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成果-侯志生

合集下载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5课《生命的药方》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5课《生命的药方》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5课《生命的药方》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哥哥的深厚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感受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品质。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哥哥的深厚感情。

2.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小男孩对哥哥的感情。

2.学会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药方吗?药方有什么作用?3.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课文中的药方不仅治好了一个人的病,还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

这个药方就是《生命的药方》。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表情。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三、品词析句,深入理解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段,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小男孩的病情。

2.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小男孩对哥哥的感情。

3.学习课文第三段,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哥哥对小男孩的关爱。

4.学习课文第四段,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生命的药方的意义。

四、讨论交流,感悟人物形象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小男孩对哥哥的感情表现在哪里?3.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哥哥对小男孩的关爱表现在哪里?五、拓展延伸,提升情感价值观1.学生讨论: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3.学生举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作文。

板书设计:课题:《生命的药方》一、小男孩病情严重,哥哥关爱弟弟二、小男孩对哥哥的感情1.关心哥哥的病情2.照顾哥哥的生活3.鼓励哥哥战胜病魔三、哥哥对小男孩的关爱1.关心弟弟的病情2.照顾弟弟的生活3.鼓励弟弟勇敢面对生活四、生命的药方:关爱他人、珍惜生命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生命的药方》一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7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7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7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7我的“长生果”》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作者的阅读经历为线索,讲述了作者从小到大与书籍的不解之缘,表达了书籍对于作者成长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阅读的重要性,认识到书籍是人类成长的良师益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还有待提高,对于文章深层次的含义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自己的阅读经历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知,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来启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感悟到书籍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学会珍惜书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书籍是人类成长的良师益友。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

2.教学难点:感悟文章中书籍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学会珍惜书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2.PPT课件3.学生阅读记录本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录音带或视频,引导学生听课文,对课文产生整体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如:“长生果”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把书籍称为“长生果”?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经历,分享自己与书籍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书籍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阅读书籍,获得了写作的技巧和灵感,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学会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于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还缺乏系统的认识,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培养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书籍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学会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到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运用阅读中的收获进行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3.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写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书籍,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我的“长生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作者对书籍的热爱。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简单概括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作者是如何看待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泰山版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教案

泰山版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教案

教课内容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教课设计第1课编写我的演讲稿课时数1学习目标程重难点教学过经过本课教课使学生学会Word的启动、退出的方法及操作;认识Word窗口的构成;学会Word文档的成立、打开及保留的方法与操作教课要点:Word的进入、文档的成立、保留、退出。

教课难点:保留文件的路径是教课难点1、导入:用 Word写编写演讲稿就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办理,它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方面。

国产的“金山文字办理”软件WPS和外国生产的Word等都是常用的文字办理软件,利用这些文字办理软件,能够方便地对文章进行编写、排版,还可以插入图片呢,能够大大提升我们办理文字的工作效率。

我们以Word为例,学习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办理的基本操作。

2、学习新知:1)出示一篇利用Word制作的作品,简介Word的基本功能。

创建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指导下的操作:启动Word的操作方法,认识Word窗口构成。

学生操作练习:输入文字,并自己为文件命名,保留文件。

保留的文件夹能够由学生自己成立,并为文件夹命名。

这一环节要增强指导操作能力不高的学生达成文字的输入。

3)小组沟通:在操作过程中碰到问题实时议论。

3、反应及小结:在操作时,同学们找到了用哪些方法进入Word,用哪些方法能够退出Word等。

八、板书设计:第1课编写我的演讲稿一、启动Word二、Word窗口三、输入文字四、保留Word文档五、退出Word.九、课后小结:教后记教课内容第2课《充分完美演讲稿》课时数1学习目标重难点教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打开已经保留的文件的操作步骤;文字块的选用编写;在不一样文档之间,整块地复制文字,查找、替代,字数统计及换名保留文档的操作方法。

文字块的选用、查找、替代的操作方法是本课的教课要点;剪切、复制、粘帖是本课的教课难点。

(一)导入:(出示两篇典范)如何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把演讲纲要变成完好的演讲稿?(板书:充分完美我的演讲稿-----操作文字块)。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7我的“长生果”》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7我的“长生果”》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7我的“长生果”》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7我的“长生果”》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在成长过程中,通过阅读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从而找到了自己的“长生果”。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启发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阅读经历,从中受到启发,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学生的阅读面和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课文中的某些表述和情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的阅读经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感悟到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的阅读经历。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某些表述和情感的理解,以及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相关阅读材料、写作纸张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小岛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小岛 优质版教案

课题15*小岛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战士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用将军的口吻,概括自己登上小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将军身份,通过具体语言形象,看将军看到的,听将军听到的,感受将军感受到的,与将军的情感真正产生共鸣,真切地体会到战士们的平凡与伟大。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课前解析】相关资料:王继才,男,曾任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

自1986年起,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二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守卫孤岛整整32个年头(截至2018年)。

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邪恶势力面前更表现出了一位守岛卫士的凛然正气。

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

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李永强,男,生前系海军南海舰队南沙守备部队原气象工程师,入伍27年,在南沙工作21年,先后赴南沙守礁27次,累计守礁86个月,在礁上度过9个春节。

2014年2月23日,李永强同志赴南沙执行任务途中,为营救落水战友壮烈牺牲。

关注字音:哼【教学目标】1.认识“瞒、域、艇”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哼”。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3.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2.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学过程设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教师导入: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是不是很美?继续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小岛有关,它在我国的南海海域,在这个小岛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及教学反思1. 课程背景本课适用于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青山不老》。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有:•了解传统文化中关于青山不老的传说故事•理解故事中所展示的情感主题和文化内涵•掌握部分生字词及其意义•提高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从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2. 教学步骤2.1 预习与启发1.PK前往题目:“青山不老”,请同学们猜测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结合学过的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猜测“青山不老”的含义。

2.2 导入观看视频介绍:传说中的“青山不老”,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3 讲授1.教师简介故事主要情节2.教师阐述故事主要情感主题和文化内涵3.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重点词语,如:“桃花源”、“隐居”、“剪发”、“导游”等4.教师讲解从句并举例子让学生理解从句的含义2.4 操练1.让学生合作阅读故事,发现重点关键词语并标注2.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分享读后感和理解3.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文化内涵,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究4.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2.5 出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并讲述故事关键词语的含义。

然后,请学生完成一篇短文,阐述他们对故事的感受和思考。

3.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在导入环节,我没有充分利用好视频介绍,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展开。

有些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但是我没有很好地作出回应。

2.在讲授环节,生字词等很多知识点可能存在学生的疑惑和不理解。

所以,应该在控制讲解时间的前提下,增加针对学生疑惑的答疑环节。

3.在操练环节中,虽然把学生分为了小组,但是小组之间的互动不够充分。

下一次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加入互动小游戏等方式,使小组之间互动更多。

综合考虑以上几点,我下一次授课中,将会优化这些环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深度思考和自由交流中,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感主题和文化内涵,并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5.思考题: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呼吸作用知识,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他人等方式寻求答案,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量适中,难度适中,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家长参与作的布置,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运动后会感到喘不过气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在运动中获取能量的呢?”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呼吸作用。接着,我会简要回顾光合作用的知识,为学生学习呼吸作用打下基础。
4.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5.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给予及时反馈,鼓励学生进步,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3.解答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解答和反馈,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呼吸作用知识的学习体会,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强调呼吸作用在生物体能量代谢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例如运动后为什么会喘气、为什么需要保持空气流通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7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7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7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7 我的“长生果”》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以及在这方面的追求和成长。

课文通过作者与书的交往,揭示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写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课文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并表达简单的情感和观点。

但他们在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和词汇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培养学生热爱书籍,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写作心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答案。

4.示范法:教师示范阅读和写作,让学生模仿和实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例如:“你们知道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我们拥有长生不老的身体。

《巧妙的结构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巧妙的结构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巧妙的结构》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结构无处不在。

从建筑物到桥梁,从机器设备到电子产品,结构的设计和构造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文学作品中,结构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主题,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巧妙的结构》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二、目标设定1. 了解结构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的结构设计。

3. 掌握如何运用巧妙的结构来提升作品的品质。

三、导入知识结构是指作品在形式上的安排和组织,包括情节的安排、章节的划分、人物干系的展示等。

一个好的结构能够使作品更加有序、连贯、引人入胜。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巧妙的结构》是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发挥作用的。

四、案例分析1. 《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之一,它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结构,穿插着多代人物的故事,呈现出一个庞大而错综复杂的家族史诗。

这种结构不仅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家族的兴衰沉浮,也带来了阅读的新鲜感和挑战性。

2. 《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品,它采用了环环相扣的双线叙事结构,通过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友情干系,揭示了阿富汗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这种结构既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又揭示了阿富汗社会的现实困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思考讨论1. 你认为一个好的结构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是什么?2. 你喜欢哪一部采用了巧妙结构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六、练习任务1. 请结合你所读的一部文学作品,分析其结构设计,并总结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的地方。

2.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巧妙的结构》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七、总结提升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不仅了解了结构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运用巧妙的结构来提升作品的品质。

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更加注重结构的设计和构思,创作出更加精彩的文学作品。

《树与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树与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树与草》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树与草》,学生将能够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了解树木与草地在自然界中的互相依存干系,培养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珍爱认识。

一、课前预习1. 请阅读《树与草》这篇故事,了解故事中讲述的树木和草地之间的干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思考以下问题:树木和草地之间有哪些互相作用?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珍爱树木和草地?二、教室进修1. 导入:请简要介绍《树与草》这篇故事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阅读理解:请学生朗读故事,并回答以下问题:- 树木和草地之间的干系是什么?- 树木和草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故事中的树木和草地需要互相帮助?3. 思考讨论:请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树木和草地在现实生活中的干系是怎样的?- 为什么我们需要珍爱树木和草地?你有什么珍爱环境的好方法?4. 拓展延伸: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以下问题:- 除了树木和草地,生态系统中还有哪些重要的元素?- 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珍爱生态环境,增进生态平衡?三、课后反思1. 思考总结: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通过这堂课的进修,你对树木和草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吗?- 你认为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如何珍爱环境,增进生态平衡?2. 课后作业:请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撰写一篇关于珍爱环境的短文,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 在家里或学校附近观察树木和草地,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通过进修《树与草》,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珍爱认识,为未来的环保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珍爱环境的行动者,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故里!。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 教学背景与目标本次课程为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的第十六课,主要内容是《生物繁殖新技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利用生物繁殖新技术创造的新成果,并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初步了解。

学生也能够初步认识到生物繁殖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学生在本课程中需要达到以下目标:•能够简单描述人类利用克隆技术所创造的新成果,并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

•能够简单描述种子无性繁殖和人工授粉有性繁殖,并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能够分析生物繁殖新技术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了解人类该如何正确应用这些新技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命的尊严。

2. 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左右)老师通过照片和图表,激发学生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展示照片:比如动物克隆照片、基因改良犁头、无核卵子催熟实验照片等;•展示图表:比如人工授粉繁殖的图表、种子繁殖的图表等,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

2.新知课堂(15分钟左右)通过翻阅课本,向学生传授关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的知识点。

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克隆技术,以及它的基本原理;•什么是种子无性繁殖,以及它的优缺点;•什么是人工授粉有性繁殖,以及它的优缺点。

3.教师示范与学生操作(25分钟左右)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进行实验,以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生物繁殖过程中一些技术的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主要操作为:•操作演示一:制作实验用的材料,例如制作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和培养基;•操作演示二:使用石膏瓶种植苗,了解人工授粉和种子繁殖的区别和共同点;•操作演示三:使用卡片、魔术跑和小勺,制作抽样交配装置,了解克隆繁殖和人工授粉有性繁殖的区别。

4.小结(5分钟左右)课程结束前,老师简单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回顾课程目标,再次提醒同学注意安全问题。

做好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做好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做好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侯小明(徐州市泉山区城北中学江苏·徐州221141)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29-0180-02摘要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使我们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有可能通过做好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设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效率Establishing an Efficient Class by a Delicate Teaching De原sign//Hou Xiaoming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school sports teach-ing reform,the research on sports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is also deepening,which makes it possible for first-line sports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 by a delicat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Key words teaching design;sports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student;efficiency1问题的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和实行,对改进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体魄的形成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弊端。

即现在的体育教师不知如何使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了,不知道如何上好一节课,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课算好课了。

甚至“放羊式”教学又回到了课堂,还美其名曰“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些问题困扰着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是非常不利的。

教学设计与反1

教学设计与反1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读写并运用重点词汇;能在实际交流中正确运用动词不定式及重点短语、句式结构。
过程与方法:以一系列的听、说、读、写为任务主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基础,且对于谈论动物话题非常感兴趣,且贴近生活,有话可说。但由于农村校的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创设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语言情境。
话;角色朗读对
话,核对答案。
Listen and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I.检查学生词汇掌握
情况,为下面听力
练习做好词汇的准
备,扫除听力障碍。
Ⅱ.通过听力内容的理
解导入到新课主
题。
I、布置自主学习任务任务:
找出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总结归纳出动词不定式结构:
动词+ to +动词原形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任务型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能准确理解并运用动词不定式的表达方式,即to+do(动词原形)、否定形式not to+do;
2、能正确运用含有动词不定式结构的动词及句型结构。It’s +adj.+ to do….
3、能能听懂有关谈论动物的话题并适当运用所学词汇、句型描述、谈论濒危动物的情和保护动物的话题。
Task 1 Find the answers
What animal made Sally excited?
Why do people kill whales?

教案侯清香

教案侯清香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与反思侯清香教学目标1.认识“考、秦”等生字。

会写“著、藏”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教学重难点: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精神。

第一课时一、导入石头随处可见,没什么稀奇的。

可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却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读一读《奇怪的大石头》,就会明白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能理解以下词语:陨石地质学家第四纪冰川秦岭(2)再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认真看一看,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先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认真练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新词指名读生字、新词并听写,进一步加以巩固。

二、感知巨石形象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

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秀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秀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秀反思《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秀反思》这是一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对您的生活工作得到帮助。

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发明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出示图画,激情导入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一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想认识他吗?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同学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圈出自身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教师出示重点词,同学进行练习。

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抓“奇迹”。

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

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迹)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呀?引导同学想象,然后齐读。

2、课文的哪些局部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找出来进行交流。

(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明出来的?同学读课文,概括。

预设:(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学习第3自然段)用自身的话,概括老人发明的奇迹,再说说自身对老人的看法。

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生物的启示》教学实录与分析

《生物的启示》教学实录与分析

《生物的启示》教学实录与分析
于轩
【期刊名称】《湖北教育》
【年(卷),期】2022()22
【摘要】《生物的启示》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创新与发明”中的一课,属于新课标中第十二个学科核心概念“技术、工程与社会”中的相关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研究圆筒结构,明确仿生流程,即引导学生思考葱叶的结构特点,通过建立模型,检测模型来研究圆筒结构的性能,进而了解仿生设计的流程和意义;二是观察生物特点,进行仿生设计,即通过观察几种生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其功能特点进行仿生设计;三是探寻仿生发展,欣赏仿生产品,即带领学生回顾我国仿生学的发展历程,讨论古今哪些重大发明是受到了生物的启示而设计出来的。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于轩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中考生物学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以近3年浙江省中考生物学试题为例
2.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建议”对比分析及教学启示
3.“四翼”导向的高考生物学情境化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
4.高中《生物学》不同版本教材必修模块实验活动分析与教学启示
5.《苍耳的启示》教学实录与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答:(为什只求上面、前面、左面的面积?)因为它们的对面的面积相等。
完场例1:读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本环节教学主要让学生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中来,采用他们喜欢的方法去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把抽象的东西转化成直观的来观察,在学习中,教师起主要引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获得了新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总结出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在课后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在遇到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同学很难与实际物体联系起来,学到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不能举一反三,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觉得在学生利用公式解决了一些常规问题后,我们是否应该适时举出几种特殊情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打破他们的思维定势呢?让他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关于长方体的表面积都是求6个面的面积,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因此,我们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是否有必要让学生去参观一些实物建筑,让学生们在参观中学习计算获取知识,加强直观教学,这样是否效果更好些呢?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营造探讨空间,摆正“主体”位置;
3、挖掘内在潜力,培养创新精神。
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己独立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了长方体的表面积,促进和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2)动手激趣策略:通过用自己动手找出长方体的每个面的方法来解决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1)包装盒都是长方体。
(2)必须要求它们的面积。
通过欣赏课件,学生重新复习了前面学过的长方体知识,同时引出了新的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与实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旨在激发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来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组成长方体需要有几个面?你能说出这些面吗?
师:我们沿着长方体的一条棱把它剪开,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你会发现什么?
老师想让你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你们有信心完成吗?如果有什么疑问,不明白的,可以请小组同学帮助解决,到小组中讨论讨论。
(3)情境迁移策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巩固提高学生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例1、学生读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1、学生结合实物说一说:有六个面,“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
2、学生亲手去剪开长方体,探索发现,小组内讨论。
3、回答:上下、前后、左右相对应的两个面相同。
4、回答(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小组共同讨论交流。集体交流:尝试举出几种求长方体表面积不同方法。
谈一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会了哪些知识?谁的方法最好?你喜欢哪种方法?你会解决哪些生活中实际问题?
概括出本节课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目标性。
尽量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切身感受,教师对于发言进行鼓励,进一步梳理本节所学,更要有所思考,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的目的。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分值




教学设计与反思成果
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
科目:数学
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提供者:侯志生
单位:宝坻区史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体。在前面几册教材中还学习了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单元教材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之一。通过学习长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对长方体也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它们的基本特征。要想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必须理解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为此,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动手操作和通过对长方体实物的观察,来突破教学难点。












知识
与技能
能在观察、探索过程中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由来
10
8
5
3
学会运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应用到生活中来
10
8
5
3
能灵活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10
8
5
3
过程
与方法
熟悉教材的内容,运用网络查询等手段收集、分析、处理教学图片和相关信息
10
8
5
3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
10
8
5
3
能熟练制作长方体模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导入、探究、练习的过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空间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精美的包装盒,老师收集了一些,请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课件)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包装盒都是什么形体的呢?工人师傅在制作这些纸盒时,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呢?应该求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个内容。(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
1、欣赏教师播放的课件,并观察这些包装盒都是什么形体。
2、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学生思考、动手解题。
思考后回答:判断下面各题求表面积时应求几个面积?(5个面。)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畅谈收获。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会了哪些知识?谁的方法最好?你喜欢哪种方法?你会解决哪些生活中实际问题?
老师巡视指导。
师:这6个面中有哪些面相同呢?重点理解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师:谁能终结一下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教师板书。
2、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会了这么多知识,那么怎样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老师还想让你们自己去发现,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去探究。
8
6
4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上积极参与,从多角度思考、探究、交流
8
6
4
2
对长方体的拆分感兴趣
10
8
5
3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8
6
4
2
参与课堂调查:
8
6
4
2
自我评价:
小伙伴眼中的我:
老师的话:
八、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六个面相对应的两个面相同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 +(长×高)×2 +(宽×高)×2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们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
三、随堂练习,讲练结合
1、(展台出示)教材34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重点强调在本题中要减掉体展示一个学生完成的练习,其他学生检查自己完成的练习。
2、判断下面各题求表面积时应求几个面积?
(1)做一个无盖的正方体木箱。(2)粉刷教室的内壁和天花板。(3)要给长方体的游泳池里面贴瓷砖。
小组共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学生举出几种求表面积不同方法。
师:这几种方法都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单些呢?(课件演示)重点强调为什只求上面、前面、左面的面积。师:(出示长方形的纸盒)如果给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知道上面、前面、左面的面积怎样求吗?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 +(长×高)×2 +(宽×高)×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