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大道之行也》复习教学案

《大道之行也》复习教学案

《大道之行也》复习教学案一、文学常识:1、《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运是《礼记》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题目中的"大道"指。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是由西汉(朝代)的戴圣(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全书共有49 篇。

2、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简称:)。

“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论语》《孟子》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的统称。

其中《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个篇章。

3、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时期鲁国人,著名的家、家。

二、单字解释【参考课堂笔记和课件】、全文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三、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词类活用:(1)不独子其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 )(2)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的意动用法, )(3)选贤与能 (形容词作名词, )(4)谋闭而不兴 ( 动词用作名词, )(5)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形容词作名词, )(6)盗窃乱贼而不作 (动词用作名词, )五、一词多义:1、修(1)讲信修睦:(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为(1)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2)天下为公:(3)不必为己3、能(1)选贤与能:(2)能以径寸之木:4、分(1)男有分:(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5、闭(1)谋闭而不兴:(2)故外户而不闭:6、归(1)女有归:(2)归来见天子:7、亲(1)故人不独亲其亲:(2)其亲:8、谓(1)是谓大同:(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9、兴(1)谋闭而不兴:(2)水波不兴:10、独(1)矜寡孤独废疾者:(2)故人不独亲其亲:11、故(1)是故谋闭而不兴:(2)故外户而不闭:12、乱(1)盗窃乱贼而不作:(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13、子(1)不独子其子:(2)不独子其子 :14、于(1)货恶其弃于地: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六、古今异义:古义今义1、矜、寡、孤、独:古义:一个词,独自一人、孤单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复习学案学习目标会写一些重要的词语。

2知道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请选择正确的注音。

①选贤与能AǔBǔ②矜、寡、孤、独AguānBīn③男有分AfēnBfèn④货恶其弃于地AèBù2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其亲()④不独子其子()⑤矜、寡、孤、独()()()()⑥废疾()⑦男有分()⑧女有归()3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道之行也》选自《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家经典之一,西汉________________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题目中的“大道”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原文填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内文段阅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复习教案

《大道之行也》复习教案

《大道之行也》复习教案一、了解作品: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二、解释词语:1、大道2、行:施行。

3.与 4. 修:5.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6. 矜,寡,孤,独,废疾,7.分,8.归9.恶(wù),藏于:在。

11.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12.闭,杜绝。

兴,发生。

13.乱,贼,作,14.〔外户〕泛指大门。

15.〔闭〕用门闩插门。

16.〔大同〕17、故:所以。

18、独:单独。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四、理解课文内容:1、按原文填空: 1)、对大唐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的句子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

2、问答题:1). 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政权(或者包括社会财富)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有三条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就是说,有。

《桃花源记》其实就是“大同”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体现出文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问答题集锦《桃花源记》1、《桃花源记》所描绘的社会到底存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社会呢?——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2、文章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大道之行也教与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某某社会的特征。

2、理清层次;背诵课文。

3、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重点与难点:【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某某”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2、体会本文气势强盛的语言特点。

教与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练习法。

第一课时教与学要点:1、读懂课文,初步理解文意。

2、理解文中常考字词。

教与学过程:一、作者、作品背景:见《金榜行动》二、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字音与(jǔ)矜(guān)分(fèn)恶(wù)2、读准句子停顿。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三、入课学习、合作交流1、结合常考字词注释表,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四、展示、评议五、课后作业1、完成《金榜行动》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教与学要点:1、读懂课文,感知文意。

2、研读课文,探究内容。

教与学过程:一、前测入课你如何理解下面四个名词概念?大道:某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二、研习内容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某某”(“某某”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某某”社会的理想的?4、作者所描绘的某某社会的景象是怎样的?(用文句回答后,用现在的话解释)5、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与文中“某某”社会相似的地方?6、文章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你认为哪一个是某某社会的根本特征?为什么?7、文章第二层(“故人不独……不必为己”)是怎样体现某某社会“天下为公”的特征的?8、第三层的开头句“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

“谋闭而不兴”中“闭”读降调。

“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

八年上册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学案

八年上册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学案
行山中无水,隰明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而水③。”乃掘地,遂得水。
[注]①管仲、隰(xí)明: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指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③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下便有水。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从桓公伐孤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家思想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5、总结文章的主旨?
三、合作探究
1、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2、文中的“大同”社会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3、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现实吗?21世纪的中国社பைடு நூலகம்,是“大同”社会吗?
4、请描绘一下你心中的理想社会。
四、拓展延伸
管仲、隰明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白山市第六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
王蓉
小组成员
薛庆彩徐萌
课题
24、《大道之行也》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重要的词语;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三篇

【导语】《⼤道之⾏也》,⼤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答问的著作。

其⼈认为在⼤道施⾏的时候,⼀定能形成⼀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同”社会。

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个美好愿景。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第⼀课时 教学⽬标: 1、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读懂课⽂⼤意,理清课⽂层次。

2、领会本⽂的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读懂全⽂⼤意,积累词语。

2、难点:抓住“天下为公”,领会全⽂内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导⼊(4分钟) ⾸先,⽼师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在我们的唐代,有⼀个商⼈,路过⼀个叫武阳的地⽅,丢掉了他的包袱,所以他很沮丧,很⽣⽓。

他把这件事跟当地的⼈讲,⼀个当地⼈就和他说:“⽼兄,不要着急,你丢的包袱在我们武阳⼀定能找到。

”他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沿路返回,果然,发现那件⾐服还在那⾥,⽽且没有动过的痕迹。

后⼈根据这个故事,归纳了⼀个成语,哪位同学知道这个成语?(路不拾遗) 路不拾遗形容社会风⽓很好。

还有⼀个成语和这个成语的含义很接近,说呀,晚上不⽤关⼤门,也不⽤担⼼⼩偷会偷你家的东西。

这个成语是什么?(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打⼀*。

有谁知道这部*是什么?(提⽰:那是04年热播,由葛优,刘德华,刘若英主演的贺岁⽚)(天下⽆贼)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贼,可以说使我们中国⼏千年来的梦想。

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也提出了⼀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同社会。

⼤同社会完全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贼。

那么,⼤同社会到底是怎样⼀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进选⾃《礼记》的《⼤道之⾏也》(板书:⼤道之⾏也《礼记》) ⼆,课⽂分析 (⼀)作品介绍。

《礼记》,儒家经典之⼀,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答问的著作。

河南省重点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学案

河南省重点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学案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音、义)。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预习导学1、给划线字注音货恶其弃于地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翻译下列句子(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男有分,女有归(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合作探究1、疏通文意。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当堂检测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释词: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睦:)⑵不独子其子。

(子:)⑶矜、寡、孤、独。

(孤:)⑷盗窃乱贼而不作。

(贼:)2、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大道:大同:3、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⑴⑵⑶4、文中哪些句子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5、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句话中的“几乎”可以去掉)B.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画线的两个短语可以互换位置,不影响句意的表达)C.《中国石拱桥》一文说明时采用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从主到次的说明顺序,使全文的说明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D.作者介绍赵州桥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进行的,介绍卢沟桥的顺序则不同于赵州桥。

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白居易曾在此居住十八年余,他经常乘一木舟,从建春门出发,逆流而上,或低吟,或长啸。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4《大道之行也》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4《大道之行也》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4《大道之行也》学案新人教版☆课文导读《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

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矜.(ɡuān)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幼有所长.(zhǎnɡ)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ɡ)二、词语释义大道之行也:大道,言道之广大而不偏私。

行,意谓通达于天下。

幼有所长:按《曲礼》注,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故知十九岁以前通称幼。

有所长,指幼小者皆能长大成人,得到良好的教育。

矜:通“鳏”,老而无妻或丧妻者皆曰矜。

寡:五十岁无夫曰寡,今妇人丧夫皆曰寡。

孤: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者。

独:老而无子曰独。

废疾:谓精神或体力不完全者也。

男有分:男人各尽其责做适当的事,各安其业。

女有归:女人嫁不失时,找到适合人家。

《辞源》:“妇人谓嫁曰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货”指资源,“恶”指讨厌。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力”指包括体力与脑力的劳动力。

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

大同:指理想社会。

三、语句解读1.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矜”通“鳏”2.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为……亲,以为……子,意动用法)故外户..而不闭(从外面,名词作状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老年人,壮年人,形容词作名词)四、作家作品《礼记》是战国到秦汉时期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是儒家经典之一。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即对“礼”的解说。

《礼记》的作者相传为孔子弟子、再传弟子和后学,最后由汉初戴圣编写。

五、背景探视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请划掉加点字的错误注音。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篇1一、预习检测:1、正字音选贤与能〔〕睦〔〕鳏〔〕恶〔〕矜〔原读jīn,在文中读〕幼有所长〔〕男有分〔〕二、学习目的:知识与才能: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设想,把握“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进步朗读和背诵才能,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三、自主学习,互助探究: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3、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矜、寡、孤、独、有分:-废疾者:货恶其弃于地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兴:4、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5、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的?6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四、展示训练,评价推进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

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反思提升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消费的根底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的。

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六、达标测试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xxx2、解释以下句子中的字故人不独亲其亲〔故:〕废疾者〔废疾:〕女有归〔归:〕谋闭而不兴〔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大同〔同:〕故外户而不闭〔闭:〕3、写出以下句子的通假字及其意义。

选贤与能: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是〔〕家经典之一,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大道之行也 复习学案 文言现象+课外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 复习学案 文言现象+课外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复习学案一、解释加粗划线字并翻译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男有分,女有归。

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7.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8.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积累四类难点词1.词类活用:(1)故人不独亲其亲(2)不独子其子2.通假字:(1)选贤与能(2)矜3.古今异义(1)故人不独亲其亲(2)不独子其子(3)是谓大同(4)盗窃乱贼、4.一词多义为天下为公不必为己三、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问今是.何世B.是.谓大同C.安能辨我是.雄雌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2.下列“为”的用法,与“天下为.公”中的“为”相同的一项是()A.不必为己B.不足..为外人道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四、课外文言文阅读郑文贞公①魏徵寝疾,上②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③。

又遣中郎将④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

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⑤,指衡山公主欲以妻⑥其子叔玉。

戊辰⑦,征薨⑧,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⑨,陪葬昭陵⑩,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

”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

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

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上思徵不已。

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1.郑文贞公:魏征在世时被封为郑国公,去世后,朝廷赐谥为“文贞”。

2.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3.道:道路。

4.中郎将:皇家侍卫军中的武官。

5.第:家宅。

6.妻(qī):这里作动词“许配”讲。

7.戊辰:指贞观十七年正月十七日。

8.薨(hōng):公侯之死称薨。

9.羽葆鼓吹:羽葆是用鸟羽装饰的车盖。

鼓吹指鼓吹乐队。

皇家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葬礼的重视,对死去大臣的荣宠。

《大道之行也》复习

《大道之行也》复习

《大道之行也》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流利地背诵课文。

2、积累常见得文言词语。

3、深入领悟先贤关于“大同”社会得基本特征,培养高尚得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背诵课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

难点:了解“大同”社会得基本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与平得大同社会,没有权利得纷争,没有名誉得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得尔虞我诈,社会中得每一个人都与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得社会里生活就是快乐得,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就有对这样社会得描述,在秦汉以前我国得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得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

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礼记》中得大同社会。

这节课复习《大道之行也》。

过渡语:请大家齐读这节课得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1、我能流利地背诵课文。

2、我能自主梳理常见得文言词语。

3、我要深入领悟先贤关于“大同”社会得基本特征,做有高尚道德情操得人。

过渡语: 同学们,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得方向。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自读课文,相信您一定能做得很好!二、先学环节(15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1、借助课下注释或课堂笔记自主积累重要得文言字词,仍有疑惑得圈出来做好标记。

2、在理解各层主要意思得基础上背诵课文,并能够根据提示正确地默写。

(二)自学检测反馈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同桌互相检查并用红笔纠错。

1、文学常识填空《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本书就是_____家经典之一,西汉_____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进行辑录、编纂而成,共_____篇。

大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儒家,戴圣,49,政治上得最高理想)2、给加点字注音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点拨:天下为.公wéi选贤与.能jǔ男有分.fèn货恶.其弃于地wù3、用“/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复习2 5大道之行也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复习2 5大道之行也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
课题
文言文复习
课型
综合
计划课时




知识目标
巩固所学知识,强化整合知识的能力
能力目标
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精选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外文言片断,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强化基础知识,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
能借助课文中学过的文言实词,读懂浅显的课外文言文。
教学过程:一、作业(中考配套练习)讲评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三、实战演练/作业布置(中考配套练习)
1、分典型错例;2)、易错字词及缺失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及修正
二、八年级下古诗文复习:大道之行也
一、重点字词
强化记忆
1、选贤与能
与:通“举”举荐,选拔
2、古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亲:亲人、父母
3、不独子其子
子:以……为子。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职业
5、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憎恶
6、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造反。贼:害人。作:兴起
7、是谓大同
是:这。大同:理想社会
8、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
二、名句翻译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
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
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2021-2021八年级语文上册24大道之行也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2021-2021八年级语文上册24大道之行也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大道之行也》【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2、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

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学习重难点】1、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使用说明】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一、预习点兵(1)《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是之一。

大约是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的答问的著作。

(2)儒家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

“四书”是《》,《》,《》,《》。

“五经”是《》,《》,《》,《》,《》。

2、给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男有分.()货恶.()其弃盗窃.()乱贼.()陶后鲜.有闻()3、阅读注解,掌握文言词语。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大道之行.也()(2)讲信修睦.()(3)不独子其子.()(4)男有分.()(5)女有归.()(6)货恶其弃.于地()(7)力恶.不出于身()(8)外户..()..而不闭()(9)是谓大同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1)选贤与能通:。

(2) 矜寡孤独通:。

二、整体感知(将文章翻译在下面。

)三、研读与赏析。

3、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3、【自主练习】阅读并回答问题。

管宁、华歆(均三国时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拾)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有蓬的华丽车子)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华歆.()掷.()去轩冕..()(2)解释下列词语:锄菜()片金()同席()废书()(3)翻译句子:①宁读如故。

②子非吾友也。

【当堂检测】背诵课文【学习反思和总结】(提示: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写下来。

24 * 大道之行也一、1、(1)礼记.礼运儒家经典著作战国末年或秦汉孔子(2)《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易经》《书》《诗经》《礼经》,《春秋》2、3、略4、(1)施行(2)和睦(3)以……为子(4)职分(5)女子出嫁,归宿(6)扔,丢弃(7)憎恶(8)大门(9)指理想社会5、(1)与——举,选拔 (2)矜——鳏,老而无妻的人二、略三、1、天下为公2、①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孔子的“大同“说的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

5.4大道之行也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

5.4大道之行也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

第24课大道之行也课题:大道之行也课型:自读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重点难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编纂()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故:)⑵废疾者(废疾:)⑶女有归(归:)⑷谋闭而不兴(兴:)⑸盗窃乱贼而不作(作:)⑹故外户而不闭(闭:)⑺大同(同:)3.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

⑵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活动展示:活动一:感情朗读:朗读指导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并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

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

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

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

“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1.自由朗读。

2.小组竞赛。

3.个别展示。

活动二:课文默写(看谁又快又准):《大道之行也》活动三: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2)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4)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24大道之行也_学案

24大道之行也_学案

《大道之行也》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音、义)。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学习重点背诵并默写全文。

三、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2.抓住关键排偶句,领会“大同”社会的特征。

3.查找历史资料,了解“大同”的社会理想的进步意义和当时不可能实现的局限性。

四、学习过程《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一)自查资料,将查到的关于文章背景等资料整理归纳后写下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部分“冲关”练习。

1、给划线字注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天下为()公不必为()己2、认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部分或者你比较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几遍,也可以读给你的同桌或周围的同学听。

注意字音和停顿。

3、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并依次列出需要积累的重点词语,勾画不理解的地方。

重点词语:(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细读课文,探究讨论1、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2、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4、“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1、本文选自《》,是家经典之一,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题目中的“大道”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编纂.()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故:亲:)⑵废疾者(废疾:)⑶女有归(归:)⑷谋闭而不兴(兴:)⑸盗窃乱贼而不作(作:)⑹故外户而不闭(闭:)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八年级语文第5单元24《大道之行也》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第5单元24《大道之行也》学案新人教版

《大道之行也》学习目标: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一、《礼记》简介:1、《礼记》,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

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

二、知识拓展2、四书:《》、《》、《》、《》3、五经:《》、《》、《》、《》、《》三、全文翻译4、预习时借助工具书把疑难的字词记在课本上。

四、整体感知:5、“大同”根本特征:6、“大同”社会特征:①②③五、拓展延伸7、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六、小结: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七、再次朗读课文,试着抓住重点词句背诵。

8、大道之行也,,选与,讲修。

故人,不,使,,,矜、、、、、废疾者皆有所养,男,。

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是故,,故,是谓大同。

八、作业:(一)、背诵全文。

(二)、翻译下面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男有分,女有归。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九、词语积累1.通假字:与:通“举”,推荐。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2.词类活用:亲:以…为亲(意动用法)。

子:以…为子(意动用法)。

外:从外面。

(名词作状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之行也》复习学案
一、解释加粗划线字并翻译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男有分,女有归。

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7.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8.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积累四类难点词
1.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不独子其子
2.通假字:(1)选贤与能(2)矜
3.古今异义(1)故人不独亲其亲(2)不独子其子
(3)是谓大同(4)盗窃乱贼、
4.一词多义为天下为公不必为己
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问今是.何世
B.是.谓大同
C.安能辨我是.雄雌
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2.下列“为”的用法,与“天下为.公”中的“为”相同的一项是()
A.不必为己
B.不足
..为外人道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郑文贞公①魏徵寝疾,上②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③。

又遣中郎将④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

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⑤,指衡山公主欲以妻⑥其子叔玉。

戊辰⑦,征薨⑧,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⑨,陪葬昭陵⑩,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⑪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⑫。

”悉⑬辞⑭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

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

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上思徵不已⑮。

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⑯,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1.郑文贞公:魏征在世时被封为郑国公,去世后,朝廷赐谥为“文贞”。

2.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3.道:道路。

4.中郎将:皇家侍卫军中的武官。

5.第:家宅。

6.妻(qī):这里作动词“许配”讲。

7.戊辰:指贞观十七年正月十七日。

8.薨(hōng):公侯之死称薨。

9.羽葆鼓吹:羽葆是用鸟羽装饰的车盖。

鼓吹指鼓吹乐队。

皇家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葬礼的重视,对死去大臣的荣宠。

10.陪葬昭陵:王朝特准大臣在皇陵附近埋葬叫陪葬。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坟墓。

11.今:今天。

12.志:愿望。

14.辞:推辞。

16.替:作灭、废讲。

(一)解释下列加黑字体
1、今葬以一品羽仪()
2、悉辞不受()
3、上思徵不已()
4、非亡者之志()
(二)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用法的句子是()
A、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B、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C、大道之行也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是()
A、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B、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C、选贤与能
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3、下列句子与“上思征不已”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
2、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

—————————————————————————————————————
1、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定语后置
2、今葬以一品羽仪介词后置
3、非亡者之志否定判断句
4、上思征不已状语后置
古今异义:1、可以:古意,可以用来。

今意:可以做。

2、亡:古意:丢失。

今意:死亡。

词类活用: 1、正:使……端正。

2、自:名词作状语,亲自。

译文
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来不绝。

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

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

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徵去世,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赏给羽盖鼓吹,恩准陪葬昭陵。

魏徵的妻子裴氏说:“魏徵一生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仪仗举行葬礼,这不是死者的心愿。

”全都推掉不接受,而用布篷车载运棺柩埋葬。

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

皇上亲自撰拟碑文,并刻在石碑上。

皇上思念魏徵不止,对左右大臣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正衣整冠;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发现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

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