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二章-招聘与配置(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二章重点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二章重点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二章重点人力二级第二章重点第二章招聘与配置1。

什么是招聘?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企业任职的人员,并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

2。

招聘环境分析包括哪几个方面?招聘环境分析需要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两个方面。

招聘环境分析决定了企业的招聘需求,招聘需求与招聘环境分析的关系具体如下图所示:3.组织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的内容是什么?人员配置的目的是通过人与事的配合以及人与人的协调,充分开发利用员工,实现组织目标。

人员配置分析涉及人与事的关系、人自身的状况等要素,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人与事总量配置分析。

人与事总量配置涉及人与事的数量是否对应,即有多少事要用多少人去做。

但这种数量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2)人与事结构配置分析。

人与事的结构配置是指事总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不同性质、特点的事,选拔有相应专长的人去完成。

(3)人与事质量配置分析。

人与事质量配置是指人与事之间的质量关系,即根据事的难易、繁简程度,及其对人员资格条件的要求,选拔具有相应能力水平的人去承担。

人与事的质量配置不符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现有人员素质低于现任岗位的要求;二是现有人员素质高于现任岗位的要求。

对于前者,可考虑采用职业培训或降职等方法来调节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对于后者可考虑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岗位担任工作。

(4)人与工作负荷是否合理状况分析。

人与事的关系还体现在事的数量是否与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使人能够保持身心健康。

若工作负荷过重则应减轻其工作负担或新设一个岗位来分担原岗位的工作;若工作负荷量不够,则应考虑合并相应岗位或增加该岗位工作的内容。

无论是工作负荷过重,还是工作负荷过轻,都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5)人员使用效果分析。

人与事的配置分析最终还要看对在岗位上的员工的使用情况,这是动态衡量人与事关系的重要内容。

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重点)

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重点)

. 专业资料. 学习参考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 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作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力、沟通等,都属于其研究的对象。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不等的,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等问题作为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加以研究.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刚性;近代组织理论则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

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现代组织理论是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它即吸收了以前各种组织理论的有益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多选)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

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机构)、机构(部门划分)和规章(管理行为和规范)。

古典组织学派在这一方面,已经做过大量研究。

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加进了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等。

现代组织设计理论属于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

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然占有主导的地位,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动态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组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包容关系。

(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5个) 1.任务与目标原则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的。

人力资源管理师-新教材-第二章-招聘与配置学习要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新教材-第二章-招聘与配置学习要点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第一节员工素质油评标准体系的构建一、知识要求●1。

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⑴个体差异原理;⑵工作差异原理;⑶人岗匹配原理2.个体差异原理:员工测评的基本假设认为,人的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为意志所转移的。

造成人们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自然、社会因素。

具体到与工作相联系的素质,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效果和效率。

3。

工作差异原理:员工测评的另一个假设是,不同的职位具有差异性。

⑴首先是工作任务的差异,也就是工作内容的差异。

⑵是工作权责的差异,不同的工作责任,对完成这些任务的人有不同的要求。

⑶身体素质的差异;⑷专业技能的差异⑸个性及个人性趣的差异4.人岗匹配原理: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根据个体间不同的素质和要求,将其安排在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保持个体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同构性,即保持个体需要与工作报酬的同构性,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人岗匹配包括:工作要求与员素质相匹配;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岗位与岗位相匹配.●5。

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⑴选拔性测评;⑵开发性测评;⑶诊断性测评;⑷考核性测评;6.选拔性测评主要特点:选拔性测评是指以选拔优秀员工为目的的测评.主要特点有:⑴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即要把不同素质、不同水平的人区别开来;⑵测评标准刚性强,即测评标准应精确,不能使人含糊不解;⑶测评过程强调客观,即尽可能实现测评方法的数量化和规范化;⑷测评指标的灵活性。

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它以客观、便于操作与相关性为前提,甚至可以是一些表面上看来与测评标准不相干的指标;⑸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7.开发性测评:是指以员工素质为目的的测评,可以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这类测评主要是为了摸清情况,了解测评对象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从而为测评对象指出努力方向,为组织提供开发依据。

在测评过程结束后,应针对测评结果提出开发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二章招聘与配置剖析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二章招聘与配置剖析

第一节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知识基础)一、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1、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1)个体差异原理:人的素质有有差异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为意志所转移的。

造成差异的因素有先天的因素、后天的因素和社会因素。

不同的人做相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效果和效率。

(2)工作差异原理:不同的职位具有差异性,工作任务的差异,也就是工作内容的差异销售工作要求执行者能说会道,秘书工作要求执行者细致周到(练习题)(3)人岗匹配原理2、人岗匹配包括的内容有:选(练习题)(1)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2)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3)各类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4)各类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二、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选(练习题)(1)选拔性测评:以选拔优秀员工为目的的测评,主要特点有:①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②测评标准刚性强③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④测评指标具有灵活性⑤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2)开发性测评:是以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的测评,以摸清情况,了解测评对象的优势和不足为目的的员工素质测评类型。

(练习题)特点有:①勘探性②配合性③促进性(3)诊断性测评:以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为目的的测评,(练习题)主要特点有:①测评内容或十分精细,或全面广泛②结果不公开③有较强的系统性(4)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以鉴定或验证某种素质为目的,主要特点:(练习题)①概括性②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三、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练习题)(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4)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5)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四、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1、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选(1)标准: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2)标度: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如某一测试问卷中一道“你对Java语言的掌握程度如何?”选项为“A精通;B善于;C尚可”在这里,“精通”、“善于”“尚可”就是指标度。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私人笔记②招聘与配置汇总.doc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私人笔记②招聘与配置汇总.doc

招聘与配置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面试的组织与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实施1、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①个体差异原理:员工测评的基本假设认为,人的素质是有差异的——A 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 造成差异的因素多方面: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自然、社会因素C 具体到与工作相联系的素质,不同的人做相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效果和效率②工作差异原理:员工测评的另一个假设是,不同的职位具有差异性——A 工作任务的差异,也就是工作内容的差异B 工作权责的差异C 不同的工作责任,对完成这些任务的人有着不同的要求D 不同的工作就要由拥有相应素质的人来承担E 每个人适合做和喜欢做的工作是不一样的③人岗匹配原理: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包括:A 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B 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C 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D 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2、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测评有不同的着眼点和目的。

①选拔性测评:以选拔优秀员工为目的的测评。

特点:A 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 B 测评标准刚性强 C 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 D 测评指标具有灵活性 E 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

②开发性测评:以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的测评。

摸清情况,了解测评对象的优势劣势,从而为测评对象指出努力方向,为组织提供开发依据,在测评过程中提出开发建议③诊断性测评:以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为目的的测评,如需求层次的调查。

特点:A 测评内容十份精细或全面广泛B 结果不公开 C 有较强的系统性④考核性测评(鉴定性测评):以鉴定或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以及具备的程度为目的的测评。

特点:A 概括性。

测评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素质表现的各个方面,总结性的测评B 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3、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①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既要尽量采取客观的测评手段,又不能忽视主观性综合评定作用;强调客观性,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测评工具的客观性与测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体现在:A 测评目标体系制定B 手段方法选择C 评判与解释结果②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定性测评:就是采取经验判断与观察的方法,侧重从行为的性质方面对素质进行测评——模糊印象,不深入定量测评:就是采取量化的方法,侧重从行为的数量特点方面对素质进行测评——表面的形式的,不完全③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静态测评:对已形成的素质水平(结果)进行测评,优点是便于横向比较(测评者之间、是否达到标准);缺点是忽视了被测评者的原有基础与今后的发展趋向——心理测验、问卷、考试动态测评:根据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前后变化情况)进行测评,优点是利于了解被测评者素质的实际水平、指导激发进取精神;缺点是不便于相互比较——评价中心、面试与观察评定④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素质(里)与绩效(表)互为表里,素质是取得绩效的条件保证,而绩效是素质高低的事实证明→从素质测评中预测绩效,从绩效测评中来验证素质。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各章复习资料之第二章(第三版新教材)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各章复习资料之第二章(第三版新教材)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各章详细复习资料第二章招聘与配置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饶远立一、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原因是什么?(重点)答:(1)个体差异: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2)工作(职位)差异原理:不同的职位具有差异性,包括内容和职位的差异性。

(3)人岗匹配:人适其事、事宜其人,根据个体间的不同素质和要求,将其安排在各自最适合的岗位上。

人岗匹配包括: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员工之间相匹配、岗位和岗位之间相匹配。

二、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是什么?(重点,问答或者案例分析)答:原则有:(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静态测评比较容易看出差距,动态测评有利于指导。

静态测评包括个性测试、心理测试等、问卷、考试等;动态测评包括评价中心、面试、观察评定等。

(4)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5)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三、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是什么?答:1、横向结构:对员工素质的要素进行分解,它包括:(1)结构性要素:静态的角度来反映员工素质及其功能行为的构成。

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行为环境要素:动态角度反映员工素质及其功能行为特征,指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及所处的环境。

其中外部环境主要指工作环境和组织背景。

内部环境指个人所具备的素质。

(3)工作绩效要素:工作的成果表现。

比如工作质量、工作量、工作效率、人才培养等。

2、纵向结构:是对横向结构各项素质的层层分解和推向可操作化。

横向测评注重测评素质的完备性、明确性和独立性,纵向测评则注重测评要素的针对性、表达简练性和可操作性。

包括测评内容、测评目标(测评内容的代表)、测评指标(即把测评目标变成可操作化)。

三者表达了不同层次。

四、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类型有哪些?答:1、效度参照性标准体系根据测评内容与测评目的而形成的测评标准。

比如考驾照、飞行员选拔。

该标准与工作内容直接相关。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指南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精讲ppt课件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指南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精讲ppt课件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指南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精讲
17
岗位知识测验的内容-知识要求
• 岗位知识测验的目的P142 • 岗位知识测验的分类 1、基础知识测验 2、专业知识测验 3、外语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指南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精讲
18
笔试设计与应用的基本步骤-能 力要求
• 成立考务小组:计划 • 制定笔试计划:内容 • 设计笔试试题 • 监控笔试过程:考前通知、考场管理、考卷保管 • 笔试阅卷评分 • 笔试结果运用 P144
人力资源二级备考宝典
HR工作室出品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指南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精讲
1
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 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应聘人员鄙视的设计与应用
第三节 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第四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实施
第五节 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指南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精讲
3
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知识 要求
• 个体差异原理(基本假设) • 工作差异原理(基本假设) • 人岗匹配原理(概念、内容)P110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指南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精讲
4
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知识要求
• 选拔性测评:概念、特点 • 开发性测评:概念 • 诊断性测评:目的、特点 • 考核性测评/鉴定性测评:概念、特点 P111
• 准备阶段 P127
1、收集必要的资料
2、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
3、测评方案的制定(内容)
• 实施阶段-核心 P129
1、测评前的动员:目的
2、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
3、测评操作程序:程序
• 测评结果调整 P131
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五点原因

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二章-招聘与配置(复习重点)

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二章-招聘与配置(复习重点)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第一节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知识要求一、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单选或多选)(一)个体差异原理比如姐姐爱唱歌妹妹爱跳舞(二)工作差异原理比如会计和营销岗位的差别(三)人岗匹配原理所谓人岗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理,根据人体间不同的素质和要求,将其安排在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人岗匹配包括(四匹配):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

(多选)二、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多选为主,也可单选)(一)选拔性测评):特点有:1、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2、测评标准刚性强3、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4、测评指标具有灵活性(二)开发性测评:(为了培训的测评)(三)诊断性测评(除了问题时的测评):是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为目的的测评,结果不公开;有较强的系统性(四)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是指以鉴定或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以及具备程度为目的的测评,它经常穿插在选拔测评中。

特点:1、概括性。

2、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三、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多选或简答)(一)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二)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三)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四)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五)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四、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P113,技能)(一)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它一般由标准、标度和标记三要素组成。

1.标准:所谓标准,就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2.标度:所谓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

(1)量词式标度。

例如“多”“较多”“一般”“较少”“少”等。

(2)等级式标度。

例如“优”“良”“中”“差”;“甲”“乙”“丙”“丁”;“A”“B”“C”“D”以及“1”“2”“3”“4”等。

(3)数量式标度。

(4)定义式标度。

(5)综合式标度。

3.标记:标记没有独立意义。

朱明zhubob-2017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朱明zhubob-2017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概念:以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为 目的的测评
特点:1.测评内容或者十分精细, 或者全面广泛;2.结果不公开;3. 有较强的系统性
概念:又称鉴定性测评,是指以鉴定 或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以及具备的 程度为目的的测评 特点:1.概括性 2.结果要求有较 高的信度与效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6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三)确定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结构 (四)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
确定权重的方法: 1.德尔菲法 2.主观经验法 3.层次分析法
(五)确定测评指标权重
(六)规定测评指标的计量方法 (七)试测或完善素质测评标准体系
15
常见的情况有: 1.客观性测评指标 2.主观性测评指标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准备阶段
2.组织强有 力的测评小 组 (1)确 定被测 评对象 范围和 测评目 的 3.测评方案的制定
4.分析
3.应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2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力一 测般 评能
力特 测殊 评能
力创 测造 评能
力学 测习 评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3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一)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
1、作为序数词解释:直接实质量化和间接的定量刻画 2、作为基数词解释:一次性完成和两次计量完成

(二)类别量化和模糊量化(属二次量化)
1、类别量化:把测评对象划分到不同类别中,每个类别赋予不同数字 2、模糊量化:把测评对象划分到不同类别中,根据隶属程度分别赋值

(三)顺序量化、等距离量化与比例量化(属二次量化)
1、顺序:依据某一测评标准,将测评对象两两比较排成序列并赋予顺序数 值 2、等距:排序并且任何两测评素质对象间差异相等,对测评对象一一赋值 3、比例:按顺序排列,等距,而且存在倍数关系

人力资源二级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人力资源二级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1、人岗匹配原理: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包括的匹配有: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员工与员工、岗位与岗位。

2、选拔性测评(选拔优秀员工),特点:区分功能(不同素质、不同水平);标准刚性强(使人不含糊不解);过程客观性(数量化、规范化);指标灵活(以客观、便于操作与相关性为前提);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

3、开发性测评(开发员工素质),特点:摸清情况(了解优势与不足);针对结果提出开发建议。

4、诊断性测评(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特点:内容十分精细或广泛;结果不公开;有较强的系统性。

5、考核性测评(鉴定或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以及具备的程度),特点:概括性;结果要有高的信度和效度。

6、定性测评:采取经验判断与观察的方法;从行为的性质方面;只反映素质的性质特点;7、动态测评:(评价中心、面试、观察评定等)8、结构性要素(身体素质、心理素质)9、学习能力测评(心理测验、面试、情境测验等)10、模糊量化:把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每个类别中去,根据隶属程度分别赋值。

11、顺序、等距与比例量化12、当量量化:选择某一中介变量,把不同类别或并不同持的素质测评对象进行统一性的转化。

13、准备阶段(3步,收组案):收集必要的资料;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测评方案的制定14、实施阶段(核心)(3步,动时环超):测评前的动员;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测评操作程序15、引起误差5原因(训晕近明情):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明确,晕轮效应,近因误差,感情效应,参评人员训练不足。

16、发展趋势(6个):形式多样、结构化面试成主流、提问弹性化、测评内容扩展、考官专业化、面试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17、面试考官的偏见(5个,首对晕压力相似)(第一印象,也称首因效应;对比效应;晕轮效应,就是“以点带面”;与我相似心理;录用压力)18、行为描述面试实质:用过去的行为预测未来的行为,识别关键性的工作要求,探测行为样本;19、假设前提:一个人过去的行为最能预示其未来的行为;说和做事截然不同的两码事;20、结构化面试的开发(3个):①测评标准的开发,即选拔性素质模型的构建;②结构化面试问题的设计;③评分标准的确定。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复习(招聘与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复习(招聘与配置)

第一章招聘与配置1、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①个体差异;②工作差异;③人岗比配原理(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员工与员工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2、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①选择性测评(强调区分功能即不同素质不同水平的人区别开、测评标准应该精准,不得含糊、强调客观性使测评方法数量化与规范化、指标有灵活性、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②开发性测评;③诊断性测评(内容要么细致、要么广泛;结果不公开;有较强的系统性);④考核项测评(概括性强、范围广泛;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3、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①客观与主管②定性和定量③静态与动态④素质与绩效⑤分项与综合;4、员工素质测评的量化的主要形式:①一次与二次:(“一”作序数词也叫直接量化、实质量化;“一”做基数词时为一次完成,也称纵向量化;“二”作序数词时为间接量化、形式量化;“二”做基数词是为二次量化、也称横向量化;)②类别、模糊、顺序、等距、比例、当量;5、素质测评的标准体系:①三要素表(*表示形式:评语短句、设问提示、方向指示;*内涵形式:主观、客观、半客观半主观)、标度(量词式、等级式、数量式、定义式、综合式)、标记;②测评标准体(*横向标准三要素:结构性、行为环境、工作绩效;*纵向标准三要素:内容、目标、指标)6、品德测评法:①FRC品德测评法;②卡特尔16因素个性问卷法(16PF)、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法(MMPI)③投射技术(测评技术的隐蔽性、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反应的自由性)7、知识测评:①国外:(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②国内:(记忆、理解、应用;)8、能力测评:①一般(即智力测验)②特殊③创造(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威廉斯创造力测验系统、吉尔福智力结构测试)④学校(心理测试或笔试、面试、情景实验等);9、企业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实施:①准备阶段②实施阶段(测评前的动员、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测评程序中测评指导语编写与测评操作、回收测评数据)③测评结果调整(*结果误差原因为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晕轮、近因、感情、参评人员训练不足;*处理方法:集中趋势分析、离散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④分析测评结果:(*测评结果分析方法:要素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曲线分析法)10、员工测评实施:(组建招聘团队、员工初步筛选、设计测评标准、选择测评工具、分析测评结果、做出最终决策、发放录用通知)11、面试的特点:以谈话为主,观察为辅、双向沟通过程,有明确的目的性、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12、面试:①面试程度划分:(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②实施的方式(单独面试、小组)③进程(一次性与阶段性)④题目内容(情景面试、经验性情景面试)13、今后面试的发展趋势:形式丰富化、程序结构化、提问弹性化、面试结果标准化、面试测评内容全面化、考官知识专业化;14、面试的基本程序:①准备阶段(面试指南内容包含:团队的组建、面试的准备、提问分工和顺序、提问技巧、评分办法)②实施阶段(关系建立、导入阶段、核心阶段、确认阶段、结束阶段)③总结阶段(综合面试结果、结果的反馈)15、面试中的常见问题:①目的不明确②标准不具体③缺乏系统性④问题设计不合理⑤面试考官的偏见(第一印象、对比效应、晕轮效应、录用压力)16、面试的实施技巧:充分准备、灵活提问、多听少说、善于提取要点重点、排除各种干扰、进行阶段性总结、不要带个人偏见、倾听时注意思考、注意肢体语言沟通17、面试时注意事项: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让应聘者更多的了解组织(文化的适应性与文化认同感)、给应聘者更多的表现机会、注意不忠诚和欠缺诚意的应聘者、关注特殊员工、慎重做出决定、面试考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大纲第二章招聘与配置A4打印版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大纲第二章招聘与配置A4打印版

1.个体差异原理2.工作差异原理3.人岗匹配原理 1.选拔性测评 2.开发性测评4.考核性测评1.客观存在2.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3.不同的人做相同工作有着不同效果和效率1.工作任务与工作内容差异2.工作权责差异3.不同工作对完成任务的人有着不同要求4.不同工作要由拥有相应素质的人来承担1.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2.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3.员工与员工之间4.岗位与岗位之间(招聘角度)1.强调区分功能2.测评标准刚性强3.过程强调客观性4.指标具有灵活性5.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区刚客灵分)(培训角度)以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哪些方面有优势与不足指出努力方向为组织提供开发依据在测评过程中提出开发建议又称鉴定性测评1.概况性(总结性测评)2.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一次量化是直接定量刻画,是实质量化。

一次量化的对象有明显的数量关系。

二次量化是间接定量刻画,先定性描述再定性刻画,称为形式量化。

二次量化的对象没有明显的数量关系,有质量或程度差异。

2.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这两种都是二次量化。

类别量化:将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几个类别并赋予数字。

每个对象一个类别。

如管理型3,技术性2,非技术型3.数字只是符号。

模糊量化:将测评对象划分到每个类别,再分别赋值。

如民主型0.6,专制型0.2,中介型0.2。

3.素质测评体系的类型标准标度标记效标.常模标准: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

表现为对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和规定。

内涵形式:客观形式,主观评价,半客观半主观表现形式:评语断句式,设问提示式,方向指示式测评指标操作方式:测定式,评定式标度:对标准外在形式划分,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

量词式:多,较多,少等级式:优良中差数量式:分数定义式:许多字词规定综合式:综合几种.标记:对于不同标度的符号表示,用字母汉字或数字表示。

1.效标参照系标准体系:根据测评内容与目的而形成的测评标准体系,对测评对象内涵的直接描述或诠释。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招聘与配置知识点精华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招聘与配置知识点精华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知识点精华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第一节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一、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一)个体差异原理(二)工作差异原理(三)人岗匹配原理:人岗匹配包括: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

二、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一)选拔性测评:特点1、前的测评的区分功能,即把不同素质不同水平的人区别开来。

2、测评标准钢性强。

3、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尽可能实现测评方法的数量化和规范化(二)开发性测评:是以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的测评。

(三)诊断性测评:特点1、测的内容或者十分精细化?(查找原因),或者全面广泛(了解现状)2、结果不公开。

3、有较强的系统性。

(四)考核性测评:特点1、概括性。

2、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三、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一)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二)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三)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

1、静态测评是指对被测评者已形成的素质水平的分析评判,适宜相对统一的测评方式在特定的时空下进行测评不考虑数字前后的变化。

优点:便于横向比较;缺点:忽视了被测评者的原有基础与今后的发展趋向2、动态测评则是根据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进行的素质测评,是从前后变化情况而不是当前所达到的标准进行的素质测评。

优点:有的利于了解被测评者素质的实际水平,有利于指导、激发被测评者的进取精神。

缺点:不同的被测评者的测评结果,不便于相互比较。

(四)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

(五)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四、员工素质测证量化的主要形式。

(P78)(一)一次量与二次量化(二)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三)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四)当量量化:就是先选择一中介变量,把诸种不同类别或并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进行统一性的转化。

五、素质测评标准体系。

(一)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的测评对象的数量与质量的测评起着“标尺”作用。

人力资源二级第二章考纲

人力资源二级第二章考纲

人力资源二级第二章考纲2017年人力资源(二级)第二章考纲导语:这是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二章的考试大纲,大家可以照着店铺为你们准备的资料好好复习。

1、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及其结果受宏观经济条件、劳动力市场、法律法规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组织的目标、政策、组织文化、管理方式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2、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招聘计划设计的一个主要因素。

3、招聘工作的目标,就是成功地选择和录用组织所需的人才,实现所招人员与待聘岗位的有效匹配。

4、人员配置指的是人与事的配置关系,目的是通过人与事的配合以及人与人的协调,充分开发利用员工,实现组织目标。

5、招聘工作的核心:实现所招人员与待聘岗位的有效匹配。

要求将个人特征与工作岗位的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

6、人与事的质量配置不符情况:a 现有人员素质低于现任岗位的要求:采用职业培训或降职等来调节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b 现有人员素质高于现任岗位的要求:提升到更高的岗位担任工作以发挥他们更大的潜力。

7、招聘工作一般是从招聘需求的提出和确定开始的。

招聘需求产生原因:(领会)a 组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b 组织业务量的变化使现有的人员无法满足需要;c 现有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不合理。

一、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1、准备阶段:确定工作分析的目标和侧重点;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收集和分析有关的背景资料;确定所欲收集的信息;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

2、实施阶段:与参与工作分析的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制定具体的实施操作计划;实际收集和分析工作信息。

3、结果形成阶段:与有关人员共同审核和确认工作信息;形成职务说明书;形成任职条件说明。

4、应用与反馈阶段:职务说明书的使用培训;使用职务说明书的反馈与调整。

二、工作分析的主要目的: (了解)1、为空缺岗位招聘员工 (获得岗位的工作职责,对任职者的要求)2、确定绩效考核的标准3、确定薪酬体系4、培训与开发三、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观察法、面谈法、调查问卷法、工作日志、工作实践、典型事件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点】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点】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点】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 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 一、简述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类型和主要原则。(P109) 1、基本原理:(1)个体差异原理(人与人不同);(2)工作差异原理(岗与岗不 同);(3)人岗匹配原理 。★★ 2、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目的、特点。(P110)★★ 3、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5项-P111-112)★★★ 二.简述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和测评标准体系。 1.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P121-123)★★ 2.员工素质测评的标准体系(P113)★★ 三.简述品德测评、知识测评和能力测评的内容和方法。(P118-120)★★ 1.品德测评:(1)FRC品德测评法;(2)问卷法;(3)投射技术测评法. 2.知识测评 3.能力测评 四.简述素质测评的步骤和方法。(P127-134)。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测评结果调整★★★ 4、综合分析测评结果★★
第二节 应聘人员笔试的设计与应用 五、简述岗位知识测试内容,笔试设计程序,以及笔试存在问题及主要对策(P142P145) 1、岗位知识的测验内容:基础知识测验、专业知识测验、外语考试.★★ 2、笔试设计程序.★★★★ 3、笔试存在问题及主要对策.★★★★
第三节 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六、说明面试的特点、类型、发展趋势以及基本程序。 1.面试的特点(P150)★★ 2.面试的类型(P150)★★ 3.面试的发展趋势(P151)★ 4.面试的基本程序(P152) ★★★ 七、面试常见问题与实施技巧(P159) 1、面试中的常见问题★★★★
2、面试的实施技巧★★ 八、简介结构化面试的实施程序。(P166)★★★ 九、简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描述面试内涵和问题设计要求。(P1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第一节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知识要求一、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单选或多选)(一)个体差异原理比如姐姐爱唱歌妹妹爱跳舞(二)工作差异原理比如会计和营销岗位的差别(三)人岗匹配原理所谓人岗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理,根据人体间不同的素质和要求,将其安排在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人岗匹配包括(四匹配):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

(多选)二、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多选为主,也可单选)(一)选拔性测评):特点有:1、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2、测评标准刚性强3、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4、测评指标具有灵活性(二)开发性测评:(为了培训的测评)(三)诊断性测评(除了问题时的测评):是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为目的的测评,结果不公开;有较强的系统性(四)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是指以鉴定或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以及具备程度为目的的测评,它经常穿插在选拔测评中。

特点:1、概括性。

2、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三、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多选或简答)(一)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二)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三)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四)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五)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四、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P113,技能)(一)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它一般由标准、标度和标记三要素组成。

1.标准:所谓标准,就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2.标度:所谓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

(1)量词式标度。

例如“多”“较多”“一般”“较少”“少”等。

(2)等级式标度。

例如“优”“良”“中”“差”;“甲”“乙”“丙”“丁”;“A”“B”“C”“D”以及“1”“2”“3”“4”等。

(3)数量式标度。

(4)定义式标度。

(5)综合式标度。

3.标记:标记没有独立意义。

(二)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测评标准体系设计为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两个方面。

横向结构是指将需要测评的员工素质的要素进行分解,并列出相应的项目;纵向结构是指将每一项素质用规范化的行为牲或表征进行描述与规定,并按层次细分。

1.测评标准体系的横向结构:可以概括为结构性要素、行为性要素和工作绩效要素三个方面。

2.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三)测评标准体系的类型1、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2、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五、品德测评法(一)FRC品德测评法(单选)所谓FRC品德测评法是事实报告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考核性品德测试方法。

(二)问卷法:采用问卷测验形式测试品德是一种实用、方便、高效的方法。

(三)投射技术设射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

广义的投射技术是指那些把真正的测评目的加以隐蔽的一切间接测证技术。

狭义的投射技术是指把一些无意义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图形、句子、故事、动画片、录音、哑剧等呈现在被测评者面前,不给任何提示、说明或要求,然后问被测评者看到、听到或想到什么。

投射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多选)1、测评目的的隐蔽性。

2、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

3、反应的自由性。

在投射技术中,六、知识测评知识测评实际对人们掌握的知识量、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测量与评定。

六个知识测评层次:(单选)1、记忆(最低层次)。

2、理解。

3、应用。

4、分析。

5、综合。

6、评价(最高层次)。

七、能力测评(多选或单选)能力测评包括一般能力测评(即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评(包括文书能力测评、操作能力测评和机械能力测评)、创造能力测评和学习能力测评(如心理测验、面试、情境测验等,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是心理测验,具体的应用形式是笔试。

能力要求一、员工素质测证量化技术(单选)(一)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一次量化:对象的直接定量刻化;有明显的数量关系;直接提示了特征;一次量化又叫实质量化二次量化:先定性描述再间接定量;没有明显的数量关系;但具有质量或程度差异;称之为形式量化(二)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类别量化:先划分到几个类别中,特点:每个对象只属于一个类别,每个对象不能同时属于两个以上的类别,只是一种符号性无大小之分(管理用1,技术用2表示)模糊量化:先归类,给对象隶属程度赋值;分类界限无法明确,或测评者认识模糊和无法把握(民主用1,专制用2表示)(三)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顺序量化:先依据素质特征或标准,将所有素质测评对象两两比较排成序列,然后赋予相应的顺序数值.(1表示第一名,2表二名)等距量化:比顺序量化进一步,要求排列有强弱大小先后差异相等,可进行差距大小比较(100表示很好,80表示较好,60一般)比例量化:存在倍数关系,在上两种基础上进行,可进行差异比例程度比较.(1很好,0.8较好,0.6一般)(四)当量量化:所谓当量量化,就是先选择一中介变量,把诸种不同类别或并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进行统一性的转化。

先选择某一中介变量,进统一性转化,对它们进行同类同质的量化例(赋予加权的权数)二、测评标准体系构建的步骤(新增,简答、案例分析)(一)明确测评的客体与目的(二)确定测评的项目与参考因素1、工作目标因素分析法2、工作内容因素分析法3、工作行为特征分析法(三)确定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结构(四)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五)确定测评指标权重(德尔菲法、主观经验法、层次分析法)(六)规定测评指标的计量方法;(七)试测或完善素质测评标准体系三、企业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实施(选择题)(一)准备阶段1.收集必要的资料2.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姐3.测评方案的制定测评方案的内容主要涉及被测评对象、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设计的确立、测评人员的选择,以及测评方法的选择。

(二)实施阶段1.测评前的动员2.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3.测评操作程序(三)测评结果调整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5个,单选或多选(1)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2)晕轮效应(以点概面)(3)近因误差(4)感情效应(5)参评人员训练不足2.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选择题):4个(1)集中趋势分析,最常使用的集中趋势量数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

(2)离散趋势分析(3)相关分析,相关的情况有三种: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限于-1.00≦r≦1.00,r=1.00表示完全正相关,r=-1.00表示完全负相关,r=0表示零相关。

(4)因素分析3.测评数据处理(四)综合分析测评结果1.测评结果的描述(1)数字描述(2)文字描述2.员工分类,分类标准有两种:(1)调查分类标准(2)数学分类标准3.测评结果分析方法第二节应聘人员笔试的设计与应用(本节全部新增)知识要求一、应聘笔试的概念和种类应聘笔试是采用笔试测验的方法应对应聘人员初次选拔的活动过程。

笔试优点:(多选或简答)①可以同时对大批应聘者进行测试,费时少、效率高;②笔试试题设计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多方咨询,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科学性强;③试卷评判比较客观,体现出公平、准确的特点;④应聘者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较易发挥正常水平;⑤涵盖范围广泛,测试内容呈多样性;⑥可以构建试题库长期使用。

笔试缺点:(多选或简答)①无法考查应聘者的思想品德修养、工作态度、口头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②可能有出现“高分低能”现象;③一些应聘者可能由于猜题、押题或依靠欺骗、舞弊等不法手段而获得高分;④不能对应聘者表达含糊的问题直接进行追问,进而掌握其真实的水平。

二、岗位知识测验的内容:基础知识侧杨、专业知识测验、外语考试。

能力要求一、笔试设计与应用的基本步骤(一)成立教务小组(二)制订笔试计划(三)设计笔试试题(四)监控笔试过程(五)笔试阅卷评分(六)笔试结果运用二、笔试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对策(一)建立笔试命题的研究团队(二)进行岗位匹配能力分析(三)针对级别与分类命题(四)专家审核三、笔试测验《考试大纲》的编制四、建立规范的阅卷制度(一)制定评分标准与答案(二)采用多样化阅卷方式(三)进行二审或三审五、试卷分析报告的撰写(一)进行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分析(二)进行整体分析,了解应聘者整体状况(三)应聘者个人试卷分析六、笔试结果深层次的开发与应用(一)改进选拔录用方式(二)多种手段密切结合①将笔试结果同面试结果结合起来,确定应聘者综合素质能力状况,在选拔决策的过程中,建立笔试试卷档案查阅分析机制。

②将笔试分析结果同考核与背景调查结合起来。

笔试结果的深层次的运用需要同工作考核与背景调查结合起来,使二者互为补充,互相验试,从而提高选拔应聘者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七、知识测验的题型设计(选择题)(一)客观题客观题优点:①题目的分值小,适宜大量出题,考点可覆盖的面广;②评分依据唯一的答案,评判更科学、客观;③方便采用电脑阅卷等现代化的批癌工具,大大提高了效率。

客观题的缺点:①编写试卷的难度大,②不易对人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测试;③容易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应聘者猜测答案,降低了考试的信度;④考试的耗费比较大。

设计客观试题时,可以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改错题等多种形式。

(二)主观题优点:①试题的内容综合度高;②具有一定的发散性,鼓励应聘者自由发挥,有昨于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深层次的认识思维能力;③主观试题命题量少,题干比较简单。

但主观题也有一定的缺点:①测试的内容范围有局限性,分数占的比重大,考生一道题目的得失对结果的影响偏大;②主观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容易受到批阅人自身的知识及其专业水平,以及评判标准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③批阅主要靠人工完成,效率比较低,不能用现代化的评分手段替代。

设计主观题时,可以采用简答题、论述题、作文题、案例分析题、方案设计题等多种形式。

第三节面试的组织与实施第一单元面试的基本程序知识要求一、面试的概念面试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面试考官与应聘者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目的和程序,进行面谈、相互观察、相互沟通的过程。

面试的特点:(P150,选择题)1.以谈话和观察为工具2.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3.面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4.面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的5.面试考官与应聘者在地位是不平等的二、面试的类型(选择题)1.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面试可分为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和斗结构化面度。

结构化面试又称为规范化面试,是指依照预先确定的题目、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面试,要求做到程序的结构化、题目的结构化和评分标准的结构化;非结构化面度是指在面试中事先没有固定的柜架结构,也不使用确定答案的固定问题的面试;半结构化面试是介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之间的一种面试形式。

2.根据面试实施的方式,面试可分为单独面试与小组面试。

单独面试又称序列化面试,是指面试考官与每一位应聘者单独交谈的面试形式;小组面试又称同时化面试,是指面试考官同时对若干个应聘者(应聘者小组)进行面试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