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旱涝灾害研究的近期进展_喻光明
2024年抗旱工作总结
2024年抗旱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面临严重干旱的一年。
在这一年,全国多个地区出现了持续干旱的情况,给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为了有效应对干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合力针对干旱问题的严峻形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将抗旱工作列为重要任务,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或指挥部负责统筹领导。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了政府、气象、水利、农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合力。
二、加强干旱监测预警,及时应对通过建立健全的干旱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干旱发展态势,提前进行预警,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
采取了大面积的遥感监测、气象观测、土壤水分监测等手段,提供了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为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科学调度水源,保障供水安全针对干旱地区的严重水源短缺问题,采取了科学调度水资源的措施,确保了城乡居民的正常用水。
同时,优化供水结构,推广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加大抗旱水井修建力度,提高供水能力和保障水源的可持续性。
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壤侵蚀针对干旱地区易发生的土壤侵蚀问题,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
通过建设护坡、防护林带等工程,加强土壤保水能力,减少土壤流失,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分流失。
五、推广抗旱作物品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抗旱工作中,大力推广抗旱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
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使农民掌握抗旱栽培技术,减少农作物的减产损失。
同时,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提高农业的耐旱能力。
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抗旱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抗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群众的抗旱意识。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普及水资源节约利用知识的宣传,提倡绿色出行、减少用水、合理用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2024年抗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监测预警力度,合理调度水源,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推广抗旱作物品种,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有效应对了干旱的威胁。
中国旱情调研报告
中国旱情调研报告中国旱情调研报告最近,我对中国旱情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中国目前正面临严重的旱情。
据统计,中国有30个省份的7000多个县市中有510个县市遭受干旱,涉及人口2.14亿。
其中,有48个县市的农作物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有20个县市的灌溉用水严重不足。
旱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气候变化。
近年来,中国不断爆发极端天气现象,如干旱、洪水、暴雨等。
气候变化使得中国的降雨不均匀分布,部分地区遭受长时间的干旱,降雨不足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个原因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国家,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水资源利用不均衡。
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短缺。
同时,大规模的工业和农业用水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加剧了旱情的形成。
旱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
首先,农业是中国的重要支柱产业,旱情导致农作物减产,造成农民收入减少。
其次,由于旱情导致水库蓄水不足,影响了供水和发电。
此外,干旱还会导致草原草原退化和森林火灾增加,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针对旱情,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旱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旱情信息,为受灾地区提供救助和支持。
其次,加大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的力度,推行水资源税等措施,引导人们合理利用水资源。
此外,政府还加大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和现代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抗旱能力。
然而,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旱情的治理需要加大投入,而有些地方由于经济困难无法承担,需要政府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其次,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法规制度的建设,加大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
综上所述,中国旱情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但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旱情,希望在共同的努力下,中国能够有效地解决旱情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除涝治水发展现状及防涝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除涝治水发展现状及防涝发展趋势分析一、发展现状表达除涝能力的一项技术指标,又称排涝标准。
设计要求达到的除涝能力,称为设计除涝标准;现在已经具有的除涝能力,称为现有除涝标准。
完整的除涝排水,不仅要及时排除地面积水,而且要及时降低地下水位,排除过多的土壤水。
除涝防渍并举,才能取得除涝保收的效果。
2014-2019年中国除涝面积逐年小幅增长,2019年中国除涝面积为246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26.8万公顷,同比增长1.1%。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侵蚀严重,要加快水土流失防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2019年中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逐年增长,2019年中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732.5万公顷,较上年增加579.3万公顷,同比增长4.4%。
水土流失不但影响山区生态环境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制约着广大山区农村脱贫致富,而且影响到下游的防洪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着城市建设与发展。
2019年中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13732.5万公顷,其中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排名前三的地区是内蒙古、四川、云南,分别是14625、10463.6、10047.7千公顷。
水利堤防是在江、海、湖、海沿岸或水库区、分蓄洪区周边修建的土堤或防洪墙等。
2014年以来中国堤防长度逐年增长,2018年中国堤防长度为31.2万公里,较上年增加0.6万公里;2019年中国堤防长度32万公里,较上年增加0.8万公里。
堤防的主要作用是限制洪水在河道内行洪,在河道内水位较高时,必然对堤防形成冲刷,加上风浪的作用就容易造成堤坡的崩坍,从而形成灾害。
2019年中国堤防保护面积为4190.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49.4万公顷,同比增长1.19%。
二、发展趋势人们虽然兴建了大量的防涝设施,防涝标准有所提高,但是涝灾仍然是对人类的主要威胁。
因此,为了减少涝灾损失,今后对防涝必将更为重视。
研究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涝水预报警报的水平,已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又如涝泛区管理,也是研究防涝非工程措施的重要途径。
中国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及趋势评述
中国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及趋势评述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面积达到了960 万平方公里,其中,干旱区面积较大。
中国干旱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其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干旱区的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因为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将对于中国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的进展及趋势进行评述。
一、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干旱区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造成了许多问题。
一方面,干旱区本身的气候条件恶劣,因此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难以承受物质的侵蚀;另一方面,人类的过度开发也同时对干旱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干旱区的面貌也是不同的,但是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1.水资源不足。
干旱区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长期以来面临着用水难题。
因此,水资源在干旱区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土地退化。
干旱区的土地经常遭受风蚀、水蚀,一旦出现了土地退化,就难以恢复,不仅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于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害。
3.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干旱区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大多数生物难以生存。
因此,干旱区的生物多样性相比其它区域较差,如果不加以保护和恢复,很容易导致物种灭绝。
二、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干旱区恢复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到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农业、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
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已经发展了60 多年的历史。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国际上先后成立了生态恢复学会、生态系统恢复和管理协会、生态系统学会,这些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干旱区恢复生态学也得到了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干旱区恢复生态学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其中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包括:1.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恢复的重中之重,因为植被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轻干旱区面临的压力。
我国旱涝预测的现状及发展
缎定 性标 准 ( 基本 吻台 、 小部 分吻 合、 吻台 ) 以评 不 加 定. 结果 见表 1
表 1 历 年 大范 围 多 雨 带预 测 评 定 年 份 1 硝 9 l7 9 9
I8 9o
准 确 度 基本 吻 合 不 吻 合
不吻 合
年 份 1 9 9o 19 9I
维普资讯
现 代 化 农 业
2【 O・ 第 1 ( 第 2 g ) 2年 期 总 7' 期
我 国旱 涝 预 测 的现 状 及 发 展
蔡 尔诚 , 唐 浩
( 龙 江 ^ 一 农 垦 走 学 , 山 18 0 ) 黑 密 3 8 5
摘 要 : 论 了 当前 气候预 报 存 在 时 问题 , 提 出一 个新 的 解 袅 方 向 : 用 走 气动 能 冬 夏 互 补 达 到 平衡 机 制 , 讨 并 科 可
肥 以氮肥 为主 , 合 施 用 磷 、 肥 及其 它全 价 肥料 , 配 钾
一
些 人 认 为 : 坪 耐 贫 瘠 , 需 要 施 肥 而 忽 视 了 草 草 不
坪营养 的供给 , 导致 草坪 营养不 良, 引起早 衰 。 防治方法 ; 在种 植 草坪前结 合整地 施 足基肥 , ①
从 冬 季 西凤 急 流 较 好预 锄 夏 季 副 热 莆 高 压 , 即相 差 的旱 涝 分 布 , 据 这 个 原 理 对 1 9 - 2 0 根 9 7 01年 的罩 涝进 行 了成
功 预
关键词 : 象; 涝; 测 ; 能互 气 旱 预 动
夏季是农 作 物 主要 的 生育 季节 . 时 大 范围 长 此
I 9 92
准 确 度 小 部 分 蚴 台 不 吻 合
不 吻 合
息地 以短波 辐 射透 过太 气 层 而加 热地 球 各部 分 ( 陆
中国农业洪涝灾害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洪涝灾难探究进展近年来,中国农业洪涝灾难频发,给农业生产和农夫生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洪涝灾难,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学者们不息加大探究力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从洪涝灾难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等方面,介绍中国农业洪涝灾难探究的最新进展。
一、洪涝灾难的原因气候变化是导致洪涝灾难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降水量的不均衡分布和超常的降雨量都加剧了洪涝灾难的风险。
潮湿地区的大规模滑坡、山洪暴发、冰川融化等天气现象也增加了洪涝灾难的发生频率。
二、洪涝灾难的影响洪涝灾难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农作物长时间处于水浸的状态,导致根系缺氧,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水稻等水田作物会受到淹水时间的限制,长时间淹水会导致作物成活率降低、产量缩减甚至死亡。
洪涝灾难还会导致农田肥力流失、植物病虫害的增加,给农夫带来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三、洪涝灾难探究的进展为了更好地应对洪涝灾难,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1. 灾难监测和预警技术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究人员可以对洪涝灾难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对洪灾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准确裁定洪涝灾难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等。
这为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 水文模型的探究探究人员通过建立水文模型,对洪涝灾难的发生和进步进行猜测和分析。
这些模型可以模拟洪涝过程,为农夫提供准时的洪水预警和应对指导。
水文模型的探究不仅可以提高洪涝灾难的猜测准确性,还可以为灾后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3. 抗洪浇灌技术的探究探究人员还在抗洪浇灌技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例如,他们通过改良田间排水系统、强化农田防护设施等手段,提高了洪涝区域的水浸排水能力,降低了灾难对农作物的损害。
此外,他们还研发了水浸适应型植物品种,提高作物的抗洪能力。
四、洪涝灾难应对措施在洪涝灾难应对方面,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排水系统、完善洪水预警系统等。
水利部谈旱涝情况汇报
水利部谈旱涝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近期,我部对全国范围内的旱涝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
经过专家组多方考察和分析,现就我国当前的旱涝情况向领导做如下汇报:一、旱情分析。
据统计,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情。
特别是在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旱情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作物生长和农田灌溉。
这些地区的降雨量明显偏少,导致土壤干旱,农作物生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据当地农民反映,他们正在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这对当地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
二、涝情分析。
与此同时,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明显的涝情。
特别是在江南地区,连续的强降雨导致了当地的河流水位急剧上涨,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据报道,部分地区的农田已经被淹没,农作物受损严重,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洪涝灾害还导致了道路交通中断、房屋倒塌等问题,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应对措施。
针对当前的旱涝情况,我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已经加大了对旱情地区的灌溉水资源的保障力度,确保农田的正常灌溉。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涝情地区的排涝工作,确保当地的排水系统畅通无阻。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旱涝地区的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当地居民做好防范工作。
四、未来展望。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旱涝灾害频发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旱涝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完善应对措施,确保旱涝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以上就是我部对旱涝情况的汇报,请领导审阅。
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随时指正。
感谢领导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水利部。
2023年6月10日。
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总结
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总结一、简介2024年是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的一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显现,我国面临的洪涝、干旱等水旱灾害频发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水旱灾害的防御工作。
本文将对2024年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二、灾害预警和监测体系的完善1.加强气象预警工作。
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暴雨等预警,各地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人员疏散和物资调度等准备工作。
2.完善灾害监测体系。
通过建设气象、水文等监测站点,实时监测降雨量、水位等数据,及时发布水旱灾害预警信息,为灾害预防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水旱灾害风险评估和规划1.开展水旱灾害风险评估。
通过对各地区的地质、地形、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识别高风险区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制定防灾减灾规划。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水旱灾害防御规划,包括建设防洪抗旱设施、改善排水系统、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并确保规划的落地执行。
四、加强抗洪和排涝能力1.加强堤防巡查和维护。
加强对河堤和水库大坝的巡查和维护,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稳定,提高抗洪能力。
2.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加大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加雨水管网和蓄洪设施,提高城市排涝能力。
3.加强水库调度管理。
合理调度水库水位,避免涝灾和干旱灾害的发生,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提高抗旱和节水能力1.加强水资源管理。
通过推行水权交易制度、提高水价、加强水资源监管等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
2.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
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推广节水设施的使用,提高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六、加强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1.加强灾后救援工作。
建立健全的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及时启动救援机制,组织人员和物资投入到灾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24年防汛抗旱的工作总结
2024年防汛抗旱的工作总结2024年,我国面临的防汛抗旱形势依然严峻,全国范围内接连发生了多次强降雨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防汛抗旱成效。
一、加强预警和监测体系建设针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我们在2024年进一步加强了气象预警和水文监测体系建设。
通过加强气象雷达、卫星遥感和实时监测设备的投入使用,提高了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和监测能力,及早发布预警信息,帮助当地政府和居民采取应对措施,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强化水库管理和排涝工程建设针对强降雨带来的洪水威胁,我们加强了水库管理和排涝工程建设。
对于历史上曾发生过洪灾的地区,我们对现有水库进行了加固和修缮,提高了抗洪能力。
同时,加大了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和建设力度,增设了抗洪设施,包括护坡、挡水墙等,减少了城市内涝的发生频率和范围。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措施推广考虑到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我们在2024年进一步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技术推广。
通过修建水利灌溉系统,改造旱作田,提高了灌溉效率,减少了因为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
同时,加大了节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农民使用节水灌溉设施和科学浇水方法,有效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四、加强防汛抗旱队伍建设和应急预案制定为了更好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我们在2024年进一步加强了防汛抗旱队伍建设和应急预案制定。
通过加大对防汛、抗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了防汛抗旱能力。
同时,制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提前做好防汛抗旱应对准备工作。
五、加强宣传教育和群众参与意识面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我们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和群众参与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增强了公众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提高了灾害防范意识。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防汛抗旱工作,通过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组织群众参与到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合力。
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范文(2篇)
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范文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我国的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2024年,我国面临了一系列的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旱情,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团结一致,展现出了强大的抗灾能力和应变能力。
以下是对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的总结,以供参考。
一、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我国面临了连续几个月的强降雨和长时间的干旱。
在面对这些自然灾害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组织部署,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应对工作。
在防汛方面,各级政府加强了对险情的监测预警,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调度,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各级政府积极开展了巡查工作,对堤防、山洪灾害易发区进行了加固和整治,提高了抗洪能力。
此外,各地还积极组织应急抢险队伍,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和转移安置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抗旱方面,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水源的管理和调度,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加大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
同时,各级政府还积极组织人工增雨和引水补充水源,确保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2024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重视。
首先,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
虽然各级政府启动了防汛抗旱预案,但在应对灾害时,有时还是存在一定的懈怠和迟滞现象。
应急预案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各方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提高应对灾害的效率。
其次,宣传和教育工作不够到位。
虽然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但对于普通民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还不够。
有部分群众对于防汛抗旱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不足,导致他们在灾害面前无法做到科学应对和自我保护。
因此,需要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最后,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工作还有待提高。
在一些受灾严重地区,由于物资储备不足,导致救援工作的效果不佳。
《2024年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范文
《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篇一一、引言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稳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旱灾成为农业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湖北省孝感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其农业旱灾脆弱性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分析孝感市农业旱灾的脆弱性,并探讨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期为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势平坦,水资源相对丰富,但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旱灾频发,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孝感市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该地区农业抗旱能力,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抗旱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这一研究对于提升我国农业抗旱减灾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农业旱灾脆弱性分析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1)气候条件:孝感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大,易发生季节性干旱。
(2)地形地貌:地势平坦,缺乏自然屏障,使得旱灾影响范围广。
(3)土壤条件:土壤类型、保水能力等影响作物抗旱性能。
2. 农业生产因素分析(1)作物种植结构:作物种类、生长周期等影响其对水分的依赖程度。
(2)农田水利设施: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抗旱能力。
3.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1)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使得地区对旱灾更为敏感。
(2)农民收入:旱灾对农民的收入产生直接影响,进一步影响其抗旱积极性。
四、风险管理策略探讨1.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提高旱情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抗旱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2.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抗旱能力。
3. 优化种植结构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提高作物的抗旱性能。
4.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024年水利系统抗旱工作总结
2024年水利系统抗旱工作总结摘要:2024年是我国多地出现严重旱情的一年,水利系统积极应对,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抗旱工作。
本文对2024年水利系统抗旱工作进行总结,包括旱情防治部署、抗旱措施、抗旱效果和存在问题等。
总结表明,在水利系统的科学规划和有效措施下,我国在抗旱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人力资源不足、应急响应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旱情,应进一步加强水利系统抗旱工作的研究和创新,加强水资源调配和保护,提高抗旱能力。
关键词:水利系统;抗旱工作;旱情防治一、引言2024年是我国多地出现持续干旱的一年。
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和居民生活,对于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一局势,水利系统积极响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抗旱工作。
二、旱情防治部署2024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水利系统全面部署了抗旱工作。
国家水利部发布了旱情预警,要求各地积极应对,加强水资源调配和保护。
地方水利部门制定了具体的抗旱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和任务。
三、抗旱措施(一)水资源调配在2024年,水利系统加强了水资源调配工作。
根据旱情严重程度,将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重要用水用途的供应。
通过加强水库蓄水、抢险抗旱、减少农业用水等措施,增加了抗旱能力。
(二)节水措施水利系统积极推广了节水措施。
在农业方面,提倡合理耕种、精准灌溉和节水农业技术,减少了农业用水。
在生活方面,鼓励居民节约用水,限制用水,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新技术应用2024年,水利系统积极推广了新技术的应用。
例如,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干旱地区的土壤湿度、水资源分布等进行监测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精细管理和调度。
四、抗旱效果通过水利系统的努力,2024年我国抗旱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方面,及时组织和协调抢险抗旱,保障了重要用水用途的供应。
中国旱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旱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型国家,其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多变,经常发生旱涝灾害。
旱灾和涝灾不仅直接危害农田、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还对城市建设、生命财产等方面造成了巨大损失,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旱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科学防御、精准预测和应对旱涝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将对中国历年来的旱涝灾害事件进行分析,并探究其时空分布特征。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论文首先将获取历年来中国旱涝灾害事件的数据,包括灾害发生时间、灾害地点、灾害类型、灾情损失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形成旱涝灾害事件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空间数据。
2. 借助GIS技术和统计方法,对历年来旱涝灾害事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通过绘制旱涝灾害的空间分布图和时间序列图,分析旱涝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点。
分析的指标包括灾害的发生概率、强度、持续时间等。
3. 探讨人类活动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如何改变了旱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如何通过减缓人类活动的影响来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
三、研究方法1. 数据获取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统计数据及网络资料等,获取历年来中国旱涝灾害事件的相关数据。
2. 数据分析方法:借助GIS技术和统计方法对历年来旱涝灾害事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3. 模型建立方法:建立旱涝灾害事件的空间回归模型,预测未来旱涝灾害的发生概率。
四、预期目标和成果1. 描述和分析中国历年来旱涝灾害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
2. 探讨人类活动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因素,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程度。
3. 建立旱涝灾害的空间回归模型,并预测未来旱涝灾害的发生概率。
4. 为中国旱涝灾害防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近500年我国特大旱灾的研究
近500年我国特大旱灾的研究
谭徐明
【期刊名称】《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3(23)2
【摘要】基于我国近500年历史旱灾资料,对其中持续特大干旱及旱灾个案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规律进行了探讨。
指出干旱虽是常见的气候现象,但若是大范围、全流
域乃至多个流域的持续干旱,则会酿成大灾。
如明崇祯年间的持续数年的特大旱灾
造成了水源和粮食的极度消耗,自然灾害导致了经济的全面崩溃,最终导致了朝代的
更迭。
本文以史为鉴,对我国现代面临的严峻的干旱缺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进而提出应将防范的重点集中在对社会影响极大的特大旱灾上,并且应当针对重旱、极旱的减灾对策及早研究和部署,行动越早就越主动。
【总页数】7页(P77-83)
【关键词】特大旱灾;中国;极旱个案分析;防灾减灾对策;气候;自然灾害
【作者】谭徐明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16
【相关文献】
1.我国重特大干旱灾害频发原因探析 [J], 吴玉成
2.基于AHP的我国重特大干旱灾害综合评判指标及其应用 [J], 高辉;苏志诚;屈艳
萍
3.反思我国西南地区特大旱灾全面加强生态脆弱区的湿地保护 [J], 马广仁;鲍达明
4.新世纪我国发生特大干旱灾害对粮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J], 张世法;苏逸深
5.我国西南地区2009年秋季特大旱灾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J], 张新主;章新平;关华德;谢自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旱涝影响因子探讨
我国旱涝影响因子探讨
唐佑民;郭岚
【期刊名称】《地理科学》
【年(卷),期】1990(10)1
【摘要】本文从统计角度对我国东部早汾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旱涝主要影响因子是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太阳黑子数改变和ENSO等.其中ENSO影响最为广泛,在厄尼诺年或后一、二年,对早涝的影响尤其明显。
上述因子对早涝的影响方式一般以后延相关,通过2一5年高频振动周期反映出来。
【总页数】9页(P77-85)
【关键词】旱涝;影响因子;周期;相关
【作者】唐佑民;郭岚
【作者单位】成都气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16
【相关文献】
1.利用沃尔什系数讨论我国旱涝型影响因子 [J], 唐佑民;翟武全
2.我国东部旱涝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J], 张先恭;魏凤英
3.利用沃尔什系数讨论我国旱涝型影响因子 [J], 唐佑民;翟武全
4.我国城市风貌评价及其影响因子的探讨与分析 [J], 苏剑鸣; 胥曌
5.广东省汛期旱涝成因和前期影响因子探讨 [J], 梁建茵;吴尚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汉平原渍涝灾害遥感的初步研究
江汉平原渍涝灾害遥感的初步研究
喻光明
【期刊名称】《水科学进展》
【年(卷),期】1994(5)1
【摘要】提出了采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研究渍涝灾害的方案,其内容包括:(1)信息源选择与信息处理1(2)清访机理与灾情分析;(3)灾情预报与防治决策。
讨论了实施技术系统的基本功能:(1)图像与数据处理1(2)基本信息的提取与分析,(3)损失分析模型与预报模型。
作为本方案论证的一部分,还介绍了笔者近期在这一领域中的部分研究成果。
【总页数】7页(P64-70)
【关键词】渍涝灾害;江汉平原;遥感仪
【作者】喻光明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16
【相关文献】
1.洞庭湖区城镇渍涝成因及防治对策——以湖南省汉寿县城渍涝灾害分析为例 [J], 吕爱钦
2.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中苄嘧磺隆的残留动态初探 [J], 程玲;李俊凯;王勇
3.江汉平原涝渍微地貌变异特征及生态农业模式应用研究 [J], 刘章勇;陈阜
4.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成因、演替与分异规律研究 [J], 刘章勇;刘百韬;李必华;蔡承智
5.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分异规律研究 [J], 李必华;刘百韬;李正浩;刘章勇;李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DEM的洪涝灾害信息提取与损失估算
基于DEM的洪涝灾害信息提取与损失估算
喻光明;王朝南;钟儒刚;邹尚辉;张金霞;赵俊华
【期刊名称】《国土资源遥感》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数字高程模型作为洪涝灾害遥感研究的辅助信息源可以提供两类信息,一是地面点的高程和所处地形部位以及与领域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背景数据,二是研究区高程-面积关系、高程-容积关系及面积-容积关系等基本关系信息。
利用这些背景数据和基本关系信息,结果洪水期遥感图像的解译,可以获取洪水淹没范围,淹没区积水量,水深、淹没历时以及作物受灾程度等灾情信息。
本文阐述了这种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总页数】9页(P42-50)
【作者】喻光明;王朝南;钟儒刚;邹尚辉;张金霞;赵俊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16
【相关文献】
1.洪涝灾害承灾极限与灾害损失估算模式的探讨 [J], 王朝南;
2.基于洪灾损失率的北沙河洪水影响损失估算分析 [J], 孟晓路;张利;石凤君
3.基于Sentinel-1的洞庭湖区洪涝灾害信息提取与分析 [J], 李军;张维;许欣
4.基于污染损失率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经济损失估算 [J], 刘静;黄标;孙维侠;王志刚;胡文友
5.基于GF-3号遥感影像水体信息提取的郑州市洪涝灾害监测 [J], 王景旭;邱士可;王正;王超;杜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关于抗旱的工作报告
2024年关于抗旱的工作报告一、工作背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我国也不幸受到了严重的旱灾影响。
2024年,我国各地区普遍面临了旱情严峻的挑战,其中包括持续高温、降雨不足、土地干旱等问题。
为了保护农田、维护生态环境,我国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抗旱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报告旨在总结2024年我国的抗旱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和措施。
二、工作总结2024年,我国各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
尽管气象部门提前对干旱等天气事件进行了预警,但一些地区仍无法有效应对,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
抗旱工作总体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大水资源调度力度。
各地区根据旱情程度,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包括增加水库蓄水量,加大水资源调度力度,确保了人民的饮水安全和农田的灌溉需求。
2. 推广水资源节约利用。
针对旱情,各地区普遍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农田用水效率。
同时,也加强了水资源管理,遏制了非法用水、浪费用水等不良行为。
3. 完善抗旱应急预案。
根据旱情的严重程度,各级政府及时启动了抗旱应急预案,确保了防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也对人员组织、物资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和加强。
4. 积极开展科技研究和技术培训。
各地区加强了科研力量,推动了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灌溉技术的创新。
同时,在抗旱工作中也加强了人员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应对能力和水平。
三、问题分析在2024年的抗旱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 抗旱应急响应不够及时。
在旱情发生后,一些地区应急响应的速度还不够快,导致一些农田灌溉临时措施没有及时到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 技术创新不够突出。
虽然各地推广了一些节水灌溉技术,但在旱情面前,这些技术还不够成熟和普及,需要加大科研力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3. 社会参与度不高。
尽管抗旱工作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但在一些地区,社会参与度还不够,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抗旱意识和履行责任的意识。
全球增暖下我国旱涝灾害可能情景的初步研究
全球增暖下我国旱涝灾害可能情景的初步研究
陈家其;施能
【期刊名称】《地理科学》
【年(卷),期】1995(15)3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我国东南沿海、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可能增加;而黄河中游以南和华北平原干旱可能增加.这一变化特征与本世纪暖期降水分布变化,以及与CO_2倍增情况下气候模似结果基本一致.
【总页数】7页(P201-207)
【关键词】气候增暖;旱涝灾害;灾害预测
【作者】陈家其;施能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16
【相关文献】
1.全球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的响应及其情景预估 [J], 江志红;刘征宇;乐旭;郭维栋;陈威霖
2.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及其影响与对策研究 [J],
3.七十年代全球地面气温的初步研究(三)——我国东北冷、暖夏年全球温度场的分布 [J], 章名立;王铭如;董洪年;张碧月
4.全球变暖与中国旱涝灾害大势的初步研究 [J], 陈家其
5.全球增暖对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 [J], 陈泮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旱灾的地理分布特征与灾情分析
中国旱灾的地理分布特征与灾情分析
傅伯杰
【期刊名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1991(5)4
【摘要】本文以农业灾害统计资料为基础,较系统地分析和探讨建国以来各阶段、各地区的旱灾状况及灾情的波动特征,旱灾和灾情的区域分异特征。
分析旱灾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提出减灾对策。
【总页数】8页(P1-8)
【关键词】旱灾;灾情;成灾率;中国
【作者】傅伯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23
【相关文献】
1.新中国60年来贵州农业旱灾特征分析 [J], 张运凤;王莉;雷宏军;商崇菊;陈学凯
2.中国黄连木的地理分布与生境气候特征分析 [J], 符瑜;潘学标;高浩
3.中国近50年旱灾灾情分析 [J], 李茂松;李森;李育慧
4.辽宁省农业气象干旱灾情\r时空特征分析 [J], 王旖旎;杜鹃;徐伟
5.内蒙古干旱灾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佟宝全; 毕其格; 阿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旱涝灾害研究的近期进展①喻光明(地理系) 摘 要 在旱涝灾害研究中,我国许多学者近几年来作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本文试图从历史时期旱涝灾害时序变化规律研究、旱涝灾害形成机理和触发机制研究、灾害损失估算研究和灾害预报与防治对策研究等四方面介绍我国旱涝灾害研究的近期进展,并试图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这一研究领域的生长点。
关键词 旱涝灾害;基础研究;近期进展;中国0 引 言旱涝灾害是我国季风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
随着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深入,我国旱涝灾害研究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旱涝灾害研究涉及气象、水文、地理、农业等学科的众多学术领域,在这些学科中,许多研究者从自己专业角度出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由于涉及面广,学科资料分散,因而一般很难窥其全貌。
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来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及积累的资料,试图综合评价这一领域研究的近期进展。
旱涝灾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历史时期旱涝灾害的时序变化规律;二是旱涝灾害的形成机理和触发机制;三是旱涝灾害的损失估算;四是旱涝灾害的预报防治对策。
国内在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本文以此为线索,探讨了旱涝灾害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旱涝灾害研究的若干生长点。
1 历史时期旱涝灾害的研究1.1 历史资料的量化处理及旱涝分型研究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年际变率大,江河众多,河流冲积平原和河流三角洲地势低平,因而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的编绘对抢救历史文献和研究我国的旱涝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习惯上把历史资料记录中记载的旱涝灾害划分为五个等级:涝、偏涝、正常、偏旱、旱。
各等级的降水量标准各地不一样,北京气象台规定[2]:年降水量R≥800mm为涝;625mm≤R≤800mm为偏涝;465mm≤R ≤625mm为正常;300mm≤R≤465mm为偏旱;R< 300mm为旱。
对于江汉平原,习惯上规定:大涝,日降水量≥200mm;或三日降雨量≥300mm;中涝,日降雨量≥150mm,或三日降雨量≥250mm;小涝,日降雨量≥100mm,或三日降雨量≥150mm,还有一种详细的等级划分方法[3],把旱涝史料和实测降水量资料划分为7级40种灾情组合,并对文献记录作如下量化处理: d旱=1/2d大旱=1/4d特旱;f水=1/2f大水=1/4f特水。
即把旱灾年、大旱年、特大旱年、正常年、水灾年、大水年、和特大水年的相当年降水量距平值分别规定为-0.25、-0.5、-0.75、0、0.25、0.5、1。
对有降水资料的序列,根据季节降水量(Pi季)占多年平均降水量(P季)的比值大小及受灾面积多少,采用水文界习惯的划分方法:春季、冬季,湿润系数e=Pi季/P季=1.0~1.3时为水灾,e>1.3为大水;夏季和秋季,e=1.1~1.4为水灾,e>1.4为大水;特大水年规定为e=2.0~2.3。
对于旱涝指标的确定,还有其他一些提案[4、5]。
其中,结合特定区域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讨论更多[6、7]。
对于历史时期旱涝演变规律的认识,主要来自于旱涝分型的研究;旱涝分型具有时效性,用最优分割法可以确定旱涝分型的时效尺度[8];利用旱涝县次可以建立历史时期旱涝指数序列[9];旱涝分型研究在认识区域气候历史时期演变规律上有积极的意义[10],尤其是在周期率与突变特征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11、12]。
干旱指标的研究也有一些进展,通过干旱指标的研究也可以认识气候的跃变规律[13、14]。
1.2 近五百年来旱涝灾害的研究近五百年来旱涝灾害的研究是最近一个时期旱涝灾害研究热点之一,1975年10月下旬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会议”就这一论题作了较充分的交流[15]:北京市近五百年曾有六次干湿波动,平均波长为80年,但多雨期一次比一次缩短,少雨期则一次比一次增长,在百年左右周期的尺度上,旱化趋势很明显;就我国东部季风区而言,近五百年(1401~1900)来华北冀鲁二省干湿变化基本一致,长江中游鄂、湘、赣三省干湿变化亦相同,渐与闽台相仿,广东与广西的差异超过了广东与福建的差异,苏、皖是旱涝变化较为繁感的地区;保定地区近五百年降水量百位数序列的主要周期为20年、5年和准二年;根据各站逐年的旱涝级别,目前已绘制了华北及东北地区近505年逐年的旱涝等级分布图,并用分枝分析法定出了6个型。
人们试图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研究近五百年来气候的旱涝变化:黄帝陵古柏年轮样本研究表明,陕西近500年的气候变化经历了旱、涝期各三次,而且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108~118、59~63、29~39、24~26、9~11、2~3年的周期变化[16];用旱涝面积指数可将广东地区510年(1470~1979)的气候变化划分为3个一级干湿期和10个二级干湿期,将广西划分为4个一级干湿期和9个二级干湿期[17];相关分析表明,长江下游近500年的旱涝变化存在2~3年、5~6年、7~14年, 17~20年和27~32年的显著周期,它们分别与低纬大气环流的准2年振荡、6年左右的厄尔尼诺现象(El N ino)、太阳活动的准11年周期以及36年左右的南方涛动相对应[18];根据旱涝演变中盛行7~8年周期可将山东1470~1985年的旱涝演变划分为60个气候时段,用模糊判别法可将其归纳为5个气候阶段[19]。
我国(100°E以东地区)近500年来旱涝有2~5年、11~13年、20年和30年左右的周期,形成了多层次的旱涝振荡;本世纪以来,我国各地旱涝变化是近500年来旱涝变化中的一次波动,在这次波动中,干的趋势有所增长;各区近500年来都有7次左右干、湿交替,进入本世纪各区一律转入干期[20]。
全国各地关于近五百年来旱涝灾害的研究还有许多报道[21~24]。
总的来看,我国近500年来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是南方大于北方,东部大于西部;湿期延续的时间是南方长于北方,东部长于西部;从演变的趋势上看,湿期在变短,干期在增长,近代气候有旱化趋势。
1.3 其他时间尺度的旱涝灾害研究对于更长时间尺度的旱涝变化研究,由于历史记第17卷第3期 咸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8月① 收稿日期:1996—09—19录的详尽程度不一而存在许多困难,要恢复气候变化序列,研究旱涝演变规律必须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
根据冰川、地质、沙漠、湖泊、树木年轮及历史文献记录等历史气候研究成果,可恢复我国西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序列[25];把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同旱涝级别的划分与同期实测降水量建立关系,可恢复中原地区近2200年来相当年降水量变率的时序,结合近代分析方法,还可研究中原地区近5000年来降水量的变迁[3];荆江地区近2000年来可分为8个洪涝灾害期,洪涝灾害期的延续时间趋于拉长,灾害期之间的间隔趋于缩短,今后洪涝威胁不但不会有明显好转,而且有可能变得更为严峻[26];采用平均湿润指数1.24为界可把我国东南地区近2000年划分为长短不等的10个旱期和10个湿期[27];利用树木年轮学的方法,可给出西安近600年的旱涝指数曲线[28];应用马尔科夫链和门限自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历史时期旱涝游程具有较大的相关性[29][30]。
近百年来以及更短时间尺度的旱涝变化研究多偏重于机理分析(如后所述),在时空变化方面也有一些报道:采用移动平滑法、差积曲线法、自相关分析法、谱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综合研究表明,近百年来长江水旱变化的双振现象似乎与Baur的“太阳指数”双振动有关,且长江干旱年常常伴在El Nino现象出现之后[31];黄河流域[32]及河南省[33]近百年来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及突变规律以及我国近百年来的雨量变化[34]均见诸报道。
对湖北省近40年旱涝的轻重程度[35]及陕西省近30年夏季旱涝[36]也有一些研究。
2 旱涝机理分析通过对渍害机理[37]及渍害田生态特征[38]等的一系列研究,我们认识到: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中的活跃因素在演变过程中发生灾害性耦合的表现,是自然环境结构特征的本质反映[39~40]。
旱涝灾害的形成是承灾区人类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和气候、植被、土壤、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促使地表水动态和地下水动态发生灾害性耦合的结果[41]。
影响我国旱涝变化的因子很多[42],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造就了我国气候旱涝变化的独特规律。
2.1 季风环流影响季风环流的变化是造成我国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系列成果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关系[43~44]: 1973~1979年850、500及200百帕三层热带网格点上的U、V、T资料分析表明,初夏东半球低纬地区过赤道偏南气流的强弱与长江中下游梅雨期旱涝显著相关,并可看作是先兆,即过赤道气流为多通道型,南风分量强,水汽输送丰盛,梅雨期易出现涝,反之则旱;6~8月,若用对流层中季风气流代表季风,则江南将由西南季风影响逐渐转为东南季风影响,两者相互消长,西南季风强,长江中下游主涝,东南季风强则主旱,因此,西南季风的强度指数可以作为长江中下游雨量和旱涝预报的指标;长江流域洪涝年西风急流轴位置比干旱年偏南5个纬距,东、西风急流的强风中心比干旱年偏强、位置偏东,洪涝年在105°E通道上的越赤道气流比干旱年明显,并有一周的振荡周期;在东亚季风区,洪涝年辐散中心比正常年偏西,且有明显的正常经圈季风环流,干旱年比正常年偏东,且季风经圈环流不典型;东亚北半球的季风系统洪涝年比干旱年偏南7~8个纬距,但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冷高压的位置只有在东西方向上略有偏离;初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量的多少与4~5月30°N附近、110°~130°E区域内夏季风活跃程度有显著关联,若这一区域内南风分量明显较常年偏强,则对应该年的梅雨属于涝年,相反,较常年偏弱则属于旱年。
此外,驻波的路径与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特征有着明显的遥相关[45]。
从大气运动的角度上看,东亚大气环流异常是引起我国夏季旱涝的重要触发机制[46],在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49]、海河流域[50]及福建沿岸[51]季风异常对旱涝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2.2 海温场效应海温场异常是促使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引起我国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大范围地区持久性旱涝灾害的形成,往往是大气环流异常变化与持续所引起的[52]。
东亚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除与长波和超长波异常有关外,在大气-海洋耦合系统中,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尤其是海洋大范围持续的海温场异常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过去对季风和季风环流的结构及其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与旱涝的关系研究,大多是从季风环流与整个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及异常的角度进行的,对海温场变异与旱涝灾害相关关系研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