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编码:英文名称:Basic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Law学时:48 其中实践学时:16 学分: 3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本部分要求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意义与学习方法。

理解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掌握大学生活的特点;应对适应问题的方式、途径;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

难点:1.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本部分要求了解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理解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掌握理想、信念的涵义和特征;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难点:1.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性以及必要性2.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价值3.如何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本部分要求了解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与包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体系类别:通识必修课. 学时学分:学分. 先修课程:《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后续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政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二、课程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制观念教育的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开展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课程主要任务是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科学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

课程目标对学生能力要求如下:课程目标. 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提升学生自觉构建和谐人生环境的能力。

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开放、包容、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程目标.深刻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内涵、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质,培养学生职业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四、课程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到的知识。

() 采用电子教案,课件,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 采用案例教学。

理论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思想和生活问题。

() 采用互动式教学。

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

. 书面作业围绕各专题教学重点内容,除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外,布置次书面作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绪论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p3根本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①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大学生要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②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大学生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是需要付出更为艰巨、艰苦的努力。

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修养,展现新的面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2.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作用和关系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了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思想道德为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法律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思想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方式更加广泛灵活,可以弥补法律调整的短板,与法律一道共同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法律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

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将思想道德有机融入法律体系,使法律具有鲜明道德导向,让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三)开课对象:专科各专业学生(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各专业综合教育必修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

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改革开放中的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引导大学生完善四种认识(认识社会、认识高校、认识职业和认识自己),学会四种技能(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交往),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六)教学内容:该课程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来展开教学内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顺利实现由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过渡;增强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能力;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追求人格的完美;树立社会主义廉政意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48学时学分数:3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序号内容学时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4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4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4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6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4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6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6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4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6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1(八)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纲大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纲大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纲大全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一、本大纲适用专业、层次及总课时
1、适用专业:各相关专业
2、层次:专科、本科
3、总课时:36学时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国家高等学校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制观念教育的必修课,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须使学生在了解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的引导,着力于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主线,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综合素质为切入点,针对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和心理、恋爱等问题,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联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实际,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以研究和探讨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高校德育内容,实现高校德育目标。

同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宪法和有关专门法的基本精神和规定,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角色和面临的任务。

在向大学生传授必要的宪法和有关专门法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观点和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以及当代中国法治思想的教育,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健康法律心理和用法、护法能力,帮助他们提高法律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纲

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纲

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纲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思修提纲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①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壮大。

②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包括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面临复杂多变国际环境的挑战以及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2.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应该确立的成才目标。

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观念为基础,促进德育提高。

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了解体育运动知识,积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体魄。

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提高文化艺术修养,认清美丑,养成良好审美观念。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①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理想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在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③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袁玲红审核人:刘汉一教学院长:姜木枝)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代码:B11190009(二)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rality and Basic Laws(三)修读对象:本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四)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共48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16(五)考核方式:考试和考查相结合(六)相关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七)内容提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这需要大学生观察实践,也需要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

本门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一)教学目的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二)教学方法:系统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16四、选用教材主要参考书教材: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主要参考书1.刘书林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杨丽斌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评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五、理论教学内容(一)绪论珍惜大学生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主要讲授内容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二、提高独立生活努力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四、培养优良学风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一、思想道德与法律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教学时数:3学时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4、学习“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教学难点】1、如何使大学生从大学生生活的特点出发,认识到从中学到大学的社会角色的变化,从而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2013年修订)(学分2.0,授课学时32,实践学时16)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入学开设的第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在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础上,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精神重新设计的。

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之一,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重要作用。

该课程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价值观教育为根本,以公民道德规范为基础,以法律思维和意识为要求,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归宿和目的。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理想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4学时1.适应人生新阶段2.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3.学习“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二)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6学时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三)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6学时1.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2.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3. 做忠诚的爱国者(四)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6学时1.树立正确地人生观2.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3.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五)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6学时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优良传统3.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4.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六)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6学时1.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2.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七)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6学时1.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3.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八)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8学时1.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2.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3.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4.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三、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一)小班研讨交流1. 主题一:理想——爱国——人生2. 主题二:道德——法律——大学生(二)调查研究:课外调研报告:从社会要求看大学生综合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袁玲红审核人:刘汉一教学院长:姜木枝)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代码:B11190009(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Cultivation of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Basic Laws education(三)修读对象本校全日制本科生(四)总学时与学分共48学时,3学分(五)考核方式:平时分为课堂考勤、讨论、平时作业等,占总成绩40%;期末为开卷考试,占总成绩60%。

(六)相关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七)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这需要大学生观察实践,也需要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

本门课程通过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三个部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一)教学目的1.帮助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2.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3.帮助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二)教学方法:系统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三、理论教学学时分配理论学时:42 讨论学时:6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教材: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主要参考书:1.潜涛、武东生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点难点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吴潜涛、陈大文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五、理论教学内容(分章节编写,包括主要讲授内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与难点、练习等)(一)绪论(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讨论课(2学时)组织讨论,主题:怎样看待新时代和大学新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
2. 课程体系/类别:通识必修课
3. 学时/学分:40/3学分
4. 先修课程:《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
后续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政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5.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二、课程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制观念教育的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开展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课程主要任务是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科学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

课程目标对学生能力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 1. 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提升学生自觉构建和谐人生环境的能力。

课程目标 2.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开放、包容、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程目标3.深刻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内涵、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质,培养学生职业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四、课程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1)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到的知识。

(2) 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 采用案例教学。

理论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思想和生活问题。

(4) 采用互动式教学。

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

2. 书面作业
围绕各专题教学重点内容,除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外,布置2次书面作业。

针对学生思想和生活中的困惑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启发学生选择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剖析、讨论,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形式及要求如下:
(1) 学生可选择教师给定的题目,或自主选题,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明确每个人的分工与责任,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2) 通过志愿服务等社会体验活动,锻炼学生动手与服务能力,并撰写社会活动实践报告。

(3) 提交社会实践报告,班级内交流互评,结合学生互评与教师评分,给予总体评价。

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本课程一个重要环节,对实现道德规范与法治观念的外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环节使课程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能力。

课内、校内社会实践及校外社会实践均由任课教师直接负责,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

五、课程考核方法
检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度。

考核环节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总评成绩满分100分,平时成绩由出勤、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实践,在团队中表现、学习态度等部分组成。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微调,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注:各课程根据实际确定平时成绩占比(一般为20%~40%)
六、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以及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之和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100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
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具体说明及示例如下表。

字母A 0、B 0、C 0、D 0和E 0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出勤、书面作业、大作业、实践、期末考试的目标分值,A 、B 、C 、D 和E 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出勤、书面作业、大作业、实践和期末考试实际平均得分。

七、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1. 课程编写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黄焕初,符惠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参考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3.
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发〔2001〕15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