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

合集下载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解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解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解读2010高考大纲有什么特点?考查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今年的高考大纲有什么特点?更注重考查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刚一出炉,就成为高三学生、家长的热点。

2010年的新大纲仍以保持稳定为主向,内容变化并不明显。

但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老师们提醒考生,作为最后一届非课改高中生,新课改是值得的方面。

据介绍,去年不少高考试题已开始涉及新课改的内容。

今年,预计涉及的新课改内容会增加。

语文2010年语文考纲较之2009年没有任何变化。

体现了高考试题思路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几点:作文错1字扣1分不变。

今年的高考大纲上,语文将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字的字音、字形能力,能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进行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等。

写作主要考查考生在记叙文、议论文及其他常见体裁写作方面的能力。

在写作中仍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1个字扣1分,重复不计,这与2008年、2009年高考大纲的要求相同。

支招随时练习规范性词语。

这段时间,考生一定要多注重字形、字音、成语等。

作文很关键,考生要勤于动笔。

在练习写作文时,一定要写规范字,记叙文应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写清楚,而议论文必须把论据、论点、论证理清楚。

另外,就是多阅读,尤其注意阅读中的探究题,对文章主旨多层次、深入性地探究,通过多阅读和动手实践,答题时才有话可说,而且思路要广一些,掌握规范性词语。

文学作品阅读备考需注意三个。

重要作家,例如雷抒雁、张炜、汪曾祺、史铁生、周国平、丰子恺、铁凝、冰心、孙犁、王蒙、迟子健、贾平凹等的散文都值得重点。

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尤其是对生活思考敏锐、表达技巧娴熟的散文。

文学作品考查的重点,如文章组织和结构、艺术手法、重要词句(理解含义,赏析意蕴)等。

数学重点考查思维能力根据大纲,数学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试题主要在基础知识的运用中,考查学生在数学思维和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地理试卷分析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地理试卷分析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地理试卷分析纵观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试题都体现了稳中求新、求变、求活的特点。

2010年文综全国卷(I)试题设计的导向性明确,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突出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与具体要求,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充分体现出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的考查方向。

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以及地理学科所占的分值基本保持稳定,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对今后的教学与复习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基本情况1.试卷题型结构和分值2.考点分布二、试卷分析从今年的地理高考试题看,考点主要分布在:国土整治、等温线判读、区位条件分析、地球运动和光照图、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分析、气候特征描述。

试题易、中、难比例较合理,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现象。

总体上,今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与往年相比,有如下特点:1.注重基础,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理解与运用从“继承、稳定”的角度看,2010 年地理试题继承了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的基本题例,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善用图表、重视区域,体现了五个不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没有变,采用围绕中心问题的题组设问方式没有变,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考方向没有变,注重对学科内综合、知识灵活运用、地理思维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没有变,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图像语言特点的宗旨没有变。

2.突出能力从“求变、创新”的角度看,2010 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与往年相比有两个变化:地理图表力求丰富多变,试题内容渗透新课标的理念。

地理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基本的地理能力:(1)根据题干文字描述和选项要求,考查地图的空间联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分析与判读能力。

(2)运用区域地理空间定位的方法,正确判读地理位置的能力。

(3)根据图表进行定量分析与判读地理事物的能力。

(4)区域综合分析能力。

3.考点过分集中,人文与自然地理所占比例不均衡今年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所占权重明显失衡。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文综)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文综)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文综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目标\要求ⅠⅡⅢ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二、考试范围(一)政治第一部分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兼并与破产(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银行和储蓄者(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哲学常识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3.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3)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第三部分政治常识1.我国的国家制度(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3)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4)我国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1)政党与政权政党的特征;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第四部分时事政治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Ⅲ.命题指导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0年高考试地理真题--{大纲版}全国卷-1地理详解

2010年高考试地理真题--{大纲版}全国卷-1地理详解

(大纲版)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全国1卷)详解第Ⅰ卷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1~2题。

1.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花费B.农家肥C.农药D.淡水1-2题解析:C D 由题意可知江苏北部为沿海滩涂,含盐量较大,围垦短期内盐碱化严重,种植物应具有耐盐性,短期内成效比较突出的应注入淡水,"以淡压咸"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受到货。

图1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

据此完成3~5题。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A.设计B.提供面料C.加工D.送货上门3.题解析:A 由图可知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呼叫、设计等”.考查提取资料信息能力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A.大型服装超市B.服装专卖店C.代理销售商D.信息交流平台4.题解析:由图例可知本公司的大部分业务都是通过“实时信息流”完成的,那么公司的产品销售应该依靠“信息交流平台”来完成。

考查提取资料信息能力并与第3题拖挂.5.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A.配送仓库B.面料厂C.制衣厂D.仓储中心5.题解析:A 在公司中面料厂、制衣厂、和仓储中心之间由一定的时间制约,而配送仓库与仓储中消费者之间的物流运输限制很小,所以配送仓库区位选择最灵活。

考查商业经验区位因素.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

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 B.12 C. 16℃ D. 18℃6.题解析:C 此类题目主要是考察同学们对等值线的掌握和应用及简单地理推算能力.从图中看到等值线的等值距为2,所以可以找出最大的取值范围(21-23)最小的取值范围(5-7)可以得出温差范围(14-18)(注意是开区间).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7.题解析:需要仔细看图,提取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资料信息并调动等值线等基础知识回答天气时间变化.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应为最高值多云天低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应该找白天的时间段,白天变化晴天的等值线比多云天密集。

2010高考地理专题精品——自然地理

2010高考地理专题精品——自然地理

2010高考地理专题精品——自然地理学案导学地图——分布图1、地理分布图的判读程序(1)读图名(2)读图例(3)确定位置(4)提取信息[例题1](2003年上海卷)西亚历来是西方强国激烈争夺的地区,读“西亚地理图:(1)2003年,美国先发制人对西亚国家________(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发动战争。

该国的________________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是世界著名________农业区。

(3)西亚油田集中分布在________及其周围地区。

世界上五大储油国中惟一的非阿拉伯国家是__________(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

西亚石油主要运往西欧、________和美国,石油运输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丰富的石油资源带动了西亚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产油国外,有些国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二、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①数量: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线上或是线之间);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和高差测算地面实际距离;根据两地的海拔高度可计算出相对高度。

如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x-1)d≤△H<(x+1)d,x为陡崖处汇集的等压线的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②形态: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峡谷等)。

(2)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①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

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

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②与河流水文结合: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水库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2010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考试内容要点)

2010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考试内容要点)

2010年高考地理考试内容要点第一部分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地球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北京时间、世界时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球和地图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等高(深)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简易天气图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及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4.自然灾害与防治(1)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中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应对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方法或应急措施。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素材汇编0127 1039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变动大纲版:与2009年考纲相比各学科均无变化;新课标版:与2009年考纲相比,除物理学科有细小变化外,其余学科无变化。

物理具体变化内容如下:1.考试大纲在个别地方的叙述作了文字修改,与内容无关。

2.考试大纲及说明在解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时,将“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中的“必要时”删去了。

3.在考试说明中将选考模块2—2删除了。

4.在考试说明中将2009年与大纲不一致地方进行了修改更正。

5.考试说明在必修模块物理1中主题为“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中的说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要求会应用于直角三角形知识求解”删除了。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部分选考类大纲理科文科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文科解读2010年高考大纲201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昨日公布。

晚报约请长郡中学、雅礼中学、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的理综、文综六科具有多年高三任教经验的名师对其予以解读。

》》2010年历史考试大纲与2009年相比,无任何变化。

这意味着今年高考试卷呈现方式将会比较平稳,但不意味着命题不会创新变化。

从近两年高考命题的总体趋势来看,基本围绕主干知识和国内重大事件进行考查,给人感觉题目并不难,和基础知识联系密切,比较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下的教学实际,体现新课程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

》》跟去年相比,2010年政治科目高考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均未改变,其知识考试范围基本稳定,仍是166个考点。

对时政知识的考查范围是从2009年4月到2010年3月。

》》201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于日前公布。

高考大纲是各省制定考试说明的依据,也是学生备考的指挥棒,因而备受高三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日前出炉。

来自树德中学、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成都外国语学校等校的高三名师解读后认为,今年高考大纲没有太多变化,总体上体现了稳定性。

2010年地理高考考试分析

2010年地理高考考试分析

2010年地理高考考试分析2010年高考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我们逼近。

与2009年相比,全国高考大纲地理部分没有任何变化,这也是地理考纲连续四年没有任何变化。

根据近几年来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相对稳定、采用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省份越来越多的形势和对2008年、2009年地理高考试题的研究,针对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我们在展望2010年高考地理命题可能会呈现的趋势的同时,对下一步的复习备考提点建议。

一、考纲解读(一)考试范围覆盖全面地理考试大纲考试范围沿袭传统的四大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四大部分考点基本覆盖了初中、高中八本教材的全部内容。

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都是以抽样考查知识、全面考查能力为其特点。

因此,考生在后阶段复习中,应对照考纲,对照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包括原理、概念、事实)和基本能力(包括技能、方法、思路),以及基本理论和观点的掌握和理解运用,并在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地理主干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自然地理:(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日照图为主要信息载体,计算时间、判断节气、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2)大气运动(等压线图的应用分析);(3)气候形成因子、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气象灾害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具体分析;(4)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5)海水的盐度与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影响;(6)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7)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8)地域分异规律等。

人文地理:(1)人类各种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分析和评价;(2)人地关系出现的问题、造成的影响、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3)人口、文化和旅游的有关知识等。

区域地理:(1)区域空间定位;(2)区域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点描述和分析;(3)区域内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发展方向;(4)中国国土整治。

2010年全国地理试卷综合分析详解

2010年全国地理试卷综合分析详解

2010年全国卷Ⅰ地理试卷分析兰州成功学校地理教研组蒲胜纵观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试题都体现了稳中求新、求变、求活的特点。

2010年文综全国卷(I)试题设计的导向性明确,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突出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与具体要求,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充分体现出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的考查方向。

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以及地理学科所占的分值基本保持稳定,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凸显地理学科在文科综合中“瓶颈”的作用。

试卷的总长度维持稳定,但增加了高难度的组题,考生审题和时控把握的困难明显增加,综合题学生感觉好答,但要答好不易。

总的看来,考查学生能力的“活”题较多。

试卷充分展示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着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今后的教学与复习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基本情况1、试卷题型结构和分值题号分值考纲材料呈现方式知识和能力要求1 4国土整治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国土整治中所采取的措施(生物)以及植物对土壤环境的适应性2 4 国土整治中所采取的措施(工程)以及引淡淋盐对盐碱地的改造3 4 网络商业模式公司(新的商业模式)网上商业公司的企业组织图、经营网络图网络商业公司在商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4 4 新商业模式的运营平台5 4 区位选择区位选择的原则6 4 温差某城市南北方向的等温线分布图等温线的的判读7 4 气温变化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8 4 城市热岛效应对热岛效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9 4 纬度判读空间投影纬线与晨昏线的局部图空间投影点位置判读10 4 季节判读利用晨昏线判读季节11 4 天体位置投影判读空间不同位置对地面投影图形状的判读36 12(1)影响农作物种植的因素法国罗纳河流域等值线图和下游缓斜平原鹅卵石、葡萄树景观要求认真审题,仅要求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答题8(2)外力作用的沉积物缓斜平原物质来源16 (3)气候类型、特点以及冲积物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图该小题分值太大,一题4问,问问相连,学生难以拿到高分。

2010年高考全国卷大纲地理

2010年高考全国卷大纲地理

2010年高考全国卷大纲:地理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能量的来源。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轴。

两极。

经线。

本初子午线。

经度。

赤道。

纬线。

纬度。

经纬网及其意义。

东、西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

高、中、低纬的划分。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时区的划分。

日界线。

国际标准时间。

北京时间。

区时的应用。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宇宙探测宇宙探测的意义。

宇宙探测的现状。

2.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

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3)大气降水降水的时间变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气、气候与人类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3.海洋(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洋流。

洋流的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3)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

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4.陆地(1)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变动主要造岩矿物。

三大类岩石。

2010年高考地理总结精要.rar

2010年高考地理总结精要.rar

2010年高考地理总结精要目录一、地球专题二、等高线地形图三、河流四、地下水五、气温六、降水七、气候专题八、统计图表专题九、大气专题十、陆地和海洋专题十一、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十二、区位专题(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业、旅游)十三、成因问题十四、特征问题十五、中国地理专题十六、区域分析方法一、地球专题1.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东西经-——东(西)经度的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反)。

南北纬——北纬的度数向北增大东(西)半球——从20°W向东至160°E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方向—A在B的什么方向,分清出发点B与目的地A,看纬线的位置定南北(上北下南),看经线的位置关系(经度差小于180°度)4.有关时间计算: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②区时的计算: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③地方时的计算:找出已知的经度与时间,经度差=东边地点的经度-西边地点的经度(不跨180°经线计算,东经度为正,西经度为负值),时间差=经度差÷地球自转角速度15°/时或1°/4分,注意加减行程时间根据东早西晚。

结果若小于0,则应加24小时,日期变为昨天。

④地方时的判断方法: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2010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0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0年江苏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一.解读变化:1.考点增删变化在“地理1”中,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前添加“影响”两字,“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删减“自然界”,“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删减“的趋势”,“主要自然灾害”明确为“旱涝、台风、寒潮、地震”。

在“地理2”中,“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中的“或”变为“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调整为“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在“地理3”中,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中的“地理环境”前添加“区域”。

在“海洋地理”中,将“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调整为“波浪、潮汐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将海平面变化中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整为“社会经济发展”;准确描述了“海洋油气资源、锰结核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删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意义”。

在“旅游地理”中,在“地形、气候、水文等”之后添加“条件”。

在“环境保护”中,主要将内容要求科学地合并,如“合理开发、利用非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措施”调整为“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调整为“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删减“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2.典型题示例变化与2009年相比,2010年地理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试卷形式、试卷结构上基本没有变化,但在典型题示例部分变化较大,许多试题选自2009年高考地理试卷,特别选取了重基础、重读图能力、重地理知识为现实生活服务的题型。

二.备考建议:1.抓标扣纲,构建高考网络,全面扫盲考点考纲和考试说明是最权威、最可靠的考试信息。

每年的高考试题可以说是考试说明的详细再现和翻译版,只要对照考纲,逐个扫盲过关,力争每个考点“点点清”,这是应对高考最简便最有效的捷径。

在最后的冲刺复习中要尽量扭转以大量抛题、大搞题海战来梳理考点的简单机械策略,因为从学习规律来看,大量做题易造成思维混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从而抓不住知识重点,遇到新题还只能是胡乱作答。

2010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卷部分分析

2010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卷部分分析
2010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2010全国Ⅱ卷文综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纵观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试题 都体现了稳中求新、求变、求活的特点。 2010年文综全国卷试题设计的导向性明确 ,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突出素 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与具体要求,试卷的整 体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充分体现出以知 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的考查方向。试 卷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以及地理学科 所占的分值基本保持稳定,具有一定的区 分度,对今后的教学与复习将起到积极的 导向作用。
【解析】 根据材料‚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 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 出。‛说明由黄河站由极夜转为有昼夜交替现象,即昼由0 小时逐渐增加,根据材料‚首个日出‛,说明是太阳刚好 升起,就得落下,应该为当地地方时的12:00,黄河站与 北京时间的经度相差约为108°,时间差约为7小时12分, 即北京时间约为19:12,故9题选项D最接近; 而太阳刚好升起,就马上落下,当地时间为12:00,此时 太阳正好位于黄河站的正南方,故10题选C; 根据太阳回归运动黄河站刚好出现昼(即极夜现象结束) 的日期是3月9日,离春分日有12天。根据对称原理,也就 是说到了秋分日12天以后黄河站刚进入极夜现象,日期为 10月2日以后。故11选题选B。
4、认真研究课标和高考试题,做好高中地理三年的 整体计划,精心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 方法,认真组织各个阶段的教学,旨在减少盲目 性,增强针对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 同行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发挥集体智慧;
2、学科能力要提升 在2010年备考中要针对以图导题、题组生存的高考 地理试题特点,特别强调了读图能力的训练。注意 考生的思维层次、语言组织、学科表述、区域能力 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物理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区2008年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与考试说 明解读
陕西师大附中 李涛
Ⅰ. 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 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 加的选拔性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如下: 1.按照“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将知 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学生 的数学素养. 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新课程标 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 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 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理科的选考内容如下: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三、个性品质要求
个性品质是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 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 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 数学的美学意义. 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 态参加考试,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以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
四、考查要求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 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 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 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 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对 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知识,考查时要保 持较高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要注重学 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 的覆盖面.要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 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使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完整word版)2010高考文综全国卷2地理部分解析版

(完整word版)2010高考文综全国卷2地理部分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

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 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至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

读图1,完成1-3题。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B.西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D.东北信风带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B. 反气旋、暖锋C. 气旋、冷锋D. 气旋、暖锋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A.中心区,沙尘扬升B.边缘区,沙尘扩散C. 中心区,沙尘沉降D. 边缘区,沙尘沉降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

读图2,完成4-5题。

4.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5.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

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江苏卷) WORD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江苏卷) WORD版

高考注意事项1.进入考场时携带的物品。

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以及2B铅笔、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小刀、空白垫纸板、透明笔袋等文具。

严禁携带手机、无线发射和接收设备、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手表、涂改液、修正带、助听器、文具盒和其他非考试用品。

考场内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等物品。

由于标准化考点使用金属探测仪等辅助考务设备,所以提醒考生应考时尽量不要佩戴金属饰品,以免影响入场时间。

2.准确填写、填涂和核对个人信息。

考生在领到答题卡和试卷后,在规定时间内、规定位置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错误责任自负;漏填、错填或字迹不清的答题卡为无效卡;故意错填涉嫌违规的,查实后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监考员贴好条形码后,考生必须核对所贴条形码与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一致,如发现不一致,立即报告监考员要求更正。

3.考场面向考生正前方的墙壁上方悬挂时钟,为考生提供时间参考。

考场时钟的时间指示不作为考试时间信号,考试时间一律以考点统一发出的铃声信号为准。

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l~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啊、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啊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3—4题。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4.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O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读1,完成1~3题。

B1.冰岛位于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B2.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D3.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A.雷暴频发B.严重缺氧C.有大量可燃气体D.火山灰浓度大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

读图2.完成4~5题。

4.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6~8题。

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距离B.热量条件C.劳动力价格D.种植技术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A.运输成本B.用地成本C.原材料成本D.劳动力成本读图3。

完成9~10题。

9.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A.土壤肥力B.热量C.水D.光照10.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②多大风③水能丰富④森林分布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

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2010普通高校招生新课标全国统考大纲:地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