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五单元的重点知识,包括生字词、课文内容、语法等。
2.熟练掌握第五单元的字词、句型和篇章结构。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第五单元的重点生字词。
2.复习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3.复习第五单元的语法知识,包括句子成分、词语搭配等。
三、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1.生字词1: [生字词1]2.生字词2: [生字词2]2. 课文内容复习本单元的课文主要讲述 [课文内容简介]3. 语法知识复习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等。
2.词语搭配:常见的名词搭配、动词搭配等。
四、教学活动安排1. 导入活动引导学生复习第五单元中的生字词,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巩固记忆。
2. 主体活动1.学生课文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课文讲解:解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语法知识讲解:结合课文内容,复习语法知识点。
3. 巩固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给课文添加情节。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第五单元的重点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
3.完成语法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注重对第五单元知识的复习,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加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备课和教学。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单元分析

第五单元单元分析第五单元核心考点清单16太阳读准字音摄(shè)氏度治疗(liáo)繁殖(zhí)粮(liánɡ)食煤炭(tàn)杀菌(jūn)写对字形摄:左窄右宽。
右下部的第一个“又”的捺要变成点。
殖:左右结构,左部是“歹”,不是“夕”。
菌:下部的里面是“禾”,“禾”的末笔捺变点。
同音字摄(摄影) 殖(繁殖)炭(煤炭)shè zhí tàn慑(威慑) 值(值日) 碳(碳酸)多音字xì(联系) jiē(结实)系结jì (系鞋带) jié( 结束)词语积累寸草不生摄氏度繁殖粮食煤炭飘浮地区杀菌治疗重点句段1.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
2.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太阳作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巨大。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太阳放出的能量大。
4.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这里共有三句话。
(1)第一句话是从正面说明太阳发挥的作用。
太阳能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是因为太阳具有发光发热的特点。
(2)第二句是从反面说明地球上需要阳光。
地球上的“黑暗”“寒冷”都与太阳的发光、发热有关。
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现象的形成离不开太阳,动物和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太阳,如果没有动植物,人也不能生存。
(3)第三句话既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又是对全文的总结,再次强调了太阳对人类的巨大作用。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笔记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笔记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的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通过综合性学习活
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构成和书法等知识,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课文内容:本单元包括《有趣的汉字》、《我爱你,汉字》、
《走进汉字》三篇课文。
第一篇课文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以及汉字的构成和特点;第二篇课文介绍了汉字书法的发展和特点,以及书法作品欣赏的方法;第三篇课文则是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
3.知识点梳理:本单元知识点包括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构成
特点,汉字书法的历史发展和特点,以及书法作品欣赏的方法等。
需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字文化。
4.学习方法指导:本单元学习方法是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学生
通过实践活动来了解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
建议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收集资料、整理信息、交流分享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果。
5.拓展延伸:本单元拓展延伸可以包括汉字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
文学作品、书法作品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展览、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进行拓展学习,以更深入地了解汉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的笔记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
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
1. 通过感悟课文,在自觉自愿参与研究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 通过情境化的研究方式,深入、生动地讲解本单元语文知识点。
3. 培养学生们热爱研究、勇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 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游戏,引入课文《玩儿命乒乓》,唤起学生研究的兴趣。
2. 分组演绎、阅读、分析、感悟和对比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 组织学生实际操作乒乓球,让学生亲自体验到乒乓球的乐趣和特点。
4.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运动健康对人的身心健康的意义,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良好,学生通过感悟课文,积极参与活动,提升了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 教学方式活泼多样,生动有趣,但是在教学时应该更加注重
细节和教学步骤的掌控。
3. 教学效果好,学生表现出对于乒乓球的热爱,对运动健康有
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了解了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简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并探究了运动健康对人身心健
康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生命素养,取得了实效明
显的教学成果。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6篇范文 ) (精选)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6篇范文)一“错别字”调查研究报告汉字,既可以用来沟通,也可以用来欣赏,在我们的生活中,汉字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用耳朵听,还是用眼睛看。
正是因为这样,一些人在使用汉字时,由于各种原因,把原来要写的字,写成了另外一个字,所以,才出现了错别字。
为此,我们小组对我们班同学作业本的错别字作了一次调查研究,在这次研究过程中,我们作了统计和归类,我们发现了造成错别字大概有以下四种原因:一、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而造成的比如说“进”写成了“近”,“珍惜”写成了“珍稀”等等,我们班同学中出现错别字概率最高的一组字是“即”与“既”,把“即使”写成了“既使”,把“既……也”写成了“即……也”等。
出现最多的一种现象是“的”、“地”、“得”用法的混淆,老师每碰到这种情况,都强调名词前面一般用“的”,动词前面一般用“地”,动词和形容词中间用“得”,可还是有很多同学没有用心地去思考,去分辨。
其实,同音字造成的错别字不是不可以预防的,只要在写同音字时,先想一想要写的这个字这个词的意思,再确定,就不会出现错别字,至少不会太多错别字。
二、形近字引起的错别字“席”写成了“度”,“期望”写成了“欺望”,“虚心”写成了“虑心”等。
这种形近字,一般都是形声字,老师说了,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声旁表音,形旁表义。
我们在写句子时要先先想这个词的意思,再来确定这个字的偏旁部首,就不会出现错误。
如果还是弄不清,就翻翻字典,问问同学。
千万别乱写,否定错别字会更多。
三、由于粗心造成的比如说,“试”字本来没有撇的,又多了一撇;“武”字也这样,一不小心就画蛇添足了。
有些同学写了前半个部件,后一半落了写了。
有些同学前半个字是写对的,后半个字就会写成别的字了,比如“撕”字,写好提手旁和“其”,右边就会写成了“月”部,因为他还以为是写星期的“期”了。
这样由粗心造成的错别字,还有很多,比如多点少点。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生字课件)17 松鼠

组词:玲珑 小巧玲珑
lóng
笔顺:
音序:L
结构:左右
偏旁:王 笔画数:9
形近:拉拢 合拢 合不拢嘴
组词:玲珑 八面玲珑 玲珑剔透
ē
笔顺:
音序:X
结构:左右
偏旁:欠 笔画数:13
形近:枯竭 竭力 声嘶力竭
组词:歇息 歇业 停歇
wō
笔顺:
音序:W
结构:上下
偏旁:穴 笔画数:12
形近:铁锅 锅底 砸锅卖铁
五年级语文·上
生课 字件
会写字
shǔ
笔顺:
音序:S
结构:独体
偏旁:鼠 笔画数:13
形近:舅舅 舅妈 大舅
组词:松鼠 老鼠 鼠目寸光
xiù
笔顺:
音序:X
结构:上下
偏旁:禾 笔画数:7
形近:委员 委托 委曲求全
组词:秀丽 秀美 山清水秀
líng
笔顺:
音序:L
结构:左右
偏旁:王 笔画数:9
形近:铃铛 电铃 掩耳盗铃
组词:鸟窝 酒窝 蛇鼠一窝
huá
笔顺:
音序:H
结构:左右
偏旁:氵 笔画数:12
形近:骨头 骨气 寒风刺骨
组词:滑冰 轮滑 油嘴滑舌
shí
笔顺:
音序:S
结构:左右
偏旁:扌 笔画数:9
形近:依据 收据 真凭实据
组词:收拾 拾起 拾金不昧
xiá
笔顺:
音序:X
结构:左右
偏旁:犭 笔画数:9
形近:要挟 挟持 挟制
组词:狭小 狭窄 狭路相逢
miǎn
笔顺:
音序:M
结构:半包围
偏旁:力 笔画数:9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主要包含了《麻雀》、《爬山虎的脚》、《从现在开始》、《索桥的故事》四篇文章。
这一单元的文章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既有民间故事,又有科幻小说。
这些文章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还让他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此外,这一单元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对于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有了自己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手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去理解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手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学: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讲解: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讲解,分析文章结构,讲解作者写作手法。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5.写作: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课文内容。
例如,对于《麻雀》这篇文章,板书可以设计为:•作者写作手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等方面进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字词梳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字词梳理以下是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所涉及的字词(包括生字、生词、组词、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解释)的详细梳理:一、生字及组词1.摄(shè):摄影、摄取、摄氏度2.氏(shì):姓氏、氏族、和氏璧3.殖(zhí):殖民、养殖、繁殖4.粮(liáng):粮食、粮仓、粮草5.炭(tàn):煤炭、竹炭、木炭6.区(qū):地区、小区、区分7.杀(shā):杀菌、捕杀、杀敌8.菌(jūn):细菌、病菌、菌类9.疗(liáo):治疗、疗养、疗效10.鼠(shǔ):松鼠、老鼠、鼠目寸光11.秀(xiù):秀丽、优秀、眉清目秀12.玲(líng):玲珑、玲琅、小巧玲珑13.珑(lóng):玲珑、八面玲珑14.歇(xiē):歇息、歇脚、歇凉15.窝(wō):鸡窝、做窝、被窝16.拾(shí):拾取、拾荒、拾金不昧17.滑(huá):光滑、滑冰、油腔滑调18.狭(xiá):狭窄、狭小、狭路相逢19.勉(miǎn):勉励、勉强、勉为其难20.梳(shū):梳理、梳头、梳妆打扮21.驯(xùn):驯良、驯服、驯化22.矫(jiǎo):矫健、矫正、矫捷23.藓(xiǎn):苔藓、青藓二、生词及解释1.摄氏度:温度的一种单位,表示温度高低。
2.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3.水蒸气:气态的水。
4.凝成:凝结在一起。
5.地层: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岩石层次的系统叫作地层。
6.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也指机灵。
7.驯良:和顺善良。
8.玲珑:(东西)精巧细致。
9.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10.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三、多音字1.差:chā(差别)/chà(差不多)/chāi(出差)2.传:chuán(传递)/zhuàn(传记)3.系:xì(关系)/jì(系鞋带)4.露:lù(露水)/lòu(露马脚)5.强:qiáng(强大)/qiǎng(勉强)/jiàng(倔强)6.埋:mái(埋头)/mán(埋怨)7.翘:qiào(翘起来)/qiáo(翘首)8.塞:sāi(塞子)/sài(塞外)/sè(堵塞)9.扎:zā(包扎)/zhā(扎针)/zhá(挣扎)四、近义词1.治疗——医治2.密切——紧密3.繁殖——繁育4.驯良——温顺5.乖巧——灵巧6.矫健——强壮7.警觉——警惕8.光滑——平滑9.强烈——猛烈10.追逐——追赶五、反义词1.光明——黑暗2.温暖——寒冷3.密切——疏远4.生存——死亡5.驯良——顽劣6.乖巧——叛逆7.敏捷——迟钝8.光滑——粗糙9.宽敞——狭窄10.强烈——微弱六、词语搭配与解释1.面容清秀:形容人的面部容貌清秀美丽。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五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主要围绕“四季”这一主题展开。
本单元包括《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四篇课文,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二、课文内容解析《古诗三首》本课选取了三首描绘四季景色的古诗,分别是《山居秋暝》、《枫桥夜泊》和《渔歌子》。
这三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四季之美》本课介绍了四季的特点和变化,以及不同季节带来的感受。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不同季节带来的不同感受,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鸟的天堂》本课介绍了“鸟的天堂”这一自然景观。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鸟的天堂”的特点和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月迹》本课介绍了作者在童年时期与月亮有关的一段经历。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作者对月亮的喜爱和向往,感受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重点知识点解析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是围绕四季展开的,学生需要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理解诗歌意境:在学习《古诗三首》时,学生需要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的方式加深理解。
了解自然景观:在学习《鸟的天堂》时,学生需要了解“鸟的天堂”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和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了解月亮文化:在学习《月迹》时,学生需要了解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感受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四、学习方法指导朗读背诵法:在学习《古诗三首》时,可以采用朗读背诵法,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2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2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和运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从第一人称的叙述中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不但要根据课文中的介绍,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在学文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和对人类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领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爬山虎的资料,爬山虎的实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全班齐读课题,提出质疑(谁送“你”一片绿荫?这一片绿荫是送给谁的?为什么会送一片绿荫呢?……)2、师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爬山虎,各朗读一段。
(自由朗读做准备。
)3、学生汇报预习生字新词情况,不明白的地方集体探讨。
三、整体感知,归纳段意。
1、师:课文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
(学生默读、思考、批注)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抓中心句,合并句意,借助关键词等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一定对爬山虎有了一定的了解。
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爬山虎。
2、交流:无私、攀爬好手、环保先锋、绿荫使者、绿色屏障……3、小结。
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为绿荫使者,而且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果可酿酒。
下节课我们继续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爬山虎是环保先锋、绿色屏障、绿荫使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
本单元共安排了3篇课文,分别是《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二)以及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此外,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遨游中国民间故事”和“阅读链接”等内容。
这些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民间故事这一体裁,他们可能有所了解,但对其特点和价值可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激发他们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多彩。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民间故事相关资料等。
2.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民间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民间故事,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
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

《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广泛的自主活动,增强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悟出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
2、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与思考,总结、反思后,初步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
二、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广泛的自主活动,增强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悟出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
三、活动难点规范地使用汉字,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四、活动的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1)wed教室;(2)局域网;(3)Internet;(4)其它2、学习资源类型:(1)课件;(2)专题学习网站(3)百度引擎工具;(4)相关链接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课前教师先将一些字谜,谐音的表达等内容分门别类地辑录,并查找了一些与本活动有关的汉字网站,做好了链接,然后把教学资源合在一起,进行学习。
五、学生准备:课下利用多种途径,收集各种字谜。
六、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并做成课件、学习网站。
七、活动用时:一课时八、活动过程:一、回顾与分享,激发兴趣师:我们平时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
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
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今天,让我们利用这节课,一起遨游汉字王国,【点击课件,出示题目:《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吧!师:不过听说,去往汉字王国并不容易,必须一路闯关,你们有信心一路上过关斩将去汉字王国吗?二、畅游字谜乐园(一)文字谜小屋师:第一关是文字谜。
请大家在我出示字谜后,抢答,并说说你是怎么猜到的。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介绍一种事物(优秀范文4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介绍一种事物第五单元作文:介绍一种事物(优秀范文4篇)目录范文1:我的小闹钟范文2:我爱家乡的黄瓜范文3:西红柿范文4:仙人掌说明文(明确说明顺序,运用说明方法)1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哪类体裁的文章?(说明文)2我们接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打比方等。
3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文有什么不同?(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或记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功能等说明性的文章。
)范文1:我的小闹钟“叮铃铃”,闹钟响了,我慢吞吞地爬起床,把闹钟关了准备起床了。
哦!你想知道我的闹钟长什么样的吗?那我就来介绍一下它吧!它的全身是粉红色的,头上有两个小耳朵,中间有一根钢条连接着,小耳朵中间还有一个闹钟敲击针。
钟面上有两个公主,一个是灰姑娘——仙蒂,另外一个是美人鱼——爱丽儿。
仙帝她穿着蓝色衣服,还有金灿灿的头发。
爱丽儿她穿着蓝色的衣服,红色的头发。
她们都很开心地笑着。
钟面上有1至12这些数字围成一个圈,数字不是平常我们见着的那种数字,那种数字很漂亮。
它一共有四个指针,一个黑色而且非常短的时针,一个稍长,也是黑色的分针,还有一个很长,颜色是银色的,一直在转动的指针,是什么针呢?对了!是秒针。
你可能会想,一个钟面上就只有三个指针,不可能还有一个。
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还有一个定闹钟的时间的针。
当闹钟指针与时针重合的时候,闹钟就会响起来。
钟面旁边还有一个小灯,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因为,你只要按一下钟的后面的一个小按钮,一按,钟面旁边就会呈现出黄色的灯来。
钟的最下面有一双黄色的小脚,跟米老鼠的差不多,好像随时都能走动起来。
我喜欢我的小闹钟,有了它,我每天上学不迟到了!范文2:我爱家乡的黄瓜我的家住在农村,我的爸爸是当地有名的种菜能手,他种的黄瓜总是那样惹人喜爱。
春天,细雨沙沙,黄瓜藤好像在吮吸大地母亲的甘露,因而长势喜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范文(精选32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范文(精选32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篇1学期第14周,我们班举行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
活动分成两个阶段,一是有趣的汉字,二是我爱你,汉字。
经过这次活动,我对汉字的见识有了很大的增长,比如:我知道了甲骨文通行于清朝光绪年间,是王懿荣发现的。
而小纂通行于秦代。
另外,我对汉字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爱好,例如:谐音笑话、对联、谐音歇后语和字谜等。
在我眼里,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
我认为,每一个汉字都有一段故事,都是一幅画,并且都存在着一段历史。
学习汉字,就是在走近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触摸两千多年前那跳动的脉搏。
并且,我觉得汉字不可被世人抛弃,因为有些人觉得: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科技化,只要用电脑,无论要什么字,都能打出来,不须用到汉字,所以也不必花大力气去学习汉字,汉字已经落后了。
而我认为:汉字是人类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书法瑰宝。
抛弃汉字,就等于把汉字拥有的两千多年的历史生命给扼杀掉。
通过汉字,我们这些子子孙孙都知道了中华大地的千年风云,明白了东方巨龙的深刻内涵。
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我们要热爱汉字,让汉字继续流传下去,而不能让汉字失传。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让汉字创下更好的记录!”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篇2秋天的美是成熟而理性的。
它不像春天那么羞涩迷人,也不像夏天那么赤裸炎热,更不像冬天那么内向含蓄。
秋天悄悄地来了,来到了田野,来到了小溪,来到了群山,把大地变成了迷人的秋衣。
我走进公园。
秋风吹来,红叶满地,仿佛清晨的阳光洒了一地。
真的很美。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摄(shè)殖(zhí)炭(tàn)疗(liáo)矫(jiǎo)舵(duò)狭(xiá)(.2.).难写的字....炭:上小下大,“山”要写扁。
菌:上小下大,下面部分是“口”里面一个“禾”字。
鼠:上面是“臼”,下面笔画较多,写紧凑。
滑:左窄右宽,注意“骨”字的结构。
狭:左部的反犬旁与右部的“夹”字注意穿插。
勉:半包围结构,“力”要包住。
(.3.).多音字...系{xì(联系)jì(系紧)结{jiē(结果)jié(结合)待{dāi(待会儿)dài(等待)塞{sāi(塞住)sè(闭塞)sài(塞外)2.词(.1.).必须掌握的词......寸草不生摄氏度钢铁估计繁殖粮食蔬菜煤炭杀菌治疗松鼠驯良杏仁玲珑光滑遮蔽(.2.).近义词...生存~生活飘浮~悬浮密切~紧密估计~估量繁殖~繁衍乖巧~听话驯良~驯服敏捷~敏锐机警~机灵锐利~锋利响亮~洪亮(.3.).反义词...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密切→疏远生存→死亡轻快→沉重敏捷→迟缓机警→迟钝错杂→整齐宽敞→狭窄坚实→松软(.4.).词语归类....①AABC式词语:闪闪发光类似的词语:津津有味孜孜不倦窃窃私语欣欣向荣栩栩如生默默无闻②AABB式词语: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类似的词语:清清爽爽轻轻松松风风火火冷冷清清纷纷扬扬浩浩荡荡③“连×带×”式词语:连蹦带跑类似的词语:连说带笑连吃带喝连打带骂连哄带骗④量词:一条尾巴一块树皮一棵高树一种叫声⑤动词:凝成小水滴吸收热量预防疾病治疗疾病⑥修饰词:无数的小水滴美丽可爱的世界灰褐色的毛圆锥形的盖二、佳句积累1.反问句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是一个反问句,可改为陈述句:这么远,箭根本射不到。
这句话强调了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之远。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写人作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写人作文孩子们在五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第五单元将会接触到一些关于写人作文的知识点。
写人作文作为一种常见的作文形式,旨在通过对一个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示出人物的特点、性格以及对他人的影响等。
以下是关于写人作文的相关知识点。
首先,写人作文的开头需要引入人物,可以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或者给出一个生动的场景来引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我的好朋友小明,是一个快乐、机智而勤奋的孩子。
”或者“每当放学后,我总是在操场上看到一个身穿红色外套的女孩,她总是充满活力。
”接着,写人作文需要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部分可以通过叙述人物的言行举止、与他人相处的方式等来体现。
例如:“小明热爱帮助他人,经常主动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他总是那么乐于助人,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或者“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是可以看到那个红色外套的女孩,她总是鼓励我并给我提供帮助。
”此外,写人作文还需要展示人物的价值观和情感。
通过描述人物对待学习、家人或者其他事物的态度,来体现人物的价值观和情感。
例如:“小明对学习充满热情,他总是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提问,并且每次都能给予自己的最大努力。
”或者“那个红色外套的女孩非常热爱大自然,她每个周末都会去参加环保活动,保护我们的地球。
”最后,写人作文可以通过展示人物对他人的影响来进行总结。
可以描述人物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或者通过与他人相处的经历来展示人物改变和成长。
例如:“小明的乐观开朗和勤奋拼搏的精神,鼓舞了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我们班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或者“和那个红色外套的女孩相处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环保的重要性,并且激发了我参加环保活动的热情。
”通过以上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发现写人作文是一种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的作文形式。
要写好写人作文,我们需要注意作文开头的引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价值观和情感,最后总结人物对他人的影响。
写人作文不仅可以训练孩子们观察和描写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写作意识和思辨能力。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太阳ppt- 课件

)
。
举例子:这些树真高,(
)
。
有了太阳,地 球上的庄稼和树木 才能发芽,长叶, 开花,结果;鸟、 兽、虫、鱼才能生 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 阳,地球上就不 会有植物,也不 会有动物。
从正、反两方面写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
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靠太阳,矿物 也和太阳有关系。
云、雨、雪是太阳带来 。
冷、热、风是太阳带来。
作比较
打比方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 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 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 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列数字
练一练
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列数字:这些树真高,( 经过测量有20多米)
。
比旁边的房子还高
作比较:这些树真高,( 就像一个个巨人 )
。
尤其是白桦,高极了
打比方:这些树真高,(
想一想
你怎样理解“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 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 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 ,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 有草、木、鸟、兽,自然也没有人。
说一说
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与它本身的特点有什么联 系吗?
太阳大、温度高、距离远的特点, 是形成美丽可爱世界的根本原因,如果这 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太阳和地球的 关系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密切。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16 太阳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 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 也要飞二十几年。
列数字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 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 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 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生字课件)16 太阳

生课 字件
会写字
shè
笔顺:
音序:S
结构:左右
偏旁:扌 笔画数:13
形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慑 震慑 慑服
组词:摄影 拍摄 摄取
shì
笔顺:
音序:S
结构:独体
偏旁:氏 笔画数:4
形近:纸张 报纸 纸巾
组词:姓氏 李氏 氏族
zhí
笔顺:
音序:Z
结构:左右
偏旁:歹 笔画数:12
形近:植物 绿植 植树
组词:生殖 养殖 繁殖
liáng
笔顺:
音序:L
结构:左右
偏旁:米 笔画数:13
形近:姑娘 娘亲 哭爹喊娘
组词:粮食 粗粮 五谷杂粮
tàn
笔顺:
音序:T
结构:上下
偏旁:山 笔画数:9
形近:碳酸 低碳 二氧化碳
组词:炭火 黑炭 雪中送炭
qū
笔顺:
音序:Q 结构:半包围 偏旁:匚 笔画数:4 形近:医院 医生 医者仁心 组词:地区 区分 区区小事
shā
笔顺:
音序:S
结构:上下
偏旁:朩 笔画数:6
形近:希望 希求 殷切希望
组词:杀虫 杀菌 自相残杀
jūn
笔顺:
音序:J
结构:上下
偏旁:艹 笔画数:11
形近:禾苗 火苗 树苗
组词:细菌 真菌 菌种
liáo
笔顺:
音序:L
结构:半包围
偏旁:疒 笔画数:7
形近:辽阔 辽远 辽阔无垠
组词:治疗 医疗 疗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7.齐读小黑板上第③句。
8.指名读6-7自然段,说说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时候出发?
9.默读6.7节,然后四人一组讨论用多种方法来补充完整句子。
10.齐读小黑板上第①、④句,体会诸葛亮识天象的神机妙算。
11.看示意图1,这样布船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19.草船借箭第3课时总第53课时
10.齐读第四段。结合课文说感受。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20*.景阳冈第1课时总第54课时
学材分析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学情分析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对表现武松打虎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学材分析
最后,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几个人物进行评价,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三国演义》。
学情分析
选编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这是教学重点。
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导学策略
复习导入、讨论交流、角色朗读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揭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回答问题。(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第二题)
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
3.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情分析
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导学策略
复习引入、默读体会、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准备《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影视资料。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
“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
(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二、角色体验
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19.草船借箭第1课时总第51课时
学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学情分析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学习目标
1.学会“妒、督、寨”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导学策略
揭题引入、自学通读、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导学流程设计
2.想象说话: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
3.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l段。
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大家听2个学生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
2.学习第一轮对话。
3.学习第二轮对话。
4.学习第三--六轮对话。
5.小结,我们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二──四段
1.什么关系?(首尾呼应。)
2.理解词语神机妙算。的呢?
三、学习“知周瑜”
四、学习“知鲁肃”
1.师介绍:鲁肃是东吴的一员大将,他为人忠实、守信,正因为诸葛亮知道鲁肃的为人,所以才料到他不会把此事告诉周瑜。用上“果然”一词也表现了诸葛亮──板:知鲁肃人
教学准备
查找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国演义》人物资料。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温故。
二、继续学习2──4部分。
(一)、学习“知曹操”:
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别人还也许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是绝不会派兵的,因为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
(二)、学习“晓地利”
1.过渡:当曹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齐朝草船上射箭,箭好像下雨一般时,诸葛亮和鲁肃正在船中饮酒取乐。因为诸葛亮这样说──(引)小黑板上第6句。
学习目标
1.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导学策略
揭题质疑、初读感知、理清层次、深入研读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揭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
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三、理清层次
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
2.天亮了,诸葛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呢?板:顺风顺水
3.第三次出示图片投影1。诸葛亮能利用顺风顺水的条件是巧合吗?这表现了诸葛亮知晓地理的优势,并能利用它。
板书:晓地利
三、学习第四段:
四、朗读全文(分组朗读)思考概括各段段意。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思考
1.全文用什么形式来到划人物的性格?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而诸葛亮呢?
1.指名2人对读全文末尾这句话与开头处的句子。
2.默读课文二-四段,找找突出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句子,用“—”划下。
3.默读小黑板上第②句,用“如果……就……”的句子来表达句子的意思。
4.指名读第三节。口头完成填空。
5.两人一组讨论填空、交流。齐读。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假设?
6.齐读“希望你能借……船的两边。”比较句子。
4.指名一人读曹操的句子,大家齐读写诸葛亮的句子,配合读第8节。
5.看示意图2: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6.现在你能说说这个“妙”,妙在何处吗?
7.默读第9节,找出一个词来概括。
8.根据“顺风顺水”这个词再次默读第9节,想想水往哪个方向流,当时的风向又是怎样的?在示意图上用箭头表示。
9.齐读第9自然段。
引导学生看插图。
7.学生写作,交流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
8.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
9.学完了课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10.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6.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
四、小结。
周瑜想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1.读题。审题。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2.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1.出示课题。理解“和”。
2.质疑激趣。
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
5.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6.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7.交流。
8.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
2.到现在,借箭的计划已有条不紊地准备就绪。齐读第二段体会。
五、学习“识天象”
1.这时候江上大多弥漫到了什么程度?(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2.有了这样的大雾会有什么结果呢?与借箭又有什么关系?
3.显然,大雾弥漫这一气候的变化正是借箭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也是诸葛亮选择第三天四更时分出发的原因。
4.正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诸葛亮在天还没亮时,把船靠近曹军水寨,并怎样布船?引读书中有关句子。(船头超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4.指名2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