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切入点

合集下载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doc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doc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作者:何建华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24期[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探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价值,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角。

充分利用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开展课堂教育,加强特色教学,组织典型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其中,达到完善德育过程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作者简介]何建华(1963- ),男,江西金溪人,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江西抚州344000)[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何建华。

(项目编号:07YB099)[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6-0086-03紧贴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加强课堂教育,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涵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对接,精选爱国主义素材进行教育教学,是体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重点。

学校要利用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切入点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切入点

c l a he t o r y c o u r s e o l l t h e s o c i l a i s m w i t h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 a n d t h e i mp o r t a n t c o n t e n t o f he t i d e o l o i g c l a a n d p o -
伟 大 旗 帜 之 下 。大 力 弘扬 民族精 神 和时 代 精 神 , 深 入 开 展 爱 国主义 、 集体主义 、 社 会 主义 教 育 , : - F - 富人 民的精 神 世界 , 增 强 人 民力 量 ” 。 爱 国 主 义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优 良传 统 和 精 神 财 富 , 千百 年 来 一 直 是激 励 和
成就 , 我们 必须 倍 加珍惜 、 始终 坚持 、 不 断发 展 。” 进 入新 世纪新 阶段 , 如何 贯彻 实施 《 爱 国主 义教 育实施 纲要》 , 如 何 增 强 广 大 青 年 学 生 的 民族 自信 心 和 自尊
n i q u e v lu a e o f t h e e d u c a t i o n i n p a t r i o t i s m, t o e x p l o r e he t e d u c a t i o n i n p a t r i o t i s m p e r me a t e d i n t h e c o l l e g e i d e o l o g i — c a l nd a p o l i t i c l a t h e o r y C O U se r , a n d r e a l i z e t h e c o t r e g e s t u d e n t s ’ v lu a e o f d e e p p a t i r o t i s m. Ke y wo r d :p a t r i o t i s m; i n t e g r a t e i n t o ; c o t r e g e i d e o l o g i c l a nd a p o l i t i c l a t h e o r y c o u se r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是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当前的德育教学系统的影响下,班主任即可系统化地展开品德教育工作,同时也可以在其他知识型的学科中融入一些与思想教育相关的内容。

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使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在课堂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觀。

班主任可利用德育教学方法来完成这部分更高层级的教学任务。

现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合品德教育。

1.引导学生形成爱国意识大部分小学生都可以在生活中接触网络,网络拓宽了现代人的信息获取路径,但同时也将社会中的负面影响因素带给社会经验不足的小学生,如暴力因素等,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的同时,很容易被发展成不良信息的传播者,而班主任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针对网络等外部因素的不良影响,班主任必须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环节,来有效落实思想教育工作。

鉴于此,学校和班主任应该重点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良现象的存在,制定合理的思想教育教学机制,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重点提升小学生对于民族的自豪感以及爱国意识。

小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和相关正确思想取向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正确的指导,班主任要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白民族和国家对于我们每个公民的重要性。

经过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小学生甚至低年级的儿童都能够萌发和形成正确的爱国观念,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逐渐体现出来。

2.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改编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教师可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地改编,比如在分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教师可给学生设置一道应用题,小明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与奶奶生活在一起,每个月爸爸和妈妈分别给小明500元和400元作为生活费,小明每个月的生活费为700元,小明打算节省买玩具与零食的钱,给奶奶买一台洗衣机,一台洗衣机需要620元,小明需要花费几个月才能帮助奶奶买洗衣机?学生在求解答案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提取这一道应用题与思想教育相关的信息,可知小明是一个节俭且有孝心的孩子,能够懂得家长的辛苦,不会随意浪费金钱,所有的学生都应当学习他具有的优良品质。

从“ 知情意行”维度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从“ 知情意行”维度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2020·10从“知情意行”维度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兰涵旗余斌摘要: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校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加快构建“知情意行”一体贯通的教育体系,以认知教育为基础,以情感化育为重点,以意志塑造为关键,以实践锤炼为拓展,引导大学生明晰“为什么爱国”“什么是爱国”“怎么样爱国”“如何去报国”,使爱国主义成为青年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关键词:“知情意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者简介:兰涵旗,华中农业大学学校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余斌,华中农业大学纪委办公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湖北武汉430070)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课题“志愿服务活动对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0120150368)、华中农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2DJSZ007)的研究成果。

DOI :10.19865/ki.xxdj.2020.20.008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20)10-0025-03爱国是每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必须着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培养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立德树人的底色。

价值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知、情、意、行的统一。

高校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始终把内化与外化、精神与行为统一起来,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同向发力,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知信行合一中把爱国主义由知识认同、情感认同转化为行为实践。

一、以认知教育为基础,讲清“为什么爱国”认知是人认识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感的基础、行为的先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
S HAO C iu . YAN Ya —a GOU Y n - ig u— j ny n , igpn z
( . p rm e fS ca in e a z o mm u iain Unv riy,La z u 7 0 7 1 De a t nto ilS e c ,L n h uCo o c nc to ie st n ho 3 0 0,Chm ;2 S ho lo u nte ,La z uUn — i . c o fH ma is i n ho i
On I t n iy n ti ts Ed c to n I e l g c la d n e sf i g Pa ro im u a i n i d o o ia n P lt a e r u s s i le e n n v r ii s o ii lTh o y Co r e n Co l g sa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的重 要 内容 , 爱 也是一项 重要任务 。文章通过 反思高校 爱 国
主义教育存在 的问题 和分析当代 大学生对 爱 国主义 的模 糊认识 , 出在高校 思想 政治理论 课教 育 中强 化爱 提 国主义教育特别要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 关键词 : 全球化 ; 大学生 ; 国主义教育 爱 中图分类号 : 6 1 G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833 (0 8 0 —0 80 1 0—6 4 2 0 ) 40 0 —4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 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 是 他们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的 思想和情操、 能否 自觉地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直接关系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前途和命 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 征的新时期 ,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中,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 增强教育 的针对性、 实效性 , 使大学 生们履行刻苦学习、 努力成才、 报效祖 国、 反哺人 民的义务与责任 ,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探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探析
中图分 类 号 : G 6 4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 — 5 9 6 8 ( 2 0 1 3 ) 0 2 — 0 0 3 7 — 0 3
爱 国主义教育是 一个复杂 、 特 殊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系 统, 它贯 穿 于 我 国 国民 教育 的全过 程 , 高 校“ 中 国近现 代 史
向 西方 学 习救 中国 的先 河 ; 洪 仁 歼 的《 资 政新 篇 》 提 出 了学 西方 找 中 国出路 的具体 措施 ; 尤其 是 在 1 9 世 纪末 中华 民族
面 临亡 国灭种 的紧 急关 头 , 民族 危 机激 发 了 中华 民族 的觉 醒, 增 强 了 中华 民族 的凝 聚 力 。 甲午 战 争 以后 的 维 新 变 法、 辛 亥 革命 , 都 是 在救 亡 图存 、 振 兴 中华 这 面爱 国 主义 大 旗下发生 、 发 展 起 来 的 。严 复发 出 了 振 聋 发 聩 的 “ 救亡 ” 声, 孙 中 山更是 喊 出了“ 振 兴 中华 ” 的时代 最 强音 。为 了振 兴 中华 , 孙 中山 及其 革 命 党 人 屡 败 屡 战 , 终 于结 束 了封 建 专 制统 治 。中 国共 产党 人 继续 完 成孙 中 山未竟 的事 业 , 经
纲要 ” 课程( 以下 简 称 “ 纲要 ” ) 无 疑 是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爱 国 主
国门, 强迫 中国签 订 了 3 0 0多个 不平 等条 约 , 使 中国沦 为半
殖 民地 半封 建 社会 。在外 来 侵 略 面前 , 中华 民族进 行 了不
屈 不 挠 的英 勇 抗 争 。 林则 徐 用 “ 虎门销烟” 维 护 了 中华 民 族 的主 权 和尊 严 , 三元 里 民众 用 刀棍 锄 头捍 卫 了 中 国人 民 不 可 欺 侮 的立 场 和决 心 , 中法 战 争 中年 近七 旬 的冯 子 材 的

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摘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切实掌握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状况。

调查组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了调查。

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有着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爱国主义认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内容有着较高认可度,部分大学生存在爱国主义认知单薄和错位的情况。

因此,必须不断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找准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调查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98-03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1]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和重要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应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为切实掌握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状况,以有针对性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内,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把爱国主义教育整合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路径和基本状况描述本次调查的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1-3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共564人进行问卷调查。

男生459人(81.4%),女生105人(18.6%);一年级204人(36.2%),二年级223人(39.5%),三年级137人(24.3%)。

调查应用自行编制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状况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问卷包括14个问题,每个问题有2-5个答案,只选其中1个最符实际情况的答案。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

血脉、红色文化,不仅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 党中央批准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
称“思政课”)教学内容高度契合,而且在理论、育人规 大精神,共 46 个,以伟大的建党精神为引领,可划分为
律、塑造的精神品格方面相融相通,是优质的思政课教 四个阶段,分布于革命、改革、建设时期以及中国特色
论和方法为指导, 把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三)拓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广度
进程作为重要教学任务。 同时,高校思政课在增进学生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政治认同,坚定政治信仰,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
分,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展现的丰富内涵诠释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主题与 科学指引,承载主体丰富,价值意蕴深刻,是对中国共
主线。 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同样也围绕着这一主题与 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 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中
主线展开教学,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思政课教学中。 伟大 国化理论的创新。 从理论基础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
2022 年第 9 期 (总第 1399 期)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HEILONGJIA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专题 红色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No.9,2022 Serial No.1399
及精神。 从伟大的建党精神到新时代的丝路精神,46 个 以党史中的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精神来命名,是
红色精神跨越百年历史,是每个时代的智慧结晶,具有 对百年党史中伟大精神的凝练, 属中共党史的研究范

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个结合点

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个结合点
形 成 了一 套 行 之 有 效 的做 法 ,取 得 了 比较 明显 的 成 效 。 充
改 革 创 新 意 识 , 明 的 是 非 荣 辱 观 念 , 有 极 其 重 要 的 现 鲜 具
实 意义 。

分 展 示 了 爱 国 主 义 、集 体 主 义 和社 会 主 义 教 育 的 巨大 成 果 。 是 , 们 也 必 须 清 醒 地 看 到 存 在 的 问题 : 校 教 育 中 但 我 高 还 存 在 重 智 育 、 德 育 的 倾 向 。有 一 部 分 学 生对 爱 国 主 义 轻 仍 然 存 在 着 模 糊 的 认 识 ,并 产 生 了 一些 不 良的思 想倾 向 ,
系 到 某 些 学 生 在 择 业 、 习 、 人处 世 问 题 上 所 表 现 出来 学 待 的重 个 人 实 惠 , 国 家需 要 的倾 向 , 不 难 看 出 , 轻 就 高校 学 生 思 想 认 识 产 生 偏 差 的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在 于他 们 没 有 真 正 就 的 了 解 中 国 的 悠 久 历 史 和 国 情 , 者 虽 有 了解 , 感 受 不 或 但
维普资讯
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个结合点
袁建勤 王 献敏
江 西 南 昌 3 0 3 ) 3 0 8 ( 江西 科 技 师 范学 院社 科 部
【 摘 要 ] 爱 国主 义是 社 会 主 义核 心 价 值 体 系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 着 及 其 深刻 的 科 学 内涵 , 有 并随 着 时代 的前 进 而 不 断丰 富 、 更新 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 强对 大 学 生 的 爱 国主 义 的 教 育 。 是 实 现 国家 、 族 利 既 民 益 的 现 实 需 要 , 为 大 学 生 提 供 了健 康 成 才 、 功 立 业 的 也 建

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融入大学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融入大学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融入大学课堂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课堂,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自身应当具备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各门课程中的爱国主义元素,将其有机融入教学内容。

例如,在历史课程中,可以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史,让学生了解国家曾经遭受的苦难和如今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在理工科课程中,可以介绍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突破,以及科学家们为国家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爱国热情。

其次,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可能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比如,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某个与爱国主义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增强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运用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爱国主义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和国家的发展变化。

再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互联网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播放爱国主义主题的影片、纪录片等,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同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设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题课程,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

此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组织学生开展线上的爱国主义主题活动,拓展教育的空间和时间。

课程设置方面也需要进行优化。

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外,其他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可以开设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选修课程,系统地讲授爱国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同时,在课程考核中,适当增加爱国主义相关内容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爱国主义问题。

此外,校园文化活动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浅谈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浅谈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浅谈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与路径1. 引言1.1 家国情怀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的关系家国情怀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家国情怀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思政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家国情怀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的关系在于,前者强调对祖国的热爱与责任,后者则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国情怀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

在高校教育中,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到思政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成人成才的思想道德水平。

1.2 价值探讨家国情怀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的关系密切相关,其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不容忽视。

家国情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其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而高校思政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家国情怀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契合点,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家国情怀教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价值越发凸显。

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国情怀教育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凝聚民族凝聚力,推动祖国的进步和发展。

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和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1.3 路径探索路径探索是指在实施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符合实际情况、具有操作性的路径和方法。

国防教育渗透思政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国防教育渗透思政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75OCCUPATION2021 03文 / 雷爱萍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心系国运的爱国情怀,深入持久地开展国防教育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众多学科中,思政课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有力保障,与国防教育密切相关,以其独特的优势与特点,成为开展课堂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形成共识,完善体系,挖掘思政课堂教育功能在思政课课程建设中,将国防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并列入教学目标,让思政课堂成为宣传国防知识、激发国防热忱的主战场。

从学校层面来看,需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全力支持将国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教学。

完善思政课课程结构体系,围绕教学目标,科学系统制定国防教育渗透思政课堂的具体规划与实施方案,使整个课程的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围绕设定的目标统筹布局,为国防教育渗透思政课堂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有力的保障。

从思政教师层面来看,需深挖思政教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知识点适当拓展,加入时代元素,将国际形势、时事政治及军情动态融入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见闻,帮助学生了解全球态势、认识世界格局,进而明辨是非;在思政课课程案例的选择上,提倡优先讲述革命英雄、时代楷模保家卫国、顽强拼搏的事迹,让学生在长期的浸润中锻造优良品格;通过正面引导,呼吁学国防教育渗透思政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生关注国防,热爱国防,投身国防,让国防事业深深扎根于广大学生心中。

二、目标明确,紧扣主题,强化载体支撑(一)推出“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思政课在开学之际,思政教师可结合学校实际,推出国防教育主题思政课,发起全校同上“开学第一课”活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团队精神和纪律教育;发放国防教育读本,普及国防教育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向榜样、楷模学习;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字作品在学校宣传栏内展出,在增长学生见识的同时,树立牢固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精神,引导学生立志成才,用自己的力量报效祖国。

浅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March 20212021年3月第18卷第03期Vol.18No.03读与写杂志浅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阿迪拉·阿不里米提(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国民教育的启蒙以及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作为一面有着巨大号召力的旗帜,爱国主义引领着我们继承优秀的中华文明,又在未来的道路上点燃了前进的灯塔。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来自于市场经济以及信息全球化的挑战,在高校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冲击变得非常薄弱,学生受到的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也就减少了,所以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现在所面临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高校;问题解决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3-0003-01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发展走向新的道路并且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也就浮出了水面,成为了爱国教育的阻碍,再加上时代的变迁,学生的观念和思想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形成了不同的体系,从侧面上对爱国主义的影响也就更深一层。

但是高校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会直接影响到祖国下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所以对于高校的爱国教育进行研究并且得出合理的策略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1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1.1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错误认识许多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屑一顾的,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厌恶的态度,将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方式称作“戴高帽”、“无用功”等[1],在他们看来,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一种华而不实的产物,难以令他们提起学习兴趣,也并不想去进行深入的了解。

就算在新课标的下达之后,学校开始主张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学生仍然对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误解。

再加上学校的一些教育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就自然影响到了爱国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211255225_三径渐行:将革命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材的实践探究——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

211255225_三径渐行:将革命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材的实践探究——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

[摘要]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学生学习和弘扬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

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时,教师可从挖掘、感恩、夯实这三个维度对革命文化进行分析,循序渐进地开发学材,引领学生开启中华革命文化学习之旅,提升学生的政治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革命文化;学材;实践探究[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3)09-0035-03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习近平同志说:“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尝试从挖掘、感恩、夯实这三个维度挖掘红色事件,深化学生对革命文化内涵之识;感恩红色人物,激发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自豪之心;夯实红色精神,指导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传承之行。

具体来说,通过“以事论理,推进事件的认知”“以事会友,明晰事件的影响”“引以为豪,知悠悠中华之人物魅力”“如获至宝,谈济济人才之人物影响”“自强不息,以追求指导行动”“传承赓续,以行动践行精神”等策略,将革命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材之中。

一、着眼现实:五年级下册革命文化单元教学调查分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革命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了解与熟知中国革命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然而,世界格局急剧变化,在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不知道——不以为意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中国革命文化知晓不多,认识不到位,不能将其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与现代生活较好地连接。

课堂上枯燥的理论讲解,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在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导致学习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层次的探究和认知,爱国主义精神更无法得到真正的培养。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政治生活》教学为例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政治生活》教学为例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政治生活》教学为例作者:云洁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19年第14期云洁(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第一中学,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300)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4-0067-02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它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任务。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结合高中《政治生活》教学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先后18次提及“爱国”,9次提及“爱国主义”,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息息相关。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与中学政治教学的融合路径探究

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与中学政治教学的融合路径探究

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与中学政治教学的融合路径探究摘要:随着当前新课标的提出和不断实施,我国教育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果,并且更加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且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

而爱国主义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将其充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主要针对在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和政治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高中政治;爱国主义;教学策略前言: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人也种下了极为正直和以国家为首要的爱国精神的种子,在这一种子上也衍生出了非常多关于爱国主义的壮烈故事,例如文天祥抗击元军、林则徐虎门销烟等等,这一个个故事都是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写照,同时也给后人们树立了非常有力量的榜样力量。

在这种榜样力量的影响下,高中政治更需要给学生树立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前的教学基础上不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和不断的传承。

一、高中政治教师端正育人思想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尤其是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师,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爱国主义教育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自身的教学经验充分发挥,将现阶段政治教学中的优势和特点进行总结,将课程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更加有效和合理的应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围绕着教材中的知识点从各个角度来切实提升高中政治课堂的质量,并且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和价值观。

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教师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也会影响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

因此,学校就需要不断加强高中政治教师的理论培训,在根本上将教师的育人态度以及育人思想进行端正,让政治学科可以和爱国主义思想进行完美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节。

提升“三度” 上好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

提升“三度” 上好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

参加。”中国矿业大学团委书记谢发国表示,从刚开
式效果,学校国旗班和管乐团的技能训练常态化、
始时的小规模、不定期,到渐趋规模化、常态化,学
规范化开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发领悟、自
校的升旗仪式也经历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过程。
主感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自我价值
从护旗手、升旗手的选定到国旗下讲话内容的
CAPTION

诠释当代青年的奉献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情大考 时代责任 青年担当”为题,通过线上与


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开学复课的学生上了第一堂


同时,学校团委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
生动的思政课。
义 主

为工作主线,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样的
用制度疏通堵点、打通关节、激活全盘,结
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为主题,借助升旗
设中树牢核心意识,在榜样学习中树牢看齐意识,
仪式,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组织首次集
引导青年学生认清每一代人的担当和使命,坚守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理想信念教育、
党史国史教育、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教育等融入日常工作中,全方位做好思想

: 王
政治引领工作。


坚持推进爱国主义仪式教育、规范升旗仪

式,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有效途径,也是培
内容,将升旗仪式作为思政工作的切入点,以正确
信 号
育青年责任意识的重要方式。学校充分认识并重视
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中去,也是对高校爱国
主义教育仪式化制度化建设方式的有效探索。

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摘的要:爱国主义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又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热爱祖国,是我国公民,特别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义务和素质。

爱国主义教育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各高校,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经常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并引导这种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一、爱国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在1994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把爱国主义放在首位。

同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是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它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重点、基本建设、途径与方法等等都做了详细的叙述,并强调要“搞好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和基地建设”。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上述重要文献,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的理论依据。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2004年3月,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从培养师资队伍、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宏观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了全面部署。

他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性、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思政元素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

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以下是一些思政元素融入点的示例:
1. 思想道德修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法律法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素养。

3. 爱国主义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切入点
作者:苗天宇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4期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和基本内容,而新形势下多元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背景,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从社会的整体状况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寻找到准确的教学切入点,通过课堂教学,结合社会实际,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等途径,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爱国主义是指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能够推动国家社会不断向前进步的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价值多元的新背景下,高校应努力寻找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新的切入点。

一、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文化,而爱国主义正是在这漫长的时光中逐渐形成的。

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和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也更容易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热情。

首先,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基本历史知识的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走在世界发展的前沿,具有别国无法比拟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可谓独一无二,这样的历史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对这种基本历史知识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特别注重中国近代史的教育。

中国不仅有辉煌繁荣的时代,也有贫穷落后而落后挨打的历史,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固步自封,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尽压迫欺凌,但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前仆后继英勇抵抗,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翻身做了主人。

再次,在歷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让学生了解新时期如何爱国。

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正大步向前,在这一时期,爱国主义也有了新的内容和特征,在现阶段,爱国和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即是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更具体的表现为投身于中国的国家建设,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的统一,理性爱国等。

二、结合社会实际,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阶段的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发展更加迅速,社会更加开放和多元,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这一阶段是中国社会思想最为活跃的阶段,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都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事件均会牵涉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对人们的爱国热情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

以前段时间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为例,在中国的个别地方出现了打砸日资车辆、工厂等事件,这固然是人们爱国热情的爆发,却也是一种不理性的爱国行为。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对国内外重大事件保持着较高的关注,但他们对于这些事件的看法是否公正客观则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若不能正确的加以引导,很可能让大学生的思想走向极端。

因此,结合社会实际和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要的且必须的。

教师在结合重大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一方面要对事件进行公正客观地解读,不能对事件进行简单粗暴的定性解读,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无法发挥正面作用;另一方面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解读重大事件时不回避问题也不过分夸张,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对事件有深入准确的理解然后形成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目的抒发激情。

三、要积极进行国情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世界瞩目,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积极进行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

进行国情教育,要各有侧重,不能进行片面性的宣传,既不能只讲优势不讲劣势,这会导致学生的盲目自信,也不能只讲缺点不讲成绩,会导致学生的过分悲观。

要对国情进行客观的介绍,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大胆暴露各种问题,激励学生的报国之志。

通过国情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发展的现状和正面临着的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育不惧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起投身于国家建设的理想与目标。

四、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开辟网络课堂
网络信息浩如烟海却也良莠不齐,既有积极正面的信息,也有消极负面乃至虚假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对学生的爱国思想产生影响。

因此,利用网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考虑互联网的两面性,一方面可以仔细选择正面的积极的网络资源建立起网上课堂,鼓励学生多多浏览正确资源,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那些广泛传播的负面信息,在对信息
真伪进行辨别的同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针对学生产生错误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公正理性地看待网络资源中的负面信息,形成自己的辨别力和判断力。

五、结语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寻找到新的合适的“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