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湾与四川移民家族发展比较
从姓氏、遗传看湖广填四川的印记
从姓氏、遗传看湖广填四川的印记说起历史上著名的人口迁移事件,湖广填四川是绝对绕不开的。
民间传说大多认为四川人口锐减,才有湖南、湖北、广东等几个省移民四川的故事发生。
饥荒、瘟疫、农民起义军抢劫屠杀、政府官兵烧杀虐掠等等一系列原因。
历史上,湖广填四川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元朝末年,出身于天完红巾军的湖北人明玉珍入蜀建立大夏国,随迁的乡亲父老有数十万。
明代初年四川又有以麻城孝感乡为集散地的鄂东、江西等地的移民。
这也使得「麻城孝感乡」成为众多川渝人魂牵梦绕的根亲地。
第二次:清代康乾年间的湖广填四川,这次移民对四川影响更大,可以说真正奠定了当代川渝人的结构。
据《蜀故》记载,这一阶段移民以湖南、广东(客家)、福建(客家)、湖北、陕西、贵州等省人为多。
这些移民很多已经融入四川的习俗,但是至今还有许多仍保留了家乡的方言,例如成都市金堂县就有约二三十万操宝佬倌话(湖南邵阳地区的湘方言)的居民,除此之外还有闽南语方言岛、永州话方言岛,而成都几乎所有区县都有粤东客家方言岛,以东山片区最集中。
地方志对此的记载也比较丰富。
同治年间《成都县志》载,移民「多粤东、湖广两省人」。
道光《德阳县志》、光绪《新繁县乡土志》、民国《郫县志》《灌县志》《双流县志》《简阳县志》等各地地方志对移民来源地均有提及,移民以湖广、粤东(客家)居多,次为福建、江西、陕西、贵州等省。
从《蜀故》记载看,湖南省移民数量可能最多。
民国《金堂县续志》还给出了各省移民的具体比例:「楚省籍约占百分之三十七,粤省籍约占百分之二十八,闽省籍约占百分之十五,其余各省籍约占百分之二十。
」这样的事件到底给今天的四川留下了哪些「印记」呢?我们不妨从姓氏和遗传(祖源)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从姓氏看湖广填四川很多姓氏显示了四川与两湖、两广等中南、华南省份的渊源。
如唐、邓、曾、钟、彭、邹等。
从以上几幅图中可以明显看到这几大姓呈现出从中南、东南向川渝地区迁徙的趋势。
举例来说,钟姓是闽粤客家代表大姓,该姓实际上在湖南不多(湖南东南部也有客家方言区),湖北则更少,在四川却排到了第30 名(2013 年四川户籍人口:钟姓 614507 人,第 30 名),四川若干地区还能排在前 20。
1清代台湾山地发展与族群关系-以「隘」为施雅轩
清代北臺灣山地發展與族群關係-以「隘」為例施雅軒一、序論清代臺灣族群依文化的歸屬,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系統,即漢人與總稱南島民族的原住民。
原住民在漢人未來臺之前以廣佈於整個臺灣(圖一),可再略分高山族與平埔族,高山族者,有泰雅(Atayal)、賽夏(Saisiyat)、布農(Bunun)、曹(Tsou、鄒)、魯凱(Rukai)、排灣(Paiwan)、卑南(Puyuma)、阿美(Ami)、雅美(Yami、達悟族)共九族,而平埔族有,西拉雅(Siraya)、洪雅(Hoanya)、巴布薩(Babuza)、拍宰海(Pazeh)、拍瀑拉(Papora)、道卡斯(Taokas)、凱達格蘭(Ketatangalan)、卡瓦蘭(Kavalan)等八族(李汝和主修,1972:10-22),前者除雅美族集中居住於臺灣的離島蘭嶼及阿美族主要分佈於臺灣東部的平地外,其餘的則廣布於臺灣淺山和深山的大小河谷之中,而後者主要分佈於臺灣西部平原和臺地地區(施添福,1995:43)。
而在清代閩粵人口壓力與臺灣優越條件吸引下(黃富三,1980:196),大量向臺灣移植的漢族,至少可分為三個族群(閩南泉州、閩南漳州、粵東客家),由於原鄉具有顯著差異的地理環境和生活方式,有的依賴海洋為生而擅長漁業和商業活動,有的植根於膏腴的平原而專精於傳統農業經營,有的則長期依靠山間谷地為生而具有開發山地資源的豐富經驗,如此這些漢人族群將傾向於尋找最能發揮其謀生技能的場所居住(施添福,1995:43-4),無論選取何種生活場所,首先要面對地就是原住民的問題。
透過各種方式的空間爭奪,如武力攻取、個別占墾等強力方式,或者利用各種文化(如婚姻、習俗)或商業(如買賣、賒售、租地)等方式,甚至是騙取、偷墾等不合法手段(黃富三,1980:198、200-1),這使得漢人於臺灣的拓墾歷程,肇始於荷蘭時期(1624~1661),僅集中於現今臺南沿海一帶,但是一連串的土地爭奪,漢人的生活領域逐漸向南、北、東蔓延,或由平原向丘陵延伸,甚至在清代乾隆年間已佈滿整個西臺灣平原丘陵(圖一),完全取代了平埔族裔的主要活動空間,然而在拓墾範圍的推移上,卻進入另一個階段,從此停滯在既有的範圍內,難以再向東順利推移,僅而藉由現有土地的更細緻化開墾,以達到農業需要的目的,其在自然環境的因素上,再往東的地形多丘陵與山地,不利傳統農業的平原式耕作,但如前所述,從中國而來的漢人仍有屬擅於開發山地資源者,不見得非傳統稻作農業不可,卻也向東推移緩慢,因此真正遏阻漢人向東遷移拓墾的力量,是高山原住民的阻擋,尤其是高山原住民以馘首(出草)的方式來解決所不斷入侵的漢人。
重新解读清代四川移民史“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评介
本、文谠本、方崧卿本、南宋蜀本、朱熹本、魏仲举本都采用过欧本,从而判定欧阳修韩集校本对韩文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产生过重大影响。
南宋监本被置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通过北宋监本可以上推李汉原编本,通过方、朱校理本可以下溯明清诸本,1200年来的韩集传本,真正做到了条分缕析、各得其所。
以上的考察,除了揭示韩集在宋元时期的传播状况之外,对韩集文本整理尤为重要。
现代注本从蒋抱玄《注释评点韩昌黎文集十卷诗全集四卷》、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到屈守元《韩愈全集校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旧注去取失当的问题,正是由于混淆了诸本的源流关系。
例如:当旧注内容相近时,往往删削早出的洪兴祖、祝充、樊汝霖等注,而采用晚出的孙汝听、韩醇等注,因为五百家注往往以孙、韩列前。
该书考定韩集宋代注本的先后顺序:洪兴祖、祝充、樊汝霖、文谠、严有翼、孙汝听、韩醇、方崧卿、朱熹、魏仲举、王伯大、廖莹中,有助于现代韩集整理对旧注的取舍安排。
有意识地将韩集宋元传本源流关系的实证性考察结论作为韩集整理时旧注取舍及排序的依据,必将从根本上提升韩集整理的学术品格,从而对现代古籍整理学术规范的建设产生有益的影响。
三、思想文化批评:文献研究的接受史视角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文献学研究的最高境界。
《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贯穿始终的学术史意识。
其《内容提要》揭橥该书的撰著宗旨:“通过对韩文流传的考察,揭示韩学在宋代传播与接受的状况,进而展现宋代韩学乃至宋学本身兴起、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
”该书的学术视野主要聚焦在两大方面:韩学与宋学。
而这两大主题又交相渗透,融合为一。
作者这样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韩愈的学说奠定了宋学的基础:具体说来,韩愈倡导的儒学道统通过理学得以发扬光大;韩愈倡导的古文通过欧、苏、曾、王得以蔚为大国;韩愈议论化、散文化的诗风,则通过欧、苏、黄、陈发展为宋诗的主流。
从上述意义上考量,宋学即是韩学;宋人对韩学接受与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宋学兴起、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考量,韩学即是宋学。
清代四川移民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清代四川移民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作者:梁勇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重庆,401120刊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11(4)1.田光炜"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过程 1987(02)2.李世平四川人口史 19873.郭声波四川历史农业地理 19934.刘正刚闽粤客家人在四川 19975.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 19976.顾颉刚;黎光明明末清初之四川7.王纲清代四川史 19918.谭红巴蜀移民史 20069.彭雨新四川清初招徕人口和轻赋政策 1984(02)10.陈世松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 200511.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 200112.黄友良四川客家人的来源,移入及分布 1992(01)13.郭松义清初四川外来移民经济发展 1988(04)14.吕作燮明清时期的会馆并非工商业行会 1982(02)15.王东杰“乡神”的建构与重构.方志所见清代四川地区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期刊论文]-历史研究 2008(02)16.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 199617.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 200118.张大斌谈谈清初所谓“湖广填四川”的问题 1956(07)19.胡昭曦张献忠屠蜀考辨 198020.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问题 1949(01)21.李中清一二五○--一八五○年西南移民史 1983(01)22.明清时期中国西南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1984(05)23.陈世松《四川通史》第五册 199324.刘正刚闽粤客家人在四川 199725.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 199726.王纲清代四川史 199127.陈世松主编《四川通史》第五册 199328.李世平四川人口史 198729.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 199730.李世平四川人口史 198731.清代四川史 199132.梁洪生从“异民”到“怀远”--以“怀远文献”为重心考察雍正二年宁州移民要求人籍和土著罢考事件 2003(一)33.谢宏维化干戈为玉帛--清代及民国时期江西万载县的移民、土著与国家 2005(一)34.刘正刚闽粤客家人在四川 199735.巴蜀移民史 200636.森纪子清代四川的移民活动 199237.吕实强近代四川的移民及其所发生的影响38.窦季良同乡组织之研究 194339.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 196640.李华明清以来北京的工商业行会 1987(04)41.洪焕椿论明清苏州地区会馆的性质和作用--苏州工商业碑刻资料剖析之一 1980(02)42.蓝勇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 1995(02)43.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 1996(04)44.隗瀛涛近代重庆史 199145.隗瀛涛重庆城市研究 198946.刘正刚东渡西进--清代闽粤移民台湾与四川的比较研究 200447.山田贤移住民的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会史研究 199548.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治 197949.清代四川客长制研究[期刊论文]-史学月刊 2007(03)50.重庆教案与八省客长.一个区域史的视角 2007(01)51.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 1998(01)52.晚清至民国初期陕西农村经济研究 199753.罗威廉;江溶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 200554.顾德曼;宋钻友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 200455.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期刊论文]-历史研究 2006(01)56.刘志伟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珠江三角洲族谱中宗族历史传说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 199957.李国祁清代台湾社会的转型58.清季台湾的政治近代化--开山抚番与建省(1875--1894)59.陈其南台湾的传统中国社会 199460.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 20031.黄尚军.董红明.HUANG Shang-jun.DONG Hong-ming巴蜀牌坊铭文所见清代农民暴动与起义初探[期刊论文]-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1)2.汪洪亮.WANG Hongliang国族建构语境下国人对边疆地区多元文化及教育方略的认识——侧重20世纪30-40年代的西南地区[期刊论文]-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陈亚平.CHEN Ya-ping清代巴县的乡保客长与地方秩序——以巴县档案史料为中心的考察[期刊论文]-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4.郑维宽.Zheng Weikuan清前中期"湖广填四川"的生动例证——衡阳邓氏家族的移民史[期刊论文]-寻根2010(5)5.谢重光.Xie Chongguang拓垦与族群属性:台湾客家史新证[期刊论文]-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6.黄新宪区域移民史研究的重大突破--林国平、邱季端主编《福建移民史》评介[期刊论文]-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陈凌川广汉市“小汉话”语音研究[学位论文]20108.左宇菲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川部分地区汉族家谱所见宗族文化研究[学位论文]20119.邓孔昭台湾移民史研究中的若干错误说法[期刊论文]-台湾研究集刊2004(2)10.龚义龙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期刊论文]-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7(6)本文链接:/Periodical_scsfxyxb-zxsh201104013.aspx。
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
・宗族史研究・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常建华(南开大学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摘 要:明清时期断代性综合研究以及闽粤、长江中游(鄂湘赣)、江南(江浙皖)、北方(晋冀鲁豫陕)的地域性宗族研究,展示出明清时期宗族组织普及的时间差与区域分布,地域性宗族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最有挑战性的是华北宗族研究,北方宗族形态的特色日渐清晰。
受到乡约保甲的深刻影响,明代宗族乡约化,清代宗族受保甲影响出现族正,在闽台地区深入基层社会。
宗族研究不应忽略族学、书院等地方文化内容。
宗族的形成发展也与移民、开发联系在一起,祖先传说的故事结合地方社会才能深刻理解。
解析祖先故事成为宗族研究的重要途径,族谱世系的早期部分也焕发出新的资料价值。
田野调查与改变解读史料的方式在宗族研究中十分必要。
关键词:明清;宗族;族谱;祖先传说;乡约保甲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0)01-0085-21A su mmary of stud i es on the cl an of the M i n g and Q i n g D yna sti es i n the l a st ten yearsCHANG J ian-hua(Center f or Chinese Social H ist ory Studies,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Abstract:The co mp rehensive and regi onal studies on the clan of the M ing and Q ing Dynasties including Fujian and Guang2 dong,Yangtze River,J iangnan and the north reveal the ti m e difference of s preading an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 on of the clan or2 ganizati on,regi onal clan’s s pecificity and general features.The most challenging study is the north clan whose characteristics in2 creasingly clear.Pr of oundly influenced by the co mmunity covenant and Bao-jia syste m,clan syste m integrated with co mmunity covenant in theM ing Dynasty.The clan elder e merged in the Q ingDynasty and extended t o the grass-r oots unit in Fujian and Tai2 wan.We shouldn’t ignore the l ocal culture in the clan study such as clan schools and acade mies.The f or mati on and devel opment of the clan linked with i m migrati on and area devel opment.Only co mbined with l ocal s ociety,the st ory of ancestral legends can be deeply underst ood.Analysis of ancestral legends beco mes an i m portant way t o clan study and the early part of the geneal ogy lineage sho ws ne w data value.It is necessary t o do field work and read the hist orical data fr o m different angles in the clan study.Key words:the M ing and Q ing Dynasties;clan;geneal ogy;ancestral legends;community covenant and Bao-jia syste m 有关明清宗族研究的学术史,笔者《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①一文用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20世纪1998年以前的概况。
清统一之初的台湾移民及其风俗
清统一之初的台湾移民及其风俗作者:安国楼史彬彬来源:《中州学刊》2013年第04期摘要:康熙二十二年到乾隆十二年,分别由蒋毓英、高拱乾、范咸等主修的三部《台湾府志》,保存了较多台湾移民状况及文化风俗的原始资料。
成书最早的《蒋志》,记述了较多明代以前大陆的传统风俗和文化,而之后的府志中则记录了更多清代各地的风俗。
三部府志中对人口变化的记载,也说明台湾在清朝统一后的发展是迅速的,闽粤移民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大陆移民使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变化,向学之风也较之前有所发展。
关键词:台湾移民;清初;《台湾府志》;风俗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4—0135—05清初的台湾移民情况在《台湾府志》中保存有较多的原始材料,自康熙二十二年设置台湾府后,凡六修府志,其中乾隆十二年之前,蒋毓英、高拱乾、范咸等共主修三部《台湾府志》,本文拟以此三部府志为基础,对清初台湾移民及风俗等作一简要论述。
一、《台湾府志》的修订及早期移民风俗康熙二十七年(1688),蒋毓英主修,杨芳声、季麒光同纂《台湾府志》十卷。
康熙二十三年,蒋毓英任台湾首任知府,当时清廷颁令各地纂修地方志书,此志便成为第一部台湾府志。
李秉乾主编的《台湾省方志论》中提到:“《蒋志》保存了许多原始史料,其内容多为《高志》所沿袭和《诸罗县志》引用。
因此,《蒋志》弥足珍贵,是台湾府志之嚆矢。
”①康熙三十五年,高拱乾等纂修《台湾府志》十卷。
其修志“凡例”第一条称:本志“较诸郡守蒋公毓英所存草稿十已增其七八”。
“凡例”中又提到有关大陆移民事迹的记录:“其自内地来此者,始于明季之通商,继以伪郑之俘掠,前后生聚七八十年间,有奇行可书、大节难泯者,得之传闻,务为采入。
”②可见,《高志》比《蒋志》《高志》内容更丰富。
康熙三十四年杨廷耀《志序》中评价该志:“见其分野画疆辨若指掌,文事武备灿焉毕具,既详于政治、风俗、奢俭、缓急之故,复究于形势、厄塞、封疆”,“而且田赋、坟垆、龟鱼、篠簜,以及山薮川浸、男女畜扰,罔有或遗脱,非殚精治道、刻意民生者,未克臻此”。
清朝前期台湾大陆移民与土著的关系
清朝前期台湾大陆移民与土著的关系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无疑会对人口迁入地产生广泛的影响。
移民会对迁入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移民会带动经济的开发,造成文化的冲突和交流、融合,促使环境压力的增大等等。
此外具体的移民情况还带有特殊的目的和影响。
清朝前期台湾的大陆移民分为两部分,主要的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统治需要而进行的政治性移民,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偷渡移民。
台湾移民与原住民之间主要存在通婚、同化被同化、冲突、共生这样几种关系。
首先,汉民的迁徙入台,无疑代表着一种强势文明的介入,这对于台湾原住民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冲击,而在冲突的同时台湾的原住民不断汉化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居住在平原地区的平埔族首当其冲。
他们接受清朝的统治,缴纳税赋,籍民在册,学习汉人的语言和技术。
他们和汉移民共同分享生产资源和成果,在共生共存中,这类原住民不断接受汉文化传统和习俗,同化比较明显。
而且由于变态的移民结构使得汉移民和原住民通婚现象非常普遍。
而被称之为生番的原住民,被迫抑或主动和移民保持着对立的关系,以维持自己生存的安全距离。
其次,清政府的移民政策对于台湾的人口和社会构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渡航台湾者,不准携伴家眷;既渡航者不得招致之。
”这一禁令使得台湾移民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使得台湾游民阶层变得相当庞大,而不少没有家室的“游手好闲”的“奸宄之徒”,成为影响台湾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同时,清政府的三禁也早成了台湾移民来源单一,多来自于闽粤两地,而这两地的居民又“风俗剽悍,尚气好争”,喜拜弟兄、入会党。
加之语言不通,宗族观念强烈,移民多形成非血源性的社会群众组织。
原住民们则多是处于一种文明未开化的状态,多以一种家族部落的形式聚居,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烈。
移民们为了“争食田园”争夺生产和发展资料,获得立足之本,而原住民为了保护长久以来辛苦垦拓的土地,两者之间械斗冲突不断。
不过由于清政府的护番保产、禁令封山等措施,使得整个台湾汉人与原住民的冲突并不算激烈,更远不及汉移民间的分类械斗来得激烈。
论清代“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导向
论清代“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导向论清代“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导向作者:陈典明末清初,经过连年的战乱、疫疠,四川地荒丁亡的情况十分突出,据《四川通志》称,明末兵燹之余,死亡逃徙,“丁户稀若晨星”。
[1] 至康熙三年(1664年),新任四川巡抚张德地在“由顺庆、重庆以达泸州,溯游而上”,沿江观风问俗的过程中,“舟行竟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远麓、深林密箐而已”,感叹四川的“寥寥孑遗,俨同空谷”,“有川之名,无川之实”。
[2]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促进四川的经济恢复,清廷所实行的移民就垦政策也就有异于他省。
一顺治年间,除一般性的招徕流民政策适用于四川外,顺治十年(1653年)还特别题准:“四川荒地,官给牛种,听兵民开垦,酌量补还价值”,[3] 试图以耕牛籽种的优待政策招民就垦。
虽然当时局势未靖,但也多少取得一些效果,顺治十七年(1660年),吏部在议复四川巡按张所志的上疏时即称:“四川遂宁县向因地荒民稀,归并蓬溪,今百姓既渐来归,且系行盐之地,应如按臣所请,复设县令”。
[4] 从“百姓既渐来归”、“复设县令”之语,略可体察流民的归复。
康熙以降,移民政策走向多样化、实质化,以时间为序,其政策演变历程如下所述。
康熙三年(1664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在上疏中指出:“(川民)流移之众,秦中最多,楚、滇、黔亦有,或阻于关隘之盘诘,或苦于途费之艰难,欲归不得者当不下数万人。
此辈身处异乡,徒作飘零”,若归之蜀中,则成为经营阡陌的版籍户口,因而提出了招徕川省流民回川,“以川民而实川户”的建议。
[5] 在这份上疏中,张德地还请求清廷颁布敕谕,令“各省督抚于各属郡邑逐一挨查,凡有蜀民在彼,尽将姓名、家口造册咨送”,流民如有能力自行回川,即“给与引照,促令起程”,如果“贫乏缺费,注明册内,俟臣捐借口粮,另发舟车,差官搬取”,表现出招民归川的急切之心。
康熙七年(1668年),张德地又提出招徕外省人民入川及其对招徕之官进行议叙奖励的具体办法。
康雍乾时期主要移民地区的家眷移入政策比较——兼驳清政府对台治
文 起 义给 予乾 隆极 大震 动 ,促 使 其 慎 重 考 虑 以往 对 台政 策 ,加 之亲 履 台地 的福 康 安 在 了解 台情 后
直 到乾 隆初年 的 数 十年 间 ,清 政府 采 取 的封禁 政 策 ,在地 域上 有边 内 、边 外 的 区别 ;边 内又有 陵 寝 、牧场 、围场 与其 它地 区 的 区别 ,可 以称 为 限 制 区 内的局 部 封 禁 。 这 时段 内对 于 移 民既 不
疏 ,但 朝 廷 高层始 终 错 误 地认 为 开放 人 台会 使 台
现 。虽具 体 年 限 已 不 可 考 ,但 在 康 熙 四 十 八 年
收 稿 日期 :2 0 1 7—0 2—0 9
作 者 简 介 :方 圣 华 , 男 , 两岸 关 系和 平 发展 协 同创 新 中心 、厦 门 大 学 台 湾研 究 院博 士研 究 生 。 福 建 厦 门 ,3 6 1 0 0 5 。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G U A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 0 1 7 年 第 2期 ( 总第 5 7期 )
N o . 2 2 0 1 7 ( S e r i a l N o . 5 7)
由禁 止 家眷 人 台 。此 次 禁令 使 得 民 间私 渡 不 绝 如
缕 ,在 私 渡过 程 中又 产 生 种 种 惨 剧 ,这 引起 朝 廷
进 人 地 区为 四J i I 、东 北 、海南 、台 湾 及 东 南 亚 等 地 ,故而 清廷 针 对 性 的颁 布 了 一 系 列 移 民 政 策 。
4 0
廑 京 ^ 院謦椎 ・ 2 0 1 7 年第2期
清代台湾开发初期汉移民的聚居形态.
清代台湾开发初期汉移民的聚居形态.清代台湾开发初期汉移民的聚居形态聚居形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模式的重要构成,实质函刻着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移民地区,台湾早期的开发离不开汉移民的辛勤努力,其开发进程中汉移民的聚居形态也历来深值人们关注及研究。
特别是康熙统一台湾后,汉移民纷纷涌进,至乾隆末年时已形成“北淡水、南凤山多广民,诸、彰二邑多闽户”、“近海属漳、泉之土著,近山多广东之客庄”的聚居局面。
① 关于这种聚居局面的初始形态,尹章义先生认为清代汉移民在开发初期是杂处相聚的,经不断组合变迁才成型为上述状况,但也有人对此存有疑问。
在此,笔者将对尹先生的观点展开释读和评析,并以史料为基础,提出不同意见,力图客观甄辨及描绘汉移民在清代台湾开发初期的聚居形态。
一、尹章义先生“多籍杂处论”及其存在的问题汉移民在台湾开发之初,迫于自身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出于生存本能和开发需要的考虑,往往不论籍贯地缘之别,不分姓氏血缘之异,混而居之,杂而处之,这即是尹章义先生之主要论点。
笔者概称这种观点为“多籍杂处论”。
尹先生认为,清代汉移民来台湾“开发之初,土旷人稀,需要大量劳动力和农业技术……移民中的福佬和客家二语系……大抵都是杂居共处,合作开发。
”② 也就是说,开发初期在拓垦土地的过程中,汉移民之间不存在土地资源缺乏和分配不均的问题,反而是亟需汉人劳动人口又不易找到,所以在他看来,“不同籍贯的人杂居共垦是台湾拓垦史上普遍的现象。
”③ 唯此,才能有效开垦土地和维持生存,才能更好防范和化解外在威胁。
至于祖籍地缘关系,他认为,“在移垦社会中,血缘和地缘关系固然是一种凝聚力,但是不同宗族、不同籍贯也并不构成拒斥的理由。
”④ “显然的利害关系在拓垦者做选择时,其优先次序高于血缘和地域关系。
”⑤ 因此来自不同祖籍地的汉移民,“首先考虑的是利害关系,其次才是群体关系。
”⑥开发初期汉移民最大的利害问题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优先考虑利害关系的结果,便是“各籍移民合作开垦或互为主佃,彼此相安合作”。
浅谈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汉族移民及影响
浅谈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汉族移民及影响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涌入了大量的汉族移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移民原因、移民影响以及移民后后代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移民原因1. 政治原因:元明清时期,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日益加强,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汉族移民到四川藏区。
2. 经济原因:汉族移民带来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他们在四川藏区逐渐发展出了农耕、手工业等产业。
3. 灾害原因: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导致当地人民生活困苦,为了生计,一部分汉族移民前往此地谋生。
二、移民影响1. 经济发展:汉族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他们还引进了新的作物和养殖业,在提高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也增加了经济收入。
2. 文化交流:汉族移民与当地藏族人民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文化交流,汉族移民带来了中原的艺术、文化和宗教信仰,丰富了当地文化的内涵。
3. 社会结构变化:汉族移民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结构,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
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三、移民后后代的发展1. 文化传承:移民后后代继承了汉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吸收了当地藏族的文化。
他们积极推动着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的成为了文化艺术家、学者等,为当地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2. 经济发展:移民后代通过继承家族传统经营和创业,逐渐在当地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商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教育进步:移民后代重视文化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有的成为了知名学者、教育家,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的汉族移民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经验和生产工具,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他们与当地藏族人民之间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当地文化的内涵,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移民后后代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教育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贡献。
中国历代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历史地理第十一辑中国历代移民的类型和特点"葛中国移民的历史同中国的历史同样悠久,也同中国的历史同样丰富。
每个历史时期的移民运动当然免不了要受到特定时代的影响,但移民运动又有其内在的规律。
每次移民运动,尤其是大规模的移民运动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来分析移民运动的类型和特点。
-一、移民的基本性质——生存型和发展型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有各种类型,有其不同的持点,但就性质而言,却基本只有两种——生存型的和发展型的。
所谓生存型的移民,就是为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不得不迁入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口,或者说是以改变居住地点为维持生存的手段的迁移行为。
产生这类移民的主要原因是迁出地的推力,如自然灾害、战争动乱.土地矛盾、人口压力等,而不是迁入地区的拉力或吸引力,如更好的生活环境、生产条件、发展机会等。
移民的主要考虑是生存,是离开原居住地,而不是迁入何处,或迁入地的条件。
实际上,供这类移民选择的余地一般都很有限,往往只有唯一的迁移方向或地区。
中国移民史上大多数移民都属于这一类型,在明代以前更是占了绝大多数。
例如汉剑雄族人口的南迁基本上都是出于生存压力,如北方的战争动乱、游牧民族的南下、地主豪强对土地的霸占、人口压力造成的土地匮乏、无法抵御的自然灾害、官府或豪强对赋税的追索等等。
其中的统治阶级上层人士也是如此,他们的南迁虽然也有维护自己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考虑,但置于首位的同样是生命的保全。
牧业或半牧业民族的南下或西迁的最初动因,往往也是生存,如本地严重的自然灾害,汉族政权对粮食、纺织品、茶叶、工具等必需品的限制和禁运,其他民族或政权的军事威胁等等。
而被用行政手段或军事手段强制迁移的移民,虽然他们在原地本来并不存在生存的威胁,但却受到了来自统治者的威胁——抗拒不迁意味着生命的丧失。
他们别无选择,当然也属于生存型。
所谓发展型的移民,就是为了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状况的改善而迁入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口,或者说是以提高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水平为目的的迁移行为。
清代台灣與海洋移民史
清代台灣與海洋移民史一、土地拓墾與區域開發早期台灣先民來台開墾,先由台灣南部的鹿耳門定居發展後,再由南部慢慢的向北部遷移發展。
當時台灣的地形受到溪流河川的阻隔,其交通幾乎仰賴船隻的航駛往來。
台灣的發展是由南到北,再由西部〈前山〉發展到東部〈後山〉。
泉州及漳州移民北部至淡水,中部至鹿港,南部到安平。
潮州移民則北部至新竹舊港,中部至鹿港,南部到安平。
清領台後,台灣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土地開發之上的。
荷蘭、明鄭時期,隨著大批漢移民的來台開墾,今台南府城一帶,已有相當程度的開發;兼亦擴及至鳳山縣(今高雄)、雞籠、竹塹、琅橋等地亦有局部的墾植。
但基本上,這些地區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明鄭時期因為軍事需要及軍屯制度的點狀開發之結果。
清初,朝廷雖厲行「海禁」政策,但又有一波的移民潮來台,為台灣增添了不少生產力。
因此,清代大量漢人移民進入臺灣後,臺灣的土地開發即以臺南為中心,然後逐漸往南、往北拓墾。
不過,整體開發的區域還是集中在臺灣的西部地區。
而由於移民人數的增加與拓墾的面積增大,需要廣大土地才能構成的鹿場難以為繼,逐漸從臺灣主要生產事項中消失。
漢人移民主要從事的農業,則更趨重要。
滿清領臺後,由於對臺灣控制與區域分工的考量,臺灣主要生產的物資是以米和糖為主軸,而以稻米最為重要。
乾隆中期,閩粵人又將目標移墾至中壢、楊梅,並擴散至周遭的台地。
比較可惜的是,因為水源不足,使桃園開發的進程,反而較台灣其他地區緩慢。
新竹地區的開闢,大約與台北盆地同步進行。
1690年至1700年間,同安人王世杰率族人鄉黨百餘,人請墾竹塹,到康熙後期,今日新竹市周遭,已闢成南、北二庄。
雍正末乾隆初,竹塹臨海處,已開發完畢,一部分墾民往南,向苗栗河谷平地前進,有些墾民則往竹塹山區發展。
其次是,出資開鑿埤圳、購備農具、種子、耕畜,及提供所有一切開拓所需之援助,如口糧、武器、倉儲和開墾期之食用住處。
除此之外,地主也要擔任開墾工作的設計、領導指揮,墾成後,亦由其向官府繳稅;而地主最大之報酬為,所有新墾之地,名義上均歸地主所有。
移民会馆与清代四川城镇发展与形态演变研究
移民会馆与清代四川城镇发展与形态演变研究陈蔚;胡斌【摘要】清代以来四川地区城镇的发展和形态演变与始于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历史事件以及移民会馆的兴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该文通过对地方志书及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广泛的实地调查,以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为基础,阐释出人口迁徙与清代四川地区城镇整体崛起之间的关系,并且从会馆区域地理分布、会馆选址与布局等角度剖析清代移民会馆与四川地区城镇聚落空间结构和文化景观特征形成演变的内在联系与构成机制,为深入认识四川地区传统聚落文化提供新的角度和可能性.%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ities and towns in Sichuan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since the Qing Dynasty began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Hubei and Hunan,Sichuan immigrants historical events as well as immigration hall construction are inextricably linked.This article by local chronicles and collation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extensive field surveys,based on statistics and examples of analysis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verall rise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the Qing Dynasty town.By analyzing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n guild hall area,guild hall location and layout perspective,profiling the early immigrants guild hall town's habitat spati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features in Sichuan province,points out they are intrinsically linked to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forming mechanism,to provide a new point of view and the possibility for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Sichuan culture.【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6页(P144-149)【关键词】四川;移民会馆;分布;选址;聚落形态;空间结构【作者】陈蔚;胡斌【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98.91 移民与清代四川地区城镇的发展明代末年持续的战争和社会动荡不仅造成四川地区人口的骤减和经济的萧条,同样造成了城镇的极大破坏。
清统一之初的台湾移民及其风俗
清统一之初的台湾移民及其风俗
安国楼;史彬彬
【期刊名称】《中州学刊》
【年(卷),期】2013(0)4
【摘要】康熙二十二年到乾隆十二年,分别由蒋毓英、高拱乾、范咸等主修的三部《台湾府志》,保存了较多台湾移民状况及文化风俗的原始资料。
成书最早的《蒋志》,记述了较多明代以前大陆的传统风俗和文化,而之后的府志中则记录了更多清代各地的风俗。
三部府志中对人口变化的记载,也说明台湾在清朝统一后的发展是迅速的,闽粤移民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大陆移民使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变化,向学之风也较之前有所发展。
【总页数】4页(P135-138)
【作者】安国楼;史彬彬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450001;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
【相关文献】
1.试论日本据台与闽粤移民之中挫——以《清国人入境台湾条例》为中心
2.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清统一台湾后控制台湾海峡的幻象
3.清郑力量的逆转与康熙统一台湾
4.清前期四川和台湾移民政策之比较
5.中华统一颂河清——学习江泽民主席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讲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族人太蛮横廖家迁入川
廖进穀的伯父廖明谕当时迁徙到了新都磨子桥。廖进穀兄弟先去找廖明谕,请伯父劝说老爹不要回去。
廖明达到新都见到廖明谕后,廖明谕劝说他不要回去,并盛情邀请他到新都来定居。
廖明达果然被廖明谕说动了,取消了回广东的念头。雍正10年(1732),廖明达举家又迁到新都繁阳山下。此后,廖明达在新都“课子耕作”,家境逐渐富裕起来。
廖明达年岁大一些后,彭氏已经年老体弱,而弟弟廖明勤尚幼。家里一贫如洗,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廖明达身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廖明达“竭力经营,奉养无缺”。
廖明达成年后,娶了薛家的女子为妻,两人“勤俭相助”。后来,廖明达开始到潮州做贩盐生意,“以资供膳。”尽管如此,因廖明达为人慷慨,大义散财,家里的经济状况仍没有多大改观。
廖明达一家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往四川去呢?两年前,廖明达的大儿子廖进穀(字彩文,号凤绚)已经去了四川。在四川,廖进穀靠当佣工积攒了一些钱财。
想到四川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收成又好,“衣食易谋”,廖进穀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劝老爹到四川去。
廖明达收到信后,对儿子“比如弃旧乡而迁乐土”的提议,没怎么往心里去。现在看到族人如此恶意相向,终于下定决心举家入川,投靠廖进穀。
第二天天亮,郑家的老人出来,看见他们,问他们从哪里来。廖明达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郑老头,郑老头觉得廖明达不是一般的人,两人相谈甚欢。
郑老头百般挽留廖明达,把后园的荒地送给廖家开垦,并把碾坊借给他们居住。廖明达认为郑老头很仁义,一家人就住了下来。
恰好当年风调雨顺,耕种有了好收成。廖明达一家很是高兴,更是尽心尽力地精心耕种。5年下来,一家人“遂得百余金”。
廖明达寻思,此地已没有留恋之处了,不想再与那些人住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清代 ; ; ; 移民 家族 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 号 : 28 K4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0 27(020 -C2 -0 ]0- 6720 )3 ]6 5
清代前 期台湾 a l 与l)均属于 l 典型的移民 社会形态, 的保障. 四 移民过程 及其移^台 湾后, 终没 始 有定居台湾的 决 J I 来源地涉及全国多省, I g民 是一次空前的人E l 大汇聚。 心。 太部分单身移民由 于其父母家室留在太陆, 其流动性 台 湾移民 来源地限 于省内 建与毗邻的 福 广东省。 台湾与四 很强。 乾隆中叶, 福建巡抚吴士功奏称 居台湾者“ 均系闽
20 C2年 5月
Ma , 0 2 y 2 C
清 代 台湾 与 四川移 民家族 发展 比较
乔素玲 刘正刚 ,
( 暨南 大学 1 .法学 院 ; 历 史系 , 东 广 州 50 3 ) 2 广 16 2
捅 要 :清代台湾与 四川 均属于典型的移 民社 会 , 由于 政府对两 地移 民政 策的不 同 . 致两地移 民 但 导
川有规模移民 基本上开 康熙中叶以 移民 始于 后 进入厢 粤二省滨海州县之民, 生 从前俱于春时往耕, 西成回籍. 只身
环境中、 群体意识明显加强, 出现了 地缘或血缘为纽带的 去来, 习以为常“ 一 。这说明台湾移民早期是以季节性流
基层社会组织。 本文主要以台湾与四 川的 闽粤家族 关系 动为主。这种频繁的往来, 了台湾移民社会的不稳定 为 造成
多。清代I)的广东移民以惠州、  ̄l l 期州、 嘉应、 韶州’ 南雄以 人川移民只要开垦田土纳粮当差. 除了将“ 地亩永给为业” 及罗定、 广州等地为主。 福建移民则以订州、 州、 漳l 邵武、 外. 应准其子弟在川一体考试 , 兴 还“ 著为侧” 】 情史稿 ・ 一 。《
、
台湾与四川移民社会状况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 3 8 期
Vo 2 No 3 l 8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 u  ̄ i o t we t n e o ma 。 S u h s L aNo l iest Hu nt sai S c l c n e d t n vri Un y( ma i e o i i csE i o ) i r d aS e i
前去四川耕种纳粮. 都想成立家业. 发迹兴旺 -S E 这种家 或宗旗一起迁台, ] 在边疆环境下, 为了生存必须与他人台
他们很重视团结 地缘关系的 宗教活动. 合同 联 一地区的 庭移民在迁人地相对较稳定。因此四川移民社会一直处于 作,
社会发展形态呈现一定差异 。在 台湾与 四川移民社会 中的闽粤家族发展即是例证 。台湾家族发展较慢 , 本 基
上以先地缘后家族模式发展 。四川 家族发展颟快 , 基本上是地 缘与家族组织同步发展 但互利性 的台同式 家
族是 两地 移民家族发展的共同特征 , 民社会的家族发展与故土均 发生过密 切联系 。 移
的家庭结构及其人E数量。台湾移民由于得不到法律入籍 民人川 l 成家立业” 的决心, 广东《 往川人民告帖》 “ 称:我等
收稿 日期 :0 l 8 2 2 0 —O —1
作者简 介 : 乔素玲 (9 5 , , 16 一)女 河南滑县人 , 暨南大学法学 院 , 讲师 , 历史 学博士 , 主要研 究传统 社会与 法律 ; 刘
化、 延平以及龙岩、 永春等地为主 ] 四 川与台湾的蚵粤 食货志} l 也称: l J省客民, 土著一例编查 . 同 明确了 移民 与 移民 在地 域上来看, 除泉州、 福州外, 其他地区基 本相同。 土著相同的身 份地位。因此, 四川的移民过程与移民的^
清代对台 湾与四 川移民政策的不同, 直接影响到移民 籍定居过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法律上的保障, 坚定了移
正刚(9 5 )男 , 1 6一 , 安徽定 远人 , 暨南 大学历史系 , 教授 , 历史学 博士, 主要研究明清史 。
基金项 目: 本文系 2 0 国家社科基金 0 0年 清代 台湾与四川移民社会形态变迁研究 ” 批准号 O C S 0 。 . O Z O 3
16 2
维普资讯
主线, 探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立 性。韦庆远先生通过族谱、 契约等资料研究认为, 早期迁台 足发展的轨迹, 透视移民社 他们渡台是为了谋求 生活出路. 本人及留蚵的家属宗亲都认为这是客寓或旅居
台湾 而已壤 究要归老故里。 在旗谱记载中 就明确用本旗 清代台 湾移民 基本由 蚵粤人 组成, 闽南占 绝大部分. 某房某世某人“ 其 往台湾”“ 、 外出台 “ 居台湾 等字眼表 湾 、 出 ” 中 泉州府为d. 漳州府为3 1 汀州府、 48 , 5 , . 福州府和龙 述。 所谓往、 外出、 出居等等, 无非都是说明, 本以为这些 岩州等为32 粤人主要来自于嘉应州、 . ; 惠州和潮州等 旗人赴台是一时性的外出, 他们不过是漂泊在外的游子, 是 地, 占1. , 约 6 以客家人为主 在l)移民来源地中. 迫于生计而拼搏于异乡的宗亲o 2 5 ] al l " 与台湾不同的是, D 四川 闽粤移民 数量颇为可观, 成都府金堂 县移民中. 籍约占 移民一人川就可获得法律上的户籍身份保障. 闽粤 康熙十年规 4Z, 3 两湖籍约占3 , 7 其余各省 占 2Z- I l o  ̄)地方文 定各省贫民 带妻子人蜀开垦者. l 携 准A四 川籍。 这意味着 献常用“ 者以楚省人为最多, 占籍 其次粤省”一 口 之记载颇 只要移民人川, 其定居就可合法化。康熙二十九年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