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税收制度论文我国涉外税收优惠论文
中国企业在境外的税收风险与管理
中国企业在境外的税收风险与管理随着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境外税收风险和税收管理也愈发成为重要的议题。
企业在境外经营涉及到多国税法的适用和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对境外税收风险的认识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税收风险的定义、境外税收风险的特点、境外税收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税收风险的定义税收风险是指企业在履行税收义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潜在的财务和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包括税务机关的审查、税法变化引起的遵从困难、跨国税务争议等。
对于境外经营的中国企业来说,面临的税收风险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二、境外税收风险的特点1. 多国税法的适用:境外经营涉及到多个国家的税法,包括主机国的税法和原籍国的税法,税务制度和规定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熟悉不同国家的税收法规,以确保合规经营。
2. 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包括税率、减免政策等,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 税务合规成本高:境外经营需要履行各国的税务合规义务,包括申报纳税、报告交互等,这带来了成本和复杂性的增加。
三、境外税收管理的重要性境外税收管理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避免税收争议:合理的税收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避免跨国税收争议的风险,减少税务纠纷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
2. 提高合规性:良好的税收管理可以确保企业在境外的合规性,遵守各国的税法和相关规定,避免可能带来的罚款和法律风险。
3. 优化税务成本: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税务,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过重,优化企业的税务成本结构。
四、境外税收管理的具体策略针对境外税收风险,中国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管理策略:1. 围绕税收风险进行培训:加强对境外税收风险和相关税收政策的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税务专业素养,增强应对税收风险的能力。
2. 建立完善的税务合规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税务合规制度和流程,明确纳税义务,确保合规性的履行。
我国自贸区税收政策的国际借鉴与思考
我国自贸区税收政策的国际借鉴与思考自由贸易区是指一些国家或者地区,为了加强合作、促进贸易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取消或降低关税及贸易限制,来增加贸易和经济的合作。
自由贸易区是多边贸易领域中一个逐渐成长的趋势,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可以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加速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自贸区不断发展壮大,与国际自由贸易区的经验与税收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自贸区战略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助于我国自贸区的改革和建设。
国际经验一、统一的税制与减免税收政策美国北美自贸区北美贸易协定(NAFTA)一开始就对税率进行了减少,美国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原产产品和服务实行零关税。
NAFTA对自由贸易区内企业所衍生的税务问题也有明确的规定。
在它的规定中,自贸区内企业联合生产的产品,向自贸区以外的国家销售,如果其中一个国家对该产品征收关税,其它两个国家也会征收同等关税。
同时,NAFTA对于企业运营完全地避免了上述的问题。
国际经验二、增值税税制瑞士自贸区为企业提供单一税制,这种税制实行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合计税率,统一税勾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而且可减少企业自然人所得申报问题和繁琐的税收审核手续。
国际经验三、免税制或特殊税制斯里兰卡哈伯自由贸易区(Hambantota Free Trade Zone),为了吸引外资,允许企业享受多项优惠政策,例如免征进口税和进口关税、制造业的特殊所得税率等。
这种政策的实施,可以吸引企业前来入驻,使得哈伯自贸区成为斯里兰卡知名的电子和纺织制造业出口基地,更加成功地引流企业撤出其它地区的生产设施,并转移到哈伯自贸区内。
从国际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及税收政策来看,统一的税制、减免税收政策、特殊税制等为自由贸易区发展及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税收保障,大力吸引了企业和资金流入对应地区,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为我国自贸区的建设储存了充足的经验,我国利用国际的经验,结合自身现状,可以在自贸区发展与建设方面更好的规划和制定有利于吸引企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和法规。
税收筹划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税收筹划论文范文精选3篇一、税权分析(一)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分析。
税权作为一个税法概念,应当将其置于税收法律关系中,按照法律权利的一般原理对其进行解释。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无论形式多么复杂,最基本的当事人是GJ和纳税人,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是GJ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税权不是GJ单方面的权力;GJ和纳税人作为税收法律关系的两极,理应享有对等的权利义务,税权也应是GJ和纳税人同时享有的税收权利或税法权力。
从法律权利与义务的角度看,税权即税法权利,是指税法确认和保护的GJ和纳税人基于税法事实而享有的对税收的征纳和使用的支配权利。
由此可见,对于GJ而言,税权体现为对税金的取得和使用的权利;对于纳税人而言,税权体现为纳税人对税收要素的参与决定权和对税款使用的民主监督权等。
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和纳税人作为税收双主体之一的角度来认识税权,提升了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并将纳税人税权系统地划分为税收使用权、税收知情权、税收参与权、税收监督权、税收请求权等几类。
(二)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分析。
对于税收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马克思主义的GJ分配论,认为税收是GJ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再分配的形式;另一类是以西方社会契约思想为基础的等价交换说、税收价格说和公共需要说,认为税收是公民依法向征税机关缴纳一定的财产以形成GJ财政收入,从而使GJ得以具备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需要的能力的一种活动,是公民为猎取公共产品而支付的价格。
从公共财政角度出发分析税权,将税权不仅定位在GJ与纳税人之间权力与权利的追求,并将纳税人作为税收权利的主要地位,纳税人为了获得公共需要而纳税,政府则成为企业获得公共需要而必须提供公共服务的GJ权力。
(三)税收权力与税收权利。
马克斯·韦伯说:“权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在某一社会行动中,甚至是在不顾其他参与这种行动的人进行抵抗情况下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
而权利是权利主体在权力保障下的必须且应该得到的利益和索取,是社会治理者、领导者所保护的必须且应该的索取和必须且应该得到的利益。
国际税收的论文(2)
国际税收的论文(2)国际税收的论文篇2浅析国际工程税收筹划摘要:关于海外项目承建过程中,中国企业在国际项目工程建设中需要应对所在国的法律,规定,标准,特别是在经营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依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付,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在开展国际项目时考虑的重点问题。
本文对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中的税收策划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国际工程;税收策划;措施引言税收筹划作为一种降低企业税收负担、节约经营成本、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受到跨国公司普遍重视。
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税收及工程所在国发生的费用筹划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各大跨国对外承包工程承包商的重视,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鉴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税收筹划有较大的空间。
因此,对国际工程税收筹划进行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避税筹划的概述(一)国际避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国际避税筹划,是避税筹划活动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是指跨国纳税人为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利用有关国家税法或国际税收协定中的某些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采取变更经营地点或经营方式等公开的、合法的手段规避或减轻国际税收义务,以达到税负最小化目的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
国际避税筹划一般都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税收的权益,因此它跨越了其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收管辖范围,而且还可以与国内避税筹划相互交织和促进,使其更为复杂。
许多国家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制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甚至开辟了自由港、免税区来吸引外国投资者,避税港以及低税区的存在和发展使其具有了国际普遍性。
由于避税活动的普及,需要借助专业的力量才能完成,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的出现使其更具有专业性。
(二)国际避税筹划产生的原因主观原因方面,国际避税筹划之所以能够广泛产生并且迅速发展,其主观原因是跨国纳税一、充分利用避税地进行税收筹划人追求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的纳税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国际税收论文
《国际税收》论文题目:浅析国际避税问题及其防范对策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班级:财管(1)班*名:**学号: ***********指导老师:***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浅析国际避税问题及其防范对策【摘要】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税制差异以及各国涉外税收法规和国际税法中的漏洞,在从事跨越国境的活动中,通过种种合法手段,规避或减小其在有关国家纳税义务的行为。
在现代国际社会中, 各国的税法和税收制度很难在内容和标准上达到完全一致,从而使跨国纳税人在纳税方面有机可乘。
跨国纳税人主要利用转让定价、国际避税地、滥用国际税收协定、资本弱化以及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国际避税。
目前外资企业国际避税呈现出逐步蔓延的趋势,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 造成了税收秋序的混乱和纳税人税负的不平等,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根本利益。
我国应遵循有关反避税原则,做好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国际避税性质对策反避税一、引言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它的原因,国际避税的出现也不例外。
从主观上看,国际避税的原因在于跨国纳税人具有的减轻税收负担、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愿望;从客观上来看,国与国之间的税制差异以及国际税收关系中的法律漏洞为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避税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国际避税是国内避税在地域范围的延伸。
跨越国界的避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收管辖权,其影响跨越了国界。
不仅影响有关国家的税收权益,而且还影响跨国纳税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税收公平。
因此,研究国际避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国际避税行为的性质关于避税行为的法律性质,法学界曾有合法、违法与脱法的不同界定。
持合法观点者认为,避税行为并不违反税法的文义观点,而且是私法上有效的行为,选择何种行为方式是纳税人的行为自由。
这种学说来源与美国著名大法官汉德的论述,一度曾为主流观点。
持违法观点者认为,避税形式合法而实质违法,它违反了税法的宗旨,有损税法的实质正义,因此定性为违法,并予以法律规制。
国外税收征管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国外税收征管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2.5.1完善的税收法制保障2.5.1.1税收法定主义的涵义与要求自1981年“以法治税”的概念提出,这个口号我们己经提了许多年。
所谓依法治税,是指在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条件下,通过税收法治建设,使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从而达到税收法治的状态。
而依法治税的根本思想,就是税收法定主义。
税收法定主义的价值性含义并不是纳税主体依法纳税或征税主体依法征税,而是社会成员对国家课税权的同意。
在法治和代议制背景下,合法性体现的税收民主化被归结为税收法律化。
社会成员的纳税义务来自于自己制定的法律。
政府的征税权力来自于社会成员所制定的法律的授予。
因而,国家设立和实施税收制度必须取得社会成员的理解,使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税收决策,从而加深对税法的理解和遵从,这正是税收法秩序的出发点和归宿(郑勇,2002)。
在英国、美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关于税收事项的宪法性规范中,国家课税权的法律基础处于突出的位置。
税收法定主义是根源于同意的基本成分,社会成员的同意权是作为国家课税权的对立面而显现的。
社会契约论和公共选择理论都强化了对同意理念的认识结论。
以洛克为代表人物的社会契约论是以社会契约为核心理念对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逻辑性的论证。
洛克认为,生而平等的人们为克服“自然状态”的种种不便而进入政治社会。
政治社会的成员服从政府统治权威的唯一合法理由是统治权威来自人们的契约同意。
社会契约既授予政府以统治权威又规定政府统治权威应受到有效地制约。
在理想的政治社会中,社会成员与政府都须遵守社会契约,税收是私有财产享受政府保护的社会成员所支付的代价。
虽然利益交换决定了政府课税的必要,然而其合法性是建立在社会成员或其代表所表示的“大多数的同意”之上,因而政府的课税权与社会成员财产权之间形成了平衡。
以经济分析方法为工具的公共选择理论主要研究集体决策的过程和结构。
其代表人物布坎南从“经济人”的基本假定和个人主义、经济人理性与政治交换的研究路径出发,认为公共物品的提供决定了政府存在的必要,因为作为公共物品的秩序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性,需要在一致同意的基础上组成政府以提供公共物品。
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面对WTO之思考
上层次繁杂且不均衡 , 据统计, 当前我国享有税收优 惠政策的特殊经 济区域共有 39个 8 其中东部地 区
占 36千 , 部 占 2 个 , 3 西 7 中部 占 2 6个 19 全面 96年
实际利用外资 527 5 . 亿美元 , 其中东部沿海 l 省市 1 ( 含北京 , 含广西 )6 . 亿美元 , 阔的 中西部 不 450 5 广 只有 8 . 亿美元 , 76 5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 由于税收的
【 摘
要] 中国加入 wr ,国 内各行业机遇与挑 战并存 ,营造一 个心平、透明 的市场环 境 的任务 十分 紧迫 。我 o
国现 行的税牧优 惠政 策姨乏统一性 、 目的性 、计划性、 多样性 ,不利于 市场主体套 平税 负,平等竞争 ,改革涉外税
收优喜政策非常必要 。
【 关键词] 涉外税收 ;税 收优 惠;公平原则 ;空业所得税 ;外资企业所得税 ;投资环境
( )涉外税收优 惠符合 税收公 平原 别 一
中国加入 WI ' ,所 得税制度要进一步完善 O后
并 与国际接轨 ,内外资 两套 所得 税制 台二 为一 是 大 势所趋 。我国现 行 的过 多 过滥 的涉外税 收优 惠政 策
不符台 国际惯例 ,- N会 对 民族产业造成 巨大 冲 -
歧视”现象 。1 4年税制改革 后 ,内外 资企业所 9 9 得税的法定税 率虽 同为 3 % ( 中含外资企业地 3 其 方所得税 3 %,这部分税 由于大多数省市实行减免
政策 而形 同虚 设 ) ,但 由 于税 基 计 算 、资 产 处 理 、 再投 资退税 等 优惠政 策 的差距 ,使 涉外 企业所得 税 的实 际负担率 仅 为 8 一9 , 到 内资企 业 的三 分 % % 不
国际税收论文
浅谈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班级 11级会计21班姓名孙颖学号浅谈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进行重叠交叉课税,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分配关系,但它不能等同于国家税收这种分配关系,而是涉及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人是跨国的纳税人,跨国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跨出国界,并负有对有关国家政府的纳税义务,才使相关国家之间发生税收分配方面的国际关系。
这种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所引起的国家之间的财权利益关系,不可能由一国政府单独来解决,必须由有关国家通过谈判、协商,制定有关国际税收的协定条约来解决。
关键词:税收主权、税收竞争、网络技术国际税收活动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跨国公司(跨国纳税人)纳税行为2、各国(地区)政府的国际税收合作行为3、各国(地区)政府对跨国纳税人的税收管理行为一、跨国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跨国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是国际税收一系列活动的出发点,是国际税收分配关系产生的基础。
跨国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来自于跨国纳税人的经营活动和税款缴纳2个方面。
跨国纳税人在这2个方面区别与一般纳税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地域性、集团性和协调性三个方面(一)地域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居民纳税人,跨国纳税人的特殊性体现在地域性、集团性和协调性。
在地域性方面,以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为例(跨国纳税人还包括个人、合伙企业或其他组织形式),其至少跨越2个或更多的税收主权地区,在地域上也必须接受不同多个税收当局的管辖。
这只是域性特征的结果,而地域性特征的来源是跨国公司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汽车行业不论是原材料市场、制造能力还是消费支撑,都优于诸如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国家,这是跨国公司地域性的市场源动力。
其结果是跨国公司必须接受所在国政府的法律,包括税收法律规定。
试论增进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试论增进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摘要本文分析了海外投资企业的纳税义务和我国现行鼓舞企业海外投资的税收政策,提显现行政策存在缺乏体系、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两大问题,介绍了国际上扶持海外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借鉴国际体会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增进企业海外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海外投资;纳税义务;税收优惠;政策导向我国已持续3年位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蓄迅猛增加,2007年末已达到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国内显现相对的资本多余。
同时,经济快速增加使能源问题日趋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加重,与美国、欧盟等国际贸易摩擦增多。
在这种情形下,愈来愈多的我国企业试图到海外直接投资,寻求新的进展空间。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理论支持.巴克莱和M.卡森 and ,1976)内部理论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有发达的中间产品市场,但有些产品(专门是知识品)的外部市场是不完全的。
外部市场的不完全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阻碍,致使企业交易本钱上升,这促使企业将市场向内部转移,在企业内部交易,以降低外部市场不完全给企业经营造成的不利阻碍。
当企业超越国界,在国际范围内成立内部市场时,也确实是企业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形成跨国公司的进程。
劳尔(sanjaya Lall,i983)的技术地址化理论以为,进展中国家在将成熟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应用进程中包括了自己的创新,由此形成了自己的特定优势,因此具有对外直接投资条件。
最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也加大了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力度。
从我国当前海外投资企业的税收负担分析,现行的增进海外投资的税收政策存在较多的问题。
为了增进对外投资的快速进展,应该给予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完善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增进体系。
二、我国海外投资企业的纳税义务及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一)纳税义务通常所说的海外投资,主若是指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或个人在另一国企业中拥有全数或一部份经营治理权的投资。
浅谈我国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敏感性;[论文摘要]随着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尤其是加入WTO,我国现在对外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依赖的国内国际已发生重大变化,现行的税收政策暴露出很多问题,完善我国现行的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已是当务之急。
我国应正确对待税收优惠的作用地位,并全面考虑影响优惠政策的因素,采用更为有效的税收优惠工具,有的放矢地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近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的潮流,而国际资本流动成为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
因此,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强化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运用税收工具,实行各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顺应这一趋势,我国对外商来华投资给予了诸多的税收优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现在对外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依赖的国内国际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这种粗放型和超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尤其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以及对外商准入限制的放宽,外商进一步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力度,这种负面影响更加严重。
一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一)采用全面优惠原则,优惠措施繁多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走过的是一条“以优惠促开放”的道路。
我国的对外开放每走出一步,都相应制定了一整套的涉外税收优惠制度。
一方面是国家税务总局明文颁布的一系列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另一方面是各省、市自行出台的许多税收优惠措施。
凡是涉外企业,不分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具体特点,几乎都给予了税收优惠。
优惠方式包括扩大免税期限及免税基础、降低税率、弥补亏损优惠和各种再投资优惠等。
优惠税种包括所得税、流转税和行为税等。
税收优惠主要采取直接减免税的方式,而较少采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及外资补贴等各种间接税收优惠手段。
这易使企业借外商投资之名,行偷税之实;同时,诱发短期行为,刺激大量低效资本的进入。
另外,这种直接优惠方式表面上看优惠幅度很大,实质上是政策性的资源浪费。
税收优惠政策论文
税收优惠政策论文各位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样写税收优惠政策论文的呢?我们看看下面的相关论文吧![摘要]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文主要介绍了新税法采取扩大、保留、替代、过度和取消5种方式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并针对企业应结合这些政策调整方向,未雨绸缪,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充分利用有利政策降低税收成本。
[关键词]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现行的税收体系采取了区域优惠为主的方式,所给予的优惠主要是针对设在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对外开放城市、中西部及贫困地区的企业。
这种单一的优惠方式,缺乏扩张性激励效果,在带动产业升级上作用有限。
新税法对现行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从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建立了新型税收优惠体制。
新税法采取扩大、保留、替代、过度和取消5种方式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
对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所得税上的优惠对待,发挥了税收优惠应有的积极作用,有效配合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明晰了国家扶持的重点。
一、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1.扩大扩大是指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优惠扩大到全国范围;将环保、节水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扩大到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业设备;新增了对创业投资机构、非营利公益组织等机构的优惠政策。
现行税法规定,只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才能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新法将这一优惠政策扩大到整个行业,而不是特定区域。
企业投资购置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业设备享受税收优惠,是指其项目所需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此政策意味着设备的40%部分,可以用企业新增实现的税收由国家来买单。
根据现行税法分析,对创业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是允许投资企业将投资额的一定比例(如70%)抵减利润方式抵消所得税。
演变中的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
演变中的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引言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致力于吸引外资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鼓励企业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
本文将介绍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0年前的中国涉外税收政策在2000年前,中国的涉外税收政策相对简单,主要是依据双边税收协定对外国企业的所得征收税款。
根据这些协定,外国企业在中国实施的项目所产生的所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享受减免或抵免税款的优惠。
然而,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限于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企业,并没有考虑到其他行业的特殊需求。
2000年 - 2010年的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发展2000年至2010年是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文件,进一步扩大了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并提供更多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00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这一政策文件,中国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2. 税收协定的增加和完善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吸引外资并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中国政府积极开展了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协定谈判工作。
这些税收协定通过双边协议的方式规定了外国企业在中国的所得税减免和优惠政策。
此外,在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税收协定中,中国政府为这些地区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3.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2013年,中国在上海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旨在探索更加开放和便利的商业环境。
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等。
税收政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合作机制
税收政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合作机制近年来,税收政策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外贸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税收政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并介绍一些有效的合作机制,以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
一、税收政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1. 降低进口关税:降低进口关税可以减少外国商品进口的成本,从而增加了国内企业购买外国原材料和组装零部件的动力,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此举也为国外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进入市场的机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 减免出口税收:对于出口商品,国家可通过减免或返还出口税收来鼓励企业扩大出口规模。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减免出口税收也吸引了更多外商投资,提升了国际贸易的水平。
3. 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可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并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出口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4. 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税收政策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影响巨大。
通过降低关税和加大电商税收优惠力度,可以推动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
同时,税收政策还可以加强对跨境电商监管,保护国内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二、合作机制的重要性1. 国际税收合作机制: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税收问题,国际间建立了各种税收合作机制,如国际税收信息交换、避免双重征税的税收协定等。
这些合作机制有助于打击跨国公司的税收逃避和避税行为,维护全球税收秩序,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健康发展。
2. 跨国企业合作机制:税收政策在涉及跨国企业的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国家之间可以通过税收合作机制来解决税收争议、避免双重征税等问题,为跨国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机会。
3. 政府与企业合作机制: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税收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与企业沟通和协商,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税收政策,促进外贸发展。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分析_刘珞
(三)加强国际间税收的协调性 国际间税收的协调性主要包括 两方面:双边税收协调和多边税收协 调。双边税收协调,是指通过签订和 执行国际税收协定,消除对跨国所得 的重复征税以及防止跨国避税活动。 为使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真正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在对外签订双边 税收协定时,要努力争取他国的税收 饶让抵免,从而使我国的税收优惠政 策真正落到实处。多边国际税收协 调包括国际组织税收协调和区域税 收协调两大部分。首先,遵守 WTO 与税收相关的各项规则。WTO 的补 贴规则、国民待遇规则、透明度规则 等都对其成员的涉外企业所得税收 制度具有规范作用。中国作为 WTO 的成员国之一,应当保证其涉外企业 所得税优惠制度中的各种税收优惠 安排应当符合 WTO 规则,废除与 WTO 规则相违背的相关规定;其次,
关注国际组织非强制性税收协调的 动向,吸收、借鉴有关税收事务的国 际惯例,并为我国所用;最后,研究和 探讨区域税收协调问题。
三、总结 总之,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 国内市场有利有弊,我国要对涉外税 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调整和改进,最 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 从而使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正确引导 国内市场对国内国外两种资金的合 理配置和使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 市场的发展。■
(二)控 制 涉 外 税 收 优 惠 政 策 的 适当性
对我国外资企业存在逆向避税论文
对我国外资企业存在逆向避税的分析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4-198-01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产生,对于尚不完善的税制的中国来说,这也无疑造成了大量的税收漏洞,导致大量的税收收入的流失,因而,有关我国外资企业存在逆向避税的分析是一个所有经济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外资企业逆向避税现状治理方法一、从投资额随年份的变化分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的状况。
这是从1979年——2008年,即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中国的合同利用外资额和实际投资额的对比,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合同和实际利用投资额在大体上都成增长趋势,但是,合同利用投资额大于实际投资额,这不禁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随着中国的开放程度的越来越高,我们会越来越得不到原来应得到的投资额。
这就间接地促使我们对外资企业的进一步研究。
从各国的投资额的不同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主要的外资来源主要渠道还是典型的避税港香港,维尔京群岛。
这是大多数国家普遍的避税方法。
但是,图中还有一个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企业所得税税率很高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的投资额有了增长,对于税率低的国家,我们明白投资于中国的原因就是避税,而高税负的国家投资于中国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主要分析的问题——逆向避税。
二、我国存在逆向避税的原因逆向避税是指通过将税源从低税国向高税国转移,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也就是说,逆向避税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谋求税收利益,相反,逆向避税是为了谋求其他利益,而相对的牺牲一些税收利益。
所以,我们分析一下我国存在逆向避税的原因。
1.各国逆向避税存在的原因顺向避税的难度加大是逆向避税产生的导火索。
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各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所呈现出的降低税率的运行趋势,各国间所得税率的差异已经缩小。
加之各国日益加强对国际税收的管理,客观上导致纳税人通过国际间转移税源来获取的税收利益将减少,使得纳税人不得不寻找其他的避税办法,在这种背景下,逆向避税应运而生。
加入WTO与我国的税制改革_0
加入WTO与我国的税制改革第一,内外两套税制,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平等对待进口产品和国产商品,并且包括与贸易有关的外国和本国的投资、服务、商标、版权和知识产权等。
而我国现有税制有违国民待遇原则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利于公平竞争。
比如对进口关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土地、车船实行内外两套税制,造成税负不公平。
以企业所得税为例,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多,内资企业优惠少且费用扣除限制过严,两者差别过大。
据有关调查统计,目前企业所得税的平均实际税负,内资企业为25%左右,外商投资企业为11%,相差一倍以上,这严重影响了内资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二,优惠政策多,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税收政策。
按照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的规定,各成员国对出口贸易不得实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以促进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凡具有专向性的补贴都可能成为可诉补贴。
比如,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的规定,外商投资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法减免税的期满之后,如果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的70%以上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构成了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规定的被禁止的补贴。
第三,名义税率过高,不符合关税减让和市场开放原则的税收政策。
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是国家管制进出口贸易的两种常用方式。
施行高关税是阻止或限制外国商品输入的一项措施,其目的是削弱外国商品的竞争能力,以保护本国商品的竞争优势,垄断国内市场。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平均关税税率为17%,既高于发达国家的%,也高于发展中国家的11%,这不符合关税减让原则。
非关税限制措施是指关税之外旨在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各种法律和政策措施,也是保护国内市场的重要手段,但它严重阻碍自由贸易。
我国自1993年开始在减少非关税壁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仍对部分商品实行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并以部分商品实行进口特定登记。
因此,继续降低并大量减少关税,乃至最终取消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将成为中国的入世税收制度改革目标之一。
改进我国涉外税收政策的若干建议
改进我国涉外税收政策的若干建议【摘要】我国涉外税收政策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要加强涉外税收监管,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简化税收手续,减轻纳税人负担;优化税收政策,确保税收政策的稳定和透明;加强国际税收合作,防止跨国企业逃避税收;推动数字经济税收改革,适应数字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总结反思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改进涉外税收政策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应该继续完善税收政策,建议实施措施包括加强执法力度,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税收政策的国际化。
只有这样,我国的涉外税收政策才能更加完善和健全。
【关键词】涉外税收政策、改进、建议、监管、简化手续、优化政策、国际合作、数字经济、税收改革、未来展望、实施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迅猛,对外贸易、跨境投资等涉外活动不断增加,涉外税收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涉外税收领域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的涉外税收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监管漏洞和法律规范不够精细的情况;税收手续繁琐、税负过重等问题也制约了我国在涉外领域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税收环境的变化,提高我国的涉外税收管理水平,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政策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进。
只有不断完善涉外税收政策,加强涉外税收监管,简化税收手续,优化税收政策,加强国际税收合作,推动数字经济税收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涉外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1.2 问题意识我国涉外税收政策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对于涉外税收监管方面,由于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复杂和频繁,涉外税收往往会面临监管难题,以及相关规定的执行问题。
税收手续繁琐费时,容易给纳税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税收遵从意愿。
我国税收政策体系繁复,税种繁多,税率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简化。
国际税收合作也亟需加强,跨境税收征管存在很大挑战,需要与其他国家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
随着经济的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经济的税收规则也亟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经济形态的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论文_税收政策分析论文
税收优惠政策论文_税收政策分析论文1现行税收政策对环保企业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现行税收政策对环保企业的影响主要包括两点:一是通过限制性税收政策,如征收资源税等可以抑制污染型或资源消耗型企业;二是通过鼓励性税收政策支持节能技术创新、促进环保企业发展。
目前我国有关向环保倾斜的税收政策还不是很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现行税收体系不完善,环保税收法律层次较低完善的税收体系对促进环保企业发展、降低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建成系统的税收政策体系,尤其是环保税收体制还不健全,一方面表现在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只是分散在其他税种当中,如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针对性较强的环保税种建立尚不完善;另一方面表现在与环保有关的税收政策之间的关联性较弱,没有形成共同作用,不利于促进环保企业发展。
同时,现行的税法大都是停留在暂行办法、条例层面,法律层次相对比较低,难以树立其威严性和维持稳定性。
1.2税制内容设计不合理,环保税收缺位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在内容设计上还存在不足,缺乏独立的环保税收,使得税收政策实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现行的几大税种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合理之处,如资源税要求按资源销售量计税,而不是按实际的生产量计税,这就容易导致滥用资源现象发生,造成资源浪费。
再比如企业所得税方面,环保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虽然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但是环保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赢利能力较弱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时间较短,享受的税收优惠额度不大,造成税收优惠给企业带来的节税效应并未充分体现。
1.3征税范围狭窄,税收优惠政策不明显目前我国与环保相关的税种的征税范围有限,如现行的资源税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由于征收范围有限,导致一方面纳税人只根据资源的开采条件进行缴税,从而使非税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也使得资源税不能充分发挥促进环境保护的职能,不利于促进环保企业在资源开发技术上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外税收制度论文我国涉外税收优惠论文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的弊端及规划
摘要:涉外税收制度是随着国家的对外经济、文化活动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
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税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税收优惠,表现出很多弊端。
对此作者提出规划思路包括:区域优惠政策的调整、产业优惠政策的调整和取消再投资优惠。
关键词:涉外税收优惠;弊端;规划
一、涉外税收优惠简介
(一)涉外税收优惠的含义涉外税收优惠,指征税国为了吸引外资,而特别设置的低税率或按既定税率在一定期限内所实行的减税或免税措施。
以及所有给予纳税人财务上的优惠。
(二)我国涉外税收优惠的内容包括1、减免税率的减免税优惠。
2、再投资退税。
再投资退税是鼓励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在投资于中国进内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3、亏损弥补。
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发生年度亏损。
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4、境外所得已纳税的扣除。
外商投资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一再境外缴纳的所得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的按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三)我国现行涉外税收优惠的特点如下1、从税收优惠的形式
看你我国有专门的法律。
2、多采用直接优惠措施,涉及范围广,实行全面优惠原则。
3、以地域引导和服务出口引导为主。
我国的沿海地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涉外税收优惠适应了这种需要,形成了分地区、多层次一沿海地区为引导的差别优惠。
4、实行产品和技术倾斜。
对于特定产业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
二、我国涉外税收优惠的弊端分析涉外税收制度是随着国家的对外经济、文化活动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
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税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税收优惠,表现出很多弊端。
(一)直接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在税收优惠作用的认知上,许多人认为涉外税收优惠在吸引外资方面起主要作用。
在这种观点影响和指引下,地方政府把“税收优惠”当成了吸引外资的灵丹妙药,出台了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国家因此使财政收入损失惨重。
(二)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国家对纳税人征收是为了满足国家实现对其管理,服务及其他职能的需要。
在实行税收优惠后,受惠方不缴或少缴税款,间接增加了内资企业的税收负担。
(三)不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大了地区差距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导致外资企业在行业和地区上的分布失衡,造成外资大量涌入沿海地区,内地自身的资金也因追逐税收优惠而大量涌入沿海地区。
(四)滋生腐败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名词繁多,层次不清,使涉外
税收工作非常复杂,且透明度不高,造成了工作人员操作上的随意性,容易滋生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
(五)诱导外商投资企业的短期行为一些以投机为目的的短期投资者一直没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谋取最大利益,税收优惠期满后他们将撤资或转移资金,这不利于吸引长期投资。
三、税收优惠的规划(一)税收优惠的目的性分析涉外税收优惠的目地,即作用,主要是指在吸引外资中所起的作用。
在跨国投资向多元化动机、战略性目标的情况下,税收优惠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决不是决定性条件。
资本流动受“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动,外商来华投资,主要考虑的是利润,不是冲着“税收优惠”来的。
制定涉外税收优惠制度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合理引导外资流向,发挥外资“乘数效应”,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因此涉外税收优惠必须有一合理的限度,既要服务于对外开放,又要维护国家权益。
(二)涉外税收优惠的惯例涉外税收优惠大致可分为扶持型和鼓励型。
前者主要指针对那些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先天性处于劣势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市场竞争中予以消除,而社会和经济发展又必须以对象采取税收优惠已发展之,这种称为扶持型优惠。
另外市场经济发展中某特定的对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但法律有不可能将其设定为各类主题的法定义务,只能用奖励的方法刺激。
在经济领域中税收优惠便是奖励方式之一,这便称为奖励型优
惠。
(三)涉外税收优惠规划的原则1、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统一原则。
2、优惠应尽量减少原则。
3、贯彻以产业政策为主,一区域性政策为辅的原则。
4、改变优惠方式原则。
减少鼓励型,增加扶持型。
(四)涉外税收优惠的具体规划1、区域优惠政策的调整。
我国的税收优惠在区域上侧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对于西部的区不够重视,沿海地区吸收外商投资项目占全国的80%以上。
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初步取得明显效果,且该地区的投资利润率较高,国家应逐步缩小发达地区经济优惠的范围和幅度,直至撤资。
而对于老、少、边、穷地区则应继续予以税收优惠以使外资流向这些地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2、产业优惠政策的调整。
税收优惠是税制的重要因素,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应该对产业发展有何理导向,税收优惠应倾斜于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的能源、交通、通讯、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和一些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企业、产业出口企业等。
3、取消再投资优惠。
按照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统一原则,鉴于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以取消了再投资退税的税收优惠,对外商再投资实行税收优惠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而且这种鼓励型优惠成本太高,且管理作用甚微,应予取消。
总之在国际形势与结构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今天,那些在特定历
史条件下的制度后涉外税收优惠已严重的阻碍了经济发展。
变革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是唯一选择和必然趋势,按笔者上述思想变革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希望当局能尽快做出决定!
参考文献:
《国际税收》.王传纶.中国人大出版社,92版.
《税法》.东北财大出版社,96版.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的法理研究》.李友根.《财政与税务》,98年第1期.
《中国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述评》.黄瑞.《财政与税务》,98年第1期.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