的。
逄金一(青年评论家):我觉得当代文学作品中只选一部的话,这一部不应该是《白鹿原》。
虽然它得过茅盾文学奖,但是这不说明什么问题。
得过奖的不一定都是好东西。
我研究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这些作家大部分会在10年以后被遗忘,没有被忘掉的作家的作品也有一半以上都被忘记了。
子夜各章情节梗概
[故事简介]第一章1930年5月的一个黄昏,太阳方才下了地平线。
三辆雪铁龙汽车像闪电一样驶过外白渡桥,直向戴生昌轮船局面去。
这时,上海滩声名赫赫的工业大亨吴荪甫,会同二姐吴芙芳、二姐夫——金融‘界巨头杜竹斋,前去迎接由乡下前来避难的父亲吴老太爷。
吴老太爷年轻时曾是一名满头脑“革命”思想的“维新党”,自从25年前骑马跌伤了腿,就只信奉文昌帝君的《太上感应篇》,专念“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警告。
假设不是近来土匪实在太嚣张,共产党红军也有燎原之势,他本能够继续在老家蜗居、颐养天年的。
此刻,被儿女们接到那个喧嚣繁华的多数市上海,刚坐上汽车,他就感受到强烈的刺激,而跟从他而来的四小姐惠芳、七少爷阿萱这对乡下长大的“金童玉女”那么贪婪地注视并询问周遭的新鲜事物。
到了吴公馆后不久,世人的热情让吴老太爷的心直颤栗,他两手牢牢抱着《太上感应篇》,眼前显现了各类幻觉,他头脑里像有什么东西爆炸似的,最终突发脑溢血断气身亡。
吴荪甫果断地吩咐当差们打请律师,登报告丧,布置有关大殓所需的各项事宜。
公馆中乱哄哄地忙开了。
少奶奶林佩瑶的妹妹林佩珊不相信地低声问范博文:“莫非老太爷已经归天了么?”范博文颇具诗意地回答:老太爷在乡下已是“古老的僵尸”,但乡下实际就等于幽暗的“坟墓”,僵尸在坟墓里是可不能“风化”的。
此刻既到了现代多数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
第二章-第二天早晨五时左右,吴府的送殓仪式就开始了,吊客们像潮水一样涌来。
纷至沓来的客人中,既有企业老板、金融巨头,也有官场政客,寄生文人。
他们名为吊祭,实那么各怀鬼胎,或寻欢作乐,或暗做交易。
大餐室里聚集的人们正在谈论“标金”、“花纱”和前方的战事。
公馆的另一处,杜竹斋跑到花园假山的亭子里,在那里两个绅士样子的人正等得不耐烦。
他们别离是公债场上的魔王赵伯韬与信托公司的理事长尚仲礼。
他们正在商议合股做“多头”的情形,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
他们希望杜竹斋和吴荪甫也能加入进来。
现代文学讲述篇目《子夜》
浪漫·海派·左翼:《子夜》浪漫和颓废:《子夜》中的两个元素《子夜》解读中的两个问题左翼立场:海派文学的另一个传统《子夜》的创作思维模式一、浪漫和颓废:《子夜》中两个主要元素《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也被认为是19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的重要收获。
这部小说是在共产党的干部瞿秋白的参与下完成的,瞿秋白非常重视这部作品,评价它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并且断言“1933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子夜》的出版为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当时叫“写诗主义”)确定了一个经典的写作模式。
茅盾早年曾提倡过自然主义,当时说的自然主义与写实主义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作家应该从文本中隐退,对生活细节要非常冷静的态度去如实的描写。
它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左拉,严格按照现实生活的模样来写作的典范。
茅盾也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许多地方的描写与自然主义小说有点相象。
这一点没有什么疑问。
但我认为这是表面的看法,茅盾在骨子里还是一个带有颓废色彩的浪漫主义作家。
茅盾在1921年主编的《小说月报》的时候,最初提倡的也不是写实主义,他本来学西方最时髦的文学思潮,想要介绍和推广外来的表象主义的文学思潮。
表象主义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征主义”。
在五四的时候有一个统称,叫“新浪漫主义”文学,“新浪漫主义”是指现实主义以后的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即现代主义。
表象主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所以1921年的《小说月报》几乎每期刊登的都是西方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的戏剧、小说、诗歌。
但不久以后,胡适来考察商务印务馆,茅盾把《小说月报》给他看,胡适后来在日记里记着:“我劝他们要慎重,不可滥收。
创作不是空泛的滥作,须有经验作底子。
我又劝雁冰不可滥唱什么‘新浪漫主义’。
现代西洋的新浪漫主义的文学所以能立脚,全靠经过一番写实主义的洗礼。
有写实主义作手段,故不致堕落到空虚的坏处。
《子夜》故事梗概、导读
《子夜》导读及情节简答题【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人。
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
1916年由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到商务印书馆工作,开始翻译和创作活动。
1920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活动,成为最早党员之一。
1921年发起组织“文研会”,主编《小说月报》。
20年代中期,致力于文化评论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8年后,加入“左联”,从事左翼文艺运动并创作了大量作品。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解放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茅盾的文学活动是多方面的,从1916年以来,编辑过多种刊物,译介过大批外国文学作品,撰写了大量文艺论著,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培养和扶植了不少文学新人。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蚀》《子夜》《虹》《腐蚀》《锻炼》《农村三部曲》,剧本《清明前后》等。
【书名诠释】“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夜11时至凌晨1时。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
作者以此作书名,形象地概括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寓意是很深的。
1、《子夜》的人物描写特点。
描写手法的多样性。
对于典型人物的刻画,小说主要是采用心理描写手法,作者善于捕捉人物一刹那的内心活动去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常常达到细致入微、生动可感的境地。
同时,小说在人物塑造上还巧妙的运用了典型细节,使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
语言的丰富多彩。
小说针对不同人物的不同精神状态以及同一人物不同时间的不同心理,分别采用不同的语言,富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人物语言上,作者赋予不同性格人物以不同的语言和口吻。
如吴荪甫的语言常常是斩钉截铁,果敢有力;赵伯韬的调子是狂妄高傲,而又粗鲁卑俗的。
2、《子夜》的结构线索和结构特点。
结构的宏大而严谨。
《子夜》展示了中国 30 年代的社会画面,其中的三条线索是其描写的中心——即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双桥镇农民暴动与吴荪甫的矛盾、丝厂女工罢工斗争与吴荪甫的矛盾。
《子 夜 》 介绍
《子夜》导读上世纪三十年代,茅盾的《子夜》横空出世,轰动整个文坛。
瞿秋白曾撰文评论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那么,《子夜》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呢?今天,我们且来品味《子夜》。
【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人。
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
1916年由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到商务印书馆工作,开始翻译和创作活动。
1920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活动,成为最早党员之一。
1921年发起组织“文研会”,主编《小说月报》。
20年代中期,致力于文化评论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8年后,加入“左联”,从事左翼文艺运动并创作了大量作品。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解放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茅盾的文学活动是多方面的,从1916年以来,编辑过多种刊物,译介过大批外国文学作品,撰写了大量文艺论著,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培养和扶植了不少文学新人。
作品有: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1932年前后,又相继完成了获得巨大声誉的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代表作《林家铺子》、《春蚕》。
1933年又接续《春蚕》的人物和故事创作了《秋收》、《残冬》,构成了广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
40年代初,写下了《白杨礼赞》、《风景谈》等优秀散文。
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还有《腐蚀》和《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1年辞世。
1981年3月27日茅盾在北京逝世,生前留下遗嘱,用他的稿费设立“茅盾文学奖”,专项奖励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家作品。
子夜——精选推荐
《子夜》的艺术特色《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它标志着作者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已进入成熟的阶段。
在作品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倾心演奏了“一部白色的都市和赤色的农村交响曲”。
从中大规模的深入与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很形象的回答了当时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即三十年代的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榨下,殖民程度日益加深,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整个国际国内环境使中国难以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可以说《子夜》不仅是中国三十年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更是“我国无产阶级运动中出现的第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
”瞿秋白说过:“《子夜》是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扛鼎之作。
”《子夜》这一部小说不管是在深度的拓展、广度的延伸方面,还是在宏大的框架安排、人物的复杂心理的表现方面,都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术水品以及对人物的驾驭能力。
《子夜》是中国三十年代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茅盾《子夜》的主要思想成就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1、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悲剧命运的描写。
作品中描写的吴荪甫是上海工业界的巨头,他开办了规模很大的丝厂。
作品还写出一些中小工业资本家,但他们的公司、工厂最后都以经济破产结局。
破产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买办资本家、国民党政权的压迫。
各种压迫使得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再加上军阀大战,农村经济破产,更加深了民族工业的恐慌。
吴荪甫等的失败结局,说明了实业救国道路是不行的,表现了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悲剧命运。
2、表现了30年代的时代特征。
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等的压迫下为求出路,而加剧对工人的剥削和工人起而反抗的时代特征。
吴荪甫等使用各种手段压迫工人,使得无法生活,只得被迫罢工3、对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深刻揭示。
小说中矛盾的焦点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
资本主义列强的在中国大肆倾销剩余产品危及民族工业,而国民党政府也以苛捐杂税来排挤民族工业,买办资本家操纵中国的金融、公债市场破坏民族工业,以吴荪甫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在这重重压迫下一步步走向破产结局。
《子夜》小说赏析
小说《子夜》赏析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翟秋白题记1933年出版的《子夜》为矛盾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子夜》以其宏达的叙事、资本家群像的塑造、严谨的写实精神、都市文学叙事模式的特点一举奠定了现代长篇小说中里程碑的地位。
这部作品为我们描绘出一幅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广阔图景,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复杂的阶级斗争和矛盾,同是也成功的刻画了吴荪甫这一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形象,因此《子夜》极具艺术特色。
首先在叙事结构方面:《子夜》真实的反应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生活,矛盾用宏伟辽阔的格局展开了当时的社会全貌,又精密的安排布局,使作品形成宏达又精密的结构。
整个叙事都集中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一气呵成,而开头两章就借吴老太爷之死铺开了全部的人物关系,规模宏大而又错落有致。
《子夜》开启了都市文学的叙事模式的创新。
矛盾赞颂机械的‘力量’与‘美’,认为机械是‘都市大动脉’,矛盾对于工业文明的产物——现代大都会上海怀有一种抑制不住的赞叹。
小说开篇便是拿天堂般五月的黄昏,软风拂面的苏州河畔,闪烁的霓虹灯所宣示的城市活力:“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
小说虽然也客观的描述了上海的许多街巷道路,但大多只是作为叙事的背景一笔带过。
《子夜》浓墨重彩的地方是喧闹的证券交易会所、工潮汹涌的丝厂、密谋策划的吴家客厅的漫天飞舞的战争消息等,小说通过投机市场、民族资本家和工人阶级这代表都市生活的三个方面立体式的展现了大都会上海作为现代工业文明中心的真实面貌,而主要线索是围绕公债市场的激烈斗争展开的。
正是通过公债市场这一典型环境,矛盾从经济、政治的层面充分展现了大都会上海殖民性、民族性和无产阶级革命性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从而顺利实现了他的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意图。
《子夜》的叙述艺术还表现在内外视点的交错运用上,而且随着视点的转移,时空距离也不断变化。
如对吴老太爷的描写,叙述人以全能的视点,对这个人物的社会经历,思想做派,信仰抱负作了全面开拓。
瞿秋白为何没有长征
行 动 。贺子珍 当 时 已经 有几 个 月身 孕 。 着大 肚பைடு நூலகம்子还 是上 路 了 。 挺
至于 是否 因为 瞿秋 白身 患 重病 无法 随军 长 征 .当事 人之 一 的伍 修权 后来 有这 样 的说法 : 有 的 为 “ 倾路 线领 导 者 不 喜 欢 的干 部 . 左” 则被 他 们 乘机 甩
当瞿秋 白站 在萧 瑟 的风雨 中 目送 红军 出发 长 征时 .他 把 自 己身边 一位 身强力 壮 的马 夫换 给徐 特立 . 三 叮嘱他 保重 身体 . 再
同时还 将 自己的一件 长衫送 给冯 雪 峰作 为纪念 。 已经 预感 到 , 他
留 下 这 些 东 西 也 没 有 用 了
掉, 留在 苏 区打 游 击。 瞿秋 白 , 如 何叔 衡 等 同志 , 身体根 本 不适 宜
游击环境 , 也被 留下 ; 结果 使他 们 不 幸被 俘 牺 牲 , 昌、 贺 刘伯 坚等
同志也 是这样 牺 牲 的。事 实证 明 , 董 老 、 老等 年 高体 弱的 同 像 徐
志 , 于跟 主 力 红 军 行 军 , 被 保 存 了下 来 , 全 到 达 了 陕 北 。 由 都 安
送 别 了战友 , 秋 白立 即投 入 了紧 张 的工作 。他 坚持 《 瞿 红色
中华 》 常编 辑 出版 , 成红 军 主 力仍 在 苏 区 活 动 的假 象 . 到 正 形 直
红 军 主力撤 离 中央苏 区后 近一 个 月 , 国民党军 队才如 梦方 醒 . 急
52 领 导 文 萃 2 1 1 0 2 0◆ 上 ◆
瞿秋 白能不 能走是 一 回事 . 本人 愿不 愿走 却是 另一 回事 。 如 其 本 人坚 持 走 而最 终 只 能 “ ” 那 就要 问一 问 其 中到 底 是何 原 留 .
瞿秋白为何没有长征
瞿秋白为何没有长征作者:王龙来源:《领导文萃》2012年第19期2008年,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的《瞿秋白的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一文曾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年长征,瞿秋白“应不应走”、“愿不愿走”呢?首先,看瞿秋白“应不应走”。
瞿秋白是一位公众人物,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他是一个公开的共产党员,经常来往于广州和上海之间,和国民党各方面打交道。
他在黄埔军校作过演讲,黄埔的将领都认识瞿秋白。
就是说,一旦留下他随时可以被敌人辨识出来。
瞿秋白当时确实身患重病,让这样一位病人留在大兵压境的严酷环境打游击,显然凶多吉少。
但毛泽东当时也刚刚身患疟疾,憔悴不堪,可还是照样随军行动。
贺子珍当时已经有几个月身孕,挺着大肚子还是上路了。
至于是否因为瞿秋白身患重病无法随军长征,当事人之一的伍修权后来有这样的说法:有的为“左”倾路线领导者不喜欢的干部,则被他们乘机甩掉,留在苏区打游击。
如瞿秋白,何叔衡等同志,身体根本不适宜游击环境,也被留下;结果使他们不幸被俘牺牲,贺昌、刘伯坚等同志也是这样牺牲的。
事实证明,像董老、徐老等年高体弱的同志,由于跟主力红军行军,都被保存了下来,安全到达了陕北。
另一个例子是,1933年4月,王稼祥遇敌空袭被炸穿了肠子,因无法取出弹片,只好采取保守疗法。
长征开始时,王稼祥腹部插着管子,坐着担架开始行军,过雪山草地时,他肠子流脓,甚至爬出蛔虫,仍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全程坐着担架走完了长征。
可见,瞿秋白不见得经受不住长征之苦。
其次看瞿本人“愿不愿走”。
张闻天1943年12月在延安整风笔记中写道:当时关于长征前一切准备工作,均由李德、博古、周恩来三人所主持的最高“三人团”决定,我只是依照最高“三人团”的通知行事,我记得他们规定了中央政府可以携带的中级干部数目字,我就提出了名单交他们批准。
至于高级干部,则一律由最高“三人团”决定。
瞿秋白同志曾向我要求同走,我表示同情,曾向博古提出,博古反对。
而时任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吴亮平同志回忆说,到了快要长征的时候:在中央政府討论转移的一次会议上……会上提到哪些部长和部队一起长征,其中却没有包括瞿秋白同志,瞿秋白同志当面向毛泽东同志要求参加长征。
一曲旧时代的挽歌——简评《子夜》
7神州文学一曲旧时代的挽歌——简评《子夜》周伯远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三十年代初期,一部深刻剖析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力作赫然出现在中国文坛上,这就是茅盾的《子夜》。
《子夜》以前所未有的笔触,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在读者面前。
《子夜》,通过一系列活泼动人的典型人物形象,一幅幅斑驳陆离的社会生活场景,深刻揭示出三十年代的旧中国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这是《子夜》的思想内容所在,是这部小说最大的贡献。
同时,《子夜》的语言艺术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与其思想内容相得益彰,达到了较好的统一。
一、《子夜》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五彩斑斓的人物形象,将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每个人“细胞”展示给读者(一)《子夜》以吴荪甫为代表,塑选出踌躇满志、渴望振兴民族工业、强国富民、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面貌但最终仍难免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投降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形象。
吴荪甫,精明强干,经验丰富,多谋善断,手段毒辣,可谓是当时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佼佼者”,再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吴荪甫足可以称得上是“时代英雄”了。
他游历欧美,志向远大,希望以发展实业来挽救积贫积弱的中国。
为此,他严于律己、举止威严,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计划当中,就连妻子林佩瑶与雷鸣的感情纠葛也毫无所知。
但是,有美国金融资本家撑腰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流时时在吴荪甫身后虎视眈眈,妄图以金融资本控制工业资本,又使吴荪甫不得不用很大一部分财力、精力在公债角逐中与赵伯韬斗法。
同时,工人阶级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教育,已逐步觉醒,罢工运动正方兴未艾;农村中的农民暴动也如火如荼,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这些都使一向刚愎自用的吴荪甫顾此失彼,疲于应付,甚至有时他的自信心会减弱,自卑感会增强,于是他感到了自己孤独与软弱,他的性格上的二重性就自认而然地显现出来。
为了打败赵伯韬,吴荪甫将公债损失转嫁到工人头上,用武力镇压工人的罢工,说明他具有所有资本家共有的自私、残酷的一面;同时,在事业受阻,失败时,他也会破坏、发泄、绝望,甚至自杀,这不但形象地刻画出吴荪甫性格中.阴暗的一面,也深刻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
瞿秋白: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
瞿秋白: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作者:王彬彬来源:《领导文萃》2008年第21期所谓“不得不走”,是指1934年的年初,瞿秋白不得不离开上海,前往江西瑞金“苏区”;所谓“不得不留”,是指1934年10月,瞿秋白不得不留在“苏区”,而不能随红军“长征”。
瞿秋白因了这1934年的不得不走与不得不留,才有了1935年的被捕与被杀。
一中央为何一定要让瞿秋白从上海到“苏区”?对这个问题的解答,牵涉到王明、博古们为何能扳倒瞿秋白,夺取中共最高权力。
王明小瞿秋白五岁,博古小八岁。
尽管年龄相差并不大,但在中共的代际上,瞿秋白与他们,却实在是两代人。
当瞿秋白在莫斯科与他们相遇时,在“革命资历”上,他们只能算是乳臭未干。
若无强力的支持,凭其能力,是不可能扳倒瞿秋白的。
直接教唆和支持他们的,是米夫。
而米夫的背后,则是共产国际,是斯大林。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开完后,瞿秋白留下来当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这样,米夫就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两人就有了一种日常性的接触。
在中共人士面前,米夫咄咄逼人,不可一世。
而瞿秋白当然也不会真心佩服这个中国问题上的“洋专家”。
这当然会令米夫时有不快。
在忍无可忍时,瞿秋白曾向共产国际提出撤换米夫的请求,当然只能徒然增加米夫的仇视。
米夫除了直接打击瞿秋白外,更要“以华制华”,而他选中的就是自己在中山大学的学生王明、博古等人。
本来,米夫、王明们把瞿秋白从政治上踢出局后,就希望他从此销声匿迹,但瞿秋白仍然坚持发言。
从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出局,到1934年1月被迫离开上海,这三年的时间里,瞿秋白在党内党外的刊物上,不断发表谈论政治问题的文章。
1933年春夏,瞿秋白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上,连续发表了《国民党最大借款的目的》《庐山会议的大阴谋》等近20篇政论时评。
这批文章虽然主旨是在抨击国民党,但博古们却也感到了异样的疼痛。
9月22日,博古把持的中央突然发布《中共中央关于狄康(瞿秋白)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发动对瞿秋白的批判。
批评家学术档案——王彬彬
批评家学术档案——王彬彬
王彬彬
【期刊名称】《当代文坛》
【年(卷),期】2022()6
【摘要】《风高放火与振翅酒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共收录文章11篇,论述的对象大都是“五四”以来的文学人物或文学史上的一些问题,如《皆起于此夜之会》一文,试图呈现出陈独秀离开北大的来龙去脉,从历史“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因素,揭示新文化运动的复杂面貌。
也有几篇超出了狭义的“文学”范围,谈论了近代以来文化史上的问题。
书中收有一篇《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通过鲁迅的“不骂”蒋介石与胡适的“敢骂”蒋介石,对鲁迅与胡适的政治观念和现实姿态进行了比较。
【总页数】1页(PF0002)
【作者】王彬彬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知识分子良知为尺度:文学的心理人格论批评——王彬彬及王彬彬的文学批评
2.评论、指控与发表上的失当——对王彬彬教授《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
学世界>的学风问题》的学术批评3.做一个诚恳真实的批评家——王彬彬和他的文学批评4.批评家学术档案·王兆胜5.批评家学术档案--贺仲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彬彬散文的两副面孔
王彬彬散文的两副面孔
周红莉
【期刊名称】《扬子江文学评论》
【年(卷),期】2022()6
【摘要】读王彬彬散文会遇到两副截然的面孔。
一副是瞪着眼睛似乎准备干仗的“骂人”气派,一副是把学术的冷板凳搬进历史现场坐着哀叹往事。
也正是这两副可感的面孔,形成了王彬彬式文章的两个阐释路径。
前者直指当代文学文化中的人物或事件,直面社会现场或现象;笔墨较为切实、锋利,有时甚至刻薄;情绪节奏相对激烈,血液中的“狼奶”饱和度高,颇有为当代知识分子刮骨疗伤的态势。
但他没有像沈雁冰那样,取一个类似“郎损”的笔名遮遮掩掩做些批判文章,而是不惮于把自己制成一把利器,也不惮于背负“骂名”。
【总页数】7页(P96-102)
【作者】周红莉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两副面孔:网通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的两种策略
2.一种官司两副面孔--辉瑞和葛兰素史克两宗专利例案浅析
3.两副面孔——谈《山海经》两英译本中的山、
水和兽4.诺奇克的政治哲学:一种主义,两副面孔?5.两副两副“面孔”下的张力与弹性——从参议院委员会履职经历分析拜登的政策倾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夜简介
《子夜》故事梗概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尽管民生凋敝、战乱不止,在都市化的上海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有纸醉金迷的生活,有明争暗斗的算计,有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
开丝厂的吴荪甫在乡下的父亲吴老太爷避战乱来到上海,扑朔迷离的都市景观使这个足不出户的老朽的吴老太爷深受刺激而猝死。
吴府办丧事,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都来吊唁。
他们聚集在客厅,打听战况、谈生意、搞社交。
善于投机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找到吴荪甫和他的姐夫杜竹斋,拉拢他们联合资金结成公债大户“多头”,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
杜竹斋心下犹疑,赵伯韬遂向他透露了用金钱操纵战局的计划。
吴、杜决定跟着赵伯韬干一次。
这次合作,小有波澜而最终告捷。
因为金融公债上混乱、投机的情形妨害了工业的发展,实业界同人孙吉人、王和甫推举吴荪甫联合各方面有力的人,办一个银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且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几项企业。
这正合吴荪甫的心意。
他的野心很大,又富于冒险精神。
他喜欢和同他一样有远见的人共事,而对那些半死不活的资本家却毫无怜悯地施以手段。
很快地,益中信托公司就成立起来了。
这时,吴荪甫的家乡双桥镇发生变故,农民起来反抗,使他在乡下的一些产业蒙受损失。
工厂里的工潮此起彼伏,也使他坐立不安。
为对付工人罢工,吴荪甫起用了一个有胆量、有心计的青年职员屠维岳。
他先是暗中收买领头的女工姚金凤,瓦解了工潮的组织;当事发之后,姚金凤被工人看作资本家的走狗,而工潮复起的时候,他使吴荪甫假令开除姚而提升那个把事情捅出去的女工。
这样一来,姚的威信恢复,工人反而不肯接受对她的处置。
接着,作为让步,吴收回成命,不开除姚,并安抚女工给予放假一天。
吴荪甫依计而行,果然平息了罢工。
交易所的斗争也日渐激烈。
原先吴荪甫与赵伯韬的联合转为对垒和厮拼的局面。
益中信托公司,作为与赵相抗衡的力量,形成以赵伯韬为“多头”和益中公司为“空头”之间的角斗。
赵伯韬盯上吴荪甫这块肥肉,想乘吴资金短缺之时吞掉他的产业。
矛盾的作品强国学习
矛盾的作品强国学习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
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矛盾的作品众多,其中著名的有:
1、《子夜》: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2、《夜读偶记》:采取漫谈方式,着重论述了现实主义的特质、产生和发展,以及世界观对文艺创作的重要作用。
3、《白杨礼赞》: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的白杨树,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4、《林家铺子》: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5、《腐蚀》:描写了作为国民党女特务赵惠明的复杂生活和心理状态,集中抨击了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统治制度的罪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子夜》至今仍被视作是茅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而《子夜》某种意义上是茅盾和瞿秋白共同创作的,这一点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常识。
《子夜》出版后,瞿秋白曾撰文大加推崇,评价甚高。
然而,瞿秋白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子夜》吗?瞿秋白与茅盾可谓是多年知交。
二人1923年相识于上海大学。
其时,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瞿秋白除了党内工作外,还在上海大学任社会学系主任,而沈雁冰(“茅盾”笔名要到1927年开始写小说才用)则在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兼课,讲授“小说研究”。
瞿、沈二人当时是“党内同志”,主要担任的都是党内的任务,上海大学的教务不过是一种副业。
不但在党内活动中二人经常碰面,在居处上,两家也成了邻居。
沈雁冰夫人孔德沚还由瞿秋白夫人杨之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瞿秋白为筹备中共“五大”而离开上海到了武汉。
同时,沈雁冰也被中共中央派往武汉工作,并且在瞿秋白的直接领导之下。
瞿、沈二人虽都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从事着政治活动,但二人的政治热情是并不相同的。
这时期的瞿秋白,处于政治生涯的上升时期,热情高、干劲足,抱重病而日以继夜地忙碌。
沈雁冰则态度有所不同。
郑超麟在《回忆沈雁冰》一文中写道:“当时,我们做党内工作的人对于沈雁冰的评价,认为他不是一个积极的党员,但如果党组织派给他什么任务,他会毫不迟疑地完成的。
”①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分共”,国共全面决裂。
共产党人在武汉亦遭捕杀。
沈雁冰潜回上海,开始写《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也开始脱离共产党组织。
1928年7月,写完了《追求》的茅盾(其时,沈雁冰已开始以“茅盾”笔名名世),去了日本。
1928年5月,瞿秋白到了莫斯科,筹备中共“六大”。
会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而留在苏联。
1930年8月,瞿秋白回国。
在此前不久的1930年4月,茅盾也从日本回到了上海。
于是二人恢复了联系。
在1931年1月初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米夫煽动王明、博古等所谓“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造反夺权,全面掌控中共,瞿秋白则被踢下政治舞台,隐居在上海,像一块闲置的抹布。
在政治上被那批“红卫兵小将”踢出局了的瞿秋白,便想到文学界来寻求安慰和支撑。
瞿秋白与茅盾恢复联系后不久,茅盾开始构思和写作《子夜》。
在写作《子夜》的过程中,茅盾与瞿秋白在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上,有过细致的讨论,瞿秋白怀着强烈的兴趣,提了许多建议。
1933年2月,《子夜》出版,瞿秋白在4月3日的《申报·自由谈》上以乐雯笔名发表《〈子夜〉与国货年》,又在8月13、14日的《中华日报·小贡献》上,以施蒂尔的笔名发表《读〈子夜〉》,两文都对《子夜》做了热烈的称颂。
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被囚于国民党36师师部。
6月18日被杀。
知道自己生命已走到尽头的瞿秋白,在狱中写下了一生中最真实也最重要的文字《多余的话》。
这篇两万多字的《多余的话》,是这样结束的:最后……俄国高尔基的《四十年》、《克里摩·萨摩京的生活》,屠格涅夫的《鲁定》、托尔斯泰的《安娜·卡里宁娜》,中国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动摇》,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很可以再读一读。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永别了!瞿秋白喜爱文学,也有很高的文学鉴赏力。
在这番临死前“彻底暴露内心的真相”的“多余的话”中,瞿秋白也不忘谈到自己留恋的文学作品。
所举出的七部作品中,四部是俄国的,这且不论。
而其余三部中国作品中,居然有一部是茅盾的《动摇》。
留恋《阿Q正传》,留恋《红楼梦》,都很好理解。
但留恋茅盾的《动摇》,就很耐人寻味了。
如果茅盾的作品根本没有“入选”,谁也不会觉得奇怪。
作为一个颇富有文学修养的人,临死前仍留恋的数部作品中,本就不应有茅盾的位置。
退一步说,对于瞿秋白来说,临死前如果还留恋茅盾的某部作品,那也应该是《子夜》。
《子夜》中有瞿秋白的理念和心血。
《子夜》问世后,瞿秋白也热情地肯定。
至于《动摇》,应该是当初作为政治家的瞿秋白所鄙弃的。
但瞿秋白临死前所留恋的茅盾作品,居然不是《子夜》而是《动摇》,这原因何在呢?二从1931年春夏间开始,到1934年1月初离沪赴江西“苏区”,这三年半的时间里,瞿秋白积极介入了“左联”的工作,成为“左联”的领导人之一。
而“指导”《子夜》的写作,则是瞿秋白介入“左联“的开始。
王观泉在《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中,根据相关资料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两个“假设”。
一是1930年9月中共“三中全会”后至翌年1月的“四中全会”前,瞿秋白曾向茅盾谈及“立三路线”,这形成了《子夜》写作提纲中的相关内容。
二是瞿秋白读了《子夜》第四章初稿后,对茅盾谈到了“立三路线”对城市工作的危害,并谈到了基层组织对“立三路线”的抵制,这自然也影响了茅盾对相关问题的叙述。
据此,王观泉做出这样的判断:“这就证明了未来的《子夜》在共产党和国民党斗争,上海工人运动,共产党内部路线问题,‘左倾’冒险主义的决策与执行之间的矛盾和抵制,‘小热昏’碰上了‘冰桶’,等等所有这些构成《子夜》宏大气势的政治情节的原则,是瞿秋白向茅盾提供的。
”②这就意味着,在“立意”方面,瞿秋白就对《子夜》有深度影响。
不妨说,在一定程度上,瞿秋白假茅盾之手,以文学的方式,表达了其时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经济观点,表达了其时自己对中国社会的看法。
茅盾在多处地方谈及了瞿秋白对《子夜》写作的“指导”,其中以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一章所述最详。
茅盾主要回忆了瞿秋白对《子夜》情节和细节方面的“指导”。
“秋白在我家住了一两个星期,那时天天谈《子夜》。
秋白建议我改变吴荪甫、赵伯韬两大集团最后握手言和的结尾,改为一胜一败。
这样更能强烈地突出工业资本家斗不过金融买办资本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没有出路的。
”这是瞿秋白以改变情节的方式体现自己的理念。
“秋白看原稿极细心。
我的原稿上写吴荪甫坐的轿车是福特牌,因为上海那时通行福特。
秋白认为像吴荪甫那样的大资本家应当坐更高级的轿车,他建议改为雪铁龙。
又说资本家愤怒绝顶而又绝望就要破坏什么乃至兽性大发。
以上各点,我都照改了。
”(3)这说的是细节方面。
《子夜》一开头,就有三辆“雪铁龙汽车像闪电一般驶过了外白渡桥”,原来是瞿秋白让这“雪铁龙”出现的。
《子夜》第14章,写惨败后的吴荪甫,在书房里如暴躁的困兽。
“他疯狂地在书房里绕着圈子,眼睛全红了,咬着牙齿;他只想找什么人来泄一下气!他想破坏什么东西!他在工厂方面,在益中公司方面,所碰到的一切不如意,这时候全化为一个单纯的野蛮的冲动,想破坏什么东西!”恰在此时,佣人王妈捧着燕窝粥进来,吴荪甫便把王妈奸污了。
读过《子夜》的人,恐怕都会对这个细节有深刻的印象。
原来,最初的“创意”来自瞿秋白。
但瞿秋白只说吴荪甫应该“破坏什么乃至兽性大发”。
急中生“欲”地强暴女佣,却是茅盾的想象。
——茅盾也真能想。
瞿秋白的意见,却也并非都为茅盾所接受。
在《回忆秋白烈士》一文中,茅盾说:“秋白见了我们很高兴,问我在写什么,我说正在写《子夜》,他很有兴趣地问了故事的大概情节。
……过了几天,我带了写好的几章去,从下午一时,他边看边谈,直到六时。
谈得最多的是关于农民暴动的一章,写工人的部分也谈了不少。
因为《子夜》中写工人罢工有盲动主义的倾向,写农民暴动没有提到土地革命,秋白告诉我,党的政策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建议我据以修改《子夜》中写农民暴动和工人罢工的部分。
(关于农民暴动,由于我当时连间接的材料都没有,所以没有按秋白的意见修改,而只是保留了游离于全书之外的第四章。
)……”(4)晚年茅盾说到当初未按瞿秋白意见修改写农民暴动的一章时,把原因归结为“连间接的材料都没有”。
而晚年郑超麟在《回忆沈雁冰》中,则提供了另外的解释:茅盾从根本上反对中共在农村所发动的农民暴动。
郑超麟说,1927年,沈雁冰从武汉回到上海后,他登门探望:“我们谈了许多话。
我忘记了谈话的内容,但有一点是不曾忘记的,即是他明白向我表示反对当时党在乡村所实行的武装斗争路线。
……那天他还引了太平天国时期的一件故事。
似乎在安徽某地太平天国进行了土地革命一类的事情,即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到了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恰好是这个地方的农民特别反对太平天国的。
”(5)这样说来,茅盾之所以未按瞿秋白意见去写农民暴动,并不是因为对农民暴动“连间接的材料都没有”,至少这不是全部的原因。
并不赞成瞿秋白们曾经热衷的农民暴动,并不以中共在农村进行的“土地革命”为然,是茅盾不能按瞿秋白意见写农民暴动的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部分。
当然,后来茅盾在回忆当年时,不可能把这方面的原因说出来。
《子夜》出版后,瞿秋白在《〈子夜〉与国货年》中做了这样的评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带有明显的左拉的影响……自然,它还有许多缺点,甚至于错误,然而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在《子夜》不能够不说是很大的成绩。
茅盾不是左拉,他至少已经没有左拉那种蒲鲁东主义的蠢话。
”因为茅盾在贯彻瞿秋白意图时,还有着保留,所以在瞿秋白看来,小说“还有许多缺点,甚至于错误”。
但茅盾毕竟基本上贯彻了瞿秋白的意图,所以瞿秋白仍然对小说做了很高的评价。
在《读〈子夜〉》中,瞿秋白则说:“在中国,从文学革命后,就没有产生过表现社会的长篇小说,《子夜》可算第一部;它不但描写着资本家、买办阶级、投机分子、土豪、工人、共产党、帝国主义、军阀混战等等,它更看出许多问题,主要的如工业发展问题、工人斗争问题,它都很细心的描写与解决。
从‘文学是时代的反映’上来看,《子夜》的确是中国文坛上新的收获,这可说是值得夸耀的一件事。
”三《子夜》虽并不令瞿秋白完全满意,但毕竟也算是瞿秋白的“心血之作”。
当瞿秋白热情地“指导”《子夜》的创作和热情地欢呼《子夜》的出版时,是应该对《动摇》这样的作品不屑一顾甚至予以否定的,因为《幻灭》、《动摇》这类作品,表达的是“革命青年”的“幻灭”和“动摇”、失望和彷徨。
在《回忆沈雁冰》中,郑超麟说,曾看到瞿秋白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借用‘幻灭’、‘动摇’、‘追求’的字眼讽刺沈雁冰”。
但瞿秋白临死前所留恋的茅盾作品,却并不是也凝聚着自己心血的《子夜》,而是自己原本并不首肯的《动摇》。
其中原因,就在于赞美《子夜》的瞿秋白和留恋《动摇》的瞿秋白,并不是同一个瞿秋白。
赞美《子夜》的瞿秋白,是作为政治家的瞿秋白,或者说,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瞿秋白;而留恋《动摇》的瞿秋白则是作为文学家的瞿秋白,或者说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文学读者的瞿秋白。
虽然瞿秋白介入《子夜》的创作时,已经被王明们轰下了实际的政治舞台,但他作为政治家的角色意识并未消失,至少,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角色意识是十分强烈的。
瞿秋白是以“指导”《子夜》的写作为起点介入“左联”的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