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本-第二册(忠信篇)

德育课本-第二册(忠信篇)
德育课本-第二册(忠信篇)

《德育课本》初集第二册

忠篇

一、【龙逢极谏】

龙逢谏君。深谋远虑。冀其少悛。立而不去。

【原文】

古之人君。爱民节用。享国之日长。今王用财若无穷。杀人若弗胜。人心已去。天命不佑。亡无日矣。盍少悛乎。不听。龙逢立而不去。桀怒。遂杀之。

夏桀凿山穿陵。谏者辄被杀。耆老或谏。桀又杀之。又见箓书云。亡夏者桀。于是大诛豪杰贤者多出奔。龙逢继起而为最后之极谏。冀君少悛。桀终不悟。怒而杀之。宜乎天变地崩。翌年即亡其国矣。

【白话解释】

单名叫做癸的。因为他最喜欢多杀人。所以人家把他一个

谥法。叫做桀的。他的做人是非常的暴虐。并且灭除了道德。专凭着一己的主意作威作福。对着上天说出种种的妄言妄语来诬蔑。对着自己所属的诸侯国里。流毒横行到极点。倘然有人去劝阻他的。他必定拿来处死。那时候有一个大忠臣。叫关龙逢。进了一番劝谏的话。说道。古来的皇帝。爱惜百姓。节省自己用度。所以能够长久做着国里的君主。现在你君王的用度没有限制。杀人不眨眼。天下的人心已经不向你了。那天命自然也不保佑你。这国家的灭亡是很容易的了。你何不稍稍改过一些呢。桀王不肯听他。关龙逢立着不肯出去。桀王大大的生了气。就把他杀死了。

二、【比干死争】

比干强谏。尽其忠诚。纣王淫泆。遂以死争。

【原文】

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强谏。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遂剖而视之。武王伐纣。封比干之墓。

姜履曰。忠臣不畏死。以仁存心也。比干谏而死。孔子与微箕二子同称为三仁。夫仁也者。使人身名并全。微子是也。使人爱身而后名。箕子是也。使人杀身以成名。比干是也。录其谏死之忠。以觇其仁。

【白话解释】

名字叫受辛。因为他十分残忍。除灭正理。所以大家送他一个谥法。把他叫做纣了。那时候纣王的叔父名叫比干的。在纣王的身边做着少

师官。看见纣王这样的荒淫游佚。叹气着说。皇上暴虐得这个样子。不去劝谏。那就是不忠了。为了怕死。不敢说话。那就是不勇敢了。皇上有了过失。就去劝谏。不用我劝谏的话。那末就死。这才是忠到极点的。皇上有了过失。做臣子的不用死去力争。那末这一班百姓。究竟有什么罪呢。于是比干就到纣王那儿去强谏。纣王生气着说。吾听说圣人的心上有七个窍。就把比干的肚子剖开来看。后

三、【张良复仇】

张良狙击。为韩复仇。灭秦假手。从汉依刘。

【原文】

为相。及成被项羽所杀。良复归汉。灭项羽。定天下。以功封留侯。

张良屡为汉高划策。以统一天下。其心实忠于韩。而假手于汉以灭秦楚。为韩复仇也。不然。明哲如张良。岂不知汉高之为人。狡兔死。走狗烹乎。故汉业既成。韩王已没。即辞官辟榖耳。

【白话解释】

有个张良。因为他家里。有五代在韩国里做宰相。所以当

时秦国灭韩国的时候。张良就把家里的财产都散去了。打算着报仇的计划。后来得到了一个大力士。用了一个大铁锥。学猿狙般暗暗里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地方。可是错击中了一乘侍从的车子里。秦始皇下了命令。很严紧的去搜捕。可是捉不

名叫韩成的做了韩王。张良就回到韩国去做韩国里的宰相。等到韩成给楚霸王名

的功劳很大。所以封做留侯。

四、【纪信代死】

纪信诳楚。假作汉王。易服代死。救主荥阳。

【原文】

事汉王为将军。项羽攻荥阳急。汉王不能脱。信乃自请与汉王易服。乘汉王车。黄屋左纛。出东门以诳楚。汉王乘间出西门而遁。信遂被焚。后立庙

当荥阳围急之时。纪信不忍汉王束手就擒。愿杀身代之。仁也。知楚人之无

识。乃易服诳之。智也。乘汉王车。坦然以赴死。勇也。一举而三达德兼全。岂仅忠而已哉。

【白话解释】

住在荥阳城里的时候。有个楚霸王姓项名羽的。攻打荥阳城很是厉害。到了极危急的时候。汉王逃不脱身了。纪信就自己请求和汉王换了衣服。坐了汉王的车子。车子里面都是用黄色的缯绸做里子的。左边竖起了牦牛尾子做的大纛旗。堂堂皇皇出东城门去诳骗楚国。一方面汉王就乘了这个当儿。扮了一个普通的人。打从西城门逃走了。纪信因为这一回事。竟被楚国里的人用火烧死。后来汉王打定了

天下。就在顺庆的地方。替纪信造了一座庙。叫做忠佑庙。

五、【苏武牧羊】

苏武持节。啮雪餐毡。牧羝海上。一十九年。

【原文】

置大窖中。武啮雪与旃毛。咽之。旋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居十九年。得还。宣帝赐爵关内侯。

许止净谓苏公之忠义。真千古无两者。试思居北海上冰天雪窖中。人身必需之衣食住三字。一无所有。而积年既久。依然无恙。岂非忠义格天。有鬼神呵护耶。亦其心中浩然之气。有以致之耳。

【白话解释】

匈奴国差来的使臣回国。到了匈奴国里。匈奴国的单于要他投降。苏武不肯。就自己拿了刀来自杀。已经断了气的。再过了半日。才有了呼吸。仍旧活转来。匈奴的单于把苏武幽囚在大地洞里面。没有给他吃的东西。苏武便吃着雪和节上的毡毛。吞下肚里去充饥。后来单于又把苏武搬到北海边上。没有人的地方。叫他

牧养着雄羊。要等到雄羊有了奶乳。苏武便掘了野老鼠和收藏

侯。

六、【日磾笃慎】

日磾杀子。恶其淫乱。愿副霍光。不使轻汉。

【原文】

戏。磾怒。杀之。上为之泣。而心敬日磾。欲纳其女后宫。不肯。上病。属霍光

爱子、人所袒护也。而磾怒其淫乱。杀之。纳其女于后宫。人所荣幸也。而磾乃不之允。辅少主而相之。人所求之不得也。而磾以非汉人。恐匈奴轻汉为辞。笃慎如此。宜其七世内侍。世名忠孝矣。

【白话解释】

做了个黄门养马的官职。他的大儿子。年纪还幼小。是武帝身边供玩弄的人。有一天。他的大儿子偶然和宫里的人戏谑。金日磾见了大大的生气。就把他的大儿子杀死了。皇上为他流了许多眼泪。但是心里很敬重金日磾。皇上要想把金日磾的女儿娶到后宫里去。可是金日磾一定不肯。后来皇上生了病。嘱咐大臣叫霍光的。辅助少子。霍光把这个重大的责任让给金日磾。金日磾说道。我是一个外国

的了。于是金日磾就做了霍光的副手。

七、【丙吉护储】

丙吉护储。闭门拒使。宣帝登基。不道前事。

【原文】

养之。后诏系狱者无轻重皆杀之。吉闭门拒使曰。他人无辜死、犹不可。况亲曾孙乎。使还奏。帝因赦天下。宣帝即位。吉绝口不道前事。

许止净曰。博阳侯闭门拒使者之时。岂不知批逆鳞、有连坐之诛。惟其不忍有一人无辜受戮。不惜掷身命以死争。此其阴德已不可限量。况宣帝立后。绝口不道前事。非所谓上德不德者乎。

【白话解释】

这一桩案子的牢狱。那时候、宣帝才生下来只有几个月。他就是武帝的曾孙。因为坐了卫太子名叫据的、捕斩江充、发兵造反的事情。也一同关在牢狱里。丙吉晓得他是没有罪的。就保护他。养育他。后来武帝下了一道诏旨。凡是关在牢狱里的。不论犯罪轻重。一概都杀死。丙吉关了门。拒绝使者说、假使别人家没有罪的。拿来处死。尚且不可。况且是皇上的亲曾孙。那里可以呢。使者回去奏明了皇上。武帝因此大赦天下。到后来宣帝即了皇帝位子。丙吉口里也绝对不讲起从前这一回的事情。

八、【朱云折槛】

朱云借剑。请斩佞臣。攀折殿槛。忠直无伦。

【原文】

上方剑。斩佞臣张禹。上怒。命斩之。御史将云去。云攀折殿槛。呼曰。臣得从龙逢比干游地下。足矣。上怒回。乃赦之。命勿治槛。以旌直臣。

朱云、一槐里令耳。乃敢借上方之剑。以斩佞臣张禹。是其身未从龙逢比干游地下。而其心早已从龙逢比干于地下矣。成帝虽非贤明。亦不愿自侪桀纣。非特不治罪。且不治槛以旌之。有足多者。

【白话解释】

有个著名的大忠臣。姓朱名叫云。他的表字。是单单叫一个游字

的。他是平陵地方的人。从小是轻财好侠。年纪到四十岁的时候。就改变从前的行为了。成帝的时候。朱云做着槐里县的县官。上个奏章到皇帝那儿说。情愿借一借上方宝剑。去斩那奸臣张禹的首级。皇上大大的生了气。就叫把朱云去斩了。御史就拉了朱云去。朱云攀住了殿上的阑槛。竟把殿上的阑槛折断了。大叫着说。我能够跟着关龙逢比干在地下同游。我心里也很满意了。这时候皇上的怒气也消化了。就叫把朱云赦了回来。并且教人不要修好这个攀断的阑槛。以便表扬正直的臣子。

九、【李善乳主】

李善乳主。哺养辛勤。虽在孩抱。如奉长君。

【原文】

杀续分产。善不能制。乃潜负续逃隐。亲自哺养。乳为生湩。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续年十岁。善与归本县。修理旧业。后续为河间相。

许止净谓奴隶名词。令人轻贱者。亦自贱之也。惟其奴于贪欲之心。遂致自贱耳。若李善者。士君子见之。且当望尘而拜。孰敢轻视之。故光武拜为太子舍人。再迁太守。流芳千古。居下者可以兴矣。

【白话解释】

有个姓李名叫善的。是李元家里的老苍头。李元家里的人都死完

了。只剩一个孤儿。叫做李续的。才生下来只有几十天。但是李元遗下来的产业金钱。总共有一千万。所以李家里的男女用人。预备把李续谋杀了。然后瓜分他的财产。李善没有法子、可以制服他们莫干这桩事。就暗地里背了李续。逃出去隐下了。可是没有乳汁弄给李续吃。就拿自己的乳头、亲自哺给李续含着。居然两乳竟生出了乳汁来。这时候、李续虽然还是个在怀抱里的小孩子。但是李善待

他、和大主人一样。等到李续的年纪有十岁了。李善才和他一同回到了家乡。修理旧日的产业。后来李续做了河间王的相官。

十、【嵇绍卫帝】

嵇绍卫帝。独力依依。飞箭雨集。血溅御衣。

【原文】

绍从惠帝与王战于荡阴。大败。百官皆奔。侍卫尽散。惟绍独以身捍卫。飞箭雨集。死之。血溅御衣。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

古者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嵇绍事母至孝。故能移孝作忠。且秉其父忠烈之气。卒以单身卫帝而被害。史载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见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戎曰。君复不见其父耳。

【白话解释】

有一个姓嵇单名叫做绍的。表字叫延祖。就是嵇康的儿子。事奉

他的母亲。极其孝顺。后来做官一直做到了侍中。这个时候、刚逢着河间王和成都王两个人起了兵造反。嵇绍跟了惠帝。和他们在荡阴地方打仗。惠帝大大的吃了败仗。所有跟随的百官。都奔逃了。卫士们也都散尽了。只有一个嵇绍、单独用自己的身子卫护惠帝。可是飞箭像雨一般的射过来。嵇绍竟被他们射死了。他的血溅到了皇帝的衣服里。等到这场乱事平定了以后。皇上身边的人。要给惠帝去洗这一件血衣。惠帝说道。这个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的。

十一、【敬德瘢痍】

敬德忠主。赠金固辞。人言其反。解衣示痍。

【原文】

称其心如山岳。非金所能移。后谓恭曰。人言卿反。何也。对曰。臣从陛下百战定天下。何反为。遂解衣投地。出示瘢痍。上流涕抚之。

鄂国公之忠至矣。观其辞金器之言曰。秦王赐再生之恩。唯当杀身以报。于殿下无功。不敢当重赐。若怀二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之。此书情词悱恻。忠言宛转。可谓万古千秋法。

【白话解释】

有一个著名的大将。双姓尉迟。单名叫一个恭字。表字就叫敬德。

当初他在秦王名叫李世民的部下时候。隐太子写了一个信去叫他。并且送了他一车的金器。尉迟恭很坚决地辞谢了不受。秦王称赞他的心。好像山岳一样。不是

金子可以移得动的。

尉迟恭的坏话。太宗就对尉迟恭说。别人家说你反了。这是为了什么呢。尉迟恭回答道。我跟了皇上、经过了几百次的战争。才打定了天下。又为什么要反呢。就把衣服解去了。抛在地上。把战争受伤的疤疤瘢瘢的痕迹。指给太宗皇帝看。太宗流着眼泪。替他抚了伤痕。着实安慰他一番。

十二、【元方举知】

元方免官。荐书复上。举其所知。不问仇党。

【原文】

元方荐人如初。后让之。对曰。举臣所知。不暇问仇党。后知无他。复拜鸾台侍郎。临终。取奏稿焚之。曰、吾阴德在人。后当有兴者。卒如其言。

许止净曰。元方忠心报国。毫无城府。故虽残忍如武后。亦能以诚感之。至自信后代必兴。与于公同为美谈。盖天道本去人不远。非信子孙当兴之难。唯自信阴德在人之难耳。

【白话解释】

升到了天官侍郎。有人说他所举荐引进上去的人。都是他的

亲戚乡党。这时候、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正做着女皇帝。就大大的生气。把陆元方革去了官职。叫他用白衣人的身分。管理职务。可是陆元方仍旧和从前一样的荐人。武后就着实的责问他。陆元方对答道。我是举荐我所晓得的人。不去问他是我的仇人。或者是我的亲近人。武后知道他是没有什么的。就再用他做了个鸾台侍郎的官。他到了临死的时候。先把从前做的奏章草稿。一概拿火来烧掉了。说道。我积下了阴德在人间。我的后代。将来一定有大兴旺起来的。后来果然应了他的话。

十三、【金藏剖心】

金藏工籍。赤胆忠诚。皇嗣不反。剖心以明。

【原文】

呼曰。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刀刺腹。肠出而仆。武后舆至禁中医治。阅夕而苏。后叹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不如汝忠也。即诏停狱。

许止净曰。按本传。金藏母丧。庐墓侧。躬造石坟石塔。昼夜不息。原上旧无水。忽涌泉自出。有李、盛冬开花。犬鹿相狎。卢怀慎上闻。敕旌其闾。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信然。

【白话解释】

宗皇帝的儿子。名叫李旦。后来就是做睿宗皇帝的。有人诬告他有谋反的计划。

武后就下诏。叫来俊臣去审问他。安金藏就大喊着说。我可以剖开心来。表明皇子是没有谋反的意思。说完了话。就拿了一把刀。刺进了自己的肚子。肚里的肠子都流落出来。身子也跟着倒了下去。武后就叫轿子把安金藏抬到皇宫里去医治。过了一个夜。才渐渐的苏醒了转来。武后叹了口气说道。吾有了儿子。自己不能够明白。及不来你的忠心耿耿呵。就下诏叫把这件事的狱停止了。

十四、【真卿劲节】

真卿讨贼。倡义誓师。惟知守节。希烈谢之。

【原文】

闻之曰。朕不识真卿作何状。乃能如是。李希烈反。诏使劝喻。希烈欲降之。真卿叱曰。汝知吾兄杲卿、骂贼而死乎。吾惟守节。希烈谢之。

禄山反。杲卿起义兵。传檄河北。河北二十四郡。惟真卿一人倡义讨贼。无怪玄宗闻而奇之。杲卿为贼将史思明执送洛阳。大骂禄山为营州牧羊奴。禄山节解之。犹詈不绝口。一门双忠。流芳千古矣。

【白话解释】

时候、有个安禄山起兵造反。只有颜真卿独自倡议去讨伐他。玄宗皇帝正在叹息着河北地方。没有一个尽忠仗义的臣子。忽然听得颜真卿起义勤王这一回的事。就说道。我不知道颜真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竟能够有这个样子的忠心。后来又有一个李希烈造起反来。皇帝就下诏叫颜真卿去劝谕李希烈。李希烈就要颜真卿投降他。颜真卿就大声的叱着李希烈说道。你晓得我的哥哥杲卿、骂贼骂到死的事情吗。我是只晓得守节的。李希烈听了颜真卿这一番话。就谢了罪。

十五、【李绛善谏】

李绛直谏。以尽忠忱。屡触帝怒。卒启君心。

【原文】

在纳忠。今罪之。恐天下箝口矣。上悦而止。上尝责绛言太过。绛泣曰。臣畏左右。爱身不言。是负陛下。言而陛下恶闻。乃陛下负臣也。上怒解。

先君曰。李丞相、良臣也。好直谏。不与小人为伍。李吉甫虽逢迎。宪宗每以绛言为是。盖以其知无不言。言无不中。故虽屡次犯颜。触怒上意。而仍能转辗陈言以启帝心。非立心忠正者。焉能至此。

【白话解释】

居易的罪名。李绛说道。因为皇上能够容纳正直的说话。所以一班臣子们才敢尽

心劝谏。白居易的本意。是贡献他自己的忠忱。现在皇上倘然把他办了罪名。恐怕天下的人。后来都要箝住了口嘴不敢讲话了。皇帝听了李绛的话。很是欢喜。才把这个办罪的念头停止了。有一次。皇帝责备李绛说。你的说话也太过分了。李绛就流着眼泪说道。假使我为了怕惧皇上身边的人。爱惜着自己的身子。不肯讲话。那是我负了皇上。假使我说了话。可是皇上不要听。这是皇上负我了。皇帝听了这一番话。怒气便消灭了。

十六、【孟容制强】

孟容执昱。贷债令偿。不奉诏旨。抑制豪强。

【原文】

使偿。上遣中使宣旨。送昱回本军。容曰。臣不奉诏。臣为陛下尹畿。非抑制豪强。何以肃清辇下。钱未偿。李昱不可得。上嘉许之。京城震栗。

许止净谓富人重利盘剥。固为害。而贷者抗债不偿。尤为害。故袒护富民。自非良吏。若矫枉过正。袒护贫民。佃田抗租。欠钱赖债。致信用丧失。风俗败坏。更进一步。即为攘夺。此孟容所以抑制豪强也。

【白话解释】

有个姓许名叫孟容的人。在京兆做县官的时候。有一个做神策军

官的。姓李名叫昱。借了富人家的钱。不肯偿还于他。许孟容就把李昱捕了去。并且上了锁。把他关了起来。限了一个期限。教他如数偿还。皇上差了太监。传着圣旨。叫把李昱送回本军里去。许孟容说道。这是我却不能够奉诏的。我在皇上京师里的近地做官。假使不是把豪强的人抑制了下去。怎么可以肃清京师里的地方呢。所欠的钱、没有偿还清楚以前。李昱是不可以放出去的。皇上也就应许了。并且很称赞他。这一件事情、传遍了京师里。京师里的人。都觉得很有怕惧了。

十七、【李沆不阿】

李沆不阿。直奏殿陛。公事公言。深恶密启。

【原文】

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上尝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何独无。沆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密启者。非谗即佞耳。

先君曰。李文靖、史称其内行修谨。居位慎密。不求声誉。遵法度。识大体。人莫能干以私。公退。终日危坐。未尝跛倚。观其奏对各语。及深恶密启之言。与史之所称品行相仿。足见其守正不阿矣。

【白话解释】

四方的水灾旱灾和盗贼的事情。一概直说的奏了上去。并不把民间痛苦、不给皇上知道。做那粉饰太平、欺瞒君上的事。有时候、皇帝问他治理天下的大道理。那一件是最要紧的。李沆就回对道。不可任用那些性情浮薄、新进官阶、喜欢生事的人。这是第一件最要紧的了。有一次、皇帝对李沆说。别人家都有秘密的启事。为什么独是你一个人没有呢。李沆说。我既然当着宰相的官职。那末国家里的公事。当然应该堂堂皇皇的说。又何必用秘密的启事呢。凡是用秘密启事的人。不是谗害的。便是奸佞的呵。

十八、【王旦荐贤】

王旦为相。荐举至公。寇准数短。反称其忠。

【原文】

曰。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无隐。益见忠直。准私求为相。旦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准深憾之。及除节度使。同平章事。上具道旦所荐。准愧叹。

魏国公从容大度。为国荐贤。己忠反称人忠。史称平日家人未尝见其怒。试以少埃墨投羹中。旦惟啖饭。问何不啜羹。曰。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曰。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即此小事观之。足见其度矣。

【白话解释】

在皇上面前、好几次说王旦的坏话。可是王旦专门称赞寇准的好处。皇上说道。你称赞他好。可是他专说你的不好呵。王旦回答道。我在宰相的任上很长久了。那废阙和过失的事。必定很多。寇准没有隐瞒。讲了出来。愈加可以见得他的忠心正直了。寇准私下请求要做宰相。王旦道。将相的大任。难道可以自己请求的吗。寇准因此很恨王旦。等到后来寇准升了节度使。并且做了宰相。皇上就对他说。这都是王旦所推荐的。寇准觉得很惭愧的叹息了一回。

十九、岳飞报国

岳飞兵寡。善破众军。尽忠报国。盖世功勋。

【原文】

兀朮通。矫诏召飞父子下狱。令中丞何铸推鞫。飞裂裳示铸。背涅尽忠报国四字。铸以白桧。桧改命万俟卨复鞫。竟以莫须有三字定案。

岳武穆、忠勇之将也。每出师。号令严明。秋毫无犯。凡有所举。尽召诸将谋之。故有胜无败。猝遇敌。无敢退者。每升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惟其有人无我。故所向无敌耳。

【白话解释】

名叫岳飞。最能够用少数的兵丁、去战胜那多数的军队。

朱仙镇地方这一场战争。岳飞只用五百个的兵丁。就攻破了金邦里兀朮的兵十几万。后来有个奸臣秦桧和金兀朮私通。就假造了诏书。把岳飞父子们召回来、下在牢狱里。叫那御史台里举察非法行为的官、名叫何铸的。去推求审问他。岳飞把上身衣服裂开了、给何铸看。背上有他母亲刺的尽忠报国四个字。何铸就把这一番情形对秦桧说了。秦桧又改换命令叫万俟卨去复讯。竟用莫须有三个字定了案。把岳飞父子们暗地里弄死了。

二十、【洪皓就鼎】

洪皓不降。愿就鼎镬。此真忠臣。光明磊落。

【原文】

归。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耶。愿就鼎镬。粘没喝怒。将杀之。旁一校曰。此真忠臣也。为皓跪请。乃得流冷山。绍兴十二年始归。卒谥忠宣。

皓为秀州司录。时大水。白郡守发廪。损直以粜。浙东纲米过城下。白守留之。守不可。皓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人感之切骨。号洪佛子。其子适遵。同中博学鸿辞科。幼子迈。亦中第。高宗曰。此忠义报耳。

【白话解释】

奉了皇帝的使命、到金邦里去做使臣。到了云中的地

方。金邦里的人强迫他在刘豫部下去做事。洪皓说道。奉了皇上的使命。走了万里的远路。不能够侍奉了两宫回到南边去。只恨我自己的力量单薄。不能够把逆贼刘豫、一刀一刀地杀死了。难道忍心去替他办事吗。我情愿你们把我的身子、放在鼎镬里煑死好了。粘没喝听了大大的生气。就要把他杀死。旁边有一个小校说道。这个是真正的忠臣。就替洪皓跪着请求。才得保全了性命。把他流放在冷山地方。一直到了绍兴十二年才回来。后来死了。他的谥法叫做忠宣。

二十一、【孝孺斩衰】

孝孺斩衰。草诏四字。振笔直书。燕贼篡位。

【原文】

王曰。我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王曰。伊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左右授笔札。孝孺大书燕贼篡位四字。王大怒。夷十族。

方学士、真大忠臣也。同时御史景清。伏剑被收。嫚骂。抉其齿。且抉且骂。含血直噀御袍。御史练子宁。出语不逊。断其舌。子宁手探舌血。大书成王安在四字。忠烈之气。至今闻之。犹凛凛在目也。

【白话解释】

在建文皇帝时候做官。后来靖难兵起。燕王攻破了

京师。建文帝不知道那到儿去了。燕王就召方孝孺来。要任用他。方孝孺不肯屈服。燕王又叫他草一封诏书。方孝孺就穿着了斩衰的丧服。进去见燕王。那时候、他的悲伤恸哭的声音、布满了宫殿。燕王对他说道。我不过效法周公的辅翼成王吧了。方孝孺说。成王在什么地方呢。燕王道。他自己烧死了。方孝孺说。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做皇帝呢。左右的人把纸笔给了方孝孺。方孝孺就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燕王大大的生了气。就把方孝孺灭了十族。

二十二、【铁铉背立】

铁铉背立。不朝燕王。死生如一。寸磔何妨。

【原文】

官山东参政。屡破燕军。燕王篡位。执铉至京师。陛见。背立廷中。

正言不屈。割其耳鼻。终不顾。爇其肉。纳铉口。令啖之。问曰。甘否。铉厉声曰。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遂寸磔之。临死。犹骂不绝口。

铉死后。燕王纳尸油镬。顷刻成煤炭。使其尸朝上。展转向外。终不可得。王令用铁棒十余。夹持之。使北面。笑曰。而今亦朝我耶。语未毕。油沸。溅起丈余。诸内侍手糜烂。弃棒走。尸仍反背如故。呜呼、烈矣。

【白话解释】

在山东地方做着参政官。靖难兵起。铁铉屡次把燕军

打败了。后来燕王篡了皇帝位子。把铁铉捉到了京师。送到殿上去见皇帝的时候。铁铉就背转身的立在朝廷里。正色地讲着话。不肯屈服。燕王叫把他的两只耳朵和一个鼻子割去了。铁铉终究不肯回头来看。燕王又把他身上的肉割下来。放在火里煮熟了。又放到铁铉的口里叫他吃。问他甜呢不甜。铁铉大着声音回答道。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甜呢。燕王竟把铁铉身上的肉。一寸一寸地割死了。铁铉到临死的时候。口里还不绝声的骂着。

二十三、【于谦勤王】

于谦忠烈。日月争光。驾陷土木。调将勤王。

【原文】

各军赴援。募民兵守御。也先遂拥英宗去。后也先愿归上皇乞和。谦谏景帝迎归。石亨等谮之。遂弃市。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

忠肃公、声绩卓著。及遘艰虞。缮兵固圉。身系安危。功在社稷。乃夺门变起。徐石辈力挤之死。然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相继得祸。皆不旋踵。而谦忠烈与日月争光。卒后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白话解释】

于谦劝谏英宗皇帝、不要亲自去征伐蒙古国里瓦剌部的太师、就

是简便叫法、叫做也先的。英宗不肯听。后来英宗在土木地方败了下来。给也先虏去了。京师里起了大大的恐慌。不知道怎么样做才好。于谦飞檄叫各地方的军队赶紧去援助。又募集了民兵守御着。也先见得没有空隙可乘。就拥了英宗去了。

也先也情愿归还上皇请求讲和。于谦劝谏景帝把上皇

迎回来。石亨等一班人。在英宗面前反说于谦的坏话。于是英宗就把于谦杀死了。死的那一天。天上布满了阴沉沉的黑云。天下的人。都说于谦冤枉得很。

二十四、【守仁求心】

阳明学问。自求诸心。宸濠犯上。束手受擒。

【原文】

道在是矣。后盗贼蜂起。乃亲率锐卒。破四十余寨。八十余巢。平数十年巨寇。宸濠反。下九江。薄安庆。守仁袭南昌。濠还救。大破之。遂执濠。

文成公初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后以兵部主事抗刘瑾。谪贵州龙场驿丞。万山丛薄。苗獠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伐木为屋以栖之。其一生学问事业。全从格物致知、自求诸心得来耳。

【白话解释】

有个大理学家。叫做阳明先生。是姓王名字叫守仁。他贬官在龙

场地方的时候。忽然悟彻古人所谓格物致知的道理。应当在自己的心上去探求。不应当在外边事物上去寻求。就叹息着一声说。大道就在这里了。后来各处的盗贼起来。像蜜蜂乱飞的这样多。王守仁就亲自带领了精兵。攻破了四十多个盗寨。八十多个贼巢。平靖了几十年的大强盗。宸濠造起反来。攻下了九江。又进来攻打安庆的城头。王守仁就趁这个机会。偷袭了南昌的地方。宸濠回转兵去救。王守仁就趁势把他们大大的打破了。于是把宸濠捉了来。

【绪余】

夫忠、德之正也。唯正己可以化人。惟正心所以修身。故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则敬。说文。忠、敬也。从心、中声。注曰。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笺曰。尽己之谓忠。故忠有诚义。论语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记曰。丧礼、忠之至也。又曰。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传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观于此数者。可以知忠之义。所谓反身而诚。然后能忠是也。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

德育课本-第二册(忠信篇)

《德育课本》初集第二册 忠篇 一、【龙逢极谏】 龙逢谏君。深谋远虑。冀其少悛。立而不去。 【原文】 古之人君。爱民节用。享国之日长。今王用财若无穷。杀人若弗胜。人心已去。天命不佑。亡无日矣。盍少悛乎。不听。龙逢立而不去。桀怒。遂杀之。 夏桀凿山穿陵。谏者辄被杀。耆老或谏。桀又杀之。又见箓书云。亡夏者桀。于是大诛豪杰贤者多出奔。龙逢继起而为最后之极谏。冀君少悛。桀终不悟。怒而杀之。宜乎天变地崩。翌年即亡其国矣。 【白话解释】 单名叫做癸的。因为他最喜欢多杀人。所以人家把他一个 谥法。叫做桀的。他的做人是非常的暴虐。并且灭除了道德。专凭着一己的主意作威作福。对着上天说出种种的妄言妄语来诬蔑。对着自己所属的诸侯国里。流毒横行到极点。倘然有人去劝阻他的。他必定拿来处死。那时候有一个大忠臣。叫关龙逢。进了一番劝谏的话。说道。古来的皇帝。爱惜百姓。节省自己用度。所以能够长久做着国里的君主。现在你君王的用度没有限制。杀人不眨眼。天下的人心已经不向你了。那天命自然也不保佑你。这国家的灭亡是很容易的了。你何不稍稍改过一些呢。桀王不肯听他。关龙逢立着不肯出去。桀王大大的生了气。就把他杀死了。 二、【比干死争】 比干强谏。尽其忠诚。纣王淫泆。遂以死争。 【原文】 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强谏。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遂剖而视之。武王伐纣。封比干之墓。 姜履曰。忠臣不畏死。以仁存心也。比干谏而死。孔子与微箕二子同称为三仁。夫仁也者。使人身名并全。微子是也。使人爱身而后名。箕子是也。使人杀身以成名。比干是也。录其谏死之忠。以觇其仁。 【白话解释】 名字叫受辛。因为他十分残忍。除灭正理。所以大家送他一个谥法。把他叫做纣了。那时候纣王的叔父名叫比干的。在纣王的身边做着少

德育故事-第一册(孝悌篇)

《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悌篇」 点选目录 泰伯采药赵孝争死许武教弟姜肱大被缪彤自挝 王览争酖庾衮侍疫刘琎束带牛弘不问田真叹荆 李勣焚须文本乞恩公艺百忍士选让产陈昉百犬 文灿拒间温公爱兄朱显焚券张闰无私章溢代戮 郑濂碎梨廷机教弟严凤敬兄世恩夜待 一、【泰伯采药】 泰伯让国,曲顺其亲。之荆采药,被发文身。 【原文】 之意。泰伯知父意,即与弟仲雍相约,因父病,以采药为名,逃之荆蛮,被发文身,示不可用。孔子以「至德」表之。 李文耕谓,泰伯之逃,遵朱注以让商为定论。然即其默窥太王爱季及昌之意,率仲弟飘然远去,使王季自然得位,而太王亦无立爱之嫌。其曲全于父子兄弟间者,浑然无迹,非至德其孰能之。 【注解】 1.殷:朝代名。商王盘庚,迁都殷墟,改号曰殷。 2.昌,文王之名。 3.圣瑞:指赤雀衔丹书,止于昌户之事。 4.传位:传诸侯之位。 5.荆蛮:蛮之在荆州,后为句吴。 6.被,与披通。 7.文身,画文于身也。浑然,浑沦之谓。 【白话解释】 的长子。他的第三个弟弟,名字叫做季历。后来季历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姬昌,就是后来的文王了。 生下来的时候,先有一只赤色的雀子,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户上,表示着 圣人出世的祥瑞。再由季历传位给昌 的意思。 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就和第二个弟弟,名字叫仲雍的约下了,假称因为父亲有病,要到山里去采药。借着这个名头,兄弟俩顺便逃到蛮夷的地方,披散了头发,又在身上画了花纹,表示自己的身子,是不可以再在世上干事的了。孔夫

子表扬泰伯,说他已经到了「至德」的地步。 二、【赵孝争死】 赵孝遇饥,自述体肥。愿代弟死,两得全归。 【原文】 奔贼所,曰,礼病且瘠,不堪食,我体肥,愿代之。礼不允,曰,我为将军所获,死亦命也,汝何辜。兄弟相抱大哭,贼被感动,并释之。事闻,诏分别迁授。 赵氏昆仲,以至性孝友,而化及盗贼。夫恶至杀人而食之贼,且当众贼饥饿亟亟待食之时,尚可令起慈心,则世间安有不能化之人。《大学》云「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不其然乎。 【注解】 1.据,拒守也。掠,夺取也。 2.瘠,瘦也。辜,罪也。 3.分别迁授:指孝迁长安卫尉,礼被征为御史中丞。 4.亟,急也。 【白话解释】 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 友爱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三、【许武教弟】 许武教弟,半读半耕。取多与寡,以成弟名。 【原文】

《德育课本》初集第一册 - 欢迎来到大方广

《德育课本》二集第一册 孝篇 一、【皇英妇道】 皇英二嫔。舅姑顽嚚。恪尽妇道。佐夫事亲。 【原文】 唐尧二女。长娥皇。次女英。尧因四岳荐虞舜。乃妻以二女。以观其内。舜父顽、母嚚、弟象傲。二女事舜于畎亩之中。恪尽妇道。瞽瞍与象谋杀舜。使涂廪浚井。舜以告二女。二女虽知之。必曰往。及舜代尧居帝位。娥皇为元妃。女英为次妃。事瞽瞍犹若初焉。 以帝女之尊。下嫁农民。其舅姑又为顽嚚。且日欲杀其夫者。乃明知欲杀其夫。而仍劝夫往。奉命惟谨。传称其谦谦恭俭。思尽妇道。以帝女而兼为帝妃。事瞽瞍犹若初焉。于戏、有虞二妃。万世之师矣。 【白话解释】 唐代尧皇帝有两个女儿。大的名叫娥皇。次的名叫女英。当时尧皇帝因为朝里的四岳官举荐虞舜。就

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来看看他的品行究竟怎么样。舜的父亲和母亲。都不是善良的人。舜的弟弟名字就叫象。更是傲慢得很。他们姊妹两个人。服侍舜。虽然在田野里。也是很尽妇道的。舜的父亲瞽瞍和象。想谋杀舜。叫舜去修米仓。穿深井。要趁势弄杀他。舜就去告知他们俩姊妹。他们虽然晓得瞽瞍和象的阴谋。可是仍旧叫舜去做。等到尧帝把皇帝位子让给舜。娥皇做了皇后。女英做了次妃。他们服侍瞽瞍。仍旧同从前一样的恭敬。 二、【缇萦上书】 淳于少女。名曰缇萦。上书赎父。悲泣陈情。 【原文】 汉淳于缇萦。齐人。太仓令意之少女也。意有五女、无子。会坐法当刑。诏逮系长安。临行。骂诸女曰。生女不生男。缓急非有益。缇萦闻而悲泣。随父至长安。上书、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罪。俾得自新。文帝悯其孝。诏除肉刑。意遂获免。 秦定叟谓人家父母。生女不喜。只为缓急非有益五字。但生男未必有益。顾用情何如耳。若缇萦者。虽谓之有子可也。能存缇萦之心。则为缇萦不难。即

《德育课本》

《德育课本》初集第一册 孝篇 一、【虞舜耕田】 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鸟相助。孝感动天。 【原文】 虞舜、姓姚名重华。父瞽瞍顽。母握登贤而早丧。后母嚚。弟象傲。常谋害舜。舜孺慕号泣。如穷人之无所归。负罪引慝。孝感动天。尝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帝尧闻之。妻以二女。历试诸艰。天下大治。因禅焉。 大舜心中。只有父母。故不知其他。只求可得父母之欢心。故始终不见父母不是处。人伦之变。至舜而极。然能尽爱敬之诚。则至顽如瞍。尚能底豫允若。况顽不如瞍者乎。 【白话解释】 虞代的舜帝。姓姚。名叫重华。他的父亲叫瞽瞍。没有知识。又喜欢妄作妄为。他的生母名叫握登的很

贤德。可是早已亡过了。他的后母呢。口里是不说忠信的言语的。他的弟弟名叫象。性子又很傲慢。他们常常想了计策。要谋害舜。舜像孩子般的呼号哭泣。同穷苦的人没有归处一样。并且以为父亲母亲弟弟的种种行为。都是自己的侍奉不得法。所以不能够得到爷娘的喜欢。舜帝这样的孝顺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天。有一次。在历山地方耕田。大象帮着他耕。飞鸟帮着他耘。尧皇帝得知了。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屡次用艰难的事情。去试验舜帝。并不觉得怎么样。后来天下很太平。尧帝就把皇帝位子让给他了。 二、【仲由负米】 子路尽力。负米奉亲。亲没仕楚。叹不及贫。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李文耕谓事亲之事。承颜日短。报德思长。如仲

氏子者。方乐负米之欢。旋抱衔恤之痛。思藜藿而不得。列钟鼎而徒然。子欲养而亲不待。盖千古有同慨也。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养之及时也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个贤人。姓仲。名叫由。表字就叫子路。他的家里穷苦得很。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呀、藿呀。那一类不好的蔬菜。因为奉养爷娘的缘故。常常出去。到百里以外。背了米回来给爷娘吃。等到他的爷娘都去世了以后。他就往南方游历。游到楚国地方。楚王就聘他做了官。他跟随的车骑有一百辆的多。他积聚的谷米。有一万钟的富。坐的时候。便茵褥重叠。吃的时候。便鼎食满前。他就叹气着说。我现在虽然富贵。但是要想像从前一样吃着藜藿的蔬菜。仍旧到百里以外去背米来养爷娘。这世里断断不能够再有这种日子了。叫我怎不伤心呢。孔子说道。仲由的服事爷娘。可以说是活着尽了力。死了尽着追思的了。 三、【闵损芦衣】 孝哉闵子。衣芦御车。感父救母。千古令誉。 【原文】

《德育课本》初集第一册 孝篇

《德育课本》初集第一册孝篇 一、【虞舜耕田】 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鳥相助。孝感動天。 嚚。弟象傲。常谋害舜。舜孺慕号泣。如穷人之无所归。负罪引慝。孝感动天。尝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帝尧闻之。妻以二女。历试诸艰。天下大治。因禅焉。 大舜心中。只有父母。故不知其他。只求可得父母之欢心。故始终不见父母不是处。人伦之变。至舜而极。然能尽爱敬之诚。则至顽如瞍。尚能底豫允若。况顽不如瞍者乎。 二、【仲由负米】 子路尽力。负米奉亲。亲没仕楚。叹不及贫。 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李文耕谓事亲之事。承颜日短。报德思长。如仲氏子者。方乐负米之欢。旋抱衔恤之痛。思藜藿而不得。列钟鼎而徒然。子欲养而亲不待。盖千古有同慨也。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养之及时也乎。 三、【闵损芦衣】 孝哉闵子。衣芦御车。感父救母。千古令誉。 损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靷。父察知之。欲逐后妻。损启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善其言而止。母亦感悔。视损如己子。 李文耕谓闵子留母之语。凄然蔼然。从肺腑中酝酿而出。虽使铁石人闻之。亦为恻恻心动。何其天性之厚且纯也。卒之全母全弟全父。一家太和之气。直从孝子一念恳恻中转回。为子者其三复之。 四、【曾参养志】

曾子养志。请与有余。母啮其指。负薪归庐。 徹。必请所与。父嗜羊枣。既没。参不忍食。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啮指以悟之。参忽心痛。负薪归。妻为母蒸梨。不熟。出之。过胜母。避其名。不入。学于孔子。而传孝经。 李文耕谓凡为父母。未有不望其子之成立。成立于功名者小。成立于道德者大。为子者欲学曾子之养志。必学曾子之志于道。悟徹一贯。三省其身。不然。虽多备酒肉。曲承欢笑。异于徒养口腹几何。 五、【老莱斑衣】 老莱七十。戏彩娱亲。作婴儿状。烂漫天真。 老。尝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状。戏舞于亲侧。并在双亲前弄雏。欲亲之喜。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李文耕曰。恒言不称老一语。记礼者原自体贴入微。得莱子之斑衣弄雏。乃发挥尽致矣。以舜之孺慕。参之养志。合为一人。其真爱流溢处。令人神往不尽。 六、【郯子鹿乳】 郯子亲老。双目皆瞽。入鹿群中。为取鹿乳。 郯子顺承亲意。乃衣鹿皮。去之深山中。入鹿群之内。取鹿乳以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得免。 王应照曰。孝子事亲。必养其心志。而不徒养其口体。鹿乳异味。因老人偶然思食。蒙皮入山。本一片诚孝之心。发为机智。得乳归奉。父母之心顺。孝子之心安矣。李文耕谓为反哺至情。不亦然乎。 七、【汉文尝药】 汉孝文帝。母病在床。三载侍疾。汤药亲尝。

《德育故事》三集 2悌

《德育课本》三集第一册悌篇 一、【周公祝代】 周公兄病。为告三王。愿以身代。祝册深藏。 周公姬旦、武王之弟。武王克商二年。有疾弗豫。周公为坛。植璧秉珪。告太王王季文王。愿以身代。武王疾旋瘳。其祝册纳于金縢。后遭流言。居东。成王感风雷之变。与大夫冠弁朝服。启金縢。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书。成王执书以泣。遂亲迎周公而归。 李文耕曰。周公之孝弟。其大处在相成王制礼作乐。使文武之志事。到几微无遗憾处。然即其告三王。身代兄死。至诚激发。足以感泣风雷。则周官周礼。岂非字字从血性中流出乎。 二、【伋寿争死】 伋寿二子。异母弟兄。先后争死。至性至情。 周卫公子伋。宣公之嫡子也。后宣公夺伋之妻。是为宣姜。生寿与朔。朔与宣姜愬伋于宣公。公令伋之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贼又杀之。国人伤之。赋二子乘舟之诗。 李文耕谓人道至宣公绝矣。乃伋寿弟兄。于君父之命。挽之不能。逃之不忍。一则先兄以死。而冀兄之万一不死。一则继弟而死。而不忍弟之独为己死。至性至情。一往不回。千载下犹足令人陨涕。 三、【伯鱼十往】 汉第五伦。友爱无两。兄子病时。一夜十往。 汉第五伦、字伯鱼。峭直无私。自郡守以清节著。擢为司空。或问伦曰。公亦有私乎。对曰。昔有人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尝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李文耕曰。按第五公之私。是何等省察法。而又讼言之。不稍匿讳。是何等克治法。世之待弟兄子姪者。苟以第五公为比。有一时一处非私者耶。人能如第五公之自省自责。何患不到圣贤地位。

《德育课本》初集第3册《二十四义》

《德育课本》初集第三册 义篇 一、【冯谖焚券】 冯谖弹铗。客于孟尝。收债市义。焚券免偿。 【原文】 周齐冯谖、为孟尝君收债于薛。矫命。以债赐诸民。焚券而归。孟尝君曰。债收毕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问。何所市。曰。市义而还。君府藏盈积。惟寡义耳。君曰。诺。后孟尝君废。诸客皆去。独赖冯谖。得复其位。 冯谖初见孟尝君之时。则曰无好无能。孟尝笑而受之。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三弹剑铗。孟尝如愿偿之。人方疑其贪也。乃感其恩而市义以报之。卒至君废客散。赖谖而复位。义士之报人多矣。 【白话解释】 周朝战国时候。齐国有个冯谖。替孟尝君到薛的地方去讨债。他就假传了孟尝君的命令。把百姓们欠他的债。都赐给百姓们了。又把这许多的债票、当着

百姓们的面前、统统烧掉了才回来。孟尝君看见冯谖回来了。就对他道。债都收完了吗。为什么来得这样快呢。冯谖回答道。收完了。孟尝君又问冯谖买了什么回来呢。冯谖回答道。买了义字回来。我看你的府上。金银谷米绫罗绸缎。都是富足得很。只缺了一个义字。所以我替你买了希有的东西回来了。孟尝君听了。勉强应了一声。后来孟尝君不做齐国的相国了。他门下所有的食客都走了。幸亏得冯谖。才能够再做了齐国里的相国。 二、【仲连蹈海】 齐鲁仲连。义不帝秦。宁蹈东海。不忍为民。 【原文】 周齐鲁仲连、游于赵。时秦围赵急。魏遣新垣衍说赵。请帝秦。仲连乃见新垣衍曰。彼秦者。弃礼义。尚首功之国也。权使其上。虏使其民。彼即肆然为帝。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不忍为之民也。秦军闻之。却五十里。 鲁仲连义不帝秦。宁蹈东海而死。其辞慨慷。其志激昂。义气所感。秦军为之却退。新垣衍称其为天下士。平原君且欲以千金为之寿。仲连笑而却之。为

自然生长的德育课

自然生长的德育课 本章中,辅导员在组织少先队生活课时,让我们感觉到了孩子们自然的流淌的成长。我在看到阿莫让所有自 愿入队的孩子们全部入队,当时我的脑子就产生了一些疑问:“不守纪律的孩子怎样让他进步呢?本身有许多不足 的孩子怎样让他成长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萦绕在脑间。”读完辅导员组织的少先队生活后,我彻底被折服了,仿佛听到了每个孩子节节成长的声音。我想再次回顾这个自然的生活课: 1、辅导员提出了问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孩子们辩论,老师在黑板上提炼写下孩子们表达的见解和名字,如:“人的一生应该是奋斗的一生……” 2、孩子们设法用措辞表达作为少先队生活致力的目标-----除恶扬善。 3、孩子们写论文,在论文中指出:怎样理解目标?为什么把这认定是自己的目标?这一目标将怎样改变自己 的面貌?在自己的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劳动中,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4、讨论论文,代表发言 5、召开记者招待会,编辑彩色报纸 6、即兴演讲 7、了解家长孩子的改变 8、孩子们揣着自己的誓词和自我鉴定光荣入队 9、庄严宣誓入队:“时刻准备着!” 这样的德育教育来自孩子们的声音,激起孩子们身上的每个细胞在不断的改变中迫不及待、自然的、奔跑着 喷涌着自己的热情而成长,孩子们的成长是不可阻挡,是发自内心的,是连续的,是清纯的。这完全不同于我们 给孩子们设计个条条框框,孩子们被迫的成长。这个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1、让我再次深入理解:叶澜教授倡 导的,所有的课程要整体设计、步步推进、重心下移,移到孩子们的水平2、课应该是立足孩子们的实际,引领着孩子们慢慢拔节生长的课、3、我的德育教育课也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整体设计、步步推进。既:孩子们写出自

《德育课本》三集第二册 信篇

《德育课本》三集第二册信篇 一、【荀息践言】 荀息为傅。慰公病危。奚卓被弑。以死相随。 周晋奚齐卓子者。骊姬之子也。荀息傅焉。献公爱骊姬。欲立其子。乃杀世子申生。申生者。里克傅之。公病。将死。谓荀息曰。士何如。则可谓之信矣。荀息曰。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则可谓信矣。公死。奚齐立。里克弑奚齐。荀息立卓子。里克又弑卓子。荀息死之。 初、献公造九层台。三年不成。人力困敝。荀息曰。臣能累十二棋子。加九卵于上。公曰。危哉。荀息曰。不危。公造台三年不成。男不耕。女不织。危孰甚焉。公悟。乃辍工谢之。荀息可谓忠且信矣。 二、【共华待死】 共华待死。不为人知。谋而被困。岂可背之。 周晋丕郑之自秦反也。闻里克死。见共华曰。可以入乎。华曰。可乎哉。丕郑入。惠公杀之。共赐谓华曰。子行乎。其及也。华曰。夫人之入。吾谋也。将待之。赐曰。孰知之。华曰。不可。知而背之。不信。谋而困之。不智。困而不死。无勇。任大恶三。行将安之。子其行矣。我姑待死。

孔子尝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盖谓人以信为本。人而无信。自失为人资格。且将不齿于人类。夫人孰能不死。若以信而死。可以立起世人之信心。共华虽亦里丕之党。而其死于信。则有足录者。 三、【解扬承命】 解扬承命。不负晋侯。信臣获考。死又何求。 周晋解扬受命如宋。使无降楚。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楼车告宋。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义无二信。信无二命。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舍归。 解扬之许楚子也。非以其厚赂也。欲以成君命也。盖三而不许。楚子必杀之。则晋君之命。不能致于宋。故佯许之。登诸楼车。呼宋人告之。致其君命。亦非失信于楚子也。亦惟欲行其信不受二命耳。 四、【州犂释甲】 楚伯州犂。固请释甲。会合诸侯。信修盟歃。 周晋楚齐秦宋郑鲁卫陈蔡曹许邾滕将盟于宋。楚人衷甲。伯州犂曰。合诸侯之师。以为不信。无乃不可乎。固请释甲。子木不听。太宰退曰。令尹将死矣。不及三年。求逞志而弃信。志将逞乎。志以发言。言以出

《德育课本》四集第一册 孝篇

《德育课本》四集第一册孝篇 一、【太姒嗣徵】 太姒为妃。归宁父母。嗣徵太任。化及命妇。 后妃。不改其性。嗣太任之美音。妇礼无愆。因师氏以告文王。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 汙我私。薄瀚我衣。害瀚害否。归宁父母。又曰。思齐太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太姒嗣徵音。则百斯男。 尊为后妃。犹归宁父母。又能嗣太任之徵音。以妇礼妇道化天下。卒至诸侯夫人。均奉祭祀不失职。于以采繁。大夫妻均承先祖。共祭祀。于以采蘋。化行若此。宜乎周家母仪。超今迈古已。 二、【女娟持檝】 女娟父醉。渡津误期。操檝救父。通达有辞。 檝进曰。妾父闻主君来渡不测之水。恐水神骇动。风波震荡。谨具牲醴。祷祀于神。期主君御禧受福。不胜杯酌馀沥。醉至于此。今主君因其醉而杀之。妾恐父身不知痛。而心不知罪也。愿俟其醒。鞅善其言。遂赦吏。娟复代父操檝而渡鞅焉。 女娟救父。操檝代渡。且发河激之歌以鸣其意。简子悦。将使人祝祓以为夫人。娟以妇人之礼。非媒不嫁。严亲在内。不敢闻命。再拜而辞。简子归。乃纳幣于其父。娶为夫人。救父有辞。处身以礼。贤矣哉。 三、【周青含冤】 孝妇周青。含冤莫吐。诬服受刑。三年不雨。 年少。潜自缢。姑女告妇杀母。捕青拷掠。诬服。青将刑。以十丈竹竿。懸五旛。誓众曰。青若有罪。血当顺下。无罪。血当逆流。及刑已。其血青黄。缘旛竿而上极标。又缘竿而下。嗣是郡中三年不雨。后任太守至。诣青墓致祭。并表焉。雨随至。其岁大熟。 许止净谓匹妇含冤。三年不雨。天人感应之几。不其捷乎。然天亦何心。岂愿以一人之枉。而殃及万民。只以怨气阻塞。致天地间阴阳之气。不能调和耳。然则平怨之人。其能感召和淑之气也明矣。 四、【梁嫕上书】

《德育课本》初集第三册礼

《德育课本》初集第三册 礼篇 一、【伯禽趋跪】 周鲁伯禽。观于桥梓。入门而趋。登堂而跪。 【原文】 周伯禽、随康叔三见周公。三被笞。以问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桥木。北山之阴有梓木。盍往观。伯禽见桥高而仰。梓卑而俯。还告商子。曰。桥者父道。梓者子道。明日。伯禽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嘉其得君子之教。 周公制礼。实开礼教之源。且尝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以礼天下之贤士。其子伯禽未谙礼节。宜其三见而三笞之也。商子以桥梓明父子之道。俾尽乎礼。诚不愧为君子矣。 【白话解释】 周朝初年间时候。有个周公的儿子。名叫伯禽。跟了周公的弟弟康叔去见周公三次。就被他的父亲痛打了三次。伯禽就去问商子。这是为了什么缘故。商

子道。南山的阳面有一种树。叫做桥木。北山的阴面有一种树。叫做梓木。你何不去看一看呢。伯禽听了商子的话。就去看了。只见桥木生得很高。树是仰着的。梓木长得很低。可是俯着的。就回来告诉商子。商子就对伯禽说道。桥木仰起。就是做父亲的道理。梓木俯着。就是做儿子的道理。到了第二天。伯禽去见周公。一进门就很快的走上前去。一登堂就跪下去。周公称许他受了君子的教训。 二、【宋桓罪己】 宋桓未立。深明大体。遇水恤民。言惧名礼。 【原文】 周宋大水。鲁庄公使吊焉。公子御说。承父命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 罪归诸己。则和气致祥。人心欢洽。罪归诸人。则戾气相感。民怨沸腾。公子御说以天灾引咎自责。臧孙达谓其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厥后果称贤君。可见人君之宜履礼爱人也。

(德育课本)二集第一册

(德育课本)二集第一册 孝篇 【一】【皇英妇道】 皇英二嫔。舅姑顽嚚。恪尽妇道。佐夫事亲。 【原文】 唐尧二女。长娥皇。次女英。尧因四岳荐虞舜。乃妻以二女。以观其内。舜父顽、母嚚、弟象傲。二女事舜于畎亩之中。恪尽妇道。瞽瞍与象谋杀舜。使涂廪浚井。舜以告二女。二女虽知之。必曰往。及舜代尧居帝位。娥皇为元妃。女英为次妃。事瞽瞍犹假设初焉。 以帝女之尊。下嫁农民。其舅姑又为顽嚚。且日欲杀其夫者。乃明知欲杀其夫。而仍劝夫往。奉命惟谨。传称其谦谦恭俭。思尽妇道。以帝女而兼为帝妃。事瞽瞍犹假设初焉。於戏、有虞二妃。万世之师矣。 【白话解释】 唐代尧皇帝有两个女儿。大的名叫娥皇。次的名叫女英。当时尧皇帝因为朝里的四岳官举荐虞舜。就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来看看他的品行毕竟如何样。舜的父亲和母亲。都不是善良的人。舜的弟弟名字就叫象。更是傲慢得很。他们姊妹两个人。服侍舜。尽管在田野里。也是很尽妇道的。舜的父亲瞽瞍和象。

想谋杀舜。叫舜去修米仓。穿深井。要趁势弄杀他。舜就去告知他们俩姊妹。他们尽管晓得瞽瞍和象的阴谋。可是仍旧叫舜去做。等到尧帝把皇帝位子让给舜。娥皇做了皇后。女英做了次妃。他们服侍瞽瞍。仍旧同从前一样的恭敬。 【二】【缇萦上书】 淳于少女。名曰缇萦。上书赎父。悲泣陈情。 【原文】 汉淳于缇萦。齐人。太仓令意之少女也。意有五女、无子。会坐法当刑。诏逮系长安。临行。骂诸女曰。生女不生男。缓急非有益。缇萦闻而悲泣。随父至长安。上书、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罪。俾得自新。文帝悯其孝。诏除肉刑。意遂获免。 秦定叟谓人家父母。生女不喜。只为缓急非有益五字。但生男未必有益。顾用情何如耳。假设缇萦者。虽谓之有子可也。能存缇萦之心。那么为缇萦不难。即不为缇萦。亦相去不远矣。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个双姓淳于名叫缇萦的。是齐地方的人。确实是做太仓县官淳于意的最小女儿。淳于意生了五个女儿。没有儿子。有一次、淳于意犯了法。当受刑罚。皇帝把他解到长安地方去。淳于意临去的

《德育课本》二集第二册

《德育课本》二集第二册 忠篇 一、【樊姬进贤】 樊姬进美。择贤于己。虞邱未忠。闻之愧矣。 【原文】 改过。勤于政事。王称虞邱子之贤。姬曰。未忠也。妾事君十一年。求美女进于王。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今虞邱子相楚十余年。子弟宗戚以外。鲜有所进。贤者果如是耶。虞邱子闻之大惭。乃荐孙叔敖而楚以霸。 吕坤曰。国家不治。妒贤之人为之也。樊姬不妒于宫。而推治于国。惟无我心故耳。故我心胜者。不能容人。其终也。反不能容其身。然而妒者卒不悟也。可叹哉。樊姬女宗。可以训矣。 【白话解释】 去劝阻他。始终不听。樊姬无法。就不吃肉了。楚庄

王才觉悟了。改过自新。对于国家大事。非常的勤谨起来。楚庄王时常称赞虞邱子的贤德。樊姬说。这并不算得是忠臣。我服侍君王。算起来有十一年了。曾经访求美女。献给君王。比我好的有两个人。和我同等的有七个人。现在虞邱子做楚国里的丞相。也有十多年了。除了他自己的子弟宗族亲戚以外。从来没有保举过好人进来。难道贤人是这样的吗。虞邱子听见了这番话。觉得大大的惭愧。于是就把孙叔敖举荐上来。楚国因此得以称霸。 二、【女婧谏槐】 婧恐父死。有害明君。趋告晏子。得以上闻。 【原文】 伤槐者死。衍醉而伤槐。公怒。将杀之。女婧造晏子请曰。妾父犯令。固当死。第明君治国。不以物害人。今君以槐杀妾父。妾恐伤执政者之法。害明君之义。邻国将谓君爱树而贱人也。晏子惕然。乃请于景公而免之。 齐侯使衍守槐。令以伤槐者死。孰料伤槐者。即为守令之衍乎。知法犯法。势难挽救。吕坤曰。势之

尊。惟理能屈之。是故君子贵理直。女婧之言。岂独能救父死。君相能用其言也。齐国其大治乎。 【白话解释】 齐国的景公。他有一株很爱惜的槐树。差一个名叫衍的去看管。当时就发下命令说。倘有侵犯槐树的。就处以相当的刑罚。再有伤害槐树的。就要加以死刑。不料后来衍因为酒醉了。伤害了槐树。齐景公生了气。就要把衍杀死。衍的女儿名叫婧的。知道了这件事。就到相国晏平仲那里去请示。说、我的父亲。触犯了王的命令。虽然罪当正法。不过我晓得贤明的君王。他治理一个国家。是弗因为小小的物事。害及人的性命。现在君王为了槐树。杀我的父亲。恐怕有伤着执政的法令。有害那贤明君王的道德罢。邻国的人们。必定说君王是看重槐树。反而看轻了人民的性命哩。晏平仲听了这一番话很敬惧。就去请求齐景公。免了他父亲的死刑。 三、【伯嬴守宫】 伯嬴死守。永巷持刀。阖闾惭退。女界英豪。 【原文】

《德育课本》初集第四册耻

《德育课本》初集第四册 耻篇 一、【成汤放桀】 成汤救世。誓师于郊。自谓惭德。放桀南巢。 【原文】 商汤、契之后。初为诸侯。居亳。三使聘伊尹。尹就汤。汤荐尹于桀。自亳凡五适夏。告以尧舜之道。桀终不听。暴虐愈甚。汤乃誓师攻鸣条。放桀于南巢。自以为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仲虺乃作诰以明之。 汤三聘得伊尹。荐于桀。盖其心以为伐桀救世。不若使尹事桀。以止其乱。志正不在兴商也。至万不得已而放桀。独为有惭德。是故征诛吊伐。有汤之德则可。无汤之德则篡也。其不为口实者几希矣。 【白话解释】 三代时候。商朝的汤王。就是契的后代。起初是在夏朝做着诸侯。居住在亳的地方。差了人、用了聘礼、去聘请伊尹三次。伊尹才到汤王那儿来了。汤王

就把伊尹荐到桀王那边。打从亳的地方到夏朝里。前后一共走了五次。把古时代唐尧虞舜做人君的大道理、告诉桀王。桀王终于不肯听他的话。反而愈加暴虐了。汤王不得已、才发了誓、与兵去攻打鸣条地方。把桀王流放到南巢地方去。汤王既然流放了桀王。自己以为这桩事。未免有伤德性。很为惭愧。说道。我恐怕后世的人。把我当做话柄。于是仲虺就做一篇诰文。来表明他。 二、【夷齐采薇】 伯夷叔齐。洁身如玉。饿于首阳。耻食周粟。 【原文】 殷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让国逃隐。闻文王作。同归于周。武王伐纣。夷齐叩马而谏。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夷齐耻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遂饿死山下。 伯夷遵父命而逃。孝也。叔齐亦不立而逃。悌也。皆求仁得仁也。叩马而谏。忠也。亦义也。饿死首阳。其以伐纣为不仁不义乎。夫以独善其身谓仁义者。学夷齐可。以兼善天下谓仁义者。则学武王也。

德育课本三集第三册

《德育课本》三集第三册 礼篇 一、【蘧瑗敬上】 卫蘧伯玉。敬上知非。夜车止阙。见信宫闱。 【原文】 灵公与夫人南子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南子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南子曰。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君子不以冥冥堕行。伯玉、贤大夫也。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公使问之。果伯玉也。 夫忠臣孝子。不以昭昭伸节。不以冥冥堕行。盖其礼、根于心。形诸外。悉出于至性至情。而非矫揉造作为之也。伯玉之不以暗昧废礼。且能见信于深宫。而南子之智。实能及之。则加卫灵公一等矣。 【白话解释】 他五十岁的时候。就感觉到以前四十九年的过失。有一天的晚上。卫灵公和他夫人南子一同坐着宫里。忽然听见有一辆车子过来的声音。辚辚地响。到了公门口。就不响了。南子说。这辆车子上坐着的人。一定是蘧伯玉。卫灵公说。你怎么知道是他呢。南子说。

从礼节上讲。做臣子的人。走过君上的公门口。一定要下车。看见了君上驾路车的马。一定要行敬礼。这些都是表示着敬重君主的行为。凡是君子。不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就放弃了他的品行。蘧伯玉是个贤人君子。他平日服事君上很尽敬礼。这个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礼的。卫灵公差了个人去问。原来果然是蘧伯玉。 二、【敬叔施散】 南宫敬叔。惟礼是循。家财施散。非欲速贫。 【原文】 乐于苌弘。初、敬叔以富得罪。奔卫。及反。载其宝以朝。孔子闻之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子游问何谓。孔子曰。富而不好礼。殃也。敬叔以富丧矣。而又弗改。吾惧其有后患也。敬叔闻之。遂循礼施散焉。 左传载孟僖子将卒。命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因属说与何忌、事孔子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定位、正所以自立也。是敬叔与兄懿子。幸承父命。师事孔子。而能自立者也。 【白话解释】

《德育课本》二集第三册 义篇

《德育课本》二集第三册义篇 一、【共姜柏舟】 卫有共姜。夫亡守义。母欲嫁之。柏舟矢志。 周卫世子共伯妻姜氏。齐国女也。共伯早卒。姜氏守义不嫁。父母欲夺之。姜氏誓死不从。赋柏舟之诗曰。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父母见诗乃止。及卒。卫人谥曰共姜。 妻者、齐也。礼记云。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是夫妻之义也。吕坤曰。从一。妻道也。守志不更夫。中道也。自杀以殉。则贤者之过耳。故特表共姜以为嫠妇之法。 二、【卫女失意】 黎庄夫人。贤而失意。守一以终。不轻离异。 周黎庄公夫人。卫侯之女也。既往而不同欲。所务者异。未尝得见。其傅母悯其贤而失意。又恐其已见遣而不以时去。谓之曰。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今不得意。胡不去乎。女曰。妇道一而已矣。彼虽不吾以。吾何可离妇道乎。卒不去。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以此济奸肆恶。君子反其道而行之。便成忠厚。今黎庄夫人虽遭非偶。守壹以终。刘向称其终执贞壹。不违妇道。视世之稍不遂意。宣告离婚者。判若天渊矣。 三、【臧氏义保】 臧氏义保。护公子称。以儿代死。鲁国复兴。 周义保臧氏。鲁孝公称之保母也。伯御作乱。弑懿公而自立。求公子称。将杀之。臧氏令己子衣称之衣。卧称之处。伯御以为称也。杀之。臧氏遂抱称以逃。鲁大夫知称之在臧氏。乃请周天子杀伯御。立称。是为孝公。鲁人义之。号曰义保。 传载臧氏抱称出。遇称舅于涂。舅问曰。称死乎。臧氏曰。不死。舅曰。何以得免。臧曰。以吾子代之。于是鲁大夫皆知称在臧氏所。吕坤曰。臧氏贤乎哉。鲁不灭国。不绝嗣。臧氏之力也。鲁之卿大夫愧矣。 四、【贾母倚闾】

贾母教子。出求惽王。卒诛淖齿。继立法章。 周齐王孙贾、公族也。淖齿之乱。湣王出走。被弑。贾莫得其所。惘然而归。母曰。汝朝出不归。吾倚门而望。暮出不返。吾倚闾而望。今汝事王。王出走而不知其处。汝尚何归。贾乃出。集市人为兵。诛淖齿。求王子法章而立之。君子谓贾母义而能教。 吕坤曰。世之爱子者。多欲保全其身。至见危授命。则深悲而固止之。岂知不义而生。不若成仁而死哉。贾母以求君望其子。宁失倚闾之望焉。贤哉母也。善用爱矣。 五、【嫠清捐产】 嫠清上疏。捐资筑城。始皇嘉义。筑台以旌。 秦巴郡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擅利数世。清寡居。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始皇筑长城。巴蜀一郡。当役万人。清上书。尽出家财百余万。筑边城数百里。不费官钱。而民不离乡里。又得工资。争效其力。不数月。而城已完固。始皇嘉之。筑怀清台以旌其义。 汉卜式输财助边。君子非之。为其市名希宠。长人主黩武之心。若嫠清此举。有三善焉。官不费钱。一善也。郡人免役。二善也。城工速竣。三善也。始皇筑台以旌之。义声昭著矣。 六、【珠崖二义】 珠崖二义。吏搜得珠。母女争死。得以全躯。 汉珠崖令死。继妻有子九岁。前妻之女名初。十三岁。奉丧归。时珠禁甚严。继母有珠系臂。弃之。其子拾而置之母奁。母女皆未觉。至关。吏搜得珠。曰、嘻、谁当坐罪。女曰。母已弃。初取藏。当坐初。母曰。我爱之。当坐我。母女争死。相对泣下。吏钦其义。宁自坐。弃珠而遣之。 吕坤曰。此天理人情之至也。可泣鬼神。可贯金石。可孚豚鱼。可化盗贼。初之年仅十三耳。而能若是。殆天植其性欤。而继母之贤。晚世所希。惜史佚其姓耳。人称珠崖二义。不亦宜乎。 七、【季儿自经】 任妻季儿。夫杀其兄。不为非义。自缢以明。

《德育课本二集第一册 孝篇

《德育课本》二集第一册孝篇 一、【皇英妇道】 皇英二嫔。舅姑顽嚚。恪尽妇道。佐夫事亲。 唐尧二女。长娥皇。次女英。尧因四岳荐虞舜。乃妻以二女。以观其内。舜父顽、母嚚、弟象傲。二女事舜于畎亩之中。恪尽妇道。瞽瞍与象谋杀舜。使涂廪浚井。舜以告二女。二女虽知之。必曰往。及舜代尧居帝位。娥皇为元妃。女英为次妃。事瞽瞍犹若初焉。 以帝女之尊。下嫁农民。其舅姑又为顽嚚。且日欲杀其夫者。乃明知欲杀其夫。而仍劝夫往。奉命惟谨。传称其谦谦恭俭。思尽妇道。以帝女而兼为帝妃。事瞽瞍犹若初焉。于戏、有虞二妃。万世之师矣。 二、【缇萦上书】 淳于少女。名曰缇萦。上书赎父。悲泣陈情。 汉淳于缇萦。齐人。太仓令意之少女也。意有五女、无子。会坐法当刑。诏逮系长安。临行。骂诸女曰:“生女不生男。缓急非有益。”缇萦闻而悲泣。随父至长安。上书、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罪。俾得自新。文帝悯其孝。诏除肉刑。意遂获免。 秦定叟谓:人家父母。生女不喜。只为缓急非有益五字。但生男未必有益。顾用情何如耳。若缇萦者。虽谓之有子可也。能存缇萦之心。则为缇萦不难。即不为缇萦。亦相去不远矣。 三、【曹娥投江】 孝女曹娥。投江觅父。地以人扬。流芳千古。 汉曹旴女娥。上虞人。旴为巫。能弦歌。汉安二年。端阳日。迎潮神于舜江。逆涛而上。为水所没。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乃投衣祝水。视衣所沉处而自投焉。经五日、抱父尸出浮水面。官令葬之。立碑为识。后世因名为曹娥江。

曹娥以十四龄之弱女子。沿江哭父。十有七日不绝声。投江五日。竟能负尸以出。不亦奇乎。吕坤谓其至诚所感。江神效灵。千古谈及。尚使人挥泪。江名曹娥。万古流芳矣。 四、【赵娥复仇】 赵娥隐刃。欲报父仇。历十余载。夙志方酬。 汉赵君安女娥。酒泉人。父为同县李寿所杀。娥兄弟三人。皆欲报仇。不幸俱死。寿窃喜。置酒自贺。娥闻而感愤。隐刃以候之。历十余年。遇于都亭。刺杀之。诣县自首。县长尹嘉义之。欲与俱亡。娥不肯。会赦、得免。郡表其闾。同郡庞子夏慕其名。娶为妇。生子堉。仕晋。 吕坤曰:十余年耻共戴天。娥也不亦孝乎。都亭能杀父仇。娥也不亦勇乎。既杀,愿甘受刑。娥也不亦公乎。此丈夫行而出于女身。今之人而古人心者也。可不敬乎。 五、【杨香搤虎】 晋有杨香。虎曳其父。向前搤之。得脱于虎。 晋杨丰之女名香。年十四岁时。随其父刈稻于田间。偶遇一虎来噬其父。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搤持虎颈。虎大惊。弃丰而奔逸。父遂得免于害。太守孟肇闻之。上其事于朝廷。下诏以旌其门闾。 吕坤谓:惟义能勇。胆莫怯于女子。力莫弱于闺门之少年。猛憨多力。莫强于噬人之虎。香也乃能搤其颈而救父以生。向非孝念迫切。奋不顾身。以勇以力。岂能敌哉。然香之心。则从父俱死。亦无恨矣。 六、【木兰从军】 隋魏木兰。从军代父。一十二年。归来如故。 隋魏木兰。亳城东魏村人。恭帝时。突厥扰边。朝廷募兵。其父当从征。老病不能行。弟幼弱。木兰乔妆代父从军。历十二年。经十八战。人终不知为女子。后凯旋。恭帝嘉其功。除尚书郎。不受。归至家。释戎服。衣旧裳。

《德育故事》四集 2悌

《德育课本》四集第一册悌篇 一、【季姜雍穆】 季姜雍穆。化播二妇。亲继无分。堂号三母。 子。抚育恩爱。亲继若一。嫁纪流。分己婢给之。博好写书。姜手为作表袠。博妻杨进及博子遵妻张叔纪。服姑之教。皆贤。号三母堂。季姜命康稚之妻。事进如姑。年八十一卒。四男弃官行服。四女亦从官舍交赴。内外冠冕百有余人。当时荣之。 季姜幼读诗书。其雍穆固无论矣。而其敬长之道。尤可称焉。敬伯堂祖母性严。子孙虽见官二千石。犹杖之。妇跪受罚于堂。历五郡。祖母随之官。后以年老。不愿远乡里。季姜亦尝侍养左右焉。 二、【穆姜仁爱】 穆姜温仁。化继为亲。四子改过。母氏艰辛。 姜衣食抚字。皆倍所生。前妻长子兴疾笃。母亲调药膳。忧劳憔悴。兴瘳。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性。我兄弟禽兽其心。过恶深矣。遂将三弟诣县。陈母之德。状己之罪。乞就刑。县言之郡。郡守表其母。四子许令自新。皆为良士。母八十余卒。 吕坤曰。世皆恨继母不慈。而宽于前子之不孝。皆偏见也。两不得。两有罪。要之礼责卑幼。则尊长无不回之天。故有闵损。不患衣芦之奸。有王祥、不患守柰之虐。吾因穆姜慈。而有感于世之恕前子者。 三、【统姊助粟】 骆统之姊。悯弟日衰。助与私粟。悌道无亏。 吴新阳亭侯骆统、字公绪。会稽人。俊之子也。事嫡母甚谨。时值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居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而能独饱乎。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统一日散尽。姊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 骆统姊之与私粟。因哀弟之减食日衰也。悌也。骆统姊之母之使分施。因骆统姊弟之慈心助济也。仁也。亦义也。同一事实。而两样心肠。要之姊弟虽为两家。而究同一气。谁谓从夫后。不必计及弟哉。

德育课本初集第一册-大方广

《德育课本》二集第二册 信篇 一、【定姜戒诬】 定姜戒衎。神不可诬。子有三罪。奈何告无。 【原文】 周卫定公之夫人定姜。生子早死。定公卒。立敬姒之子衎。是为献公。暴虐而慢侮定姜。卒见逐。献公出亡至境。使祝宗告亡。且告无罪于庙。定姜曰。不可。无神何告。若有、不可诬也。子有三罪。奈何告无。告亡而已。无告无罪。 舍大臣而与小臣谋。蔑视冢卿师保。侮慢先君夫人。此定姜所谓三罪也。有罪而告无。是不信也。不信于人且不可。而况神乎。刘向称定姜聪明远识。能以辞教。卫之所以不亡也。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个卫国里的定公。他的夫人名称。就叫做定姜。生了一个儿子。早已死了。后来卫定公死了以后。就立敬姒的儿子名叫衎的。那就叫做卫献

公。卫献公的性情。非常暴虐。并且时常慢侮他的嫡母定姜。所以给人家驱逐了。卫献公出走、到了边境上。就差了一个司祝官到卫国里去说献公已经出亡了。并且再向宗庙里去告着没有罪。定姜就说。这是不可以的。假使没有神的。那么何必去告。倘若是有神的。那是不可以欺骗的。你已经有了三种罪名。怎么可以说没有罪呢。只叫他到卫国里去。说着你出亡就是了。不可以到宗庙里去说着你没有罪的。 二、【溧女投水】 溧阳史女。授食伍员。投水明信。守礼钗裙。 【原文】 周楚伍员逃难。过溧水。见浣纱女携食筐。因乞焉。女授之。食已。告曰。追者至。幸勿言。女诺。伍员言之再三。女曰。吾以女而授男餐。非礼也。已诺而言之再三。疑我不信也。不信而无礼。不可以生。乃投水而死。子胥救之不及。迨入吴。破楚归。乃投千金于溧水以报之。 考溧女姓史。溧阳黄山里人。行年三十。尚未适人。今悯子胥穷饿。一再乞食。不得已。权授以餐。又因其再三叮嘱。疑己不信。遂投水以自明。烈矣哉。

《德育课本》三集《二十四廉》

《德育故事》三集第四册 廉篇 一、【子罕却玉】 子罕守廉。却玉有道。使富而归。不贪为宝。 【原文】 周宋乐喜。即司城子罕也。宋人或得玉以献。弗受。献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献者稽首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寘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象以齿而焚身。麝以香而丧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献玉者亦知之矣。而子罕乃曲予成全。不以此故而伤己之廉德。且其谏筑台则请俟农毕。出饥粟则贷而不书。宜乎叔向称宋之乐、其后亡者也。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宋国的乐喜。就是叫做司城子罕的。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宝玉。就去送给他。子罕

不肯收受。送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玉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说是件宝贝。所以我敢来送你的呵。子罕说。我是拿不贪当宝贝的。你是拿这块玉当宝贝的。倘然你把这块玉送给了我以后。那末我丧失了不贪污的品行。你丧失了一块玉。岂不是大家都丧失了宝贝么。送玉的人叩头到地说。小人有了一块宝贝。恐怕发生危险。不可走到别的地方去了。我所以来送你这个的。就是来请求免死的。于是子罕就把这个人送到了他的县里。又叫玉工去治理这块玉。等到这块宝玉卖去了。得了许多钱。才叫他回到自己的家里。 二、【原宪辞粟】 孔门原思。狷介自持。家贫为宰。与粟犹辞。 【原文】 周宋原宪、字子思。孔子之弟子也。为人狷介。所居蓬户瓮牖。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子贡过之曰。夫子病乎。宪曰。无财之谓贫。学道而不能行之谓病。若思。贫也。非病也。孔子为鲁司寇。以宪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孔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华使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孔子仅与釜与庾。

德育课本-二集第一册(悌篇)

《德育课本》二集第一册 悌篇 一、【舜妹护兄】 舜妹爱兄。敬及皇英。闻谋预泄。井廪得生。 【原文】 以弟道规象。不从。凡父母恶舜。则密告二嫂以挽救之。掩井焚廪之谋。皆预泄于舜。是以舜得免害。调护维持。始终无怠焉。系善作画。故后世推为画祖。 吕坤曰。浚井完廪。事出卒然。匿孔两笠。计必先定。向使舜无所闻。其不为井中之泥、廪上之灰者几希矣。孰谓异母而有斯妹哉。孰谓济恶满门而有斯人哉。 【白话解释】 可是敤首很爱护、很敬重舜和两个嫂子。他常常劝爷娘要慈爱。劝象要守弟弟的规矩。可是他的爷娘和象都不听他。每每遇到爷娘要害死舜的时候。他总私下告诉两个嫂嫂。想法子来挽救舜的性命。果然化大事为无事。像填井和焚米仓的两件事。都是敤首预先告知了舜。所以舜能够预先防备。不至送命。敤首对于他们父子母子兄弟间。老是很热心的调和。从头至尾。没有懈怠的心。敤首生平能够画得很好的图画。所以后世推尊他做画祖。 二、【赵姬尊嫡】 赵姬劝衰。迎还叔隗。自处于卑。尊嫡不怠。 【原文】 叔隗。生盾。后衰还晋为卿。文公以女妻之。生同、括、婴。赵姬固请迎叔隗母子于狄。至、则以盾为贤。请立为嫡子。使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 按赵姬请迎叔隗。衰不可。姬必逆之。衰乃不得已迎之耳。吕坤曰。妇人能容妾、足矣。况身自为妾乎。况以公女而妾狄人之女乎。况以子为庶子。而嫡狄人之子乎。赵姬之贤。古今一人而已。 【白话解释】 就是晋文公的女儿。当起初晋文公还没有做国 君的时候。赵衰是跟了晋文公逃出国境。经过狄国。狄国里的人。就把廧咎如的女儿名叫叔隗的。嫁给赵衰做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名叫赵盾的。后来赵衰回到晋国里来做官了。晋文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又生了三个儿子。叫做赵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