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史料及解析】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史料及解析】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一的新生学人民版历史时,一定先要让学生明确,历史不能死记,但是一定要记死,首先必须记死一定的基本知识点,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理解记忆都无从谈起。
罗斯福新政的更伟大的意义并不在于对于经济危机,而在于引起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也是人民版教材的一个新的动向,其实,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并不是罗斯福新政,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罗斯福新政的更伟大的意义并不在于对于经济危机。
一、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②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2、特点:①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所有经济部门)②持续时间长(1929-1933)③破坏性严重3、影响:⑴对国际局势:各国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⑵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二、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⑴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⑵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 复兴工业——核心内容(3)调整农业政策(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3、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积极----直接影响:是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实质、作用
1.特点:
国家的对经济的全面直接干预(或是国家干预经济)
2.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作用:
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⑵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二战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政策的新变化。
教学方法
讲 读 议 练
课 时
2
教学过程
【考点诠释】
一、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国家在当时奉行的“”政策,导致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加剧了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
3.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这场经济危机走上了不同的政治发展轨道。、、意成为法西斯国家;美国则开始了罗斯福新政。
二、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时间、背景和目的
1.时间:1933——年
2.背景:
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中;
C采用财政和金融政策调控经济。
2.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3.成就:1950—1973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5%,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西方经济发展共同原因:
①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ppt课件
ppt课件
12
柯立芝繁荣: 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更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 理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空前加速,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 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均创新纪录,汽车制造、电机电器制造和住宅建筑 业发展尤其显著。 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 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总和,以致柯立芝总统声称,美国 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 但这种繁荣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部门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业 部门和农业的不景气,使美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并且由于股票投机 成风,使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则加深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孕育着新的危机。
(4)高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5)严重破坏(“一战”期间) (6)繁荣发展(“一战”后)
(7)大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8)创新体制与调整(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尝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ppt课件 9
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史角度看,经济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历程:“15-
17世纪的重商主义→→17-20世纪初期的自由主义(包含自由资本主义与垄断资
本主义)→→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即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从单纯靠市场“看不见的手”到借助政府“看得见的手”,这是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自我调节的过程。“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 的变化,不管是支持政府管制或反对政府管制,分歧已不是政府是否应当对经 济进行干预和调节,而是干预的程度多少的问题。
ppt课件
13
【知识拓展】
一、30年代大危机
第22讲 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的干预 (新自由主义)
20世纪70年 代至今
第22讲 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根据以下材料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发生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煤矿工人家 里的场景: 寒风呼啸,一个身穿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 落里。 “妈妈,现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 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 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股票投机过度
材料五:美国在建国后的一百多年中,一直奉 行从英国传承的私有经济和自由竞争,也就是 由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经济运行,任 由企业自由发展、优胜劣汰,而政府并不对经 济生活加以干预。优势企业通过联合、并购、 重组等手段,可以同时控制生产、市场和价格, 以追逐高额、稳定的利润。
考点一
(1)含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 结合的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2)发展过程 :罗斯福新政开创,凯恩斯倡导,二战 期间得到巩固和发展,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
凯恩斯主义
当代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理论, 1936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 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它主张
3、经济危机的特点
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 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 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英、德、法、美共有29万家 企产相对过剩严重
材料二: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 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而年收入在200美元以下的贫困 户占全美家庭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 22%,还有21%的家庭收入不到100美元。贫富差距拉大 材料三: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这种方法来刺激消 费市场。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 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 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有的家具店对年青的新婚夫 妇说:“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房。” 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 料理后事。” 信贷消费膨胀 材料四: 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 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 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1929年 9月3日,一天的成交量超过800万股。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改善了国家的基础设施;
4、不伤救济者的自尊心,也提倡了 自力更生的精神
田纳西水利工程
罗斯福通过“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新建了全国10%的公路; 35%的医院, 65%的学校; 吸收了近400万人就业; 修建了50万公里的二级公路; 修建了近500个机场; 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 开辟了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 兴建了大量游览设施……
目的: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局面,摆脱农业危机,
缓和农民斗争 结果: 使农产品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 该法出台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 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 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罗斯福是共产主义者吗?
看看罗斯福自己怎么说: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 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的经济 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 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1938)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 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新政到底
整顿银行政策产生的积极结果:
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 稳定了人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 罗斯福在签署文件
为了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1933年3月12日,罗 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 闭银行的原因及联邦政府重整金融系统的措施,同时宣 布将陆续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重新开业。
专题十五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点)
专题十五、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具体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供需矛盾尖锐。
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他们的社会购买力。
③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股价暴跌。
出现: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由此开始了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
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使美国经济一片萧条。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措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表现在:提高关税,大打贸易战;实行货币贬值等。
(6)影响:①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加深了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②资本主义制度备受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特点:波及范围广,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持续时间长,长达4年;破坏性特别大,资本主义生产缩减36%。
影响: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深了国际社会的矛盾(资本主义大国争夺市场的冲突;大小国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 资本主义制度备受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启示和教训①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与时俱进。
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③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④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共同采取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
⑤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
⑥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罗斯福新政背景: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第1讲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1讲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易误指正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 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 济的控制加强。 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 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1讲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思维升华——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变化: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西方福利国家在 二战后得到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得到发展。 (2)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 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作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 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像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的发生。 (4)局限: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973 年“黄金 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建 国 初
1949年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同纲 领》、“一边 1949~ 倒”、“另起 1952年 炉灶”、“打 扫干净屋子再 请客”、《中 苏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签订
1949年毛泽 新中国为恢复 东发表《论 国民经济采取 人民民主专 了一系列措施: 政》,丰富 没收官僚资本、 并发展了马 土地改革、稳 克思主义。 定物价。1952 人民教育奠 年国民经济恢 基,1949年 复,为社会主 底召开第一 义经济建设创 次全国教育 造了条件 工作会议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二、二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 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从 1945 年至今这是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 展的阶段。政治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冷战共处,社会 主义经历了迅速发展和重大挫折,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 化趋势。经济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体系,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双重趋势。 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思想文化上现代主义 色彩浓厚。
2016高一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罗斯福新政 (一)新政背景
1、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
(1)爆发的原因
④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材料四:美国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放纵了资本 的为所欲为,使市场规则遭到破坏,经济的正常运 行受阻、市场失灵。各种危机因素不断积累时,政 府却对其置若罔闻,任其发展。
一、罗斯福新政 (一)新政背景
1、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
一、罗斯福新政 (一)新政背景
1、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
(1)爆发的原因
⑤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同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材料五: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 因为饲料昂贵,而运往市场的运费大大超过了卖掉它 们的价钱。一车小麦卖到城里仅够买一双4美元的鞋, 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而千百万的 城市人却买不起那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没有失 业的工人拿的是名曰"饿不死人的工资"。
一、罗斯福新政 (一)新政背景
2、胡佛反危机政策的失败;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 家锅里有只鸡,每家车库里有 辆汽车。” ——胡佛
注:1929年初胡佛当总统时,美国经 济发展处于顶峰。
美国总统胡佛
一、罗斯福新政 (一)新政背景
2、胡佛反危机政策的失败; (1)反危机的措施(可略) ①继续奉行经济自由放任主义,大幅度提高关税 ; ②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 供贷款,并允许复兴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 济; ③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④实行通货紧缩,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 救济
一、罗斯福新政 (一)新政背景
1、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
(2)危机的表现
①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 ②各国对外贸易额下降 ③各国失业人数增多 ④大量产品被销毁,许多人死于饥饿 ⑤农业破坏严重,农民大量破产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考试说明》扫描:(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以及经济政策的新变化二、知识梳理(一)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2、特点:3、影响:(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①②2、主要内容3、特点: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虽违背自由放任的思想却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表明,美国经济已经发展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即需要国家从整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革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当代资本主义发的新变化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⑴战后20年,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原因:⑵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涨”原因:⑶80年代,特征:复苏原因:⑷90年代,特征:空前持续增长(即繁荣)原因:2、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⑴原因:①②③⑵表现:60年代,德国经济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3、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1)(2)(3)(4)认识:①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②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③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三、典题示例★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大行其道,为什么到70年代后又开始被怀疑?说明了什么问题?1929—1933年经济危机宣告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机制不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更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缘由:⑴干脆缘由:生产与销售的冲突;即资本家盲目生产,超出了人民群众的购买力⑵根本缘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冲突: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全部制的冲突。
⑶详细缘由:①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造成虚假消费②狂热的股票投机,掩盖了冲突③美国政府自由放任的政策使危机加剧思索:经济危机从美国扩展到世界说明白什么?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1)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面临全面危机:①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恶化。
(经济危机)银行倒闭(金融危机)工商企业破产(工业危机)农业衰退(农业危机)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
(外贸危机)工人失业,农夫破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社会生活危机)②人民对现有社会制度丢失信念,甚至起先出现要求推翻现有政权的斗争。
(政治危机)(2)对国际形势的影响:①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冲突更加尖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更剧烈地抗拒,世界局势变得动荡担心。
②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想方设法找寻出路: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短暂缓和了危机,而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斗争策源地。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特点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特点:(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①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传统政策②国家对经济实行干脆干预,但不变更资本主义制度本身6、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经济:①度过经济大危机,经济复原,并为反法西斯斗争成功奠定物质基础.②从长远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新模式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机制,为二战后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的改革和发展供应借鉴。
(最深远)(2)政治:①缓和了社会冲突,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②联邦政府和总统权力扩大。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原因⎩⎪⎨⎪⎧(1)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 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其他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市场相对狭小;分期付款过度膨胀,银行信贷泛滥;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 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标志(导火线):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4.影响⎩⎪⎨⎪⎧(1)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思维导图]世界经济大危机史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史料二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人们纷纷贷款购物。
据统计,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解读史料反映的是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及银行信贷、分期付款等金融现象存在的现实,为经济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
史料三同1929年相比,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
其中美国下降55.5%,德国下降52.2%,法国下降36.1%,英国下降32%。
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
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
解读史料表明了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波及范围广;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大,危害深。
考点二 罗斯福新政1.背景⎩⎪⎨⎪⎧(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经济。
(2)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课件5: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论从史出】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特点 (1)新政的实质——资产阶级改革: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克服 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是 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2)新政的特点——全面创新: 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新模式,经济运行机制调整为:市场自我调节+国家行 政直接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新经济”的出现: (1)原因: ①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 技术,发展_新__兴__工__业___。 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2)特点: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 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影响: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10 年的持续增长。
2.内容:
金融 整顿__财__政__金__融___,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
调整_工__业__生__产___,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发动 工业
“蓝鹰运动”
调节_农__业__生__产___,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量,政府收 农业
购剩余农产品调控价格
社会 保障
实行社会救济和_以__工__代__赈___
3.特点与实质: (1)特点: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直接 干预。 (2)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 局部的调整。
重难点 1 多维视角看待罗斯福新政 1.经济新政。罗斯福新政以《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 和《工业复兴法》为核心的经济措施是“新政”的主体。根本 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经济的模式,使其从自由放任型 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为国家干预型的市场经济模式。 2.社会救济与保障新政。罗斯福新政开展紧急社会救济以 间接救济为主,实施以工代赈,制定《社会保障法》。其实质是 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让联邦政府为个人和社会福利承担重要的 责任。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采取国家干预的计划经济政策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 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经 济社会管理模式,人们称之为计划经济。从1928 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 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 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 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 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
请总结:从政治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在当时应对美国社 会危机方面有何作用?
保护劳工权利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国家直接、全面干预经济(最大特点) 应用了行政和立法手段 关注民生和弱势群体 (4)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
的干预,最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
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 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生产盲目扩大与社会总体消 费能力低的矛盾) 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 政策原因:各国经济上采用自由放任政策。 (2)特点 ①范围广;②时间长; ③破坏性大;
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 政治:社会危机加深;(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面临考验;工人游 行罢工;法西斯主义泛滥)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日趋恶化。(转嫁危机;加强对殖民地和 半殖民地的掠夺;) 推动国家干预思想的出现和发展。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背景
( “自由放任”的美国) 本单元核心: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运用和发展
专题十五《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练习
1、“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了那么多的产 品,可工厂还在不停地生产。”这说明出现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超过了现实生活的需要 B、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 C、资本家为了赚取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D、广大民众满足现实生活,不想过多购置消 费品 答案:B
A、调整经济结构,鼓励能源出口 B、促进农业发展,提高粮食产量 C、扩大生产规模,刺激生产发展 D、促进就业和消费,拓展发展空间 答案:D
2、《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 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 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措施中, 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调整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生产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答案:B
(2)爆发 ①时间: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 “黑色星期四”。 ②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 格猛跌,失业人数剧增。 2、经济危机的特点: (1)范围广,从美国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 (2)持续时间相当长。 (3)破坏性特别巨大。
3、经济危机的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 的争夺,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4、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认为市场机制是“看不见的手”;“只有管 得少,才能管得好”;政府是经济的“守夜 人”。
2、实质(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 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 预。 3、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1)新政虽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 济逐渐走出低谷。 (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①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的经济安全保障, 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 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2)具体原因: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突出。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供需矛盾尖锐。
②分期付款、银行贷款、股票过度投机,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③各国长期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市场虚假繁荣,无法阻止危机大规模爆发。
2.爆发(1)开始标志: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2)表现:股价暴跌,银行纷纷倒闭,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剧增。
3.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①经济: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经济萧条;推动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②政治: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国际关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争夺国际市场,不仅加深了危机,而且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大战迫在眉睫。
考点2:罗斯福新政1.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2)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危机不断恶化。
(3)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首要任务是尽快摆脱危机。
2.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税制等,重建银行信誉。
(2)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经济的管制;发起蓝鹰运动,公平竞争,以资鼓励;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缓解劳资矛盾。
(3)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社会保障法》,进行社会救济和保障;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生产和消费,稳定社会秩序。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2014·海南单科·20)1923~1929年,美 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 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 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 映出当时在美国( )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应对措施的史料研读
史料一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
生产率却增长55%。当时美国还流行一种说法:“①一美元 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
史料二 同1929年相比,1932来自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 下降了44%,美、德、法、英四国共有②29万家企业破产,工 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 史料三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③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 明来解决的。经济的创伤只能由④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 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的。 ——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
【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解析】题干材料中“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 金,享受带薪休假”说明工人从经济发展成果中获 取很少,故A项正确;依据题干中“美国的企业普 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 产率”说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故B项错误; 依据所学,1929年以前,供给与需求已经出现了矛 盾,故C项错误;“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是 在罗斯福新政才开始实施,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5·山东文综·2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 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 趋势的是( )
【考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斯 大林模式” 【解析】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在这一时期,美 国经济持下滑趋势,苏联经济迅速发展,持上升趋 势,故A项正确;1929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工业 总产值不可能呈现完全上升趋势,故B项错误;苏联 在1929至1938年期间通过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大力 发展了工业,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应该呈现上升趋势 ,而不是没有任何变化,故C项错误;由于受到经济 危机的打击,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下滑趋势, 苏联经济迅速发展,持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 【答案】A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较好的社会服务。 (3)发展:二战后普遍实行;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
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作用: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 而不得不付出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 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能同社会主 义相提并论。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
经济。
(2)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经济危机不断恶化,
社会动荡不已 。
(3)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胡佛政府的应对 前期:大幅度提高关税,大打关税战、倾销 战和货币战。 后期: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 业、大农场提供贷款,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 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投资。
(二)读图明史——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
[解读]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 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拓 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在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二战后,欧美地区专 业技术人员、职业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 “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技 进步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摘编自美国历史学家阿兰·布林克利等著的 《美国历史上的调查》
[解读] 从趋势图看,曲线呈上升趋势;从数据看,失业人数大 幅下降。反映了罗斯福新政解决了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演变 1)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但很微弱,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起重要作用。
2)大规模运用: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国 家把它视为一种应付战争或危机的“临时”措施,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代表是美国。 3)巩固和发展:二战期间;
4)进一步发展:二战后 特别是50年代后,西方国家普遍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全 面、持续的发展阶段。
第二种观点: 有学者认为,新政是“资本主义的救星”; 有学者认为,新政局部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结果 是又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造成新的、更深刻的危机。 你对此是如何认识的?
三、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特点、实质、影响)
1、与其他反危机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1)新模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通过立 法和行政手段全面干预经济,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2)新局面: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一些利于 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开创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3)新理论和新阶段: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实践凯恩斯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2、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思维拓展: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防患于未然。 2、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水平的生 产关系 3、关注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5、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6、……
本课小结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美国经济
• 材料一: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的深刻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私 人垄断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私人垄断已难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迫使国家不得不直接参与社会资 本的再生产过程,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 材料二:“二战”中,交战双方为了战争的需要,国家往往对工 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对社会物质财富实行特殊调配政策。
3、据材料并结合110页资料卡片,2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经济虚假繁荣,隐藏严重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与胡佛改革
二、胡佛杯水车薪式改革
经济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 来自我治疗。 ——胡佛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 前期: 1、继续奉行经济自由放任主义,让经济“自我治疗”。 2、大幅度提高关税; 后期: 1、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2、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 3、实行通货紧缩,削减政府开支。
自由资 第二次 私人垄断 本主义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 新政
罗斯福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自由放任 经济政策
19世纪
加强国家 干预经济
由罗斯福新政开创, 盛行于二战结束后至 20世纪70年代初
适当减少国家 对经济的干预
第 二 课 罗 斯 福 新 政
背景:
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阶段:
1933-1935年应急阶段;1935-1939巩固发展阶段
内容:①②③④⑤
实质: 影响: 启示:
考点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任务:
1、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及二战后美国形成发达的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 2、概括和理解二战后至60年代末、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及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经 济 危 机 的 表 现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 价格猛跌 整顿银行 与金融业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 举办救济和 公共工程 ……
工人失业
……
重点交流
措 施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内 容 作 用
整顿银 行
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增发钞票, 恢复金融秩序,增强对银行信 禁止兑换与出口黄金; 美元贬值; 心,为工农业恢复提供提前。 减耕减产、补贴 农产品价格回升,保证农 民利益,复苏农业。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与胡佛改革
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根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主因 :生产与销售之间矛盾激化 1)贫富差距大,人民购买力低,市场相对狭小。 2)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泛滥,使经济虚假繁荣 。 3)自由放任政策使社会生产处于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 直因 :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金融市场不稳定。 2、标志 3、特点 4、表现 5、影响 对国内
田纳西水利工程
及时检测: 1)你认为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跟缓解经济危机有什么 关系?国家对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对农业复苏起 到积极作用如何理解? 3)为什么从金融领域首先开始?如何看待增发钞票? 4)就度过危机而言,以工代赈和直接救济相比较, 哪个更合理? 5)罗斯福曾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 于富人更富,而在于穷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 实现这个目标,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 6)书上说新政的第一阶段是应急。第二阶段是发展。 你认为这些措施中哪些是应急的,哪些是长远的?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含义: 2、过程: 3、原因: 4、表现: 5、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同私人垄断资 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 会的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随 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 减弱。
小结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演变规律
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股市的崩溃。 时间长、范围广(1、2?)、破坏性大 金融、农业、工业、社会生活等方面引发危机(具体说明) 政治:激化阶级矛盾,引发社会危机;政府丧失威信,法西斯猖獗 经济: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对国际 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和殖民地
3、政治基础: 民主制度较健全,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4、外部因素: 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是华盛顿体系的 受益者,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5、理论基础: 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出现; 6、群众基础: 美国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7、个人因素: 身残志坚、 爱国为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
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 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 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 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 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 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胡佛政策没有使美国摆脱危机,反而跌到“谷底”。
本课结构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美国经济
第 二 课 罗 斯 福 新 政
背景:
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阶段:
1933-1935年应急阶段;1935-1939巩固发展阶段
内容:①②③④⑤
实质: 影响: 启示:
3、理解二战后英、法、联邦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新变化;
一、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含义:
①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即以国家为经济上的 “总资本家”)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具有国家政权和垄断 资本紧密结合的特征。 ②判断是否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对经 济干预的程度,而不是国有经济在全部经济中占有的比重。(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③与国家资本主义的区别: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重点在“国家”两字,强调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以消除因资本 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而产生的弊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 家资本主义,重点在“资本主义”四字,旨在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 资金、技术、市场等,实现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发展社会主义 生产力。
渡过危机(缓解不是根治) 维护民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改变生活(社会保障体系) 创新体制(最深远的意义)
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现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生态史观、全球史观)(步步高134页)
思维拓展:新政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客观要求改变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2、经济基础: 一战大发横财,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实力雄厚,有 能力干预经济;
课堂检查
1、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如何论述计划与市场的关 系的?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这一论断是在哪次会议明确提出的? 4、列举近代中国中西合璧式的服饰? 5、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服饰的基本 特点? 6、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哪些重要政治变革对我国的 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7、近现代以来婚俗变迁中的主要特征? 8、列举民国成立后,社交礼节发生变化的具体表现?
必修(Ⅱ)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考点解读: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 的作用。 3)二战后资本主义在运行体制、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的新变化。
命题趋势:
考查题型: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并举。 考查内容:1)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当代资本 主义的新变化等,可以和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相联系。 2)以救济、社会福利、解决就业等为切入点,关注民生角度命题。 3)对比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经济大危机
杯水车薪(胡 佛改革措施)
病入膏肓的经 济(胡佛改革 收效甚微)
施 行 新 政
渡 过 难 关
缓解经济危机
开创国家干预 经济新模式
实干家罗斯福 (胡佛下台)
战后资本主义 国家对经济运 行机制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