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综合实力评价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进行分数除法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
•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本质,明确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 教学内容
1.什么是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运算方法。
3.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2.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进行示范解题。
•第二课时: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进行练习。
•第三课时: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示范教学、讨论互动、案例分析。
2.教学手段:黑板、彩色画笔、教学PPT。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1.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程度。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资料准备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
2.教学PPT、练习册等教学辅助资料。
3.黑板、彩色画笔等教学工具。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以上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包括的内容: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除法应用题,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揭示相关的知识内在联系,加强直观教学,结合操作和图形语言,探索理解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为后面学习比、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 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 理解倒数的意义。
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三、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四、单元课时安排1.倒数 1课时;2、分数除法 2课时3.解决问题 4课时4.整理和复习 1课时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例1、“做一做”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体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在探索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写算式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计算、分类,初步感知倒数的特征1.独立计算,回顾旧知。
(1)教师出示几道分数乘法式题(包括教材中的四道题与另外补充的四道结果不为1的算式)。
(2)学生独立完成上面几组题,小组内检查并订正。
(3)请个别学生说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突出分子与分母的约分。
(设计意图:在“倒数的认识”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时,分子与分母之间的约分凸显了乘积为1的分数乘法的特殊性,为倒数的认识提供了感知基础。
)2.算式分类,关注算式特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范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范文参考范文如下: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3.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和比较正数和负数。
教学重点:1.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数轴、负数表示卡片、积木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0分钟)1. 准备一些具有高度的图片,比如一个摩天大楼、一个深洞等,引导学生思考图片具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认识高度的概念,并把具有高度的物体称为正数。
二、探究整数定义(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整数的概念,为什么会有整数这个概念;2. 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并引出整数的表示方法。
三、认识正数和负数(15分钟)1. 准备负数表示卡片,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正确辨认卡片上的负数;2. 引导学生认识负数,并把具有负值的物体称为负数。
四、在数轴上表示和比较正数和负数(20分钟)1. 准备数轴和负数表示卡片,通过让学生将卡片粘贴到数轴上,表示负数;2. 引导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和比较正数和负数,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并让学生独立完成;2. 随堂检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重点;2. 复习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对上课内容进行概括。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并能够在数轴上表示和比较正数和负数。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参与度较高,对整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对负数的概念理解困难,需要老师多次解释和引导。
因此,在下一节课中,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整数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课题名称: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三课时的例4 分数混合运算2.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以此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4以小红剪彩带做纸花送同学为题材,通过解决问题,引出涉及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使学生感悟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分数同样适用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类推、迁移二、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本节课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分数除法的计算、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正确计算的能力。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学生已具备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例4能较好地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愿望;同时学生也已具备较好的类推、迁移能力,对迁移出分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应该是顺利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在混合运算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面对不同题型如何准确灵活地解决。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计算课好理解但需要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方法上采取放手与发现法能较好的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方式上采取自主解决、小组交流,在交流中认可学生的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影响深远,由此从中体会数学的严谨美。
三、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类比、迁移中体会整数四则运算顺序与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能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题目。
2、结合具体情境,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自主、交流中,进一步感悟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
重点: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能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题目。
四、教学活动一、复习(时间:5分钟)1、填空。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运算顺序是();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运算顺序是先算(),后算()。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后算(),最后算()。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诸暨市草塔镇南屏小学电子教案执教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分数除以整数(例1、例2)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计算技能。
教学重难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2、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
修改意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去过)你去买了一些什么东西呢?你有没有过相同的东西买几件的时候?能不能举个例?(指名让学生举例并用算式表示求该例的总价)二、新知探究:(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出示例1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观察图意,指名口答图意和应该怎样列式。
2、上面的问题能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口答问题和列式)3、100g=?kg,你能将上面的问题改成用kg作单位的吗?(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改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
5、练习:(巩固加深对意义的理解)课本2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
(二)、分数除以整数、小组学习活动:活动⑴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活动⑵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活动要求]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在组内交流: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2、汇报学习结果:活动1学生甲,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2个1/5,就是2/5;用算式表示是:4/5÷2=(4÷2)/5=2/5学生乙,把4/5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4/5的1/2,就是4/5×1/2;用算式表示是:4/5×1/2=4/10=2/5;学生丙,我发现了计算4/5÷2时,可以用分子4÷2作分子,分母不变;学生丁,我发现分数除以整数可能转化成乘法来计算,也就是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活动2:学生甲,4要平均分成3份,不能直接分,我先找出4和3的最小公倍数12,把4分成12份,再把12份平均分成3份,算式可以用4/5÷3表示,4不能够被3整除,这道题我不知道怎样计算;学生乙,我的分法与前面的同学相同,不同的是:我在计算4/5÷3时,我把4/5÷3转化成4/5×1/3来计算,因为,把4/5平均分成3份,就是求4/5的1/3是多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3、使学生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4、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并掌握模型、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1. “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
2. 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
3. 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1. 倒数的认识例1:求一个数的倒数。
2. 分数除法例1:分数除以整数。
例2:一个数除以分数。
例3:分数混合运算。
例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例5:“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例6: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例7:可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1. 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 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除以整数1、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1、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2、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一、复习导入师:请同学们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生:4的倒数是….(指生回答,集体判断)引导学生复习回忆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二、教学例1分数除以整数(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问题:1. 你能用阴影表示出这张纸的4/5吗?(学生画出长方形纸的4/5)2. 请看上面的问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系?(平均分,求一份是多少)你能列出算式吗?生:4/5÷2生:4/5×1/2 (说明理由)把4/5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4/5×1/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例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例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比例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例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比例的表示方法。
3. 比例的应用。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用不同大小的饼干来比较饼干和盒子的比例。
步骤二:概念讲解通过讲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对比例有基本的了解。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表达方法。
步骤三: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比例问题,例如某个城市的人口和土地面积的比例等,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一起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步骤四:拓展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计算某个商品的折扣比例、找出某个图形的缩放比例等。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步骤五:总结回顾通过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他们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小练或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检验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学评估1. 在案例分析和拓展应用环节,观察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2.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练题,检验他们对比例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估他们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3÷
3 4= 4
5 ÷3 = 5
6
18
1÷2 =5 3 56
2
÷
6
1 =
7 73
8 ÷4 = 2
9
9
2、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
9 10
÷3
=((190))×((
1 3
) )
=((130
) )
3 8
÷2
(
=(
3 8
)×(
)(
1 2
) )
(3) =(16)
2、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
9 10
÷3
=((190))×((
1 3
) )
=((130
) )
3 8
÷2
(
=(
3 8
)×(
)(
1 2
) )
(3) =(16)
24 ÷
8 9
=
24
×((
9 8
)
)=
(27 )
7÷ 16
4 5
=((176))×((
5 4
) )
(35) =(64)
3、判断。
(1) 9 ÷
3 4
=
9
×
3 4
=
27 4
改正:
9÷
3 4
=
9
×
4 3
= 12
3、判断。 (2) 5 ÷ 5 = 5 ÷ 2 = 2
7 2757 改正:
5 7
÷
5 2
=
5 7
×2 5
=
2 7
3、判断。
(3)
4 5
÷
2 5
=
5 4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评一体化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思路(一)单元课标要求从学段要求入手,说明课标对相关内容的大体要求,再说明课标对这一单元的具体要求。
书写课程标准对本单元主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的要求。
(-)教学设计说明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学习对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学习单元可以按教材内容组织,也可以按学科学业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来组织,还可以按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跨学科组织。
(三)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在学期、年段中的位置,核心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已学内容与本单元内容的关联。
(四)学习主体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水平、学习兴趣的分析,学习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单元可能遇到的困难。
(五)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素养要求,制定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并能够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六)单元重点难点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
(七)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包括讨论、实验、探究等。
教学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制定评价标准根据单元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估,以及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的评价。
评价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之处。
(九)课后反思总结根据分析结果和实际需要,对教学设计和评价标准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反思过程中,我们关注教学设计和评价标准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总结经验和教训。
同时,应该再考虑如何将反思和总结的结果应用到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中,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分数的除法运算原理。
2.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步骤。
3.通过实际例题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数除法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分数计算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除法的步骤。
2.化解除法中的混合分数问题。
3.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处理含有混合分数的分数除法。
2.理解分数除法运算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准备
1.教案板书
2.分数卡片及活动材料
3.教学PPT
4.练习册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分数除法?为什么需要学习分数除法?
第二步: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并总结分数除法的基本步骤,并通过举例说明。
第三步:教学示范
老师进行分数除法的具体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步骤。
第四步:练习与讲解
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老师巡视指导并及时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五步:拓展应用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知识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们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学生对混合分数的处理仍存在困难,下节课需要重点讲解这个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未对教学有所启发,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 教学目的: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才能和判断推理才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2、下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二、自主探究(一)教学例11.出例如1,提出观察考虑要求: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表同复习的表相比,有什么不同?(1)表中的两种量是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
老师板书: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2)每小时加工的数量扩大,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缩小;每小时加工的数量缩小,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扩大。
老师追问:这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3)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600.2.这个600实际上就是什么?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和零件总数,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老师板书:零件总数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总数3.小结通过刚刚的研究,我们知道,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小时加工数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每小时加工数乘以加工时间等于零件总数,这里的零件总数是一定的。
(二)教学例21.出例如2,根据题意,学生口述填表。
2.老师提问:(1)表中有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吗?老师板书:每本张数和装订本数(2)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张数变化的?(3)表中的两种量有什么变化规律?(三)比拟例1和例2,概括反比例的意义。
1.请你比拟例1和例2,它们有什么一样点?(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2)都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3)都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2.老师小结像这样的两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3.假如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老师板书: xy =k(一定)三、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也学会了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的除法3.分数乘除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分数的乘法1.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分数知识,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那么大家想不想学习分数的乘法呢?(2)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讲解分数的乘法(1)讲解分数乘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实例演示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
3.练习分数的乘法(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教师选取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的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第二课时:分数的除法1.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分数知识,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乘法,那么大家想不想学习分数的除法呢?(2)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讲解分数的除法(1)讲解分数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实例演示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
3.练习分数的除法(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教师选取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的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第三课时:分数乘除法的应用1.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分数知识,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那么大家想不想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2)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讲解分数乘除法的应用(1)讲解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分数乘除法的应用(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教师选取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的知识。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解决问题
④车站有一批货物,上午运走了总数的—,下午运走了总数的—,还剩总数的——没有运。
⑤两个部分数与总数的关系是( )。
让生交换订正,指明回答。
同学们,数学知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我们学好它也是为了更好的为生活服务。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有关分数应用的练习课。(板书课题)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单元
课题
解决问题(三)
课型
练习
主备单位、教师
使用单位、教师
教
学
目
标
⑴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连除应用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分组讨论,观察分析和比较,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提高。
⑶通过过师生交流总结,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用一些简单的小问题引入练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应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热热身)
我们解答应用题时都是从关键句入手进行分析的,先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第一题。
投影出示:练习十第一题
师:像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指生总结,让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认真计算,争取当计算小能手。
把练习十11-14题设计在练习纸上,让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分析解答,进行巩固,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体验成功的乐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综合实力评价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第3单元综合实力评价一、直接写出得数。
3 5÷3= 37×2= 12÷3=3÷13=1 3×12= 34-12= 10×45=1 3+1 6=9 10÷35= 415÷45= 920÷34= 825÷25=二、填空。
1、40的58是()。
2、一个数的58是25,这个数是()。
3、45分=()时20分=()时60千克=()吨32分=()元4、一批货物的23是180吨,这批货物有()吨。
5、已知a×34=45×b=c×56,并且a、b、c都不等于0.那么,a、b、c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6、有2吨货物,甲车每次运12,乙车每次运12吨。
若单独运完这些货物,甲车需运()次,乙车需运()次。
7、小红走56千米要用43小时,她平均每小时走()千米,她每走1千米要()小时。
三、计算下面各题。
4 5÷[8×(12-25)] [1-(14+38)]÷14四、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5-14)×53(78+1316)÷131667×111-17÷11五、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电扇厂原计划生产电扇100万台,现在生产了120万台,增产了几分之几?列式是()。
A.120÷100-1 B.1-100÷12 C.(120-100) ÷120 D.(120-100) ÷1002、一根绳子长4米,比另一根短14米,另一根绳子长()。
A.154米B.174米C.3米D.165米六、解方程。
9 10x-2=35x÷25=3825+35x=182534x-13x=10七、解决实际问题。
1、一根电线杆全长的27是2米,这根电线杆全长多少米?露出地面的部分占全长的57,露出地面的部分是几米?2、某乡去年绿色蔬菜的总产量比今年少111,去年比今年少110吨,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吨?3、学校新购进了一些球,新购进的足球占购球总数的35,新购进的足球有60个,学校新购进了多少个球?(用算术和方程两种方法解答)4、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要12天完成,乙、丙两队合作需要15天完成,甲丙两队合作需要20天完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解决问题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我们美术小组的人
数比航模小组多 1 4
航航模模小小组组有有多多少少人人??
他们美术小 组有25人
我们美术小组的人
数比航模小组多 1 4
航航模模小小组组有有多多少少人人??
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 1 ,
4
表示: 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出的人数 是航模小组人数的 1 。
4
航模小组: 美术小组:
?人 25人
1
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喜欢乒乓球人数少 喜欢乒乓球运动的有多少人?
6
。
解:喜欢乒乓球运动的有x人。 x- 1 x=30
6
(1- 1 )x=30
6
x=30÷ 5
6
x=36 答:喜欢足球运动的有36人
解:设喜欢乒乓球运动的有x人。 x- 1 x=30
6
(1- 1 )x=30
6
x=30÷ 5
6
x=36 答:喜欢足球运动的有36人
解:设航模小组有x人。
x-
1 6
x=25
1
(1- 6 )x=25
x=25÷ 5 6
x=30 答:航模小组有30人
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道应用题和复习题相比,
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道应用题,题里的整体“1” 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 着题意根据分数乘法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 方便。
6
喜欢排球的人数比喜欢篮球人数少 1
10
A:喜欢篮球运动的有60人。 B:喜欢羽毛球运动的有30人。
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喜欢足球的人数多1
4
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喜欢乒乓球人数少 1
6
喜欢排球的人数比喜欢篮球人数少 1
10
喜欢篮球运动的有60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正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正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深入理解正数的概念和特性,并能够应用正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正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能够正确读写和比较正数。
3. 掌握正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4. 运用正数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与正数有关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正数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正数的特点和用途。
步骤二:引入正数(10分钟)利用教学画板或幻灯片展示正数的符号表示和读法,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读出正数。
通过师生互动,巩固学生对正数概念的理解。
步骤三:正数的比较(15分钟)给学生出示一些正数对,让他们比较大小并用符号 "<"、">"或 "=" 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正数的位数和大小关系,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步骤四:正数的加法和减法(20分钟)通过教学游戏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探索正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先从简单的例子开始,逐步引入复杂的计算,让学生掌握正数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步骤五:解决问题(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正数相关的日常生活问题,让他们运用正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回顾学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问答或简单的练题,检查学生对正数的理解程度和运算能力。
教学资源1. 教学画板或幻灯片。
2. 教学游戏或实物模型。
3. 与正数有关的例子和问题。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价其对正数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2. 收集学生在课后的作业和练情况,查看他们对正数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参考资料暂无。
该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六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正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运用正数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50~51练习十二有关内容。
本节课是“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是学生在根本掌握了按比分配应用题的构造特征后而进展的综合练习,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展分配。
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开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
按比分配问题有不同解法: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份数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乘法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
现在教材一般用第二种方法为主,因为学生在理解了比和分数的关系,并掌握分数乘法实际应用的根底上,比较容易承受这种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的课型,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伸。
在教学中,一是要注意发挥练习课的检测评价功能,主要检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思维开展的水平;二是要注意发挥练习课鼓励功能,因为练习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应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是要注意发挥练习的思维训练功能。
思维训练离不开数学的学习,而数学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的训练,在训练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虽然初步掌握了按比分配应用题的构造特征,但对这类问题和分数应用题等知识之间的联系还不够清晰,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是比较困难的。
由初步掌握到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是认识开展的又一次飞跃。
1.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构造特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分析信息等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感知“黄金比”的广泛应用过程中,了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美。
4、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意识、灵活的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应用”,大家懂得了这类应用题的根本构造和根本解法,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理解和稳固这方面的知识。
第3单元综合评价(导学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3单元综合评价(导学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分数乘除法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和应用。
2. 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3. 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分数乘除法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百分比、折扣、利率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导学案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2.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和解决,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PPT、视频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分数乘除法和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5.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的巩固,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练习题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过程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2. 结果评价: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结果评价,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进步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2. 导学案:根据教材内容编写,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巩固等环节。
3. 多媒体教学资源:PPT、视频等。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级上册三单元教学设计
3 分数除法单元学习目标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分数乘法、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案的。
通过分数除法的学习,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下一单元比的相关知识联系紧密,将分数除法安排在比的前面进行学习,为更好地学习下一单元的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学习目标1.理解倒数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3.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确算理,同时渗透转化的思想。
三、课时分配(1)倒数的认识(1课时)(2)分数除以整数(1课时)(3)一个数除以分数(1课时)(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课时)(5)解决问题(1)(1课时)(6)解决问题(2)(1课时)(7)解决问题(3)(1课时)(8)解决问题(4)(1课时)(9)练习课(1课时)(10)整理和复习(1课时)(1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岳阳楼区延寿小学教师专用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理解“互为”的意义,(互为是指两者之间的这两者相互依存,单独一方面不能称之为按要求回答教师的提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2.判断。
(1)任意一个数都有倒数。
(×)(2)a 是自然数,它的倒数是1a 。
(×)(3)因为2/3+1/3=1,所以2/3和1/3互为倒数。
(×)(4)0.3的倒数是3。
(×) (5)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6)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填空。
(2)(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3)4/11的倒数是(11/4),9的倒数是(1/9),2.5的倒数是(2/5)。
4.列式计算。
(1)3/4倒数与4/5的积是多少? 答案:4/3×4/5=16/15(2)一个数的倒数是35,这个数的38是多少?答案:5/3×3/8=5/8(1)引导学生认真计算并思观察算式,独立计算,初步观察算式的特点,在小组内交流发现这几个算式的,两个因数分子有的学生可能根据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变化规律进行描有的学生可能根据乘积根据教师的引导明的两个数互为举数找出交流将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在小组内讨论、明没有倒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的倒数,分母的倒数是1.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同桌互检,进行评价。
(六年级)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进入小学6年级后,科目稍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方法,所以老师上课时应该对此进行强调。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第三单元:四那么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第一课时:四那么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1-5题。
教学目标:知识点:1.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进行四那么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计算四那么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四那么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准备。
1.板演(指名学生脱式计算)46+570÷80 60÷[(30+30)×10]二、新课。
1.谈话:如果把板演题目中的整数换成,应该怎样计算运算的顺序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四那么混合运算)2.学习例1.出例如1:计算(1)与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想一想:这个算式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大家翻开练习本,抄题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板演)(5)订正。
怎样确保计算的准确3.学习例2。
出例如2 计算(1)请你试着按运算顺序读出例题。
(2)想一想:这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3)想一想: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第三步呢(4)在练习本上完成。
(5)指名学生板演。
(6)如何检查,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完成课本第60页上面的“做一做〞题目。
计算前,先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怎样才能保证四那么混合运算的正确率四、课堂练习。
1.填空:(1)( )与整数、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四那么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要先算( ),再算( );有括号的,要先算( ),再算(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综合实力评价
一、直接写出得数。
35÷3= 37×2= 12
÷3= 3÷13= 13×12= 34-12= 10×45= 13+16= 910÷35= 415÷45= 920÷34= 825÷25
= 二、填空。
1、40的58是( )。
2、一个数的58
是25,这个数是( )。
3、45分=( )时 20分=( )时 60千克=( )吨 32分=( )元
4、一批货物的23
是180吨,这批货物有( )吨。
5、已知a ×34=45
×b=c ×56,并且a 、b 、c 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6、有2吨货物,甲车每次运12,乙车每次运12
吨。
若单独运完这些货物,甲车需运( )次,乙车需运( )次。
7、小红走56千米要用43
小时,她平均每小时走( )千米,她每走1千米要( )小时。
三、计算下面各题。
45÷[8×(12-25)] [1-(14+38)]÷14
四、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5-14)×53 (78+1316)÷1316 67×111-17
÷11
五、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电扇厂原计划生产电扇100万台,现在生产了120万台,增产了几分之几?列式是()。
A.120÷100-1 B.1-100÷12 C.(120-100) ÷120 D.(120-100) ÷100
2、一根绳子长4米,比另一根短1
4
米,另一根绳子长()。
A.15
4
米 B.
17
4
米 C.3米 D.
16
5
米
六、解方程。
9 10x-2=
3
5
x÷
2
5
=
3
8
2
5
+
3
5
x=
18
25
3
4
x-
1
3
x=10
七、解决实际问题。
1、一根电线杆全长的2
7
是2米,这根电线杆全长多少米?露出地面的部分占全
长的5
7
,露出地面的部分是几米?
2、某乡去年绿色蔬菜的总产量比今年少1
11
,去年比今年少110吨,今年的产量
是多少吨?
3、学校新购进了一些球,新购进的足球占购球总数的3
5
,新购进的足球有60个,
学校新购进了多少个球?(用算术和方程两种方法解答)
4、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要12天完成,乙、丙两队合作需要15天完成,甲丙两队合作需要20天完成。
如果由甲、乙、丙三队合作需要几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