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河道变迁
河道变迁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
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
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
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
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
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战国筑堤以前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
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
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
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过雄县、霸县一线,到今天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今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
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但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
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
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②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2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那么黄河是怎么变化的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黄河变化历程,欢迎阅读。
黄河变化原因:河道变迁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帝5年。
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
但在改道后,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最近因为风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之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黄河变化原因:气温转寒,暴雨集中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黄河变化原因:人口迅速增长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黄河的变迁
黄河的变迁历史时期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温状况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
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在3000多年的时间内决口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
在先秦时期,黄河主要在今天津附近进入渤海,为北流时期;在汉唐时期,黄河主流在进山东入渤海,为东流时期;南宋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夺淮从今江苏入黄海,为南流时期;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恢复了东流,结束了700多年黄河由淮河入海的历史。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沼比现在多得多,但历史时期多数湖沼是由大变小,乃至淤灭,如圃田泽、孟渚泽、菏泽、雷夏泽、巨野泽、大陆泽等。
但随着黄河的改道,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湖泊,如南四湖、洪泽湖等。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河湖演变既有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因素的制约,也有认为的作用。
总的来说,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日趋干燥,是地表水总体减少时一个重要原因,而人类无节制地用水加重了水资源的缺乏,黄河断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历史时期长江的河湖地貌变化也很大,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变化最明显,影响甚大。
古代的云梦是指包括今湖北东南大部分的狩猎区,而云梦泽只是其中的湖沼地貌部分,占据着今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
唐宋时期荆江统一河床形成后,云梦泽瓦解。
由于各种原因使荆江河道的河曲高度发育,使得洪水灾害的频率更高和强度更大。
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湖泊变化显著,一方面洞庭湖从新石器时代的平原景观演变成为明代“方八九百里”的大湖,而鄱阳湖则是从新世中期的古彭蠡泽演变成为今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从近5000年来中国主要江河水温便前来看,总的趋势是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这既表现在黄河及其支流上,也表现在长江的一些支流上。
同时,西北内陆的塔里木河等一些河流总的来看是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因此多缩小而干涸消失。
造成这种现象既有自然内部变化的不可回归和不可逆转的因素,也有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因。
自公元前2000 年以来的4 000 年中,黄河下游有两个泛流区(徐福龄,1996) :1) 从“禹王故道”到唐宋时期的河道,均在华北平原摆动,注入渤海,约有3 000 多年;2)1128—1855 年,黄河河道在黄淮平原摆动,注入黄海,约有700 多年。
历代黄河下游变迁史
历代黄河下游变迁史数据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黄河下游黄河桃花峪⾄⼊海⼝为下游。
流域⾯积2.3万平⽅公⾥,仅占全流域⾯积的3%,河道长785.6公⾥,落差94⽶,⽐降上陡下缓。
下游河道横贯华北平原,绝⼤部分河段靠堤防约束。
河道总⾯积4240平⽅公⾥。
由于⼤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河床⾼出背河地⾯3~5⽶,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岗附近⾼出10⽶,是世界上出名的“地上悬河”,成为淮河、海河⽔系的分⽔岭。
由于黄河将⼤量泥沙输送到河⼝地区,⼤部分淤在滨海地带,填海造陆,塑造了黄河三⾓洲。
随着黄河⼊海⼝的淤积——延伸——摆动,⼊海流路随之改道变迁。
历史上利津以下河道多次改道,建国年后曾经三次有计划的⼈⼯改道,河⼝段河道长也不断变化。
20世纪90年代黄河河⼝⼊海流路,是1976年⼈⼯改道流经清⽔沟后逐步淤积塑造的新河道。
历史改道⾃先秦⾄北宋,黄河⼀直是北流⼊渤海(北宋曾两次夺淮⼊黄海,但很快堵⼝重归原来河道),但河道有过⼏次重⼤变迁,⼀次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在黎阳决⼝,偏离禹河故道,由黄骅以北⼊海(之前的黄河⼊海⼝在天津附近)。
⼀次是始建国三年(11年)在魏郡决⼝,由千乘郡⼊海。
此后这条河道稳定了千余年未变。
唐末五代由于藩镇割据加上战乱,黄河下游堤防⽼化,淤积严重,河患频繁。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在澶州横陇埽(今河南濮阳)决⼝,之前也有过多次决⼝,但北宋都⽴即堵塞了决⼝。
但横陇埽这⼀次决⼝后,宋仁宗下令“权停修决河”,于是形成了“横陇故道”。
但由于黄河分成数股⼊海,⽔势变弱,因此易于淤积,在北宋年间曾多次改道。
绍圣元年(1094年)北宋朝廷终于下决⼼堵塞北流,让黄河全部东流。
但五年后黄河便在内黄决⼝,⼜向北冲出了⼀条新河道,⾃乾宁军附近⼊海。
此后直⾄北宋灭亡,河道没有发⽣⼤的变化。
南宋建炎⼆年(1128年),宋朝东京府汴梁守将杜充为阻⽌⾦兵南下,在滑州(今河南滑县)的李固渡⼈为决开黄河堤防,黄河⾃泗⽔⼊淮河,然后夺淮⼊海。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
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
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
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
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九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入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公里。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曾北达海河,南抵淮河。
黄河下游变迁及泛决改道的几点认识:
从新石器时代以降至12世纪20年代(宋金之际),黄河下游绝大部分时间流经太行山以东、泰山山脉以北的河北平原由渤海湾西岸入海。
12世界开始河道离开了河北平原,向东南流经黄淮平原合淮入海,前后约700余年。
先是流经黄淮平原北部,以后河道逐渐南摆,至13世纪已达到了豫西山地的东缘,至此黄河下游河道已在华北大平原上扫射了一遍,直到16世纪中叶,河道大致固定在今废黄河一线又经过约300年,至19世纪中叶,又折向东北流,至渤海湾西岸入海。
历史上黄河泛决改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游水土流失和下游防御不力。
西汉时代河患频繁,与中游地区扩大农耕、水土流失加剧有关。
东汉以后黄河下游有将近8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这是中游地区返耕还牧、水土流失相对减弱的结果。
唐宋以后,中游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河患也愈演愈烈。
明清时期,除了潘季驯、靳辅时代因下游河道加强了防治,河患有所稍息外,总得趋势,仍然是日益严重。
新中国成立
以来,对黄河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治理,包括中游水土保持,下游淤固提防、加强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
60多年没出事故,就是明证。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中上游气候干旱,降水减少,下游因来水减少甚至断流,影响了下游地区的生产和生活。
同时由于来水减少,泥沙停滞,淤积严重,黄河决溢隐患仍未根本上消除。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
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
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
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
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论述古代黄河的历次大改道,黄河在哪入海,哪的海岸线就向外涨
论述古代黄河的历次大改道,黄河在哪入海,哪的海岸线就向外涨黄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孕育着浩瀚的民族文化,然这条母亲河却以善淤著称而决口改道频繁。
据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始,黄河决口近1600次,较大的改道达26次,真可谓“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河道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先秦时黄河单一固定河道的形成先秦时期,因无提防束缚,古黄河下游在平原沃野间自由的迁徙漫流,遂形成多股河道,即“北播为九河”。
《山海经·山经》和《尚书·禹贡》可谓最早记载黄河古河道的古代文献,其记载的河道分别称《山经》河和《禹贡》河。
两者在今衡水深州市附近分道而流,《禹贡》河折向东,经今沧州市青县后入海。
而《山经》河应为“北播为九河”中最北的一支徒骇河,在今天津市区南入海。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首次大改道,即自宿胥口夺河东徙。
黄河河床淤高,又无堤坝护佑,每遇汛期免不了漫溢泛滥。
故战国时,各国为保疆域纷纷营建防河大堤,即“堤防之作,近起战国”。
自此黄河有了单一固定河道,《山经》河、《禹贡》河等岔流渐次消失,专走自宿胥口改道的《汉志》河(因《汉书·地理志》记载其河道故名)而结束了多股分流的局面。
此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汉末期。
东汉王景治河后的安流期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今河南濮阳西北),泛清河以东数郡”。
因经久不予堵塞,河患愈演愈烈,肆虐汴渠、济水间长达近六十载。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奉诏征发数十万工整治河患,自荥阳东(郑州西北)到千乘海口筑黄河堤千余里。
王景勘测地势,截弯取直,加固险要堤岸,疏浚淤积河段。
自此黄河决溢渐少,进入安流期,800余年没有改道。
五代时黄河决溢频率显著增加,而藩镇的割据混战,甚至以水代兵,更使河患愈演愈烈。
五代53年历史(907至960年),共18年有决溢的记载,即平均3年就会有一次河患发生。
北宋时的剧烈变迁——人为强制东流北宋时黄河河道的变迁可谓创纪录的频繁剧烈,168年间竟决溢89次,黄河渐成大患。
论述题:简要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过程
论述题:简要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过程简要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过程?从先秦时期到20世纪中叶约3000年的时间里,黄河下游决口达1500多次,重要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比较大的有六次。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可分为八个时期:(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
这条河自宿胥口以下北流,至今巨鹿县东北流,走漳水水道,北过大陆泽,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即史书记载的“禹贡大河”;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
经过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较长时期内固定下来,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今河南省滑县东北)后从汉章武县(今黄骅市)东入海,史称“大河故渎”。
(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11-1047)。
莽始建国3年(11)黄河发生第二次改道,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承(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1048-1127)。
北宋庆历8年(1048)黄河发生第三次大改道,黄河在檀州商胡埽(sào)(今濮阳市东昌湖集)决口,经一条至今天津入海,为黄河的北流;嘉?5年(1060)黄河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在冀、鲁之间入海,称二股河,为黄河的东流。
(5)金代黄河河道(1128-13世纪中叶)。
南宋建炎2年(1128)年冬,人为决河李固渡,使黄河由泗入淮入黄海。
从此黄河不再东北流向渤海,改为东南流入淮泗。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道。
(6)元代至明初河道(13世纪中叶-1390)。
元至元23年(1286)黄河在原武等地决口15处,黄河在原武或阳武境内分成3股,一股由徐州入泗,大致为古汴水河道;一股由颖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
至此,黄河下游自太行山东麓至黄淮平原西缘的华北平原上绕了一圈。
这算是黄河历史上的第五次改道。
黄河河道变迁
第一次重大改道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
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
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
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第三次重大改道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
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1 . 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2 . 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3 . 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第四次重大改道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
(4/10)•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
(6/10)•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第五次重大改道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
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 夺濉入淮。
2.夺汴入淮。
3. 夺涡入淮。
4.夺颍入淮。
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邹逸麟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2007-05-29邹逸麟载《椿庐史地论稿》点击: 365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邹逸麟载《椿庐史地论稿》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干流全长为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在中游流经一片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
黄土结构疏松,易受侵蚀,又因中游地区雨量集中,自然植被破坏,每年夏秋暴雨季节,水土流失严重,各条支流将大量泥沙汇集到黄河里,随着水流带至下游。
据近年秦厂站实测资料,每年输送到下游的泥沙有16亿吨,其中大约有12亿吨输送入海,4亿吨沉积在河床上,日积月累,使河床抬高,成为“悬河”。
今天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高出地面3米—5米,最高处竟达10米,成为海河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
洪水来时对下游河道威胁很大。
历史时期黄河的水沙条件和今天基本相同。
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技术,黄河曾长期发生决溢和改道。
据粗略统计,新中国成立以前三、四千年内,黄河下游的决-口泛滥达一千五六百次之多,河道曾多次作较大幅度的改道,洪水波及的范围北达天津、南抵苏皖,包括今天的黄淮海平原,纵横25万平方公里。
因此,历史上黄河曾以“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闻名于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中华民族活动的中心。
几千年来黄河在这块土地上的决溢改道,引起了这座历史舞台地理面貌的巨大变化,从而严重影响了下游地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因而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与黄河流域的社会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概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不仅次数频繁,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今据河道的主要流向,大体可分成四个时期:(1)春秋战国时代至北宋末年由渤海湾人海时期;(2)从金元至明嘉靖后期下游河道分成数股汇淮入海时期;(3)明嘉靖后期至清咸丰四年(1854)下游河道单股会淮入海时期;(4)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由山东利津入海时期。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历史地理黄河改道
黄河由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 各诸侯国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大量地修筑黄河堤 防以抵御洪水,大陆泽产生严重淤积,不断抬高的洪水 水位使得黄河经常发生满溢或溃决。特别是北面的淤高 不断增加,使黄河河道有了持续南向迁移的趋势。《汉 书·沟洫志》中记载:“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 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也被称为“周宿胥口河迁。 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luò)川,右经滑台城(滑 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
《山海经》中以昆仑为坐标记述了黄河经禹治理 后的流路,“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 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东”《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 至于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 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 同为逆河入于海”(自积石山导河,曲折流至山、 陕交界的龙门,南到华山的北面,再向东经过洛 河转弯处,达到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流入大 陆泽,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然后注入渤海)。
பைடு நூலகம்
1、根本原因:黄河搬运堆积泥沙形成的堆积地貌是决 口的根本原因。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 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洪水期淤滩, 枯水期淤积河槽,长期以往河床抬升。黄河水少沙多, 水沙严重失调是黄河问题的症结。 2、气候环境因素:黄河流域全年降水的70%都集中在夏 秋,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形成暴涨 暴落,极易冲坏河堤。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侵蚀中自然侵 蚀占70%,而人类加速侵占只占30%,这就是说自然地 貌、土壤和气候环境是造成黄土高原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下流既淤,必决上流,终于在庆历八年发生了商胡 决口改道。这一次大河径直向东北方向分流,经河 北大名至滨州入海,黄河自此离开行水千年的东汉 河道(京东故道),形成了所谓的“横陇河道”。 “京东故道”和“横陇河道”基本上被归入“东流” 的范畴。庆历八年(1048年),在濮阳的横陇决口 点上游商胡县发生决口,决口形成的新河道进一步 向北摆动,经大名至乾宁军(今沧州北,宋时与辽 国交界)入海,其所经行的路线称“北流”。
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
1850年以前磴
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
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目前已成为后套灌区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
1500余次,较
20多次。近年来,地理和考古学者运用现代多
一、禹河
夏、商、周时代,黄河下游河道呈自然状态,低洼处有
1297~1397年的百年间,以荥泽为顶点向东成扇形泛
50年。此后自北向南摆亦50年。最
六、明清黄河
自明成祖迁都北京,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
采淮。百余年间有时分流
1496~1566年,北岸修筑太行堤,南岸大堤也得以加
先是黄河南移人涡、入淮,后又渐北移,至徐州入运。
1860年),张秋以东至利津筑有民埝。光绪元年(1875
,开始修官堤,历时10年,新河堤防陆续建立起来。铜
民国年间河南黄河决溢渐多。1938年6
年之久。抗战胜利后,1947年3月15日将花园口口门堵
1234年由杞县分为三支,以入涡一
三流并行约60余年,至1297年主流北移,北支
1297~1320年间黄河自颍、涡北移,
1320~1342年间开封至
1343~1349年黄河连决白茅堤,水灾遍及豫东、鲁西
1351年
30
30里,转东南经曹县西之白茅、
30里,再东经单县南、夏邑北,再东经砀
40里),又东经萧县、徐州北,
长1000多里。对防御黄河向南泛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下游河道称东汉故道,流路自今濮阳西南西
四、北宋黄河
宋前期大致维持东汉以来的河道,称京东故道。后期河
1048年河决商胡,改道北流,新河夺
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
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一、黄河之名的由来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从史前旧石器考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存,孕育出了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
黄河之名由来已久,但从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古人在命名河流时习惯称其为“XX水”。
黄河也是一样,本来名为“河水”,在与其他地名或河流并称时有时也简作“河”。
黄河之名的最早出现是在西汉初年。
《史记》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有“使黄河如带”的记载。
从此以后,“黄河”之名在历史文献中时有出现。
大约到了唐代,黄河的名称普遍沿用起来,史书在讲到这条河流时也经常是“河水”与“黄河”并用。
黄河的名称由何而来?这还得从这条河的水文性质来解释。
在我国北方有一片广阔的黄土高原,地跨青、宁、甘、陕、蒙、晋、豫七省区,面积占有整个黄河流域的近一半。
黄土高原早在地质时期就已经形成,由于地面覆盖有数米到十数十不等的黄土,所以今人将其称为“黄土高原”。
黄土质地干燥疏松,在没有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极容易在流水侵蚀和风力的作用下大量流失到黄河中,致使河水变得混浊。
黄河中夹杂着从黄土高原上流失下来的泥沙,这是人类在这里生活后才逐步形成的现象,其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战国策·燕策》:“齐有清济(济水)、浊河。
”到了西汉时,黄河中的泥沙含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汉书》卷29《沟洫志》记载:“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河水也因此而变成黄色,黄河之名即由此而来。
二、历史上的黄河的改道黄河是一条母亲河,但同时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尤其是在下游地区。
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的溃决泛滥和改道曾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无尽的苦难。
黄河的上中游行进于高原峡谷中,水流急迫,河谷深切,泥沙难以存积。
因此,古今河道没有多大变化。
黄河的溃决和改道只是发生在孟津以下的下游平原地区。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 (3)明前期黄河
1297~1397年的百年间,以荥泽为顶 点向东成扇形泛滥,主流自南向北摆约50 年。 此后自北向南摆亦50年。最北流路在 今黄河一带,最南流路夺颍入淮。
•
十六年,总督河道。明年,黄水暴涨, 冲入夏镇,坏田庐,居民多溺死。季驯复 筑塞之。 • --------《明史》
(四)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由山东 利津入海时期
• •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后,数股漫流, 其中一支出东明北经濮阳、范县,至张秋 穿运入大清河,于利津牡蛎嘴人海,后逐 渐形成今黄河河道。
• (2)第一次大改道
• 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在黎阳宿 胥口决徙,主流由北流改向偏东北流,经 今濮阳、大名、冠县、临清、平原、沧州 等地于黄骅入海。
• (3)西汉黄河成为地上悬河 • (4)第二次大改道 •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河水大决 魏郡元城,泛滥冀、鲁、豫、皖、苏等地 将近60年,造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 (2)北宋第三次大改道 • 宋前期大致维持东汉以来的河道,后期 河道淤高,险象丛生。 • 1048年河决商胡,改道北流,新河夺 永济渠至今天津东入海,时称北流 。 • 1060年黄河自大名决口东流,自沧州 境入海,时称东流 。 • 治理黄河,北流与东流之争出现。
(二)金元至明嘉靖后期下游河道 分成数股夺淮入海时期
• 3、黄河河段分布《黄河大辞典》 • 上游:青藏高原三江源——内蒙古托克托 县河口镇 • 中游: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河南荥 阳市桃花峪为黄河中游(中学地理课本表 述为旧孟津即洛阳孟津县) • 下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入海口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据文献记载,有史以来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的黄淮海大平原上留下了其变迁的历史痕迹(如题头图)。
笔者借鉴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①,史海钩沉,勾勒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大体情形,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了解相关史实,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1.先秦西汉时期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
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三条(以下简称《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
三河皆北流入海。
“堤防之作,近起战国。
壅防百川,各以自利。
”②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泛滥。
战国中期筑堤以后,《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河口在今黄骅附近,这是历史上黄河河口第一次大的变迁。
此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西汉时,黄河决溢11次,主要是在中后期。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入淮,这是西汉最著名的一次决溢,历时20余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才堵塞回归故道。
其后,黄河多有决溢。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上决口,久不堵塞,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直到东汉王景治河,才结束这种局面。
2.东汉至隋唐五代时期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因势利导,筑起了西自荥阳(今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滨州市蒲城)海口的大堤,黄河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由利津附近入海。
这种状况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末没有变化,史称此为东汉河道。
从王景治河迄唐末,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无重大变迁,决溢较少。
黄河在这一时期的安流,除王景治河的作用外,主要是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滥垦滥伐的现象大为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a
1
总体概述
•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的河流,但是在漫长 的人类历史时期,黄河的含沙量并不总是呈上升 趋势,而是随着中游黄土高原地带的水土流失情 况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往往与气候,降水和 人类经营方式有联系。使下游河道的决溢,改道 时缓时剧。这又与下游河道的防治有密切关系。 总的情况是宋金以后,决溢改道加剧,据粗略统 计,鉴于本世纪50年代以前历史记载的决口泛滥 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对中国黄 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a
2
(一)新石器时代------战国以前
(公元前四世纪以前)
• 黄河未筑堤防,平原地区的河道无约束,漫流改徙无定。影响华北平原地区 人类生活。
• 《禹贡》、《山海经》(北山经)所记大河下游河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 行山东麓北流,至今河北深县别流为二支。
• (1)《山经》所载大河继续北流至雄县西南,与永定河冲积扇南缘相会,折 东经霸县,天津以南入海,;
a
9
王景治河
• 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议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见王景,询问治水地理形 势和便利条件。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应答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 (他)。又由于他曾经治理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
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终于征 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 从荥阳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王景于是测量地 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断大沟深 涧,在要害之处(筑起堤坝),又疏通引导阻塞 积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闸,使得水流能 够来回灌注,不再有溃决之害。虽然王景节约工程费用,
• 黄河北流的位置受太行山前断裂构造的制约,也受到发源于太行山的诸条自 然河流下游冲积扇的影响,在冲积扇缘和大河自然堤之间形成凹陷洼地,常 年积水而成湖泊。
黄河古道之历史变迁
黄河古道之历史变迁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为南岸⼭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西⽽东的⽅向发⽣很⼩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点五公⾥,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点五公⾥,可见这⼀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公⾥。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华北平原,才有改变⽅向的⼤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把摺扇的扇⾻,多⾄数⼗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的分布北⾄海河,南⾄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的影响。
据⽂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泛滥达⼀千五百九⼗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重要的改道⼆⼗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提出五⼤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厢决⼝改道,加上⼀徙,统称“六⼤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春秋时期:西周时期,黄河下游流经当年夏禹治⽔时期所治理的“禹河故道”。
战国初期:见于先秦⽂献⽽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河”,根据《禹贡·导⽔》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于⼤伾;北过降⽔,⾄于⼤陆;⼜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于海”。
“洛汭”为洛⽔⼊河处,“⼤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东过洛汭后,⾃今河南荥阳⼴武⼭北麓东北流,⾄今浚县西南⼤伾⼭西古宿胥⼝,然后沿着太⾏⼭东麓北⾏。
“降⽔”即漳⽔,“⼤陆”指⼤陆泽。
说明⼤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另⼀条见于先秦⽂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经⼤河”,由于《⼭经》中不见关于河⽔径流的记载,⼀直为世⼈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经·北次三经》所载⼊河诸⽔,与《汉书·地理志》、《⽔经注》所载的河北⽔道相印证,发现“禹贡⼤河”流⾄今河北深县后,“⼭经⼤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北流⾄今蠡县南,会合泒⽔、滱⽔后,继续北流⾄今清苑县折⽽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今天津市东北⼊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据文献记载,有史以来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的黄淮海大平原上留下了其变迁的历史痕迹(如题头图)。
笔者借鉴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①,史海钩沉,勾勒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大体情形,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了解相关史实,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1.先秦西汉时期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
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三条(以下简称《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
三河皆北流入海。
“堤防之作,近起战国。
壅防百川,各以自利。
”②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泛滥。
战国中期筑堤以后,《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河口在今黄骅附近,这是历史上黄河河口第一次大的变迁。
此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西汉时,黄河决溢11次,主要是在中后期。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入淮,这是西汉最著名的一次决溢,历时20余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才堵塞回归故道。
其后,黄河多有决溢。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上决口,久不堵塞,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直到东汉王景治河,才结束这种局面。
2.东汉至隋唐五代时期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因势利导,筑起了西自荥阳(今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滨州市蒲城)海口的大堤,黄河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由利津附近入海。
这种状况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末没有变化,史称此为东汉河道。
从王景治河迄唐末,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无重大变迁,决溢较少。
黄河在这一时期的安流,除王景治河的作用外,主要是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滥垦滥伐的现象大为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
唐末五代“汴晋之争”时,为了对付沙陀族的骑兵,朱温及其部下曾三次决河,以水代兵。
此后,这些决口经常为患。
3.北宋时期北宋承五代之后,黄河河道变迁不断,决徙频繁,大大超越前代。
北宋期间,黄河河道变迁大致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
前期(960~1034年):黄河下游河道大致和隋唐五代相同,史称“京东故道”。
这一时期,河患相当严重,决溢较为频繁。
黄河除决泛合御河(今南运河)北流到天津附近入渤海外,还决泛南流夺淮入海,不过这些决泛为时大都不长,就被堵塞。
只有天禧三年(1019年)、四年在滑州(治所在今滑县东)西北的再次决泛,为时较长,直到天圣五年(1027年)才堵塞,使黄河重归原来的河道。
中期(1034~1048年):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在澶州横陇埽(今濮阳东北)决口,形成一条新的河道,史称“横陇故道”。
这条河道大致自今清丰县东南“京东故道”分出,东北至沾化县北境入海。
不久,河口就严重淤积,后来发展到整个河道淤积抬高,终于出现商胡大决。
后期(1048~1127年):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在今濮阳东)决口,向北改道,形成“北流”,在泥沽(今天津市东南)入海。
嘉 五年(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今南乐西)决口,向东分出一支,形成“东流”,亦称二股河,在无棣北入海。
此后,宋朝统治阶级内部就黄河是北流还是东流的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议,长达数十年之久。
以自然条件而论,北流较为顺应河势。
从防御契丹的角度出发,黄河北流,流入契丹境和淤塞北宋边境上的塘泊,均带来不利因素,即所谓“失中国之险,为契丹之利”③。
熙宁二年(1069年),为实现全河东流,堵塞北流,使河水尽归二股河入海。
黄河单独东流入海持续了11年,又于元丰四年(1081年)在澶州小吴埽(今濮阳西南)决口,北流至天津西入海。
元祐八元(1093年)又一次人为挽河东流,但没有几年,又于元符二年(1099年)在内黄决口,主流仍走小吴埽北流故道,东流尽绝,惟北流独好。
4.金元时期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宋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县李固渡(今滑县西南)以西决河东流,经豫鲁之间,由泗入淮。
这是黄河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此以前,黄河虽也曾由泗入淮,但为时较短,而此后南泛入淮却长达720余年。
建炎决河之后,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
大定八年(1168年),河决李固渡,于单县附近分流,“南流”(于徐州与旧河合,经邳州入淮)夺全河十分之六,“北流”占十分之四,开始了两道分流。
此后,大定十一年和大定二十年,黄河先后决原武县(今原阳原武镇)王村和卫州(今卫辉)及延津京东埽。
至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年),黄河下游合为一股,自新乡折向东流,经徐州、邳州,由泗入淮。
蒙古对金、宋战争中,黄河曾两次人为决口,天兴元年(1232年)和天兴三年,蒙古军先后在凤池口(今南丘西北)和寸金淀决河攻城。
在此以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却夺涡、颍入淮,这是一次大的变迁。
大德元年(1279年),河决杞县蒲口,至徐州汇泗水入淮。
此后,黄河继续北移。
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白茅口(在今曹县西北)决口,主流北徙,沿入会通运河,延袤济南、河间。
至正十一年,贾鲁治河,采用疏、浚、塞三法、堵塞北流,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贾鲁河。
这条河道的新道自黄陵冈(今兰考县东)向东南,于徐州入泗水,循泗入淮。
5.明清时期元代虽然南北大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
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一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而徐州南至清口(今淮阴西)一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干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首先得考虑保运。
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保护祖陵,矛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工上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至明中叶黄河河道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干流,变迁极为紊乱。
黄河多沙,多支分流,“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结果造成分流诸道纷纷淤塞,并因“南行故道淤塞,惟北趋渐不可遏” ④,具体表现为入运口的不断北移。
万历年间(1573~1619),潘季驯采用“束水攻沙”的办法治河,当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他的治河只局限于河南以下的黄河下游,未治理中游,单靠“束水攻沙”,亦不可能将泥沙全部输送入海,时日稍久,河床依然淤高,决溢仍不能避免,但河道却从此基本上固定下来。
清代和明代一样,漕粮仰给于江南,因此治河仍以保运为主。
清朝前期对治河相当重视,黄河未发生大的变迁,只有局部的改道。
清朝后期,经济衰退,河政腐败,黄河失于治理。
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大决,当时正值清朝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军起义,无力堵塞,遂造成黄河北徙改道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结束了黄河由淮入海的历史。
自咸丰改道至同治末(1874年),黄河呈漫流状况,自长垣兰通集下分为二股三支,其中一支至张秋入大清河,即为后来黄河正流。
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十年,两岸大堤建立,新的河道初步形成。
这条河道大体上就是现在黄河的河道。
清末至解放前河患仍不断发生。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企图利用洪水阻止日军西进,挖开花园口大堤,黄河向东南泛滥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洪水沿淮泻入洪泽、高邮诸湖,汇入长江,直到1947年3月才在花园口堵口,复归故道。
此次决口的受灾面积达54000平方公里,死亡失踪多达89万人,历时9年半,所致灾害之严重,为黄河史所罕见。
对黄河下游来说,也是一次较大的变迁。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基本特点依据黄河流经的地域和入海口,可将其下游河道变迁划分为北流、东流和南流。
北流指黄河下游河道经河北平原于渤海湾西岸入海,同海河水系混而为一。
北流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的上限据文献记载可考为春秋战国,甚至还可以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下限为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
这一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主要有《山经》河、《禹贡》河和《汉志》河。
后期为北宋后期(1048~1128年)。
期间黄河下游曾三次北流,分别发生在公元1048~1069年,1081~1094年,1099~1128年。
从北流区两期河道看,前期三条河道在平面上依次从山前冲积扇前缘向滨海迁移,在流向上由北向东北作扇面转移,后期与前期相反,在平面上呈反方向移动。
东流是指黄河下游经古济、漯流域,后至大清河流域入渤海。
东流也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至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这一时期出现了黄河历史上经流最久的东汉河道。
后期为清咸丰五年(1855年)至今,此为现黄河下游河道。
东流区两期河道在平面上的分布特点是两条河道基本平行,前期河道较后期河道偏北。
南流是指黄河下游南流入淮注入黄海,时间为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咸丰五年。
金初,黄河开始南流,金、元到明朝前期,黄河干流长期摆动在汴、濉、涡、颍诸水之间,呈多股分流之势,直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以后,才“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⑤。
黄河由此演变为单股汇淮入海。
明朝后期,潘季驯治河,在下游两岸高筑堤防,借以“束水攻沙”,河道基本上固定下来。
元明时河道已有向北摆动的趋势,只是由于人为筑堤,才制止这种摆动,但最终还是控制不住北流趋势,终于出现了咸丰五年的铜瓦厢决口,从而结束了黄河下游720多年南流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东流由渤海湾入海的状态。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在地域变化上有如下的特点:(1)黄河下游河道基本上为北流、东流和南流三种形式,变迁的范围,北不出海河,南不出颍河和淮河。
(2)在上述范围内,河道变迁的空间顺序基本上表现为自东北转为东偏北,再转为东,由东再向东南,作扇状扩展,其摆动顶点,在桃花峪一带;这种扇面摆动大致在13世纪末完成后,河流又转而由南向东南,再转向东,呈由东向北的趋势。
(3)从经流时间来看,北流最长,持续约2000年,其中见于史籍记载的约800年;东流次之,持续约1200年;南流最短,约700年。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主要原因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从人为因素看,黄河中下游地区曾是农业发达地区,不少朝代在此建都,大量砍伐树木;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的森林和草地也被垦辟成田。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甚至呈现出一片“耕者益力,四海为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的景象。
这种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索取的后果,便使后代子孙们遭受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水土流失,环境恶化。
从自然因素看,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耐冲性很差,遇水容易变成流泥。
西汉时黄河就有“一石水而六斗泥”之称。
黄河流域受东亚季风的影响,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容易发生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