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酸是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规律的最典型的物质,本节课涉及到的有关酸的性质与变化是训练学生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宝贵素材,也是训练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基本技能的典型素材。
在所有离子中,H+是最简单,最小,也是最重要的离子,以酸为核心的化学反应也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反应之一。
在教材中,首先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变化,然后采用比较和对比的方法,根据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得出硫酸也具有与盐酸相似的化学性质与变化。
根据酸的性质决定了酸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
通过对酸的学习,可以为碱和盐的学习打下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酸并不陌生,经常能接触到酸雨、醋酸、柠檬酸、乳酸、酸奶等名词,也知道许多物质有酸味,如食醋、果酸饮料、水果等。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又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称作碳酸。
但是,酸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特点,这些学生并不清楚,也急于了解更多有关酸的知识,这既是本节知识的线索,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起点。
在教学开始,首先要充分探察学生的已知、未知和想知,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酸类物质的兴趣,另一方面寻找到学生认知发展的起点,这样能够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进人“酸的世界”。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形成“组成和结构相似,性质就相似”的认识,这在酸类物质中体现得最为充分、教育价值最突出,也是第一次运用到这一观念。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认识酸的的通性,理解具有酸通性的微观实质氢离子,了解酸的用途。
3.理解复分解反应和盐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归纳出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通过对照分析盐酸和硫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得到酸的通性。
3.通过对比实验,从微观上分析得到酸具有通性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观察和分析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合作与交流分享的乐趣。
初中化学_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了解酸和碱的通性。
过程与⽅法1、进⼀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较、概括等⽅法对获取的信息进⾏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2、酸和碱的通性教学难点从离⼦观点了解酸和碱的通性三、教学准备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剂、烧杯、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导⼊新课利⽤简单的魔术表演(在空烧杯中倒⼊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为红⾊,继续倒⼊稀盐酸,溶液⼜逐渐变回⽆⾊),根据这⼀现象激起学⽣的兴趣,导⼊新课。
(⼆)酸的化学性质师:春暖花开的季节特别适合郊游,利⽤周末时间盐酸和氢氧化钠两位同学相约去闯迷宫,盐酸同学⾮常兴奋的来到了⼀座酸的迷宫,迷宫中有五条路线,只有⼀条可以成功⾛到出⼝,提⽰⼀下,凡是和盐酸能发⽣反应的物质下都潜藏着⼀只狼,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帮盐酸同学找出狼的位置,顺利⾛出迷宫。
⽣:⼩组合作,交流共享。
师:找同学说出本⼩组的选择并给与表扬,找同学上⿊板写出⽺和狼的反应⽅程式。
⽣:积极举⼿,踊跃参加。
师:请同学们根据⽅程式总结⼀下酸的有关性质,⼩组内合作,答案共享,相互补充。
⽣(代表):共有五条,可以与酸碱指⽰剂反应,可以和活泼⾦属反应,可以和⾦属氧化物反应,可以和碱反应,可以和某些盐反应。
师:带领学⽣⽤⼿掌模拟记忆,并相互说⼀遍,然后让学⽣利⽤所学知识解决学以致⽤的问题。
⽣:先⾃⼰解决然后⼩组成员间交流答案,最后教师进⾏补充。
(三)碱的化学性质师:看到盐酸同学玩得那么⾼兴,氢氧化钠同学也加⼊进来了,它同样来到了⼀座碱的迷宫,请同学们也帮氢氧化钠同学选择⼀条路线,帮助它成功⾛到出⼝。
⽣:⼩组合作,交流共享。
师:找同学说出本⼩组的选择并给与表扬,找同学上⿊板写出⽺和狼的反应⽅程式。
初中化学_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腐蚀性。
2、掌握正确的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盐酸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浓硫酸、浓盐酸标签的识读,初步学会搜集信息的方法。
2、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实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和实验视频,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素养。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盐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流程【引入】①展示一组问题:②通过对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几种酸的提问,同时写出它们的化学式,使学生对“酸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引出课题。
第一环节:认识浓盐酸、浓硫酸[标签识读]:多媒体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通过识读,指导学生筛选出其中的有用信息,如:化学式、密度、溶质质量分数、等信息。
[指导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的颜色、状态,并打开瓶塞观察现象,指导学生将观察、阅读、思考的结果填写在学案上的表格中。
[特别强调]:1、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瓶口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
2、工业用盐酸因含有少量杂质而略带黄色。
3、正确的闻气味的方法:不可凑近瓶口,要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仅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第二环节:浓硫酸的特性[讲解]:1、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稀释浓硫酸:浓硫酸在溶于水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3、浓硫酸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4、分析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时,溶液组成的变化,指导学生填写在学案上。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一)[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那么盐酸也具有相同的性质吗?[学生完成实验后,师生小结]: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初中化学_酸及其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酸及其性质第二课时(硫酸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3)掌握硫酸的化学性质及酸的共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浓硫酸,总结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硫酸的化学性质及酸的共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活动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问题驱动。
四、实验用品浓硫酸、稀硫酸、紫色石蕊、无色酚酞、镁、锌、铁、铜、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试管、镊子、药匙。
五、教学思路首先展示浓硫酸,通过观察和阅读标签,熟识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继而引领学生进入探究酸化学性质的学习情境中来。
趁热打铁,以实验探究为主导,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
最后由学生小结、教师补充,全面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回顾。
【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硫酸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解读探究我这里有一瓶浓硫酸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学生阅读标签上的内容,总结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1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硫酸,分别向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结论1:稀硫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实验探究2分别向盛有镁条、锌粒,铁条和铜片的试管加入2~3mL稀硫酸,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2:活泼金属+稀硫酸→盐+H2↑实验3、向盛有生锈的铁钉的试管加入2~3mL稀硫酸,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3: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H2O实验探究4向盛有碳酸钠粉末(Na2CO3)的试管加入2~3mL稀硫酸,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4:盐+稀硫酸→新盐+新酸【小结】通过上述的探究,请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_酸的化学性质探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的化学性质探究------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预习(一)复习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三、四节的知识点,并完成下面题目:1.溶液显酸性,是因为在其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地离子(填化学符号)。
2.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请设计图示或知识网络图来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
3.如何利用提供的的器材(苹果块、药匙、研钵、纱布、烧杯)自制苹果汁?请简述制取步骤。
4.若中和反应中没有明显现象,应如何用实验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反应?其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5.你认为下列药品中哪些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你选择的药品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Ca(OH)2、Al(OH)3、NaHCO3](二)回顾与思考:你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吗?(1)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怎样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把颗粒状药品装入试管的操作;(4)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哪些?(5)使用镁条进行实验时,应先进行什么操作?二、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关注生活,体验化学,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化学课堂!有句老话说:“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
苹果以好吃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我们的喜爱。
这不,有人正为不能吃苹果而郁闷呢?播放视频:“望果兴叹”二、课内探究【师】看了上述片段,你认为吃苹果为什么会加剧该同学的病情?生口答:是酸性的。
(课件展示:探究一、苹果汁的酸性图片与问题:苹果汁是什么性的?)【师】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苹果汁显酸性?(生口答方法,师板书)【设计实验方案】请大家利用桌上现有的试剂和仪器,设计方案,证明苹果汁显酸性。
每人先独立设计出2种实验方案写在学案上,个人完成后再组内交流完善,总结你们小组共有的方案。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进行个体点拨和困难生辅导)(导学案和课件内容)可供选择的试剂:镁条(Mg)、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碳酸氢钠粉末(NaHCO3)、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NaOH)、生锈铁钉、去皮苹果块一包可供选择的仪器:研钵、纱布、盛苹果汁的小烧杯、放滴管的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井穴板、镊子、砂纸、玻璃片、固体废物回收容器、抹布【实验方案设计的展示交流与实施】【师】下面让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大家认真听,及时对他们没有想到的方案进行补充,看看我们能想出多少种实验方案。
初中化学_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的化学性质探究------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预习(一)复习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三、四节的知识点,并完成下面题目:1.溶液显酸性,是因为在其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地离子(填化学符号)。
2.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请设计图示或知识网络图来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
3.如何利用提供的的器材(苹果块、药匙、研钵、纱布、烧杯)自制苹果汁?请简述制取步骤。
4.若中和反应中没有明显现象,应如何用实验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反应?其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5.你认为下列药品中哪些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你选择的药品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Ca(OH)2、Al(OH)3、NaHCO3](二)回顾与思考:你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吗?(1)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怎样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把颗粒状药品装入试管的操作;(4)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哪些?(5)使用镁条进行实验时,应先进行什么操作?二、教学过程一、引入【师】播放视频:“望果兴叹”二、课内探究【师】看了上述片段,你认为吃苹果为什么会加剧该同学的病情?生口答:是酸性的。
(课件展示:探究一、苹果汁的酸性图片与问题:苹果汁是什么性的?)【师】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苹果汁显酸性?(生口答方法,师板书)【设计实验方案】请大家利用桌上现有的试剂和仪器,设计方案,证明苹果汁显酸性。
每人先独立设计出2种实验方案写在学案上,个人完成后再组内交流完善,总结你们小组共有的方案。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进行个体点拨和困难生辅导)(导学案和课件内容)可供选择的试剂:镁条(Mg)、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碳酸氢钠粉末(NaHCO3)、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NaOH)、生锈铁钉、去皮苹果块一包可供选择的仪器:研钵、纱布、盛苹果汁的小烧杯、放滴管的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井穴板、镊子、砂纸、玻璃片、固体废物回收容器、抹布【实验方案设计的展示交流与实施】【师】下面让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大家认真听,及时对他们没有想到的方案进行补充,看看我们能想出多少种实验方案。
初中化学_酸及其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酸的物理性质2、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不断提升实验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表情包,提出问题】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么?请感谢第一个让你懂得酸味的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和酸的性质有关,具体是什么原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酸及其性质》环节二:新课讲授【出示目标】那究竟什么是酸呢?第一部分:常见的酸【提出问题】回顾实验室闻药品气味的方法。
【学生回答】闻气味时不可凑近瓶口,要小心打开瓶塞,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标签的内容及注意观察颜色、状态,分别打开瓶塞观察到什么现象,稍后让学生整理相应的内容填入下表:【教师总结】通过在多媒体上展示相应的答案进行核对。
【提出问题】如果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该如何处理?【学生回答】用大量的水进行清洗。
【教师总结】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应该十分注意,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应立即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中会使用到不同浓度的硫酸,所以需要对浓硫酸进行稀释。
如何稀释?【学生回答】有两种答案,一种是把浓硫酸加入到水中;另一种是把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教师总结】在浓硫酸稀释的过程中,一定是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加入到浓硫酸中,会产生液体飞溅。
第二部分:酸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结合实验台上的样品(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镁条、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初中化学_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2课时)课题:酸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1.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理解酸化学性质的实质,能够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
2. 了解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2、难点: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
三、教学过程2、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你能想办法将它们区分开吗?性,为下一节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打基础。
《酸的化学性质》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我校初四年级的学生,学生总体情况较好,思维活跃,班级纪律好,很多学生对化学也有一定的兴趣,在能力上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动手、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尝试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获得和构建知识,但是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以下一些知识:1、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3、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这些都是与酸有关的内容,因此对酸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对酸的化学性质本质还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形成疑问:1、酸有哪些化学性质?2、为什么酸的性质具有相似性?而本节课要就是由现象→本质,归纳出酸的性质。
引导学生根据反应物的组成及实验现象,推断反应的产物,然后再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写出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能从微观的角度理解酸的化学性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学会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的方法——掌握共性、了解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
《酸的化学性质》效果分析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化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初中化学_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间把握不是很好,在讨论环节时间长了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把握,使课进行的更好。
教材分析
《酸的化学性质》是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并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对于培养学生从诸多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主要性质和用途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重点、难点的确定:
(1)重点的确定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碳酸盐的反应作为知识载体和重点,并帮助学生整合归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⑴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入适量醋,浸泡一段时间,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而被除掉,
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CH3COOH = (CH3COO)2Ca +H2O + CO2↑。
⑵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磷酸钙,磷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设计方案证明哪种猜想正确?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猜想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
方法归纳:
学生分组实验,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猜想,评价,学生归纳,完善。
环节5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
在生活中寻找我们学习有关的物质,提出你想探究的问题?
学情分析
作为九年级学生,总体情况是思维比较活跃,班级纪律较好,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以下一些知识: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酸碱指示剂、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酸碱中和反应、碱的化学性质。这些都是与酸有关的内容,因此对酸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知识是分散学习的,学生还不能把这些性质有机整合起来并加以应用。
初中化学_酸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酸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酸和碱的学习,主要遵循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思路,让学生从对一种物质的学习,演绎归纳出对这一类物质的认识——在这里,教材的编排不仅是对酸的学习是这样,对酸的通性的学习也是这样安排的。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这个能力正在培养过程之中,由此及彼的能力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
对策:在教授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不能仅从教材出发,更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出发,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合作解决相关问题。
最好是能够系统地巩固一下关于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对酸、碱的性质的学习建立在熟知物质分类的基础之上,更有利于学生分清楚能与酸、碱起反应的物质类别。
初中化学原则上遵循“从生活中来,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教学中一般都倡导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化学——酸和碱的教学也不例外,教材在安排学习酸和碱的性质时,先安排了两节内容——《生活中的酸和碱》以及《中和反应的应用》,这既是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是为学习酸和碱的性质做好铺垫。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酸和碱也不少,但仅仅是有所接触,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并不能够有一些较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酸和碱是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部分,同时又是对初中所学化学知识的总结和提升,本身学习起来就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酸的化学性质又分为了五个方面,对学生来说理解、掌握的难度较大;另外,学生不仅要对酸能够从个别到一般,还要对指示剂、活泼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各类物质都要有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熟练认知,这都是学生在学习之前所不具备的能力;而且教学中在两个课时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两种酸的物理性质,还要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自行去研究、归纳硫酸的化学性质,这对于还未完全理解盐酸的性质的学生来说,无疑又是一种无形中的障碍;最后,这一部分的学习还有一个难点,即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共设计3个环节
导入环节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加入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引入酸的性质复习。
探究环节
1.教师出示篮球小达人游戏,引导学生利用酸的化学性质作答。
初步了解酸的构成。
进行
初步的感知。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并完成表格。
3.通过教师出示一系列的问题归纳酸的化学性质,主要是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练习。
完成
酸的化学性质的归纳。
4.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提升进行练习,主要通过喜洋洋闯关游戏初步总结,通过鉴别醋酸和
白酒来进行具体的模式练习提升。
5.通过智能提升来进行巩固本部分知识。
6.达标测试,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
学情分析
让学生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设计实验
让学生根据疑问创设试验,例如浓硫酸的稀释能像一般溶液的稀释那样直接加入蒸馏水吗?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激发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的思维方式。
2、实验验证
通过推测、实验、观察、记录、归纳总结,获取知识,例如:酸溶液能和金属氧化物进行反应吗?反应会有什么现象?据此进行探究。
并进一步了解化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3、温故知新
梳理旧知并及时联系生活,例如:在已学习过的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基础上思考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生理解的知识层面上促进知识向应用层面的转化。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合作交流,思考深刻。
学习成为一种才艺展示和心理愉悦的享受。
效果分析
效果分析
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初中化学教材酸的化学性质部分需要2课时,本节课主要介绍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的相关性质。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包括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酸的化学性质几个部分,是在复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
课程以同类物质中典型物质盐酸、硫酸为例,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从特殊到一般,得出酸的通性。
通过对酸的复习,可以为碱盐的复习打下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
同时探究酸的复习方法,可以为碱的复习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
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的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叙述文字,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
常见的酸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达标检测】
1、(2016临沂)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质量
增加的是()
A.浓硫酸B.烧碱溶液C.浓盐酸D.过氧化氢溶液
2、(2015临沂)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石灰水与稀盐酸B.铜与硝酸银溶液
C.银与稀硫酸D.二氧化碳与水
3、(2015临沂)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B.稀盐酸用来除铁锈
C.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二氧化碳D.用石墨制作电极材料
4、(2017中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B.用燃烧的方法区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5、(2015临沂)下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H+Cl-Na+OH-
++
A B C D
(1)在上图C 、D 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C 中 、 ,
D 中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
应 。
(3)以上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
(4)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盐酸,不能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可向废水中撒入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对废水进行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黄铜(铜锌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
为测定某黄铜材料中锌的含量,化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称取15.0 g 此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图。
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1)15.0 g 黄铜材料中含锌 g 。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相对原子质量Zn:65
H:1 Cl:35.5)
课后反思
通过复习本部分知识,学生基本了解酸的化学性质,并能够通过酸的化学性质来解答部分知识。
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和理解要比原来新授课的时候好很多,但是仍然存在书写不规范,不标准等现象,
对于知识的深化理解还有待于提高,例如,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来进行反应后溶液成分的分析,物质的除杂,鉴别等题型,还有待于提高。
课标分析
酸的复习是初中化学的重点。
也是教材的难点,同时也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
因此,
气
体
质 量 / g 0.3 0.2
0.1稀盐酸质量/g
复习这部分的内容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今后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
因此,结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的精神内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酸”的复习中采用“实验探究”模式。
在进行复习时,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复习过程。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脑,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其次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出层次性,要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