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优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探索乐园》第三单元“有趣的工具”,具体内容为第二章“放大镜”。
本章详细介绍了放大镜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用途,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微观世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构造,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技巧。
重点:放大镜的构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实物展示(如树叶、昆虫等)。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激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放大镜的构造,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各个部分。
(2)示范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引导幼儿正确观察物体。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实物,如树叶,用放大镜观察,并讲解观察到的细节。
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观察,分享观察结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观察任务,让幼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填写观察记录表。
教师对幼儿的观察结果进行评价,强调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柄、镜圈。
2. 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保持距离、调整角度、仔细观察。
3. 放大镜的用途:观察微小物体,发现生活中的微观世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一种植物,并记录下来。
作业答案:例:我观察了树叶。
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树叶上有许多脉络,像一条条小河。
树叶的边缘有许多小锯齿,摸起来有点刺手。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表述清晰,画图辅助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培养了观察、探索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神奇的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神奇的放大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探秘自然》,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放大镜”。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引导幼儿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3. 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观察物体。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展示物品(如树叶、花瓣、昆虫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有趣的物体,如树叶、花瓣、昆虫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别之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放大镜,讲解放大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然后,用放大镜逐一展示刚才找到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细节。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放大镜和画纸。
教师提出观察任务,如观察树叶的纹理、花瓣的颜色等,让幼儿将观察到的细节画在画纸上。
4. 小组分享(5分钟)各小组将观察到的细节进行分享,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放大镜2. 结构:镜片、镜柄3. 使用方法:将放大镜对准物体,保持一定距离,观察细节4. 观察任务:树叶纹理、花瓣颜色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家中的物体,画下来并描述所看到的细节。
2. 答案示例:观察到的物体为电视遥控器,画下遥控器的整体形状,描述按钮的形状、颜色等细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学会了观察物体。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幼儿对放大镜的兴趣程度,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拓展相关内容。
小学科学《放大镜》教案(最新6篇)
小学科学《放大镜》教案(最新6篇)小学科学《放大镜》教案篇一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节的作用。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学习、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工具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活动,探究放大功能器具的的特点。
2.学会使用放大镜,对比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能发现更多的细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培养持续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2.了解放大镜的发明史,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与人合作,共同探究。
知道放大工具的结构特点,了解放大镜能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节。
通过对比,探究具有放大功能器具的特点,明白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每生一面)、信封、钱币;十种对比观察的器具;烧杯、水、记录纸。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
教学流程一、导入课前视频导入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与我们看到的实物有什么不同2.组织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二、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1.出示10种不同的器材,分别用它们观察文字,寻找哪些器具具有放大功能。
(1)将器具按能否放大分成两类。
(预测-实测)(2)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比一比,想一想,怎样的器具能放得更大?2.交流学生的发现。
通过比较发现能放大物体图像的器具具有“透”“凸”(中间厚)不能空心的特点。
能放大的器具如果中间越厚,边缘越薄(凸度越大)放大物体的图像也就越大。
知道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3.拓展活动: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不具放大功能的器具也成为一个“自制的放大镜”。
4.小结,并介绍放大镜的历史。
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了解放大镜的用途,让学生谈谈生产、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哪些工作要用到放大镜?2.用肉眼和放大镜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物体观察,比较肉眼观察和在放大镜下观察有什么不同。
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第一部分:介绍活动主题和目的】在中班科学活动中,我们将使用放大镜来进行探索和观察。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幼儿通过放大镜来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变化,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体的结构和特征,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准备】在进行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放大镜:确保每个幼儿都有一支放大镜,以便他们可以进行观察。
2. 日常物品: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如纸夹、铅笔等,供幼儿进行观察。
【第三部分:活动步骤】1. 引入:向幼儿展示放大镜,并引导他们观察放大镜的形状和特征。
解释放大镜的作用是将物体放大,让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物体的细节。
2. 探索日常物品: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些日常物品,鼓励他们使用放大镜观察物品的特征和细节。
引导他们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方面。
提出问题,鼓励幼儿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变化和发现。
3. 集体讨论:组织一个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变化和细节,并帮助他们将观察结果和物体的特征联系起来。
4. 观察活动:安排一些观察活动,让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如昆虫、植物等。
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幼儿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自己探索和解答,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好奇心。
5. 总结回顾:结束活动前,进行一个总结回顾环节。
通过展示一些放大镜观察的照片或物体,引导幼儿回顾他们在活动中的观察和发现。
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对观察到的变化和细节进行总结。
【第四部分:我的观点和理解】在这个活动中,我认为放大镜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物体。
通过观察日常物品和其他事物,幼儿可以发现事物的特征和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这个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变化和发现,他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这个活动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放大镜教案(通用10篇)
科学放大镜教案科学放大镜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放大镜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放大镜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放大镜,初步学习使用放大镜。
2、激发幼儿探索使用放大镜的兴趣。
3、感知放大镜在生活中的便利。
活动重点:通过感官感知放大镜的特点。
活动难点:发现随着放大镜的上下移动会放大物体的整体或局部。
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一个放大镜。
2、每组准备一些可观察的物体。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放大镜,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教师:这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2、介绍名称——放大镜。
二、引导幼儿通过感官感知放大镜的外形特点。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用手摸,用眼观察,感知放大镜的特点。
2、幼儿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放大镜是什么样子的?3、教师小结:放大镜和普通的玻璃的不同,它是中间凸起的,边缘是薄的。
三、引导幼儿学习使用放大镜。
1、幼儿用放大镜自由观察桌面上的物体,感知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部分幼儿到前面展示自己如何使用放大镜。
3、教师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小结:在使用放大镜时,慢慢上下移动放大镜,保持合适的距离,会放大物体的整体或局部。
四、感知放大镜在生活中的便利。
1、通过图片让幼儿感知放大镜的使用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2、幼儿再次使用放大镜随意观察活动室内任何地方,体验使用放大镜带来的乐趣。
科学放大镜教案篇2一、主题来源:幼儿天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们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源于孩子们对手影、皮影等光射作用的好奇,对物体变化的好奇,因此,我们预设了《科学放大镜》主题活动,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入手,和他们一起探索光、影、旋转、变化的奥秘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等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从而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科学活动:放大镜优秀6篇
科学活动:放大镜优秀6篇放大镜科学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在一次区域游戏活动中,我偶然发现,孩子们对放大镜、望远镜等工具十分的感兴趣,还有得孩子拿着放大镜在地上照着什么。
但是,放大镜的用法并不如我所愿。
从幼儿的举动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幼儿乐意使用放大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将放大镜紧紧贴着眼睛,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在被照的物体上,显然,幼儿只是认识放大镜而已,对其使用方法及具体功用却并不了解。
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堂中班科学活动,使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功用及使用方法,体会使用工具观察的乐趣。
二、目标预设1、了解和发现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影像的功能,并会正确使用放大镜。
2、在活动中,幼儿能自主探索和细心观察,萌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3、发现放大镜里的秘密,感受放大镜的神奇之处。
三、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过玩放大镜的经验2、课件《放大镜的秘密》3、幼儿操作材料、实物放大镜人手一份,纸笔四、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活动,发现放大镜里的秘密,萌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由于先前幼儿已经在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过放大镜的秘密,也对这种工具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是他们似乎没有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所以,我设计了“找找小瓢虫”的游戏,将红色的、很小的“小瓢虫”隐藏在“森林”图片中,请幼儿一一寻找出来,从而引出请放大镜来帮忙,这让幼儿切实地感受到放大镜的作用。
而随后的游戏“这些瓢虫一样吗”,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寻找相同的“小瓢虫”,鼓励幼儿在不断操作、尝试的过程中,了解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最后一个环节“生活中的放大镜”则扩大了幼儿的视野,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放大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生活中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放大镜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工具,因此,我产生了设计集体学习活动的想法,希望通过集体学习活动,使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功用及使用方法,体会使用工具观察的乐趣。
小学科学《放大镜》教案篇二教学目标:#8194;1、了解放大镜是不同于普通镜片中间厚两边薄的镜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工具》,具体内容为“放大镜”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放大镜的结构与用途,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习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微之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结构,知道放大镜的作用,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2. 培养幼儿观察物体细节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物体细节。
教学重点:认识放大镜的结构与用途,培养幼儿观察物体细节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展示台、教学PPT。
2. 学具:幼儿人手一个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用放大镜观察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放大镜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放大镜的结构与用途(10分钟)介绍放大镜的组成部分,如镜片、镜柄等,讲解放大镜的放大原理,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3. 示范使用放大镜(5分钟)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时的安全事项。
4. 课堂实践(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活动,使用放大镜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树叶、昆虫等。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发现物体细节。
5.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PPT,展示一组物体图片,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结构:镜片、镜柄2. 放大镜的用途:观察细微之处3. 观察注意事项: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植物,画出你所发现的细节。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画出植物的一个或多个细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使用放大镜时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开展“放大镜下的世界”主题活动,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更多物体,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之处。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工具》,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放大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放大镜的基本结构,了解其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日常工具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欲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能进行描述和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图片、实物(如树叶、花朵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放大镜的形状、颜色等,激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好奇心。
2. 讲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放大镜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让幼儿初步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用放大镜观察实物(如树叶、花朵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放大后的效果。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图。
2.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体,用放大镜记录下来。
答案:幼儿根据观察到的物体进行绘画,并在旁边简单描述。
2. 作业要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家长协助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对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其他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也可在后续活动中引入其他科学工具,丰富幼儿的科学探究经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放大镜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幼儿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引导幼儿探索放大镜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了解放大镜的原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精神,培养其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探索放大镜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了解放大镜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放大镜(透镜):提前准备好一些放大镜,确保每个幼儿都能使用。
2. 多样化的观察对象:如纸张、昆虫模型、植物叶片等。
3. 工具箱:放大镜的使用说明、放大镜特点的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挂在黑板上一张放大镜的图片,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观察。
教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工具吗?它有什么特点?鼓励幼儿思考和回答,并适时给出提示。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到放大镜的特点是能把东西变得更大。
教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下放大镜的奥秘。
2. 激发兴趣:教师把放大镜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仔细观察。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并使用放大镜观察。
教师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当你用放大镜观察时,事物有什么变化?3. 学习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纸,让他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或画一个简单的图案。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纸上的细节,并讲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引导幼儿一起实践,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使用放大镜。
4. 探索放大镜的原理: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放大镜是如何使物体看起来更大的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小组交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教师逐个指导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并和他们一起讨论放大镜的原理。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放大镜通过透镜将光线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使物体看起来更大。
5. 拓展应用:教师鼓励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体,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和探索。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记录,绘制自己观察到的物体的放大图。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精编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精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章节为《神奇的放大镜》。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原理,知道放大镜可以将物体放大。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各种小型物品(如昆虫、植物等)、投影仪。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记录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放大镜,让学生观察放大镜的形状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放大镜的好奇心。
2. 讲解放大镜原理: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即凸透镜成像原理。
3. 放大镜应用展示:教师展示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观察昆虫、植物等,让学生感受放大镜的实用性。
4. 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教师准备的各种小型物品,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有关放大镜的例题,如放大镜成像规律、放大镜测量距离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
6.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放大镜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教室里的距离、寻找隐藏的小物品等。
7. 分享与合作: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分享放大镜使用的心得,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放大镜原理、放大镜应用、正确使用放大镜。
七、作业设计2. 家庭实验: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物品,记录观察到的内容,并尝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放大镜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的原理是基于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放大镜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放大镜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识放大镜,知道放大镜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 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放大镜每人一个。
2. 各种小物品(如昆虫、植物、玩具等)若干。
3. 记录本每人一本。
4. 画笔、彩色纸等美工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一些小物品,如昆虫、植物等,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小物品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介绍放大镜:向幼儿展示放大镜,讲解放大镜的特点和用途,让幼儿初步了解放大镜。
3. 幼儿自主观察:发给幼儿放大镜,让他们自由选择一个小物品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4. 分享观察成果: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引导其他幼儿进行观察和讨论。
5. 创意绘制:邀请幼儿利用放大镜观察物品的细节,并用画笔和彩色纸等材料进行创意绘制。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使用放大镜观察物品,记录观察到的内容,并与家长分享。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放大镜角落”,投放各种小物品和放大镜,供幼儿随时观察。
3. 科学实验: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运用放大镜观察实验现象。
五、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放大镜时安全可靠,避免放大镜破碎或伤及幼儿。
2. 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在分享观察成果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六、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图片,图片中的物品被放大镜放大,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这些物品是什么。
2. 讲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包括如何拿起放大镜、如何调整焦距等。
3. 幼儿实践: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放大镜和一些小物品,让幼儿自行观察并记录他们的发现。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一、教学内容《放大镜》是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放大镜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掌握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物体,提高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实物(如树叶、昆虫等)。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有各种有趣的实物,引发幼儿好奇心。
邀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盒子里的实物,讨论观察到的细节。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放大镜展示一个实物(如树叶),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细节。
讲解放大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强调观察时要注意的事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放大镜和实物。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实物,记录观察到的细节。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讨论放大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探索精神。
5. 创作环节(10分钟)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环境,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对象进行绘画。
教师指导幼儿绘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原理和结构图。
2. 放大镜使用方法的步骤图。
3. 实物的观察记录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物体,如实记录其细节。
2. 作业题目:与家人分享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让他们试着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掌握情况如何?观察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放大镜》
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放大镜》一、教学内容《放大镜》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工具》,内容包括认识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学习使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物体,探索放大镜成像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放大镜的结构和用途,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探究兴趣。
3. 初步了解放大镜成像的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镜成像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以及观察物体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实物展示台、教学PPT、示例图片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它的用途,引导幼儿讨论放大镜的形状和特点。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使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的物体,记录观察结果,并分享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实物,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解释放大镜成像的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结构:镜柄、镜片、放大效果。
2.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保持适当距离,调整角度,观察物体。
3. 放大镜成像原理:光的折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记录观察结果,并画出物体的放大图像。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特点,如实记录并绘制放大图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使用放大镜和观察物体方面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探索放大镜的用途,观察更多物体,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放大镜成像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以及观察物体的能力。
3. 作业设计:观察结果的记录和放大图像的绘制。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主题为“神秘的放大镜”。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学习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探索放大镜成像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知道放大镜的作用。
2. 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通过观察和探索,发现放大镜成像的规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镜成像规律的发现。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白纸、图片、实物(如树叶、昆虫等)。
学具:每组一个放大镜、白纸、图片、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放大镜,引导学生观察放大镜的外观,讨论放大镜的用途。
学生分享自己使用放大镜的经历。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如镜片、镜柄等。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强调观察距离和角度。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放大镜观察图片和实物,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的使用方法。
4. 探索与发现(15分钟)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白纸,发现放大镜成像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成像规律的原因。
教师点评,强调观察、思考、表达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基本结构:镜片、镜柄。
2.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正确握持,调整观察距离和角度。
3. 放大镜成像规律:实像、虚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记录至少三种不同的成像现象。
2. 答案:实像、虚像、放大、缩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是否掌握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能否独立观察物体。
2. 学生在探索放大镜成像规律时,是否积极思考,表达清晰。
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其他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进一步探索光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中班科学《奇妙的放大镜》精品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奇妙放大镜》精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观察与探索》中第二节《奇妙放大镜》。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放大镜基本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细微之处,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放大镜,解其基本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生活中细微之处。
2. 教学重点:放大镜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展示图片、实物(如树叶、昆虫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教室里植物,引导他们发现植物叶子、花朵等细微之处。
进而引出放大镜使用,激发幼儿好奇心。
2. 讲解放大镜结构与功能(10分钟)向幼儿介绍放大镜基本结构,如镜片、镜柄等,并讲解放大镜功能和作用。
3. 示范放大镜使用方法(5分钟)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提醒幼儿注意事项,如保持距离、调整角度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细微之处。
如观察树叶纹理、昆虫触角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教室内物体,并在画纸上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结构:镜片、镜柄。
2. 放大镜功能:观察细微之处。
3. 放大镜使用方法:保持距离、调整角度、轻轻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自己喜欢事物,画下来并简单描述。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物体,如实描绘并简单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示范、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幼儿掌握放大镜使用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放大镜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放大镜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是什么,并认识到放大镜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观察并发现细微的事物。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课程。
二、教学准备1. 放大镜(每个小组配备一把)2. 一些小物件,如硬币、昆虫模型等3. 实验桌、椅子和实验杯具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将一个放大镜展示给幼儿,并向他们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然后,简单介绍放大镜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实践操作环节(1)分组: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把放大镜,并将小组成员坐在一起。
(2)观察实验: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小物件,并利用放大镜观察对象的细节,让幼儿通过放大镜,发现平常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小部分,并观察到放大后的影响。
(3)实验记录: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细节描述出来,并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鼓励幼儿用绘画或写字的方式完成实验记录。
(4)分组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观察到的细节,并与其他小组展开交流。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交流,提问和回答问题。
3. 认知拓展环节(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细节,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放大镜的原理。
(2)教师简单介绍放大镜的原理,即透镜的作用。
引导幼儿理解透镜能够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和速度,从而实现放大的效果。
(3)教师向幼儿提问:“你们有没有看过放大镜的使用场景?”引导幼儿思考放大镜的实际应用,并鼓励幼儿举手回答、互相交流。
4. 创作环节(1)小组合作:教师将一些小物件放在教室各个角落,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物件,并以放大镜为工具,观察并描述物件的细节特征。
(2)小组讨论与记录:小组成员共同观察和讨论物件的细节,然后完成实验记录。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观察到的物件细节,并分享彼此的观察心得。
中班科学教案放大镜
中班科学教案放大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三册,具体内容为第六章《有趣的工具》中的第二节“放大镜”。
详细内容包括:放大镜的结构与原理,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探索放大镜下的奇妙世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能够独立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索、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探索放大镜下的物体,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各种小物品(如小石子、叶子、昆虫等)。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用来干什么的?”2. 教学新课(10分钟)a. 讲解放大镜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b.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c. 引导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小物品,探索放大镜下的奇妙世界。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一张图片,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的秘密。
b. 讲解如何用放大镜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图片中的细节。
4. 随堂练习(5分钟)a. 让幼儿自行选择一个物体,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a. 让幼儿分享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发现。
b. 讨论放大镜的用途,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放大镜2. 内容:a. 放大镜的结构与原理b.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c. 放大镜下的奇妙世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放大镜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观察到了放大镜下的奇妙世界,达到了教学目标。
放大镜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的奥秘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知道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放大镜若干个2. 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如树叶、昆虫、图片等)3. 记录本和笔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放大镜,引发学生对放大镜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放大镜的原理: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物品,感受放大镜的放大效果。
3. 总结放大镜的原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即凸透镜成像原理。
4. 观察比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赛,看谁用放大镜发现的细节最多,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
5.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培养分享和合作意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物品,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课后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放大镜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过程中的表现。
3. 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的体现。
六、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透明材料,如玻璃、塑料板等。
2. 准备一些彩色笔或者彩色贴纸。
3. 准备一些小物件,如针、沙粒等。
七、活动过程:1. 探索透明材料的性质: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透明材料,发现透明材料的特征。
2. 实验: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笔在透明材料上的颜色变化。
3. 实验: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件在透明材料上的影子。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透明材料的性质和小物件影子的形成原理。
八、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透明材料,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课后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透明材料和小物件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透明材料性质的理解程度。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放大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探索》第二节《放大镜的奥秘》。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探索放大镜下的物体变化,以及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掌握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物体。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图片、实物、展示板、教学PPT等。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引导幼儿猜测里面有什么。
通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实物,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并教给幼儿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用放大镜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和实物,并记录下来。
4. 观察分享(5分钟)各小组分享观察到的现象,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到放大镜下的有趣现象,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基本结构2. 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3. 放大镜下的物体变化4. 生活中的有趣现象七、作业设计1. 观察作业: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植物、玩具等,记录下来。
答案:略2. 思考作业: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和正确使用方法,培养了幼儿观察、发现、探索的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观察作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并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更多有趣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究放大镜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究放大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究教材,章节为《放大镜》。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放大镜对物体放大效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知道放大镜可以将物体放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放大镜对物体放大效果的影响。
难点:理解放大镜的放大原理,能够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和实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教材、PPT、实验材料。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细节,引发学生对放大镜的好奇心。
2. 认识放大镜:教师介绍放大镜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放大镜可以将物体放大。
3. 观察和实验:教师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身体验放大镜的放大效果。
4. 分享和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六、板书设计放大镜原理:放大镜可以将物体放大。
放大镜使用方法:观察实验材料,分享观察结果。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放大镜观察你身边的物体,记录下你观察到的细节。
答案:略2. 请与家长一起进行一个放大镜实验,记录下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观察实验的方法。
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放大镜原理的深入理解: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放大镜的工作原理,这是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关键。
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理解放大镜是如何通过光的折射原理,将物体放大。
2. 观察和实验的设计:教学中需要关注观察和实验的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放大镜的放大效果,同时能够观察到不同的现象,引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镜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放大镜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准备
放大镜、PPT、图片等。
活动目标
感受放大镜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了解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影像的功能,并会正确使用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找小瓢虫
(一)、出示图片,请幼儿从中找出小瓢虫,并用笔圈出来。
设计意图:幼儿人手一张小图片,边找小瓢虫,边用笔圈出来。
教师在设计图片时,有意识地将小瓢虫画得非常小。
不仅如此,还“混”入了一些颜色、形状与小瓢虫相似的草莓,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让幼儿意识到“看起来有点困难”,为后面的活动埋下伏笔。
(二)、讨论与验证(结合PPT画面):
1.你找到小瓢虫了吗它们分别躲在哪里
设计意图:由于画面大、小瓢虫分布分散且没有规律,这给幼儿的观察以及表述都设置了难度。
因此,当幼儿表述不清楚的时候,教师在PPT画面上添加了网格。
网格的出现无疑给幼儿搭建了“脚手架”,既可引导幼儿结合网格,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初步了解有序观察的方法,又便于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达。
2.找对了吗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设计意图:由于图片上的小瓢虫太小,因此,幼儿产生了争论:有的觉得图片中有许多小瓢虫;有的觉得里面有一些不是小瓢虫,好像是草莓;有的则模棱两可,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联想到“放大镜”。
工具的出现显得顺理成章。
3.使用放大镜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此时幼儿对于放大镜的使用都基于原有的经验。
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在图片上;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着自己的眼睛;当然也有的幼儿会不断地调节放大镜与图片之间的距离,以求看得最清楚。
无论幼儿如何使用放大镜,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因为幼儿在使用的过程中,确实感受到了放大镜具有放大图片的功能,只有使用放大镜,才能让我们看清楚图片上的小瓢虫。
(三)、小结:放大镜真神奇啊!原本小小的图案在放大镜下会变大,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
(四)、一共找到了几只小瓢虫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设计意图:结合PPT,再一次引导幼儿能够运用先前的好方法——在网格的帮助下,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以巩固有序观察的方法。
二、这些瓢虫一样吗
(一)、你们找到的7只小瓢虫都一样吗?用刚才数数的好方法,再用放大镜仔细地看看,把相同的小瓢虫找出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帮助幼儿梳理两个问题,一个是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另一个是鼓励幼儿能够
在放大镜的帮助下,运用先前有序观察的方法,观察、比较小瓢虫。
因此,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将个别幼儿使用放大镜的好方法用旁白的方式给予其他幼儿提示,如:××小朋友还会上下移动放大镜,估计在调整距离,使自己能够把小瓢虫的样子看得更清楚……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恰当地把握好语气、语调及音量,使自己的`旁白既不影响幼儿的观察,又能起到提示的作用,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二)、其他几只小瓢虫长得什么样呢你们看清楚了吗
(三)、相互验证、交流。
设计意图: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再次帮助幼儿梳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还可以通过过程性的小问题:用刚才的好方法,从小瓢虫头部开始看起,一点一点往下看,比比两只小瓢虫是不是长得一模一样?帮助幼儿再次巩固有序观察的方法。
小结:原来拿着放大镜看东西也是有方法的。
三、有用的放大镜
(一)、平时谁会使用放大镜为什么要使用放大镜
(二)、结合幼儿的讨论,介绍放大镜在生活中的使用(播放PPT)。
设计意图:放大镜作为一种工具,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因此,了解放大镜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是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放大镜的功用,加深幼儿对放大镜的了解。
小结:聪明的人们发明了这么有用的小工具——放大镜,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四、延伸
继续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小昆虫。
寻找生活中其他有用的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