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ⅰ鲁教版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教案解析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1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考试内容与要求】考点: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含义◆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重点与难点】◆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考点梳理与拓展】考点一:自然灾害的含义(一) 自然灾害概况1、概念:在 发生的,对人类 构成危害的事件。
气象灾害:如 (飓风)、 、 寒潮等。
2、分类地质灾害:如 、火山、 、泥石流。
(二) 洪水和洪灾1、概念: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 现象的统称。
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 ,就形成洪灾。
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3.洪灾的形成原因 气象因素: 、大量冰雪 。
河湖因素⎩⎪⎨⎪⎧ 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溃决 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 ,植被覆盖率越 ,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 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
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 ,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 、河床坡度 。
: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 的速度。
拓展:我国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其中尤以暴雨洪涝最严重,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
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在江淮地区和北方 。
原因如下:(1) 气候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2)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3)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4)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4.洪灾的防治措施: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和预报 ,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防止洪水漫溢。
,加快泄洪速度。
开辟 ,开挖 ,降低洪水水位。
提高 意识控制 ,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 管理加强灾前 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经典例题1】(2011年江苏卷)图1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地理ⅰ鲁教版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
地理ⅰ鲁教版4【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自然灾难的概念、类型及其危害;(2)分清洪水与洪灾;(3)把握洪水发生的要紧缘故及危害,洪灾的要紧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的讲述和系列多媒体课件的展现,创设某些自然灾难的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感悟自然灾难的成因及危害;(2)通过某些场景的模拟和周围灾难情形的回忆,体会防灾减灾的方法和措施;通过设计具有一定思维力度的问题,与学生一同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在共同的探究过程中体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防灾减灾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对洪灾的推测、发生规律和防备措施探究的爱好,确立携手合作共同抗灾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洪灾形成的缘故、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洪灾,揭示自然灾难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难的特点及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问题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预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些媒体图片:台风“麦莎”突击上海,;2003年7月淮河流域洪水埋住农田、村庄和城镇的相关图片;2002年印度春季洪涝使土地干裂的照片;唐山地震形成的地裂照片;2003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形成的灾难;1991年6月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照片;黑龙江省沙兰小学被泥石流山洪冲击照片。
从刚才大伙儿看到的资料,你能说出几种自然灾难的名称?你还明白哪些自然灾难?哪一种灾难常在我们居住地发生?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自学指导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3分钟时刻完成《高效》P60自主探究“认识洪水和洪灾”部分内容。
答案见《高效》[新课教学]教师:我国是一个洪灾多发的国家,对我国的阻碍也专门大,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以洪灾为例来学习自然灾难方面的知识。
先让我们来认识洪水和洪灾,那么洪水和洪灾有什么区别呢?【动动脑】荒无人烟的地区也会发生自然灾难吗?一、认识洪水和洪灾学生:从定义上找出洪水和洪灾的不同,相互讨论并相互表达。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
第二节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课程规范:以某种自然灾祸为例,简述其发作的主要缘由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知识与技艺:看法洪水的概念,区别洪水和洪灾;结合我国发作洪水和洪灾的实践事例,了解洪灾构成的自然缘由及人为缘由;了解洪灾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能以洪害为例,简述其发作的主要缘由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进程与方法:调查访问课堂讨论总结归结教学重难点:洪灾构成的缘由教学进程:导入新课:假设说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与能量我们把它称为自然资源,那么什么又是自然灾祸呢?同窗们能不能罗列一些啊?先生举例:〔出现效果:有的同窗在这时就混销了自然现象与自然灾祸.待在前面处置!〕接着请大家看看下面一组图文:课件展现各种自然灾祸的图片,后同时展现一幅发作在无人区的火山图片和一幅在有人类寓居的地域的火山图片,这两幅图片都是自然灾祸吗?一.自然灾祸的含义及分类〔板书〕1.含义〔概念〕基本属性自然属性:自然界发作的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2.自然灾祸按成因的分类:(1)气候灾祸:暴雨、洪水、干旱、冷冻害、浓雾、沙尘暴等〔2〕陆地灾祸:风暴潮、海啸、海浪、赤潮、海冰等〔3〕地质灾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4〕生物灾祸:病害、虫害、鼠害、草害等〔5〕宇宙灾祸:宇宙有害射线、磁暴等(6 )人为自然灾祸:人为影响所发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属性的灾祸,如过量采伐森林惹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惹起的空中沉陷等过渡:洪灾是影响我国乃至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祸,请大家看图4-2-1二.教材案例————洪灾〔板书〕1.什么是洪灾?洪水——洪灾2. 洪灾会形成哪些危害?直接危害、直接危害人身危害、财富〔经济〕危害3. 洪灾构成的缘由天气、气候自然缘由地质作用梗塞河道〔1〕洪水构成的缘由:堤坝决口人为缘由汇水速度 > 排水速度=洪水〔2〕影响洪水的其它要素:空中坡度河谷的顺直、迟滞土壤植被水平、纵向坡度洪水大小〔3〕洪水危害大小的要素:灾区人口、经济状况过渡: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祸的要挟下生活。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 鲁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危害。
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对人类的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等。
而在我国的灾害中,洪灾和旱灾最为常见,并且影响较广。
选择以洪灾作为探究学习的案例,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组织教学内容:一、什么是洪水,洪灾以及洪灾会带来哪些危害;二、洪灾的形成原因;三、洪灾的预防措施。
通过对洪水和洪灾成因、灾害及预防等问题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了解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进而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
本节内容计划安排二个课时。
具体包括三大块主要内容:首先是洪水和洪灾的概念,联系和区别。
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洪水和洪灾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以我国多发的洪水灾情为例,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兴趣。
其次为洪水和洪灾形成的原因。
具体可以从洪水产生和致灾的发生规律入手,具体可以包括两个环节,首先应该分析清楚洪水形成的几种自然原因以及多种影响因素,然后指出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诱发和加剧了洪灾,说明自然原因是导致洪灾的主要因素,但认为因素也不能忽略。
再次,主要内容为洪灾的防治措施。
具体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防灾减灾的思路、方法和措施。
总体来看,本节的知识结构如下: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种类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自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湖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损害然洪水和洪灾直接损失灾洪灾损失间接损失害自然原因与洪灾形成的原因洪水的形成人人为原因类对人类造成损害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洪灾的防治措施工程措施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非工程措施二、目标及其解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及其危害,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通过洪灾这一案例的学习,简述洪灾形成的自然、人为和社会经济原因;学会分析自然灾害的种种诱因;3.通过分析洪水、洪灾和泥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自然灾害关联性的认识;4.通过探讨洪灾的成因,尤其是人为因素对洪灾的影响,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地理: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2(鲁教版必修1)1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学习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种类与危害,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理解洪水与洪灾的区别,了解洪水的危害,通过对洪水和洪灾形成原因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洪灾成因和了解防洪、减灾的各项具体措施的过程中,理解谋求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并树立起防灾减灾意识。
活动1:读课本相关内容和地图册“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发生区”图,认识自然灾害,完成下列要求:(1)说一说自然灾害与自然资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2)你从两图上读出了哪些自然灾害?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活动2:上网搜索“洪灾”的资料,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洪水和洪灾有何区别?(2)补全图4-2-1中的空缺内容,了解洪水可能造成的直接与间接损失。
活动3:阅读课本“洪灾的形成原因”部分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是; 。
(2)洪水的形成主要是天灾,、 、 等原因导致水位上涨或堤坝溃决;当流域 速度大于 速度时,易形成洪水。
(3)灾害的发生主要是人祸。
什么情况下洪水才能致灾?什么情况下灾情重?人类的哪些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发生?设施毁坏人畜伤亡疫病爆发洪水的危害损失_____、财产直接损失 妨碍工作、_____ 水、电、物资、_____供应中断______中断经济活动停止______秩序紊乱______损失 图4-2-1(4)读课本“活动”中的“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了解我国暴雨洪涝的主要分布区,尝试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这些地区洪灾多发的原因。
活动4:人类活动可诱发或加剧洪灾,也能防灾减灾。
阅读课本“洪灾的防治措施”部分内容,列举并区分防洪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活动5:读课本“活动”中的“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查找你所在地区主要有哪些自然灾害?分析形成原因是什么?思考如何预防和减轻其危害?【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一组材料,回答问题。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过渡:洪灾是影响我国乃至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请大家看图4-2-1二.1.什么是洪灾?洪水——洪灾2. 洪灾会造成哪些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人身危害、财产(经济)危害3. 洪灾形成的原因天气、气象自然原因地质作用堵塞河道(1)洪水形成的原因:堤坝决口人为原因汇水速度 > 排水速度=洪水(2)影响洪水的其它因素:地面坡度河谷的顺直、通畅土壤植被程度、纵向坡度洪水大小(3)洪水危害大小的因素:灾区人口、经济状况过渡: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生活。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惨重的损失,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灾害防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减灾就意味着发展,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以减灾求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4. 洪灾的防治措施(板书)(启发学生思考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治水英雄和工程,以及我国现在修建了哪些治水工程?大家知不知道我们江都也有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呢?<引江水利枢纽工程>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1)工程措施:措施==>效益(2)非工程措施:拓展提问:1.我国2019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和1954年相比,水量要小、水位要低,却多次决口、隐患叠出?2. 2019年长江流域洪水多次决口、隐患叠出,为什么没有象1954年那样死亡3.3万人之多?3.简述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学生讨论总结回答教师总结: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1.降水集中程度高,集中于夏秋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左右。
2.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降水年际变化大。
3.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围湖造田水土流失加剧,上中游涵养水源能力和中下游排水能力减弱。
4.大量河道、湖泊被淤积、被填填,缺乏蓄洪、泄洪场所。
5.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即原来解析后的目标)1、目标:(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深刻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原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好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3)通过分析洪峰、洪灾和泥石流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自然灾害之间关联性的认识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重点揭示了洪水致灾的机制和发生规律,这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洪灾发生的原因。
二、预习导学(一) 知识梳理1、自然灾害是指在中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的事件。
2、洪水是河流水位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就形成洪灾。
3、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
(二)洪水成因1、洪水形成的原因:1、强降雨、大量冰雪快速、堵塞河道;2滑坡、泥石流河道;3、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溃决。
2、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速度和河道的速度有关。
当流域的汇水速度河道的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就不容易形成洪水。
3、地面坡度,突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则流域的汇水速度越快。
反之则越慢。
河谷越,越通畅,纵向坡度,河道的排水速度越快。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主干问题)1、洪灾形成的原因流域和河道状况对洪水的形成有什么影响?2、洪灾的防治措施四、目标检测1、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
读图4-2-1填空并回答: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A 洪水B 风暴潮C 干旱D 水土流失E 泥石流F 台风(1)图示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灾害与人类-鲁教版必修一教案
自然灾害与人类-鲁教版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成因;2.掌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培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尊重;4.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种类、成因和防灾减灾知识;2.教学难点:如何探究自然灾害背后的科学原理。
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显示多种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擦拭眼睛,思考自然界中人类所面临的灾害有哪些。
2.引导学生反思:人类与自然灾害的关系如何?学习部分(30分钟)1.分组让学生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收集。
每个小组收集一种自然灾害背后的科学原理并整理成报告。
2.学生提交小组报告,并分享报告中的关键科学原理,引导其他学生理解这个自然灾害。
3.讨论每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预防减灾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科学方法预测、防范和减轻灾害。
拓展应用(20分钟)1.学生分组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并总结经验。
2.学生进行场地调查和灾害模拟,探究不同环境下的防灾减灾方法,并向其他小组进行汇报。
总结(10分钟)1.回顾本次学习的内容,强调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2.评估学生的调查研究和实践能力,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估评估内容1.学生提交小组报告的质量;2.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分享的程度;3.学生在场地调查和灾害模拟中的表现。
评估方式1.班内小组互评;2.课堂教师评价;3.综合考核。
五、教学资源1.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学习资源;2.自然灾害相关的书籍、杂志;3.灾害模拟器材等实验工具。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教案
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一、教材分析《自然灾害与人类》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洪灾为例掌握洪水与洪灾的联系,洪水形成的原因以及洪灾的防治措施。
并且以此为基础学会分析其他相关的灾害。
本节内容是选修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比较简单一些,学生易掌握。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2)认识、区别洪水和洪灾,并结合我国发生洪水和洪灾的实际事例,学会分析诱发洪水灾害的种种因素,寻求洪灾防治措施。
(3)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学、读图,提高学生的地理语言准确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理性的灾害观(2)让学生懂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洪灾形成原因(2)洪灾的防治措施(3)我国洪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现教学目标导入新课:请大家观看自然灾害的危害视频以及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图片,以及回顾产生的影响。
举出例子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以及我国是各类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讲授新课:一.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分类(板书)1.含义(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基本属性:(1)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2)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2.分类: (PPT展示各类自然灾害图片及总结)(1)气象灾害:暴雨、洪水、干旱、沙尘暴等(2)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等(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4)生物灾害:病、虫害、生物入侵等3.危害: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本部分知识很简单,学生结合预习内容可以掌握。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教案 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教案: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一、教材分析《自然灾害与人类》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洪灾为例掌握洪水与洪灾的联系,洪水形成的原因。
并且以此为基础学会分析其他相关的灾害。
本节内容是选修自然灾害与保护的基础,内容也比较简单一些。
学生易掌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2)认识、区别洪水和洪灾,并结合我国发生洪水和洪灾的实际事例,学会分析诱发洪水灾害的种种因素,寻求洪灾防治措施。
(3)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学、读图,提高学生的地理语言准确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理性的灾害观和正确的资源观。
(2)让学生懂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洪灾形成原因(2)洪灾的防治措施(3)我国洪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校的高一属于分层次教学,学生基础有差异。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老师多引导学生,深挖学生的思维。
对于其他层次一方面要有一定量的提示和补充,另外要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地理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五、教学方法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六、课前准备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备课(设计多种可能性)。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室内教学,课前打开多媒体。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现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如果说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与能量我们把它称为自然资源,那么什么又是自然灾害呢?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吗?学生举例:(出现问题:有的同学在这时就混销了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待在后面解决。
)教师:接着请大家看看下面一组图文:课件展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后同时展示一幅发生在无人区的火山图片和一幅在有人类居住的地区的火山图片,这两幅图片都是自然灾害吗?学生回答:教师:一.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分类(板书)1.含义(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019-2020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含答
2019-2020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含答案)一、自然灾害1.概念 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常见灾种(1)气象灾害:台风、洪水、干旱等。
(2)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
[温馨提示]各种自然灾害并非孤立存在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发展有各自的特点,也存在着内在XXX ,如泥石流是由强降雨或洪水诱发的地质灾害。
二、认识洪水和洪灾1.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2.洪灾(1)概念: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
(2)危害⎩⎪⎨⎪⎧ 直接损失:造成工业和农业等方面损失间接损失⎩⎪⎨⎪⎧ 造成水电、交通、能源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的紊乱等 [易错提醒] 洪灾是由洪水造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洪水都能造成灾害。
只有当洪水发生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时才可以称之为洪灾。
三、洪灾的形成原因1.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
2.洪水的成因(1)自然原因⎩⎪⎨⎪⎧ 气象因素:强降雨、冰雪快速融化和冰凌 堵塞河道地质因素: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其他因素:流域汇水速度大于河道排水 速度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大规模围湖造田建筑物占据河道可导致堤坝溃决四、洪灾的防治措施1.意义 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灾的损失。
2.主要措施(1)洪水防治的工程措施:①兴修水库、退耕还湖,提高调洪能力;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2)洪水防治的非工程措施: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②控制滥砍乱伐行为;③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④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⑤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
[温馨提示]河流不同河段洪灾的防治措施有所不同从工程措施看,河流上游应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以达到调蓄洪水,涵养径流的作用;而河流中下游应加固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等,以起到规避灾害的作用。
地理ⅰ鲁教版4.2自然灾害与人类教案
地理ⅰ鲁教版4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难与人类教案一、教材分析《自然灾难与人类》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要紧学习自然灾难对人类的阻碍、以洪灾为例把握洪水与洪灾的联系,洪水形成的缘故。
同时以此为基础学会分析其他相关的灾难。
本节内容是选修自然灾难与爱护的基础,内容也比较简单一些。
学生易把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认识自然灾难对人类活动的阻碍。
(2) 学会分析诱发洪水灾难的种种因素。
2.能力目标:(1) 以长江和黄河为例,分析有关洪水及洪灾的形成理论。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地理语言准确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理性的灾难观和正确的资源观。
(2)让学生明白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进展,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洪水形成的自然缘故及人为因素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校的高一属于分层次教学,学生基础有差异。
关于A层次学生来说老师多引导学生,深挖学生的思维。
关于其他层次一方面要有一定量的提示和补充,另外要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地理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课下要求要有所区别。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差不多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问→情境导入、展现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预备1.学生的学习预备:预习自然灾难与人类,完成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一组(各设组长),室内教学。
课前打开多媒体,课前预备地图册。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问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形并了解了学生的疑问,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形导入、展现目标。
多媒体展现2010年我国松花江流域在吉林的洪水灾难视频片段教师第一提问:(1)今年(2010年)夏季在我国南方、东北发生了什么灾难 (洪水灾难、洪涝灾难)(2)这些洪灾有哪些危害呢? (人员伤亡、经济缺失)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以洪灾为例来学习自然灾难。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
第二节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发起防治的措施。
知识与技术:明白洪水的概念,区别洪水和洪灾;连合我国产生洪水和洪灾的实际事例,明白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理解洪灾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能以洪害为例,简述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发起防治的措施。
历程与要领:观察访问讲堂讨论总结概括传授重难点:洪灾形成的原因传授历程:导入新课:要是说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与能量我们把它称为自然资源,那么什么又是自然灾害呢?同砚们能不能枚举一些啊?学生举例:(出现标题:有的同砚在这时就混销了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待在后面办理!)接着请大众看看下面一组图文:课件展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后同时展示一幅产生在无人区的火山图片和一幅在有人类居住的地区的火山图片,这两幅图片都是自然灾害吗?一.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分类(板书)1.含义(概念)基本属性自然属性:自然界产生的社会属性:对人类组成危害2.自然灾害按成因的分类:(1)景象灾害:暴雨、洪水、干旱、冷冻害、浓雾、沙尘暴等(2)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赤潮、海冰等(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草害等(5)宇宙灾害:宇宙有害射线、磁暴等(6 )人为自然灾害:人为影响所产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属性的灾害,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过渡:洪灾是影响我国乃至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请大众看图4-2-1二.课本案例————洪灾(板书)1.什么是洪灾?洪水——洪灾2. 洪灾会造成哪些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人身危害、产业(经济)危害3. 洪灾形成的原因气候、景象自然原因地质作用淤塞河道(1)洪水形成的原因:堤坝决口人为原因汇水速度 > 排水速度=洪水(2)影响洪水的别的因素:地面坡度河谷的顺直、通畅泥土植被程度、纵向坡度洪水巨细(3)洪水危害巨细的因素:灾区生齿、经济状况过渡: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生活。
鲁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
自主学习〔课前独立学案〕一、温习上节内容:〔尽量不看教材完成〕1、自然资源按可否再生分为 和 ,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属于 ,其散布具有清楚的 规律,矿产资源的散布主要受 的制约,如金、银、铜主要散布于 地域 。
2、自然资源的特性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课预学 要求:完成此局部必需仔细阅读课本,独立思索和处置相关效果,熟习地图册和教材内容,完成学案填空局部和在教材相应位置勾勒。
一、看法自然灾祸 1概念:2、种类:〔1〕地质灾祸:如 、 、 、 气候灾祸如 ;水文灾祸如 ;生物灾祸如 虫灾 ; 思索:荒无人烟的中央会发作自然灾祸吗? 二、看法洪水和洪灾1、读课本P87剖析什么是洪水?洪灾?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络?2、读P87课本,剖析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3、〔1〕洪水致灾有几个基本环节? 〔2〕剖析洪水构成的缘由哪个要素与流域汇水速度出现负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哪些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泥石流1、在教材上阅读泥石流的定义、特点,了解泥石流的危害。
2、写出泥石流的构成应具有哪些条件3写出泥石流构成与哪些要素有关? 思索:植树造林提高森林掩盖率属于哪种措施?我的疑惑:小组讨论后由组长一致写课内活动一、小组修订课前独立学案中存在效果二、分小组率领全班同窗学习〝自主学习局部〞对应的教材知识〔各小组解说要求:清楚、繁复,图文结合〕四、探求活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小组协作讨论达成分歧,并以教员要求的方式对结果停止展现【探求1】观看视频,回答以下效果(10分钟)1、2021年韩国,泰国发作特大洪灾 ;我国也是是洪灾多发区思索:和气候有怎样的关系?2、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洪灾发作在哪个游〔上、中、下〕段和地形地势有何关系?3、洪灾的发作和流域状况有何关系?4、专家指出:长江流域治水先治山,先治湖,请思索其合理性与我们人类活动有何关系? 选做【探求二】:阅读教材第89页图4-2-4,回答以下效果:答案直接写教材上。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灾意识,坚定科学发展观。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我国汶川5.12地震图片从学生最熟悉的案例入手,使之获得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讲授新课(板书)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展示图片:2019年南方雪灾,山西煤矿尾矿溃坝事件,荒无人烟地区的泥石流。
学生判断是否属于自然灾害,结合阅读教材P107自然灾害的概念,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以下问题:1、什么是自然灾害?(区别于自然事件和人为灾)2、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分类。
3、以5.12地震为例讨论说通过讨论自然灾害的特点,对自然灾害的形成让学生理性科学的认识明自然灾害的特点展示统计图表: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学生软为直观地看出各种自然灾害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最直接的危害——人员的死亡,且伤亡人数很多,但自然灾害的危害不仅于此。
学生活动展示5.12地震带来的不同方面的危害的相关图片。
学生根据图片和自己平时所了解到的相关灾情阐述讨论本次地震带来的各种危害。
老师总结:直接危害:经济损失和人为伤亡自然灾害的危害间接危害:生态环境人们的心理等自然灾害会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1、用学生很熟悉的图片让他们对自然灾害的危害获得感性认识。
2、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阐述他们已有的信息,培养他们平时搜集信息的意识。
展示2019年中国自然灾害统计表学生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
在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的危害程度虽然很大,但并不很频繁,在我国最常见的是洪涝和干旱。
以我国的洪涝灾害作为一个案列,分析它的成因、发生机制和规律。
展示“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学生阅读教材P108(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主要的洪涝灾害思考:1、洪灾和洪灾有何区别?2、我国洪涝灾害的特征帮助学生用简图区别洪1、让学生将抽象枯燥的概念简图化2、学会通过统计图表横向纵向比较获得地理现象的规律特点灾和洪灾学生通过阅读“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总结出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影响范围广,时间频繁,损失大,且逐年在增大。
自然灾害与人类-鲁教版必修一教案
自然灾害与人类-鲁教版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灾害带来的影响;2.理解人类与自然灾害的关系以及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3.强化爱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介绍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等,如地震、台风、火山爆发、泥石流、干旱、洪水、海啸等。
2. 自然灾害的影响探究自然灾害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如对农业、工业、城市化、人口等的影响。
3. 人类与自然灾害的关系分析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4. 预防自然灾害介绍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方案,包括预警、救援、防灾减灾措施等。
三、教学过程1.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利用多媒体资料,呈现地震、台风、火山爆发、泥石流、干旱、洪水、海啸的信息;•学生就灾害的性质、分布、影响、防范等方面,分组讨论并撰写笔记;•学生代表就各自讨论的内容进行汇报。
2. 自然灾害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鼓励学生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探究自然灾害对农业、工业、城市化、人口等的影响;•学生代表就各自讨论的内容进行汇报。
3. 人类与自然灾害的关系•学生独立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就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谈谈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城市化、开发、污染等;•引导学生提出保护自然环境与防范、应对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
4. 预防自然灾害•学习如何自救、互救和防范自然灾害;•团队学习,以地震为例,就“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后”三个时间节点讨论该如何进行防范和应对;•提高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灾害的发生。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讨论的表现,以小组讨论时的贡献度和口头表述时的表现为主要参考;•学生整理、摘要笔记,对思想深度、文字表述、条理性等加以评价;•通过平时测试和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主要概念、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在灾害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加强探究和归纳推理的设计上有一定创新,比较符合学生的学科认知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教案一、教材分析《自然灾害与人类》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洪灾为例掌握洪水与洪灾的联系,洪水形成的原因。
并且以此为基础学会分析其他相关的灾害。
本节内容是选修自然灾害与保护的基础,内容也比较简单一些。
学生易掌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学会分析诱发洪水灾害的种种因素。
2.能力目标:(1) 以长江和黄河为例,分析有关洪水及洪灾的形成理论。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地理语言准确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理性的灾害观和正确的资源观。
(2)让学生懂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因素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校的高一属于分层次教学,学生基础有差异。
对于A层次学生来说老师多引导学生,深挖学生的思维。
对于其他层次一方面要有一定量的提示和补充,另外要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地理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课下要求要有所区别。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自然灾害与人类,完成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一组(各设组长),室内教学。
课前打开多媒体,课前准备地图册。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多媒体展示2010年我国松花江流域在吉林的洪水灾害视频片段教师首先提问:(1)今年(2010年)夏季在我国南方、东北发生了什么灾害 (洪水灾害、洪涝灾害)(2)这些洪灾有哪些危害呢?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以洪灾为例来学习自然灾害。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如何理解自然灾害?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如何理解自然灾害?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
分组合作大家完成探究一的内容和问题。
展示探究思考题。
(1)你认为自然灾害是怎样的?(2)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3)你认为荒无人烟的地方会发生自然灾害吗?为什么?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课堂实录) ,每组一个代表回答问题,另外小组给与补充或提出疑问(质疑要有理由),实在有问题的教师给与说明。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很简单,学生结合预习内容可以掌握。
探究二的思考题:(1) 分析是洪水?洪灾?你能说出他们的区别和联系吗?(2)列举洪水有哪些危害?教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找学生进行解答和讲解,学生总结。
(课堂实录)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较为掌握,学生可独立完成。
探究三:探究三.洪灾的形成原因?让学生仔细读教材本部分内容,教师多媒体展示问题:( 1 )你能总结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吗?(2)你认为流域的汇水速度与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分别有怎样的关系?(3)河道的顺直程度、通常程度、纵向坡度与河道的排水速度有什么关系呢?(4)列举一下人类活动哪些行为也能引起洪水?(5)思考人类在流域破坏植被和围湖造田常能引发洪水的原因?先组内讨论探究问题,再组间进行交流意见。
引导学生先宏观后微观对其认识,可先总结洪灾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再具体细化补充,如自然原因有哪些?具体怎样影响的?学习小组交流完后,逐一讲述问题。
教师讲评总结。
最后多媒体出示98年我国长江流域洪灾有关资料,让学生再次思考,用总结出的思路去验证核实。
设计意图:该部分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是分层次教学。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方法有所差异。
A层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思考,总结洪灾成因以及理解。
并能够应用到具体事例中。
对于其他层次分组合作,教师提示引导。
最后用案例可以帮学生突破难点。
探究四、五展示问题(1)找出泥石流的发生具备的条件?(2)你能描述出泥石流的发生过程吗?(3)想一想泥石流易在我国哪些地区发生?你的理由?(4)你能总结出防洪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各有哪些吗?组织学生在教材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并简单总结。
设计意图:该部分易于理解,重要可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洪灾成因的共同规律,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课堂实录)(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全球变暖。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重点是全球变暖后可能的影响。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一、自然灾害1.定义2.类型二.洪水和洪灾1.区别和联系2.洪灾成因3.泥石流三.防洪减灾1.措施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与前面自然地理相比较,内容易懂。
可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可借助长江洪灾案例分析,进行突破难点。
也可借其对教材内容进行巩固。
总结部分,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掌握。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分组探讨15分,教师补充10分,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0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最后,由于能力有限。
各个环节一定存在问题和不合适的地方,望见谅。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学校临清一中学科地理编写人王之波审稿人胡玉芹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自然灾害与人类”,1. 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初步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以及防灾措施。
二、预习内容1.自然灾害:定义种类影响2.洪水与洪灾(1)洪水与洪灾的区别和联系(2)洪灾造成哪些危害3.洪灾的成因(1)洪水致灾的两大基本环节是(2)洪水的形成有哪些原因(3) 分析流域和河道状况对洪水形成的影响(4)泥石流的定义、特点、成因。
4.洪灾的防治措施有哪些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深刻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发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3.通过分析洪峰、洪灾和泥石流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自然灾害之间关联性的认识。
4.通过探究洪灾的成灾特点,尤其是认为因素对洪灾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因素三、学习过程(一)自然灾害探究一如何理解自然灾害?(1)你认为自然灾害是怎样的?(2)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3)你认为荒无人烟的地方会发生自然灾害吗?为什么?(二)洪水和洪灾探究二洪水和洪灾有怎样的关系?(1) 分析是洪水?洪灾?你能说出他们的区别和联系吗?(2)列举洪水有哪些危害?(三)洪水的形成探究三.洪灾的形成原因?( 1 )你能总结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吗?(2)你认为流域的汇水速度与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分别有怎样的关系?(3)河道的顺直程度、通常程度、纵向坡度与河道的排水速度有什么关系呢?(4)列举一下人类活动哪些行为也能引起洪水?(5)思考人类在流域破坏植被和围湖造田常能引发洪水的原因?(四)泥石流探究四.你对泥石流有怎样的认识?(1)找出泥石流的发生具备的条件?(2)你能描述出泥石流的发生过程吗?(3)想一想泥石流易在我国哪些地区发生?你的理由?(五)洪灾的防治措施探究五。
如何防洪减灾?你能总结出防洪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各有哪些吗?四.反思总结某流域发生洪灾的原因思路一: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方面。
自然原因可从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分析。
人为原因可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分析。
思路二:主要分析四大方面。
1.流域内的地形地势 2.流域的水系特征 3.流域的气候特点4.流域内哪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五.当堂检测1. 下列不属于影响河流汇水速度因素的是()A.地面坡度B.土壤含水率C.植被覆盖率D.河谷的顺直程度2、治理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长江的主要手段是()A.造林种草B.加固大堤C.修筑梯田D.修建水库3.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D.“小雨量、高水位、水洪灾”说明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
4.2000年春季以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期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1)我国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常遭受风沙灾害,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
(2)造成北方地区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在我国北方摹地区的_______和_______行为,造成_______的恶果;在林区的_______行为,导致地表水分减少,风沙天气多发。
(3)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常与_______过境有关,若该锋过境时,锋前的暖气团水汽含量丰富,在我国北方常形成_______天气。
(4)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2.A3.C4. 4、(1)东北西北西北(2)气候异常过渡开垦过渡放牧草场退化过度砍伐(3)冷锋暴雨(4)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降低载春量、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建立法规、工程固沙、生态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