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文化史》是一本由张传燧教授编写的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该教材共分为五个部分: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

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礼乐制度为主导,强调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诗经》、《尚书》等经典文献。

此外,先秦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如孔子、老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大一统为主导,强调中央集权的统治。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史记》等文学巨著,以及造纸术等科技发明。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玄学为主导,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世说新语》等文学巨著,以及山水画等艺术形式。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盛世为主导,强调文化繁荣和对外交流。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金刚经》等文学巨著,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理学为主导,强调道德规范和思想统一。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本草纲目》等科技巨著,以及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

此外,儒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文化史》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材,它全面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深入剖析了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发展成就。

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篇2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一、背景介绍中国文化史是指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历程。

它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包括了哲学、宗教、艺术、科技、文学、社会等方面。

《中国文化史》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史》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史》教学大纲《中国文化史》教学大纲执笔人李永红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史》是汉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可作为全校性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化史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正确地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源流关系,通过进一步的具体钻研,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因此该门课程是汉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适用于大学专科层次汉语专业学生。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有选择地介绍、探讨中国文化最主要的内容、特征,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基本而又系统的了解,为进一步认识、研究中国文化打下基础。

中国文化自古文史哲不分家,通过本课程教学,丰富学生的文化史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把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文史哲方面融会贯通。

学习本课程,采用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将在导引学生初步解读中国文化基本状态的基础上,拓展、增进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修养,提升对中国国情的理性认识和文化传承再造的责任。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本课程的先行课为《中国历史》,要求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较清晰的了解;本课程可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课程同时开设。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34学时,全部为理论学时。

第一章文化和文化史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文化学中的大、小文化概念,主要的文化研究学派;把握文化一词在中国的古典意义、文化演进的基本特点、文化史研究的价值意义。

教学重点:文化的概念;文化史研究的价值意义。

教学难点:文化与历史的关系。

教学内容:一、关于文化1、文化界说的多维现象2、相对认可的文化定义3、重要的文化研究学派二、关于文化史1、文化史概念及文化与历史的关系2、文化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和特质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文化类型的概念;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特质及表现。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是指对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看法、理解和解释方式。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中国文化史观:
1.持续性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具有连续性和延续性,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它强调中国文化
在历史上的传统和根基,并强调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和中
国文化的独特性。

2.多元交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是多元的和交融的,
整合了多个不同的文化元素。

它强调中国文化的融合和整
合能力,以及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3.挑战与变革观点:这种观点关注中国历史上的变革、挑战
和创新。

它强调中国文化的适应性和变迁性,认为中国文
化在历史上不断地应对和适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化。

4.历史命运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受到历史命运的影
响和塑造。

它强调中国文化与国家、社会和政治的紧密联
系,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

5.精神传承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中国文化的精神核心和价值
观的传承。

它关注中国文化的精神传统,如仁爱、亲情、
孝道、社会责任等,认为这些传统精神在中国的历史中起
到重要作用。

以上观点并非完整的列表,不同的学者和研究者在研究中国文化史时,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在理解中国文化历史时,
综合多种视角和观点,可以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原创版)目录一、中国文化史观的概念与意义二、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三、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四、中国文化史观的现实意义及对未来的启示正文一、中国文化史观的概念与意义中国文化史观,是指关于中国文化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和规律的理论体系。

这一概念涵盖了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多样的内容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等方面的认识。

中国文化史观不仅仅是对过去文化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当下文化发展的指导和对未来文化建设的前瞻。

二、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先秦诸子百家时期:诸子百家对文化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和解读,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等,形成了中国文化史观的初步框架。

2.汉代经学时期:经学成为官方推崇的学术体系,对儒家经典进行注解和诠释,使得中国文化史观更加系统和完善。

3.唐代文化繁荣时期:文化多元化发展,诗歌、绘画、音乐等方面的高峰成就,为中国文化史观注入了新的活力。

4.宋明理学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强调“格物致知”,使得中国文化史观在哲学思辨上更加深入。

5.近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文化史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始与西方文化交融,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诗、书、画、乐等艺术形式以及传统科技、哲学、道德观念等。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融合性、创新性等。

四、中国文化史观的现实意义及对未来的启示中国文化史观对我们认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继续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中国的文化史-绪论

中国的文化史-绪论
第八章 取则天象:科技文化的生克消长 第九章 制礼作乐:礼乐制度的形成与文化内涵
• 中国古代学术进展 第十章 学在官府:史官文化与史学传统 第十一章 内圣外王:道身通一的先秦儒学 第十二章 庄周化蝶:存心化物的道家思想 第十三章 阴阳五行:帝国政治与经学建构 第十四章 有无之辨:玄学的兴盛及其论争 第十五章 万川之月:佛的澄明与禅心禅境 第十六章 民胞物与:理学与中国古典学术的终结 中国古代宗教艺术
• 第二十一章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和演变 第二十二章 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的演变 第二十三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演变 第二十四章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 第 二十五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第二 十六章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沿革
第二十七章 中国古代的选举和科举制度 第二十八章 中国古代的神道观念和主要宗教第 二十九章 中国古代民间神鬼信仰 第三十章 中国古代的禁忌习俗 第 三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
第三节 游动的时代
第分四节 百家争鸣
第四章 帝国建构与文化整合
第一节大一统的历史观念 第二节秦汉制度层面的整合举措
第三节 思想权威的确立 第四节 海纳百川
• 中古——开放融合时代的文化繁荣
第五章 中古的社会与文化
• 第一节 门阀社会 第二节 士族风流
• 第三节 科举制和门阀社会的逐步解体
• 第四节 盛唐气象与中唐后的变局
书·王吉传》:“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4.心态文化层: 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及其物化形
态的著作和艺术品。教材中编的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教育、文学、 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就属于这一文化层面。
文化的一般特征 :
பைடு நூலகம்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
• 上古——构筑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史(历史概念)

中国文化史(历史概念)
小纂秦汉时期也为中国奠定了疆域和思想的基础。秦始皇焚书坑儒,在政治上统一了中国之后,又统一度量 衡。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 能够经两千年而延续中国正统思想的地位,原因在于其经过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的补充与改造,已经综合先秦 时期各种思想于一体,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以探讨先秦儒家思想为目的的经学也在在汉朝成形,成为传统中 国学术的重心。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开放运动其规模之大历史之长也为仅见。人文思想在此时期也成为中国哲学的支柱。诸 子百家在这个历史阶段各自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处世思想,其中,为孔子、孟子、荀子所主张崇尚伦理道德的 儒家、为老子、庄子、列子所主张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家、为墨子所主张的墨家、为商鞅、韩非所主张的法家并为 后世中国最重要的思想。
谢谢观看
距今5000年到10000年的文化,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金陵北阴阳营文化、高邮龙虬文化、嘉兴马家浜文化、 余姚河姆渡文化、含山凌家滩文化、潜山薛家岗文化、天门石家河文化、巫山大溪文化等,分布于长江上中下游。 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古蜀文明,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中国文化在古代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并且不断延绵传承创新至今。近代以后的西洋文化自明代时传入中国, 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形成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而形成于 西方的民主政治观念和马列主义思想等文化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总而要之,或谓自太古至秦、汉,为中 国人创造文化及继续发达之时期;自明清以来,则为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在中国大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市场 经济的逐渐兴起,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与政治民主化成为一个社会趋势 。
夏商西周
大禹雕塑夏商周三代文化最大的特色即为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萌芽于夏朝,宗法制度完备确立在西周,其是 在晚商的长子继承制的法则上加以严格规范与执行。标志为嫡长子继承制、土地分封制与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 在宗法制度下,“礼仪”对每个士族成员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实际上宗法制度已经成为一种未成文的习惯 法。在宗统范围内宗庙里祭祀辈分之亲疏,即规定了地位的高下。宗庙里的谱牒,即是政治上的名分。在宗法体 制下,“国”与“天下”是以“家”做原型扩大的,“家”的精神乃成为各级政治秩序的基型。宗法制度在西周 末期已开始瓦解,但宗法制度的影响却长期笼罩着中华社会。西周的宗法封建制度留给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天下只 有一个共主的观念,这种思想也为秦汉帝国的建立与统一奠定基础。宗法制度的影响不仅是政治层面的影响,也 不限于统治阶级,它在后世成为平民社会宗族概念的基础而普遍传承。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中国文化史》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著作,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渊源、特点、发展历程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中国文化史》中,作者首先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渊源进行了介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渊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我对中国文化的起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古代中国文化在农耕社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受到了周围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在这一部分的阐述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强调礼义廉耻、忠孝节义,注重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

同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一部分的阐述中,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

另外,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中国古代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包括文学、艺术、科技、哲学等方面。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最后,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概括。

中国古代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艺术、科技等方面,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对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中国文化史研究内容

中国文化史研究内容

中国文化史研究内容
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内容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起源:研究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探讨中国文化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特征和内涵。

2. 思想文化: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演变和影响,以及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思想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 制度文化:研究中国制度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等,探讨这些制度如何影响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4. 物质文化:研究中国物质文化的发展历程,包括科技、工艺、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探讨这些物质文化如何反映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5. 民俗文化: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历程,包括民间信仰、节庆习俗、民间艺术等,探讨这些民俗文化如何体现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6. 文化交流: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包括贸易、宗教、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探讨这些交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7. 文化转型与现代化:研究中国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中国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总之,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通过深入探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及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回顾中国文化史的重要节点和特点,帮助读者复习相关知识。

1. 古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主要是原始、简单而实用。

随着农业的兴起,人类开始定居下来,文化逐渐发展起来。

商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商代文化以青铜器、甲骨文等为代表,展现了古代华夏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2. 儒家文化的兴起与传承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逐渐兴起并成为主流。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仁爱、礼仪、忠诚等价值观。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教育制度、政治体制,还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

3. 佛教文化的传入与融合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它的到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强调解脱和修行,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形成了有趣的碰撞。

佛教思想的传入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还推动了艺术、建筑等领域的繁荣。

4. 唐宋文化的繁荣与开放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程度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唐代以诗词、绘画、音乐等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宋代则以科技创新、文人墨客等为特点,开创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巅峰。

5. 明清文化的变革与传承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过程。

明代文化以文人雅士为代表,注重个体的表达和独立思考。

而清代则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守望,形成了清代文化的特点。

6. 现代文化的嬗变与创新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西方文化的传入、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的改革,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在创新中保留了自身的特色。

总结:中国文化史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话题,本文只是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

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

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一、《中国文化史》该书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经典之作,由中国著名学者编写而成。

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从古代到现代,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礼仪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梳理和分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二、《中国文化的演变》该书主要研究中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从古代到现代,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考察。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揭示了中国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古代文化史》该书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梳理,深入研究了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学、艺术、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文化名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该书主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影响。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同时,该书还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讨,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该书主要研究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通过对中国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发展趋势的探讨,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域性。

同时,该书还对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影响》该书主要研究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通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揭示了中国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的变化和影响。

同时,该书还对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提供了借鉴。

七、《中国文化与国际关系》该书主要研究中国文化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外交史的研究,揭示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这一时期,道、儒、佛三教并重,景教、祆教、 摩尼教也得到一定的传播和发展。
政治上的强盛、宽容、开放,造就了一个丰富热 烈的艺术世界。唐代诗歌创作热情高涨,留下了许多 脍炙人口的诗篇,绘画在唐代已有明确的分科,人物 画极盛,书法在唐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等,造就了 一批杰出的诗人、画家、书法家、散文大家。
人物画仍然是主流,并且由于佛教艺术的传入,中 国宗教绘画开始繁荣起来。
书法成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以王羲之、王献之 父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士大夫书法家在这一时期出现, 被称作书法艺术的一大高峰。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四、汉唐时期
隋、唐不仅继承了南北朝汉族传统的封建文化, 而且还采撷了国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出兼 容并包的宏大气派,造就了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五、宋元明清时期
辽夏金元的统治体现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 的冲突与融合。这造成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 突的双重效应,元代蒙古人把汉族士人文化践踏 得支离破碎,科举一度中止,文人仕进之路堵塞, 于是一部分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
汉文化被少数民族吸收,元帝国对欧亚大陆 的征服,西方人的涌入,也带来了异邦的先进文 化,在外域文化输入的同时,中国文化也源源不 断地传入欧洲。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四、汉唐时期
秦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动乱的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打破了秦汉帝国所形成的 以经学为核心的一元文化格局,出现了内容更加丰富、 更加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
在宗教方面,玄学兴盛成为道教和佛教发展的土壤。 五胡乱中原不仅使得大量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并融 入汉族,还通过南渡繁荣了江南地区文化。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原创版】目录1.中国文化史观的概念与意义2.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3.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4.中国文化史观的现实意义正文【中国文化史观的概念与意义】中国文化史观,是指对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系统性观察和研究。

它涉及到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揭示中国文化的演变轨迹、内在逻辑和基本特征。

研究中国文化史观,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1.古代:自先秦诸子百家开始,就有关于文化史的零星论述。

如孔子关注礼乐文化的传承,老子关注道家文化的发展等。

2.近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学者开始运用西方史学方法研究中国文化史,如梁启超、章太炎等人。

3.现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化史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学界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开始关注文化史的内在逻辑。

4.当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史观研究更加注重学术创新和现实意义,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自远古时期至今,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2.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思维方式。

4.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史观强调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

【中国文化史观的现实意义】研究中国文化史观,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史 ppt课件

中国文化史 ppt课件
❖ 禅让:尧、舜、禹——家天下
第二章 青铜时代
一 文明的初现
❖ “文明起源”的标志:文字的使用,城市的出现, 青铜器的使用,国家的出现等。
❖ 中华文明起源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华文明 西来说”,一种是“黄河流域中心论”。(文明发 生的一元论)
❖ 根据李学勤先生的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 研究》,把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国家形成划分为三大 阶段: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含有初步分化和 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都邑国家形态、
三 传说时代
❖ 2、东夷集团,在黄河下游,属大汶口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等分布区。(蚩尤、后羿)
三 传说时代
❖ 3、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今湖北、湖南、江 西一带,即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伏 羲、女娲)
三 传说时代
❖ 三大集团之间矛盾冲突,最后华夏集团取胜。 多民族融合发展。“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 历史称号,“黄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 的人文始祖。
三 传说时代
❖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氏族部 落的不断迁移和相互交往的扩大,各个部落 之间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形成相反的利益, 而在另一些时候和另一些地方又形成了相同 的利益,由此引起了各个部落的分化和组合、 战争和联盟,逐渐形成为不同的民族。
——郭沫若
三 传说时代
❖ 三大文化集团 1、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位于仰韶文 化、河南龙山文化分布区。内部分为两支: 姬姓的黄帝氏族,姜姓的炎帝氏族。
❖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 化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铁器出现,生产力获得巨 大发展,农业生产跨上新的台阶。
❖ 此时期争霸战争、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政治上的争 权夺利,破坏了周朝的宗法礼仪制度,出现了孔子 感叹的“礼崩乐坏”的局面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中国古代文化史
展,如苏、黄、米、蔡四
北方地区
大家的书法等

• 诗歌、绘画等艺术的发
关陇地区
展,如北宗山水等
• 书法、篆刻等艺术的发
展,如欧阳询、颜真卿的
书法等

• 诗歌、绘画等艺术的发
展,如长安画派等
• 书法、篆刻等艺术的发
展,如颜真卿、柳公权的
书法等
04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 先秦时期
• 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等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诸侯争霸、中央集权等
• 秦汉时期
•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官僚制等
• 汉朝的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察举制等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国鼎立的政治制度:三国分立、官制改革等
• 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动荡:政治分裂、民族融合等
• 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文化创新与发
家的传播与发展
世的传承与发展
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0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儒家思想的传承
• 儒家思想在历代的传承与发展
• 儒家思想在现代文化中的体现与传承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倡仁、义、礼等价值观
• 孟子、荀子等儒家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中国古代民俗风情的实践经验对现代民俗风情的研究具
有重要参考价值
有重要参考价值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07
中国古代民俗风情

中国文化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

中国文化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

中国文化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文化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做出评估。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一、重要名词1.孔子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礼”,具体包含:一是“仁者爱人”。

二是“克己复礼”。

三是“和贵中庸”。

孔子的教育思想也非常丰富。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与再传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汇编,那就是《论语》。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最重要与最基本的资料。

2.孟子孟子的政治活动与学术思想,对儒家学说的发展起了极重要的作用,被后世统治阶级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提。

具体包含:一是性善论。

二是仁政学说。

3.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学术思想以儒学为主干,主要内容有:一是“德育”思想。

二是提出人性的“性”、“情”说。

三是宣扬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创办太学,儒学从此成为官方哲学。

4.理学两宋时期,在哲学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是理学,也叫道学,这是一个溶合了佛、道思想的新的儒家学说。

其倡导者是周敦颐。

朱熹的理学集客观唯心主义之大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继孔子之后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影响很大。

5.朱熹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主要学术思想:一是“理一分殊”的宇宙观。

二是革欲复理的人性论。

三是理分天定的宿命论。

6.心学王守仁心学的基本观点:一是“心即理”。

二是“知行合一”。

三是致良知。

7.五经三传《诗》、《书》、《易》、《礼》、《春秋》。

“三传”是指注释《春秋》的三部书:《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8.四书五经《孟子》、《论语》、《中庸》、《大学》;《诗》、《书》、《易》、《礼》、《春秋》。

9.考据学清代实学又称经学、朴学、汉学、考据学。

到乾隆、嘉庆时,考据学盛行,形成著名的乾嘉学派。

10.老子我国道家学说的创始人。

其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主要学说观点包含:一是道生万物与道法自然。

二是主张无为而治。

三是希望小国寡民。

四是不为天下先。

五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1.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也有人认为是河南商丘)人。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中国文化史属于自设专业(自设专业是指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没有,而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立的专业),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中国文化史是近十几年来才兴起的一个历史学的分支学科。

这门学科的对象和任务是,研究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而又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现象,它的发展规律;研究文化整体内部诸形式的特点,相互关系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研究文化特征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因素及其历史过程;研究文化整体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及其历史实践过程。

这是一个以认识中国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国民性格为最终目标的重要学科。

2.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方向有:01 中国制度文化史02 中国地域文化史03 中国学术文化史04 中日文化交流史(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武汉大学为例)3.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中国近现代史②史学概论(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武汉大学为例)二.专业培养目标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在中国文化史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中国文化史的基本文献有较好的功底;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了解本专业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发展方向;较好地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有较强的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二级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四.招收此自设专业的院校及开设年份武汉大学(2003年)五.就业方向毕业后能从事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到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及国家行政单位、企业等从事工作。

六.就业前景虽然历史学类专业比较好考,但是就业不是很广,以后大多走研究这条道路或进学校当老师,竞争非常激烈,因而职业发展空间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史
绪论
一、东西方视野下的“文化”
1、中国的“文化”:属于狭义“文化”,指文治教化的总和
传统典籍中的“文化”
《周易》: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五经正义》: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说苑》: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则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2、西方的“文化”
“精神生产活动”成为“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不同语境和学科中的含义有所区别
不同学科中的:“文化”
考古学中的文化
人类学中的文化
经济学中的文化
管理学中的文化
二、文明与文化
“文明”的物质含义: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
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精神内涵:文化是具有集体意识和社会共性的精神存在,其一经产生就具有某种约束力,对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起到引导和制约的总用。

实物制作表现、典章制度表现、礼仪习俗表现和语言符号表现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化形式。

三、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化史”
文化史是历史学的分支学科
文化史具有自身的特点
文化史具有自己的学科发展轨迹
1、西方文化史学科的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到伏尔泰:文化史成为独立的历史学科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今:突破传统史学视野,涌现大量专著
研究领域包括:物质生产、经济关系、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2、我国文化史研究的过去与现状
引进时期:翻译经西方典著作、舶来各种概念和名词
从梁启超到钱穆:编写教材、发表专著、论文
新中国的文化史研究:国学兴起、带动文化史研究的发展
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偏重于精英思想史研究和文化载体的描述
四、国文化史研究的分期
上古:新、旧石器时期,直至夏商周三代直至先秦两汉
中古: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近古:宋元明三朝
第一章史前文化的多元发生
一、人类的起源和相关的文化遗址
考古发掘证明我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而且经过近几十年的科考和发掘,发现了各个阶段的
诸多古人类活动相关遗存,构成了完整的人类进化过程。

1、腊玛古猿:
人类的猿形祖先,生活在距今1400万年至700万年之间。

在云南陆丰县石灰坝煤场出土过距今800万年左右的此类化石
2、直立人:
中国称之为猿人,距今100万年至20万年之间。

云南元谋人为境内最早之发现,之后再中国各地多有分布,其中西北的蓝天、华北的山顶洞、东北的金牛山、华南的观音洞最具代表性。

3、早期智人:
距今20万年至4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其文化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其中对北方的大荔、丁村、金牛山遗址和南部的马坝、长阳、桐梓文化遗址相关部门都组织过大规模发掘和整理。

4、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是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生活在距今4万到1万年之间,相当于旧石器晚期。

其活动范围遍布中国各地,此时的人类已经能够制作较为精细的石质工具和人工取火,掌握了打磨、钻孔等具有革命性的技巧,并能够从事简单的雕刻、绘画等艺术活动。

二、一体多元的中华文明曙光
中华文化形成于新石器时期,尽管还存在争论,但从全国已经发现七千余座遗址的发掘研究情况看来,其中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燕辽地区的遗址最具代表性,可以看作中华文化的三大文明起源地区,既呈现出各自独立发展脉络,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同时又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融合。

黄河流域:上游:大地湾文化→马家窑、齐家文化
中游:磁山、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下游:岳石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上游:四川广汉三星堆
中游: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湖北龙山文化
下游:河姆渡文化
马家浜(bang)→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燕辽文化区: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
三、远古神话传说对文化建构的意义
1、中国远古神话的基本内容
(1)《山海经》和《楚辞·天问》是远古神话的重要载体
(2)目前的考古发现也包括许多远古神话相关的内容
(3)了解女娲、伏羲、后羿、黄帝、夸父等神话形象
2、中国远古神话的特点
(1)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没有形成对应的神话人物的谱系
(2)“神史混合”的特点
(3)儒家对远古神话的改造和顾颉jie刚的“古史辨派”
3、远古神话与历史真实
(1)远古神话反映远古时代、各个部落的发展及他们之间的交往融合的过程,推动了各自文化的发展
(2)中华民族的三个远祖:华夏、东夷和苗蛮,三者经过漫长的融合、战争、迁徙,形成了皇帝为文化始祖的中华文化,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