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笛声悠悠自放歌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笛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笛声的美妙,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笛声的美妙。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段落。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主题、人物形象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悠扬的笛声,让学生感受笛声的美妙。

提问学生:“你们听过笛声吗?笛声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笛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笛声。

”2. 讲授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悠扬”“清脆”“嘹亮”等词语。

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精读课文,感受笛声的美妙让学生找出描写笛声的句子,读一读,感受笛声的美妙。

引导学生从笛声的音色、音量、节奏等方面来感受笛声的美妙。

让学生想象自己听到笛声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对笛声的喜爱之情。

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对笛声如此喜爱?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思念等方面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一说自己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事情。

让学生听一听其他乐器的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美妙。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作文,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笛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笛声》,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能够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翻译、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笛声》,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感受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追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优美的笛声音乐,让学生感受笛声的美妙。

(2)提问学生:你们听过笛声吗?笛声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笛声的文章——《笛声》。

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 ①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聂耳的生平事迹和音乐成就。

②教师对聂耳进行简单介绍,强调他的音乐才华和爱国精神。

(2)朗读课文 ①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②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③ 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和节奏。

(3)翻译课文 ①让学生对照注释,自行翻译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或向老师请教。

②教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式的翻译方法。

③ 让学生再次翻译课文,要求翻译准确、通顺。

(4)理解课文 ① 让学生思考:聂守信为什么会被笛声吸引?他是如何学习吹笛子的? ② 引导学生理解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③ 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笛声的句子,体会笛声的美妙。

④ 让学生思考:笛声对聂守信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⑤ 引导学生理解笛声不仅让聂守信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5)背诵课文 ① 让学生自由背诵课文,要求背诵熟练、准确。

② 让学生分组背诵课文,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③ 教师对学生的背诵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背诵的方法和技巧。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笛声》的主题、意境和情感表达。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中语言的运用和意象的选择。

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阅读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把握诗歌的主题。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对诗歌中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引导学生将诗歌的情感体验与自身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悠扬的笛声音乐,营造氛围,引出课题《笛声》。

2、初读诗歌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注生字词,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指名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4、精读诗歌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如“笛声”“月光”“微风”等,并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意境。

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悠扬的笛声,划破了夜的寂静”“月光洒在小径上,像一层银霜”,体会诗人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

5、深入探究探讨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如“笛声”象征着什么?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6、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从诗歌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7、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与笛声相关的经历或感受,进行口头表达。

笛声教学设计计设

笛声教学设计计设

笛声教学设计计设笛声教学设计计划引言:笛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在音乐教育中,笛声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部分。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完整的笛声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笛声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笛子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2. 学会正确的笛子吹奏姿势,掌握基本演奏技巧;3. 能够演奏简单的笛声乐曲,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4. 发展学生的听力和音乐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笛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笛子的认知;2. 笛声吹奏姿势和持笛方法,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吹奏技巧;3. 基本吹奏技法的练习,包括气息控制、音准调节和音色表现等;4. 学习简单的笛声乐曲,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和表演能力;5.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表达能力;6. 发展学生的听力能力,通过听力训练和音乐欣赏,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老师通过演示正确的吹奏姿势和技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2. 个别指导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吹奏问题,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3. 合奏训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奏训练,培养协作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4. 创作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和想象力;5. 多元化教学法:结合绘画、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概述笛子的历史和特点,介绍笛子的分类和演奏方法;2. 演示和指导学生正确的笛声吹奏姿势,并进行吹奏技巧的练习;3. 选择简单易学的笛声乐曲,逐步教授乐曲的吹奏技法和音乐表达要点;4. 引导学生进行合奏训练,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协作精神;5.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指导他们如何运用吹奏技巧表达音乐情感;6. 通过听力训练和音乐欣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7. 定期举办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增强音乐自信心。

初中音乐《笛声飞扬》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笛声飞扬》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笛声飞扬——六孔竖笛学习摘要: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音乐的综合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内容:1.结合竖笛练习正确的指法和呼吸方法;2.学习吹奏1 、2、3、4、5、6、7 ;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竖笛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重难点: 竖笛的指法和气息的运用教具:竖笛、课件。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师:在兜里拿竖笛,并问学生:老师在拿什么?2.生:竖笛3.师:老师把竖笛放在一个温暖的地方,它就会为你演奏出动人乐曲。

竖笛在外暴露时间长了,温度会低,哨片呢会发脆,声音呢也不会好听,所以让它先温暖一下,给它温暖它也会回报你动听的音乐。

4.师:让学生含住笛头,堵住发音孔慢慢吹气,给自己的竖笛加温。

提示学生缓缓的吹,不要发出声音。

5.师:用竖笛为学生演奏一首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三、介绍竖笛的组成和吹奏姿势1、师:拿起你们竖笛,大家看一下,你觉得竖笛的组成分为几部分?找同学回答。

出示第一张PPT,简介各部名称。

2、出示第二张PPT,和学生共同说出第一孔到第六孔,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实际按一下各个发音孔。

3.吹竖笛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学生讲:站直了、或坐直了。

教师补充:站立或坐着演奏时,要象平常一样,肌肉不要紧张,胸部自然挺起,使呼吸控制自如,两眼正视前方,不要过分低头或仰头。

身体与乐器保持45 度俯角为宜。

手持竖笛左高右低。

4、问题:竖笛什么样的声音最好听?怎样能吹奏出好听的声音? 师范吹乐音和噪音,让学生分辨哪种声音悦耳。

那么如何吹出乐音呢?音孔是不是按严了?气息是不是过急?5、分小组展示他们讨论的结果,学生评议。

四、学习竖笛指法1.提问:怎样呼气?学生讲:轻、嘴不要用劲、轻轻渐缓的吹,速度放慢。

2.每人拿出一张纸条,练习用这种方法呼气。

3.吹竖笛的口形什么样?学生讲:和吹口哨的口型一致;笛头含在嘴中,不要鼓腮。

教师补充:吹奏时嘴唇两角如微笑状,一般是下唇含笛头上端部分的三分之二处。

公开课《笛声》课件

公开课《笛声》课件

在小小的木工间里,聂守信 使他们成为了莫逆之交。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
在共同的劳动里, 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半 个世纪的邻居成了莫逆 之交。
聂守信:聂守信后来改名聂耳,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他 自幼爱好音乐,小小的年纪就学会了演 奏多种乐器,被人称作“天才少年”。
综合练习: 1.除了笛子,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乐器 ,挑选一样,介绍给大家。
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 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 里。
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 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 变为群鸟的啁啾……
啊,要是能学会吹奏笛子该有多好!
于是在木工间门口,就会出 现一个小小的脸庞,在那满脸渴 慕的神情中,在那一双聪颖发亮 的眼睛里,我们似乎感受到聂守 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又见红霞飞上西天,聂守信却没有等 来老木匠的笛声。他茫然若有所失 ,急急 来到木工间。 原来老师傅正忙着赶制一个 大件,顾不得休息。老人全神贯注,以致 有人在门口凝视着他,也丝毫没有觉察到 。
孩子没有做声,看见老师傅忙得满头大汗 ,就把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他。老木匠是个沉默 的人,乍一看,甚至使人感到他是严厉的。但 是,在共同的劳动里,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半 个世纪的邻居成了莫逆之交。不久,聂守信从 老木匠那里学会了吹笛子,简直可以跟师傅的 笛声比美。
zhuàn xuān
zhōu jiū
啼啭 子呵!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 小鸟,一只能歌唱的小鸟。它时而 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 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 又变为群鸟的啁啾……
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 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着, 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笛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笛声的美妙和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

(3)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笛声的美妙和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

(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音乐的美妙。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讲解课文的生字词、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拓展阅读法 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美妙的笛声音乐,让学生感受笛声的美妙。

(2)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听笛声吗?为什么? (3)引出课题:笛声。

讲授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和难写字。

(4)教师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笛声的美妙和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

(5)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聂守信为什么喜欢听笛声? ②笛声是如何吸引聂守信的? ③聂守信从笛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6)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1. 2. 3. 1. 2. 1. 2. 3. 4. 1. 2.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笛声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笛声》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曲子,适合作为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和演奏《笛声》,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民乐的魅力,发展听觉和演奏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笛声》这首曲子的背景和特点。

2.学会正确吹奏笛子的姿势和发音技巧。

3.熟练掌握《笛声》的乐谱,能够准确演奏。

4.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笛子。

3.教学录像或音频材料。

4.乐谱和教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 (5分钟)教师播放《笛声》的音频,让学生静听,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然后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音乐背景介绍 (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笛声》的背景和特点,如该曲出自何时何地,演奏乐器等。

同时,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激发学生对这首曲子的兴趣。

3.手持姿势教学 (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手持姿势,包括手指的位置和放置笛子的方法。

学生们跟随教师的示范,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

4.发音技巧教学 (15分钟)教师细致地讲解吹奏笛子的发音技巧,如嘴唇的姿势、气息的控制等。

学生们跟随教师的指引进行练习,直到掌握吹奏的基本技巧。

5.乐谱解析 (20分钟)教师逐行解读《笛声》的乐谱,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结构和节奏。

重点讲解高低音的转换和音符的连贯性。

学生们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演奏。

6.分组合奏 (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指挥,其他成员依次吹奏不同的音符。

通过合奏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协作能力。

7.集体演奏 (15分钟)学生们按照各自的能力水平,进行《笛声》的集体演奏。

教师要耐心指导和纠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尽力发挥。

8.欣赏交流 (10分钟)学生们欣赏自己的演奏录音或实地演奏,并互相评价和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感受。

教师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音乐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掌握了笛子的正确持笛姿势和发音技巧,并能够演奏《笛声》这首曲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笛子曲》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笛子曲》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笛子曲》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笛子这种乐器的起源和特点;2.研究《笛子曲》这首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3.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4.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笛子曲》的基本信息和演奏要领;2.通过研究该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3.能够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笛子乐谱和演奏录音;3.课堂展示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以笛子为主要乐器的音乐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本课的主题。

研究《笛子曲》(20分钟)1.向学生详细介绍《笛子曲》这首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创作背景、演奏者、作曲家等。

2.播放《笛子曲》的演奏录音,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美妙。

3.向学生展示笛子乐谱,解释乐谱中的音符、节奏等要素。

4.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研究乐谱,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乐谱的理解和感受。

分析音乐作品(15分钟)1.提醒学生重点关注《笛子曲》的曲式结构和表现手法。

2.展示《笛子曲》的乐谱分析图,讲解音乐作品的结构特点和各个部分的表现手法。

3.让学生自主发表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集体欣赏与评价(15分钟)1.再次播放《笛子曲》的演奏录音,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

2.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对《笛子曲》的喜欢程度,并给予简单的评价理由。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情感和联想,促进他们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小结与拓展(5分钟)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提醒他们继续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程度,进行教学评价。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其他笛子曲目,并进行演奏展示;2.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3.通过研究其他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多样性的认识。

笛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笛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笛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初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笛子的基本构造、演奏方法和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笛子演奏技巧,能够演奏简单的曲子。

教学重点:1. 笛子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2. 简单的笛子演奏技巧。

教学难点:1. 笛子的吹奏技巧。

2. 音准的掌握。

教学准备:1. 笛子若干把,备用。

2. 教学课件或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笛子的历史、基本构造和音乐特点。

2. 学生听赏一些经典的笛子曲目,感受笛子的魅力。

二、基本演奏方法学习(15分钟)1. 教师示范笛子的正确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三、实践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人一把笛子,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简单的曲子。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简单的演奏展示。

二、深入学习演奏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并示范一些高级的演奏技巧,如滑音、颤音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逐步掌握这些技巧。

三、组合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集体演奏练习,提高协作能力。

2.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演奏简单的曲子。

2. 学生能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并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3. 学生对笛子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一、教授教化目标:识记:自立熟悉本课生字;积聚表示时刻是傍晚的词语;选择背诵有关句段。

明白得:明白得文中“莫逆之交”等词语的意思。

读课文,明白得内容,明白爱好是最好的师长教师。

应用:能精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发挥想象才能,说几句描述笛声的句子。

二、教授教化重点:自立熟悉本课生字;积聚表示时刻是傍晚的词语;选择背诵有关句段。

读课文,明白得内容,明白爱好是最好的师长教师。

三、教授教化难点:发挥想象才能,说几句描述笛声的句子。

四、教授教化预备:课件五、教授教化时刻:一课时六、教授教化过程:一、课前交换,揭示课题1、板书:笛声师:你们听到过笛声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听到过的笛声。

板书:()的笛声2.学生交换,师随机板书,齐读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篇描述笛声的课文。

板书:47、笛声(齐读)过渡:那课文中写到的笛声是如何的呢?请大年夜家细心地来听师长教师读课文,边听边用直线划出描述笛声的句子。

二、初读课文,进修描述笛声的有关内容1、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用直线划出描述笛声的句子2、交换、反馈,出示有关句子: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刻,嘹亮、婉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涟漪着,慢慢地消掉在街道尽头。

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年夜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不由自立地循声走向老木工那边。

它时而像在无穷清幽的幽谷里啼啭;时而看起来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是的,鸟儿如何唱歌,老木工的笛子就也如何唱歌。

3、指名读,读准“胭脂、啼啭、啁啾”的音4、句子中写到的聂守信是谁?哪个小同伙来介绍一下?再出示课后注释,读一读,让学生明白得5、你们爱好这些描述笛声的句子吗?请你们再读一读,说说你爱好的来由6、学生交换:(1)写出了笛声的特点:嘹亮、婉转、激越应用比方的手段写出了笛声对聂守信的吸引力之大年夜应用想象的手段写出了笛声的奇异7、指导朗读,并选择最爱好的一句背一背8、师:课文顶用了专门多优美的说话描述笛声,让我们展开想象,也来演习说一说,出示:那笛声是那么的________、__________。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
(三)我还有几个细节想请教大家
1、“听,笛声又响起来了”。文中用了几次?分别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这样安排?
2、为什么文章一开头就用了“又”?
说明这样的情景已经重复很多次了。
3、这幅情景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傍晚)
文中是怎么表述的?
当天边被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染成胭脂色的时候
每天日落时分
又见红霞飞上西天
说一说这样表述的好处。
2)和3)句通过描写笛子侧面写笛声的悠扬、动听。
其中3)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将听到的与联想到的融为一体,既写出聂守信听笛声时的专注,又可见他对音乐独特、深刻的理解力。
引导学生分析这样描写笛声的好处。
小男孩有些腼腆,应该是个外表文静,内心丰富的男孩。
老木匠做事专注、认真,不善言辞,平时多以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看起来很严厉,难以接近。
1、品读、分析描写笛声的句子:
1)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
2)就是这支细细的毫不起眼的笛子,当它吹奏起来的时候,忽然变得像魔笛一般神奇。
3)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呵!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就也怎样歌唱。
(1、笛声是什么样的?
2、与笛声有关的两位主人公是什么关系?)
二、初读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轮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正音
三、带着揭题时提及的问题品读课文
你们想先解决哪个问题?
如:
第一个问题:笛声是什么样的?
我们找一下文中是怎样描写笛声的,找到相关的句子品读一下。
文中是用了哪些方法描写笛声的?

26中 代雪桃 悠悠笛声教案

26中 代雪桃 悠悠笛声教案

悠悠笛声八年级54号悠悠笛声授课年级:八年级授课人:代雪桃教学目标:1、掌握竖笛吐奏、连奏的演奏技巧,并能熟练运用。

2、能够准确运用吐奏、连奏技法演奏《映山红》。

教学重点:运用吐奏、连奏技法演奏《映山红》。

教学难点:吐奏、连奏的技巧运用。

导入:师吹奏《映山红》,一首优美的乐曲带大家走进《悠悠笛声》。

一、吐奏吐奏分单吐“T”;双吐“TK”;三吐“TTK”“TKT”。

1、单吐:标有“T”的音,先用“Tu”来练唱,“Tu Tu Tu Tu……”,舌头要轻巧灵活、富有弹性,发音要结实、清晰有颗粒性。

音阶练习1111 2222……2、自主练习《小星星》:注意气息要控制不能忽大忽小,音色要饱满、圆润,不能刺耳,避免用“Hu”去吹奏。

3、齐奏表现了欢快愉悦的《小星星》,吐奏适合欢快、活泼的乐曲。

二、连奏1、连音线之内的音不能换气,要连贯平稳的一个一个滑过去。

2、先唱一遍感受连奏效果,然后吹奏,音与音之间保持连贯。

3、分组练习,生生帮带,接龙展示。

4、齐奏,注意吐奏要清晰,连奏要连贯、平滑。

做到“轻、柔、连、圆、松”五个字。

5、连奏适合悠扬、抒情的乐曲。

三、装饰音(前倚音)1、装饰音的作用是把主音装饰的更加华丽、好听,主音前面加八分、十六分小音符称为前倚音,倚音要快速滑向主音。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并演奏。

四、完整表现《映山红》1、齐奏,老师钢琴伴奏。

注意气息要稳定、均匀,音色要饱满、圆润。

2、跟伴奏吹奏,清晰的表现吐奏、连奏技法和装饰音。

小结:今天我们用竖笛的吐奏和连奏两种技法演绎了《映山红》,希望以后掌握多多练习,吹奏更好的美妙乐曲。

板书设计:悠悠笛声一、吐奏二、连奏教学反思:器乐教学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节课都在练习,学生也比较喜欢,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准确把握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而且有速有成效的解决办法,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容易,通过两年的练习,从易到难,最终能吹奏复杂的二声部。

学生学到一门娴熟的技艺,不仅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还能丰富了自己文化生活。

笛声悠悠中班教案

笛声悠悠中班教案

笛声悠悠中班教案
教学目标:
1.启发用自然、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感。

2.通过听唱法和教唱法使学生掌握附点节奏,并能演唱及演奏歌曲。

3.学会简单的合奏技能。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奏乐曲并体验乐曲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准确掌握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流畅演奏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通过观看视频,从而引出器乐教学的内容《茉莉花》。

教案小结
中班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五年级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本届学生,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
能积极参与各种竖笛演奏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奏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

竹笛ppt教案初中

竹笛ppt教案初中

竹笛ppt教案初中教案标题:竹笛PPT教案(初中)教案目标:1. 了解竹笛的基本知识,包括竹笛的起源、结构和演奏方法。

2. 学习竹笛的基本音阶和指法。

3. 能够演奏简单的竹笛曲目。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包含竹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

2. 竹笛模型或实物,用于示范和演示。

3. 竹笛曲谱,包括简单的练习曲和乐曲。

4.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竹笛演奏示范音频。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PPT展示竹笛的图片和简要介绍。

2. 引导学生思考竹笛的起源和特点,并与其他乐器进行比较。

知识讲解:1. 使用PPT详细介绍竹笛的结构和演奏方法,包括吹孔、指法和气息控制等。

2. 通过示范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握笛、吹奏和演奏竹笛。

练习与演奏:1. 分发竹笛模型或实物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尝试吹奏竹笛。

2. 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音阶练习,帮助他们熟悉竹笛的音域和指法。

3. 播放竹笛演奏示范音频,让学生模仿演奏简单的竹笛曲目。

巩固与评价: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奏,让他们展示所学的竹笛曲目。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演奏体验和感受。

3. 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拓展活动:1.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竹笛,参加竹笛社团或课外培训班。

2. 探索其他民族乐器,比较其与竹笛的异同点。

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扩展:1. 将竹笛演奏与其他学科结合,如历史、地理等,探索竹笛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组织学生参加竹笛演奏比赛或音乐会,展示他们的成果。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笛声》是六年级语文S版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童年的怀念。

学生特点与需求•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方式: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相结合。

•教学手段:PPT演示、多媒体播放和实物展示。

二、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一支清脆悠扬的笛声引入课题。

教师简要介绍笛子的文化背景和演奏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文章中哪些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童年趣事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童年的怀念是如何贯穿全文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随机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文本细读(15分钟)选取课文中的典型段落进行细致解读,如“那支泉水样悠扬的笛声/常常让我陶醉/让我无法割舍那如泉的笛声/让我无法割舍那逝去的童年”,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鼓励学生自主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意象等文学元素。

4.互动交流(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童年中的趣事和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童年进行描述和反思。

5.写作环节(15分钟)布置写作任务:回忆自己的童年,写一篇短文《我的童年》,要求真实感人,不少于300字。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6.课堂总结(5分钟)本文通过清脆悠扬的笛声将我们带入了作者的童年回忆中。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抒发情感,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童年的怀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竖笛演奏的吐音 每小节第一个音用tu音,根据歌曲情绪吐音也可分为 坚硬的吐音和柔和的吐音。
4、竖笛的指法练习(见课件示意图)
5、竖笛吹奏音的连接 连音与断音的不同方法的配合与选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竖 笛 演 奏 歌 曲 主 旋 律
竖 笛 主 旋 律 二 声 部
思考:
歌中唱 了什么?
表达了 怎样的 情感?
思考:
歌曲是 几拍子? 谈谈你 的感受
竖 笛 演 奏 方 法 要 领
1、演奏姿势 上身挺直、舒展,不要低头弯腰,两肩放松,身体与 竖笛保持40到50度的状态。手腕手指放松。
2、气息的运用 吹出的气流平稳、适度。掌握好乐句的换气口。 把握好音的高低,音高则气息强 稍用力,音低或结束 时则气息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