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讲义
[自然科学]自然地理学讲义一、二章0
自然地理授课计划自然地理学讲义第一章绪论§1、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2、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任务及内容本章重点:了解自然地理学内涵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分科(一)地理学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领域是随着时代和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扩展的。
首先采用地理学(geography)这个词的人,是生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当时的含义是“对地球的描述”(geo一地球,graphein一描述)。
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类已经从地球的描述者变成了改变地球面目的巨大驱动力之一,因此,改善和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
概括地讲,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与人类社会一经济一文化系统在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等方面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机理的学科体系。
从研究对象上看,地理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或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最高一级划分,地理学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及其要素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动态,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
由于地球表层物质系统及其组成要素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主要由自然力量和人化了的自然力量所驱动,受自然规律的支配,所以,自然地理学通常归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研究人类社会一经济一文化系统及其要素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动态和人地关系的原理‘由于社会一经济文化系统及其组成要素的运动和变化过程主要由人为力量所驱动,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类所创造的社会形态、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发展规律的支配,所以,人文地理学通常归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
地理学举科体系示意图同时依据地理学的研究层次可将地理学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讲义
概述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或者说,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区域分布规律。
(2)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
(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
(4)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3.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达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与环境协调共处,从而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2)、区域性: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
3)、环境性: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4)、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
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可将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系统,将研究地球系统的科学称之为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又可划分为地球表层系统与地球内部系统.地球表层系统又可划分为地表自然系统与地表人文系统。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表自然系统的核心学科。
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自然地理学讲义 - 副本
关于大地构造的几种学说一、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即泛大陆),海洋也只有一个泛大洋。
后来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被分离。
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于水面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上漂移,逐渐形成了现有的海陆分布轮廓。
(这一假说激起了“漂移”与“反漂移”的热烈争论。
由于漂移说当时还缺乏洋底地壳性质的了解,对驱动力的解释也不够有说服力,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海底扩张说在六十年代初,赫斯(H. Hess)和迪茨在大陆漂移说和地幔对流说的基础上,根据洋底的新资料提出了有名的海底扩张说。
该学说认为,大洋中脊和裂谷体系正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涌出的岩浆冷凝成新的洋底,由于不断涌出和冷凝,结果便导致洋底向两侧不断扩张。
海底扩张的原动力主要来自地幔物质的对流。
所谓大陆漂移也正是由于海底扩张引起的。
这种解释与魏格纳的也有所不同,即软流圈的物质对流是作用于岩石圈的下部,使洋底发生更新;而岩石圈下部的移运带动了上层大陆地壳的漂移。
所以大陆不是独立、主动地漂移,而是被洋壳载运着在地幔对流体上移动。
(三)板块构造说1、历史背景:六十年代后期,有一批学者在新资料新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简称板块构造说)。
它把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山脉的形成等许多地质现象,纳入一个比较符合逻辑的理论体系之中,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来解释全球性的构造运动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它对地球科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基本观点:板块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的,而是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如大洋中脊和裂谷、海沟、转换断层等分割成相互独立的构造单元。
这些构造单元或岩石圈的块体,称为板块。
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区域,各板块之间的接合处则是相对活动的地带。
注:新生代:7000万年前。
第三纪,第四纪。
(1)地质历史上距离现代最近的一个阶段。
被子植物,哺乳动物与现代没有根本区别。
自然地理学完整版
1.河流上游地质作用的特点
河流上游河床坡度大,流速快,搬运力强,以下
蚀作用为主。常形成急流、浅滩、瀑布和V形谷。
下蚀作用的结果使河流向源头方向伸长,称为向
源侵蚀。
侵蚀基准面是下蚀作用的极限,海平面是河流的
最终侵蚀基准面,湖泊和主河道是上游或支流的 暂时性侵蚀基准面。
上 游 的 形 谷 与 瀑 布
河流侧蚀作用影响
1965年1月的河岸
1975年1月的河岸
3.河流下游地质作用的特点
河流下游坡度极缓,流速很慢,动能明显减弱,河流 几乎不具备侵蚀能力,也很难携带搬运大量的碎屑物,以 沉积作用为主。形成蛇曲和牛轭湖以及大量沉积地形。
牛轭湖
航空照片显示的蛇曲型河流
(二)水系
一条河流的干支流构成了脉络相通的水 道系统,这个水道系统便称为水系或河系。 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长、河网密度和河 流的弯曲系数。
其中,河流的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 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距离之比值。河长是从河
口到河源沿河道的轴线所量得的长度。
四、河流的补给(河流分类)
(一)河流补给的形式 降落在地表的雨水,除部分被植物截留、下渗 和蒸发以外,其余的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河网,补 给河流。冰川、积雪、地下水、湖泊和沼泽,也都 可以构成河流的水源。 根据降水形式及其向河流运动的路径的不同,河 流补给可分为(中国河流补给类型)
①降水补给
②融水补给 ③湖泊和沼泽水补给 ④地下水补给
(二)各种补给的特点
1.降水补给 雨水是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 补给来源。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 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 关系。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 河流,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据估计,我国河 流的年径流量中,降水补给约占70%,河流水 量与降水量分布一样,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 减的趋势;河流多在夏秋两季发生洪水,也与 降水集中于夏秋两季有关。
现代自然地理学讲义
第一讲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现状与趋势1 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1.1 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即地理学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
(伍光和)对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达,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等。
这些术语的内涵基本相同,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关于地球表层的厚度,却有很多的争议。
前苏联学者认为这个圈层很厚,上至对流层下至沉积岩圈,或者比此厚度更大,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个圈层只是近地面的活动层,也有人称之为自然地理面(陈传康)。
有两种折中的观点:一是对地球表层厚度有两种理解:广义的地球表面厚度上限为对流层顶部,下限为岩石圈沉积岩层底部,厚度约30~35千米;狭义的地球表面厚度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等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米,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又称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能所能达到的深度(在陆地不超过地下30米,在海洋则不超过水下200米),厚度一般不超过200~300米。
它在陆地则和土地综合体相当,是生物和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场所。
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地球表层的厚度无需做硬性规定,厚度可随研究范围的不同而有差别,研究的空间范围小,所涉及的厚度就应该薄;研究的范围大,厚度就大。
对于地球表层这一特殊物质体系的界线与范围认识的不一致,首先在于研究的对象与重点不同,另外是对其实质认识的差异。
还有—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界的边界总是具有过渡性的。
因此重要的并不是边界,而是对其本质的认识。
(赵松桥)(对于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1.2地理学的学科分类对于地理学的学科分类,历来存在两分法和三分法的争议。
两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或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前苏联);三分法则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
陈传康等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现代地理学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学科:1)三分法: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伍光和[重点]自然地理学1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气体部分的最外层,而是接近地球固、液体外表,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
绪论一、“地球表层”特征●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包括地质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
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1.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
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
⑤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 也较接近;
⑥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光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 转方向相同。
11
(一)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12
(二)矮行星 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 天体呈圆球状、但不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 天体。 冥王星变为“矮行星”。谷神星、冥王星卫星的 “卡戎”和 “齐娜” 就都属于“矮行星”之列。
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 面积小且散布的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 陆地称为岛屿。
大陆和岛屿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习惯上把澳 大利亚大陆(面积763×104km2)作为最小的大陆,把格 陵兰岛(面积217.5×104km2)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58
六块大陆
非洲大陆
欧亚大陆
北美大陆
澳大 利亚 大陆
43
44
45
(三)岁差、章动和极移 1、岁差
46
47
2、章动
48
3、极移
49
三、地理坐标
(一)地理坐标 1、经线与纬线 经线又称为子午线,通过两极与地表相交的 大圆圈称为经圈,经圈被南北极分成两个180º 的 半圈即是经线,经线的方向是南北指向。 通过地心与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 的大圆是赤道,这是地球最长的纬线。垂直于地 轴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是纬线或纬圈。纬圈不是等 长的,而是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纬线的延伸 方向为东西方向。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性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称之为地球的公转运动。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1年。太阳连续回归到同一 恒星方向上的时间为恒星年,长度为365天6时9分 9.5秒。这是地球绕太阳转360°的真正周期。回 归年是太阳连续两次回归到春分点的时间,长度 是365天5时48分46秒。 地球公转的速度根据开普勒定律,在近日点 和远日点时不同。
第八章自然地理学
二、气候对岩石风化的影响
岩石风化的类型与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受 到气候的影响与控制。 在干旱地区,由于缺乏水的参与,风化作用 比较弱; 在寒冷的地区,由于温度低、生物稀疏,化 学风化与生物风化都较弱,但在冰缘地区由于温 度经常变化于冰冻点附近,冻结与融化交替频繁, 因而使物理风化作用比较强烈; 在温暖湿润的地区,由于温度高、降水多、 生物比较茂盛,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都较强。
气候区 冰川气候区
主要地貌过程 冰川作用;雪蚀作用;风力作用
主要地貌特征
刃脊、角峰、冰斗、冰 碛 冰缘气候区 冰冻作用;泥流作用;流水作用 多边形地面、泥流阶地、 石海、石河、石冰川、 冰丘 干旱气候区 干化(旱化)作用;风力作用;流 沙丘、盐盘、风蚀盆地、 水作用 穴状风化、干旱谷、风 蚀垄槽 半干旱气候 流水作用、风化作用(尤其物理风 山麓面、冲积扇、劣地 区 化)、快速物质移动 (崎岖地) 温润气候区 流水作用;化学风化;土溜(土壤 浑圆的山坡、土壤覆盖、 蠕动) 岭谷相间、广泛的水流 沉积 湿热气候区 化学风化;块体移动;流水作用 陡坡峭峰(中期阶段)、 浑圆缓丘(晚期阶段)、 深厚土壤、生物礁
青藏高原隆升对季风环流的影响 (Ruddiman)
3、高原的隆起导致北半球中纬地区干旱气候 的形成。 的形成。
欧亚大陆内部干旱气候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起 有关。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1)高原与山地的形成,导致西风带的分叉,水汽运移 不再经过这些地区; (2)高大地形阻挡了来自附近海洋的水汽进入内陆地 区; (3)由于热力作用,使得这些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4) 在高大地形的上游地区,风暴发生频率较低。
三、岩石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岩石圈的变化 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 大气环 流中心 大气圈的变化 风化作用 侵蚀、搬运、 堆积作用
自然地理学--第一部分地壳04
第一部分 地 壳
断层产生巨大能量的原因:
A 弹性回跳说:这种理论认为,在断裂刹那间,已经变形 的岩石在力消失后,便向相反的方向整体的回跳过去,暂 时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这种弹性回跳可以产生巨大的速 度和力量,把长时间积累的能量释放出来。
B 岩浆说: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地下岩浆受热,部分熔化 为岩浆,其体积膨胀,挤压围岩,导致岩层破裂,从而产 生地震。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二、地 震
一、地震的基本概念
1 概念:是地壳任何一个部分的快速颤动。 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
一种形式。
2 要素: A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震动的地方。 B 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 C 震源深度:从震源至震中的距离。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地震造成铁轨变形
被震垮的桥梁
被震毁的唐山市胜利桥
第一部分 地 壳
二、地震成因类型
<一>构造地震: 1 含义:由地质构造运动产生的地震。这种地震危
害最大。
2 成因:断层说,目前最重要的一种假说。
主要内容:岩石正在地应力的作用下,积累了大量 的应变能,当应变能一旦超过岩石所承受的极 限数值时,就会使岩石在一刹间发生突然断裂, 或原来已经存在的断层突然活动,从而释放出 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弹性波――地震 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当地震波传播到地表时, 就引起地面的震动――地震。
大多以中酸性熔浆喷发为主,含气体多,爆炸力强,形 成大量火山碎屑,特别是火山灰。如意大利:维苏维火山。 2 溢流式:平静喷发的火山,数量少。 大多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高,气体较少,不爆炸, 没有固体喷发物。如美国:夏威夷火山。 3 混合式: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自然地理学讲义
自然地理学讲义名词解释:1.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2.天文单位:即日地平均距离,约14960万km3.太阳辐射:太阳是太阳系光热的主要源泉,是地球能量的主要供给者,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不断向外辐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4.地方时:以本地子午面作起算面,根据任意量时天体所确定的时间,均称为该地的地方时5.区时:理论上各市区均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区内共同使用的标准时,亦称该区区时6.晶质矿物:凡组成矿物的质点按一定的规则重复排列的一切固体7.非晶质矿物:质点呈不规则排列的8.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地壳矿物。
9.层理构造:沉积物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示的成层特征10.矿产资源:是指赋存在地壳中的、具有开采经济价值的或潜在经济价值的有用岩石、矿物和元素的聚集体11.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和演讲活动等的内力作用下,而引起的岩石圈的地质形态、地表结构、、使岩浆发生变位的空间分布状态12.构造形迹:由于地壳不断运动变化,地壳内部必然有地应力的存在和作用,当地应力作用超过了岩浆的温度后,岩石便会产生变形,造成褶皱、断层、节理等一系列的构造现象,地质力学称之为构造形迹13.构造体系:具有成生联系的构造形迹群有规律的组合成一个总体,这个统一的总体就称为构造体系14.标准化石:那些生存时间短、演化快、分布地区广、个体数目多的生物种类形成的化石叫做标准化石15.干洁空气:大气中不包括水汽和杂志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16.气溶胶粒子:大气中悬浮着各种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小水滴或小水晶),称为气溶胶粒子17.湿度:大气中水分含量的多少,称为湿度,又叫干湿程度18.地面辐射:地面以电磁波的方式向大气传递能量,叫做地面辐射19.大气辐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直接吸收很少,主要吸收地面辐射而保持一定的温度,大气也按期本身的温度,以电磁波的方式昼夜不停地向四面八方发射长波辐射,称为大气辐射20.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通过大气层返回到地面,但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并以长波逆辐射的形式返回到地面一部分,使地面不至于因辐射失热过多,大气的这种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21.大气环流:指地球上各种规模和形式的空气运动的综合情况。
自然地理讲义学课件8第三章3
气候分异: 纬度地带性: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加 热不均,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导致气 候类型普遍具有沿纬度更替的趋向。
湿度分带性:由于海陆分布的不同,引起了海陆间气温、 气压、风向、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季节的变化,使得同一纬度带内产生了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分异。
(二)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 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
根据气旋产生的地理位置,可将其旋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种类型。 温带气旋即锋面气旋,既有气团天气也有锋面天气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旋,分为热带低压、
精品
自然地理学课件8第三章3
天气系统及其分类
天气系统: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成为 天气系统。一般多指温压场和风场中的大气长波、气旋、 反气旋、锋面、台风、龙卷风等。
根据天气系统的水平尺度(规模)和生命史(持续时间)可 对天气系统进行分类(表3-15)
(一)气团和锋(气团及其分类)
全球平均降水量分布(冬季)
全球平均降水量分布(夏季)
三、气候分异
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是决定气候分异的基本依据,由于 气温和降水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了 全球的气候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带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 地带性 2 非地带性 (1)干湿度分带性 (2)垂直地带性
垂直带性:高大山体本身在不同高度上,气温和降水组合 不同,形成不同的水热特征,导致山地气候呈垂直方向的变化。
一、气温分异
自然地理讲义
自然地理讲义专题一 地 图考点1 地球上的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2.经度和纬度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
常见的经纬网图有以下三种形式:(1)确定纬线与纬度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常见图)上,纬线为直线。
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2)确定经线与经度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侧视图上,经线由极点向四周放射;不论在哪种经纬网图上,东经度数值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向西(逆地球自转方向)增大。
方法点击1.了解经纬线形状。
如:极地地区,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同心圆;中纬地区,纬线有弧度,可据弧顶方向来判定南北半球(弧顶朝南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低纬地区,经纬线垂直交叉,基本呈矩形。
2.掌握经纬度的划分及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
尤其是180°经线两侧的经度递变特点,要与0°经线两侧经度递变特点作对比。
180°经线西侧是东经度,180°经线东侧是西经度。
0°经线东侧是东经度,0°经线西侧是西经度。
3.强化一些重要经纬线。
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40°N、120°W、90°E这十三条线,让学生在脑中形成网格状的经纬仪。
4.各大洲的主要分区和主要国家,世界主要海域和这“十三条线”的关系。
如:地中海位于0°~90°E、北回归线~40°N所框出的区域中大致什么部位。
?5.穿过中国大陆的经线(80°E、90°E、100°E、110°E、120°E、130°E)和纬线(20°N、30°N、40°N、50°N),把中国定位成“网格”状,如此每个省区位于哪一网格或网格的大致部位,一目了然,这样多看几次,运用联系记忆,一个具体的网格中国即印到了脑中。
自然地理学课程内容
海退层序:岩相从海相逐渐变为陆相,沉 积物自下而上由细变粗。往往缺失部分 地层。——地壳上升
(二)沉积建造
沉积建造:特定的构造运动阶段所形成的 一套特殊的沉积岩组合。如:复理石建 造——地槽回返初期的产物;磨拉石建 造——地槽回返后期的产物。
节理:岩石受力后发生破裂,但岩块未发 生明显的位移。常见有垂直节理、X节理。
断层:岩石受力后发生破裂,但岩块发生 明显的位移。
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盘和断距。
断层类型:根据两盘相对运动特点分为: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断层面倾 角大于40度为冲断层,小于 25度为逆掩断层) 平移断层——两盘沿水平方向相对位移。
(三)岩层的接触关系
1,整合: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 之间无缺失地层。
2,平行不整合: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大致 平行,之间缺失部分地层。
3,角度不整合: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之 间缺失部分地层。
4,侵入接触:侵入体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 系。靠近侵入体一侧常见捕虏体。
5,侵入体的沉积接触:以侵入体为基底的 沉积接触关系。
以火山碎屑为主。
火山分布:分布于大小板块的边界上。主 要有:大洋裂谷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 带;地中海——印尼火山带。
(二)火山地貌
二,地震
地震:大地快速震动的自然现象。是地壳 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地震要素:
震源:指地震发生的位置。 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观测点到震中
的距离为震中距。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铅直距离。小于70Km
地台区:地壳相对稳定的区域。 三,地质力学
地球自转及其角速度的变化引起的地 壳水平运动。
自然地理学讲解
第一章绪论1、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综合性、区域性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2、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研究对象。
3、环境性: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4、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
第二章岩石圈3、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1、地壳2、地幔 3、地核4、主要的造岩矿物及性质5、岩石分类及特征(1)岩浆岩(火成岩)侵入岩:深成岩和浅成岩的特征深成岩:冷却缓慢,矿物可以充分结晶,因此晶粒粗大、结构致密;浅成岩:冷却较快,矿物不能充分结晶,因此晶粒细小。
喷出岩: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2)沉积岩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3)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因素(1)温度(2)压力(3)化学活动性流体:H2O、CO2变质岩的特征:板状、片状、片麻状片理构造,如板状、片状、片麻状6、地质作用的概念、分类和相互关系,为什么说内力地质作用是第一营力,外力地质作用是第二营力?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分类:7、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1)构造运动定义: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促使岩石圈发生变位和变形以及大洋底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
构造地貌:第一级:星体地貌,如大陆和大洋;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如山地、平原、盆地、高原等;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由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的差别抗蚀能力而表现出来的地貌。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自然地理学讲义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第二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过程与变化规律。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区域分异规律•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第三节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区域性: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主要研究内容)•环境性:人类生存环境•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系统因此地理学研究必须树立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的观点。
第四节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一、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二、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从人类环境科学的角度来看,自然地理学是将这些内容有机地交叉、融合在一起,将人类生存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及对各个区域的环境组合进行研究的。
也可以说,自然地理学是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宇宙中的地球•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日地距离及其环境意义1.5×108km如果日地距离缩短5%,地表温度过高,影响生物遗传,地表不会有液态水;如果日地距离增加1%,地表温度过低,水会冻结。
二、地球的质量及其环境效应●行星质量偏大,引力过大,原始大气被吸引,造成缺氧的大气环境;●质量偏小,引力偏小,无法保持稠密大气层,也不能集结足够的水,阻碍生命诞生和进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或者说,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区域分布规律。
(2)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
(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
(4)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3.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达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与环境协调共处,从而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2)、区域性: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
3)、环境性: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4)、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
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可将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系统,将研究地球系统的科学称之为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又可划分为地球表层系统与地球内部系统.地球表层系统又可划分为地表自然系统与地表人文系统。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表自然系统的核心学科。
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核心学科分别是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学与生物学。
自然地理学,包含了这些学科的某些内容。
从人类环境科学的角度来看,自然地理学是将这些内容有机地交叉、融合在一起,将人类生存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及对各个区域的环境组合进行研究的。
也可以说,自然地理学是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地球的圈层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Ⅰ级圈层:地壳、地幔、地核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在固体地球之外还存在另外三个圈层,它们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它们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固体地球休戚相关,共同演化,塑造着多姿多彩的地球。
1)、大气圈:是指因地球的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的气体圈层。
大气圈中的气体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上18km的范围内,往上气体变得极为稀薄。
由地表往上可分为五个次级圈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扩散层(散逸层)。
2)、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由水体构成的连续圈层。
其物态有固、液、气三种状态。
水体的形式有河、湖、海、冰川(盖)水蒸气、地下水等,并形成一个包裹着地球的完整圈层。
地表上直接被液态水体覆盖的区域占地表面积的3/4。
在太阳能、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水圈中的水体周而复始的运动,形成水循环。
水循环的方式有:海洋与大陆间的循环;地表与地下间的循环;生物体与周围空间的循环;水圈与大气圈间的循环。
3)、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生物从高等到低等,从动物到植物,乃至细菌和微生物等生活于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的陆地、水体、土壤及空气中,构成了一个基本连续的圈层。
目前已知的生物有近两百万个种。
生物的演化发展受控于自然环境的演化,通过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化石的研究就可以知道地质演化的历史。
岩石圈系统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一、地壳的化学成分1、构成地壳物质的基本单元就是化学元素。
2、地壳物质中包括了元素周期表中的绝大部分元素,但其含量极不均匀。
其中氧、硅、铝、铁、钙、镁、钠、钾八种元素占了地壳物质重量的98%以上。
二、矿物(一)、概念1、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
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质体,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2、矿物多是天然产出的自然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3、矿物是元素在一定地质过程中的产物(二)、主要造岩矿物:最常见的就是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几种。
此外还有云母、方解石等称为主要造岩矿物。
三、岩石:岩石:自然(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有其他岩石碎屑所组成的集合体。
例如:石灰岩是由方解石组成的集合体;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砾岩是由岩石碎屑所组成的集合体。
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颗粒间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为岩石的结构。
岩石中矿物的组合形状、大小和空间上相互关系和配合方式,称为岩石的构造。
结构和构造是识别岩石的重要特征之一。
岩石的分类: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一般将岩石分为三个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第二节岩石的形成与类型岩石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
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1.1、沉积岩的形成过程▲(1)风化作用:机械风化(以崩解的方式把已经形成的岩石破碎成大小不同的碎屑)、化学风化(由于水、氧气、二氧化碳引起的化学作用使岩石分解形成碎屑)、生物风化(细菌、真菌、藻类等生物分解岩石)。
(2)剥蚀作用:风化之后的产物被外力剥离母岩;(3)搬运作用:剥蚀形成的碎屑物质都要经历搬运过程。
搬运方式包括风力、水力、冰川等;(4)沉积作用:搬运物质在合适的环境中沉积下来;(5)固结成岩作用:经过漫长的压实作用,石化成坚硬的沉积岩。
1.2、沉积岩的特征:层理、化石2、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又可分为两类: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
若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若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
2.1、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急速冷却形成的岩石。
特征:(1)流纹构造和绳状构造: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冷却形成。
(2)气孔构造:岩浆中含有的水汽挥发留下气泡。
(3)杏仁构造:气孔中填充次生矿物而形成。
2.2、侵入岩:按岩石冷却地点距地表的深度可分为两类:深成岩、浅成岩3、变质岩:地壳中原来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重新组合,甚至包括化学成分的改变,这个变化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岩是原岩在地壳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特征:(1)斑点构造(2)片理构造,如板状、片状、片麻状4、岩石的相互转化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又叫做岩石的循环或地质循环:沉积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熔融再凝结就会变为火成岩;火成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就会转化为沉积岩;变质岩熔融再凝结也会变为火成岩,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也会转化为沉积岩。
第三节地质构造及其地貌表现一、地质作用概述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根据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二、内力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热能、旋转能、重力能。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蜕变产生的热量是地热的主要来源。
目前认为: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火山、地震、板块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2、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1)构造运动(又称地壳运动)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促使岩石圈发生变位和变形以及大洋底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
根据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岩石圈物质在水平挤压或引张力作用下,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运动。
使地表产生巨大的起伏,并形成大型的褶皱和断裂,又叫造山运动。
垂直运动: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
隆起和凹陷,产生海侵和海退现象,又成为造陆运动。
(2).岩浆活动:是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
岩浆沿地表软弱带上升,喷出地表者叫火山作用;岩浆侵入到上覆岩层中的叫侵入作用。
火山作用:岩浆沿构造软弱带上升并喷出地表。
侵入作用:岩浆侵入到上覆岩层。
(3)地震:是地壳任一部分的快速颤动。
地震往往是和断裂、火山联系,故全球主要火山带、地震带和断裂带在分布上常表现出一致性,而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按成因地震分为三类:(1)构造地震:又称断裂地震,是地下岩层突然发生错断引起的地震。
发生次数占地震总数的90%。
(2)火山地震:火山喷发时由于气体的冲击力所引起的地震。
这种地震的强度较小,发生次数占地震总数的7%。
(3)陷落地震:在石灰岩地区,岩石被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一旦上覆岩石的重量超过岩石的支撑能力,地表塌陷,引起地震。
占地震总数的3%。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大洋海岭地震带(主要呈线状分布于各大洋的接近中部)三、地质构造及其地貌特征(一) 水平构造与方山地貌1、水平构造:定义: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岩层未发生明显变形。
原因:受内力地质作用扰动较小,或岩层呈整体上升或下降运动。
2、方山地貌:在水平岩层地区,如果地壳大面积上升,可形成构造高原和构造台地,经流水长期侵蚀切割后,可形成面积大小不一彼此孤立的高地,称为方山。
规模较小的叫桌状山。
方山地貌特征:顶部常由坚硬岩层组成,地形面与岩层面一致;坡折线明显。
典型方山地貌——丹霞地貌:在红色石英砂岩组成的水平岩层或单斜构造地区,经流水沿垂直节理强烈侵蚀后,造成陡崖和峡谷,峡谷与峡谷之间常形成孤立的石峰、石柱或城堡状的地貌形态。
这种地貌以广东仁化的丹霞山最为典型。
(二)单斜构造与单斜构造地貌▲1、单斜构造定义:一个地区的一系列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而岩层的倾角较小(小于25度)。
成因:(1)位于褶曲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2)地层不等量抬升;(3)沉积基面倾斜,如大陆架沉积。
补充:岩层产状三要素(1)、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它标志着岩层的延伸方向。
(2)、倾向:岩层的倾斜方向。
与走向垂直。
(3)、倾角:岩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单斜构造地貌:单斜岩层形成的山地,在地貌形态上常表现为两坡不对称的单面山。
顺岩层倾向的一坡缓而长,其坡度受岩层倾角控制,称为顺向坡(或后坡);与岩层倾向相反的一坡陡而短,称为逆向坡(或前坡)。
因此,单面山两侧的等高线疏密变化呈现明显的不对称。
(三)褶皱构造与褶皱山地地貌1、褶皱构造:水平方向的挤压力,波状弯曲.褶皱是岩层的弯曲,岩层的单个弯曲称为褶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