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21《用向量方法解决平行与垂直问题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课件1新人教B版选修2_1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课件1新人教B版选修2_1
(回到图形问题)
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
链接高考202X
强化作业: 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ACB=90°,2AC=AA1= BC=2,D为AA1上一点.
(1)若D为AA1的中点,求证:平面B1CD⊥平面B1C1D; (2)若二面角B1-DC-C1的大小为60°,求AD的长
前置作业反馈
立体几何中的向 量方法
如果a⊥,那么向量a叫做平面的法向量.
l a
二、怎样求平面法向量?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题型一:线线角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
0,
2
C
D
A D1
B
结论: cos | cos CD, AB |
题题型型二二::线线面面角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 [0, ]
1、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 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 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 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
(进行向量运算) (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
数乘 减法:三角形法则
运算 数乘:ka,k为正数,负数,零
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数乘:ka,k为正数,负数,零
运 加法交换律 a b b a 算 加法结合律 律 (a b) c a (b c)
数乘分配律
k(a b) ka+kb
加法交换律 a b b a 加法结合律
(a b) c a (b c) 数乘分配律 k(a b) ka+kb
2
An
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
B O
的角θ可看成是向量与 平面α的法向量所成的 锐角的余角,所以有

高中数学 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中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学案 湘教版选修2-1-湘教版高

高中数学 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中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学案 湘教版选修2-1-湘教版高

3.1 空间中向量的概念和运算1.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几何表示方法和字母表示方法.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数量积.3.能运用运算法则及运算律解决一些简单几何问题.1.空间向量 (1)空间向量的定义在空间,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作空间向量,向量的大小叫作向量的长度或模. (2)空间向量及其模的表示方法空间向量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模.如图,a 的起点是A ,终点是B ,则a 也可记作AB →,其模记作|AB →|或|a |.2.空间向量的加减法如图,从任意一点O 出发作OA →=a ,OB →=b .并且从A 出发作AC →=b ,则a +b =OC →,a -b =BA →.3.空间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1)交换律:a +b =b +a .(2)结合律:(a +b )+c =a +(b +c ). 4.空间向量与实数相乘(1)定义:实数λ与空间向量a 的乘积λa 仍然是一个向量. (2)向量a 与λa 的关系λ的范围 方向关系 模的关系λ>0 方向相同λa 的模是a 的模的|λ|倍λ=0λa =0,其方向是任意的λ<0方向相反(3)空间向量与实数的乘法运算律①λ(a +b )=λa +λb (对向量加法的分配律). ②(λ1+λ2)a =λ1a +λ2a (对实数加法的分配律).5.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定义:从空间任意一点O 出发作OA →=a ,OB →=b ,则θ=∠AOB 就是a ,b 所成的角,a ,b 的数量积a ·b =|a ||b |·cos__θ.(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向量与实数相乘和向量 数量积的结合律(λa )·b =λ(a·b )交换律 a·b =b·a 分配律a·(b +c )=a·b +a·c1.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空间向量AB →的长度与向量BA →的长度相等 B .零向量没有长度,所以它不是空间向量C .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D .若a =b ,b =c ,则a =c解析:选B.A 中的两个向量互为相反向量,所以它们长度相等;空间向量并不是一个立体图形,只要是存在于立体空间内的向量都是空间向量,所以B 错误;C 是相等向量定义的另外一个说法;我们研究的向量是自由向量,只要向量相等都可以移动到同一起点,所以D 正确.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设AB →=a ,AD →=b ,AA 1→=c ,则a·(b +c )的值为( )A .1B .0C .-1D .-2解析:选B.a·(b +c )=a·b +a·c =0.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向量AA 1→与CC 1→是______向量,向量AC →与C 1A 1→是________向量.答案:相等 相反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如图所示,已知长方体ABCD ­A ′B ′C ′D ′.化简下列向量表达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结果.(1)AA ′→-CB →;(2)AA ′→+AB →+B ′C ′→.【解】 (1)AA ′→-CB →=AA ′→-DA →=AA ′→+AD →=AA ′→+A ′D ′→=AD ′→. (2)AA ′→+AB →+B ′C ′→=(AA ′→+AB →)+B ′C ′→ =AB ′→+B ′C ′→=AC ′→. 向量AD ′→,AC ′→如图所示.试把本例(2)中长方体中的体对角线所对应向量AC ′→用向量AA ′→,AB →,AD→表示.解:在平行四边形ACC ′A ′中,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AC ′→=AC →+AA ′→,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AC →=AB →+AD →, 故AC ′→=AB →+AD →+AA ′→.空间向量加法、减法运算的两个技巧(1)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是解决空间向量加法、减法运算的关键,灵活应用相反向量可使向量间首尾相接.(2)利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法运算时,务必要注意和向量、差向量的方向,必要时可采用空间向量的自由平移获得更准确的结果.1.化简(AB →-CD →)-(AC →-BD →)=________.解析:法一:(利用相反向量的关系转化为加法运算) (AB →-CD →)-(AC →-BD →)=AB →-CD →-AC →+BD → =AB →+DC →+CA →+BD →=AB →+BD →+DC →+CA →=0. 法二:(利用向量的减法运算法则求解) (AB →-CD →)-(AC →-BD →)=(AB →-AC →)+BD →-CD →=CB →+BD →-CD →=CD →-CD →=0. 答案:02.如图,在四棱锥V ­ABCD 中,化简VA →-VC →+AB →+BC →.解:VA →-VC →+AB →+BC →=CA →+AC →=0.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向量AB →=a ,AC →=b ,AD →=c ,若M 为BC 中点,G 为△BCD 的重心,试用a 、b 、c 表示下列向量:(1)DM →;(2)GM →;(3)AG →.【解】 (1)连接AM ,在△ADM 中,DM →=DA →+AM →, 由线段中点的向量表示知 AM →=12(AB →+AC →)=12(a +b ),由相反向量的概念知DA →=-AD →=-c ,所以DM →=DA →+AM → =12(a +b )-c =12(a +b -2c ). (2)在△BCD 中,GM →=13DM →=13·12(a +b -2c ) =16a +16b -13c .(3)在△ADG 中,由三角形重心的性质,得 AG →=AD →+DG →=c +23DM →=c +13(a +b -2c )=13(a +b +c ).(1)有限多个空间向量a 1,a 2,a 3,…,a n 相加,可以从某点O 出发,逐一引向量OA 1→=a 1,A 1A 2→=a 2,…,A n -1A n =a n .如图,于是以所得折线OA 1A 2…A n 的起点O 为起点,终点A n 为终点的向量OA n →就是a 1,a 2,…,a n 的和,即OA n→=OA 1→+A 1A 2→+…+A n -1A n ――→=a 1+a 2+…+a n .此即为空间向量的多边形法则.(2)用折线作向量的和时,若折线的终点与起点重合,则和向量为零向量.已知ABCD 为正方形,P 是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P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恰好是正方形ABCD 的中心O .Q 是CD 的中点,求下列各式中x 、y 的值:(1)OQ →=PQ →+xPC →+yPA →; (2)PA →=xPO →+yPQ →+PD →. 解:如图, (1)因为OQ →=PQ →-PO →=PQ →-12(PA →+PC →)=PQ →-12PA →-12PC →,所以x =y =-12.(2)因为PA →+PC →=2PO →, 所以PA →=2PO →-PC →. 又因为PC →+PD →=2PQ →, 所以PC →=2PQ →-PD →.从而有PA →=2PO →-(2PQ →-PD →)=2PO →-2PQ →+PD →. 所以x =2,y =-2.向量的数量积及应用已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A 1=2,AD =4,E 为侧面AA 1B 1B 的中心,F为A 1D 1的中点.求下列向量的数量积. (1)BC →·ED 1→;(2)BF →·AB 1→.【解】 如图所示,设AB →=a ,AD →=b ,AA 1→=c , 则|a |=|c |=2,|b |=4,a ·b =b ·c =c ·a =0.(1)BC →·ED 1→=BC →·(EA 1→+A 1D 1→)=b ·⎣⎢⎡⎦⎥⎤12(c -a )+b =|b |2=42=16.(2)BF →·AB 1→=(BA 1→+A 1F →)·(AB →+AA 1→) =⎝⎛⎭⎪⎫c -a +12b ·(a +c ) =|c |2-|a |2=22-22=0.若本例的条件不变,计算EF →·FC 1→.解:EF →·FC 1→=(EA 1→+A 1F →)·(FD 1→+D 1C 1→) =⎣⎢⎡⎦⎥⎤12(AA 1→-AB →)+12AD →·⎝ ⎛⎭⎪⎫12AD →+AB →=⎣⎢⎡⎦⎥⎤12(c -a )+12b ·⎝ ⎛⎭⎪⎫12b +a =12(-a +b +c )·⎝ ⎛⎭⎪⎫12b +a=-12|a |2+14|b |2=2.(1)空间向量运算的两种方法①利用定义:利用a ·b =|a ||b |cos 〈a ,b 〉并结合运算律进行计算.②利用图形:计算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可先将各向量移到同一顶点,利用图形寻找夹角,再代入数量积公式进行运算.(2)在几何体中求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步骤①首先将各向量分解成已知模和夹角的向量的组合形式.②利用向量的运算律将数量积展开,转化为已知模和夹角的向量的数量积. ③代入a ·b =|a ||b |cos 〈a ,b 〉求解.已知|a |=3,|b |=4,〈a ,b 〉=120°,则(3a -2b )·(a +2b )=________.解析:(3a -2b )·(a +2b )=3|a |2+4a ·b -4|b |2=3|a |2+4|a ||b |cos 120°-4|b |2=3×9+4×3×4×⎝ ⎛⎭⎪⎫-12-4×16=27-24-64=-61. 答案:-611.在运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法则化简向量表达式时,要结合空间图形,观察分析各向量在图形中的表示,运用运算法则,化简到最简为止.2.证明两向量共线的方法为:首先判断两向量中是否有零向量.若有,则两向量共线;若两向量a ,b 中,b ≠0,且有a =λb (λ∈R ),则a ,b 共线.3.两向量的数量积,其结果是实数,而不是向量,它的值为两向量的模与两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的乘积,其符号由夹角的余弦值决定.4.当a ≠0时,由a ·b =0不能推出b 一定是零向量,这是因为任一个与a 垂直的非零向量b ,都有a ·b =0,这由向量的几何意义就可以理解.1.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D 1C 1→-BB 1→=( )A.AB 1→B.DC →C.AD →D.BA →解析:选B.因为D 1C 1→=A 1B 1→, 所以AA 1→+D 1C 1→-BB 1→=AA 1→+A 1B 1→-BB 1→=AB 1→+B 1B →=AB →. 又AB →=DC →,所以AA 1→+D 1C 1→-BB 1→=DC →.2.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P ⊥BD ,垂足为P ,且AP =3,则AP →·AC →=________.解析:因为AP →·AC →=AP →·(AB →+BC →)=AP →·AB →+AP →·BC →=AP →·AB →+AP →·(BD →+DC →)=AP →·BD →+2AP →·AB →,因为AP ⊥BD ,所以AP →·BD →=0.因为AP →·AB →=|AP →||AB →|cos ∠BAP =|AP →|2, 所以AP →·AC →=2|AP →|2=2×9=18. 答案:183.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M 为A 1C 1与B 1D 1的交点,化简下列向量表达式.(1)AA 1→+A 1B 1→; (2)AA 1→+A 1M →-MB 1→; (3)AA 1→+A 1B 1→+A 1D 1→; (4)AB →+BC →+CC 1→+C 1A 1→+A 1A →. 解:(1)AA 1→+A 1B 1→=AB 1→.(2)AA 1→+A 1M →-MB 1→=AA 1→+A 1M →+MD 1→=AD 1→. (3)AA 1→+A 1B 1→+A 1D 1→=AA 1→+A 1C 1→=AC 1→. (4)AB →+BC →+CC 1→+C 1A 1→+A 1A →=0.[A 基础达标]1.若向量a 、b 是平面α内的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非零向量c 在直线l 上,则“c·a =0且b·c =0”是“l ⊥α”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当a ∥b 时,由c·a =0且c·b =0得不出l ⊥α;反之,l ⊥α一定有c·a =0且c·b =0.故选B.2.如图,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若AD →=2DB →,CD →=13CA →+λCB →,则λ等于( )A.23B.13C .-13D .-23解析:选A.因为CD →=CA →+AD →=CA →+23AB →=CA →+23(CB →-CA →)=13CA →+23CB →,所以λ=23.3.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为AC 、BD ,设G 是CD 的中点,则AB →+12(BD →+BC →)等于( )A.AG →B.CG →C.BC →D.12BC → 解析:选A.AB →+12(BD →+BC →)=AB →+BG →=AG →.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下列选项中化简后为零向量的是( ) A.AB →+A 1D 1→+C 1A 1→ B.AB →-AC →+BB 1→ C.AB →+AD →+AA 1→D.AC →+CB 1→ 解析:选A.在A 选项中,AB →+A 1D 1→+C 1A 1→=(AB →+AD →)+CA →=AC →+CA →=0. 5.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AC 与BD 的交点,若A 1B 1→=a ,A 1D 1→=b ,A 1A →=c ,则下列向量中与B 1M →相等的向量是( )A .-12a +12b +cB.12a +12b +c C.12a -12b +c D .-12a -12b +c解析:选A.注意到AM →=12AC →=12A 1C 1→=12(A 1B 1→+A 1D 1→)=12(a +b ),B 1M →=B 1A 1→+A 1A →+AM →=-a+c +12(a +b )=-12a +12b +c .6.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 1B 1C 1的各条棱长都相等,M 是侧棱CC 1的中点,则直线AB 1和BM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因为AB 1→=AA 1→+AB →,BM →=BC →+12CC 1→=BC →+12AA 1→,设三棱柱的各棱长均为a , 则AB 1→·BM →=(AA 1→+AB →)·(BC →+12AA 1→)=AA 1→·BC →+12AA 1→2+AB →·BC →+12AB →·AA 1→=0+12a 2+a 2cos 120°+0=0.所以AB 1→⊥BM →. 答案:垂直7.如图,已知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矩形,AB =4,AA 1=3,∠BAA 1=60°,E 为棱C 1D 1的中点,则AB →·AE →=________.解析:AE →=AA 1→+AD →+12AB →,AB →·AE →=AB →·AA 1→+AB →·AD →+12AB →2=4×3×cos 60°+0+12×42=14.答案:148.命题:①向量a 、b 、c 共面,则它们所在的直线也共面;②若a 与b 共线,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b =λa ;③若A 、B 、C 三点不共线,O 是平面ABC 外一点,OM →=13OA →+13OB→+13OC →,则点M 一定在平面ABC 上,且在△ABC 内部. 上述命题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解析:①中a 所在的直线其实不确定,故①是假命题;②中当a =0,而b ≠0时,则找不到实数λ,使b =λa ,故②是假命题;③中M 是△ABC 的重心,故M 在平面ABC 上且在△ABC 内,故③是真命题.答案:③9.已知正四面体O ­ABC 的棱长为1.求:(1)OA →·OB →;(2)(OA →+OB →)·(CA →+CB →);(3)|OA →+OB →+OC →|.解:(1)OA →·OB →=|OA →|·|OB →|·cos ∠AOB=1×1×cos 60°=12. (2)(OA →+OB →)·(CA →+CB →)=(OA →+OB →)·(OA →-OC →+OB →-OC →)=(OA →+OB →)·(OA →+OB →-2OC →)=12+1×1×cos 60°-2×1×1×cos 60°+1×1×cos 60°+12-2×1×1×cos 60°=1.(3)|OA →+OB →+OC →|=(OA →+OB →+OC →)2 =12+12+12+2(1×1×cos 60°)×3= 6.10.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连接AC 、BD ,E 、F 、G 分别是BC 、CD 、DB 的中点,请化简(1)AB →+BC →+CD →;(2)AB →+GD →+EC →.并在图中标出化简结果的向量.解:(1)AB →+BC →+CD →=AC →+CD →=AD →.(2)因为E 、F 、G 分别为BC 、CD 、DB 的中点,所以BE →=EC →,EF →=GD →.所以AB →+GD →+EC →=AB →+BE →+EF →=AF →.故所求向量AD →,AF →,如图所示.[B 能力提升]11.正四面体A BCD 的棱长为a ,点E 、F 、G 分别为棱AB 、AD 、DC 的中点,则四个数量积:①2BA →·AC →;②2AD → ·BD →;③2FG →·AC →;④2EF →·CB→中结果为a 2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 解析:选B.①2BA →·AC →=2·a ·a cos 120°=-a 2.②2AD →·BD →=2·a ·a ·cos 60°=a 2.③2FG →·AC →=2·a 2·a ·cos 0°=a 2. ④2EF →·CB →=2·a 2·a ·cos 120°=-a 22. 12.已知A ,B ,C 三点共线,则对空间任一点O ,存在三个不为0的实数λ,m ,n ,使λOA →+mOB →+nOC →=0,那么λ+m +n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A ,B ,C 三点共线,所以存在唯一实数k 使AB →=kAC →,即OB →-OA →=k (OC →-OA →),所以(k -1)OA →+OB →-kOC →=0.又λOA →+mOB →+nOC →=0,令λ=k -1,m =1,n =-k ,则λ+m +n =0.答案:013.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化简下列向量表达式.(1)AB →+BC →;(2)AB →+AD →+AA ′→;(3)AB →+AD →+12CC ′→; (4)13(AB →+AD →+DD ′→).解:如图所示,(1)AB →+BC →=AC →.(2)AB →+AD →+AA ′→=AC →+CC ′→=AC ′→.(3)设M 是线段CC ′的中点,则 AB →+AD →+12CC ′→=AC →+CM →=AM →.(4)设G 是线段AC ′的三等分点,则 13(AB →+AD →+DD ′→)=13(AC →+CC ′→)=13AC ′→=AG →.14.(选做题)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AC 与BD 的交点,G 为CC 1的中点,求证:A 1O ⊥平面GBD .证明:设A 1B 1→=a ,A 1D 1→=b ,A 1A →=c , 则a·b =0,b·c =0,a·c =0. 而A 1O →=A 1A →+AO →=A 1A →+12(AB →+AD →)=c +12(a +b ), BD →=AD →-AB →=b -a ,OG →=OC →+CG →=12(AB →+AD →)+12CC 1→=12(a +b )-12c .所以A 1O →·BD →=(c +12a +12b )·(b -a ) =c ·(b -a )+12(a +b )·(b -a )=12(|b |2-|a |2)=0.所以A 1O →⊥BD →,所以A 1O ⊥BD .同理可证:A 1O →⊥OG →,所以A 1O ⊥OG .又因为OG ∩BD =O ,且A 1O ⊄平面BDG ,所以A1O⊥平面GBD.。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8b21b高二21数学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8b21b高二21数学

n1 n2
n2 n1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页。
角的分类
向量求法
范围
设二面角 α-l-β 的平面角为
二面角
θ,平面 α、β 的法向量为 n1,
n2,则|cos θ|= |cos〈n1,n2〉|
[0,π]
|n1·n2| = |n1|·|n2|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页。
• 例3:在四棱锥(léngzhuī)S-ABCD中 ∠DAB=∠ABC=90°,侧棱SA⊥底面AC, SA=AB=BC=1,AD=2,求二面角A-SD-C的大小.
立体几何 中的向量方 (lìtǐjǐhé) 法
用向量 法求空间角 (xiàngliàng)
第一页,共四十页。
空间 的角 (kōngjiān)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直线线 与与平平面面所所成成角 (z(zhhíxíxiàiànn)) 平角面与平面所成角
第二页,共四十页。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第三页,共四十页。
5 A. 5
25 C. 5
5 B. 3
3 D.5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页。
()
解析:设 CB=1,则 A(2,0,0),B1(0,2,1),C1(0,2,0),
B(0,0,1), BC1 =(0,2,-1), AB1 =(-2,
AB1
〉= |
BC1 ·AB1 BC1 || AB1
A (0,0,0), C (-1,1,0),D (0 ,1 , 0 ), S (0, 0,1)
易 知 面 S B A 的 法 向 量 n 1 A 2D (0 ,1 ,0 )
SS
z
B
C
2
1
1
B
C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1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3.1.2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a21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1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3.1.2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a21
①( AB + BC )+ CC1 ;②( AA1 + A1D1 )+ D1C1 ;③( AB + BB1 )+ B1C1 ;④ ( AA1 + A1B1 )+ B1C1 .
解析:(2)①( AB + BC )+ CC1 = AC + CC1 = AC1 ; ②( AA1 + A1D1 )+ D1C1 = AD1 + D1C1 = AC1 ; ③( AB + BB1 )+ B1C1 = AB1 + B1C1 = AC1 ; ④( AA1 + A1B1 )+ B1C1 = AB1 + B1C1 = AC1 .
3.1.1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课标要求:1.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到空间推广的过程,了解空间向量的 概念.2.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3.理解空间共线向量和共 面向量定理及推论.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知识探究
自主学习
1.空间向量及其长度的定义 与平面向量一样,在空间,我们把 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叫做空间向量,
解析:容易判断D是假命题,共线的单位向量是相等向量或相反向量.故
选D.
2.空间两向量a,b互为相反向量,已知向量|b|=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a=b
(B)a+b为实数0
(C)a与b方向相同
(D)|a|=3
3.在下列条件中,使 M 与 A,B,C 一定共面的是( C )
(A) OM =3 OA -2 OB - OC (B) OM + OA + OB + OC =0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三章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关系课件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三章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关系课件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

何处,都有PE⊥AF.
分析只需证明直线PE与AF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即可.
证明(方法一)以A为原点,以AD,AB,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设AD=a,则A(0,0,0),P(0,0,1),B(0,1,0),C(a,1,0),
1 1
于是 F 0, 2 , 2 .
∵E 在 BC 上,∴设 E(m,1,0),
2021
第三章
4.2 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关系




01
课前篇 自主预习
02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核心素养
1.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
行关系.(数学抽象)
2.能用向量方法证明必修内容中有关直线、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
定理.(逻辑推理)
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逻辑推理)
2 2
1 1 1
= - ,- , .
2 2 2
设平面 PAO 的法向量为 n1=(x,y,z),
1 1
- 2 = 0,
2
则有 n1⊥,n1⊥,因此 1 1
1
- - + = 0,
2 2
2
取 x=1,则 n1=(1,1,2).
又因为1 =(-1,-1,1),1 =(0,-1,1-m).
(3)利用法向量法: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证明方向向量与
法向量垂直,从而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
变式训练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
直,AB= √2 ,AF=1,M是线段EF的中点.求证:AM∥平面BDE.
证明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1空间向量与平行关系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1空间向量与平行关系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

思考
(2)若已知平面外一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则这两向 量满足哪些条件可说明直线与平面平行? 答案
可探究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是否垂直,进而确定线 面是否平行. (3)用向量法处理空间中两平面平行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 关键是找到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法向量平行来说明两平面 平行.
梳理
引申探究 若本例条件不变,试求直线PC的一个方向向量和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
解答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平面法向量的步骤
(1)设向量:设平面的法向量为n=(x,y,z). (2)选向量:在平面内选取两个不共线向量A→B,A→C.
n·A→B=0,
(3)列方程组:由n·A→C=0
列出方程组.
n·A→B=0, (4)解方程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A→C=0.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 空间向量与平行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空间点、线、面的向量表示. 2.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意义;会用待定系数 法求平面的法向量. 3.能用向量法证明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 行问题.
内容索引
问题导学 题型探究 当堂训练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跟踪训练2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PB与底面
所成的角为45°,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BC=∠BAD=90°,PA
=1 2
BC= AD=1,问在棱PD上是否存在一点E,解使答CE∥平面PAB?若存在,
求出E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当堂训练
1.若A(-1,0,1),B(1,4,7)在直线l上,则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思考
怎样用向量来表示点、直线、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 答案

高中数学 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2.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1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 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2.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1数学教案

3.2.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设空间两条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e 1,e 2,两个平面α1,α2的法向量分别为n 1,n 2,则有下表:思考:否垂直?[提示] 垂直1.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2,0,-4),则( )A .l ∥αB .l ⊥αC .l ⊂αD .l 与α斜交B [∵n =(-2,0,-4)=-2(1,0,2)=-2a , ∴n ∥a ,∴l ⊥α.]2.已知不重合的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 1=⎝ ⎛⎭⎪⎫12,3,-1,n 2=⎝ ⎛⎭⎪⎫-16,-1,13,则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平行 [∵n 1=-3n 2,∴n 1∥n 2,故α∥β.]3.设直线l 1的方向向量为a =(3,1,-2),l 2的方向向量为b =(-1,3,0),则直线l 1与l 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垂直 [∵a·b =(3,1,-2)·(-1,3,0)=-3+3+0=0,∴a⊥b ,∴l 1⊥l 2.] 4.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2,3),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2,-4,-6),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垂直 [∵n =-2a ,∴n ∥a ,又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所以l ⊥α.]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线平行【例1】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DD 1和BB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EC 1F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 以点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 (1,0,0),E ⎝⎛⎭⎪⎫0,0,12,C 1(0,1,1),F ⎝⎛⎭⎪⎫1,1,12,∴AE →=⎝ ⎛⎭⎪⎫-1,0,12,FC 1→=⎝ ⎛⎭⎪⎫-1,0,12,EC 1→=⎝ ⎛⎭⎪⎫0,1,12,AF→=⎝ ⎛⎭⎪⎫0,1,12, ∵AE →=FC 1→,EC 1→=AF →, ∴AE →∥FC 1→,EC 1→∥AF →,又∵F ∉AE ,F ∉EC 1,∴AE ∥FC 1,EC 1∥AF , ∴四边形AEC 1F 是平行四边形.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垂直)时,两直线平行(垂直);否则两直线相交或异面. 2.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时,直线和平面垂直;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时,直线在平面内或线面平行;否则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共线(垂直)时,两平面平行(垂直);否则两平面相交但不垂直. 1.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面对角线B 1D 1,A 1B 上的点,且D 1E =2EB 1,BF =2FA 1.求证:EF ∥AC 1.[证明] 如图所示,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DA =a ,DC =b ,DD 1=c ,则得下列各点的坐标:A (a ,0,0),C 1(0,b ,c ),E ⎝ ⎛⎭⎪⎫23a ,23b ,c ,F ⎝⎛⎭⎪⎫a ,b 3,23c . ∴FE →=⎝ ⎛⎭⎪⎫-a 3,b 3,c 3,AC 1→=(-a ,b ,c ),∴FE →=13AC 1→.又FE 与AC 1不共线,∴直线EF ∥AC 1.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面面平行[探究问题]在用向量法处理问题时,若几何体的棱长未确定,应如何处理? 提示:可设几何体的棱长为1或a ,再求点的坐标.【例2】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CC 1,B 1C 1的中点.求证:MN ∥平面A 1BD .[思路探究][证明] 法一:如图,以D 为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D (0,0,0),A 1(1,0,1),B (1,1,0),M ⎝ ⎛⎭⎪⎫0,1,12,N ⎝ ⎛⎭⎪⎫12,1,1,于是DA 1→=(1,0,1),DB →=(1,1,0),MN →=⎝ ⎛⎭⎪⎫12,0,12.设平面A 1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DA 1→,n ⊥DB →,即⎩⎪⎨⎪⎧n ·DA 1→=x +z =0,n ·DB →=x +y =0,取x =1,则y =-1,z =-1,∴平面A 1B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1).又MN →·n =⎝ ⎛⎭⎪⎫12,0,12·(1,-1,-1)=0,∴MN →⊥n .∴MN ∥平面A 1BD .法二:MN →=C 1N →-C 1M →=12C 1B 1→-12C 1C →=12(D 1A 1→-D 1D →)=12DA 1→,∴MN →∥DA 1→,∴MN ∥平面A 1BD .法三:MN →=C 1N →-C 1M →=12C 1B 1→-12C 1C →=12DA →-12A 1A →=12()DB →+BA→-12()A 1B →+BA →=12DB →-12A 1B →.即MN →可用A 1B →与DB →线性表示,故MN →与A 1B →,DB →是共面向量,故MN ∥平面A 1BD . 1.本例中条件不变,试证明平面A 1BD ∥平面CB 1D 1.[证明] 由例题解析知,C (0,1,0),D 1(0,0,1),B 1(1,1,1), 则CD 1→=(0,-1,1),D 1B 1→=(1,1,0), 设平面CB 1D 1的法向量为m =(x 1,y 1,z 1), 则⎩⎪⎨⎪⎧m ⊥CD 1→m ⊥D 1B 1→,即⎩⎪⎨⎪⎧m ·CD 1→=-y 1+z 1=0,m ·D 1B 1→=x 1+y 1=0,令y 1=1,可得平面CB 1D 1的一个法向量为m =(-1,1,1),又平面A 1B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1). 所以m =-n ,所以m ∥n ,故平面A 1BD ∥平面CB 1D 1.2.若本例换为: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EF ⊥平面AEB ,AE ⊥EB ,AD ∥EF ,EF ∥BC ,BC =2AD =4,EF =3,AE =BE =2,G 是BC 的中点,求证:AB ∥平面DEG .[证明] ∵EF ⊥平面AEB ,AE ⊂平面AEB ,BE ⊂平面AEB , ∴EF ⊥AE ,EF ⊥BE .又∵AE ⊥EB ,∴EB ,EF ,EA 两两垂直.以点E 为坐标原点,EB ,EF ,EA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A (0,0,2),B (2,0,0),C (2,4,0),F (0,3,0),D (0,2,2),G (2,2,0),∴ED →=(0,2,2),EG →=(2,2,0),AB →=(2,0,-2).设平面DEG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ED →·n =0,EG →·n =0,即⎩⎪⎨⎪⎧2y +2z =0,2x +2y =0,令y =1,得z =-1,x =-1,则n =(-1,1,-1), ∴AB →·n =-2+0+2=0,即AB →⊥n . ∵AB ⊄平面DEG , ∴AB ∥平面DEG .1.向量法证明线面平行的三个思路(1)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是a ,平面α的法向量是u ,则要证明l ∥α,只需证明a ⊥u ,即a ·u =0.(2)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要证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在平面内找一个向量与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即可.(3)根据共面向量定理可知,如果一个向量和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是共面向量,那么这个向量与这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确定的平面必定平行,因此要证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只要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向量能够用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线性表示即可.2.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μ,平面β的法向量为v ,则α∥β⇔μ∥v .向量法证明垂直问题【例3】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B ⊥AD ,AC ⊥CD ,∠ABC =60°,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证明:(1)AE ⊥CD ; (2)PD ⊥平面ABE . [思路探究] 建系→求相关点的坐标→求相关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的关系→确定线线、线面关系[证明] AB ,AD ,AP 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A =AB =BC =1, 则P (0,0,1). (1)∵∠ABC =60°, ∴△ABC 为正三角形,∴C ⎝ ⎛⎭⎪⎫12,32,0,E ⎝ ⎛⎭⎪⎫14,34,12. 设D (0,y,0),由AC ⊥CD ,得AC →·CD →=0, 即y =233,则D ⎝ ⎛⎭⎪⎫0,233,0,∴CD →=⎝ ⎛⎭⎪⎫-12,36,0.又AE →=⎝ ⎛⎭⎪⎫14,34,12,∴AE →·CD →=-12×14+36×34=0,∴AE →⊥CD →,即AE ⊥CD .(2)法一:∵P (0,0,1),∴PD →=⎝ ⎛⎭⎪⎫0,233,-1.又AE →·PD →=34×233+12×(-1)=0,∴PD →⊥AE →,即PD ⊥AE . ∵AB →=(1,0,0),∴PD →·AB →=0.∴PD ⊥AB ,又AB ∩AE =A ,∴PD ⊥平面ABE .法二:AB →=(1,0,0),AE →=⎝ ⎛⎭⎪⎫14,34,12,设平面AB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x =0,14x +34y +12z =0,令y =2,则z =-3,∴n =(0,2,-3).∵PD →=⎝ ⎛⎭⎪⎫0,233,-1,显然PD →=33n .∴PD →∥n ,∴PD →⊥平面ABE ,即PD ⊥平面ABE . 1.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证明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 2.证明线面垂直常用的方法(1)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是共线向量; (2)证明直线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互相垂直. 3.证明面面垂直常用的方法 (1)转化为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处理; (2)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2.在例3中,平面ABE 与平面PDC 是否垂直,若垂直,请证明;若不垂直,请说明理由.[解] 由例3,可知CD →=⎝ ⎛⎭⎪⎫-12,36,0,PD →=⎝ ⎛⎭⎪⎫0,233,-1,设平面PD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CD →=-12x +36y =0,m ·PD →=233y -z =0,令y =3,则x =1,z =2,即m =(1,3,2),由例3知,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n =(0,2,-3), ∴m·n =0+23-23=0,∴m⊥n . 所以平面ABE ⊥平面PDC .1.应用向量法证明线面平行问题的方法 (1)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2)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某一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3)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可用平面内的任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表示.即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证明线面平行.2.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1=(a 1,b 1,c 1),平面β的法向量为n 2=(a 2,b 2,c 2),则α∥β⇔n 1∥n 2⇔(a 1,b 1,c 1)=k (a 2,b 2,c 2)(k ∈R ).3.(1)证明线面垂直问题,可以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之间的关系来证明. (2)证明面面垂直问题,常转化为线线垂直、线面垂直或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向量n 1,n 2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以这两个向量为方向向量的两条不重合直线一定平行.( )(2)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则该直线与平面平行.( ) (3)若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所有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0.( )(4)两个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另一个平面内的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答案] (1)√ (2)√ (3)√ (4)×2.已知向量a =(2,4,5),b =(3,x ,y ),a 与b 分别是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若l 1∥l 2,则( )A .x =6,y =15B .x =3,y =152C .x =3,y =15D .x =6,y =152D [∵l 1∥l 2,∴a ∥b , ∴存在λ∈R ,使a =λb , 则有2=3λ,4=λx,5=λy , ∴x =6,y =152.]3.已知平面α和平面β的法向量分别为a =(1,2,3),b =(x ,-2,3),且α⊥β,则x =________.-5 [∵α⊥β,∴a ⊥b , ∴a ·b =x -4+9=0, ∴x =-5.]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CC 1的中点,证明:平面B 1ED ⊥平面B 1BD . [证明] 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D (0,0,0),B 1(1,1,1),E ⎝ ⎛⎭⎪⎫0,1,12,DB 1→=(1,1,1),DE →=⎝⎛⎭⎪⎫0,1,12,设平面B 1DE 的法向量为n 1=(x ,y ,z ),则x +y +z =0且y +12z =0,令z =-2,则y =1,x =1,∴n 1=(1,1,-2).同理求得平面B1BD的法向量为n2=(1,-1,0),由n1·n2=0,知n1⊥n2,∴平面B1DE⊥平面B1BD.。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立体几何中的向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立体几何中的向

2.已知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AB=BC=4,CC1=2,则直线 BC1 和平
面 DBB1D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C )
A.
3 2
B.
5 2
C.
10 5
D.
10 10
[解析] 解法一:连接 A1C1 交 B1D1 于 O 点,由已知条件得 C1O⊥B1D1,且平
面 BDD1B1⊥平面 A1B1C1D1,所以 C1O⊥平面 BDD1B1,连接 BO,则 BO 为 BC1 在
1异.面异直面线直所线成所的成角角取值范围是___(_0_,__π2_]______,两向量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_所__成[_0_的,__角π_]_为__θ,__由_,向设量l1夹与角l2是的两定异义面及直求线法,知a〈、ab,分b别〉为与lθ1、__l_2的_相_方_等_向_或向_量__,__l_1_、_,l2
新课标导学
数学
选修2-1 ·人教A版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第3课时 空间向量与空间角、距离
1
自主预习学案
2
互动探究学案
3
课时作业学案
自主预习学案
同学们可能经常谈论**同学是白羊座的,**同学是双子座的.可是你知道十 二星座的由来吗?
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面”.黄 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交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23°27′,它与天球 相交的大圆为“黄道”.黄道及其附近的南北宽 8°以内的区域 称为黄道带.黄道带内有十二个星座,称为“黄道十二宫”.从 春分(节气)点起,每 30°便是一宫,并冠以星座名,如白羊座、 金牛座、双子座等等,这便是星座的由来.今天我们研究的问 题之一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问题.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复习技巧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复习技巧

1 空间向量加减法运用的三个层次空间向量是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但要用好向量这一工具解题,必须熟练运用加减法运算.第1层 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例1 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设AA 1→=a ,AB →=b ,AD →=c ,M ,N ,P 分别是AA 1,BC ,C 1D 1的中点,试用a ,b ,c 表示以下各向量:(1)AP →;(2)A 1N →;(3)MP →+NC 1→. 解 (1)∵P 是C 1D 1的中点,∴AP →=AA 1→+A 1D 1→+D 1P →=a +AD →+12D 1C 1→=a +c +12AB →=a +c +12b .(2)∵N 是BC 的中点,∴A 1N →=A 1A →+AB →+BN →=-a +b +12BC →=-a +b +12AD →=-a +b +12c .(3)∵M 是AA 1的中点, ∴MP →=MA →+AP →=12A 1A →+AP →=-12a +⎝⎛⎭⎫a +c +12b =12a +12b +c ,又NC 1→=NC →+CC 1→=12BC →+AA 1→=12AD →+AA 1→=12c +a , ∴MP →+NC 1→=⎝⎛⎭⎫12a +12b +c +⎝⎛⎭⎫a +12c =32a +12b +32c . 点评 用已知向量来表示未知向量,一定要结合图形,以图形为指导是解题的关键.要正确理解向量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始点指向末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我们可把这个法则称为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在立体几何中要灵活应用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然成立. 第2层 化简向量例2 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连接AC 、BD .设M 、G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化简下列各表达式,并标出化简结果的向量. (1)AB →+BC →+CD →;(2)AB →+12(BD →+BC →);(3)AG →-12(AB →+AC →).解 (1)AB →+BC →+CD →=AC →+CD →=AD →. (2)AB →+12(BD →+BC →)=AB →+12BC →+12BD →=AB →+BM →+MG →=AG →. (3)AG →-12(AB →+AC →)=AG →-AM →=MG →. AD →、AG →、MG →如图所示.点评 要求空间若干向量之和,可以通过平移,将它们转化为首尾相接的向量,如果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构成一个封闭图形,则它们的和为0.两个向量相加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成立,求始点相同的两个向量之和时,可以考虑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第3层 证明立体几何问题例3 如图,已知M 、N 分别为四面体ABCD 的面BCD 与面ACD 的重心,且G 为AM 上一点,且GM ∶GA =1∶3.求证:B 、G 、N 三点共线.证明 设AB →=a ,AC →=b ,AD →=c , 则BG →=BA →+AG →=BA →+34AM →=-a +14(a +b +c )=-34a +14b +14c ,BN →=BA →+AN →=BA →+13(AC →+AD →)=-a +13b +13c =43BG →.∴BN →∥BG →,即B 、G 、N 三点共线.2 空间向量易错点扫描 易错点1 对向量夹角与数量积的关系理解不清例1 “a·b <0”是“〈a ,b 〉为钝角”的________条件. 错解 a·b <0⇔cos 〈a ,b 〉=a·b|a||b |<0⇔〈a ,b 〉为钝角,所以“a·b <0”是“〈a ,b 〉为钝角”的充要条件.错因分析 错解中忽略了两个向量共线且反向的情况.剖析 当〈a ,b 〉=π时,a·b <0,但此时夹角不为钝角,所以“a·b <0”是“〈a ,b 〉为钝角”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正解 必要不充分总结 a·b <0⇔a 与b 夹角为钝角或a 与b 方向相反,a·b >0⇔a 与b 夹角为锐角或a 与b 方向相同.易错点2 忽略两向量的夹角的定义例2 如图所示,在120°的二面角α—AB —β中,AC ⊂α,BD ⊂β,且AC ⊥AB ,BD ⊥AB ,垂足分别为A ,B .已知AC =AB =BD =6,试求线段CD 的长. 错解 ∵AC ⊥AB ,BD ⊥AB , ∴CA →·AB →=0,BD →·AB →=0,∵二面角α—AB —β的平面角为120°,∴〈CA →,BD →〉=120°.∴CD 2=CD →2=(CA →+AB →+BD →)2=CA →2+AB →2+BD →2+2CA →·AB →+2CA →·BD →+2BD →·AB →=3×62+2×62×cos 120°=72,∴CD =6 2.错因分析 错解中混淆了二面角的平面角与向量夹角的概念.向量CA →,BD →的夹角与二面角α—AB —β的平面角互补,而不是相等. 正解 ∵AC ⊥AB ,BD ⊥AB , ∴CA →·AB →=0,BD →·AB →=0,∵二面角α—AB —β的平面角为120°, ∴〈CA →,BD →〉=180°-120°=60°. ∴CD 2=CD →2=(CA →+AB →+BD →)2=CA →2+AB →2+BD →2+2CA →·AB →+2CA →·BD →+2BD →·AB →=3×62+2×62×cos 60°=144,∴CD =12. 易错点3 判断是否共面出错例3 已知O 、A 、B 、C 为空间不共面的四点,a =OA →+OB →+OC →,b =OA →+OB →-OC →,则与a 、b 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的是( ) A.OA → B.OB → C.OC → D.OA →或OB →错解 a =OA →+OB →+OC →,b =OA →+OB →-OC →, 相加得:OA →+OB →=12(a +b ),所以OA →、OB →都与a 、b 共面,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故选D.剖析 OA →+OB →=12(a +b ),说明OA →+OB →与a 、b 共面,但不能认为OA →、OB →都与a 、b 共面.对A 、B :设OA →=x a +y b ,因为a =OA →+OB →+OC →,b =OA →+OB →-OC →,代入整理得(x +y -1)OA →+(x +y )OB →+(x -y )OC →=0,因为O 、A 、B 、C 不共面, 所以OA →、OB →、OC →不共面,所以x +y -1=0,x +y =0,x -y =0,此时,x 、y 不存在,所以a 、b 与OA →不共面, 故a 、b 与OA →可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同理a 、b 与OB →也可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对C :因为a =OA →+OB →+OC →,b =OA →+OB →-OC →,相减有OC →=12(a -b ),所以OC →与a 、b 共面,故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正解 C易错点4 混淆向量运算和实数运算 例4 阅读下列各式,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b ≠0)⇒a =c B .a ·b =0⇒a =0或b =0 C .(a ·b )·c =a ·(b ·c )D.OA →·BO →=|OA →||BO →|cos(180°-∠AOB ) 错解 A(或B 或C)剖析 想当然地将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和实数运算等价,以致出错.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不满足消去律、结合律 ,故A 、C 错误;若a ·b =0⇒a =0或b =0或a ⊥b ,故B 错误;OA →·BO →的夹角是180°-∠AOB . 正解 D易错点5 忽略建系的前提例5 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 =60°,AE ⊥平面ABCD ,AE =2,F 为CE 中点,试合理建立坐标系,求AF →、BC →所成角的余弦值.错解 以A 为坐标原点,以AB →、AD →、AE →的方向分别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此时AF →=(1,1,1),BC →=(0,2,0),所以cos 〈AF →,BC →〉=33.剖析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的前提是三条直线两两垂直,而本题中直线AB 与AD 不垂直. 正解 设AC 、BD 交于点O ,则AC ⊥BD . 因为F 为CE 中点,所以OF ∥AE , 因为AE ⊥平面ABCD ,所以OF ⊥平面ABCD ,OF ⊥AC ,OF ⊥BD ,以O 为坐标原点,以OC →、OD →、OF →的方向分别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此时AF →=(1,0,1),BC →=(1,3,0), 所以cos 〈AF →,BC →〉=24.3 空间直角坐标系构建三策略利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关键是依托图形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将其它向量用坐标表示,通过向量运算,判定或证明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以及空间角、空间距离问题的探求.所以如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简述空间建系的三种方法,希望同学们面对空间几何问题能做到有的放矢,化解自如. 1.利用共顶点的互相垂直的三条棱例1 已知直四棱柱中,AA 1=2,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DAB 为直角,AB ∥CD ,AB =4,AD =2,DC =1,试求异面直线BC 1与DC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C 1(0,1,2),B (2,4,0),C (0,1,0), 所以BC 1→=(-2,-3,2), CD →=(0,-1,0).所以cos 〈BC 1→,CD →〉=BC 1→·CD →|BC 1→||CD →|=31717.故异面直线BC 1与D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1717.点评 本例以直四棱柱为背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求解关键是从直四棱柱图形中的共点的三条棱互相垂直关系处着眼,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有关点的坐标和相关向量的坐标,再求两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即可. 2.利用线面垂直关系例2 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面BB 1C 1C ,E 为棱C 1C 的中点,已知AB =2,BB 1=2,BC =1,∠BCC 1=π3.试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图中所有点的坐标.解 过B 点作BP 垂直BB 1交C 1C 于P 点, 因为AB ⊥面BB 1C 1C ,所以BP ⊥面ABB 1A 1,以B 为原点,分别以BP ,BB 1,BA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AB =2,BB 1=2,BC =1,∠BCC 1=π3,所以CP =12,C 1P =32,BP =32,则各点坐标分别为B (0,0,0),A (0,0,2),B 1(0,2,0),C (32,-12,0),C 1(32,32,0),E (32,12,0),A 1(0,2,2). 点评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要尽量地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这样建成的坐标系,既能迅速写出各点的坐标,又由于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含有0,也为后续的运算带来了方便.本题已知条件中的垂直关系“AB ⊥面BB 1C 1C ”,可作为建系的突破口. 3.利用面面垂直关系例3 如图1,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AD =2,∠ABC =60°,E 是BC 的中点.将△ABE 沿AE 折起,使平面BAE ⊥平面AEC (如图2),连接BC ,BD .求平面ABE 与平面BCD 所成的锐角的大小.解 取AE 中点M ,连接BM ,DM .因为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AD ,∠ABC =60°,E 是BC 的中点, 所以△ABE 与△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BM ⊥AE ,DM ⊥AE .又平面BAE ⊥平面AEC ,所以BM ⊥MD .以M 为原点,分别以ME ,MD ,MB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Mxyz ,如图,则E (1,0,0),B (0,0,3),C (2,3,0),D (0,3,0),所以DC →=(2,0,0),BD →=(0,3,-3), 设平面BCD 的法向量为m =(x ,y ,z ),由⎩⎪⎨⎪⎧m ·DC →=2x =0,m ·BD →=3y -3z =0.取y =1,得m =(0,1,1),又因平面ABE 的一个法向量MD →=(0,3,0), 所以cos 〈m ,MD →〉=m ·MD →|m ||MD →|=22,所以平面ABE 与平面BCD 所成的锐角为45°.点评 本题求解关键是利用面面垂直关系,先证在两平面内共点的三线垂直,再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分别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求出两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即可得所求的两平面所成的锐角的大小.用法向量的夹角求二面角时应注意:平面的法向量有两个相反的方向,取的方向不同求出来的角度就不同,所以最后还应该根据这个二面角的实际形态确定其大小.4 用向量法研究“动态”立体几何问题“动态”立体几何问题是在静态几何问题中渗透了一些“动态”的点、线、面等元素,同时由于“动态”的存在,使得问题的处理趋于灵活.本文介绍巧解“动态”立体几何问题的法宝——向量法,教你如何以静制动. 1.求解、证明问题例1 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OABC —O 1A 1B 1C 1中,E 、F 分别是AB 、BC 上的动点,且AE =BF ,求证:A 1F ⊥C 1E .证明 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 1(a,0,a ),C 1(0,a ,a ). 设AE =BF =x ,∴E (a ,x,0),F (a -x ,a,0). ∴A 1F →=(-x ,a ,-a ),C 1E →=(a ,x -a ,-a ).∵A 1F →·C 1E →=(-x ,a ,-a )·(a ,x -a ,-a ) =-ax +ax -a 2+a 2=0, ∴A 1F →⊥C 1E →,即A 1F ⊥C 1E . 2.定位问题例2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CDGF ,ADGE 均为正方形,且边长为1,在DG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直线MB 与平面BEF 的夹角为45°?若存在,求出点M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提示 假设存在点M ,设平面BEF 的法向量为n ,设BM 与平面BEF 所成的角为θ,利用sin θ=|BM →·n ||BM →||n |解出t ,若t 满足条件则存在.解 因为四边形CDGF ,ADGE 均为正方形, 所以GD ⊥DA ,GD ⊥DC .又DA ∩DC =D ,所以GD ⊥平面ABCD .又DA ⊥DC ,所以DA ,DG ,DC 两两互相垂直,如图,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1,1,0),E (1,0,1),F (0,1,1). 因为点M 在DG 上,假设存在点M (0,0,t ) (0≤t ≤1)使得直线BM 与平面BEF 的夹角为45°. 设平面B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因为BE →=(0,-1,1),BF →=(-1,0,1),则⎩⎪⎨⎪⎧n ·BE →=0,n ·BF →=0,即⎩⎪⎨⎪⎧-y +z =0,-x +z =0,令z =1,得x =y =1,所以n =(1,1,1)为平面BEF 的一个法向量.又BM →=(-1,-1,t ),直线BM 与平面BEF 所成的角为45°,所以sin 45°=|BM →·n ||BM →||n |=|-2+t |t 2+2×3=2,2解得t=-4±3 2.又0≤t≤1,所以t=32-4.故在DG上存在点M(0,0,32-4),且DM=32-4时,直线MB与平面BEF所成的角为45°. 点评由于立体几何题中“动态”性的存在,使有些问题的结果变得不确定,这时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抓住问题的实质,引入参量,利用空间垂直关系及数量积将几何问题代数化,达到以静制动的效果.5向量与立体几何中的数学思想1.数形结合思想向量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坐标是研究向量问题的有效工具,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可以把向量问题转化为代数运算,从而沟通了几何与代数的联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向量具有数形兼备的特点,因此,它能将几何中的“形”和代数中的“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1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1A⊥底面ABCD,∠BAD=90°,AD∥BC,且A1A=AB=AD=2BC=2,点E在棱AB上,平面A1EC与棱C1D1相交于点F.(1)证明:A1F∥平面B1CE;(2)若E是棱AB的中点,求二面角A1-EC-D的余弦值;(3)求三棱锥B1-A1EF的体积的最大值.(1)证明因为ABCD-A1B1C1D1是棱柱,所以平面ABCD∥平面A1B1C1D1.又因为平面ABCD∩平面A1ECF=EC,平面A1B1C1D1∩平面A1ECF=AF,所以A1F∥EC.又因为A1F⊄平面B1CE,EC⊂平面B1CE,所以A1F∥平面B1CE.(2)解因为AA1⊥底面ABCD,⊥BAD=90°,所以AA1,AB,AD两两垂直,以A为原点,以AB,AD,AA1分别为x轴、y轴和z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0,2),E (1,0,0),C (2,1,0),所以A 1E →=(1,0,-2),A 1C →=(2,1,-2).设平面A 1ECF 的法向量为m =(x ,y ,z ),由A 1E →·m =0,A 1C →·m =0,得⎩⎪⎨⎪⎧x -2z =0,2x +y -2z =0. 令z =1,得m =(2,-2,1).又因为平面DEC 的法向量为n =(0,0,1),所以cos 〈m ,n 〉=m ·n |m |·|n |=13, 由图可知,二面角AA 1-EC -D 的平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A 1-EC -D 的余弦值为13. (3)解 过点F 作FM ⊥A 1B 1于点M ,因为平面A 1ABB 1⊥平面A 1B 1C 1D 1,FM ⊂平面A 1B 1C 1D 1,所以FM ⊥平面A 1ABB 1,所以VB 1-A 1EF =VF -B 1A 1E =13×S △A 1B 1E ×FM =13×2×22×FM =23FM . 因为当F 与点D 1重合时,FM 取到最大值2(此时点E 与点B 重合),所以当F 与点D 1重合时,三棱锥B 1-A 1EF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43. 2.转化与化归思想空间向量的坐标及运算为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夹角、距离、垂直、平行等问题提供了工具,因此我们要善于把这些问题转化为向量的夹角、模、垂直、平行等问题,利用向量方法解决.将几何问题化归为向量问题,然后利用向量的性质进行运算和论证,再将结果转化为几何问题.这种“从几何到向量,再从向量到几何”的思想方法,在本章尤为重要.例2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AB =2AD =2,E 为AB 的中点,F 为D 1E 上的一点,D 1F =2FE .(1)证明:平面DFC ⊥平面D 1EC ;(2)求二面角A -DF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分析 求二面角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解 (1)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0),B (1,2,0),C (0,2,0),D 1(0,0,2).∵E 为AB 的中点,∴E 点坐标为E (1,1,0),∵D 1F =2FE ,∴D 1F →=23D 1E →=23(1,1,-2) =(23,23,-43), ∴DF →=DD 1→+D 1F →=(0,0,2)+(23,23,-43) =(23,23,23), 设n =(x ,y ,z )是平面DFC 的法向量,则⎩⎪⎨⎪⎧ n ·DF →=0,n ·DC →=0, ∴⎩⎪⎨⎪⎧23x +23y +23z =0,2y =0.取x =1得平面FD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0,-1).设p =(x ,y ,z )是平面ED 1C 的法向量,则⎩⎪⎨⎪⎧ p ·D 1F →=0,p ·D 1C →=0, ∴⎩⎪⎨⎪⎧ 23x +23y -43z =0,2y -2z =0,取y =1得平面D 1EC 的一个法向量p =(1,1,1), ∵n ·p =(1,0,-1)·(1,1,1)=0,∴平面DFC ⊥平面D 1EC .(3)设q =(x ,y ,z )是平面ADF 的法向量,则⎩⎪⎨⎪⎧ q ·DF →=0,q ·DA →=0, ∴⎩⎪⎨⎪⎧ 23x +23y +23z =0,x =0,取y =1得平面ADF 的一个法向量q =(0,1,-1),设二面角A -DF -C 的平面角为θ,由题中条件可知θ∈(π2,π),则cos θ=|n ·q |n |·|q ||=-0+0+12×2=-12, ∴二面角A -DF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12. 3.函数思想例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t -2)x +t 2+3t +5=0有两个实根,且c =a +t b ,a =(-1,1,3),b =(1,0,-2).问|c |能否取得最大值?若能,求出实数t 的值及对应的向量b 与c 夹角的余弦值;若不能,说明理由.分析 写出|c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函数观点求解.解 由题意知Δ≥0,得-4≤t ≤-43, 又c =(-1,1,3)+t (1,0,-2)=(-1+t,1,3-2t ),∴|c |=(-1+t )2+(3-2t )2+1 =5⎝⎛⎭⎫t -752+65.当t ∈⎣⎡⎦⎤-4,-43时,f (t )=5⎝⎛⎭⎫t -752+65是单调递减函数,∴y max =f (-4),即|c |的最大值存在, 此时c =(-5,1,11).b·c =-27,|c |=7 3.而|b |=5,∴cos 〈b ,c 〉=b·c |b||c |=-275×73=-91535. 点评 凡涉及向量中的最值问题,若可用向量坐标形式,一般可考虑写出函数关系式,利用函数思想求解.4.分类讨论思想例4 如图,矩形ABCD 中,AB =1,BC =a ,P A ⊥平面ABCD (点P 位于平面ABCD 上方),问BC 边上是否存在点Q ,使PQ →⊥QD →?分析 由PQ →⊥QD →,得PQ ⊥QD ,所以平面ABCD 内,点Q 在以边AD为直径的圆上,若此圆与边BC 相切或相交,则BC 边上存在点Q ,否则不存在.解 假设存在点Q (Q 点在边BC 上),使PQ →⊥QD →,即PQ ⊥QD ,连接AQ .∵P A ⊥平面ABCD ,∴P A ⊥QD .又PQ →=P A →+AQ →且PQ →⊥QD →,∴PQ →·QD →=0,即P A →·QD →+AQ →·QD →=0.又由P A →·QD →=0,∴AQ →·QD →=0,∴AQ →⊥QD →.即点Q 在以边AD 为直径的圆上,圆的半径为a 2. 又∵AB =1,由题图知,当a 2=1,即a =2时,该圆与边BC 相切,存在1个点Q 满足题意; 当a 2>1,即a >2时,该圆与边BC 相交,存在2个点Q 满足题意; 当a 2<1,即a <2时,该圆与边BC 相离,不存在点Q 满足题意.综上所述,当a≥2时,存在点Q;当0<a<2时,不存在点Q.。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学案(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学案(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目标] 1.掌握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的定义和运算律,了解共线(平行)向量的意义.2.理解共线向量定理和共面向量定理及其推论,会证明空间三点共线与四点共面问题.[重点] 应用共线定理与共面定理解决共线问题与共面问题.[难点] 证明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知识点一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填一填][答一答]1.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与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有什么关系?提示:相同.2.类比平面向量,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满足(λ+μ)a=λa+μa(λ,μ∈R),对吗?提示:正确.类比平面向量的运算律可知.知识点二共线、共面定理[填一填][答一答]3.a =λb 是向量a 与b 共线的充要条件吗?提示:不是.由a =λb 可得出a ,b 共线,而由a ,b 共线不一定能得出a =λb ,如当b =0,a ≠0时.4.空间中任意两个向量一定共面吗?任意三个向量呢?提示:空间任意两个向量一定共面,但空间任意三个向量不一定共面. 5.共面向量定理中为什么要求a ,b 不共线?提示:如果a ,b 共线,则p 一定与向量a ,b 共面,却不一定存在实数组(x ,y ),使p =x a +y b ,所以共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充要条件要去掉a ,b 共线的情况.6.已知空间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满足向量关系式OP →=xOA →+yOB →+zOC →(其中x +y +z =1)的点P 与点A ,B ,C 是否共面?提示:四点共面.∵x +y +z =1,∴x =1-y -z ,又∵OP →=xOA →+yOB →+zOC →∴OP →=(1-y -z )OA →+yOB →+zOC →∴OP →-OA →=y (OB →-OA →)+z (OC →-OA →) ∴AP →=yAB →+zAC →, ∴点P 与点A ,B ,C 共面.1.共线向量、共面向量不具有传递性.2.共线向量定理及其推论是证明共线(平行)问题的重要依据.定理中的条件a ≠0不可遗漏.3.直线的方向向量是指与直线平行或共线的向量.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有无限多个,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4.空间任意两个向量总是共面的,空间任意三个向量可能共面,也可能不共面. 5.向量p 与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在a 与b 不共线的前提下才成立的,若a 与b 共线,则不成立.类型一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例1】 设O 为▱ABCD 所在平面外任意一点,E 为OC 的中点,试用向量OA →,OB →,OD →表示AE →.【分析】 将向量AE →分解成OA →,OB →,OD →的线性组合的形式. 【解】 由题意,可以作出如下图所示的几何图形.在封闭图形ADOE 中,有:AE →=AD →+DO →+OE →, ①在△AOD 中,AD →=OD →-OA →. ②在△BOC 中,OC →=BC →-BO →,∵AD →=BC →,∴OC →=AD →+OB →=OD →-OA →+OB →. 又∵OE →=12OC →,∴OE →=12(OD →-OA →+OB →)=-12OA →+12OB →+12OD →. ③又DO →=-OD →, ④ 将②、③、④代入①可得: AE →=(OD →-OA →)-OD →+⎝ ⎛⎭⎪⎫-12OA →+12OB →+12OD →=-32OA →+12OB →+12OD →,∴AE →=-32OA →+12OB →+12OD →.寻找到以欲表示的向量所对应的线段为其一边的一个封闭图形,利用这一图形中欲求向量与已知向量所在线段的联系进行相应的向量运算是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技巧,一般地,可以找到的封闭图形不是唯一的.但需知,无论哪一种途径,结果应是唯一的.如下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设AB →=a ,AD →=b, AA ′→=c ,E 和F分别是AD ′和BD 的中点,用向量a ,b ,c 表示D ′B →,EF →.解:D ′B →=D ′A ′→+A ′B ′→+B ′B →=-b +a -c .EF →=EA →+AB →+BF →=12D ′A →+a +12BD →=12(-b -c )+a +12(-a +b )=12(a -c ).类型二 空间向量的共线问题【例2】 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 ,ABEF 都是平行四边形且不共面,M ,N 分别是AC ,BF 的中点,判断CE →与MN →是否共线.【解】 因为M ,N 分别是AC ,BF 的中点,且四边形ABCD ,四边形ABEF 都是平行四边形,所以MN →=MA →+AF →+FN →=12CA →+AF →+12FB →.又因为MN →=MC →+CE →+EB →+BN →=-12CA →+CE →-AF →-12FB →,以上两式相加得CE →=2MN →,所以CE →∥MN →,即CE →与MN →共线.判断向量共线就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找到实数λ,使a =λb 成立,同时要充分运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法则,结合空间图形,化简得出a =λb ,从而得出a ∥b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在A 1D 1上,且A 1E →=2ED 1→,F 在对角线A 1C 上,且A 1F →=23FC →.求证:E ,F ,B 三点共线.证明:设AB →=a ,AD →=b ,AA 1→=c . ∵A 1E →=2ED 1→,A 1F →=23FC →,∴A 1E →=23A 1D 1→,A 1F →=25A 1C →.∴A 1E →=23AD →=23b ,A 1F →=25(AC →-AA 1→)=25(AB →+AD →-AA 1→)=25a +25b -25c . ∴EF →=A 1F →-A 1E →=25a -415b -25c =25(a -23b -c ).又EB →=EA 1→+A 1A →+AB →=-23b -c +a =a -23b -c ,∴EF →=25EB →,所以E ,F ,B 三点共线.类型三 空间向量的共面问题【例3】 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平面ABC 外一点M 满足OM →=13OA →+13OB →+13OC →.(1)判断MA →,MB →,MC →三个向量是否共面; (2)判断M 是否在平面ABC 内.【解】 (1)∵OA →+OB →+OC →=3OM →,∴OA →-OM →=(OM →-OB →)+(OM →-OC →)=BM →+CM →,∴MA →=BM →+CM →=-MB →-MC →,∴向量MA →,MB →,MC →共面.(2)由(1)知向量MA →,MB →,MC →共面,而它们有共同的起点M ,且A ,B ,C 三点不共线,∴M ,A ,B ,C 共面,即M 在平面ABC 内.1证明向量共面,可以利用共面向量的充要条件,也可直接利用定义,通过线面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进行证明.2向量共面向量所在的直线不一定共面,只有这些向量都过同一点时向量所在的直线才共面向量的起点、终点共面.已知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的中点,求证: (1)E ,F ,G ,H 四点共面. (2)BD ∥平面EFGH .证明:如下图,连接EG ,BG .(1)因为EG →=EB →+BG →=EB →+12(BC →+BD →)=EB →+BF →+EH →=EF →+EH →,由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知:E ,F ,G ,H 四点共面.(2)因为EH →=AH →-AE →=12AD →-12AB →=12BD →,所以EH ∥BD .又EH ⊂平面EFGH ,BD ⊄平面EFGH ,所以BD ∥平面EFGH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C )A .若a 与b 共线,b 与c 共线,则a 与c 共线B .向量a ,b ,c 共面,即它们所在的直线共面C .零向量没有确定的方向D .若a ∥b ,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a =λb解析:A 中,若b =0,则a 与c 不一定共线;B 中,共面向量的定义是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表示这些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不一定共面;D 中,若b =0,a ≠0,则不存在λ.2.当|a |=|b |≠0,且a 、b 不共线时,a +b 与a -b 的关系是( A ) A .共面 B .不共面 C .共线D .无法确定解析:a +b 与a -b 不共线,则它们共面.3.设O ­ABC 是四面体,G 1是△ABC 的重心,G 是OG 1上的一点,且OG =3GG 1,若OG →=xOA →+yOB →+zOC →,则(x ,y ,z )为( A )A .(14,14,14)B .(34,34,34)C .(13,13,13)D .(23,23,23)解析:因为OG →=34OG 1→=34(OA →+AG 1→)=34OA →+34×23[12(AB →+AC →)]=34OA →+14[(OB →-OA →)+(OC →-OA →)]=14OA →+14OB →+14OC →,而OG →=xOA →+yOB →+zOC →,所以x =14,y =14,z =14.4.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O 为平面ABC 外一点,若由OM →=-2OA →+OB →+λOC →确定的点M 与A 、B 、C 共面,则λ=2.解析:M 与A 、B 、C 共面,则OM →=xOA →+yOB →+zOC →,其中x +y +z =1,结合题目有-2+1+λ=1,即λ=2.5.如下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BB 1和A 1D 1的中点.证明:向量A 1B →,B 1C →,EF →是共面向量.证明:EF →=EB →+BA 1→+A 1F →=12B 1B →-A 1B →+12A 1D 1→=12(B 1B →+BC →)-A 1B →=12B 1C →-A 1B →.由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知,A 1B →,B 1C →,EF →是共面向量.。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3.2.1 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3.2.1 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

3.2.1 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1.用向量表示直线的位置条件直线l上一点A表示直线l方向的向量a(即直线l的□01方向向量)形式在直线l上取AB→=a,那么对于直线l上任意一点P,一定存在实数t使得AP→=□02tAB→作用定位置点A和向量a可以确定直线的位置定点可以具体表示出l上的任意一点(1)通过平面α上的一个定点和两个向量来确定条件平面α内两条□03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a,b和交点O形式对于平面α上任意一点P,存在有序实数对(x,y),使得OP→=□04x a+y b(2)通过平面α上的一个定点和法向量来确定平面的法向量□05直线l⊥α,直线l的方向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确定平面位置过点A,以向量a为法向量的平面是完全确定的3.空间中平行、垂直关系的向量表示设直线l,m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b,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v,则线线平行l∥m⇔□06a∥b⇔□07a=k b(k∈R)线面平行l∥α⇔□08a⊥u⇔□09a·u=0面面平行α∥β⇔□10u∥v⇔□11u=k v(k∈R)线线垂直 l ⊥m ⇔□12a ⊥b ⇔□13a ·b =0 线面垂直 l ⊥α⇔□14a ∥u ⇔□15a =λu (λ∈R ) 面面垂直 α⊥β⇔□16u ⊥v ⇔□17u ·v =0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直线上任意两个不同的点A ,B 表示的向量AB →都可作为该直线的方向向量.( ) (2)若向量n 1,n 2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以这两个向量为方向向量的两条不重合直线一定平行.( )(3)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则该直线与平面平行.( ) (4)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的方向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 答案 (1)√ (2)√ (3)√ (4)√ 2.做一做(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1)若点A (-1,0,1),B (1,4,7)在直线l 上,则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的坐标可以是________.(2)已知a =(2,-4,-3),b =(1,-2,-4)是平面α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如果n =(1,m ,n )是α的一个法向量,那么m =________,n =________.(3)(教材改编P 104T 2)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1,3,-2),平面β的法向量为(-2,-6,k ),若α∥β,则k =________.(4)已知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是v 1=(1,2,-2),v 2=(-3,-6,6),则直线l 1,l 2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 (1)(2,4,6) (2)120 (3)4 (4)平行探究1 点的位置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例1 (1)若点A ⎝ ⎛⎭⎪⎫-12,0,12,B ⎝ ⎛⎭⎪⎫12,2,72在直线l 上,则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A.⎝ ⎛⎭⎪⎫13,23,1B.⎝ ⎛⎭⎪⎫13,1,23C.⎝ ⎛⎭⎪⎫23,13,1D.⎝ ⎛⎭⎪⎫1,23,13(2)已知O 为坐标原点,四面体OABC 的顶点A (0,3,5),B (2,2,0),C (0,5,0),直线BD ∥CA ,并且与坐标平面xOz 相交于点D ,求点D 的坐标.[解析] (1)AB →=⎝ ⎛⎭⎪⎫12,2,72-⎝ ⎛⎭⎪⎫-12,0,12=(1,2,3),⎝ ⎛⎭⎪⎫13,23,1=13(1,2,3)=13AB →,又因为与AB →共线的非零向量都可以作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故选A.(2)由题意可设点D 的坐标为(x,0,z ), 则BD →=(x -2,-2,z ),CA →=(0,-2,5).∵BD ∥CA ,∴⎩⎪⎨⎪⎧x -2=0,z =5,∴⎩⎪⎨⎪⎧x =2,z =5,∴点D 的坐标为(2,0,5). [答案] (1)A (2)见解析 拓展提升求点的坐标:可设出对应点的坐标,再利用点与向量的关系,写出对应向量的坐标,利用两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解题.【跟踪训练1】 已知点A (2,4,0),B (1,3,3),在直线AB 上有一点Q ,使得AQ →=-2QB →,求点Q 的坐标.解 由题设AQ →=-2QB →,设Q (x ,y ,z ),则(x -2,y -4,z )=-2(1-x,3-y,3-z ),∴⎩⎪⎨⎪⎧x -2=-2(1-x ),y -4=-2(3-y ),z =-2(3-z ),解得⎩⎪⎨⎪⎧x =0,y =2,∴Q (0,2,6).z =6,探究2 求平面的法向量例2 如图,ABCD 是直角梯形,∠ABC =90°,SA ⊥平面ABCD ,SA =AB =BC =1,AD =12,求平面SCD 与平面SBA 的法向量.[解]∵AD ,AB ,AS 是三条两两垂直的线段,∴以A 为原点,分别以AD →,AB →,AS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则A (0,0,0),D ⎝ ⎛⎭⎪⎫12,0,0,C (1,1,0),S (0,0,1),AD →=⎝ ⎛⎭⎪⎫12,0,0是平面SAB 的法向量,设平面SCD 的法向量n =(1,λ,u ),则n ·DC →=(1,λ,u )·⎝ ⎛⎭⎪⎫12,1,0=12+λ=0,∴λ=-12.n ·DS →=(1,λ,u )·⎝ ⎛⎭⎪⎫-12,0,1=-12+u =0,∴u =12,∴n =⎝⎛⎭⎪⎫1,-12,12. 综上,平面SCD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n =⎝⎛⎭⎪⎫1,-12,12,平面SBA 的一个法向量为AD →=⎝ ⎛⎭⎪⎫12,0,0.拓展提升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u =(a 1,b 1,c 1),平面α的法向量v =(a 2,b 2,c 2),则l ⊥α⇔u ∥v ⇔u =k v ⇔a 1=ka 2,b 1=kb 2,c 1=kc 2,其中k ∈R ,平面的法向量的求解方法:①设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②找出(或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a =(a 1,b 1,c 1),b =(a 2,b 2,c 2).③依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 ,y ,z 的方程组⎩⎪⎨⎪⎧n ·a =0,n ·b =0.④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个解,即得法向量,由于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多个,故可在方程组的解中取一个最简单的作为平面的法向量.【跟踪训练2】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证:DB 1→是平面ACD 1的一个法向量.证明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分别以DA →,DC →,DD 1→为单位正交基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B 1→=(1,1,1),AC →=(-1,1,0),AD 1→=(-1,0,1).于是有DB 1→·AC →DB 1→⊥AC →,即DB 1⊥AC . 同理,DB 1⊥AD 1,又AC ∩AD 1=A ,所以DB 1⊥平面ACD 1,从而是平面ACD 1的一个法向量. 探究3 利用方向向量、法向量判断线、面 关系例3 (1)设a ,b 分别是不重合的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根据下列条件判断l 1与l 2的位置关系:①a =(2,3,-1),b =(-6,-9,3); ②a =(5,0,2),b =(0,4,0); ③a =(-2,1,4),b =(6,3,3).(2)设u ,v 分别是不同的平面α,β的法向量,根据下列条件判断α,β的位置关系: ①u =(1,-1,2),v =⎝ ⎛⎭⎪⎫3,2,-12;②u =(0,3,0),v =(0,-5,0); ③u =(2,-3,4),v =(4,-2,1).(3)设u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 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l ⊄α),根据下列条件判断α和l 的位置关系:①u =(2,2,-1),a =(-3,4,2); ②u =(0,2,-3),a =(0,-8,12); ③u =(4,1,5),a =(2,-1,0).[解] (1)①因为a =(2,3,-1),b =(-6,-9,3),所以a =-13b ,所以a ∥b ,所以l 1∥l 2.②因为a =(5,0,2),b =(0,4,0),所以a ·b =0, 所以a ⊥b ,所以l 1⊥l 2.③因为a =(-2,1,4),b =(6,3,3),所以a 与b 不共线,也不垂直,所以l 1与l 2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异面.(2)①因为u =(1,-1,2),v =⎝⎛⎭⎪⎫3,2,-12,所以u ·v =3-2-1=0,所以u ⊥v ,所以α⊥β.②因为u =(0,3,0),v =(0,-5,0),所以u =-35v ,所以u ∥v ,所以α∥β.③因为u =(2,-3,4),v =(4,-2,1).所以u 与v 既不共线,也不垂直,所以α,β相交.(3)①因为u =(2,2,-1),a =(-3,4,2),所以u ·a =-6+8-2=0, 所以u ⊥a ,所以直线l 和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l ∥α.②因为u =(0,2,-3),a =(0,-8,12),所以u =-14a ,所以u ∥a ,所以l ⊥α.③因为u =(4,1,5),a =(2,-1,0),所以u 和a 不共线也不垂直,所以l 与α斜交. 拓展提升利用向量判断线、面关系的方法(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垂直)时,两直线平行(垂直);否则两直线相交或异面. (2)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时,直线和平面垂直;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时,直线在平面内或线面平行;否则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共线(垂直)时,两平面平行(垂直);否则两平面相交但不垂直.【跟踪训练3】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相应的线、面位置关系: (1)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1,-3,-1),b =(8,2,2); (2)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u =(1,3,0),v =(-3,-9,0);(3)直线l 的方向向量,平面α的法向量分别是a =(1,-4,-3),u =(2,0,3); (4)直线l 的方向向量,平面α的法向量分别是a =(3,2,1),u =(-1,2,-1). 解 (1)因为a =(1,-3,-1),b =(8,2,2),所以a ·b =8-6-2=0,所以a ⊥b ,所以l 1⊥l 2.(2)因为u =(1,3,0),v =(-3,-9,0),所以v =-3u ,所以v ∥u ,所以α∥β. (3)因为a =(1,-4,-3),u =(2,0,3),所以a ≠k u (k ∈R )且a ·u ≠0,所以a 与u 既不共线也不垂直,即l 与α相交但不垂直.(4)因为a =(3,2,1),u =(-1,2,-1),所以a ·u =-3+4-1=0,所以a ⊥u ,所以l ⊂α或l ∥α.1.空间中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有无数个.2.线段中点的向量表达式:对于AP →=tAB →,当t =12时,我们就得到线段中点的向量表达式.设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OM →=12(OA →+OB →),这就是线段AB 中点的向量表达式.,求出向量的横、纵、竖坐标是具有某种关系的,而不是具体的值,可设定某个坐标为常数,再表示其他坐标.(1)设n 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v 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则v ⊥n 且l 上至少有一点A ∉α,则l ∥α.(2)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要证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也可以在平面内找一个向量与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3)根据共面向量定理可知,如果一个向量和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是共面向量,那么这个向量与这两个不共线向量确定的平面必定平行,因此要证明平面外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只要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向量能够用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线性表示即可.(1)在一个平面内找到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都与另一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2)利用平面的法向量,证明面面平行,即如果a ⊥平面α,b ⊥平面β,且a ∥b ,那么α∥β.1.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a =⎝ ⎛⎭⎪⎫12,-1,3,b =(-1,2,-6),则( ) A .a ∥β B .α与β相交但不垂直 C .α⊥β D .α∥β或α与β重合 答案 D解析 ∵b =-2a ,∴b ∥a ,∴α∥β或α与β重合.2.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2,AA 1=2,E ,F 分别是平面A 1B 1C 1D 1,平面BCC 1B 1的中心,以点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直线EF 的方向向量可以是( )A.⎝ ⎛⎭⎪⎫1,0,22B .(1,0,2) C .(-1,0,2) D .(2,0,-2) 答案 D解析 由已知得E (1,1,2),F ⎝ ⎛⎭⎪⎫2,1,22,所以|EF →|=⎝⎛⎭⎪⎫2,1,22-(1,1,2)=⎝⎛⎭⎪⎫1,0,-22,结合选项可知,直线EF 的方向向量可以是(2,0,-2).3.已知A (1,0,0),B (0,1,0),C (0,0,1),则平面ABC 的一个单位法向量是( ) A.⎝⎛⎭⎪⎫33,33,-33 B.⎝ ⎛⎭⎪⎫33,-33,33 C.⎝ ⎛⎭⎪⎫-33,33,33 D.⎝ ⎛⎭⎪⎫-33,-33,-33 答案 D解析 由AB →=(-1,1,0),AC →=(-1,0,1),结合选项,验证知应选D.4.若直线l ∥α,且l 的方向向量为(2,m,1),平面α的法向量为⎝ ⎛⎭⎪⎫1,12,2,则m =________.答案 -8解析 因为直线l ∥α,所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垂直,所以(2,m,1)·⎝⎛⎭⎪⎫1,12,2=2+m 2+2=0,解得m =-8.5.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是DD 1的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求证:OB →1是平面PAC 的法向量.证明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右图所示,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A (2,0,0),P (0,0,1),C (0,2,0),B 1(2,2,2),O (1,1,0),于是OB 1→=(1,1,2),AC →=(-2,2,0),AP →=(-2,0,1),∴OB 1→·AC →=-2+2=0,OB 1→·AP →=-2+2=0. ∴OB 1→⊥AC →,OB 1→⊥AP →,即OB 1⊥AC ,OB 1⊥AP . ∵AC ∩AP =A ,∴OB 1⊥平面PAC ,即OB 1→是平面PAC 的法向量.。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一课时空间向量与平行、垂直关系a21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一课时空间向量与平行、垂直关系a21

(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y,z的方程组:
n n
a b
0, 0.
(4)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组解,即得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于平面的法
向量有无数个,故可在方程组的解中取一个较简单的作为平面的法向量.
7.利用空间向量表示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因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可以确定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所 以我们可以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来研究空间直线、平面 的平行(或垂直)问题. 设直线l,m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b,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v,则
4.已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2,m,1),平面α的法向量为(1, 1 ,2),且l∥α,
2
则m=
.
答案:-8
5.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1,2,4),(x,-1,-2),并且α⊥β,则x的
值为
.
答案:-10
课堂探究
题型一 求平面的法向量 【例1】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是直角梯形,∠ABC=90°, SA⊥底面ABCD,且SA=AB=BC=1,AD= 1 ,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平面 SCD与平面SBA的一个法向量. 2
法三
因为 MN
= C1N
- C1M
=
1 2
D1
A1
-
1 2
D1D
=
1 2
(
DB +
BA )-
1 2
(
D1 A1
+
A1D
)=
1 2
DB
+
1 2
BA
-
1 2
D1 A1
-
1 2
A1D
=
1 2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a21a高二21数学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a21a高二21数学

12/12/2021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考虑问题不全面致误 【示例】设 u 是平面 α 的法向量,a 是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 α 和 l 的位置关系: (1)u=(2,2,-1),a=(-3,4,2); (2)u=(0,2,-3),a=(0,-8,12); (3)u=(4,1,5),a=(2,-1,0).
【解析】∵a=(1,0,-2)=-(-1,0,2)=-b,∴a∥b.∴α∥β.
12/12/2021
第九页,共三十五页。
4.若平面 α,β 的法向量分别为(-1,2,4),(x,-1,-2),
并且 α⊥β,则实数 x 的值为( )
A.10
B.-10
C.21
D.-21
【答案】B 【解析】∵α⊥β,则它们的法向量也互相(hù xiāng)垂直, ∴(-1,2,4)·(x,-1,-2)=0,解得x=-10.
a·u=0
a1a2+b1b2+c1c2=0
12/12/2021
第四页,共三十五页。
(3)面面平行
设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fēnbié)为u=(a1,b1,c1),v=(a2,
b2

c2)


α∥β⇔u∥v⇔_u_=__k_v___⇔
_a_1_=__k_a_2,__b__1=__k_b_2_,__c_1=__k_c_2,__k_∈__R__.
12/12/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正解】(1)∵u=(2,2,-1),a=(-3,4,2), ∴u·a=-6+8-2=0.∴u⊥a.∴l⊂α 或 l∥α. (2)∵u=(0,2,-3),a=(0,-8,12),u=-41a,
∴u∥a.∴l⊥α.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3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a21a高二21数学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3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a21a高二21数学

点 B 到平面 GEF 的距离为 d=B→E·|nn|=
0,2,01·11,1,3=2
11 11 .
12/13/2021
用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垂线常常不必作出来,只 须设出垂线段对应的向量或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垂直的条 件转化为解方程组求其法向量.
12/13/2021
2.(2018 年江苏无锡期末)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 和矩形 AC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 2,AF=1.
6 6.
∴直线
AB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 6.
12/13/2021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 【例3】 如下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 1,∠ACD=90°,将它沿对角线AC折起,使AB与CD成60° 角,求B,D两点间的距离.
12/13/2021
【解题探究】两点间的距离转化为向量模的运算. 【解析】∵∠ACD=90°,∴A→C·C→D=0. 同理A→C·B→A=0. ∵AB 与 CD 成 60°角,∴〈B→A,C→D〉=60°或 120°. 又B→D=B→A+A→C+C→D,
= 23,12,-1,B→M=- 23,12,21,设平面 A1BM 的法向量 为 n=(x,y,z),则 n·A→1B=0,n·B→M=0,即 23x+12y-z=0,
- 23x+12y+21z=0.设 x=2 3,则 y=2,z=4,故其中一个法 向量 n=(2 3,2,4).B→B1=(0,0,1),d=|B→B1|·|cos〈B→B1,n〉|=|B→B|n1|·n|
3.3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
12/13/2021
目标定位
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 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2.能用向量方法解决长度、距离 问题 3.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 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证:(1)AM∥平面BDE;
(2)AM⊥平面BDF.
证明:(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C∩BD=N,连接NE,则点N,E的坐标分别是,(0,0,1),
∴=.
又点A,M的坐标分别是(,,0),,
∴=.
∴=,且NE与AM不共线.
∴NE∥AM.
又∵NE⊂平面BDE,AM⊄平面BDE,
∴AM∥平面BDE.
∵·=(-1)×+(-1)×+0×1=0,
∴CE⊥BD.
答案:B
5.若两个不同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2,-1),v=(-3,-6,3),则()
A.α∥βB.α⊥β
C.α,β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v=-3u,∴α∥β.
答案:A
6.已知=(1,5,-2),=(3,1,z),若⊥,=(x-1,y,-3),且⊥平面ABC,则等于()
答案:D
2.已知直线l与平面α垂直,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u=(1,-3,z),向量v=(3,-2,1)与平面α平行,则z等于()
A.3 B.6
C.-9 D.9
解析:∵l⊥α,v与平面α平行,∴u⊥v,即u·v=0,
∴1×3+3×2+z×1=0,∴z=-9.
答案:C
3.已知A(1,0,0),B(0,1,0),C(0,0,1),则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是()
解析:由OP⊥OQ,得·=0.
即(2cosx+1)·cosx+(2cos2x+2)·(-1)=0.
∴cosx=0或cosx=.
∵x∈[0,π],∴x=或x=.
答案:或
9.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以∠ABC为直角的等腰三角形,AC=2a,BB1=3a,D是A1C1的中点,点E在棱AA1上,要使CE⊥面B1DE,则AE=________.
解析:由于·=-1×2+(-1)×2+(-4)×(-1)=0,
·=4×(-1)+2×2+0×(-1)=0,
所以①②③正确.
答案:①②③
8.在直角坐标系Oxyz中,已知点P(2cosx+1,2cos2x+2,0)和点Q(cosx,-1,3),其中x∈[0,π],若直线OP与直线OQ垂直,则x的值为________.
A.(1,1,-1) B.(1,-1,1)
C.(-1,1,1) D.(-1,-1,-1)
解析:=(-1,1,0),=(-1,0,1).
设平面ABC的法向量为n=(x,y,z),则有
取x=-1,则y=-1,z=-1.
故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是(-1,-1,-1).
答案:D
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为A1C1的中点,则直线CE垂直于()
课时作业(二十一)用向量方法解决
平行与垂直问题
A组 基础巩固
1.若n=(2,-3,1)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则下列向量中能作为平面α的法向量的是()
A.(0,-3,1)B.(2,0,1)
C.(-2,-3,1) D.(-2,3,-1)
解析:问题即求与n共线的一个向量.即n=(2,-3,1)=-(-2,3,-1).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则B1(0,0,3a),
D,C(0,a,0).
设E(a,0,z)(0≤z≤3a),
则=(a,-a,z),
=(a,0,z-3a).
由题意得2a2+z2-3az=0,
解得z=a或2a.
故AE=a或2a.
答案:a或2a
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AF=1,M是线段EF的中点.
A.ACB.BD
C.A1DD.A1A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则A(1,0,0),B(1,1,0),C(0,1,0),D(0,0,0),A1(1,0,1),C1(0,1,1),E,
∴=,
=(-1,1,0),=(-1,-1,0),
=(-1,0,-1),=(0,0,-1).
答案:D
12.如图,已知矩形ABCD,AB=1,BC=a,PA⊥平面ABCD,若在BC上只有一个点Q满足PQ⊥QD,则a的值等于________.(0,a,0).
(2)由(1)知=,
∵D(,0,0),F(,,1),∴=(0,,1).
∴·=0.∴⊥.
同理⊥.
又DF∩BF=F,∴AM⊥平面BDF.
B组 能力提升
11.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内两共点向量,,下列关系中能表示l∥α的是()
A.a=B.a=k
C.a=p+λD.以上均不能
解析:A、B、C均能表示l∥α或l⊂α.
A.B.
C.D.
解析:由·=0得3+5-2z=0,∴z=4.
又⊥平面ABC,
∴即
解得
答案:C
7.已知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如果=(2,-1,-4),=(4,2,0),=(-1,2,-1).对于结论:①AP⊥AB;②AP⊥AD;③是平面ABCD的法向量;④∥.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