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 第2节 滑轮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 第2节  滑轮 教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它们.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与实质,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问题.3.知道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如轮轴和斜面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定滑轮、动滑轮的实际使用.2.对实践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有好奇心.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会按要求组装.会按要求组装滑轮,并画出它的绕线,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多媒体课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弹簧测力计、扳手、水龙头、长木板等.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杠杆,知道了杠杆的分类和特点.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应用了其他简单机械.如我们每周一升国旗,升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我们会看到国旗缓缓上升;工人在动滑轮的帮助下,居然用50N的力提起重95N的物体,你知道这些是应用了什么吗?生思考、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先不急于解答.师你们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学习了本课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知识点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师好,请大家先看教材P81页图12.2-1漫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大人能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却被重物吊了起来?生思考、发表看法.教师展示一架定滑轮、动滑轮装置,并利用它们分别提起钩码,对滑轮的构造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生:定滑轮工作时,轴不动,轮转动;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物体一起上或下运动.师回答正确.好,下面请大家分组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可参照教材P82页《实验》).教师参与实验指导,这样便于降低学生实验难度.设计表格(供参考)学生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并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多媒体课件)(1)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图甲中所示定滑轮两边的力与轮相切,中心轴为杠杆的支点,轮的直径可以看做是一根硬棒,动力和阻力作用在直径的两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注意: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移动的距离等于重物升高的高度.(2)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如图乙所示,动滑轮由于一边悬于固定点,重物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滑轮中心轴,滑轮的“支点”位于固定边与轮相切的地方.过“支点”的轮的直径相当于杠杆,重物的重力为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人施加的力为动力,因此动力臂是直径,阻力臂是半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板书:1.定滑轮定义: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实质: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2.动滑轮定义: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特点:能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师请同学结合刚才探究的结论,联系实际事例,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学生回答:①需要改变用力的方向时,使用定滑轮,如站在地面上升旗的装置.②需要省力,用较小的力提起较重的物体时,使用动滑轮,如建筑工地上吊起建筑材料的装置.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N,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N,其中比较省力的是_____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解析:图甲是定滑轮,图乙是动滑轮.由于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必须给汽车提供至少800N的拉力,因此,如果利用甲图,则人必须至少施加800N的力才能把汽车拖出泥潭.如果使用乙图,人只需提供400N 的拉力即可拖出汽车.由此可见,乙图更省力.答案:800 400 乙知识点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综合运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定滑轮可以任意改变力的方向;那么动滑轮是否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省一半的力?学生猜想:这是肯定的,因为动滑轮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教师出示以下例题,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点.例题2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A.20NB.25NC.30ND.35N解析: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能省一半的力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自由端拉力的方向应与阻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从图示装置看,力F的大小要大于动滑轮与重物总重的一半,答案为D.答案:D知识点3 滑轮组师我们知道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那能否把二者的优点都利用起来,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机械呢?生讨论、交流.师请同学们按你们的设想,将刚才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看哪一组做的又好又快,并且进行实验,来验证是否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交流实验结论.师像这样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是滑轮组,当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与物重之间有何关系?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找出其关系.教师参与实验指导,并在黑板上画出甲、乙两组不同的滑轮组,并演示组装,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同一个钩码提起来.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说说甲、乙两个滑轮组中动滑轮的绕线方法有何不同.师两次示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承担钩码的绳子段数不同.师你能数出有几段绳子吊着钩码吗?学生观察、讨论后进行回答:甲有2段,乙有3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数绳子段数的方法:数绕在动滑轮上和固定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所以在实验中得出的拉力并不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而是稍大于这个值.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股数分别是2、3、4、5的滑轮组的绕法图,如图所示,让学生数数是几段绳子吊着物体,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让学生体会相同数目的滑轮采用不同的绕线方式,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不同,导致省力多少不同.)教师让学生观察四个不同的绕法图,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得出关于绳子绕法的结论:奇动偶定(绳子的固定端在动滑轮上,则为奇数段绳子;绳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轮上,则为偶数段绳子),并且进一步总结出绳子自由端拉力移动距离s和物体移动距离h之间的关系:s=nh.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滑轮组的组装”,并讲解.滑轮组的组装(多媒体课件)组装滑轮组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由滑轮组的省力情况1F G n =或1F G G n=+动(),可得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G G G n n F F +==动或,n 应取整数,且要采用进位法.也可以根据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与物体上升高度h 之间的关系确定,即s n h=. (2)确定滑轮个数.当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 为偶数时,按照每个动滑轮有2段绳子承担,则动滑轮个数为n/2,定滑轮个数为12n -,即比动滑轮少1个,若要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再加一个定滑轮,这时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相等.当n 为奇数时,如不需要改变力的方向,则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相等,均为12n -;若要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再加1个定滑轮,即动滑轮个数为12n -,定滑轮个数为12n +.滑轮组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可按“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3)确定绳子的起点.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为偶数时,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上;当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 为奇数时,绳子的起点在动滑轮上.即按“奇动偶定”的方法确定.例题1(用多媒体展示)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做匀速移动,如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A.F 甲<F 乙<F 丙B.F 甲>F 乙>F 丙C.F 甲>F 乙=F 丙D.F 甲=F 乙>F 丙解析:甲图为一个定滑轮,因为定滑轮不省力,故拉力大小等于阻力f ,即F 甲=f ;图乙是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故拉力F 乙=1/2f ;图丙由一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有三段绳子承担,故拉力F 丙=1/3f.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是B 项.答案:B例题2 (用多媒体展示)电气化铁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严冬还是盛夏都要绷直,才能使高压线与列车的电极接触良好,这就必须对高压线施加恒定的拉力.为此,工程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恒定拉力系统,其简化原理图如图所示.实际测量得到每个水泥块的体积为1.5×10-2m3,共悬挂20个水泥块.已知水泥块的密度为2.6×103kg/m3,g取10N/kg.(1)请指出图中的动滑轮、定滑轮;(2)每个水泥块的重力是多少?(3)滑轮组对高压线的拉力是多大?解:(1)图中C是动滑轮,A、B是定滑轮.(2)每个水泥块质量m1=ρV=2.6×103kg/m3×1.5×10-2m3=39kg.每个水泥块的重量为G1=m1g=39kg×10N/kg=390N.(3)水泥块对钢丝绳的拉力为F1=20G1=20×390N=7.8×103N.由图可知,动滑轮由3段绳子承担,所以滑轮组对高压输电线的拉力为F2=3F1=3×7.8×103N=2.34×104N.师我们通过学习杠杆,知道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省距离,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要费二倍的距离.大家思考,有没有一种机械既省力,又省距离呢?生思考、交流、讨论:省力的机械就必定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必定费力,没有一种机械既省力又省距离.知识点4 轮轴和斜面1.轮轴师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P83页《科学世界》及图12.2-5中实例,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总结出轮轴的概念.生1: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并能绕共同的轴线转动的简单机械叫轮轴.生2:轮轴上中间靠近转动轴线半径较小的是轴,离轴线较远半径较大的是轮.生3:动力一般是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因此,轮轴是省力机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轮轴也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轮和轴的中心O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F1是动力,作用在轴上的力F2为阻力,轮半径为R,轴半径为r,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R=F2r,R>r,F1<F2,所以轮轴省力.板书: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的轴线转动的简单机械,实质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注意:轮轴使用时,当轮半径是轴半径的n倍时,在不计摩擦情况下,作用在轮上的力的大小为作用在轴上的力的大小的n分之一.师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有很多,你发现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轮轴?生1:用螺丝刀拧螺丝时,手抓的木柄较粗的部分是轮,金属杆部分较细的是轴,因此螺丝刀拧螺丝是轮轴.生2:拖拉机或汽车用人工发动时使用的摇把也是一个轮轴.生3:电视中见过以前农村常用的辘轳也是轮轴.生4:卷扬机的摇杆也是轮轴.2.斜面师了解了轮轴,再来讨论斜面为什么也是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对我们有什么用呢?请同学们想想骑自行车上坡直线行驶和弯曲行驶时的情景,然后按教材P84页图12-2-6的模拟实验做一做.(学生操作、讨论,然后交流)生1:使用斜面看起来是费了距离,但是省了力,如果从山下直通山顶需要很大的力,不容易爬下去,而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行走就可以用较小的力爬上山顶.生2:我们常见的螺丝钉就可以认为是一种斜面.板书:斜面:是一个费了距离但能省力的简单机械.注意:斜面长是斜面高度的n倍时,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所用的推力为物重的n分之一.师斜面在生活和生产中也有许多的应用,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题3 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如图甲是使用扳手拧螺母,它其实是一个_____,当作用在手柄上的力为F1时,则拧开螺母的力F2_____F1(选填“>”、“=”或“<”).如图乙是工人师傅将货物搬运到车上的情形,工人师傅这么做利用的科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图甲中的扳手可以看成是一个轮轴,当动力作用在轮上时可以省力,即在手柄处用一个较小的力可以在螺母处产生一个较大的力.图乙中的装置是一个斜面,使用它可以省力.答案:轮轴>斜面省力1.列表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2.滑轮组(1)定义:由两个以上的滑轮组合而成的装置叫滑轮组.(2)好处:既省力又改变用力的方向.(3)缺点:多移动距离;结构复杂,需要较多的滑轮.(4)滑轮组中拉力F、物重G与绳子股数n的关系:1.F Gn=(5)物体移动的距离h、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绳子股数n的关系:s nh.3.轮轴和斜面(1)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的轴线转动的简单机械,实质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2)斜面:是一个费了距离但能省力的简单机械.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本课内容属于实验探究,要求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很容易想到定滑轮的绕线方法,但是在设计动滑轮绕线时,我发现接连几个学生设计的方法都还是定滑轮,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避免学生感到茫然,参与学生动手绕线,介绍二者的不同之处.这样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进行过程中,引导学生试图从拉力与钩码重力的大小、方向、移动距离等方面进行比较,鼓励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动手参与实验,分工协作,如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测量钩码上升的距离和测力计上升的距离、记录数据等,相互之间起到监督的作用,还有利于共同分析数据、归纳出结论、分享实验成果.。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的新理念。

因此这节课采取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了解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认清它们的本质,并能在实际生活问题中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十二章第二节,是在学习了二力平衡、功和功率、杠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功和功率学习的延续,是对简单机械学习的深化,它为机械效率的学习奠定基础,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2)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难点:滑轮组的组装及作用。

[教学方法]这节课以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为主,整节课的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采用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问题链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兴趣中进入学习状态,在问题的困惑中引领探究,在观察、比较、动手动脑中获得知识。

[仪器材料]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用组装好的定滑轮、动滑轮。

学生分组器材:滑轮2个、细线、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夹子。

[教学流程设计]一、热身运动引入新课由“想想议议”漫画的引入引发学生对滑轮的使用提出猜想:(1)、小男孩为什么被吊上去了?(2)、滑轮怎么用呢?这个滑轮的使用省力吗?(3)、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滑轮呢?(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漫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滑轮使用的欲望。

)二、探究:滑轮探究(一):认识滑轮动手组装和研究滑轮使用,提出初步活动要求:(1)、只用一个滑轮、细绳、用多种组装方法将两个钩码竖直提高?(2)、仔细拉动比较观察:使用各种滑轮提升钩码时有哪些不同之处?(3)、你认为不同滑轮在使用时可能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认识滑轮,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和比较能力,同时根据学生对是否省力、省距离的的猜想提出下一个探究目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 滑轮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 滑轮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案课题第二节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滑轮的作用。

3.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会对比的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有利用滑轮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难点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教具准备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教学时数1课时补充修正板书设计第二节滑轮一、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总结:)(1动GGnF+=nhS=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批改辅导班级人数上交人数上交率批改人数批改反馈优点不足辅导改进姓名内容效果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 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 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第2节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能够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直尺、钩码、细线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屏幕展示图片(四幅图片),边指着图上的滑轮,边讲述:升国旗时,要用到滑轮;起重机上有滑轮;晾衣架上有滑轮;升降机上要用到滑轮;滑轮有哪几种呢?使用滑轮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新知识。

(二)进行新课1.定滑轮和动滑轮:(1)认识滑轮。

由于多数学生不认识滑轮,因此可先出示滑轮实物,让学生认识滑轮是一个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可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实物组装提升重物的装置,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征。

也可配合观看视频或者动画,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区别。

有一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还有一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会整体随着重物一起上升,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2)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方案,然后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实验研究的过程。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及应用:①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018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案

2018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案

教案:2018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一、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了解滑轮的概念,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

2. 滑轮的工作原理:学习滑轮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滑轮组:学习滑轮组的构成及如何使用滑轮组来简化力的作用。

4. 滑轮的应用:通过实例了解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滑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原理。

2. 培养学生利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及滑轮组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模型、绳子、钩码、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滑轮,如吊车、晾衣架等,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a. 介绍滑轮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区别。

b. 讲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c. 讲解滑轮组的概念,展示滑轮组的构成及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运用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解答实际问题。

如:如何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如:给定一个重物,设计一个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方案。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滑轮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2. 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的构成和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设计一个提升重物的方案,并计算所需滑轮组的个数。

2. 答案:根据重物的重量和提升高度,选择合适的滑轮组个数,计算出所需的绳子长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滑轮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2. 详细内容:a.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b. 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c. 滑轮的力学性质和计算方法二、教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能够识别各种滑轮;2. 掌握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能够设计简单的滑轮组;3. 理解滑轮的力学性质,能够计算滑轮组的工作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滑轮的力学性质的计算;2. 教学重点: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滑轮的力学性质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模型,绳索,重物;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滑轮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滑轮组的工作原理;2. 讲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滑轮的定义,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展示不同类型的滑轮;3. 讲解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解释滑轮组的原理,展示滑轮组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吊车、滑轮背包等;4. 讲解滑轮的力学性质:介绍滑轮的力学性质,如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计算滑轮组的工作效率;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滑轮的例题,如滑轮组的计算,滑轮的使用等;6.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滑轮组,计算其工作效率,讨论其优缺点;7. 板书设计:列出滑轮的定义、分类、原理、力学性质等关键概念;8. 作业设计:a. 绘制一个滑轮组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b. 设计一个滑轮组,计算其工作效率,并写出计算过程;c. 思考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a. 动滑轮b. 定滑轮2. 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a. 原理:力的传递和改变方向b. 应用:吊车、滑轮背包等3. 滑轮的力学性质a. 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b. 工作效率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滑轮组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2. 设计一个滑轮组,计算其工作效率,并写出计算过程;3. 思考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滑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滑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滑轮的力学原理;•能够计算滑轮的理论机械优势。

二、教学重点•滑轮的定义和分类;•滑轮的力学原理。

三、教学难点•计算滑轮的理论机械优势。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讲解PPT;–教学实验装置和材料。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新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和轮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简单机械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滑轮。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滑轮的基本概念。

2. 观看视频(10分钟)•观看视频:[视频链接]3.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讲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滑轮是由一个或多个固定在同一轴上的圆环组成的,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装置。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是指滑轮的轴固定在物体上,而活动滑轮的轴则固定在支架上,滑轮可以上下移动。

–滑轮按照组合方式,可以形成单滑轮组和组合滑轮组。

单滑轮组由一个滑轮固定在物体上,没有移动滑轮组,只有一个滑轮等同于力的大小和方向改变;组合滑轮组由多个滑轮组成,有移动滑轮组,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改变。

4. 滑轮的力学原理(15分钟)•讲解滑轮的力学原理:–滑轮的力学原理包括两个基本定理:•滑轮的定理:理想滑轮的支持绳无重量,且绳与滑轮之间没有相对滑动,由滑轮或滑轮组支撑的绳,将受到相等大小的拉力,也就是说,滑轮或滑轮组所受的力是相等的。

•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力学原理是利用滑轮或滑轮组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具体的力学原理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5. 实验演示(20分钟)•利用教学实验装置进行滑轮的实验演示:–第一步:搭建滑轮实验装置,包括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第二步:用拉力计分别测量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的拉力。

–第三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滑轮的理论机械优势。

–第四步: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实验结果。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滑轮的类型与特点: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2.滑轮组:探讨滑轮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滑轮组的省力特点、绳子的绕法以及提升重物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拉力计算。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滑轮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滑轮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滑轮的基本概念。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它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提升重物。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滑轮组的省力原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强调滑轮组由多个滑轮组合而成,通过多个滑轮的协同作用实现省力效果。
-绕绳方法与拉力计算:详细介绍绕绳的两种方法(一绳法和多绳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拉力。
2.教学难点
-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

【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材分析重点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难点教学难点:理解滑轮的实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教学法教具准备滑轮、铁架台、钩码、细线、(学生实验8组、演示实验)弹簧秤、刻度尺。

教学过程导入一、引入新课从生活中的滑轮引入,提出问题。

给出滑轮实物,让学生观察滑轮的构造,认识滑轮。

推荐学习K12资料新授二、新课教学观察课本图9-9甲,乙两图,思考两次使用滑轮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一)滑轮:定滑轮:滑轮的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动滑轮: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提出问题:工人师傅要把货物提升到同一高度,使用哪种滑轮好?或使用这两种滑轮各有什么好处?将猜测可能出现结果写在黑板上:①省力②省距离③省功④或﹍结合学生讨论结果,确立研究课题。

两个滑轮还有什么区别吗?(二)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采用绳和一个滑轮将货物提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请用钩码替代重物来实验.课题:使用定(动)滑轮是否省力?或省距离?2、实验探究:首先按图(a)或(b)组装器材,用弹簧秤和刻度尺分别测出力和距离,将测量结果填入表格。

(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出现的问题)实验次数物体重力(N)物体升高的高度(cm)弹簧秤示数(N)弹簧秤升高的高度(cm)用力的方向123交流讨论:组织指导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滑轮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储备点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2 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 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二)能力培养点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1 多姿多彩的简单机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学原理。

2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3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设想1 重点、难点、疑点定滑轮、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是重点。

滑轮组的装配及省力情况是难点。

斜面可以省力是疑点。

2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

采用以直观式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渗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三、教具学具滑轮、细线、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长方体木块。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一)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认识到了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其实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还有其他的一些机械对我们还有帮助。

如升旗时,我们站在地面上就能把五星红旗升到高高的旗杆上,这里就应用到了滑轮,今天我们一起讨论“滑轮”(板书)。

2.课前热身到建筑工地上去观察大吊塔的工作,组织学生热烈讨论,那么笨重的水泥板等重物怎么一下子就吊起来的呢?3.解读探究(1)整体感知在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原理时,应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首先,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这是研究问题的主线。

然后,将滑轮作为变形杠杆看待,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其中动滑轮可以看成变形杠杆是教学的难点,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自己通过探索研究来解决。

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应用探究的方法进行教与学。

(2)四边互动互动1教科书中图12.2-1所示的科学漫画说明什么科学道理?明确图中的滑轮是一个定滑轮,左图说的是一个瘦子,看到一个胖子正在用定滑轮把重物拉上去;中图表示胖子让瘦子替自己拉着重物,自己上楼去取重物;右图表示胖子到了楼上,看到瘦子没有拉住重物,反而被重物拉上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教案新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教案新版

滑轮【教材分析】本节是在杠杆的基础上,学习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探究这些滑轮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探究,已经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其作用,已基本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并且明确了观察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对观察探究的兴趣比较高。

本节探究的滑轮是继杠杆之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并未仔细观察研究过。

本节的探究学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学生器材: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

学生两人一组。

教师器材: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另一套同学生使用的器材。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本漫画的全过程。

提出问题:这有什么科学道理?这样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习习相关。

二、进行新课(1)学生实验探究理解定滑轮、动滑轮。

①教师出示滑轮,介绍:这就是滑轮,你们能否用手边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法吊起来?②学生活动。

学生探索着完成任务,并且出现两种方案。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出其中不同的两种方案,让该组同学演示。

使全体学生明确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钩码吊起。

③教师提问:这里两种提起钩码的滑轮,一个叫定滑轮,一个叫动滑轮,大家分析一下,哪一个是定滑轮,哪一个是动滑轮?你是怎样分析得出的?④学生实验、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教案:12.2滑轮

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教案:12.2滑轮

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教案:12.2 滑轮我设计这节幼儿园手工制作课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培养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并了解滑轮的原理,能够运用滑轮制作简单的玩具。

同时,我也希望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滑轮的原理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成为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而制作滑轮玩具的过程,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为了准备好这节课,我准备了滑轮模具、绳子、彩纸等材料。

同时,我也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如滑轮演示器,以便于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滑轮的原理。

在活动过程中,我向孩子们介绍了滑轮的原理,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接着,我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了滑轮玩具,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观察滑轮的运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滑轮的原理。

在活动重难点部分,我发现孩子们在制作滑轮玩具的过程中,对于滑轮的安装和调整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在这个环节给予了孩子们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制作。

课后反思中,我认为这节课总的来说是成功的。

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滑轮的原理,还提高了动手能力。

但我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可能对于滑轮原理的讲解过于复杂,导致孩子们理解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简单明了地讲解,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在拓展延伸部分,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课后尝试自己设计更复杂的滑轮玩具,将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关于滑轮原理的理解。

在课堂上,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滑轮的工作原理并不能一下子就理解。

因此,我在讲解时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实例来阐述滑轮的原理。

我告诉他们,滑轮就像一个可以帮助我们提起重物的"",当我们拉动绳子时,滑轮就可以帮助我们省力地提起重物。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案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
1.使用过程中,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动,这样的滑轮叫滑轮;使用过程中,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轮叫滑轮。
2.旗杆顶端的滑轮是滑轮.
3.尝试画出右图中定滑轮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4.观察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了解滑轮是变形的杠杆。定滑轮的实质是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杠杆.
D.三个力一样大
2.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
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
是F1、F2、F3,则(D)。
A.F1>F2〉F3B.F2〉F3>F1
C.F2>F1〉F3D.F3>F1〉F2
(三)引导,提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2.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
1.定义: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总结: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批改辅导
班级人数
上交人数
上交率
批改人数
批改
反馈
优点
不足
辅导
改进
姓名
内容
效果
教学反思
(2)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
(3)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4)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六、布置作业
1.完成配套练习
2.完成课后练习1、4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滑轮
一、定滑轮:
1.定义: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滑轮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储备点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2 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 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二)能力培养点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1 多姿多彩的简单机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学原理。

2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3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设想1 重点、难点、疑点定滑轮、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是重点。

滑轮组的装配及省力情况是难点。

斜面可以省力是疑点。

2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

采用以直观式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渗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三、教具学具滑轮、细线、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长方体木块。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一)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认识到了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其实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还有其他的一些机械对我们还有帮助。

如升旗时,我们站在地面上就能把五星红旗升到高高的旗杆上,这里就应用到了滑轮,今天我们一起讨论“滑轮”(板书)。

2.课前热身到建筑工地上去观察大吊塔的工作,组织学生热烈讨论,那么笨重的水泥板等重物怎么一下子就吊起来的呢?3.解读探究(1)整体感知在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原理时,应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首先,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这是研究问题的主线。

然后,将滑轮作为变形杠杆看待,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其中动滑轮可以看成变形杠杆是教学的难点,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自己通过探索研究来解决。

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应用探究的方法进行教与学。

(2)四边互动互动1教科书中图12.2-1所示的科学漫画说明什么科学道理?明确图中的滑轮是一个定滑轮,左图说的是一个瘦子,看到一个胖子正在用定滑轮把重物拉上去;中图表示胖子让瘦子替自己拉着重物,自己上楼去取重物;右图表示胖子到了楼上,看到瘦子没有拉住重物,反而被重物拉上去。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 第2节 滑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 第2节 滑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滑轮【教材分析】本节是在杠杆的基础上,学习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探究这些滑轮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探究,已经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其作用,已基本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并且明确了观察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对观察探究的兴趣比较高。

本节探究的滑轮是继杠杆之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并未仔细观察研究过。

本节的探究学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学生器材: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

学生两人一组。

教师器材: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另一套同学生使用的器材。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本漫画的全过程。

提出问题:这有什么科学道理?这样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习习相关。

二、进行新课(1)学生实验探究理解定滑轮、动滑轮。

①教师出示滑轮,介绍:这就是滑轮,你们能否用手边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法吊起来?②学生活动。

学生探索着完成任务,并且出现两种方案。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出其中不同的两种方案,让该组同学演示。

使全体学生明确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钩码吊起。

③教师提问:这里两种提起钩码的滑轮,一个叫定滑轮,一个叫动滑轮,大家分析一下,哪一个是定滑轮,哪一个是动滑轮?你是怎样分析得出的?④学生实验、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教案:12.2滑轮

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教案:12.2滑轮

教案: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教案:12.2 滑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主要讲述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内容包括: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滑轮组的构成及省力特点;滑轮的实际应用案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能运用滑轮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滑轮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分类、特点和滑轮组的省力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模型、绳索、重物、测力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人悬挂一个重物,另一人尝试用绳索和滑轮组将重物提起,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滑轮组的省力特点。

2. 知识讲解:介绍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讲解滑轮组的构成及省力原理。

3. 例题讲解: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讲解滑轮组如何应用省力原理,如升国旗时国旗杆上的滑轮组。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利用滑轮组的省力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滑轮组的构成及省力原理。

3. 滑轮组的应用案例。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滑轮组应用实例,并说明其省力特点。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滑轮组的省力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研究滑轮组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交通、建筑等,探讨滑轮组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及其应用在上述教案中,提到了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及其应用作为教学难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我将对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及其应用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滑轮组的省力特点1. 减少力的大小:滑轮组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从而减小所需的力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杠杆的基础上,学习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探究这些滑轮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探究,已经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其作用,已基本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并且明确了观察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对观察探究的兴趣比较高。

本节探究的滑轮是继杠杆之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并未仔细观察研究过。

本节的探究学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
学生器材: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

学生两人一组。

教师器材: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另一套同学生使用的器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本漫画的全过程。

提出问题:这有什么科学道理?
这样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习习相关。

二、进行新课
(1)学生实验探究理解定滑轮、动滑轮。

①教师出示滑轮,介绍:这就是滑轮,你们能否用手边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法吊起来?
②学生活动。

学生探索着完成任务,并且出现两种方案。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出其中不同的两种方案,让该组同学演示。

使全体学生明确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钩码吊起。

③教师提问:这里两种提起钩码的滑轮,一个叫定滑轮,一个叫动滑轮,大家分析一下,哪一个是定滑轮,哪一个是动滑轮?你是怎样分析得出的?
④学生实验、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大家是如何判断定和动的?进一步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

这样由学生自己探索完成教师的要求,并自己确定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成就感。

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动手实验能力。

⑤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两种滑轮?学生举例、讨论。

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2)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①教师提出问题:上面的两种方案中,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了相同重力的钩码,拉力相同吗?省力吗?省距离吗?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好处?
②学生讨论、猜想。

学生有杠杆的基础,能很快地进行猜想。

③教师:我们已经会安装定滑轮、动滑轮,要弄清上面的问题,就要通过实验来进行。

那在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要记录哪些数据?请大家讨论,并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学生完成后,请不同学生叙述所需器材,展示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让全体同学讨论,明确实验的器材,并且在教师引导下形成一个简单明了的记录表格,如下。

这样进行降低了难度,逐步引导学生,避免了盲目实验。

定(动)滑轮
⑤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⑥学生交流结论,教师引导,得出使用定滑轮、动滑轮的好处。

⑦学生讨论:大家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这样进一步明确生活、生产中为什么要使用定滑轮、动滑轮。

(3)滑轮组:
①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在提升物体的时候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该怎么办?
②学生讨论得出方案:把定滑轮、动滑轮组合起来。

③教师:请同学们按你们的设想,用刚才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看看,看哪一组做的又好又快,并且做实验来验证是不是又省力又改变了力的方向?
④学生组装,完成实验,学生交流实验结论。

⑤教师:象这样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是滑轮组。

用几个定滑轮和几个动滑轮也可以组成滑轮组,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与物重之间有何关系?请大家动手实验,找出其关系。

⑥学生实验,交流结论,共同评估。

前面的整个探究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给学生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提供足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探究性实验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对实
验现象的观察,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不同形式的思维活动,刺激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其中奥秘,进而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归纳总结
(1)大家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感受?有哪些收获?
由几个同学分别回答,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2)深化讨论:使用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提起重物,有的省力,有的不省力;使用它们时,有的力可以移动较短的距离,有的力却要移动较长的距离。

通过这几种简单机械的学习,你认为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