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常考议论文分类训练(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解读-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解读【xx年中考湖南邵阳卷】议论文阅读母语是教育的起点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代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
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
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在我们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
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
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
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
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
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
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
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
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
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
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
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3讲议论文阅读复习习题
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3讲议论文阅读复习习题一、(2018·河池)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①他在早期的从戎生涯中,曾先后任过滇军少将旅长、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等诸多要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点燃了他追求革命真理的心灯,1922年7月,他毅然辞去昆明警察厅长官职、拒绝拟任川军师长的邀请,急赴恳求入党。
被拒绝后,他又远渡重洋转赴欧洲,在柏林求见了周恩来,并敞开心扉陈述自己追随共产党的曲折经历和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
终于,经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实现了人生夙愿。
②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的一段入党传奇。
朱德同志何以能舍弃高官厚禄而百折不挠地追随共产党?说到底,是追求理想信念使然。
哲人说,倘若把砥砺奋进的人生比作一把刀,那么信念就是一块磨刀石。
用好这块磨刀石,能让人的思想刀锋遇雨而不锈蚀,令人在迷茫中看到希望、于困境中逆势而上。
③信念能磨出追求的执着。
人生之路坎坷不平,特别是从事一项艰难的事业,往往机会与暗礁并存,光明与黯淡同在。
心灯不灭,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信心,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
④信念能磨出意志的坚忍。
干事创业,难免遭遇挫折与失意。
上世纪80年代,军转干部任正非在经营中被骗200万元巨款,又接连遭到解职、离婚、负债等沉重打击。
凭着顽强的意志,这个陷入绝境的中年汉子集资 2.1 万元起家,经过20多年打拼,竟把小公司打造成为位居世界500强的名牌企业。
这样的辉煌成就虽属个例,但那种直面打击而不退却的坚忍、前进受阻而不言弃的笃定,却映照着创业的真谛。
信念磨砺意志、意志支撑坚忍、坚忍助力成长,这又何尝不是一切事业的成功之道?⑤信念能磨出“跨越”的神奇。
人生就像一场跨越一道道障碍的长跑,奔跑中,很可能会不幸摔倒,但只要信念不垮,就能从摔倒中重新出发,朝着终点继续奔跑。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没有被不期而至的失聪击垮,而是用“感觉”去顽强跨越生命缺陷,创造出浪漫主义音乐的奇迹。
议论文阅读理解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真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
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北京市(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共7分①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何为英雄?英雄,就是当人民、国家处于危险之时,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解黎民于倒悲,救国家于危难,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杰出之人。
②誓要“精忠报国”的宋朝名将岳飞,为抵御外侮,满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奔赴沙场。
“许身国成壮河山”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发生事故时,明知会有遭受核輻射的危险,但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
”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这正是英雄们所具有的一种高尚的品质。
③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是英雄不同于凡人的又一可贵之处。
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的老山雷场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说了句“你退后,让我来”。
在突遘爆炸时,他本能地一挡,两三米外的战友得救了,他却从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在危险时刻第一个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这种舍己为人的气概正是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伟大气质。
④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⑤因为英雄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巨大的价值,所以,。
都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
尊崇英雄,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正义的维护,是对信仰的坚定,是对未来的守望。
让我们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的追求,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
22.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019中考语文科目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三:议论文阅读
2019中考语文科目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三:议论文阅读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白剑峰①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寞。
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
②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素质。
当我们回望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有一种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注重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
而这恰恰是比诺贝尔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
③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
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
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绝大部分人根本无意于得奖。
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在科学的禁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
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
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⑤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
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
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
一些人过度注重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度注重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
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
议论文阅读理解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真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
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北京市(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共7分①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何为英雄?英雄,就是当人民、国家处于危险之时,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解黎民于倒悲,救国家于危难,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杰出之人。
②誓要“精忠报国”的宋朝名将岳飞,为抵御外侮,满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奔赴沙场。
“许身国成壮河山”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发生事故时,明知会有遭受核輻射的危险,但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
”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这正是英雄们所具有的一种高尚的品质。
③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是英雄不同于凡人的又一可贵之处。
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的老山雷场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说了句“你退后,让我来”。
在突遘爆炸时,他本能地一挡,两三米外的战友得救了,他却从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在危险时刻第一个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这种舍己为人的气概正是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伟大气质。
④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⑤因为英雄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巨大的价值,所以,。
都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
尊崇英雄,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正义的维护,是对信仰的坚定,是对未来的守望。
让我们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的追求,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
22.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安徽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共78张PPT)
/
/
/ 17
/ 1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
1.选文:文章均来自课外,内容贴近考生生活,观点明确, 层次清晰。 2.考点:近几年,安徽中考议论文阅读的高频考点有词语
真题串考 点 课时 突破一
(短语)的指代义、分析句段作用、内容理解与概括、概括中心 论点、品析议论文语言等,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 力,以及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3.题型、题量:议论文阅读的题型以简答题为主,间有选 择题和填空题。每篇文章设置4—5道小题。 4.分值:近几年,一直维持在18分左右。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
真题串考 点 课时 突破一
真题串考 点 课时 突破二
真题串考 点 课时 突破三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语言的基本特点是准确严密性、生动形象性。 分析其准确严密性时,要重点关注其修饰性、限制性的词
真题串考 点 课时 突破一
语;分析其生动形象性时,要注意各种修辞手法、句式的 运用。简言之,分析其语言特点,要从逻辑角度分析用词 的准确严密性,从修辞、句式角度分析其生动形象性。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
真题串考 点 课时 突破一
真题串考 点 课时 突破二
真题串考 点 课时 突破三
概括 中心 论点 品析 议论 文语 言 考 辨析 点 论证 方法 及其 作用 分析 论证 思路 总 分
11.归纳概括事实 论据和论点。(5 分) /
13.概括文章 5.用一句话概括 的主要观点。 文章的观点。(3 (4分) 分) 8.分析“蹲苗” 的比喻阐释的道 / 理以及这样写的 好处。(4分) 12.分析提到 “中国学者” 的作用。(6分)
真题串考 点 课时 突破三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题三 议论文阅读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 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真题典例一 真题典例二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 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 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 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 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 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 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 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按论证方式,议论文可以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 证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就以立论为主;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 反驳别人论点的论证方式,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驳论文。批驳对 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①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 方的论点;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考纲导航 考情分析
年份
考查 篇目
考查知识点及分值
划分结 构层次
理句解的重意要思词、掌 段 作握在 用重文要中句的、
提炼论点
掌握论据、论证 及其作用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一、(2017荆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2分)安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马德①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
不招摇,就是巨大的安静。
从自己出发,然后回到自己。
这是一个人的狂欢与悲喜。
有什么与没什么,多一点与少一点,不必说给谁,也不值得说给谁。
安静就是盛下了所有,也放下了所有。
②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活着,能安静下来是个传奇。
如果一个人拥有的不算少,还能安静下来,枯守平淡,简直就是旷世传奇。
这么说的意思是,能安静下来的人太少了,安静下来的灵魂有多么高贵。
③一切事物,安静了就会显得厚重和可靠;反之,就容易流于轻浮和浅薄。
④一般说来,人在物质奢华和名声盛大的时候,精神层面就容易喧闹和浮躁,张扬有余,内敛不足。
水开了,必然要喧响于外,以证其威势;风过后,必然要香消红堕,以显其刚猛。
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制造一点动静,产生一点影响,这样,好赢得他人的艳羡、仰慕,以满足自我的虚荣心。
这样的人,是不容易安静下来的。
⑤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
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
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的简单与丰富。
更多的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和失望。
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葱茏。
在一个安静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安静投射出的巨大张力:内敛,低调,温和,谦逊。
这些闪耀着人格光辉的力量,罗织着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
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鸟鸣幽林,岚流云飞。
不知道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
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的一抹珍贵的清凉,是张狂的众生相中的一帧恬静的优雅,风姿静美,怡然不同。
⑥喜欢跟安静的人在一起的,必然也是安静的人。
当然了,安静的人更愿意与自己厮守。
所以,他们大都是孤独的。
中考语文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的生活了。∥ ⑨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
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 和我一同受用!
(作者:梁启超)
1. 用“ ”圈出交代论点、论题的重要词句。(见文中“ ”标示处) 2. 用“ ”勾画出交代论述角度及思路的重要词句。(见文中“ ”标示处) 3. 用“∥”给文章内容分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A._我__确__信__“__敬__业__乐__业__”__四__个__字__,__是__人__类__生__活__ _的__不__二__法__门_____。 第二层(第②~⑧段):从“有业之必要”“要敬业”和“B.要__乐__业___”三个方面进 行阐述、论证中心论点。 (1)论述“有业之必要”时,文中列举了孔子的故事话和C._百__丈__禅__师__的__故__事__。 (2)论述“要敬业”时,先引朱子语证明什么是“敬”;接着举例证明 D._为__什__么__“__敬__”_;最后引庄子语并举例证明E._怎__样__做__到__“__敬__”_。
(3)论述“F._要__乐__业__”时,作者先是批驳“做工好苦呀”,后又提出凡职业都是有 趣味的。 第三层(第⑨段):总结全文——G._人__类__合__理__的__生__活__就__该__敬__业__、__乐__业__。
注: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层次内容,不局限于三层,可以更多或更少。 4. 用“____”勾画出含有论证方法的句子,并作简要批注。(见文中“____”标示 处,请自行批注)
1 河南3年中招真题、备用题 2 议论文必备知识梳理 3 教材经典课文学考点
河南3年中招真题、备用题
2019中考语文 重庆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考 点 4 论据(2013A、2013B) 方法指导
(一)辨析论据(2013A)
(2)看。看上下文。①指代性的词语(这、其、其中、那……)
所指代的对象一般出现在上文;②研究、探索之类的,所指代的内容一 般出现在下文。 (3)扣。扣住上下文,顺藤摸瓜,就能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注意:指代性的词语一般指代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
一句话。要注意有时指代的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卒章显志,在结尾总结归纳中心论点。
(2)反推论据法。弄清论据的共同点,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 即可得出中心论点。 (3)综合分论点法。一篇议论文有时会提出几个分论点,我们可 以抓住分论点进行综合归纳,从而明确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 自然的好“水土”才养人。 B.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 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D. 社会的总体是良善的,人们的言行就会变得考点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5)注意区别论点和论题。论题是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论点是
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持有的见解和主张。
(二)概括论点(2013B) (1)位置寻找法。①题目:议论文的题目有的点明文章的议论对 象,有的则明确文章论点;②开头:不少文章常开门见山,直接提出 中心论点;③中间:在论证过程中,表明中心论点;④结尾:一些文章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重庆近7年中考真题展示素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重庆近7年中考真题展示素材一、(xx重庆B卷18~22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从容淡定陈旭①“从容淡定”这词儿耐人寻味,意思是“从容于心,淡定于行”。
作为人的一种情怀和精神境界,古已有之。
②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贤先哲、仁人智者,都对“从容”和“淡定”作出了自己的诠释。
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无不表现出“从容”和“淡定”的心性情怀。
③从容包含着从大、从深、从久、从远之意;从容也是一种自由,是人生主体的自我解放,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从容不迫”地不断迈进。
④淡定就是一种修养。
仁而无忧,仁而无惧,实事求是,心怀坦荡,兰心傲骨。
淡定也证明一种能力——深思熟虑以扬长避短、内省自知以有进有退,这也是大智大勇之人的明智选择。
⑤淡定是一种真正的领略和彻悟,表现为“八风吹不动”。
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世间八法,并非说“东南西北八面来风”。
“八风吹不动”,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别人称赞还是诽谤,都能安然不动,泰然处之。
⑥能否做到“从容淡定”,多半是性格使然。
有人天生就是“悠着来”,遇事比别人慢半拍;有人与生俱来就是“风风火火”,容不得一丁点儿耽搁。
相比较而言,后者就难做到从容淡定。
在管理学上这叫EQ,也就是所谓的情绪智商。
但能否做到“从容淡定”,更关乎后天修养。
时下,浮躁、浅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之风还存在,有些人一心想着不付出或少付出却期待大回报,所以办起事来恨不能急吼吼、风火火地让满世界都知道,同时暗中还斤斤计较着什么,都想如古话所说的“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谁都不想为那巍巍青山做点什么。
说到底,还是缺失“从容淡定”的健康心态。
⑦近代胡适是公认的渊博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
2019江苏徐州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共35张PPT)
答题规范:××词(句子),用了……的手法(修辞),生动形象 (表达效果)地论证了……(论点)。 附:议论文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 力地论证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2015.12):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力和感染力。 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
考点 3
补充论据(11年8篇2考)
【方法指导】 (1)要审清题目,看要求补充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补写事实论据(2015.11/2008.23):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 结果怎么样)。补写道理论据:一般直接引用即可,可选择众所周知 的名人名言、格言、俗语等。 (2)要围绕论点补写论据,补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015徐州)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5题。
课时讲解一 议论文三要素【文章一】(见Word文件)
考点 1 概括中心论点(11年8篇5考) 【方法指导】 中心论点的特点:论点是作者观点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简明的
表肯定或否定观点的判断句。
找准论点的方法:
(1)位置“四看”法。
①一看题目(2015.10(2)/2010.17/2009.19):议论文的题目或直接揭
2. [真题10题(1)]请说出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分)
【答案】道理论证。 【变式设问】
(统编九上《敬业与乐业》思考探究)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
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试举例说明。 (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 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2016衡阳)文中第②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2019年湖南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议论文阅读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2分)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拓展探究。通过观察题目可
知,题干要求从现实意义方面谈,结合文章内容可
知,文章主要讲的是“生活品质”,我们就要从对 “生活品质”的认识方面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来谈, 阐述关于“生活品质”的观点要合理,而且要分条 陈述。
【答案及评分】示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1)应当 具有一种“求好”的精神,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求最好 的风格与方式。(2)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 与条件,在这种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不误认为摆阔、浪费就是生活品质,不以名牌来肯定 自我。(3)要自信,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外,用 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巷 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答出任意一点 即可得2分)
对照,认真核对,论据要与论点一致,切忌断章取 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 其次,一定要围绕论点去写。论据补写注意几 个 “要 ”: ①要准确,补充的论据要能准确、有效地证明 论点。 ②要真实,材料虚假或张冠李戴,都不能有效 证明论点。 ③要简洁,凡与论点没什么关系的情节过程都 是多余的。
考点3
课时2 索:长沙(2018年19题AD项、2013年18题); 湘潭(2015年19题、2012年22题);岳阳(2016年 13题);株洲(2016年11题)
1.(原创)阅读文章,试分析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 因。(2分)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概括。首先 分析题干,确定答题区域。题干要求回答现代社会 名牌泛滥的原因,文章关于此的介绍主要集中在⑫ ⑬段。仔细阅读这两段,提取关键句“人失去对生 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求„„这是为什么现代社 会名牌泛滥的原因”,据此整合作答即可。
方法指导 此题主要有以下两种考查形式: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
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一、(2017赤峰)阅读《最美的姿态》,回答1~5题。
(16分)最美的姿态张鸣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
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
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
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
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
一个识字的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
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
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
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地获得了新生。
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
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陕西专用)2019版中考语文一练通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九议论文阅读知识满分梳理素材
议论文阅读知识点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其主要特点是运用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形式来阐明事物的本质或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和主张。
知识点二议论文的分类(按论证方式分)(一)立论文概念: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主张的文章体裁。
(二)驳论文概念:反驳错误的观点,继而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的文章体裁。
驳论文的三种反驳方式:1.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
2.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
3.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知识点三议论文的三要素(一)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点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中心论点的把握是有规律可循的。
1.从内容上看,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或主张。
论点不是简单地罗列现象,而是分析其本质;论点一般是正面的观点,作者的态度很明确。
2.从句式上看,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问句一般不可能是中心论点。
一般有提示性的语言,如开头有“我认为”“我们要”“我们应该”等,结尾有“总之”“综上所述”等。
3.从位置上看,可以研究标题、文章的开头、中间的过渡句或段、文章的结尾。
(1)研究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论点型,题目本身就表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类是论题型,标题只表明论述的对象、范围或问题,作者在文中主要就所“谈论”的问题表达的看法或主张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2)研究开头。
议论文的开头有四种形式:①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地亮出观点;②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中心论点;③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根据自己的经历归纳出中心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常考议论文分类训练(含解析)一、(2015襄阳)议论文阅读(13分)儒雅之风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
”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
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
读书人,多儒雅。
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
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
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
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
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
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
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
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
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
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
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6期有改动1.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2. 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2分)3. 文中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4.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5. 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
(3分)一、(13分)1. (2分)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解析】首先观察文章标题,本文作者以“儒雅之风”为题目,这一标题没有指出作者的观点、看法,因此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观察文章开头,文章第①段段尾写到“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这是一个表达肯定意义的判断句,指出了作者的观点、看法,符合作为文章中心论点的标准;最后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明确中心论点,文章第②段列举了古今名人的儒雅,论证儒雅曾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赞赏,文章第③段指出当今社会国人缺少儒雅,文章第④~⑥段通过列举温家宝的事例论证分论点——读书使人变得儒雅。
由此可知“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 (2分)是针对当今社会“儒雅稀缺”“人们举止失当”的现象发表议论的。
(若只答“儒雅这种传统文化缺失”或“不少人举止失当”任一点现象的,只给1分,共2分)【解析】文章第①段点明中心论点“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文章第②段列举了古今名人的儒雅,论证儒雅曾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赞赏,文章第③段指出当今社会国人缺少儒雅的现象,文章第④~⑥段通过列举温家宝的事例论证分论点——读书使人变得儒雅。
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可知,本文是针对第③段中当今社会“儒雅稀缺”“人们举止失当”的现象发表议论的。
最后根据第③段内容概括回答即可。
3. (3分)举例(事实)论证(1分);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的观点(2分)。
【解析】第②段先指出儒雅曾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赞赏,然后列举了曹子建、李太白、苏东坡、关云长、周公瑾、朱总司令、张瑞敏等人物的事例来论证这一分论点,由此可知,这一段运用了举例(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
运用举例论证可以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考生按照此格式叙述其作用即可。
4. (3分)“而且”表递进(1分),用在这里突出了现今人们举止失当现象的严重性(1分),进而强调了儒雅的必要性(1分)。
(意对即可)【解析】解答此题,首先结合语句理解词语含义,句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指出不少人举止失当的现象,第二部分接着指出这种举止失当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很明显句子的程度加深了。
“而且”在两个句子中间起到了连接作用,根据句意的加深可知,“而且”在这里表递进。
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表达效果,“而且”在句中表递进,突出了现今人们举止失当现象的严重性,根据“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这一论点可知,在这里“而且”强调了儒雅的必要性。
5. (3分)示例一:读了文章,我意识到儒雅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我要多读书,多学习,不断积累,完善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儒雅的人。
示例二:想要变成一个儒雅的人,就要多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做到学识深湛,温文尔雅。
(围绕文章主旨来谈,理由充分,表达流畅,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而让自己变得儒雅的方法就是阅读,由此联系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可以围绕儒雅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变得儒雅等方面谈启示。
注意要做到表意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流畅。
六、(2015育才成功学校一诊)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1~5题。
(20分)在无趣的时代有趣地生活周国平(1)有趣的是,你们会想象不出,这是一个多么无趣的时代。
(2)我朝四周看,看见人人都在忙碌,脸上挂着疲惫、贪婪或无奈,眼中没有兴趣的光芒。
(3)我看见学者们繁忙地出席各种名目的论坛和会议,在会上互选为大师,使这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有了空前热闹的学术气氛。
我看见出版商和媒体亲密联盟,适时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畅销书,成功地把阅读由个人的爱好转变为大众的狂欢。
(4)我看见开发商和官员紧密合作,果断地将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和老街区夷为平地,随后建造起千篇一律的大广场和高楼群。
我看见许多有趣的事物正在毁灭,许多无趣的现象正在蔓延。
我不得不说,我生活在一个多么无趣的时代。
(5)不过,我相信,对于一百年后的你们来说,凡此种种已变得不可想象。
在你们的时代,孩子们会有快乐的童年,大人们会有健全的常识,兴趣而非功利会成为生活的动力。
当我在此刻对你们说话时,惟这样的展望使我感到了些微的乐趣。
(6)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
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
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
(7)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
(8)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
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
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
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
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愉快就是基本的标准。
(9)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
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
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
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10)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11)人不仅仅属于时代。
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
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
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1. 本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2. 仔细审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5分)(1)根据第(2)~(5)段概括,作者为何觉得这个时代是“无趣”的?(2分)(2)请根据(6)~(9)段归纳,他所认为的“真性情”具有怎样的内涵?(3分)3. 第(9)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4. 下面三则论据中,不足以证明本文观点的是哪一则?请简要阐述理由。
(4分)(1)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放弃安乐闲适的养老生活,到贵州偏远山区支教九年,条件非常恶劣,却乐在其中。
(2)张纪清老人化名“炎黄”,默默为敬老院和小学捐款,坚持了27年,而自己节衣缩食,生活简朴。
(3)陶艳波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和儿子做了16年的同桌,儿子终于如愿考上大学。
5. 有人认为作者的观点有些偏激,我们所处的时代还是有趣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4分)六、(20分)1. (3分)我们要在无趣的时代有趣地生活。
(或者“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解析】文章的观点一般在文首或者文末,当然也有的在文章题目或者行文之中。
而本文的观点在题目,文章末段也对观点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我们只要理解了文章内容便不难把握。
2. (5分)(1)(2分)因为作者觉得这个时代没有生气,忙碌喧嚣,充满功利色彩,缺乏个性。
(或用原文“人人都在忙碌,脸上挂着疲惫、贪婪或无奈,眼中没有兴趣的光芒”;或列举学者们互选大师、媒体与出版商合作制造畅销书、官员与开发商合作制造无趣的东西等没有生气,忙碌喧嚣,充满功利缺乏个性。
)(2)(3分)他所认为的“真性情”,主要是做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1分),以快乐为基本标准,从中感到陶醉和满足(1分),淡泊名利(1分)。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离不开对前后文乃至全篇的把握。
(1)题“无趣”只要结合“我朝四周看,看见人人都在忙碌,脸上挂着疲惫、贪婪或无奈,眼中没有兴趣的光芒”,以及后文的事例进行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