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
网银安全保证措施
网银安全保证措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银进行金融交易。
网银的便捷性和高效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个人财产和信息的安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
本文将详细阐述网银的安全保证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个人信息。
一、强密码的设置和管理合理的密码设置是保障网银安全的第一步。
在使用网银时,用户应选择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复杂密码,并且不得使用过于简单、容易被猜到的密码。
此外,用户还应定期更改密码,并避免在多个网站或平台上使用相同的密码。
二、动态口令的使用动态口令是一种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生成的一次性密码,用于网银登录和交易的验证。
银行会向用户提供动态口令生成器或者手机APP,用户在使用网银时,除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外,还需要输入动态口令进行二次验证。
动态口令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网银的安全性,有效防止了密码被盗用的风险。
三、双因素认证技术双因素认证技术是指在网银登录或交易时,用户需要同时提供两个或更多的因素进行身份验证,如密码、指纹、声纹等。
这样的设定可以进一步提升账户的安全等级,防止非法入侵和欺诈行为。
四、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为了防止电脑被病毒和恶意软件感染,用户应安装可靠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
同时,用户还应设置防火墙,限制不明身份的网络流量进入计算机系统,防止黑客通过网络攻击进行非法访问。
五、安全的网络环境网银的安全性还受到用户所处的网络环境的影响。
为了保障个人信息和财产的安全,用户应确保使用的网络是安全可靠的,避免使用公共网络进行敏感信息的处理和交易。
在非常必要的情况下,用户也要确保网络连接是加密的,可以通过了解网络协议和连接方式来选择更安全的网络环境。
六、定期对账和监测账户活动用户应定期对账,及时监测账户的正常活动。
如果发现账户异常或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应立刻联系银行或金融机构进行冻结和申请赔偿。
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有哪些
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有哪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网银的安全风险也在逐渐增加,因此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以确保客户的资金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以下是网银常见的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银行会采用多层安全防护措施。
例如,银行会在网银平台上进行身份验证,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陆。
此外,还可以设置安全问题和答案,用于重置密码。
在登录过程中,有些银行还会通过短信验证码,语音验证码或动态密码等方式进一步确认用户的身份。
其次,银行会采用加密技术保护客户信息的传输安全。
常用的加密技术有SSL(Secure Sockets Layer)和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这些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在传输过程中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再次,银行会设置交易限额,以减少因账户被盗导致的损失。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每日或每笔交易的限额,超过限额的交易将被拒绝。
此外,银行还会监控客户账户的交易情况,如发现异常行为,会及时冻结账户并通知客户。
另外,银行还会对网银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更新。
这包括修复安全漏洞、更新系统补丁、升级软件等。
同时,银行会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防止社会工程学等非技术攻击。
最后,银行还会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
如果客户发现账户异常或遭遇诈骗等情况,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在线渠道向银行投诉,并及时获得帮助和解决问题。
此外,银行还会定期评估风险,及时调整和改进安全措施,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威胁。
综上所述,银行在网银平台上采取了多项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多层身份验证、加密技术、交易限额、系统检查和更新、安全培训、客户投诉处理机制等,以确保客户的资金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然而,网络安全环境在不断演变,银行和客户也需要保持警惕,共同努力保护网络安全。
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有哪些
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有哪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银来进行日常的银行业务操作。
为了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银行也通过各种安全保障措施来保障网银的安全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
1. 用户名与密码网银登录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这就要求用户必须设置一个安全复杂的密码,以及不把密码泄漏给他人。
银行也通过密码加密技术来确保用户的密码能够得到保护。
一些银行为了增加安全性,会设置密码输入错误次数限制,比如允许输入5次,如果超过则需要重新激活银行卡。
此外,很多银行也会要求用户设置密保问题,以备遇到密码忘记的情况下使用。
2. 网站安全证书网站安全证书是一个数字文件,它是通过公认的权威机构颁发的,内容证明网站是安全的、受信赖的机构。
银行网站通过 HTTPS 的方式,使用加密技术来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黑客截获或篡改。
如果用户发现浏览器在访问银行网站时出现安全警告,则应该立即停止操作,并联系银行客服咨询。
3. 双重认证银行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设置了双重认证机制。
当用户登录网银时,银行会向用户发送短信验证码,用户需要在限定时间内输入该验证码,系统才会允许用户登录网银进行操作。
这种双重认证机制可以防止黑客通过窃取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进入银行账户。
4. 工作时间限制为了进一步保障网银的安全性,银行还设定了工作时间限制。
银行工作时间一般是在8:00到18:00。
如果用户在非工作时间内登录网银,系统会警告用户风险比较大,需要用户加倍小心,避免在息屏状态下,有人非法登录银行账户。
5. 账户监控银行为了保障网银的安全性,设置了实时账户监控机制。
当发现有异常的交易时,银行会立即将其记录下来,并通过邮件或电话通知用户进行确认。
如果用户确认不是自己的操作,则可以立即通知银行进行处理。
6. 防钓鱼技术网银钓鱼是一种黑客通过仿造银行网站,骗取用户输入网银信息的危险行为。
为了保护用户的网银安全,银行会采用防钓鱼技术,监控并拦截可能存在的钓鱼链接,减少用户遭受钓鱼攻击的风险。
网上银行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上银行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上银行已经成为了人们进行金融交易的重要渠道。
然而,与其便利性相对应的是网上银行安全问题的增加。
虽然银行和监管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用户的信息和资金安全,但在各种攻击方式层出不穷的今天,仍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
因此,研究网上银行安全问题及对策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网上银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虽然许多人认为网上银行安全问题主要涉及网络黑客和网络钓鱼等攻击方式,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上银行安全问题:1. 非法登录:黑客通过猜测密码、钓鱼攻击或其他手段,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并冒充用户进行非法交易或资金转移。
2. 恶意软件:恶意软件包括病毒、木马和键盘记录器等,在用户电脑上安装或植入,以获取用户的网银登录信息和交易数据。
3. 伪造网站:黑客会伪装成银行官方网站,通过欺骗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等敏感信息,并将其用于非法活动。
4. 不安全的网络:使用公共无线网络或未加密的网络进行网上银行交易会增加用户的信息泄露风险,黑客可能通过监听或中间人攻击获得用户的敏感信息。
了解了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资金和信息安全。
以下是一些应对网上银行安全问题的对策:1. 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是保护账户安全的基本要求。
此外,启用多因素认证功能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例如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码或指纹识别等验证方式。
2. 警惕钓鱼攻击:用户需要警惕钓鱼攻击,仔细检查链接的真实性,并避免点击可疑的邮件或信息中的链接,以免进入恶意网站。
3. 安全的网络环境:尽量使用安全的网络环境进行网上银行交易,如家庭Wi-Fi或移动数据网络。
避免在公共无线网络或不可信任的网络环境进行网上银行交易,以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4. 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和操作系统: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和操作系统可以及时修补漏洞,减少受到恶意软件攻击的风险。
网上银行的安全保证措施
网上银行的安全保证措施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使用网上银行来进行日常金融交易。
然而,正因为网上银行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也使得其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
因此,银行和金融机构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资金安全。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详细阐述网上银行的安全保证措施,从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参考。
1. 加密技术的应用为了保护用户的账户和交易信息,网上银行广泛采用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能够将敏感信息转化为难以解读的密文,确保用户在传输和存储数据过程中的安全性。
常见的加密技术包括SSL(Secure Sockets Layer)和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等。
这些加密技术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确保用户的账户信息不会被黑客窃取。
2. 多层次的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是网上银行常用的安全措施之一。
为了防止黑客利用窃取用户的账户信息进行非法活动,网上银行通常会采取多层次的身份验证机制。
除了常规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外,网上银行可能会要求用户提供其他信息,如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指纹或面部识别等高级身份验证方法。
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够访问账户,提供了额外的安全防护。
3. 实时监测和反欺诈系统为了防止诈骗和欺诈行为在网上银行中发生,银行和金融机构通常会使用实时监测和反欺诈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在线行为和交易模式,检测出异常活动并及时采取措施。
例如,当用户的账户出现异常交易时,系统会自动发送警报,要求用户核实其身份和交易信息。
这种实时的监测和反欺诈系统可以极大地减少欺诈活动对用户的损害。
4. 安全软件的使用除了加密技术和身份验证外,网上银行还需要使用各种安全软件来保护用户的电脑和移动设备。
这些软件包括防火墙、反病毒软件、反恶意软件等。
通过定期更新和扫描,这些软件可以检测和清除恶意软件,防止黑客通过恶意软件入侵用户的设备,获取敏感信息。
5. 用户教育和风险意识培养除了技术措施外,用户的教育和风险意识也是保证网上银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大数据时代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
大数据时代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作者:喻斌勇来源:《财经界·上旬刊》2019年第01期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网上银行 ;信息安全 ;保障义务目前,网上银行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场所中,给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
但是开放的网络环境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隐患,使得网上银行中存储的一些数据以及在传输过程中,会遭到被盗用或是恶意破坏的威胁。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加强对网上银行的安全管理,实现其安全保障的义务。
目前,在很多的网上银行中都存在着数据存储与传输的安全性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后,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总结了以下几方面:(一)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存在的问题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用户信息安全的问题,这是网上银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经相关调查,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上银行对信息的安全存储和安全传输没有设定明确的技术标准,容易造成部分信息的泄露。
一般来说,网上银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信息的存储和运输,因此,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需要依靠各种安全技术手段来实现。
目前,国内外的很多银行为了保障用户电子信息的安全存储与运输,都顺应时代的变化,提升网上银行的安全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用户的信息安全保障义务。
但是,在实施网上银行安全技术过程中,我国仍缺乏明确的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防护措施,这使得很多银行信息的存储得不到应用的保障;第二,网上银行缺乏对银行信息的使用规则,容易造成银行信息的滥用。
在大数据时代,网上银行存储着用户的各种相关信息,而这些交易信息中隐藏着用户需求和潜在业务机会的数据。
所以,很多银行利用交易的便利,在网上银行中会使用一些大数据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以实现营销的手段。
(二)交易安全保障义务存在的问题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面临的又一问题是电子交易安全的问题,这也是网上银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经相关调查,目前我国电子交易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上银行制定的电子合同不利于用户的签订,使用户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
网银安全保障措施
网银安全保障措施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网上银行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网上银行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银行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对网银安全保障措施展开详细阐述,不涉及政治。
1.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障网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银行使用公开密钥加密技术(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来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通过这种技术,用户在使用网银进行转账或交易时,敏感信息将被自动加密,防止被不法分子窃取。
同时,银行采用HTTPS传输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 多因素身份验证为了防止他人冒充用户进行恶意操作,网银系统采取了多因素身份验证的措施。
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被加入了其他识别因素,如短信验证码、动态令牌或生物识别(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
这种多因素身份验证能够大幅提高用户的账户安全性,有效防止身份被盗用。
3. 实时交易监控银行建立了强大的实时交易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阻止可疑的交易行为。
这些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交易行为、地理位置和金额模式,自动检测异常行为,并进行警示或阻止。
同时,用户在进行大额转账或敏感操作时,系统会要求进行额外的身份验证,提高安全性。
4. 防火墙和入侵监测系统为了保护网银系统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银行采用了强大的防火墙和入侵监测系统。
防火墙能够过滤和封锁不明来源的网络连接请求,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入侵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防止黑客的攻击行为,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 用户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银行积极开展用户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工作,提高用户对于网银安全的认知。
银行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安全提示和防范措施,告知用户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
同时,银行会提醒用户保持个人电脑的安全,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浏览器和杀毒软件,防止恶意软件的感染。
简而言之,网银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加密技术、多因素身份验证、实时交易监控、防火墙和入侵监测系统以及用户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
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是什么
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是什么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银进行支付、转账等操作,但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安全的威胁。
那么,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是什么呢?第一层安全措施——密码保护在使用网银进行操作时,首先要经过密码验证,这是最基础的安全措施。
用户必须设置一个复杂度较高、独特性较强的密码,且必须定期更改密码以保持安全性。
同时,在输入密码时,系统会对密码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密码不会被非法破解。
第二层安全措施——手机验证码为了防止恶意攻击者使用其他人的账号进行支付等操作,网银通常会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验证码进行验证。
用户在操作时需要先绑定手机号码,然后在进行某些敏感操作时,在输入密码后,需要输入接收到的验证码才能完成操作。
第三层安全措施——安全令牌对于一些较高安全级别的账户,可能会采用安全令牌来加固安全性。
安全令牌通常是一种外形类似于U盾的设备,其内部包含了一种无法预测且单次有效的身份认证码,用户在进行操作时需要先插入该设备以生成认证码,在输入密码和验证码后,还需要输入该认证码才能完成操作。
第四层安全措施——防欺诈系统除了上述措施外,银行还会采用一些防欺诈系统来识别和防止一些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钓鱼网站、恶意软件等。
这些系统能够从访问者的IP地址、设备信息、历史操作记录等方面进行分析,来判断是否是正常访问者,从而加强网银的安全性。
第五层安全措施——数据加密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网银系统采用了数据加密技术。
在用户操作时,所有的数据都会被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者篡改。
而且,银行会定期对加密技术进行更新,以增强网银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支付方式,网银采用了多重安全措施来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
但同时,用户自身也应该注意相关的安全措施,如经常更改密码、不随便在公共网络进行网银操作等,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银账户安全。
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
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逐渐习惯使用网银进行金融操作。
然而,由于网络犯罪的不断增多,网银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客户资金的安全,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银行网银系统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
银行会对网银系统进行多重防护,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防火墙技术,保障网银系统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性。
同时,银行还会对网银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漏洞扫描,及时修补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其次,银行会为客户提供多层次的身份验证机制。
在进行网银操作之前,客户需要提供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为了增加身份验证的安全性,银行还会要求客户使用动态口令或者短信验证码进行二次验证,确保只有本人才能进行操作。
另外,银行也会采取一些反欺诈的措施来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
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操作时,比如大额转账或者异地登录等,银行会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与客户进行联系,确认操作是否本人操作。
如果客户确认不是本人操作,银行会立即冻结账户并进行进一步调查。
此外,银行还会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通过分析客户的交易模式、交易金额等信息,银行可以及时发现异常交易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资金损失。
最后,银行也会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银行会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教育员工保守客户信息和银行秘密。
同时,银行也会对员工的权限进行控制,限制员工对敏感信息的访问和操作,防止内部人员滥用权限。
综上所述,网银安全保障措施是多重、立体的。
银行通过加强网银系统的安全性、提供多层次的身份验证、采取反欺诈措施、风险评估和监控以及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管理等措施,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
然而,作为网银用户,我们也需要保持警惕,选择复杂的密码、定期更换密码,不随意点击可疑链接,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共同构建一个安全的网上金融环境。
论《民法典》中网络平台安全保障义务的核心问题
补了原本隐私权制度的弊端,可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全方位保护。
同时,在个人信息利用方面所确定的合法、正当、必要和不得过度处理原则,也可以促进信息处理与利用,突出了个人信息的财产价值。
(二)明确个人信息权益内容与侵害免责事由首先,《民法典》规定了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四项权益内容:一是第1035条规定了自然人有同意他人使用个人信息的权利;二是第1037条第1款规定了自然人的查询复制权,也就是可以依法向信息处理者查阅或者复制其个人信息的权利;三是第1037条第1款还规定了自然人的更正权,也就是发现信息有错误的,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及时采取更正等必要措施;四是第1037条第2款规定了自然人的删除权,当自然人发现信息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约定处理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请求信息处理者及时删除。
当自然人的个人信息遭受侵害后,权利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采取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风险和赔偿损失等救济措施。
其次,《民法典》还就个人信息遭受侵害的免责事由作出规定,具体包括:1.在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的范围内合理实施的行为。
2.合理处理该自然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信息。
对此类个人信息原则上并不需要得到权利人同意即可自行处理。
需关注的是,权利人明确拒绝或者处理该信息侵害自然人重大利益的信息,应当除外。
3.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该自然人合法权益,合理实施的其他行为。
这一免责事由主要是为了满足维护国家利益、开展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需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疫情暴发期间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对个人健康信息、轨迹信息进行收集和利用的行为。
再次,《民法典》第1038条针对信息处理者合法利用个人信息作出规定,要求其不得泄露或者篡改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加工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信息处理者还应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一旦发生泄露、篡改或丢失等问题,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依规告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是
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是什么?随着现代科技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银服务,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安全问题一直是网银服务使用者与银行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而为了保障用户的利益,银行机构在网银服务方面不断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网银的安全保障措施。
一、账户验证为了防范非法使用者获取网银账户信息进行非法操作,银行机构建立起一套非常严格的身份认证和账户验证系统,进一步保障客户的账户安全。
当用户注册时,需要输入详细个人信息以及身份证号,银行方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和验证,以提高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性。
同时,银行在对客户进行交易时,会再次进行身份认证,确保每一次操作都是由合法用户完成。
另外,为了避免一些不法分子使用假冒网站进行诈骗,银行还采用了HTTPS加密传输协议,确保用户输入的信息得到很好的保护。
二、安全工具在网银中,为了保障客户信息安全,银行机构在其网站上提供了一些安全工具,例如:虚拟键盘、加密令牌等。
虚拟键盘就是一种可以替代输入键盘的一种软件,目的是防止通过键盘记录程序来获取用户密码;而加密令牌则是银行发放给客户的一种小型装置,类似于一种密码生成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生成一个装置特有的动态密码,通过该密码才能完成网银操作。
同时,在一些需要进行敏感操作的场景中,银行还会提供手机短信随机码等额外安全验证,以增强账户的保护。
三、控制权限每一位用户在使用网银时,都有对应的权限范围,这样一来就能够大大减少对账户的滥用和刻意破坏。
比如,限制客户在进行资金交易时的数量和金额,对用户资金进行必要的管控等。
另外,对于一些需要用户授权的操作,银行方还会在操作前征得用户本人同意,以确保用户本人授权作出的操作才得以完成。
四、实时监测随着技术的提升和进步,很多黑客不断地钻研更新的安全漏洞和技术,为了避免黑客的攻击,银行方需要实时的监控整个系统,并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
近年来,大部分银行都加强了对网站和服务器的安全加固,建立了一套高强度、高效率的安全监控系统,能迅速侦测到黑客攻击行径并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机制。
中国网上银行安全性分析及提高安全性措施的探索的开题报告
中国网上银行安全性分析及提高安全性措施的探索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上银行作为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网上银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不断有网络欺诈、黑客攻击等事件发生,给人们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中国网上银行安全性及提高安全性措施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研究内容1. 中国网上银行的安全性现状分析。
2. 影响中国网上银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探究。
3. 提高中国网上银行安全性的有效措施研究。
三、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
2.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网上银行用户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网上银行安全性的认识和看法。
3. 实证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中国网上银行的安全性现状,探究影响网上银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四、研究意义1. 为改善中国网上银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2. 为网上银行用户提高安全性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
3. 对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具有推动作用,提高了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周:收集相关文献材料,开展文献分析。
2. 第二周:制定问卷调查方案,开展问卷调查。
3. 第三周:实际案例分析,探究影响网上银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4. 第四周:提出提高安全性的措施并进行实证分析。
5. 第五周:完成论文初稿并进行修改与完善。
六、论文预期结论1. 中国网上银行安全性存在较大问题,需要加强安全防范。
2. 影响中国网上银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
3. 提高中国网上银行安全性的措施包括完善技术防范、强化人员意识、加强管理等方面。
网络银行安全保护措施
网络银行安全保护措施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网络银行进行资金管理和交易。
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风险也日益增加。
为了确保顾客的个人信息和财务安全,银行和用户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就网络银行安全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用户教育与安全意识提升用户在使用网络银行前,应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网络银行的使用规则和安全风险。
银行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站公告、邮件通知、手机短信等向用户传递安全知识,并提醒用户注意防范网络金融诈骗、密码保护、账户遗忘等问题。
同时,用户也应该加强自我学习,掌握密码管理、账户查看和交易验证的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合理保护个人信息。
二、强化密码保护措施密码是用户登录网络银行的重要凭证,保护好密码是确保账户安全的关键。
银行应要求用户设定复杂的密码,包括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并定期要求用户更换密码。
同时,采用多层次验证系统,比如短信验证码、动态口令等,加强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和验证。
此外,对于尝试多次错误登录的行为,系统应自动进行账户锁定,以防止密码被恶意破解。
三、加密通信技术的使用加密通信技术是保护网络银行交易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
银行应采用安全的通信协议(如HTTPS)和加密算法,确保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不被窃听、篡改或伪造。
同时,定期对加密算法进行升级和更新,保持银行系统的安全性。
四、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防范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是网络银行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银行应采用专业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拦截可能的攻击行为。
同时,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网络访问工具和浏览器插件,过滤恶意软件和网站,阻止钓鱼网站和恶意广告的访问。
用户也应自觉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及时更新软件版本,避免恶意软件的侵入。
五、实时交易监控和风险管理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实时交易监控和风险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止异常交易行为。
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和交易分析系统,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交易模式,对可疑交易发出风险提示和拦截。
《2024年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研究》范文
《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银行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金融服务工具。
然而,伴随其便利性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与合法权益,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网上银行在安全保障方面的义务,分析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的现状目前,网上银行在安全保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密技术、身份验证、风险控制等。
这些措施在保障用户资金安全、防止非法入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网络犯罪手段的不断升级,网上银行在安全保障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三、网上银行应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一)技术保障义务网上银行应持续更新和优化其安全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等,以确保用户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同时,应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
(二)身份验证义务网上银行应采取多层次、高强度的身份验证措施,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例如,采用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动态口令等多种验证方式,以提高验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信息保护义务网上银行有义务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信息,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获取。
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四)风险控制义务网上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对可疑交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事件。
同时,应定期向用户提供风险提示和安全教育,提高用户的风险防范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一)问题尽管网上银行在安全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技术更新滞后、身份验证方式单一、信息保护不力、风险控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资金损失等严重后果。
(二)改进建议1. 加大技术投入,持续更新和优化安全技术,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防护能力。
2. 丰富身份验证方式,采用多种验证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身份验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网络银行安全保证措施
网络银行安全保证措施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在线进行银行交易。
然而,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用户的财务安全和个人信息的保护,银行和用户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本文将针对网络银行的安全保证措施展开详细阐述,包括密码保护、双重身份验证、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和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
介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银行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银行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用户的财务安全和个人信息将面临泄露和被盗用的风险。
因此,银行和用户必须共同努力实施有效的安全措施来保证在线银行交易的安全性。
一、密码保护密码是网络银行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银行和用户都应该重视密码的设定和保护。
首先,银行应强制用户设立强密码,要求密码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并设置长度限制。
其次,银行应定期要求用户更改密码,以防止密码被长时间不当使用。
此外,银行还应采取技术手段,例如加密存储用户密码,以确保用户密码不被盗取。
用户方面,要养成使用不同密码的习惯,并避免使用过于简单或者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密码。
此外,切勿将密码轻易泄露给他人,包括家人和朋友。
二、双重身份验证除了密码保护,双重身份验证是加强网络银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双重身份验证通过结合某种物理方式(如手机验证码、指纹识别等)和用户密码,使得用户在登录时必须提供两组独立的身份验证信息。
通过使用双重身份验证,即使密码被盗用,黑客也无法伪造用户的身份完成交易。
因此,银行和用户都应积极推广并采用双重身份验证技术,以提高网络银行的安全性。
三、设备安全用户设备的安全性也对网络银行的安全起到重要影响。
银行应提醒用户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并安装最新的防病毒软件。
同时,用户应确保自己的设备没有被他人利用,不要将设备轻易借给他人或链接不受信任的网络。
此外,用户应密切关注应用程序的权限和安装来源,不下载不明来源的应用程序。
网络银行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论文
网络银行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论文网络银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方式,已经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金融交易的不断增多,网络银行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网络银行存在的安全问题开始讨论,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确保网络银行的安全性。
首先,网络银行的存在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密码问题。
密码是用户登录网络银行的关键,但是很多用户在设置密码时并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密码强度较低,容易被破解。
其次是钓鱼网站的存在。
钓鱼网站通常伪装成银行网站,诱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
再次是恶意软件的攻击。
恶意软件可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账号和密码。
最后是手机安全问题。
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多,手机银行也成为网络银行的一种形式。
然而,手机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手机的系统和应用程序可能存在漏洞,容易被黑客攻击。
针对这些问题,网络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加强用户教育。
网络银行应该定期组织用户培训,提高用户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网络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密码规范,要求用户设置复杂且不易猜测的密码。
其次,加强网络银行的技术安全。
网络银行应该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窃取和篡改。
另外,网络银行应该建立强大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止恶意攻击。
此外,网络银行还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修补,避免潜在的安全威胁。
针对手机银行的安全问题,网络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良好的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是防范手机安全问题的基础。
网络银行应该选择安全可靠的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并确保及时升级和修补漏洞。
其次,网络银行应该实施严格的手机登录认证。
通过多种因素认证,如指纹识别和短信验证码,有效防止他人冒用手机进入用户的银行账户。
另外,网络银行还可以提供手机安全软件和服务,协助用户检测和清除手机上的恶意软件。
综上所述,网络银行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需要网络银行和用户共同努力进行防范。
我国网上银行安全保障机制探析
我国网上银行安全保障机制探析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网上银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网上银行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客户存款被盗事件屡屡发生,给网上银行的安全及银行服务业务的延伸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文章在分析我国网上银行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完善我国网上银行安全保障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网上银行安全保障机制网上银行(Internet bank or E-bank)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机构概念,指通过信息网络开办业务的银行;一是业务概念,指银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传统银行业务和因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新兴业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提及网上银行,更多是第二层次的概念,即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服务,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
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网上银行又被称为“3A银行”,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银行运用Internet开展传统银行业务交易处理服务;另一种是完全依赖于Internet 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
网上银行发展概况1995 年10月1日,由美国三家银行联合组建的全球首家以网上银行冠名的金融组织—安全第一网上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打开了它的“虚拟之门”,一种新的银行模式就此诞生。
之后五年内,有近40%的美国家庭采用网上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利润在银行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已超过50%。
德国银行业同样非常看好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目前,德国是欧洲网络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07年网络用户达到4800万人,占人口的59%,这意味着网上银行的发展潜力很大。
浅论网上银行安全
浅论网上银行安全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网上银行使银行业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网上银行”在为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的同时,也为众多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
安全性作为网络银行赖以生存和得以发展的核心及基础,从一开始就受到各家银行的极大重视,都采取了有效的技术和业务手段来确保网上银行安全,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客户端收到的威胁也成了很大的隐患。
但安全性和方便性又是互相矛盾的,越安全就意味着申请手续越烦琐,使用操作越复杂,影响了方便性,使客户使用起来感到困难。
本文通过分析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类型包括交易系统的安全性、网络的安全性、客户端的安全性问题等,提高安全意识。
关键字:网上银行的安全,客户端的安全,用户的安全意识。
目录1 网上银行概述 (1)1.1 网上银行的发展 (1)1.2 网上银行的定义 (1)1.3 我国网上银行的现状 (2)2 网上银行的安全 (3)2.1 网上银行的构架 (3)2.2 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性 (5)2.3 网络通讯的安全性 (7)2.4 网银防火墙受到的安全威胁 (8)2.4 网上银行个人认证介质(安全工具)的安全 (9)2.4 客户端主要受到的威胁 (11)2.4.1 客户端的漏洞 (11)2.4.2 客户端被黑客木马攻击 (12)2.4.3 客户端进入仿冒网站 (14)3 客户端如何加强安全 (14)3.1 客户的安全意识 (14)3.2 客户的安全工作 (15)4 对客户的几点建议 (15)论文总结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1 网上银行概述1.1 网上银行的发展自1995年诞生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以来,网络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
作为传统金融业与高科技产业相结合的产物,网络银行已成为网络经济时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达国家银行都将发展网络银行作为迎接挑战、参与竞争、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网上银行交易安全研究的开题报告
网上银行交易安全研究的开题报告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上银行服务,银行的网上交易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银行网上交易绕不开安全问题。
银行客户在互联网上进行金融交易时,他们输入自己的账户信息和密码,很容易被不法分子获取,从而让银行客户的财产受到威胁。
因此,银行网上交易安全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银行网上交易的安全性问题,研究现有的银行网上交易安全隐患和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障银行客户的财产安全。
3.研究内容(1)银行网上交易的安全性问题分析:主要是分析银行网上交易遇到的潜在威胁,如数据泄露和系统漏洞等,以及造成这些威胁的原因和影响。
(2)银行网上交易的安全措施:介绍目前常见的银行网上交易安全措施,如数字证书、双因素认证等,并比较这些措施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方案。
(3)构建银行网上交易安全模型:根据前面两个部分的研究成果,构建一个适合银行网上交易的安全模型,以保障银行客户的财产安全。
4.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主要是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归纳网络安全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法:我们将设计和发放问卷,对顾客的网络安全知识和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安全需要。
(3)实验法:我们随机抽取若干银行的网上银行平台,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渗透测试,以确定安全隐患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5.研究预期结果(1)了解银行网上交易的安全现状以及实际应用的安全措施。
(2)发现银行网上交易中的潜在威胁和漏洞,以规避风险。
(3)提出改进措施,完善银行网上交易安全保障机制。
(4)构建适合银行网上交易的安全模型,为银行客户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6.研究进度第一阶段:完成文献综述和对常见的银行网上交易安全措施的分析和总结;第二阶段:设计和发放问卷,调查顾客的网络安全知识和需求;第三阶段:分析数据,确定潜在的威胁和漏洞类型以及严重程度;第四阶段:提出改进措施,构建适用于银行网上交易的安全模型,撰写研究报告。
网银有什么安全保障措施
网银有什么安全保障措施?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银行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虽
然网上银行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同时也给用户资金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那么,银行为了保护网上银行用户的财产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1. 采用密码系统和加密技术
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手段,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
网银使用加密技术,保证
银行的网站和用户的浏览器之间在通讯过程中不被攻击者窃听、篡改或恶意软件感染,以此保证客户的账户、密码安全。
银行还规定了密码的复杂度要求,要求用户密码至少包含数字、字母、符号,长度也不能少于8位数,加上密码的有效期限
等因素,可以进一步确保网银用户信息的安全。
2. 采取虚拟密保卡及动态口令
网银也采用虚拟密保卡等多层身份验证机制,以此保证用户账户的安全。
根据
每个客户的不同需求,银行会发放相应的虚拟密保卡或动态口令器,一次性密码等身份验证工具,增强客户个人身份识别和账户授权的安全性。
3. 监测系统确保账户安全
银行也设置了专门的监测系统,以追踪、监控大量的网络上的信息,及时发现
并防范网络攻击和异常情况,可以避免部分恶意行为对用户造成损害。
4. 限制操作交易额度
银行对网银用户的操作和交易进行严格限制,限制每日、每笔转账的最大额度,防止用户资金出现较大的风险。
总之,银行为了保障网银客户的安全而采取了多层次的安全保障技术,包括加
密技术、身份验证机制、监测系统和交易额度的限制,让客户的用户信息和资金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但是,也要提醒广大网银用户,在使用网银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网络欺诈行为,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11期河北法学Vol.26,No.112008年11月H ebei L aw S cienceNov .,2008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邢 玲收稿日期:2008-05-21基金项目:纪红心副教授主持的2007年度山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 构筑和谐社会中的安全保障义务体系 (S 07W Z3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邢 玲(1981-),女,山东淄博人,山东政法学院助教,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山东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 要:近年来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迅速,但有关网上银行客户账户资金被盗的事件也层出不穷。
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相关法律制度的欠缺,在已有的大量判决中,客户的利益未能得到公平地对待和保护,最终也必将影响网上银行业的长远发展。
适用相关司法解释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由网上银行对客户承担安全保障义务,能较好地解决网上银行的安全性问题,并平衡网上银行和客户间的利益。
关键词: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中图分类号:DF438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33(2008)11-0115-05Study on Internet Banking s Security ObligationXING Ling(Shandong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Jinan 250014China)Abst ract:T he business of i nternet banking has been expand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How ever,stealing occurs frequently inaccount funds of i nternet banking.For the law s and regulations lag and related legal system s l ack,customers interests haven t been treated properly.Eventually it w ill i nfluence the l ong -term development of i nternet banking.If the judicial i nterpretation on security obligation i s applied to legal practice,security of internet bank i ng can be resolved in a better w ay,w hich can also balance the i nterests betw een internet banking and customers.K ey words :internet banking;security obligation;responsibility一、网上银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Internet Banking )、电子银行(E-Banking),是指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共网络,以及银行以特定服务设施或为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 。
伴随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纵深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的网上银行得以迅速发展 。
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发布的 2007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 显示:2007年个人和企业使用网上银行的比例分别持续增长。
然而在网上银行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的同时,涉及网上银行账户被盗的事件也屡有发生,其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
2007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 显示:基于网上银行安全的考虑,首次开通网上银行并申请网上银行证书的个人用户的比例较2006年增加了近十个百分点,71.7%非现有用户最担心的是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这一比例比2006年上升了10%。
这也是阻碍用户实际使用网上银行的最大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安全技术措施将得以应用,但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信息系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安全,因此单纯依赖技术进步难以解决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
如何在法律上进行相应制度设计,对网上银行和客户的权利义务进行规定,对损害发生后的责任进行界定,就显得非常必要。
建立网上银行安全保障的法律机制,成为关乎客户权益保护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各国和地区针对网上银行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自1995年世界上第一个网上银行 安全第一网上银行 在美国产生以来,网上银行业务在世界各国得以迅速发展,随之产生的是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
网上银行业务依赖于信息技术,自从其产生以来就具有浓厚的技术色彩。
其安全性问题突出表现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及信息存在的安全风险,即作为网上银行业务操作平台的信息系统以及存在于其中的信息缺乏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服务器端的安115全,客户端的安全以及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不可否定性。
通过设计和应用适当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保障网上银行业务最为根本的解决办法。
网上银行业务安全保障技术诸如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报文摘要技术、安全认证等技术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网上银行的顺利运行。
各国、国际组织的法律及规范性文件对此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制,如加密方法的选择及标准化,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的标准,力图协调和统一相关的技术标准,通过法律的形式保障网上银行业务系统达到信息与系统安全的最低标准;对安全技术手段进行规范,为网上银行提供具有基本技术安全保障的法律要求,保障技术层面上实现网上银行业务系统和信息的安全。
如德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的网络银行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EBI CS,以保障所有网络传输交易信号的安全。
与传统的银行业务不同,网上银行业务依赖于互联网,基于互联网的高度互联和本身之开放性,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来源也是多方面的,仅靠银行单方无法保障网上银行的安全。
网上银行和客户应当在其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
因此,各国在法律以及网上银行与客户的协议中,大多规定了各方在维护网上银行业务安全中的责任和风险分担问题。
一般认为,网上银行业务系统主要由银行提供和控制,对于非因客户过失产生的任何安全漏洞或系统问题,客户均不应承担责任;客户在对网上银行的使用和操作方面应当负有谨慎保管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的义务。
如我国台湾地区 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制定的 个人计算机银行业务及网络银行业务服务契约 中规定了银行和客户双方必须履行一定范围内的保障安全义务,第12条规定 双方应确保电子信息安全,防止非法进入系统,窃取篡改或毁损业务记录及资料。
因第三人破解授权使用者代号或密码而入侵网络系统(骇客行为)所发生之损害,如非可归责于客户者,由银行依第14条之规定负清偿之责 [1]。
我国香港的 虚拟银行的认可 第2.6条规定:金融管理专员认为除非客户以欺诈手段行事或严重疏忽(如未能妥善保管其密码),否则客户不应就通过其账户进行的未授权交易而引致的直接损失负责。
美国 统一商法典 规定,如果客户能证明:未经授权的指令经过安全认证程序是其不可控制的原因所致,则客户不对该支付令造成的损失负责[2]。
实践中,国外各大网上银行对于非因客户过失导致的账户资金被盗,一般都是先行予以赔付。
尽管法律并未规定此项强制性义务,但是网上银行从长远发展出发所采取的积极做法还是值得称道的。
如2007年8月黑客侵入荷兰银行电脑的防火墙,利用病毒将部分客户账号中的资金盗走,在查明非客户过失的情况下,由银行首先对客户的损失进行了赔付。
三、网上银行所存在的问题评述网上银行安全性问题包括由于网上银行一方或者是客户方的过错导致的客户账户资金的损害,以及第三人盗用客户账户资金导致的损害。
而纠纷突出表现在第三人盗用客户账户资金导致损害相关主体的责任承担上。
在不能查明侵权第三人或者侵权第三人缺乏赔偿能力的情况下,网上银行是否应当对受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是网上银行安全纠纷的关键所在。
造成网上银行客户账户资金损失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由于客户端的原因导致的损失。
如客户过失泄露了自己的账号、密码,客户使用的电脑遭遇黑客、病毒或者登录钓鱼网站 等导致账号、密码泄露。
该风险在客户的控制范围之内,因客户过失导致损害发生,网上银行对此不承担责任。
第二,由于网上银行系统、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导致的客户损失。
网上银行业务系统在网上银行的控制之下,对由于网上银行系统本身的原因导致客户损失,网上银行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由于不可抗力导致网上银行客户的损失。
此种情形下,应该属于银行免责的范围。
如何界定网上银行业务中的不可抗力,则是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网上银行业务不同于传统的民商事交易,传统的客观事件可能有新的表现。
传统立法所指的战争、自然灾害、政治动乱等事件仍然应该纳入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之中。
至于黑客或病毒侵袭网络系统、供电系统停电、通讯系统故障等事故是否可纳入不可抗力事件,则应具体分析。
而对于那些难于预见、难于避免、难于克服的事件是否可以通过当事人之间的协议来预先约定纳入不可抗力范围,这种约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存在银行利用自身优势侵害客户权益的嫌疑,这些都需要法律进行专门调整[3]。
以下笔者将就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对我国网上银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2005年5月,杨某在北京某银行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存折及借记卡,并设置个人密码。
同日,杨某申请银行开通了该借记卡的网上银行对外转账功能,并签署 网上银行使用协议书 ,其中约定: 用户必须妥善保管本人网上银行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依据密码等电子信息办理的各类结算交易所发生的电子信息记录均为该项交易的有效凭证 。
此后,因该借记卡账户共发生30笔网上汇款交易并导致存款减少60000元。
2006年3月,杨某遂以某银行网上银行不安全,有关交易并非本人操作为由,起诉要求某银行就其存款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某银行的网上银行转账交易方式以及交易流程是否存在瑕疵,是判断某银行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焦点。
某银行网上银行申请开通及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客户需在银行开立具有结算账户功能的存款账户及借记卡,由客户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到银行柜台填写开通网上银行的申请书,选择是否开通网上银行对外转账功能。
本案中杨某选择了该功能,并在签字确认遵守某银行 网上银行使用协议书 后,在柜台设置了只有客户本人知道的网上银行初始登录密码(初始登录密码只在客户首次登录网上银行时使用)。
其次,客户开通网上银行对外转账功能后,须以其账号和初始登录密码在某银行网站 个人网上银行登录 进行登录并进行密码修改,设置新的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然后客户须使用新的登录密码重新登录,选择同意 某银行个人客户服务协116议 、 网上银行交易规则 等协议,之后可选择 某银行机构间转账汇款 进入转账汇款操作页面,由客户自己输入汇款卡号、收款人姓名、收款人账号、金额、选择款项用途等,点击 提交 并由客户对相关汇款信息再次核对后,客户须输入支付密码,然后完成汇款交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