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的几个甘蓝型油菜下胚轴转化体系研究
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和带柄子叶再生体系研究_郝晓云
的培养
组 织又 分化 出 了一些芽 , 已分化 的芽 长的 更加粗 壮
基 中芽 的再 生频 率最 高 。从 总体 来看 , 甘蓝 型 油菜 野油 号 的下 胚轴外植体 比带 柄子 叶外植体 的分化
生根 与移 栽 将 分 化 出 的芽 在 妙 培养基 中培养 , 巧 姚 和
率 高 , 下 胚轴 外植 体 的分化 数一 般 为 一 个 , 而带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 对甘蓝型油菜野 油 号的下胚轴和带柄子叶的再生体系进行探索 ,
巧 叭 上 , 研究 不同时 间的预培 养对下胚 轴和带柄子叶外植体芽再生的影响 , 统计 芽的
再生频率和分化频率 。 养
剂的
不同分化培养基中外植体芽的分化 取预培 的下胚轴和带柄子叶外植体于不同生长调节
培养基上 , 每个 培养皿 接种 次。 个外植 体 , 重 复
甘蓝型油菜
'·
·
诉
拭
沁
,
玩
叮
认
郡
、 ' , ` 了 ,
、。 职
。 。 , 〔 · 。
。 、
〔
吸 。。
二 女
一
阮
,
,
一
,
, 创 、`
,,
滋
, 一
介
,
, 即 卜
一
,
。 ` , 一 。 以 。 , 价
即
脚。 。 ,
一 。
留 ,
只 《
。
, ,
一 夕 ` ,
。
。肠 ,
即
、
一
油 菜 目前 已成 为 全球 第 二大 油料 作 物 '一 , , 也 是我 国重要 的油料 作物 , 在 农业 生产上 占重要地位 。 油 菜 的 个 重 要 的栽培 品种 为 甘 蓝 型油菜 、 白菜
甘蓝型油菜花柄遗传转化体系的创建
甘蓝型油菜花柄遗传转化体系的创建刘洋;徐漫;赵德刚【摘要】为获得转基因油菜植株,以甘蓝型油菜品种特选4号花柄为外植体,确定了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1 mg/L,并进行了花柄外植体的转化试验,得到了抗卡那霉素(Kan)植株,并对影响转化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芽再生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最佳筛选浓度为15 mg/L;花柄外植体在MS+3 mg/L 6-BA+1.0 mg/L2,4-D培养基上预培养72h时,经农杆菌(OD600≈0.4)侵染3 min后共培养2d,获得了抗卡那霉素并通过PCR鉴定和GUS 报告基因检测的转基因植株15株,遗传转化效率为5.19%.%In order to obtain transgenic rape plants, a transformation test was conducted taking the flower stalk of B. napus cultivar Texuan 4 as the explants, and Kan-resistant plant was obtained, some factors affecting transforma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adventitious buds induction medium was MS+6-BA3. 0 mg/L + NAA 0. 1 mg/L, and the optimal kanamycin concentration for screening was 15 mg/L. When flower stalk explants were precultured on the MS medium containing the combination of 1. 0 mg/L 2. 4D and 3 mg/L 6-BA for 72 hours,and then infected with A. tumefaciens (OD600 =0. 4) for 3 minutes and co-cultured for two days, 15 kanamycin resistance plants were obtained and passed PCR identification and GUS detection. The transformation frequency reached 5. 19%.【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02【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油菜;花柄;外植体;遗传转化【作者】刘洋;徐漫;赵德刚【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403.2油菜系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分为白菜型(Brassica rapaL.)、芥菜型(Brassica juncea L.)和甘蓝型(Brassica napus L.)3种栽培种,其中,甘蓝型油菜在全球的种植面积最为广泛,芥菜型次之,白菜型最少。
油菜子叶和下胚轴再生体系及其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1 油菜子叶 ( ) 下胚轴再 生体 系的 节 和 研 究 概 况
11 2 . O世 纪 8 O年 代
18 年 , 亨森等 、 91 顾 翁熔 庸和杨业正[ 分别 】 用甘蓝型 、 芥菜型和 白菜型油菜的子叶和下胚 轴离 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 进一步分化形成再生苗 。 随后 , 杨业正【 J 卜6 报道 了利用芥 菜型油菜和甘蓝型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入芥菜 型油菜中后 , 油菜基因 转化 的研究取得 了长足进展 。三大类型油菜的转基 因研究在抗性 、 品质改 良、 杂种优势等方面都相继取 得了突破性进展 , 并育成一些转基 因油菜品种在生 产中应用。 遗传转化是 以再生体系的建立为基础的。 目前
化, 因此一般作 为再 生和转 化体 系的首选外 植体 。 而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是油菜遗传转化应用最广泛和 最成功的方法之一 , 油菜中约有 8 O%的遗传转化是 由根癌农杆菌介 导的【 。本 文对油菜子 叶 ( ) 节 和 下胚轴为起始外植体 、 以根癌农 杆菌作介导 的转基 因快繁体系及影 响因素进行 了全面综述 。
在油菜 的再生体 系中, 已从不 同的外植体中获得 了 再生植株 , 如下胚轴、 子叶( 、 节)茎段 、 叶片、 、 根 小孢 子、 茎尖、 原生质体 等, 其中报道较 多的是利用无菌 苗的子 叶( 和下胚轴为起始外植体建立的再生体 节)
系。这 是 由于 子 叶 ( ) 下胚 轴 的分化 频 率 较 节 和 高… ; 其次 , 无菌操 作在几天 内能获得大 量 的 利用
油菜的子叶节 , 快速繁殖了油菜 自交不亲和系, 认为 通过子叶节离体培养产生 的再生植株 , 其外 形和发 育特性均保持原品种特性。顾 亨森等[ 认 为, ] 生长 素与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 比单独使用对不定芽有促 进和加速作用 ; 内 自然光照和温度分化不定芽 的 室 频率 (1%) 4 比人工控 制( 1%) 2 的高。邹高治等[ 8 ]
甘蓝型黄籽油菜高油品系下胚轴再生体系研究
( 口师 范 学 院 植 物 遗 传 与 分 子 育 种 重 点 实 验 室 , 南 周 口 4 60 ) 周 河 60 0
摘要 :为获得 甘蓝 型 油菜 高含 油 量双低 恢复 系, 成 高含 油 量双低 油 菜杂交种 , 2个不 同甘 蓝型 育 以
黄籽 油 菜高 油双低 品 系( GY1 GY2 下 胚 轴 为外 植 体 , 用 正 交设 计 , 究 了预 培 养 基 中 2 4一D 、 ) 采 研 ,
初 步 建立 了甘蓝 型 油菜 高油品 系的 下胚 轴再 生体 系, 高含 油量 油菜遗 传转化 奠 定 了基础 。 为 关键词 : 蓝 型油 菜 ; 籽 油菜 ;高含 油量 ;下胚 轴 ;芽再 生频 率 ; 生体 系 甘 黄 再
中图分 类号 : 5 5 4 ¥ 6 .
文献 标 志码 : A
河 4 —8
J u n lo n n Ag iu r lS in e o r a fHe a rc hu a ce c s
甘 蓝 型 黄籽 油 菜 高油 品 系下胚 轴 再 生体 系研 究
王 俊 生 , 小 芳 , 光 轩 , 成伟 范 谭 李
f c i g s oo e n r to r qu n y we ei ve tga e i r ho on ld sgn t e p b te e e tn h tr ge e a i n f e e c r n s i t d usng o t g a e i o s tu e t rr — g ne a i n s s e of r pe e ds o s a ls i o e r to y t m a s e f r e t b i h ng f und to b a n ng r ns ni r s or r a d a i n of o t i i ta ge c e t e n
农杆菌介导法将fpf1基因导入油菜的研究初报
农杆菌介导法将fpf1基因导入油菜的研究初报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加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目前主要的转基因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不能解决农作物生长发育、抵抗病虫害以及适应新的环境的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新的转基因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种新的转基因技术是农杆菌介导法,它可以有效地将植物所需的基因移植到另一个基因组中。
最近,国内研究者在探究农杆菌介导法将fpf1基因导入油菜的研究初报上取得了积极的结果。
本文将概述这一研究内容,并就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进行分析。
农杆菌介导法将fpf1基因导入油菜的研究内容FPF1是绿植基因家族成员,可以在多种生理环境中调节花色、光合作用和抵抗胁迫,从而提高植物的生产效率。
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fpf1基因插入油菜基因组中,并通过实验发现fpf1基因可以有效地抑制油菜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植株的耐旱性,明显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和抗逆性。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fpf1基因可以有效地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率,使油菜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其生长发育过程,从而为油菜的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农杆菌介导法将fpf1基因导入油菜的研究的意义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fpf1基因导入油菜,不仅可以提高油菜的长势和抵抗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率。
据估计,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油菜的种植面积,从而提高中国油菜的种植效率。
同时,把fpf1基因植入油菜也有助于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从而保护种子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改善农业的环境质量。
结论农杆菌介导法将fpf1基因导入油菜的研究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推动意义。
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油菜中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增加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抗逆性,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的环境质量,使更多的农产品获得良好的品质。
有关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加强,以期在更多的农作物品种上取得成功。
油菜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表 ) 。
的油 菜遗传转 化的再 生转化 体系构建 的影 响因素进 行
了探 讨 , 同时也 简单 介 绍 了近年 来发 展起 来 的农 杆 菌
介 导 的 f rl i l a dp转基 因方法 。 o —
1 2 基 因 型 .
在 油菜下 胚 轴 和子 叶 柄 的培 养过 程 中 , 目前 应用
较 多的激 素是 6B 2 4D 和 NAA。激 素 的使 用浓度 一 A, , 一
行 了培养 , 再生 频率分 别是 1 5 6 和 6 6 芽 9/, 6 9 8/ 9 。郭学
兰等Ⅲ以甘蓝 型油 菜细胞 质雄 性不 育恢 复系 为遗传 转
化 受体 , 研究 不 同基 因型 的子叶 柄转 化率 , 结果表 明 4
个恢 复 系的转化 率 为 O ~4 4 。卢 长 明等[利用子 . 5 叶和下胚 轴等对 自交 特别 困难 的 5个人工 合成 甘蓝 型 油 菜新 品系进行试 管 繁殖 , 同基 因型 间差异 较大 , 不 变 幅 为 3 3 ~2 . 。王长海 等c 的研究 表 明 , 同胞 . 1O 不 质类 型 的芥 菜型 油菜 , 子 叶柄 的再 生能 力不 同 。 其 赵云 等 研究 了核质 基 因对 再 生 的影 响 , 为子 叶外植 体 认 不定 芽 的再 生显 著受 细胞 核 基 因 的影 响 , 时细胞 质 同 也起 了显 著 的作用 , 愈伤 组织 诱 导 频 率和 生 长速度 以 及 不定 芽 的生 根频 率 , 要受 细胞 核基 因的影 响 , 主 细胞 质施加 的影 响不 明显 。 同一 培养条 件下 , 在 甘蓝 型油菜 的子 叶 比白菜 型油 菜 的再 生 能力强 嘲。春油 菜子 叶芽
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一步不定芽再生培养及遗传转化应用
B r a s s i c a n a p u s L . a s e x p l a n t s , nd a a d j u s t e d s o me e l e me n t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o f r a p e s e e d s u c h a s h o r mo n e
c o mb i n a t i o n s o f 6 - BA nd a NAA , Ag NO3 a n d s e e d l i n g a g e , t o e s t a b l i s h o n e - s t e p s h o o t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T h e
On e — s t e p S h o o t Re g e n e r a t i o n Cu l t u r e Es t a b l i s h e d f r o m Hy p o c o t y l o f Br a s s i c a n a pu s L. a n d Ap p l i e d t o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C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g u a a c y 2 O 1 I @a l i y t m. c o n r D OI : 1 0 . 1 3 2 7 1 / j . mp b . 0 1 3 . 0 0 0 7 9 3
பைடு நூலகம்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s t u d y , we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o n e — s t e p s h o o t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a n d t r ns a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 u s i n g h y p o c o t y l s
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_杜建中
综述文章编号:1009-0002(2008)05-0772-05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杜建中,孙毅,曹秋芬,郝曜山,刘龙龙,贺健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摘要]甘蓝型油菜的各种外植体经遗传转化、组织培养后可以再生为转基因植株,但再生频率会因外植体的基因型、年龄、培养基添加成分和农杆菌共培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转化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转化、基因枪法、花粉介导法、PEG介导法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在其品质改良、抗逆性提高、雄性不育系的获得和一些特殊性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简要介绍甘蓝型油菜的再生体系建立、转化方法及所取得的部分成就。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转化;无载体转化;农杆菌;性状改良[中图分类号]Q943.2[文献标识码]AGeneticTransformationofRapeseed(BrassicanapusL.)DUJian-Zhong,SUNYi,CAOQiu-Fen,HAOYao-Shan,LIULong-Long,HEJianAgri-BiotechnologyResearchCenterofShanxiProvince,Taiyuan030031,China[Abstract]Transgenicplantscanbeacquiredfromvariousofexplantsofrapeseed(BrassicanapusL.)bytransformationandtissueculturetechniques.However,regenerationfrequencydependsonmediumsupplements,genoypes,ageofexplantsandAgrobacteriumcocultivation.TransformationmethodsincludedAgrobacterium-mediated,microprojectilebombardmenttransformation,pollen-mediatedtransformation,PEG-mediaedtransformationandetc.,andtheywereallpromising.AchievementsonthegenetictransformationofB.napusincludeimprovingquality,enhancingresistances,obtainingnuclearmalesterilitysystemetc..Inthisarticle,theprogressesonregenerationsystem,transformationmethodsandsomecontribu-tionsinthetransformationofrapeseedwerediscussed.[Keywords]rapeseed‘genetictransformation‘vectorlesstransformation‘Agrobacterium‘geneticimprovement长久以来,人们通过驯化和修饰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品种以使其适应日益变化着的需求。
青杂5号甘蓝型油菜的高效再生及农杆菌侵染转化体系的建立
青杂5号甘蓝型油菜的高效再生及农杆菌侵染转化体系的建立谢雅晶;武爱华;刘贤金【摘要】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青杂5号的子叶、下胚轴外植体为受体,分别对芽分化培养基、芽生长培养基、生根培养基进行激素组合优化研究,建立甘蓝型油菜下胚轴高效再生系统.结果表明,青杂5号下胚轴分化率最高为子叶的3倍,可达90%左右;优化的分化培养基为MSB+5 mg/L噻二唑苯基脲(thidiazuron,TDZ)+7.5 mg/L AgNO3+ 0.1 mg/L NAA+2 mg/L脯氨酸(proline,L-Pro) +250 mg/L酸水解酪蛋白(casein acid hydrolysate,CH)+3%蔗糖;生长培养基为1/2 MSB+1 mg/L IBA+2 mg/LL-Pro+ 250 mg/L CH+1.5%蔗糖;生根培养基为1/2 MSB +0.2 mg/L IAA+ 1.5%蔗糖.在此基础上,构建模拟Bt 的抗虫基因B12的双元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油菜下胚轴,并利用潮霉素及羧苄青霉素对再生植株进行筛选;通过对转基因植株叶片基因组DNA的PCR检测及叶片GUS组织化学染色的分析,发现抗虫基因已整合到油菜植株的细胞核基因组中,并能正常表达;通过小菜蛾接种试验对该抗虫基因进行杀虫效果评价.【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3)012【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甘蓝型油菜;下胚轴高效再生;农杆菌介导转化;抗虫基因;GUS染色;转基因植株【作者】谢雅晶;武爱华;刘贤金【作者单位】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4.304+.3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籽粒产量最高的油用油菜品种,目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大量种植,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
农杆菌介导CSPs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转化体系的研究
L B液体培养基 : 用胰蛋 白胨 1g酵母提取物 5 , a 1 0 , 0、 gN C 1g溶解于 d H 0中, d 定容至 1 ,H . , L p 7 0 高压
收稿 日期 :0 1 舶 2 1 回修 日期 :0 11 —7 2 1.0 1 基金项 目: 转基 因生物新 品种培育重 大专项项 目(0 9 X 80 一 9 B , 2 0 Z 00 9 o 1 )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项 目(0 75 5 , 3 8 15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 计划 ( C T一 8— 9 0 , N E 0 0 4 )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 目( 9 A 3 ) 0 Z 0 4 和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基金项 目( l 70 ) 1 z 14 x 作者简介 : 琳 (9 7 , , L 究生 , 谢 18 一) 女 硕= = 主要研究方向 : 植物逆境胁迫相关生理生化。 通讯作者 : 王 劲, 主要研究方 I . 屯. . 物遗传。E—m i js@vp s acm al dz i.i .o :w n
・
9 2・
绵 阳师范学 院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第3 0卷
灭菌 , 进行 细菌 培养 。 农 杆菌摇 菌 培养基 : B+Rf 0mg L+Sr 0 m / L i4 / t2 g L+K n5 g L a 0 m / ; 预 培养基 : S+6一B . / M A20mgL+ A N 3 . gL+ 24一 . / g O 5m / 2 , D 10mgL+A 0 m  ̄L S10u o ; 筛 选培 养基 : MS+ 6一B . g L+ K n1 / + A N 3 . g L +C b5 0mg L A20m / a 0mg L g O 5m / 2 a 0 / ; 生 根培 养基 :/ MS +C f 5 g L +N A 0 1 / ; 12 e 0 m / 2 A .5mg L 实 验所需 抗 生素 均采用 过滤灭 菌 。 Rf利 福平 ;t: 霉 素 ; a : i : S 链 r K n 卡那 霉素 ; 6一B 6一苄氨 基嘌 呤 ; g O : A: A N 硝酸银 ; , 24一D:, 2 4一二氯 苯 氧乙 酸 ; S 乙酰 丁香鲷 。 A :
转化Ospgip1改良甘蓝型油菜的菌核病抗性
Ge ne ic t t r a ns f o r ma io t n wi t h Os pgi pl i mpr o v e s S c l e r ot i ni a s c l e r o t i o r um r e s i s t a nc e o f Br a s s i c a n a pu s
转化 o  ̄ p g i p l 改 良甘 蓝 型 油 菜 的菌 核 病 抗 性
陈 叶, 万丽丽 , 王 转茸 , 洪登峰 , 杨 光 圣
( 作物遗传改 良国家重 点实验室 , 农业部油菜遗传 育种重点实验室 , 华 中农业大学 , 湖北 武汉 , 4 3 0 0 7 0 )
摘要 :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 , 将 水稻抗病基因 O s p g i p l 成 功转入 甘蓝型油 菜 7— 5 、 P r l ~ 5和 T 4 5中, 获得 了转 基 因阳性 单株 。对 转基因植株 T 进行 P C R检测确定 阳性单株 , 再利 用 R T— P C R、 R e a l — t i m e P C R分析阳性单株苗期 叶片中 O s p g i p l 基 因的表达量 , 并对转基 因植株进行苗期 和成株 期的抗菌核病性鉴定 。T 。 中3 7个株 系 2 o o o株阳 性单株 的 R T—P C R、 R e a l —t i m e P C R分析结果表明 , O s p g i p l已在转基因植株后代 中表达 。转基 因植株 的抗 菌核病 性 鉴定结果显示 , T , 转基 因植株 苗期 叶片 O s p g  ̄ p l 表达量 与其 相应 的叶片菌斑面积 呈显著负相关 性 ; 其中1 6个 株 系的苗期平均菌斑面积显著小 于对照 , 成株期 2 1 个转基 因株 系菌斑 的平 均长度小 于对 照。 关键词 : 甘蓝型 油菜 ; 农杆菌介导法 ; O s p g i p l基因 ; 核 盘菌
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大田植株小孢子
n p so il dae yA rb ceim mea in a u nFed Me itd b g o a tr u t fc s u e
L N La g bn, I a t g, I in — i L U Y —i DONG Na, o g— o g, AO a 一 n QI n qin XI Gu n Y
( au yo A rnm n it h o g ,Y A U, u m n 5 2 1 hn ) F cl f goo yadBo cn l y K n ig60 0 ,C ia t e o
Absr t tac :Usn c o p r sfo pln so a sc a sC Hu y u 3 a d Xin y u 1 n fed a i g mir s o e r m a t fBr sia n pu V. a o n a g o o l型 油 菜 大 田植 株 小 孢 子 水
林 良斌 , 刘雅婷 , 娜 , 董 祁永琼 ,肖关丽
( 云南农业大 学农学 与生物技术学院 , 云南 昆明 6 00 ) 5 2 1
摘要 :以甘蓝型油菜花油 3号 、 油 1 湘 5号大 田植株 的小孢 子为受 体 , 行 了农 杆 菌介导转化 ,C 进 P R检 测证 明获 得了转基 因植 株。侵染 比例 为 10 共培养 时间为 2 , 株生长阶段选择 ( 株再生后 ) 农 杆菌介 导转化 甘蓝 ., 4h植 植 , 型油菜小孢子 的频 率最 高 , 花油 3号为 12 株转基因植株/ .1 花蕾 , 湘油 1 5号为 0 5 . 1株转 基因植株/ 蕾。 花 关键词 : 甘蓝型油菜 ; 小孢子 ; 遗传转化
基 因在转基 因植 株 的后代 中丢失 , 碍 了基 因工程 阻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甘蓝型油菜遗传转化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甘蓝型油菜遗传转化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徐茜,周伟军,刘宏波,李兰,黄昌蓉,许玲
申请号:CN201410177616.6
申请日:20140429
公开号:CN103966258A
公开日:
2014080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甘监型油菜遗传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甘蓝型油菜幼苗的下胚轴,以下胚轴的下端为外植体进行预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利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愈伤化的外植体,然后进行共培养;共培养后的外植体在含选择剂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生成抗性不定芽;进行生根培养,获得抗性苗。
本发明因以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的下端为外植体,且使用了最适于甘蓝型油菜遗传转化的生长条件,特别是共培养基中的pH值和两种高低浓度草甘膦分化筛选方式,成功获得了抗草甘膦的转基因植株,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抗性苗分化率,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抗草甘膦的甘蓝型油菜再生体系,为研究甘蓝型油菜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奠定基础。
申请人:浙江大学
地址: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郑红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Dc转座系统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杆菌介导的Ac/Dc转座系统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甘蓝型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广泛种植和利用。
在油脂和蛋白质含量上具有很高的特性,且富含必需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然而,甘蓝型油菜的育种研究还面临一些问题,如生长周期长、抗性差、抗病性低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基因转化技术来解决。
农杆菌介导的Ac/Dc转座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基因转移系统,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高转化效率,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
尽管农杆菌介导的Ac/Dc转座系统在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CaMV) 35S 启动子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该系统在植物细胞中对其他启动子的活性值较低。
因此,对Ac/Dc转座系统在不同启动子下的活性进行研究,对于解决目前甘蓝型油菜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农杆菌介导的Ac/Dc转座系统,将外源基因转移至甘蓝型油菜,并探究在不同启动子下Ac/Dc转座系统的活性,为进一步解决甘蓝型油菜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构建转基因载体根据外源基因的特性,设计合适的启动子、进入和停止密码子等,构建转基因载体。
2. 农杆菌介导的Ac/Dc转座系统的构建通过PCR技术构建Ac/Dc转座系统,并进行酶切、连接等步骤,获得完整的Ac/Dc转座系统质粒DNA。
3. 转化甘蓝型油菜将Ac/Dc转座系统质粒DNA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筛选获得转基因油菜。
4. 活性检测利用活性检测方法,检测在不同启动子下Ac/Dc转座系统的活性值,探究其在甘蓝型油菜中的表达情况。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本研究通过建立外源基因转移系统,将Ac/Dc转座系统应用于甘蓝型油菜中,实现向油菜基因组中添加外源基因的目的。
同时,检测Ac/Dc 转座系统在不同启动子下的活性,为今后的甘蓝型油菜育种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基础数据,有望探索出一种高效的基因转移系统。
农杆菌介导的几个甘蓝型油菜下胚轴转化体系研究_江洪
文章编号:1001-4829(2006)05-0800-06 收稿日期:2005-11-29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03A A212030)作者简介:江 洪(1968-),女,农艺师,在读硕士,E -mail :j ianghong0120@s ina .com 。
农杆菌介导的几个甘蓝型油菜下胚轴转化体系研究江 洪,李 平,王世全,李双成,邹良平,起登凤(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温江 611130)摘 要:选择四川目前推广的中双9号等8个甘蓝型双低常规油菜品种,以5~6d 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MS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设置了8组激素配比组合,探讨其对植株再生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不同油菜品种下胚轴的高效再生体系。
选择其中再生频率较高的4个品种:中双9号、中双7号,中双6号,川油18号下胚轴作为农杆菌转化材料,对影响转化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4个品种下胚轴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运用该转化体系将pta 与s b401融合基因导入,成功获取了一批经PCR 检测的转基因植株。
关键词:农杆菌介导;下胚轴;转基因中图分类号:S336 文献标识码:AStudies on transgenic system of Brassica napus L .hypocotyls mediated by AgrobacturmJ IANG Hong ,LI Ping ,WAN G Shi -quan ,LI Shuang -c heng ,ZOU Liang -ping ,QI Deng -feng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huan Wenjiang 611130,China )Abs tract :In an experiment us ing eight double -low general rapes eed cultivars (Brass ica napus L .)as researc hed materials ,with hypocot yls of 5-6days asepsis young pl ant as explants and MS medium as basic medium ,an efficiency regeneration s ystem of different rapeseed hypocotyls were prelim -inary es tablished by expl oring eight hormone combinations .Four varieties selected as trans formation materials ,which behaved higher regeneration fre -quency ,are zhongshuang 9,7,6and Chuanyou 11.We founded their hypocotyls transgenic s yste m by researc hing the interrelated factors with trans -form .pta +sb401gen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se explants .And a lot of useful trans genic plants were obtained by PCR detecting .K ey words :mediated by Agr obactur m ;hypocotyls ;trans gene 自1986年Mathe ws 及其合作者首先将NPTII (新酶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入芥菜型油菜中以来,油菜农杆菌转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农杆菌介导的甘蓝遗传转化
农杆菌介导的甘蓝遗传转化农杆菌介导的甘蓝遗传转化摘要:本实验以无菌的甘蓝种子为材料,使其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成试管苗,无菌试管苗的叶片、茎段、胚轴、子叶柄等均可做受体材料,将甘蓝组织块先进行预培养形成愈伤组织与经过活化的根癌农杆菌通过预培养、侵染、共培养、除菌、选择培养、继代培养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遗传转化植株。
关键词:根癌农杆菌,共培养,遗传转化农杆菌共培养法最早是由Marton等以原生质体为受体建立起来的,经过一系列改进后,目前已经成为最常用的转化方法。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受伤部位,并导致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
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 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并且可以通过减数分裂稳定遗传给后代,这一特性成为农杆菌介导法植物转基因的理论基础1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1.1材料无菌的甘蓝种子、根癌农杆菌。
1.2试剂硝酸钾,硝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氯化钙,碘化钾,硼酸,硫酸锰,硫酸锌,钼酸钠,氯化钴,硫酸铜,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硫酸亚铁,肌醇,甘氨酸,VB1,VB6,VB5,蔗糖,酵母粉,NaCl,琼脂,蒸馏水,1mol/L HCl,1mol/L NaOH,卡那霉素(50ug/ml),头孢(500ug/ml),0.1%升汞,70%乙醇。
1.2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烧杯,量筒,移液管,吸耳球,称量纸,玻璃棒,PH试纸,培养皿,培养瓶,超净工作台,三角瓶,封口膜,高压灭菌锅,电磁炉,微量移液器,无菌吸头,标签纸,记号笔,耐热橡皮筋。
2 实验步骤2.1 外植体的制备2.1.1 MS培养基的配制按照表中的成分与浓缩比例配置母液,备用。
MS培养基配方表(PH5.8)大量元素(1L母液用量mg/L)(1L培养基取用量ml)KNO338000NH4NO333000MgSO4·7H2O 7400 50KH2PO43400CaCl2·2H2O 8800微量元素(1L母液用量mg/L)(1L培养基取用量ml)MnSO4·4H2O 4460ZnSO4·7H2O 1720H 3BO31240KI 166 5Na2MoO4·2H2O 50CuSO4·5H2O 5CoCl·6H2O 5铁盐(1L母液用量mg/L)(1L培养基取用量ml)Na2·EDTA 7460 5FeSO4·7H2O 5560 5有机成分(1L母液用量mg/L)(1L培养基取用量ml)肌醇20000烟酸100甘氨酸400 5 盐酸吡哆醇(VB6) 100盐酸硫胺素(VB1)202.1.2MS基本培养基的配制将所需的各种母液按顺序放好,将洁净的各种玻璃器皿等放在指定位置,取500ml白瓷杯按比例吸取微量元素母液、有机母液、铁盐母液;称取蔗糖6g,琼脂1.4g,然后放在电磁炉上至蔗糖琼脂全部溶解,调节PH至5.8,分装到培养瓶中,盖好瓶盖。
农杆菌介导甘蓝转化实验
农杆菌介导甘蓝转化实验摘要:农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受伤部位,将外源DNA导入受体。
本实验主要材料是中甘十一号甘蓝种子。
该品种早熟丰产,冬性较强,并且早熟,适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及华南、中南、西南、华东等部分地区。
用中甘十一号甘蓝种子发芽,接入MS培养基制成无菌苗,超净工作台下取下胚轴和带柄子叶,接入脱分化培养基获得外植体。
再利用LB固体培养基做平板划线培养农杆菌,挑取单菌落在LB液体培养基培养至OD:0.3-0.6。
将外植体在30ml加入了3ml农杆菌的MS0培养基浸泡,完成转导。
接回原培养基,7天后移入含500mg/L头孢霉素的抑菌培养基。
一星期后进行继代培养,接入300mg/L头孢霉素培养基,再进行结果检测。
Abstract: Agrobacterium is a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 the natural conditions become injured parts of infection most dicots and gymnosperms, exogenous DNA into receptor. The main material of this experiment is in the sweet eleven cabbage seeds. The variety of the early harvest, winter is strong, and premature, suitable for parts of North China, northeast,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South, Southern China, East china. No. eleven seed germination of cabbage sweet use, access to MS medium made of aseptic seedlings, ultra-clean table from hypocotyl and cotyledon with petiole explants dedifferentiation, gain access medium. Then using LB solid medium plate streaking cultivation of Agrobacterium, taking one colony culture medium to OD:0.3-0.6 in liquid LB. The explants in 30ml joined the 3ml of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S0 medium soaking, complete transduction. Back to the original medium, 7 days into the trichostatin 500mg\/L containing Cephalosporium medium. A week after the subculture, access 300mg\/L cefotaxime medium, then the test results.关键词:甘蓝转基因外植体前言:甘蓝近年来随着国内周年供应需求及出口贸易的增加,出于甘蓝产业发展的需要,甘蓝遗传育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遗传育种目标提出许多新的要求。
农杆菌介导的高赖氨酸基因在油菜中的转化的开题报告
农杆菌介导的高赖氨酸基因在油菜中的转化的开题报告
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传统育种方法耗时耗力,效率低下,而利用遗传工程手段进行改良则成为了优选的选择。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
化技术作为一种可重复、可控、可靠的遗传工程手段在农作物改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高赖氨酸基因在油菜中的转化,以提高油菜的营养价值
和抗逆能力。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和构建载体:通过NCBI数据库检索高赖氨酸合成相关的基因序列,利用PCR技术将其扩增出来,然后将其插入到适合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植物表达载
体中,最终构建出高赖氨酸基因携带的载体。
2.农杆菌介导转化油菜根垂直培养法:使用含有高赖氨酸基因载体的农杆菌进行转化,在油菜种子上进行感染,然后放入含有适宜激素和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进行繁殖,得
到转化后的油菜幼苗。
3.转化效率的评价:采用PCR技术或蛋白质表达分析等方法,对转化后的油菜幼苗进
行基因水平和表型水平的鉴定和评价,以此来评估农杆菌介导转化油菜的效率和稳定性。
4.抗逆能力和营养价值的测定:对转化后的油菜幼苗进行逆境胁迫试验和化学成分测
定等实验,以验证高赖氨酸基因的表达是否能够提高油菜的抗逆能力和营养价值。
通过以上研究,本项目旨在验证高赖氨酸基因在油菜中的转化效果和提高油菜的营养
价值和抗逆能力。
这对于油菜品种的改良以及开发更为优质的油菜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s atI xeiet s gegt obel ee l se uia Basa bt c: a ep r n ui i ul o gnr 瑚 edchvr rsc r nn m n hd —w a s( i
1 )a sace a r l, t yoo lo 5 s eerhdm t is lhpct s f —6 . r ea 1 y
qee un y.aezo gh a g9, , d C u yu 1 , o n e erhp c tl rn ness n b eerhn h nerlt atr t rn — I h n su n 7 6 a h a o 1 Wefu d t i yo o st  ̄e i yt  ̄ yrsac igteitreae fcos ht s n n d h y a e d a fr pa + b4 1 g ewa nrd cd it h s xl t.A d alt fu f1tase epa t w r ban yP om. t s 0 e sit ue noteeepa s n o si rng n l s eeo tie b CR ee t g. n o n o e , i n d dt i c n Ke r s meit yA rb cum ;y o oys t n gn y wo d : dae b g oatr hp c tl;r se e d a
维普资讯
西
南
农
业
学
报
20 O6年 1 9卷 5 期
Vo . 9 11 No 5 .
S uh s hn or a fAgiutrlS in e o twetC iaJu l0 n rc l a ce cs u
文章编号 :0 1 42 2o )5 80 6 10 — 8 9(o60 —00 —0
基, 设置 了 8 组激素配比组合 , 探讨其对植株再 生的影响 , 初步建 立 了不 同油菜品种 下胚 轴 的高效再 生体系。选择其 中 生频率 再 较高 的4个品种: 中双 9 、 号 中双 7 , 号 中双 6 . 号 川油 1 号下胚轴作为农杆菌转化材料 , 8 对影响转化 的相关 因素进行研 究, 建立 了 4 品种下胚轴的遗传转 化 系, 个 体 并运用该 转化体 系将 p t s O 融合基因导入, a与 l 1 M 成功获取 了一批经 P R检测的转基 因 C 植株 。
农杆菌介导的几个 甘蓝型油 菜下胚轴转化体 系研究
江 洪, 平, 李 王世全 , 李双成 , 邹良平 , 起登凤
(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 四川 温 江 6 13 ) l 0 1
摘
要: 选择 四川 目前推广的中双 9 号等 8 个甘蓝型双低常规油菜 品种 , ~ 以5 6 d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 , s M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
d s p i y u g pa ta x l t n dMSme i m s a i d im , f ce c e e eai ns se o d f rn a) e d h p c tl w r r l a s a e ss o n ln sep a sa n d u a b scme u a ef in yr g n rto y tm f i e e t 壬 s e y o oys"eep ei n i r 芒 m— i ay e tb ih y ep o i geg th r n o i a in . o rv rei ss lce s t n fr t n mae il . h c e a e ih rrg n r t n fe n r a l e b x l r ih o mo ec mbn t s F u a it e e t a r so mai tr s w ih b h v h g e e e e ai r — s sd n o e d a o a d o
J NG H n , i , N h—un L hagceg Z U H n-i , I egf g I og I Pn WA G Si a ,I un-hn ,O agpn Q n- n A J g q S g D e
( i eerhIstt o eu gi l r nvri , i unWej g6 3 ,hn) Rc Rsac ntue f iha A rut a U i sy Sc a ni 110 C i e i S n c ul et h n a者首先将 N TI 96 a es h P I 新 ( 酶素磷酸转移酶) 因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入 基 芥菜型油菜中以来 , 油菜农杆菌转化研究取得 了长 足的进展。 目 前油菜转基因约有 8 0%是利用农杆 菌介导转化 的…, 是农杆菌介导 的油菜转基 因还 但 存在许多问题 , 如油菜的分化再生体系还不够成熟 , 基因型依赖性强 , 转化率低 , 重复性差等。因此 , 选 择适合的材料作转化受体并建立其高效的再生体系 和转化体系一直是转基因工作的研究热点。下胚轴 是用 于油菜 组 织 培养 和转 化 的较 好 的外植 体来 源 J 。本研究以四川推广的多个甘蓝型双低常规油 菜品种( 为材料 , 系) 选择下胚轴为外植体 , 对影响下
关键词 : 农杆菌介导 ; 下胚轴; 转基 因 中图分类号 :36 ¥3 文献标识码 : A ,
S u iso r n g n c s se o a sc a s L. t d e n t a s e i y tm fBr s ia n pu
h p c tl e a e y Ag o a t r y o o ysm d t d b r b cu m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