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官及其活动与中唐文学(一)
我国历代谏官制度及十大著名谏官 续二
我国历代谏官制度及十大著名谏官续二我国历代谏官制度及十大著名谏官 (续二)(一)谏官言者无罪谏官,是专司谏诤之职的,国家设立谏官的目的,就是让他讲话,所以谏官是言者无罪的,讲错了也不要紧,所谓谏言不咎,谏官不罪。
这里有两件史实很能说明问题。
一件是:唐元和三年(公元880年)四月,白居易初授拾遗时,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
依照惯例,在四月举行的“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的科举考试中,皇甫shí在对策中,抨击时政,语言激切。
牛僧儒、李宗闵也力诋宦官和权贵。
当时的考官是吏部侍郎杨玉陵、吏部员外郎韦贯之,他们主持正义,不仅录取了这三个人,而且还使他们名列前茅。
这就激怒了宦官和旧官僚李吉甫。
据《资治通鉴》说:“李吉甫恶其直言,泣诉于上。
”宦官和旧官僚一齐合力攻击这次考试。
于是宪宗命裴jì、白居易等六人复查。
复查结果,同意杨玉陵、韦贯之的“策为上策”。
可是宦官集团不肯罢休,继续“泣诉,请罪于上”,结果唐宪宗听信谗佞之言,黑白颠倒,罢黜杨玉陵、韦贯之,对参加复查工作的裴jì罢翰林学士,除户部侍郎,其他参加复查工作的人也都受了处分,而白居易也参加“考复”工作,而且慷慨陈词为杨玉陵、韦贯之、裴jì等人辩护,却未受处分。
裴jì出翰林院时,白居易遂上《论制科人状》说:“臣伏以裴jì、王涯、卢坦、韦贯之等皆公忠正直,内外咸知,所宜授以要权,致之近地。
”用这些人“则必君子之道长”,退这些人,“则必小人之道行。
”“臣职为学士,官是拾遗,日草诏书,月请谏纸;臣若默默,惜身不言,岂惟上辜负圣恩,实亦不负神道。
所以密缄手疏,潜吐xiě诚;苟合天心,虽sǐ无恨。
”这是多么激烈的言词~也足见白居易忠于谏官之职守,以致唐宪宗不能容忍。
但由于白居易是谏官,而谏官是“言者无罪”的,“不宜阻居易言”,所以唐宪宗只能怒而哀叹道:“白居易小子,是朕拨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只能“难奈”而已,不能治罪。
2021届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所谓言官,是指拥有上疏言事和弹劾官员权力的官员,包括监官和谏官,合称台谏。
监官就是职司监察的官员,主要秉承皇帝旨意监察各级官吏;谏官则是负责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谏、促其改正的官员。
随着皇帝集权的强化,谏官制度自元朝以后便遭到虚置甚至废止。
不过,监官却承继言官的传统,兼负谏官的职责。
在明代,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明代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
明代言官制度既具有专业性督察和通盘性监督并举的特点,又具有“位卑权重”的特点。
一般而言,六科给事中是对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督,属于专业性督察;都察院御史则对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进行监察,属于通盘性监督。
这是大面上的专与通的结合。
实际上,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通”结合的特点。
六科给事中虽然针对六部事务进行专门性监察,但也对其他事务进行通盘性的监督。
如洪武间,工科给事中陈洽等人上疏称:如果大臣犯了重罪,虽蒙皇帝恩宥,上朝时不宜仍列本班,必须稍加降抑,以示劝惩。
显然这不是对工部事务作监察,而是对刑部和礼部事务进行督察。
因此,明代言官既有专业分工,又不受分工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纠弹和监察功能。
而且,明代都察院与六科互不统属,可互相弹劾,彼此制约。
明代言官的两大主体——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均只是正七品官员,但却拥有对上至内阁首辅,下至州县官吏进行弹劾和纠察的权力。
特别是六科,虽然官员品级很低,但却是个独立的机构,无上级机关掣肘,可以有效实行监察。
明代言官之所以设计成位卑权重的模式,与传统言官制度一样,主要是考虑到监察的有效性,如果言官地位很高,他就会“爱惜羽毛”和“明哲保身”,不愿冒政治风险去监察他人,以免受到还击。
地位低的言官,会在“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心理驱使下,孤注一掷地弹劾权臣,即使被贬也损失不大;若冒险成功,则一战成名,名利双收。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经典原文6求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太宗 威容 俨肃, 百僚 进 见者, 皆 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见到他都
失其
举 措。 ……者:……的人。
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举措:举止。
太宗知 其若 此,每见 人奏 事, 必假 颜 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表现出和颜悦
色, 冀 闻 谏诤,
知政教得 失。
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劝谏的话,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
《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是一部政论性的史 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 与臣下魏徵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 谏奏疏。
《贞观政要》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 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 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诫 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 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
诵读第二段,完成以下各题。
[突破词句]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顺,指天下太平) (2)惟君臣相遇.(对待) (3)幸诸公数.①相匡.②救 ①(读shuò,屡次,多次) ②(救,帮助) (4)冀.①凭直言鲠.②议 ①(希望) ②(耿直)
(5)后.从谏则圣(君主) (6)实愿罄.①其狂.瞽.② ①(竭尽) ②(愚妄无知,自谦之词)
不能受谏,
安能谏人?”
恒:常常。以:
不能接受别人的劝谏,又怎能劝谏别人?”因为。安:怎么。
贞观八年,
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
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
则 自 内省, 恒恐 上不 称天心,下为百 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
论唐代谏官魏徵之历史形象
論唐代諫官魏徵之歷史形象一‧前言二‧魏徵之家世三‧對魏徵歷史形象的一些淺見1‧論魏徵之忠誠:忠誠乎?2‧論魏徵之行為:正直乎?無私乎?諂媚乎?3‧論魏徵之諫諍:畏懼乎?敢言乎?聽從乎?4‧論魏徵之品性:愛財乎?四‧結論姓名:鄭勇智職業:北市雙園國中歷史教師電話:(02)22681636聯絡住址:北縣土城市中央路四段25—7號5樓戶籍地址:北縣土城市員信里21鄰福仁街45號7樓一‧前言談起唐代諫官魏徵,相信凡是讀過中國歷史的人,一定不會對其陌生,其與唐代名君太宗的合作關係,常被喻為史上君臣合作的典範;其本人在歷史研究與教學上,更是強烈地被賦予正陎的評價,詴以較近新舊版國中教科書為例:舊版談魏徵曰:「‧‧‧太宗又以能容納直諫聞名,魏徵便常當陎批評其缺失‧‧‧」(注1),新版則以「忠直敢言」四字形容魏徵(注2);若以史學研究來看,史書上唐太宗的一席話:「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注3),更是把魏徵的歷史形象及評價推到最高點。
正因如此,魏徵在吾人之集體記億裏,形象一直非常良好,無懈可擊。
然而魏徵真如此完美嗎?本文詴尌此點加以探討,其目的並不在於推翻魏徵在歷史上所有正陎評價及形象,而主要在於提出一些關於魏徵歷史形象的另類個人看法,希望藉此刺激大家重新思考,達到參考目的。
由於筆者能力、時間‧‧‧等皆有限,寫作疏漏、不全、謬誤之處在所難免,尚請讀者多包涵諒解,不吝指正。
二‧魏徵之家世論及魏徵,若欲了解此人,不能不先從其家世看起。
史上關於魏徵家世的記載並不多,其中描述較多的是唐代著名史家李延壽所著的《北史》,此人約與魏徵處同期,其《北史》中有篇關於魏徵父親的記載,其中談及魏徵的家世(注4),但諷刺的是,該篇記載竟然是附屬在別人的列傳之內(注5)。
李延壽之後,關於魏徵家世的記載皆描述不多,舉例來說:唐朝吳兢於其《貞觀政要》中只提到「魏徵,鉅鹿人也。
唐代谏官制度研究
唐代谏官制度研究唐代谏官制度研究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官僚体制发展最为完备的时期之一。
作为唐代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谏官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谏官的选拔、职责和影响三个方面,对唐代谏官制度进行研究。
一、谏官的选拔唐代谏官的选拔非常重视学问才能和品德修养。
首先,候选人须通过科举考试,包括进士科、明经科和明经解试。
进士科是选拔官僚的核心科目,明经科和明经解试则重视候选人的文学修养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唐代谏官还需要经过宰相和吏部的审核,确定一个有节操和胆魄的人来担任谏官。
经过严格审核和比较,选拔出的谏官才有资格进入宫廷,并为皇帝提供建议和批评。
二、谏官的职责唐代谏官的主要职责是对国家政治和社会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
他们有权利直接面对皇帝,并发表对政治决策的意见,对处理国家大事提供建议。
此外,谏官还经常执行“直言谏敕”的任务,即向皇帝写信,直接指出帝王的错误和需要的改善之处。
谏官在政治决策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言论往往影响到皇帝的决策和国家的发展。
当然,他们也必须谨慎行事,遵循规定,毕竟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皇权至高无上。
三、谏官的影响唐代谏官制度的实施对唐代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对统治者的约束。
在最高权力者旁听与选取谏官的过程中,皇帝被传递了民意和批评,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政策的反馈,还可以知道百姓的真实状况,从而使政府更加贴近民生。
其次,谏官制度提供了一个对背离道德和公正的政治决策进行监督的机制。
唐代皇帝经常面临各种建议和批评,这使得政权变得更加科学和合理。
谏官的存在也增加了政治决策的透明度,减少了腐败和不公正行为的发生。
最后,谏官制度对于提高士人的伦理道德和政治素养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推动了士人的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总结起来,唐代谏官制度通过选拔优秀人才,赋予他们直言敢谏的权利和责任,从而为唐代政府提供了重要的批评和建议。
论唐代谏议制度下谏官的生存状态
论唐代谏议制度下谏官的生存状态摘要:手握生杀予夺之权的帝王即便再贤明也会有自满自大自负的毛病。
所谓伴君如伴虎。
围绕在他身边的谏官们实属不易。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谏议制度发展史的简单梳理以及唐代谏官的活动,分析在唐代这样一个谏议制度成熟起来的良好环境中谏官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唐代,谏议制度,谏官,生存状态和众多制度的源起一样,先秦时期是中国谏议制度的发轫期。
殷商以前,这个时候谏议状况只能从后人的零散记载中窥得几分。
殷商以后,出现了以进谏为主的官职。
例如,《周礼.地官》里面就记载,西周设有“司谏”一职。
到春秋战国,各国渐渐开设诸多名目的谏官。
如“大谏”、“御史”和“郎官”等,但都不是专门的职务。
秦汉时期谏议制度的一大进步在于,出现了专门衙署和专职谏官。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引人瞩目的变化在于门下省的设置。
要知道,谏议大夫、给事中和散骑常侍等谏官都属于其下属职位。
历史晃晃悠悠,终于到了唐朝,这个辉煌的朝代,方方面面都是后代中国人骄傲的榜样,在谏议制度上也做的相对完备。
在这一时期,职官设置日趋完备,谏官的职权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唐代沿袭隋朝设三省六部制。
其中隶属门下省的有给事中、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补阙、左拾遗、起居郎。
隶属中书省的有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
而且从理论上讲,唐代的君王都非常重视谏议制度,把劝谏与纳谏当作为政之本。
没有什么比君王的重视更为关键了。
因为无论劝谏还是纳谏,君王都是这其中的关键性人物。
一个重谏的君王起码不会是个十足的昏君。
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越到后来,谏议制度越走向衰乃至于亡。
在明朝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的时代,就几乎算是名存实亡了。
对皇帝的监察已经微乎其微。
反倒是皇帝们们重点加强了对大臣的监察。
明代的东厂,根本就是特务机构。
所以综观中国整个历史,我们发现唐代无疑是谏议制度达到成熟并真正发挥积极作用的时代。
民主这个词,是西方传进来的,不是中国本土产物。
如果要在中国历史中找到一个相对民主的朝代,那么大唐必当仁不让了。
试论唐代东宫谏官之职掌及其体系之形成
6
江 苏 科技 大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21 0 1年
( ) 一 其他 诸职 均 有 “ 职拟 ” 对象 , 在朝 官 序 即 列 中都有 相应 的比拟职 官 , 太子 宾客 没有 , 唯 因而
此 职较 为特 殊 。其 根本 原 因在 于 太 子宾 客一 职 , 并 不 属 于 太 子 左 春 坊 、 春 坊 的 职 官 序 列 , 中央 右 与
V o1 1 N O 4 .1 .
De . 20 c 11
Hale Waihona Puke 文 章 编 号 :1 7 —0 5 ( 0 1 0 — 0 0 — 0 6 3 4 3 2 1 )4 0 5 7
试 论 唐 代 东 宫 谏 官 之 职 掌 及 其体 系之 形 成
王 琪 ,李 文 才
( 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 , 苏 扬州 250) 扬 江 2 0 2
生 变化 , 其 职 掌 却 基 本 固定 。唐 代 东 宫谏 官 的发 展 , 唐 初 统 治 集 团 内部 的 权 力 之 争 , 其 是 围 绕 皇 但 与 尤
权 争 夺 的政 治 斗 争 之 间 , 着较 为 密切 的联 动 关 系。 有
关 键 词 :唐 朝 ;东宫 ; 官 ; 治 斗 争 谏 政 中 图分 类 号 : 4 K2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找 出属 于东宫 谏官 的成员 共有 七种 。其具 体名 称 及 职责 , 见诸 表 1 。
以下结合 表格 内容 , 东 宫谏 官诸 职 之 职 掌 对
等情 况 略加解 释 :
排 比, 对东 宫谏 官 略加探 析 。
表 1 东 宫 谏 官构 成 暨 职 掌简 表
唐典 譬 ’ 六
新 书 篓 ’囊 蓄 ’ 侍 、 唐 耠 奖 纳 献 从 、 启 奏
宋代谏官制度
宋代谏官制度宋代的谏官制度是宋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宋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一种政治制度,又是一种政治思想。
正是由于这种制度,使宋朝政治、社会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使宋朝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治、司法和政治体制。
宋代谏官制度始于宋高宗,当时宋高宗命令萧满调整和完善官制,并且充分发挥了谏官的作用,以帮助宋高宗完成他的政治、军事任务,为宋朝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时谏官的地位非常尊贵,谋士可以在任何时候向君王直接报告他们的意见。
宋高宗也设定了大臣的政治职权,如发布令,审查信件,审查案件,发表反对意见等,这都预示着谏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宋代谏官制度按照责任体系划分,责任由上至下分布,由朝廷高级官员负责接受和处理大臣以及下属官员的报告,这些报告可以是关于官场的贪污滥用,或者是对官场的改革的建议。
因此,谏官的制度促进了宋朝内部监督的完善,有助于防止官员的腐败。
在宋朝,没有一位官员可以触犯宪法,上至朝廷高官,下至庶民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天下大家齐心协力,保护宪法,维护政治秩序,这正是宋朝谏官制度的最终成果。
此外,宋朝也发展了一个谏官文化,也就是“抒怀诗”文化。
抒怀诗是一种表达谏官自身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它既反映出谏官们的批判性思想,又反映出他们的理想形象。
宋朝的谏官文学,以“岳阳楼记”、“杨子令传”、“易言论”等作品,尤其是苏轼、柳宗元、吴自牧等人的抒怀诗代表了宋代谏官文学的最高成就。
可以说,宋代通过谏官制度及其与之相关的文化,不仅丰富了宋朝历史上的政治活动,而且推动了宋朝的繁荣发展。
宋朝的谏官制度在当时的政治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使宋朝成为一个古典社会。
宋代的谏官制度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成果。
在当今的政治发展中,宋朝谏官制度也得到了良好的借鉴,学习和发展。
陈子昂的谏诤实践及其文学地位的确认
陈子昂的谏诤实践及其文学地位的确认作者:傅绍良来源:《人文杂志》2008年第03期内容提要在唐代文学史上,陈子昂享有极高的声誉,被推为唐诗之祖,其文学理论和创作在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实,从时间上来说,陈子昂不是唐诗革新的开风气者,但他的理论倡导和创作示范却起到了他人不能起到的作用,这是确定其文学地位的重要原因。
而陈子昂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又与其诤官身份和谏诤活动密切相关。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陈子昂的文学成就的取得和文学地位确立,是一个谏官的价值在艺术上的体现。
关键词唐诗陈子昂谏诤〔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3-0118-在唐代文学上,陈子昂所得到荣誉极高,“唐之名人无不推之”(注: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四上。
,后人更称其为唐诗之祖,“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
不但《感遇诗》三十八首为古体之祖,其律诗亦近体之祖也。
”(注:方回:《瀛奎律髓》卷1。
可见,唐诗的发展与陈子昂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关于陈子昂的文学贡献,唐人及后人论述得很多。
但如果称其为唐诗之祖,那么陈子昂就应有让唐诗具备自己的特质的东西,他的理论和实践能得到唐代的普遍认同,唐代文学能从陈子昂那里得到自我确认。
陈子昂是否完成了这一使命呢?是什么因素促成他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呢?联系其生平,我们认为,谏官身份及其谏诤实践对陈子昂的文学地位的确立具有重要影响。
一人们对陈子昂的评价重在其“变”之功,如卢藏用云:“(子昂)崛起江汉,虎视函夏。
卓立千古,横制颓波。
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注: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全唐文》卷283。
梁肃亦云:“唐有天下几二百载,而文章三变:初则广汉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
”(注:《唐文粹》卷92。
按《文苑英华》“变”作“振”。
)但他们在评价陈子昂时常常将他与其同时代文人相比较,强调他的“独始性”。
如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云:“唐初承陈、隋之弊,多尊徐、庾,遂致颓靡不振。
唐代谏官与文学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唐代谏官与文学姓名:***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2002.5.1_’~唐代谏官与文学傅绍良p461163摘要/唐朝是中国古代君权有限制度实行得最有效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与政治找到了一个十分便当的融合点,即政治的文人化和谏官制度的规范化。
唐代有成就的文学家大都曾任谏官,即使未任谏官,亦都具有谏官心态,其政治生活和艺术创作都深深地打下了谏官的烙印,因此,系统分析唐代谏官与文学的关系,对认识唐代政治和文学是十分有益的。
)厂本文先从中国政治思想中有关君权有限的理论人手,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学的谏政话语体系以及政治母题,确立了全文的基本思路。
然后简要地介绍了唐代谏官设置的特点以及谏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分析唐代政治对文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文人在唐代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以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大夫、起居郎、补阙、拾遗等谏官中的文学家为主要对象,比较高级谏官和低级ijI!官中的文学家们的人生经历以及政治作用,揭示唐代谏官的政治命运与唐王朝的政治命运的内在关联。
这是政治制度层面上的讨论。
此外,本文还从儒家和道家(教)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人手,分析了唐代谏官的政治正义感的形成及其人格特征,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探讨唐代文学家的政治角色的多样性,以突出儒道文化对中国政治的深刻影响。
最后以文学本体为对象,系统分析唐代文人的谏臣意识与文学意识,揭示唐代主要诗人的谏臣意识对唐代文学发展的影响,给文学创作与政治活动的关系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参照。
f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儒家君权有限理论的是谏诤的理论基础;士大夫是实践君权有限的行为主体。
“道”是文学与政治对话的“意义情结”,它成了文学创作的最高准则,“志”是实现文学与政治对话的基本话语体系,是融入了文、政、道诸种因素的艺术形态。
受谏诤意识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形成了人格修养、感物言志、谏政实践这三大政治母题。
试论唐代东宫谏官之职掌及其体系之形成
试论唐代东宫谏官之职掌及其体系之形成王琪李文才摘要:唐代东宫谏官在构成上与朝官序列的谏官体系大致呈对应关系,主要承担对皇太子的谏诤任务.东宫谏官体系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唐初近百年的时间,其间谏官的成员,名称,员额等方面均不断发生变化,但其职掌却基本固定.唐代东宫谏官的发展,与唐初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尤其是围绕皇权争夺的政治斗争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动关系.学术界对于唐代谏官的理解,往往囿于中书, 门下两省,即认为谏官为隶属于中书,门下两省的个以向皇帝谏诤为职掌的特殊职官体系.然征诸史实,唐代东宫实际上也存在一个谏官群体,东宫谏官在构成上与两省谏官大致呈对应关系,所不同者为二者劝谏对象之差别.一般说来,东宫谏官的主要职掌是对太子的言行举止进行讽谏. 史实表明,东宫谏官在唐代前期政治运作中的作用比较显着,甚而一些东宫谏职的设置还与唐朝初年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或者就是因统治集团的权力之争而设置.本文通过对相关史籍的整理排比,对东宫谏官略加探析. ,唐代东宫谏官的构成东宫职官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朝官的模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宫职官在构成上应当也有套职拟朝官序列的谏官集团.通过对《唐会要》,《唐六典》,《通典》,两《唐书》等的解读,可以找出属于东宫谏官的成员共有七种.其具体名称及职责,见诸表1. 以下结合表格内容,对东宫谏官诸职之职掌等情况略加解释: 旧唐书霎覆'囊蓄'新唐书篓耠'囊蓄奖'侍从,献纳,启奏谕太子以道德, 为左庶子侍从规谏,内外庶政有可为之贰驳正启奏规讽者,随事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为左庶子侍从规谏,驳正奏启启奏,记注宫内祥瑞侍从规谏, 驳正启奏侍从赞谕讽谕规谏谕皇太子以道翊赞太子以规讽,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侍从翊赞传令,讽过失, 赞礼仪(一)其他诸职均有"职拟"对象,即在朝官序列中都有相应的比拟职官,唯太子宾客没有,因而此职较为特殊.其根本原因在于太子宾客一职, 并不属于太子左春坊,右春坊的职官序列,与中央官制构成中谏官分别隶属于两省的情况明显不同.然而,征诸史籍,太子宾客又确实具有规谏东宫的职掌,因此本文也将其列为谏官.太子宾客之具体职掌主要为"侍从规谏,赞相礼仪",侧重于太子在重大礼仪活动行为的劝导规谏,有类似于友朋问的善意提醒,因为他们与太子之间本就有种拟主客的关系.与其他谏官比较而言,其与实际政治运作较少联系,而"驳正启奏"的太子中允,司议郎,规讽"内外庶政"的左右谕德,均与现实政治联系较密. 央官职还是从典章制度的规定来看,都应将其确定为谏官.如《唐会要》卷六七载: 仪凤四年五月,皇太子贤颇迩声色.司议郎韦承庆上书谏日:"臣闻太子者,君之贰,国之本也.所以承宗庙之重,系亿兆之心,万国以贞,四海属望.况殿下有少阳之位,有天挺之姿,片善而天下必闻,小能而天下成服.岂可不为尽善尽美之事,以取可久可大之名哉?伏愿博览群书,以广其德;屏退声色,以抑其情.为上嗣之首称,奉圣这是写唐高宗仪凤年问太子李贤沉迷于声色,时任东宫司议郎的韦承庆上书对其进行规劝,可见司议郎确有劝谏职责.又据《大唐故吴府君(卓) 墓志铭》载: 授太子司议郎.虽规谏无闻,而侍从斯这是说,吴卓任司议郎期间很少进谏,因此他虽然尽到了侍从之义,却并没有尽到谏诤之责.这正好说明按照职责要求,司议郎必须对太子进行"规谏",因而此职应属谏官. (三)左庶子,右庶子,中允诸职分别职拟侍中,中书令和黄门侍郎.我们知道侍中,中书令及门下侍郎并非谏官,而这里,我们却将左右庶子及中允确认为谏官,其中原因在于它们只是"职拟" 而非"职同".上述诸职之具体职掌,《唐六典》有左庶子之职,掌侍从,赞相礼仪,驳正启奏,监省封题,中允为之贰.凡皇太子从大祀及朝会,出事府.若皇太子监国,事在尚书者,如令书之法.[.]J1~26,.. 左庶子,中允,司议郎等官的职掌不止于一端,但其中有些确属"讽谏"范围.如"驳正启奏","覆启以画诺"等职掌,就相当于门下省给事中所行使之封驳权,只不过在东宫官职中,这个职掌分别由左庶子,中允和司议郎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按照规时具有讽谏的职能.考察史实,左庶子等职确实有此职掌,如《旧唐书》卷八九《姚埏传》载: 神龙元年,累封宣城郡公,三迁太子詹事,仍兼左庶子……太子败,诏遣索其宫中,得瑛谏书, 这是说姚埏在担任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庶子期间,曾多次上书劝谏太子,后因讽谏之功,被拔擢为右散骑常侍,进入朝官序列.又同书卷七五《张玄素(贞观)十四年,擢授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左庶子……承乾既败德日增,玄素又上书谏日: 是张玄素以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左庶子之职,不止一次上书谏太子承乾.以上两例表明:"职拟侍中"的左庶子在劝谏太子方面确是尽心尽责,这充分表明左庶子一职为谏官. 再来看右庶子的情况.在中央官制序列中, 中书令乃是中书省的长官,作为决策机构的最高职官,中书令本身并非谏官: 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盖以佐天子而执大政者也.[.]卷'.也就是说,中书令承担着"佐天子而执大政"的重大职任,因此一般情况下并不从事进谏的具体政务.但是史实表明,"职拟中书令"[3]卷.往.的右庶子却兼有谏官的一些职掌,如《旧书于志宁(于志宁)行太子左庶子……兼太子詹事……及承乾败后,推鞫具知其事.太宗谓志宁日:"知公数有规谏,事无所隐."深加勉劳.右庶子令狐德菜等以无谏书,皆从贬责._4]JI~78,.盯在太子承乾败后,唐太宗追究东宫辅佐官员的责期王琪等:试论唐代东宫谏官之职掌及其体系之形成7任,太子左庶子于志宁因"数有规谏,事无所隐"受到嘉勉慰劳;与此同时,右庶子令狐德菜等人则因"无谏书"而被贬责.此事表明:作为太子右庶子, 必须对太子"失德"之事进行讽谏,因为这本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基于此,尽管太子右庶子职拟中书令,但由于也承担规谏太子的职掌,因此我们也认定右庶子为东宫谏官之一. 关于太子中允的进谏之责,可以从王畦劝谏太子建成一事得到证实,据《资治通鉴》卷一九. 记载: 太子中允王硅,冼马魏徵说太子日:"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今刘黑闼散亡之余,众不满万,资这则材料记载了太子中允王畦,太子洗马魏徵联合劝谏太子之事,推而论之,中允也可列入东宫谏官序列. (四)太子谕德,太子赞善大夫的权责与相应的中央谏官同,无论从其职拟的官员还是典章制度规定,都应该归为东宫谏官.关于太子赞善大夫的进谏之职,据《唐赠原州刺史周(晓)府君墓志大夫",从周晓任此职的条件可知,进谏"匡益"乃是对赞善大夫的一项基本要求.此外,杨慎矜的任职经历,也可以为佐证,据《授杨慎矜谏议大夫依旧知大府出纳制》云: 门下:太子右赞善大夫兼御史专知大府出纳权知御史中丞事杨慎矜,坚正有才,通明足用,久薄俗,始终如一,以劝守官.特遂由衷之诚,仍居出纳之任.可行谏议大夫兼侍御史,仍依旧知大府出纳.[. 揣摩文意,杨慎矜无论是担任赞善大夫,还是后来迁转行谏议大夫,均较好地履行了"特遂由衷之诚"的职能,也就是尽到了规谏的职责. 至于太子谕德一职,尽管从其职掌的规定来看有进谏的职能,但由于史料所限,一时还没有找到这方面的直接材料.这里只能存疑俟考. (五)与中央谏官相似,东宫谏官也分为两种, 和上述第二点可以看出.当然,这里的封驳权,其封驳对象是指东宫所发出的各种政令文书. 最后,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就与中央谏官职能比较而言,东宫谏官的专职性相对较弱,并出现了权力泛化的趋势,这由左右庶子,中允,司议郎等均人列东宫谏官体系,以及太子洗马也可以就储君的言行进行谏诤等情况,就可以见其一斑. 二,唐代东宫谏宫体系的形成史实表明,东宫谏官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近百年的形成过程.为准确认识东宫谏官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以下据《唐会要》,《唐六典》,《通典》,两《唐书》等所载,将东宫谏官诸职在不同时期的状况列于表2(说明:其中"资料来源"一项,为简便起见,以字母表示:A 一《唐会要》卷六十七,B 卷二十六,c一《通典》卷三十,卷三十一,D===《旧唐书》卷四十四,E 一《新唐书》卷四十九,凡不出于以上者,另行标出). 对于表2 还需要说明三点:1.由于各职官名称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表中一律采用《唐六典》所载,引文处则用原文名称;2.有些官职因袭隋代,表中将其始设年代一律记为"武德元年";3.由于不同史籍记时标准各异,或具体到年,或具体到月,日,为统一起见,表中记时一律具体到年. 东宫各谏官状况变化表兹据上述诸表,对东宫谏官诸职在不同时期的状况,略加分析: (一)关于太子宾客的品级及员额设置,诸书记载间有不同.《唐会要》卷六七"太子宾客"条始编入令,置四员.建中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叉加两员.兴元元年正月二十九El,又加四员.贞元四年正月一日,敕宜留元额四员,余并勒停.llI 又,《新唐书》卷四九上《百官志四上》载:太子宾客四人,正三品.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宴会则上齿.侍读,无常员,掌讲导经学.贞观十八年,以宰相兼宾客.开元中,定员四人[]卷49,.. 在太子宾客一职的始设时间上,《通典》,《旧唐书》与《唐会要》相同,均载为唐高宗显庆元年(656 年),唯《新唐书》说"贞观十八年,以宰相兼宾客"]卷吐顶,似太子宾客一职始设于贞观十八年(644 年).怎样解释这个情况?我们认为,太子宾客当于显庆元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但其时的太子宾客可能只是一种荣誉性的官衔,这由《新唐书》所载"以宰相兼宾客"当可推断.其他诸书说太子宾客始设于显庆元年,当是指此职正式成为职事官. 综合上引材料所透露的信息可知,显庆元年太子宾客正式成为职事官时,既无员额,也无品级,这当是此职由荣誉性官衔向职事官过渡阶段的状态. 直到唐玄宗开元(713—741年)时期,太子宾客始定额4 员.其品级也很有可能就是在定员的同时确定下来,即太子宾客在开元时期入《职官令》定根据《新唐书》记载,咸亨元年之后,太子司议郎分置左右,但具体年代不可考, 故此处未写明具体年代. 根据《新唐书》记载,龙朔二年之后,太子谕德曾废置,但具体年代不可考,故此处未写明具体年代. 期王琪等:试论唐代东宫谏官之职掌及其体系之形成9员的同时,定为正三品.至于太子宾客为何品级如此之高?大概与此职在贞观十八年以宰相兼任,以及显庆元年时"选高名重德者为之"的这段发展历史有关. 应该指出的是,即使在成为职事官以后,太子宾客一职的荣誉性依然较高,这个性质决定了此职尽管品级很高,但在实际政治运作中却并非紧要, 也正是这个特点,导致其后太子宾客员额经常发生变化.不过,太子宾客员额发生变化,均在唐德宗统治时期,建中四年(783 年)加二员,变成六员;兴元元年(784 年)又加四员,变为十员;贞元四年(788 年)又缩减至四员.太子宾客员额在唐德宗时期频繁发生变化,与其时政治上的动荡应该有某种关系,至于二者究竟有何种联动关系,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就不再考察. (二)诸史关于左,右庶子情况的记载较为一致,均为左右各设两员,正四品下.此二职变动不大,只是在龙朔二年曾改名为太子左右中护,但仅限于名称变动,无实质变化. (三)太子中允一职的名称几经变化,比对上述诸表不难发现,太子中允之名称在贞观以后较为一致,贞观之前则有较大分歧.《通典》卷三十《职官典十二》载: 中允,后汉太子官署有之,职在中庶子下,洗马上.汉制,太子五El 一朝,其非朝日,即使仆射及中允朝,朝请问起居,其后无闻.宋,齐有中舍人,是其职也.大唐贞观初,改太子中舍人为中允,置两员.其后复置中舍人.[]卷3.'页. 可见,中允之称谓为东汉旧名,南朝宋,齐称为中舍人,唐太宗贞观初年,将太子中舍人改为中允,并定人.后来,又另外设置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之名,唐高宗永徽三年曾因避讳而改称内允,据《新唐书》卷四九上《百官志四上》载: 隋有内允.武德三年改日中舍人,隶门下坊. 贞观初日中允,十八年置司议郎.永徽三年,避皇太子名,复改中允日内允.太子废,复旧.[]卷靴.. 然而,征诸史实,太子中允改称内允,早在唐建国之初.据《唐会要》卷六七载: 武德初为内允,三年三月十日,改中允,又隶门下坊.永徽三年八月二十日,又避皇太子讳改为内允,中舍人改为内舍人.显庆元年,太子废,复为中允.龙朔二年,改为左赞善大夫,咸亨年改复为中德三年整顿职官制度,将内允改为中允.唐高宗永徽三年八月,同样因为避讳而改为内允;及太子废黜,又恢复中允之名. 要之,太子中允名称颇多变化,盖与其时政变化有关,而变化的主要是名称,职能则基本不变. (四)太子司议郎,史籍有关此职的表述比较统设司议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司议郎分置左,右;咸亨元年(670 年)恢复旧制,司议郎不分左右.太子司议郎虽经贞观十八年,龙朔二年,咸亨元年的数次变动,或时而分置左右,但其职掌并无变化,员品亦无变化,为"二人,正六品上"口]卷26'页. (五)太子左右谕德的设置年代,《唐会要》,《唐六典》,《新唐书》记载为龙朔二年(662),《通典》及《旧唐书》则记为龙朔三年(663 年),时间相差不大, 抑或是史料转抄过程中误"二"为"三",或误"三"为 "二",影响不大.诸史关于左右谕德员,品的记述, 并无异议,均作"一人,正四品下"[.]卷坝.. (六)赞善大夫的情况变化稍嫌复杂.据《唐六典》卷二六:"龙朔二年改太子中允为之,咸亨元年复置中允,而赞善大夫不废,又加置五人."l3l 朔二年(662年)将太子中允改为赞善大夫;咸亨元年(670 年)恢复太子中允之职的设置,同时赞善大夫依然保留,并增加5 人[8]卷顶"..至于《唐会要》所说 "仪风四年二月十一t3,别置左右赞善大夫,各十员"1]卷-页"加,则是将赞善大夫分为左右,各置十员, 也就是增加职官成员而已. 综上所述,东宫谏官体系有一个发展过程,但大致在唐玄宗开元以前就已完成,东宫谏官体系完备的过程,与东宫职官制度的完善基本同步. 其后,东宫谏官体系虽也有调整,但多数情况下都是微调,基本情况并未发生变化. 三,东宫谏官与唐代前期的皇权争斗在分析唐代东宫谏官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一些职官的设置竟与唐代前期皇族内部的权力斗争有某些联系.概括而言,皇权争斗与东宫谏官设置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唐代前期东宫谏官的每次增设或新设往往与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有联动关系;二,在新皇登基或太子监国之时,谏官成员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动. 1O 江苏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 考察唐代东宫谏官体系的形成历史,我们关注的是新设或增设的那些官职,这是因为一个职官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一些新置或增设的职官成员,往往与其时政治上的变动存在某种联动的关系.而在政治变动过程中,权力争夺则往往成为中心.从史实所透露的信息来看,唐代前期东宫谏官的每次增设或新设,或为政治斗争的前奏, 或为政治斗争的结果,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成为影响前期东宫谏官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权力之争与东宫谏官设置的互动关系仅限于唐前期.这是由唐初皇权争斗及皇位继承的特点决定的.自唐初"玄武门之变"始,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直到唐肃宗李亨,没有一个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帝位. 统治集团皇族内部围绕皇位的争斗几乎从未停歇,东宫作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多次处于宫廷政变的核心,而到了唐中期,皇位继承制度逐渐由前期的武力争取转为嫡长子和平继承].皇位继承制度的固定化,使得东宫官员的作用不再凸显, 东宫谏官的作用亦不如唐初重要.唐后期,皇帝由宦官拥立,已无独立的太子,更无所谓独立的东宫谏官了. 以下结合有关史实,对东宫谏官与唐代前期皇权争斗之间的互动关系略加阐释. (一)贞观后期的储位之争与司议郎之创设司议郎设置的时间为贞观十八年(644 而此前的贞观十七年(643年),东宫发生了巨大变动,据《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载: (贞观十七年)夏四月庚辰朔,皇太子有罪,废为庶人.汉王元昌,吏部尚书侯君集并坐与连谋, 伏诛.丙戌,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大赦,赐醣三贞观十七年四月,太子承乾废黜,晋王李治新登储位.但是,李治的储位并不牢固,史载:"寻而太宗太子李治储位能够最终保全,诸史均记载为有赖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竭力护持,传统研究也每每着眼于个人的因素.实际上,制度的保障才是根本,贞观十八年东宫设司议郎,我们认为应该视为太子李治及其政治集团保储的动作之一.关于司议郎的设置,《唐会要》卷六七"司议郎"条云: 贞观十八年十月四日,皇太子上表日:"臣闻汉陈闻,请遵故实,愿置史职,用为箴诫."于是门下坊置司议郎四员,正六品上,掌侍奉规谏,驳正启奏, 太子李治主动奏请设置司议郎,目的是对自己进行监督提醒,理由自然冠冕堂皇,也容易博取太宗的欢心.但这个提议,其实也从另外一方面加强了东宫职官的人员构成,无形之中壮大了东宫的政治势力.司议郎品级虽然只有六品,但却是清望官,尤其是与储君亲密接触,马周感叹自己因为官品高而不得出任此职,并为此感到遗憾,实非无病呻吟,而是他内心真实想法的流露.又《旧唐书》卷时梁国公房玄龄深称播有良史之才,日:"陈寿之流也."玄龄以颜师古所注"汉书",文繁难省,令播撮其机要,撰成四十卷,传于代.寻以撰实录功, "妙选人望","极为清望"均说明司议郎之清望程度,非贤者不能出任.贤能之辈尽入东宫,有助于东宫政治实力的增强,可以无疑. (二)高宗,武后权力之争与左右谕德之设置关于左右谕德的始设时间,尽管诸史所记不尽相同,但在此前后,围绕东宫确实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据《旧唐书》卷四《高宗纪上》载: (龙朔二年)冬十月丁酉,幸温汤,皇太子弘监国.庚戌,西台侍郎上官仪同东西台三品. 十一月辛未左相许圉师下狱.癸酉,封皇第四子旭轮为殷王. 十二月辛丑,改魏州为冀州大都督府,改冀州为魏州.又以并,扬,荆,益四都督府并为大都督府.沛王贤为扬州大都督,周王显为并州大都督, 殷王旭轮遥领冀州大都督.左相许圉师解见任. 二月丙戊,陇,雍,同,岐等一十五州户口,征修蓬莱官.癸巳,置太子左右谕德及桂坊大夫等官矜,犹恐未免枉滥.在京系囚应流死者,每日将二十人过."于是亲自临问,多所原宥,不尽者令皇太期王琪等:试论唐代东宫谏官之职掌及其体系之形成11件大事,分别是:太子李弘监国,几位皇子封为大都宫.这一系列看似孤立的事件,实则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关联,正曲折反映出龙朔年间唐高宗与武则天之间因为权力之争而展开的政治角力. 如所周知,武则天自显庆(656—661 始参与朝政,到龙朔(661—663年)年间,其政治势力已不容小视,开始呈现对皇权的侵夺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并不甘心做傀儡的唐高宗开始思考应对之策,其策略之一,就是有意识地扶植李姓宗室势力,并加强太子李弘的政治力量.提拔上官仪为宰相,封诸王为大都督,东官增设左右谕德诸职等,都是唐高宗强化李氏政治实力的重要措施. (三)太子李贤监国与增置左右赞善大夫增置赞善大夫的时间,为唐高宗仪凤四年二月:"仪凤四年二月十一日,别置左右赞善大夫,各十员,以授诸王之子."[1.顶".我们要注意的是"以授诸王之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为了强化诸王的权力,还是为了发挥监视的作用?联系当时武则天已经基本把持朝政的政治形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增置赞善大夫可能与武则天加强对东宫政治控制的企图有某种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通过明崇俨之死与太子李贤监国两事之间曲折隐晦的关系进行分析."(仪凤四年)五月壬午,盗杀正谏大夫明崇俨.丙戌,皇太子贤监月庚辰朔,壬午为初三,丙戌为初七.这两个事件前后相距只有4 天时间.二者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据《资治通鉴》卷二.二载: 太子贤闻宫中窃议,以贤为天后姊韩国夫人所密称"太子不堪承继,英王貌类太宗".又言"相王相最贵".天后尝命北门学士撰《少阳正范》及《孝郎韦承庆上书谏,不听.天后使人告其事.诏薛元超,裴炎与御史大夫高智周等杂鞫之,于东宫马坊生杀崇俨.上素爱太子,迟回欲宥之,天后曰:"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甲子,废太子贤为庶人,遣右监门中郎将令狐智通等津桥南以示士民.L.]卷'页由此可见,太子李贤与明崇俨的关系实同水火,太子李贤受武则天猜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明崇俨的挑拨.正因为二人之间的这种极度交恶,故明崇俨之死,武则天颇疑是太子李贤所为.然而,在明崇俨被杀之后第四天,武则天却出人意料地让他监国,这岂非咄咄怪事? 对此,只能有一个解释,即太子李贤奉命监国, 当是武则天的一次政治试探或政治策略,是为了从根本上将太子李贤搞垮.武则天敢于这么做,是因为其时之政权已经基本在她掌控之中,而且太子东宫也布满了武则天的耳目.如此说来,前此二月增置太子赞善大夫,"以授诸王之子",实际上也是武则天加强对东宫控制的一项措施. 综合以上所论,唐代东宫谏官体系的完备与唐初皇族内部的权力之争,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 东宫谏官的创置,一方面可以加强太子集团的政治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监视或迫害储君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东宫谏官与皇权的这种互动关系,基本上局限于唐代前期,因为历史进入唐代中期以后,权力之争的重点已经从皇族内部转向皇权与地方割据势力,甚至是皇权与宦官之间,这时东宫在政治上的表现已不甚明显,作为东宫职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东宫谏官也悄然离开了我们的视野。
谏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谏官制度的演变趋势谏官制度又称谏院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
它是指由由朝廷设立的谏院或谏官,向君主或朝廷提出忠告和建议,以帮助君主进行政务决策,并监督政府职能的一种制度。
谏官制度的演变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起初的简单责任到日益增加的职能。
古代的谏官制度起初只是负责向君主提出忠告和建议,履行监督的职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重要决策的制定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意见,谏官的职能逐渐扩大,不仅包括政治决策,还包括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
谏官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并在各个领域给出建议和指导。
其次,由封建时期的权威机构到传统文化的代表。
古代的谏官制度是由君主或朝廷设立的权威机构,谏官是朝廷的官员。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中,谏官制度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表。
谏官通过批评君主和政府的错误,呼吁恢复正义和民生福祉,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言论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由民间力量的发声到官方主导的机构设置。
谏官制度起初是由君主或朝廷设立的自上而下的制度。
然而,在演变过程中,民间的声音和力量逐渐融入这一制度中。
君主或朝廷会聆听民间智者的意见和建议,使谏官制度更加开放和包容。
同时,谏官制度也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依据民间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逐渐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制度体系。
最后,由属地性的制度向整体性的国家制度转变。
古代的谏官制度具有一定的属地性,即各地区设有谏院或谏官,各自独立运作。
然而,伴随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形成,谏官制度逐渐趋向整体性的国家制度。
各地区的谏院逐渐转变为中央设立的统一谏院,各地区的谏官由中央任命,行使统一的职能和权力。
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治理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保证了谏官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谏官制度的演变趋势主要包括职能的增加,权威的转变,民间参与的增加和制度的整体性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谏官制度不断完善和演变,为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谏官历史知识点总结
谏官历史知识点总结谏官职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代,当时的商王设立了“日中大夫”一职,负责向国君提出忠告。
之后的周朝和秦朝也设立了类似的官职,称为“宾卿”、“大司马”等。
但真正成为中国古代官制中一种独立且重要的官职,是在汉朝时期。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谏官这一官职在汉朝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汉朝设置了三级谏官:廷尉、大行台和太中大夫。
他们的职责是向皇帝提出政治建议和忠告,监督官员的行为,以及处理政治上的疑案。
谏官的发展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后来的朝代所沿袭和发扬。
在隋唐时期,谏官的地位更是得到了加强。
唐太宗设立了丞相谏官官职,成为了决定国家大政的重要力量。
唐朝时期的谏官更加公开政治,他们可以公开向皇帝上谏,而且在政治上也有很大的权力。
唐朝谏官有右御史、左御史的职位,他们可以向皇帝直接说出政治上的不是,因此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宋朝时期,谏官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高。
宋朝设置了内殿谏官和殿前官职,他们负责向皇帝提出宫廷政治的忠告和建议。
同时,宋朝还设立了外朝谏官,他们负责监督朝廷政府的行为和决策。
宋朝时期的谏官,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奉献,为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清时期,谏官的地位和职责发生了变化。
明朝时期,设置了六部谏官,他们可以向皇帝上书劝谏。
但是明朝的谏官由于皇权绝对和专制政治的特点,很难真正对政治产生影响。
而到了清朝时期,由于专制政治更加严重,谏官的地位和作用更是大为削弱,甚至逐渐成为了形式化的官职。
总的来说,谏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他们通过向皇帝提出忠告和建议,监督政府和官员的行为,对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谏官的设置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化,也为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在明清时期,谏官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削弱,但是他们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无疑是不可忽视的。
我国历代谏官制度及十大著名谏官
我国历代谏官制度及十大著名谏官谏官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谏官的设置比监官早。
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
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
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
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
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
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谏官”又称“谏臣”,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有“为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的名论;《白虎通•谏诤》论及朝廷职官时说,“设辅弼,置谏官”,谏官被看作是与左丞右相同等重要的帝王羽翼。
“谏”字包含多重意蕴,而要义在“直言以劝正”。
《说文》曰:“谏,证也。
从言柬声。
”《广雅•释诂一》曰:“谏,正也。
”《字汇》曰:“谏,直言以悟人也。
”综上所述,“谏”的基本内涵是,以正直之言启悟别人。
谏官之“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给各类人提意见,而是针对君主,“谏朝政之得失”。
“廷诤”(在朝廷当面向君主直言)与“上封事”(书面向君主提意见)是谏官将批评上达君主的两种形式。
白居易说:“国家立谏诤之官,开启沃之路久矣。
”中国的谏官制度源远流长,自周代设“保氏”以降,各朝皆有谏官设置,虽然其名称有异,作用各别,但谏议制却一以贯之。
究其原由,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属性所使然。
大略言之,人类社会所出现的政体(政权构成形式)有三种类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氏族民主制,但自从跨入文明门槛以后,则只有不发达的贵族制和发达的君主制两种政体。
由战国发其端,秦汉定型的专制主义君主集权政体在中国延续达两千多年之久。
这种专制政体的最显著特点是,将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集于帝王一身。
古代谏官是干啥的
古代谏官是干啥的展开全文一般认为,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谏”的含义是以正直之言启悟别人。
谏官之“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给各类人提意见,而是给君主提意见。
当然,给君主提意见并不意味着只针对君主的过失,谏官的职能是及时发现君主和高级官员的不当行为,以及反响强烈的社会问题,并直接向君主提出意见或建议。
谏官职能的重点是防止君主做出错误决策、纠正已经做出的错误决策。
谏官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廷诤”,即在朝廷当面向君主进谏;另一种是“上封事”,即书面向君主提意见。
谏官制度是儒家“君权有限”政治思想的体现,谏官的使命之一是实现儒家的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以儒学作为君臣伦理纲常的主导思想,孔子及儒家思想固然不反对君主制度,但决不提倡和拥护无限君权。
荀子说:“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这说明儒家虽然倡导“忠君”,但并不是一味服从于君主的绝对权力,而是忠于君主代表的国家整体利益,如果君主个人犯的错误有损于国家整体利益,儒家也倡导官员进行“劝谏”。
如果“劝谏”无效,则建议离开。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古代谏官的另一个重要使命是弥补君主集权制的缺陷。
君主制的显著特点是,将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集于帝王一身。
在这种体制之下,君主握有生杀予夺大权,可以超越法律约束,君主个人的过错可能会严重损害国家整体利益,或导致国家大政方针的倾斜。
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君主集权体制,为了弥补这种体制的固有弊端,各朝代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谏官制度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纳谏与进谏是君臣间的一种道德契约,君主用贤纳谏,臣子(不仅仅是谏官)尽忠进谏,构成了君道和臣道的基本要求。
李绛曾经对唐宪宗说过两句极深刻的话:“自古纳谏昌,拒谏亡”,“古帝王以纳谏为圣,拒谏为昏。
”尽管如此,因为古代君主有生杀予夺大权,所以谏官仍然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
为了鼓励谏官大胆直谏,谏官体制赋予了谏官充分的自主发言权。
《谏学》
《谏学》·王旦(北宋)王旦,北宋人,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
真宗咸平时,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契丹进犯,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暴疾,驰还权留守事。
景德三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
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
天禧元年,以疾罢相。
【原文】不明世,言必失。
物难尽,辞勿满。
舍利非强也。
君子不进谗,小人不进忠。
心予君子,莫予小人。
人不可尽信,言不可尽献。
功非言成,成乃实也。
人非言亲,亲乃行也。
人伪则矜,人贱则讳,人困则乱。
媚上者欺,弃友者奸,绝亲者祸。
人善勿患谗也。
人非善变,乃不识也。
人非好恶,乃欲多也。
怨不及慎也。
志异弗谋也。
人忌言废也。
君子重诺,其心荡荡。
小人背信,其心暗暗。
见心知品也。
善言未必善报,诳语未必人厌,上意乃定也。
智者必重礼焉,贤者必助人焉。
不敬上,无以谏也。
少才识,无以动也。
言尽述,无以宠也。
上明则下直,上昏则下惑,上虐则下诺。
事不揽功,人不揭私,过不护己。
正而慑上焉。
惠人勿虚。
惩人必实。
谦以求贤。
静以应变。
傲者抑之。
佞者远之。
智者倚之。
庸者诘之。
誉人,人誉也。
苛人,人苛也。
君子不发危言,小人不道真语。
说人先说己焉。
言与智者,晦也;言与愚者,明也;言与敌者,诈也。
往勿论,来可期也,事勿责,理必知也。
道以直焉,术以诡焉。
上必称义,下必言忠,强必表善,弱必显勇。
未定之事少言,难言之秘勿测。
大处惟争,小处惟让矣。
智者不以言能,贤者不以名重,恶者不以诫止。
庸不纳忠,明不容奸,良言易污,心善易伤。
专权者上也,保身者下也。
上下难交心矣。
【译文】不明了人世社会,言语一定会有错误。
万物难以尽述,言辞要留有余地。
能言善辩并不是强词夺理。
君子不会进献馋言,小人不会进献忠言。
真心给予君子,不要给予小人。
人不可以全部信任,心里话不可和盘托出。
功业不是仅凭言辞就能造就的,成功重在依靠实力。
人们不是仅凭言辞便感到亲近,亲近重在付出实际行动。
虚伪的人善于夸耀,贫贱的人要懂得忌讳,人在穷困的时候言行往往会失当。
有关唐朝谏官论文开题报告
有关唐朝谏官论文开题报告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之一。
在这个时期,有一群人以其智慧和勇气,在朝廷中担任谏官一职,为国家的政治决策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的存在对于唐朝的繁荣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唐朝谏官为主题,探讨他们的作用、地位和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谏官的背景和起源。
唐朝谏官制度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汉朝,但在唐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谏官是由皇帝任命的官员,他们的职责是向皇帝提出忠言逆耳之论。
他们的任务是监督政府的施政,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批评,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谏官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他们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和深厚的学问。
他们需要充分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便提出准确和有针对性的建议。
其次,谏官在唐朝政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拥有特殊的权限和特权,可以直接面对皇帝,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得谏官在政治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他们可以通过谏言来改变政策的方向,纠正错误和不公正的行为。
谏官的存在也起到了一种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可以防止皇帝和朝廷的滥用权力和腐败行为。
因此,谏官在唐朝政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谏官的工作并不容易。
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首先,他们需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和顾虑,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在面对皇帝时,他们必须保持谦逊和尊重,但同时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这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政治智慧和沟通能力。
其次,谏官还需要面对来自政治派别和势力的压力和阻力。
有时,他们的建议可能会被忽视或拒绝,甚至会受到指责和迫害。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们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最后,唐朝谏官的活动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建议和批评推动了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
他们对文化艺术的支持和推广,使得唐朝成为了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他们的存在和努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唐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谏官及其活动与中唐文学(一)【内容提要】谏官是中唐政治和文化舞台上活跃的社会角色之一。
中唐文人具有强烈的泛谏诤意识,从谏诤精神在中唐谏官诗文中的消长,即谏诤传统在中唐的继承与变奏的轨迹中,可以清理出中唐谏官的文学活动和创作特色,还可以发掘出谏官的这种身份以及基于这种身份的观念和言行与文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谏官谏诤意识中唐文人文学活动社会角色在中唐的政治和文化舞台上,谏官堪称活跃的社会角色之一。
如同郎官一样,谏官也是一个类别的社会身份或角色;然而与郎官明显不同的是,从一般的意义看来,谏官的外延并不像郎官那样清晰①。
“谏”和“官”两个成分纠结在一起,使这类社会角色的构成显得十分庞杂。
有身为谏官而未充分履行谏诤职责的,也有虽非谏官而直言极谏的,这两种情况都在本文的视野之内。
当然,如果把视野转向职官制度的层面,则其构成内涵的划分和权利义务的规定还是十分明确的。
考虑到以上两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本文从相关制度的层面入手,在梳理唐代谏官构成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既考察具有谏官身份的中唐文人的政治和文学活动,又不忽略那些在当时虽无谏官身份而具有谏诤意识并从事谏诤活动的代表人物,并试图发掘谏官的这种身份以及基于这种身份的观念和言行与文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唐代谏官的构成及其特点唐代的谏官主要集中在中书和门下两省,是其中具有谏议职能之官员的总称。
唐代实行三省制度,中书省属下谏官有:右散骑常侍二人,从三品;右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右补阙二人,从七品上;右拾遗二人,从八品上。
门下省属下谏官除给事中和起居郎外,与中书省恰好相对:左散骑常侍二人,从三品;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起居郎二人,从六品上;左补阙二人,从七品上;左拾遗二人,从八品上。
此外,两省之外的翰林学士一职也兼具谏官的色彩。
上述官员中,从名称上看,谏官特征最突出的无疑是谏议大夫,其次是补阙、拾遗。
据《唐六典》卷八“门下省”:谏议大夫始置于秦,其职责是“侍从赞相,规谏讽喻”。
谏议大夫不仅可以参加三品以上重臣的小范围议政(见后文),还可知制诰②,有的可以署敕③,还有的更以谏议大夫同平章事④。
补阙、拾遗始置于唐武则天垂拱年间。
补阙的含义是“国家有过阙而补正之”,拾遗的含义是“国家有遗事,拾而论之”。
二者的职责是“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
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
若贤良之遗滞于下,忠孝不闻于上,则条其事状而荐言之”⑤。
应该说,拾遗、补阙的职责最能体现谏官的社会角色特征。
在唐代谏官中,散骑常侍的品秩是最高的。
它始置于秦,本为加官,至唐初仍为散官。
由于地位显要,出任散骑常侍者多为朝廷元老或罢政要员,所以其侍奉和顾问的色彩要比谏官的身份突出。
给事中原本也是加官,秦置。
汉以后或为加官,或为定员;至隋朝移至门下省,唐朝沿置。
据《唐六典》,给事中的总职责是“侍奉左右,分判省事”;具体职掌比较庞杂,也很重要。
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审读奏章制敕,驳正违失;二是仲裁断狱,听讼覆审;三是参与考核官吏;四是审核国家图书的质量。
可见,给事中在门下省的地位十分显要,其职能与身份也比较复杂,所以有学者据此指出,给事中“具有集谏官、宪官、法官的某些特征于一身的特点”⑥。
另据史载,有的给事中曾以本官拜为宰相⑦。
起居郎的本职是史官,以负责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而得名。
唐朝创置。
《唐六典》规定其职责是“录天子之动作法度,以修记事之史”。
起居注的内容在时间上有明确的记录,到每个季度末,起居郎还要把起居注“授之于国史”,以便修正史或实录时参考。
中国史学一向具有秉笔直书的优秀传统,从客观情况看,这与史官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最高统治者有关。
惟其如此,史官对皇帝的客观约束作用,有时甚至比谏诤的效果还要明显⑧。
而起居郎之所以兼具谏官色彩,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自唐太宗朝开始,起居郎被授权在重大议政场合执简记录⑨,这同其他谏官参与廷议的情形差不多;二是唐代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谏官兼任知起居注的事例也不乏见⑩。
此外,翰林学士之职也往往兼具谏官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凡翰林学士皆以他官兼领,而以谏官兼翰林学士的情况不乏其例,如梁肃以右补阙兼翰林学士、白居易以左拾遗兼翰林学士、李绅以右拾遗兼翰林学士、崔群以右补阙充翰林学士等;二是有的人在入学士院为翰林学士之前,曾经有过谏官的经历,如元稹做过左拾遗等;三是有的人在入充为翰林学士后不久即拜为谏官,如王涯,入院后旋拜为右拾遗、左补阙等;四是在翰林学士们的主观意识中,往往以谏官自居11,而且在客观条件上,翰林学士作为皇帝近臣,可以方便地出入禁中大内,面见最高统治者,具有进谏的便利条件。
所以,本文也把翰林学士的有关言行纳入而与谏官一并考察和论述。
唐代的谏官队伍是十分庞大的,从有关文献和名物来看,当时不仅有“谏官”这个总称12,而且还有“谏院”之名以及“谏院”之印。
所谓谏院,是指谏官集中的中书省和门下省。
如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说:“谏院以章疏之故,忧患略同。
”13至于谏院之印的来历,据《唐会要》卷五五载:“(贞元)十三年八月,以左谏议大夫薛之舆为国子司业。
……奏谏官所上封章,事皆机密,每进一封,须门下、中书两省印署文牒,每有封奏,人且先知,请别铸谏院印,须免漏泄。
”14薛之舆的意见在当时没有被采纳,直到文宗大和九年(835)才变成现实。
《册府元龟》卷一○三帝王部“招谏二”载:“(大和)九年十二月敕:创造谏院印一面,以‘谏院之印’为文。
谏院旧无印,苟有章疏,各于本司请印,谏官有疏,人多知之。
至是特敕置印,兼诏谏官:凡所论事,有关机密,任别以状引之,不须以官衔结署。
”由“谏院”之印的来历可见,谏官言事后来走的是另一条通道,至少相对于一般大臣的进谏之言,在形式上比较受重视。
郎官、翰林学士和谏官之间存在着互相迁转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史书中有许多实例的记载。
翰林学士和谏官之间往往存在兼充或迁转的关系,如果再加上郎官,就可以清晰地勾画出唐代士人的仕进理想。
如《旧唐书》卷一六六载庞严的履历:左拾遗是庞严仕进的起点,随后经过翰林学士一职,晋升到左补阙,再就是郎官、知制诰。
这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类型。
还有一种类型,如《旧唐书》卷一六九和《旧唐书》卷一七六所载,在王涯和李让夷等的仕宦生涯中,谏官的经历是重要的一环。
关于谏官进谏的方式,一般说来可归纳为五种,如《旧唐书》卷四三《职官二》云:“凡谏有五: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规谏,四曰致谏,五曰直谏。
”其具体含义,《唐六典》卷八“门下省”的解释如下:“一曰讽谏,风之以言,谓之讽谏。
……二曰顺谏,谓其不可,不敢逆而谏之,则顺其君之所欲,以微动之,若优旃之比。
三曰规谏,谓陈其规而正其事。
四曰致谏,谓致物以明其意。
五曰直谏,谓直言君之过失,必不得已然后为之者。
”此外,《白虎通义》卷上还有一种说法:“人怀五常,故有五谏:谓讽谏、顺谏、窥谏、指谏、伯谏。
讽谏者,智也,患祸之萌,深睹其事未彰而讽告,此智之性也。
顺谏者,仁也,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仁之性也。
窥谏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却,悦则复前,以礼进退,此礼之性也。
指谏者,信也,指质相其事也,此信之性也。
伯谏者,义也,恻隐发于中,直言国之害,厉志忘生,为君不避丧身,义之性也。
”15以上两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对应性:从内涵上说,讽谏相同,伯谏与直谏相近,窥谏、顺谏、规谏、致谏的含义有所交叉。
总的来说,“五谏”中的讽谏、顺谏和直谏三者的特色最为突出,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的谏诤传统和谏官议政的特点——直接性、极端性、艺术性、参考性,而且文学性也最强。
所谓讽谏,即用委婉的语言和隐语相劝谏,这是进谏时最常用的方式。
直谏的含义和方式如上所述,比较好理解。
至于顺谏,其字面意义和典章的解释虽然比较显豁,但其具体进谏的情形,如不以实例说明,有时仍然难以揣度。
如元和十年,刘禹锡被召回朝,旋即外放,中间经历了一个从除播州刺史到改刺连州的环节。
而在这个环节中,时为御史中丞的裴度起了关键的作用16。
裴度的言论可谓大胆犀利,很具冒险性。
不过他采取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策略,即“以孝理天下”的名义论事,并痛下针砭,终于迫使宪宗收回成命。
裴度之论后来被赵元拱收入《唐谏诤集》17,说明古人并没有因为当时裴度不在谏官之列,就把他的谏言排除在外。
而宋人王溥等在编撰《唐会要》时,也特意在卷六二“御史台下”专设“谏诤”一节。
二中唐文人的泛谏诤意识与谏官的尴尬处境中国古代士人一向具有抗颜进谏的所谓“谏诤”传统,每个人的“谏诤意识”都可以说根深蒂固。
在唐代,士人们不仅继承和发扬了这个固有的传统,而且在实践这个传统的客观条件方面,比前代士人更具优势。
其中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尽管唐代前期和后期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凡是意欲有所作为的皇帝,一般比较鼓励进谏和注重纳谏;二是除了廷议之外,唐代士人还可以通过多种场合和方式来进谏,如应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或对策、上疏等等。
这样就造成了唐代士人追求谏官身份、以谏官的思维方式对待君臣关系和朝政得失的社会风气;而中唐文人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加强烈和迫切:这是中唐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和中唐文人的社会使命感两方面因素的驱使所致。
比如,韩愈的仕进理想首先就是做一名谏官。
他于贞元八年(792)作有《争臣论》,针对阳城居谏议大夫之位五年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严厉的指责,认为“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这在后代引起了一桩韩愈之论是否公允中正的公案。
韩愈的《龌龊》一诗作于贞元十五年(799),时韩愈在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幕任观察推官。
当年七月,郑、滑大水,河堤溃决,百姓涂炭。
郑、滑虽不在徐州辖内,但韩愈认为大贤的所作所为,应与那些忧饥畏寒的龌龊之士迥乎不同,对于百姓的疾苦,不能袖手旁观。
对于张建封整日置酒作乐,韩愈十分不满,故作此诗,希望张能推荐自己做一名谏诤之臣,对郑、滑大水之类的天下大事发表意见。
诗中的“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几句,十分典型地反映了唐代文人乃至中国知识分子的入仕理想和抱负,以及不能自引自进的痛苦心理。
如果按照一般的心理发展路线,这几句诗的语序应该是:“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但是韩愈故意把“致君”一联放在诗末,一是为了造成诗意的跌宕起伏,是出于艺术的考虑;二是为了强调自己的仕进理想所在,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由此看来,虽然韩愈后来没有做谏官,但他的谏诤意识是十分明确和强烈的。
事实上,他后来的确是以直言进谏的行为,实现了此诗中的谏诤理念。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遭到贬阳山、潮州的命运。
关于谏官身份的普泛化。
清人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上云:司马温公《谏院题名记》:“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