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2011年版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谢谢观看
推荐
供考生在复习全过程的各阶段使用。本书根据最新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本书的2011版年度实际销售 98200册,是考研政治真题解析最畅销图书。
图书目录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详解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详解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详解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详解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详解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详解 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详解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详解 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详解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201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内容Leabharlann 介03 图书目录目录
02 推荐 04 作者简介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名家详解》是2011年3月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任汝芬。
内容简介
本书详尽解析了2003—2011九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真题,总结了历年考研政治理论的命题规律和复习思路, 深入讲解考生在答题时所应注意的常见错误和防范措施。每道真题都给出了[命题依据]、[解题思路]和[标准答 案],最新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考生通过学习本书,可以扩大知识面,检测自己的水平,了解试题特点,掌 握应试方法。随书赠送5年的考研政治历年真题演练分册,方便考生自测,贴心好用。
作者简介
任汝芬,籍贯四川,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哲学、思想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宣传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进行全国五种政治理论统一考试的研究与辅导工作,效 果卓著;在工作中一贯遵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古训。尽职尽责,多次被广大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 1992年被学校授予“三育人”十佳称号;在二十九年考研政治理论的辅导与研究中,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 深受全国广大考生的欢迎与信任。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
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大纲要求占约24%的分值,相比2012年大纲要求上涨2分,题型为单选4道、多选5道、分析题1道。
其特点就是理论性强、重要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多为考察重点,同时这一部分的知识点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故而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是整个考研政治中最难的部分,重点章节为第二、三、四、五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每年大约占30%的分值,实际题型考查量为单选4道、多选5道、分析题1道。
其特点就是内容包含广泛、知识点较多且繁琐,较为分散的分布在十五章的内容里,要求我们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我党的指导思想以及在不同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国家和社会的现实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中国近现代史每年大约占14%的分值,题型为单选2道、多选4道、分析题1道。
其特点是更加注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人物思想及其著作的考察,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但是其本身在试题中呈现出的难度较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大纲要求约占16%的分值,题型为单选4道、多选1道、分析题1道。
其特点是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考察,但命题相对简单且试题较容易与社会中的时事热点现象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每年大约占16%的分值,题型为单选2道、多选2道、分析题1道。
其特点是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时效性最强,分析题必以当年的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
在每年的考试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很多平时复习很好的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政治成绩并不理想,让人扼腕。
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临场发挥的大题技巧不足。
辅导专家就政治考试过程中的答题技巧和同学们分享,希望同学们都能在一周后的政治考研中取得好的成绩。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对比分析一、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试的学科范围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世界经济与政治。
Ⅲ.评价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Ⅳ.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 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分析题 50分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对比分析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命题人的题库【中编】共(67页)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一、单项选择题1.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D学生群众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 )。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基本任务是( )。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重要任务是( )。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5.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国家政权问题B统一战线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政党问题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建立( )。
A工农民主共和国B社会主义共和国C人民共和国D共产主义7.早期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B《青年杂志》的创办C《东方杂志》的创办D《谈政治》的发表8.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 D 周恩来9.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已经具有相当完整的形态,而且得到了基本正确的阐释的文章是(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Bolshevism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0.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1.“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是( )的宣言。
A五卅运动B一二一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三。
运动12.提出“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口号的运动是( )。
A五卅运动B一二一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三0运动13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认识的理性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 )前后才开始的。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3.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4.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5.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一、物质世界和实践41.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91.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2.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3.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4.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5.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71. 规律及其客观性2.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3.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4.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5.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6.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9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19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 认识的本质3.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二、真理与价值241.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2. 真理的检验标准3.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291.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2.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3.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4. 自由与必然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0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30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4.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61.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5.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0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一、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43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2.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461.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2. 资本主义所有制3.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4. 资本积累5.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6.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7.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8.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521.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2.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54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541.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2.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581.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2.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591.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2.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3.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60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601.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3. 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4.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5.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6. 苏联模式7.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8. 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9.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651.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2.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3.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4.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5. 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691.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2.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3.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71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7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二、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741.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2. 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3.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761. 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2. 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77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77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8.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毛泽东思想80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邓小平理论82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3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五、科学发展观85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3.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88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88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89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921.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4. 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94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941.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2.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96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00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3.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03一、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转变103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061.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09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2.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11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2.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112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2.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3.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41. 发展才是硬道理2.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17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117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19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主要内容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5.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251.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27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271.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1291. 改革的全面性2.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1311.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3.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32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34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2.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3.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371.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401.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4.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 统筹区域发展7.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46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146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 人民民主专政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51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1531.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2.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56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561.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59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62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 发展教育和科学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64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6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167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2.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72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721.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国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2.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3.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1721.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2. 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3. 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原则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73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3.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176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2. 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178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178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811.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2.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84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18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2.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4. 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861.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2.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3.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4.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1881. 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2. 建立巩固的国防3.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90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190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2.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921.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931.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96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196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2.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3.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4.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91.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2.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3.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4. 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02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2021.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2. 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二、洋务运动的兴衰2051. 洋务事业的兴办2.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三、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2061. 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2.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09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09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3.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4.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2121.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2. 中华民国的建立3.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辛亥革命的失败2141.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2.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17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2171.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2.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3.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2201.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221.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2. 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3.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4.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25一、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2251.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2.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二、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2291.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2.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3. 红军长征的胜利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31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2311.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2.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2321.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2. 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3. 一二九运动4. 西安事变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2341.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2. 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351.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2.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3.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4.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5.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6. 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2381. 抗日战争的胜利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3.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240一、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2401.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2.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3.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二、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2421.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3.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4.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5.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2461.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2.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3.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49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24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3.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4.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25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2.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3.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三、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2541.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58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258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2.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3.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2611.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 国民经济的调整3. “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4. 严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三、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2651.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2.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3. 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4. 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68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268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5.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2711.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2.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3. 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4. 中共十三大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5.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2731. 邓小平南方谈话2.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3.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4. 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761.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2. 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781. 中共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2. 中共十八大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3. 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5.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6. 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284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2841.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二、理想信念的实现2861.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2. 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288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288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2.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2901.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2.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3.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4.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三、做忠诚的爱国者2941.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 促进民族团结3. 维护祖国统一4. 增强国防观念5.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295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951. 世界观与人生观2.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981.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2.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3.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4.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3011.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2.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3.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4.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304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3041. 道德的本质2. 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3. 道德的历史发展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3051.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2.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307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研政治考试大纲
考研政治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
本科生考研政治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际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与国际关系、中外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影响等。
二、考试要求
1、考生需要掌握思想政治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共
产党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际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与国际关系、中外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影响等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考生需要掌握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组织创
新和政治创新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社。
考研必看
2012【何凯文】文du考研英语基础长难句视频:
/source/43100/
2012【王一珉】考研政治基础课程(视频+下载含讲义):
/source/42856/
2012【李永乐】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及习题全解《数一+数三》【电子书】:
/source/42719/
2012版考研英语【宫东风】序列之一:《词汇速记标准全书》PDF电子书下载:
/source/42231/
2012版考研英语【宫东风】序列之二:《写作核心词汇》PDF电子书下载:
/source/42270/
/source/35717/
2011年【王江涛】新东方考研英语作文必背20篇范文:
/source/35648/
2011【新东方】考研英语强化班完型视频汇总:
/source/31440/
2012【任汝芬】xdf考研政治哲学基础班swf版【讲义+视频】:
/source/45197/
2012【屠浩民】新东方考研英语【初级+高级】语法讲义下载 :
/source/45211/
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题源(2年详解7年透析)PDF电子书下载:
/source/41254/
2012【范猛】xdf考研英语阅读:
/source/43407/
2001-2011【考研政治真题】内含详细答案:
/source/43406/
/source/43243/
2012【王江涛】xdf考研英语写作视频下载:
/source/43233/
2012新东方【屠皓民】考研英语四小时精品语法课程:
/source/43394/
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1.考研政治教材类书籍首先说明:这里的教材类书籍不是大学里我们上课使用的教材,而是可以作为考研素材拿来精读的书籍!至于大学里那些教材,建议是不用看!因为上面的内容太多了,而且和考研规定的范围有一定出入,时间上也不允许。
这里主要介绍两本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简写是大纲解析,又名红宝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通常在8月底九月初之间〕和?任汝芬考研政治之序列一要点精编?〔简称序列一,通常在8月份出来〕同学们一定要看清了,因为市面上有太多类书籍和这两本书的名字相似,如果不看清的话容易混淆弄错!一定要注意看清,这本才是真正的红宝书!这几年大量事实证明,考研政治高分的用的初期教材普遍是这两本。
这两本书中,大纲解析够权威,因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直接出版的,很多考研题目考的都是上面的内容,甚至很多细节题,在这本书上面也可以找到,比方2022年真题中那道关于澎湖列岛的多项选择,红宝书中就提到了。
缺点呢,就是排版稍显凌乱,可能初次入手看这本书的话比拟吃力,建议这本书慢慢地看。
另一本是序列一,这本书的最大优点是排版很好,阅读起来不会很费力,算是任汝芬老师多年来的一本代表性参考书吧,内容很全,面面俱到,但个人感觉内容上感觉有些多,有些内容可能太多了,比方在政治经济学那一块讲的太细,实际上现在考试将政经这一局部的内容缩小到很小局部了。
对于这两本书呢〔选其中之一就OK〕,第一遍粗略看看,后面再来几遍,进行细读。
好好看,所谓慢工出细活,这个过程往往是很枯燥的,一定要有耐心的坚持下来,质变到量变不是问题!2.习题集总体来看,市面上的习题集非常多,质量也参差不齐,谈不上哪一本最好,有很多人讨论序列1和1600哪个好,肖1000题怎么样,其实这一类的习题集没有太大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怎样去用它,应该更好的把习题集作为检测自己复习程度的一种手段。
常见的或者往届学长学姐比拟推荐的习题集有:?202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题目比拟根底,可以配合大纲解析使用〕?序列二模拟试题?〔题很多,以前的口碑很好,现在争议比拟多,还是要看每个同学的使用方法吧〕?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1000题?〔近几年用的比拟多的一本习题,质量比拟好,题目比拟精,关键是有分析,比拟推荐〕?根底过关2000题?〔褒贬的都很多,题量很大,有详解分析,关键看每个人怎么用〕以上的书籍呢,一本红宝书〔或者序列一〕+ 一本习题集作为前期的复习已经足够了。
考研全国统考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考研全国统考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本文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全文。
欢迎进入:考研课程免费试听更多信息请访问:考研论坛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研究生入学考试之101思想政治理论从入门到精通
研究生入学考试之101思想政治理论从入门到精通本文为-金翅掠影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随着考研大纲的发布日期日益临近,考研政治的复习也被列入了计划,提上了日程。
就关注三年考研的情况来看,从考试大纲发布日起,开始复习政治是比较合适的。
不宜太早或者太晚。
四个月的时间,如果用的方法得当,足够把政治这门科目复习得融会贯通。
本篇经验贴讲述从开始复习政治开始到考研政治结束,一套完整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无论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无论你是一战还是再战,即使是对政治零基础的你,看完此贴后,也不再为政治而苦恼。
本贴由初学乍练、初窥门径、粗通皮毛、鹤立鸡群、驾轻就熟、独孤求败、返璞归真七个部分组成,每部分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析考研政治。
请各位看官上座,且听金翅来说这第一章——初学乍练。
初学乍练(九月)未曾学艺先学礼,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介绍经验之前,先要了解考研政治到底要考什么。
考研大纲一般是5年一大变,05和10年大幅度修改过一次考研大纲。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13年的考研大纲不会再变,基本和12年的保持一致,细小的地方有差别。
具体来说考察四门课程。
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下简称“形势政策”)其中毛概占得分数最多,马基次之,近代史和思修最少,形势政策结合在如上四部分中考察。
这里有一个大概的数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8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试卷结构大约按下分值分配:单项选择题约16 %多项选择题约34 %分析题约50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要有效的罗列自己的计划了。
对于政治我的建议是两大轮四小轮,六轮复习法。
北京大学强军计划考研真题:政治、英语、高等数学考试大纲说明
北京大学强军计划考研真题:政治、英语、高等数学考试大纲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考核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具体知识点参看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中一、二的全部内容、五的(一)。
参考书自选。
英语考试范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规定内容高等数学(强军计划考生选择教育部统考科目数学一时使用,不含招生目录中公布的专业课,如计算机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等)参考书目:《高等数学》(上下册)樊映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另:强军计划考生根据我校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当选考教育部统考科目301数学一时,统一改用高等数学(科目代码360),参考书目:《高等数学》(上下册)樊映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大单独考试回忆版英语:完形20个,20分阅读四篇20个题,40分选句填段落首句5个,10分翻译5个,15分,命题大作文150-200字,15分,难度大概四级水平,阅读不太难政治:单选加多选共50分,无时事政治,论述题两道20分: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关系2,实践标准的依据和现实意义材料分析题两道30分1,恩格斯的论述2,国有经济和基本经济制度复习材料:任汝芬的任之一即可加上北大李震的考点串联数学:填空8题每空8分,必有一道二重积分变换次序,一道一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一道求平面参数或极坐标方程的面积或弧长,特难算,选择4题每题6分,必有一道复杂函数的根的个数大题四道,前三道每题16分,最后一道证明具体不等式14分,第一题一般是几何方面的,第2,3题一般难,涉及到要求积分,用导数转换方程各一道,第一步求不出或不对,就难下手复习资料,北大研招办有卖历年题的,经验07,08年的就可以,题型像,考的范围集中但棘手盛世清北—专注北京名校考研|保研|考博辅导。
初试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教程》,杨公朴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F0704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综合
《国际贸易》,陈同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贸易实务》,黎孝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F0705
管理科学与工程综合
《管理学原理》,杨文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纲》
301
数学一
全国统考科目
302
数学二
全国统考科目
303
数学三
全国统考科目
313
历史学基础
全国统考科目
337
工业设计工程
《工业设计概论》(第二版),程能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57
英语翻译基础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陈福康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专业综合(二)
《纺织材料实验技术》,余序芬等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版
《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李汝勤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F0103
专业综合(三)
《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版
F0301
专业综合知识
《物理化学》(第四版),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初试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复试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说明:为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也应广大考生的要求,提供2011年初试专业课考研复习大纲,请单击考试科目编号。大纲将陆续上载,请注意网站更新。
考生请注意: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复习,复习大纲仅供参考。如果对大纲的内容及形式等问题存在疑问的,请考生致电各学院的联系人。
考研《法学综合》(学术学位) - 考试大纲
第八章 犯罪主体
重点:刑事责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单位犯罪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
第九章 犯罪主观方面
重点:司法实践中查明犯罪主观方面的要求;犯罪的故意和过失、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罪过之间的区分标准;意外事件及其特点;犯罪目的;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理论。
3.于世忠主编:《中国刑法学总论》(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于世忠主编:《中国刑法学分论》(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李峰主编:《民法学》(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第十章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重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概念、条件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重点: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条件及其各自的刑事责任;法律既遂及分类
第十二章 共同犯罪
重点: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第十三章 罪数
重点:一罪、数罪的认定;能够区分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重点:国家结构形式理论(单一制、联邦制模式,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地方自治理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式),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行政区划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制改革与地方分权,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主要内容)。
刑法学
第一章 刑法概述
重点:了解刑法的概念,掌握刑法的解释。
l.简答题:10分;2.案例分析题:10分。
刑法题型和分值:(共45分)
l.简答题:10分;2.论述题:20分;3.案例分析题:15分。
(完整版)政治考研大纲
学科范围考试的子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评价目标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考试形式(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试卷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8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约16 %多项选择题约34 %分析题约50 %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目录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特点及应试方法1.哲学这门学科说小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很有帮助;说大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
北京化工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与样题 硕士研究生考研
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一、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二、适用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三、考试方法:闭卷考试四、考试时间:2小时五、试卷结构:总分:100分,其中概念题15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45分。
六、参考书目: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二版,定价27.5元。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
一、考试范围考试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综合课考试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学科特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具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思想觉悟和专业理论素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学科基础,考察学生是否具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大纲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学科特点、理论体系、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直接理论依据主要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等。
运用这些原理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西方行为科学的关系。
考研政治五大科目构成
202X考研政治五大科目构成要想考研政治考出高分,按照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来复习市必定的。
.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就是揭示考研政治的内容在本质上是考什么的规律。
纵观历年考研政治试题,我们不难觉察,考研政治无非是考5门课程的内容。
什么是考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依据历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规定,考研政治的学科范围包含5门课程: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约24%;X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简称法基)约16%;形势与X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称形政以及当代)约16%。
.从这5门课程考点的特点来看:第—门课是原理: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根本理论、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局部。
从结构来看,《原理》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局部:第—局部是绪论(第1章)。
主要是从整体上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二局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理(第2—4章)。
其中,第2章介绍的是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的根本原理;第3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理;第4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原理。
第三局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原理(第5、6章)。
其中,第5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关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根本原理);第6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开展的历史过程(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原理)。
第四局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理(第7、8章)。
其中,第7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开展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原理);第8章介绍的是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内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原理)。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原理》这门课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开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开展的根本规律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根本,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目录I.考试性质 (1)II.考查目标 (1)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Ⅳ.考查内容 (2)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上义理论体系概论 (5)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9)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4)Ⅴ、题型示例略 (14)Ⅰ.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时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8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16 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 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分析题 50分Ⅳ.考查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 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向。
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与人的存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人和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联系与发展。
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分析方法。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a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劝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利学思维方法。
3.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及其客观性。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休与中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的本质。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价值及其特征。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的功能。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的内涵。
上层建筑的含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石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
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杜会发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
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人的本质。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间题的原则。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个人与社会历史。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气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有制和所有权。
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待点。
剩余价值的含义。
资本的本质。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含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的本质。
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
、资本有机构成。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
资本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利润和平均利润。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3.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2.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3.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3.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百马克思主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