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怎样学习各家学说
简介《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专业本科的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对象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主要学术流派和历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学术成就;使医学生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学术流派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意义;了解各个学术流派的一般概况及各家学说在祖国医学发展中的贡献。
《中医各家学说》的学术流派属于人为划分,医家从各个方面、角度来认识辨析医理,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但不同学派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述医理、阐医道于方方面面,并且有相互之间的包容性。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了解《中医各家学说》,要兼学并蓄,开拓视野,广泛吸收,从善如流;以达到从各家学说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为临床实践服务。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分为:一、远古时代医药学的发生和源流⒈《礼记·曲礼》: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从伏羲制九针到著成《黄帝针灸》;从黄帝歧伯论经脉到著成《素女脉诀》;从神农尝百草到著成《神农本草经》。
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自春秋战国至东汉末的时期,中医学的学术发展较快、成就较大。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学典籍相继诞生,在理论和临床方面都有了总结性的成就,确立了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和进行诊断治疗疾病的一整套的基本理论,从而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各种学术文化的创立和发展及医学发展和中医学术流派形成⒈中医学术有七大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丹溪学派、攻邪学派、温补学派、温热学派。
⑴汉以前著名医学家及其医疗实践:①(战国)扁鹊(秦越人)师承长桑君,传于子阳、子豹、子容、子明、子越②(汉)淳于意(仓公)师承长桑君公乘阳庆、公孙华宋邑、高期…③《汉书·艺文志》载: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
以《内经》《难经》相较就有多处不一。
例如:论命门、三焦,等等。
⑵汉代《伤寒杂病论》:汉代医家(公元150~216)张机(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其学术理论源于古医经家,其治法方药源于古经方家,研究伤寒、杂病的诊治规律,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基础。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惯分为XXX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XXX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XXX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XXX,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XXX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XXX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XXX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XXX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XXX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XXX、XXX、XXX、XXX、XXX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构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构成发展进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XXX、XXX、XXX、XXX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孕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期间XXX1、平生和著作XXX,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XXX元年~XXX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XXX有成。
中医各家学说
四、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目的 1、掌握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和各家学说的基本内容、价
值和意义; 2、熟悉各家学说学术流派的纵横关系及基本概况; 3、了解各家学说及其学术争鸣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五、学习《中医各家学说》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1四大经典 2历史常识 3中国古代哲学知识 六、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方法 1读史书了解医家的人生轨迹 2读原著理解医家的学术思想 3在临床中实践
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认为中国医学应从金元时代开始,才各成流派门户之见。
《中医各家学说》二版全国统编教材在总论中所提及的河
问、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即是受这一学术观点所影响 而提出的。
更早进行学派研究的民国时期谢利恒先生,著《中国医学
源流论》一书,所提出的刘河间学派、李东坦学派、张景岳学
借助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各 种现象。这样,五行学说已由最初的简单五种物质功 用的概念转为朴素系统论的思维方法。具有辩证法的 观点。
《内经》所奠定的中医理论基础,借助了哲学的气 论、精气说、阴阳五行说等范畴,使中医理论的形成 从开始就具有了古代的唯物观与辩证法思想.在此思 维方法上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丰富的反映了人与自 然、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客观实际,具有科学性与
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伤寒学学派等,
亦与纪氏之论的影响有关。
2、战国
任应秋先生在《中医各家学说》四版全国教材中
提出”远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洪流中,医学流派的
产生便已逐渐兴起” 。
其理由有:
其一.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宗族制度为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学说,每一派学说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为了帮助读者复习中医各家学说的重点内容,本文将针对各家学说进行逐一梳理与总结。
1. 黄帝内经学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石,也是最早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中医理论的著作。
其学说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阴阳学说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性,指导着中医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将自然界万物按照五行分类,运用于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经络系统及其作用的研究。
2. 五藏六腑学说五藏六腑学说是中医学中关于脏腑的理论体系,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五脏六腑学说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相互联系和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病理特点,中医临床常常以五脏六腑为基础进行辨证论治。
3. 四诊学说四诊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脉象等外部表现来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声等来推断内脏状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获得病情资料;切诊是通过按摩腧穴或把握脉搏等来了解体内病变情况。
四诊相结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4. 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体液的理论体系,包括气、血、津液等概念。
气是生命活动和生命能量的基础,血是人体组织和器官正常运动的物质基础,津液则是保持组织润滑和营养的重要物质。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和平衡与健康密切相关,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5. 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疾病形成机制的研究。
根据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外界病因(六淫,如风、寒、湿、热、暑、燥)与内因(七情,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中医各家学说学习方法
人 中穴为督脉 与 手 足 阳 明经 交 会 穴 。督 脉起 于 胞 中,
上行人脑 达崩 , 泻人 中可调督 脉 ,开窍 启 闭。 内关 穴为 故
八脉交会穴之一 ,通于 阴维 ,属厥 阴 心包经 之 络穴 ,有养 心安神 、疏通气血之 功。三阴交穴 系足太阴脾 、足 厥阴 肝、
如李杲的学说渊源于易水张洁古在古今异养正积自除的思想影响下锐意化古为新着重研究脾胃按照阴阳升降之理解决元气与阴火温病学家叶天士在王纶缪仲淳喻昌等人经验基础上认为胃属阳明燥土性喜柔润以降为和不应和调理太阴脾土宣腾敦阜之阳采用同一模式弥补了东垣详于四物汤加枸杞人参麦冬五味子的启发投用甘凉濡润醒悦之品和米谷之类倾向滋液生津令其内荣创立了养胃阴丰富了李杲的脾胃学说
Hale Waihona Puke 20 0 2年 第1 7卷
第6 期
河南 中医药学刊
・7 ・ 5
其某一观点 ,从 而形 成 了不 同 的学 术理 论 ,后 世 医家 对这 些学术理论进行 阐发 、补 充和 完善 ,因此产 生 了众 多 的 医
2 典型 病例
于 某 ,男 ,6 6岁 , 干 部 。 因 昏 迷 约 3 ,于 2 0 h 00年 6
月 9日晚 7点 入院 ,作头 颅 C T示 :① 双侧 丘 脑 、底 节区 及左侧 外囊放射冠 多发腔 梗及 软化灶 。②右 侧枕 叶及左 侧
相 当于祖 国医学中的 “ 痦痱” 类噎膈” 、“ 。
维普资讯
・
7 ・ 4
河南 中医药学刊
20 年 02
第 1 7卷
第 6期
寸 ,采用提插埝转 泻法。三阴交直刺 1 . ~1 5寸 ,行 提插补 法 。风 池 、完骨 、翳 风穴 均 双侧 ,针 向结 喉 ,进 针 20~ .
怎么样学习中医
怎么样学习中医
学习中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学习的过程。
中医是一门
古老而深奥的学问,涉及到中医理论、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
下
面我将分享一些学习中医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包
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内容。
要通过系统学习中
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深入理解中医的
基本理论。
其次,要学习中医诊断方法。
中医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
切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进行诊断。
要通过实
践和师傅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诊断能力。
再次,要学习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拔罐等多种手段。
要学习中药的药性、功效,掌握针灸
的穴位和操作技巧,熟练掌握推拿和拔罐的手法。
此外,要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
学习中医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更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
可以通过实习、临床实践等方式,提
升自己的临床能力。
最后,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中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
的学科,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自己
的专业水平。
总之,学习中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学习的过程。
通过
系统学习中医理论、诊断、治疗方法,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不断
更新知识,可以提升自己的中医技能,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做出贡献。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说和派别。
这些各家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的主要学说和其特点。
一、黄帝内经学说黄帝内经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最早并最为广泛应用的学说之一。
该学说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主要强调阴阳五行理论、藏象论及脏腑经络等方面的医学知识。
黄帝内经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认为疾病是因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导致的。
因此,该学说注重调节身体内部的功能,使人保持健康。
二、四气调神学说四气调神学说是张仲景创立的学说,主要阐述了病因和病理的理论。
该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受到外部天气的影响有关,即风、寒、暑、湿等四种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
四气调神学说通过调节人体气血的运行来治疗疾病,例如通过温热药物治疗寒气引起的疾病。
这一学说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急性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三、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是华佗创建的学说,该学说主要阐述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疾病的治疗。
五运六气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气候,通过观察环境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脉象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变化。
在治疗上,五运六气学说强调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来调整药物的使用。
该学说注重平衡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四、辨证论治学说辨证论治学说是中医最为重要的学说之一,它包含了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强调疾病的整体观,即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综合判断病情,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该学说注重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学说强调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全面而细致地了解病情,使治疗更为准确和有效。
以上介绍的只是中医的一部分学说,每个学说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特点。
中医的多样学说使其具有更加灵活和全面的治疗方法,也更加适应不同的疾病和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医学的实践过程中,不同学说并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有着交叉和互补的关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教学方法探讨
瞩 目, 学派亦作 为第八学 派进入课 堂 , 学生开 阔了视 此 使
野 , 富 了 知 识 , 引 导 学 生 关 注 中 医 界 的 新 发 展 和 新 动 丰 也
向, 培养了学生 的专业 自豪感 , 强了学习信心。 增
特点 , 使学生在前期 学习 基础上 丰富理论 知识 , 强实践 加 素养 , 实现跨 越式 提高 , 该课 程教 学 面 临 的重要 问题。 是 近年来 , 笔者在授课 中逐步探 索 , 注重课 程 的系统性 与实
践性 , 累 了 一定 的经 验 。 积 1 注 重 中医 思 维 方法 的培 养
很 强 的课 程 。该 课 程 面 向 本 科 高 年 级 学 生 , 如何 针 对 学 生
学者都沿 袭 了这种 方式 , 医学 家们 也不 例 外。每一 个 时 代, 每一个流派 , 每一位医家 , 他们的学说 与前 人都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 系。我们在教学 中更 加注重这种联 系, 追源 与
《 中医各家学说 课纵 贯两千年 , 涉及 八大 流派 , 数十
位医家, 学术 创 新 与 争 鸣 异 彩 纷 呈 。 然 而 百 川 归 海 , 论 无
批判地 继承丹溪学派的基础上形成 的, 温病学 派也 承传 了 河间的理论 。又 比如易水学派 , 遣药制方论 ” 其“ 应视为 中
医界 的一大创举 , 后续 不但李呆取 得了辉煌 的成就 , 一直 到明清时期 , 其影 响可 以说是源远 流长 。 在教学 中注重学派之间的学术传 承 , 不但从理论 上使 学生更好地理解各家各派的思想 , 也从思想上认识 到中医
山西 中 医
・
《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内涵与学习方法学指导
《 中医各家学说》 是中医类 本科专业 传统的专业 主干课程 , 为“ 一代不如一代” 。深入分析 中医的这些困境 , 你 就会发现其 包括 中医学 、 中西 医临 床 、 针灸推 拿专业 的 同学在 学习 完 中医 实很多 问题都 出在 “ 传承 ” 方 面。愿意继承发 扬 中医的人 越来 而少部分愿意继承发扬中医的人也 没有真正找到 学习 中 基础课 程和临床课程之后 , 都 应当学 习本 门课程 。国家 中医药 越少 , 管理局对 本门课程 的定位 是 “ 中医理 论提 高课 ” 与“ 临 床 提 高 医的方法 , 这 些 问题 实 际 上在 《 中 医各 家学 说 》 中都 有 答 案。 课” , 顾名思 义 , 这 门课 程 是 一 门“ 提 高专 业 水 平 ” 的 课 程 。那 么 《 中医各 家学说》 无非是讲 医家 与流派 的, 如何 学习 中医 、 传承 本课程是 如何承担 起提 高同学 们专业 水平 任务 的 呢?这 和 中 中医, 在《 中医各家学说 》 教材 里会一 目了然 , 很多 历史上 的 中 医学 自身的学术特 点有 着密 切的关 系。中 医学在几 千年 的发 医是如何成为 中医临床 大家 的、 如 何提 高 自己的医术水 平 的 、 展历程 中产生 了灿若 星河的历代名 医与 中医各 门各 派 , 这些名 又如何把 中医各 门各派的学术精华 流传 下去的 , 在 课程里都 有 医的思想 、 学派 的主张保存 在浩 若烟 海 的中医古 籍文 献之 中 , 详细讲解 。古人说“ 见贤思齐 ” , 这些 中医大家就是我们学 习的 不管是对 当今 中医理 论的研究还是 中医临床 的发 展 , 都 具有无 榜样 , 他们 的成名成家之路值得 我们思 考与借鉴 。另外 , 《 中医 法估量的价 值。在历经 千年之后 , 仍然 是中医学理 论与 临床的 各家学说》 里记录有大量历代大家的临床经验 , 而选 录入《 中医 核心部分 。因此 , 《 中医各 家学说 》 课 程承担 了相 应 的使命 , 是 各家学说》 的历代 医家都是在 当时 、 甚至到后世 , 中医界公认 的 门以讲授历代 中医 大家 与中医各 门各 派学术 思想 与 临床 经 临床大家 , 因此如果学 习好 《 中 医各 家学说》, 那 就是拜 了多 少 验 为 主 要 内容 的 重 要 课 程 。 位名医为师呢?这是 对 中医真正 的薪 火相传 , 也 是解 决好 “ 传 1 通 向名 医 之 路— — 本 课 程 的 重 要 性 承” 问题的有力武器。 《 中医各 家学说 》 以讲 授历代 中医大 家学术 思想与 临床 经 2 “ 学” 与“ 行” 的结合——本课程 的学 习方法 验 为主要内容 , 学好 《 中医各家学说》 有助 于同学们 在 中医理 论 如何学好 中医呢?有一位 中医前辈 曾经说过 , 要想 学好 中 与 临床之 路上的成长 。历代名 中医都 是在师事前 贤 、 贯 通百 家 医 , 无非就是两条路 : 一 是不 断临床 , 大量实 践 ; 二是 博览 经典 的基础上 才成长起 来 的。同学们 只有不 断地 去学 习这 千年沉 文献 , 师法前贤。仔细考量这两条道 路 , 实际便是 “ 学” 与“ 行” 淀 下来 的宝 贵 临床 财富 , 最 后 才能 真正成 长 为一名 优 秀的 中 两者 。果真 能以“ 学” 致“ 行” , “ 行” 有所 “ 学” , “ 学” 与“ 行” 结 医。因此 , 《 中医各家学说 》 又被誉 为是 “ 通 向名 医之 路” , 这是 合 , 想必 自能深入医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早在 “ 十五 ” 期间就 赞扬本课 程 “ 提 高…‘ 指 导 …‘ 桥梁” 的重要 作用 。其 中所 谓 的 倡导 中医学 人要 “ 渎经 典 、 做临床” , 这 一 倡导 实 际 就 体现 了 “ 桥 梁作用 ” 并 不是 说 本 课 程 是基 础 课 程 与 临 床课 程 的 “ 桥 “ 学” 与“ 行” 的结合 。《 中 医各 家学 说》 既是一 门课程 , 也 是一 梁” , 而是指本课 程是 架设从 “ 中医课 程学 习 ” 到“ 中医临 床工 门 同学们未来不断学 习中医、 不断提高 自身 中医水 平的学 习方 作…‘ 中医科研工作” 的桥 梁。事 实也证 明本课 程完全具 备这一 法学指导 。因此 , 不仅学好本 门课程需要 “ 学” 与“ 行” 的结合 , 作用 , 建 国 以来 , 中医界出过不少 有名 的中医专 家。例如 , 2 0 0 9 本 门课程实 际上就是一部 中医“ 学” 与“ 行” 的方法学 汇编。而 年由 国家卫生部 、 国家 中医药管 理局 、 国家 人事 劳动保 障部 评 要学好本门课程 , 应在 以下几 个方 面下功夫 : 选 了我 国首届 三十名 “ 国医大 师” 。这三 十名 “ 国 医大 师” 中有 2 . 1 理清源流脉络 : 由于《 中医各 家学说 》 以讲 授历代 医家学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各家学说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下面将介绍中医学的各家学说。
1.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学说之一。
阴阳二气是存在于整个自然界中的两种相反的力量,它们彼此互补、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现象。
在中医中,通过分析疾病的阴阳失衡现象,来确定治疗方案。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相生,与身体的五脏和六腑相应,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3.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学说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外联系的桥梁,贯穿全身并与脏腑组织相连。
通过影响经络系统的流通和调整经气的流量,来治疗各种疾病。
4.元气学说元气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理论,元意为根本、本质,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
元气来源于父母遗传和天地精华的滋养,它是人体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逆气犯元是指任何影响到元气的因素,它可能是内部、外部或精神因素,病因可通过恢复元气来治疗。
5.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它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根本基础。
五脏六腑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互相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机能。
通过分析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虚实学说虚实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学说,虚实是中医中常用来描述疾病和诊断的术语。
虚指体内功能失调或欠缺,实指体内功能过盛或物质过多。
通过判断病人是否为虚或实,来确定治疗方案。
7.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中医中关键的学说之一,主要研究疾病产生的原因。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内因与外因相诱发的,并以外感、情志、饮食、劳逸等因素为主,针对不同的病因,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气血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它认为气和血是人体机能正常运作的两个最基本的物质。
气的运动和血的循环,保证了整个身体的营养和代谢。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时期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中医各家学说
宜忌——*中病即止,不必尽剂。 中病即止,不必尽剂。 宜忌 中病即止 *勿用大毒药的情况:疫气/冒风 勿用大毒药的情况:疫气 冒风 勿用大毒药的情况 中酒/小儿疱疹 产后潮热/中满败血 小儿疱疹/产后潮热 中酒 小儿疱疹 产后潮热 中满败血 *禁下例:洞泻寒中 伤寒脉浮 表 禁下例: 伤寒脉浮/表 禁下例 洞泻寒中/伤寒脉浮 里俱虚/厥而唇青 手足冷内寒/小儿 厥而唇青、 里俱虚 厥而唇青、手足冷内寒 小儿 慢惊/小儿两眼直视鱼口出气 小儿两眼直视鱼口出气/十二经 慢惊 小儿两眼直视鱼口出气 十二经 败证
(1)治病当先攻邪 ) 邪气宜“速攻” 速去” 邪气宜“速攻” “速去”
张从正: 卷二》 张从正:《儒门事亲 · 卷二》 “未尝不以攻药居其先。何也,概邪未去而不 未尝不以攻药居其先。 未尝不以攻药居其先 何也, 可言补,补之适足资寇” 可言补,补之适足资寇”。 先治其实,后治其虚” “先治其实,后治其虚”
痿案 《经》曰:治以肺之病最近,用药剂不厌频而 治以肺之病最近, 治肾肝之病最远,用药剂不厌顿而多。 少。治肾肝之病最远,用药剂不厌顿而多。此 法人皆怪之。然余治痿,寻常用之,如拾遗物。 法人皆怪之。然余治痿,寻常用之,如拾遗物。 予若以此诳人,其如获罪于天何? 予若以此诳人,其如获罪于天何?此宋子玉之 所以不得不书也。且示信于来世。 证,所以不得不书也。且示信于来世。故《内 谓治痿之法,独取阳明经。阳明经者, 经》谓治痿之法,独取阳明经。阳明经者,胃 脉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养宗筋。 脉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养宗筋。宗筋主 束骨,束骨在脐下阴毛际上是也。 束骨,束骨在脐下阴毛际上是也。又主大利机 关。机关者,身中大关节也,以司曲伸。是以 机关者,身中大关节也,以司曲伸。 阳明虚则宗脉纵,宗脉纵则大脉不伸, 阳明虚则宗脉纵,宗脉纵则大脉不伸,两足痿 然取阳明者,胃脉也,胃为水谷之海。 弱。然取阳明者,胃脉也,胃为水谷之海。人 之四季,以胃气为本,不固则精化, 之四季,以胃气为本,不固则精化,精化则髓 充,髓充则足能履也。 髓充则足能履也。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与西医学有所不同。
中医学家历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探索,形成了各家学说。
下面是对中医各家学说的总结:1.《内经学派》:以《黄帝内经》为代表,是中医学最早且最经典的理论体系。
内经学派强调气血阴阳的平衡,主张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来治疗疾病。
它提出了诸多重要的理论,如五脏六腑、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
2.《丹溪学派》:以丹溪为代表。
丹溪学派注重观察疾病的特征,提出“观疾论”,并提出了以各种症状的表现为基础的辩证论治方法,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3.《四气学派》:以赵康虚的《医得失论》为代表,强调治疗要与天地四时的气候变化相适应,提出了相应的疾病的防治措施。
该学派主张将医学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4.《养生学派》:强调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该学派主张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调整饮食、作息和心理等方面,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5.《中药学派》:研究中药药物的性味、功效及应用。
该学派注重发现药物的治疗效果,并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中药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6.《针灸学派》:以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
针灸学派主张通过穴位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一学派推崇辨证施治、以病治病的方法,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
7.《脉学派》:以脉诊为特色,通过观察与诊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及病因。
该学派认为脉搏是内脏功能的外在反映,通过诊脉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临床表现。
8.《眼象学派》:注重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变化,尤其是眼睛的变化,以作出疾病诊断。
该学派认为眼睛是身体内部疾病的“窗口”,通过观察眼睛可以获得一系列对疾病的信息。
9.《方剂学派》:研究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药物配伍、煎煮方法和临床应用。
该学派主张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配伍出对应的中药方剂,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学各家学说在中国医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体系,并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医各家学说一
一.论伤寒重视表里虚实——辨证纲领 “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 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 也”。 表实——麻黄汤;表虚——桂枝汤 里实——承气类;里虚——四逆、理中类
二.因虚受邪,留而成实 1. 发病为正虚,但邪气属实——主张先 去邪后议补
学术思想 1.力主错简重订论 2.风寒中伤营卫说 : ⑴ 卫中风:桂枝汤及其兼变证60条20方。 ⑵营伤寒:麻黄汤及其兼变证57条32方。 ⑶ “营卫俱中伤风寒”:青龙汤及其变证、 坏证38条18方。
其他医家 张 璐《伤寒缵论》《伤寒绪论》 吴仪洛《伤寒分经》 吴 谦 《医宗金鉴》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直解》 章 楠《伤寒论本旨》 周扬俊《伤寒论三注》 黄元御《伤寒悬解》
阳明经:腑病连经、腑病、虚证、不治病 少阳经:经病、本病、入阳明病、
入三阴病、坏病。 太阴经:脏病连经、脏病。 少阴经:脏病连经、脏病、不治病。 厥阴经:脏病连经、脏病、不治病。
分证特点 经病主表、脏腑主里、腑病多实、 脏病多虚。从经、腑、脏的传变上 分辨表里虚实。
小结
伤寒学派发端于晋唐,形成于宋金, 兴盛于明清,现在正处于大发展阶段。 任应秋先生将其概括为宋金以前八大家 明清三大派,近代五大家。
No
第二章
河间学派
Image
No
Image
概念
概 No 说Image
河间学派是宋金时代以刘完素 为代表的一个医学流派,
其学术思想是从运气学说的角 度出发,探讨火热病机,以治 疗火热病证为擅长,善于应用 寒凉药物,故后世称之为“寒
凉派N ”。 o
Image
历史背景
北方风土刚燥,禀赋强壮;
心得体会 中医各家学说学习心得
中医各家学说学习心得中医各家学说学习心得第二篇、浅谈《中医各家学说》本科教学的点滴体会中医各家学说学习心得第三篇、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各家学说学习心得《中医各家学说》体会和启发刚开始上课给我的感觉就是——这门学科很像《中国医学史》的延伸,只是对于各个医家介绍的更加细致。
但在上了两次课后,我发觉我开始的想法是错误的,它确实是在介绍各位医家,但更重要的似乎是让我们学习他们的学术思想而不是他们的生平。
我觉的学习了各家之后我对学过的每位医家都有了系统的认识,虽然还是很模糊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别人一说就知道我学过这人,但要是再问他以什么出名就完全不知所以。
而且我觉得通过这门学科我对他们的学说是怎么来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大部分都是起源于《内经》,但更有趣的是,同一段文字他们会因为所处时代背景不同种种原因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各自的理解都偏向于两个极端了,却真的取得了疗效,并且都成为一代名医!这真是太有趣了。
看着他们的思想变化过程和思考方式,我想以后我们也许能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成为一个有所长的医生,而且是那种希望有所创新有自己特色的医生,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xx075吴学军第四篇、中医各家学说千金翼方读后感中医各家学说学习心得读千金翼方有感通过读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可以从中看出其在方剂学上博采众方以及养生思想在其中的体现。
《千金翼方》,唐孙思邈撰,约成书于永淳二年(682)。
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
此书共30卷,北宋时期校正医书局对其传本予以校正,并刊行全国。
《千金翼方》全书30卷,计189门。
合方、论、法共2900余首。
卷1~4论药物,引录《唐本草》的大部分内容,卷5~6系妇人疾病;卷9~10论述伤寒;卷11为小儿病;卷12~15阐述养生长寿。
集中体现了古代延年益寿学说同防病、治病相结合之特色。
卷16~25论述中风、杂十二症病证名。
卷26~28系针灸;卷29~30为禁经,其中虽有禁咒之术,但亦不乏心理疗法内容。
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
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一、中医各家学说概述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提炼。
中医各家学说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杂家等学派,各家学派的思想体系、学术特点和诊疗风格都有所不同,但在临床实践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医家生平与学术特点1.扁鹊:被认为是中医的开山鼻祖,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2.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同时也是体育医疗的创始人。
3.张仲景:被誉为“医圣”,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提出了辨症施治的原则。
4.孙思邈: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在医学理论上主张养性修身,临床实践中擅长治疗杂病及养生保健。
三、医学流派及其影响1.经方派: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强调辨症施治,方药使用严谨,对后世影响深远。
2.温补派:以调理身体、温补阳气为特点,主张使用温性食物和药物,对慢性病治疗有独到之处。
3.攻邪派:以祛除病邪为原则,主张使用攻下、催吐、利尿等手段排除病邪,对于急性病症疗效显著。
四、医案选择原则与标准1.代表性原则:选择的医案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医家的学术特点和诊疗风格。
2.典型性原则:选择的医案应具有典型性,能够体现某一疾病的病理变化和演变过程。
3.实用性原则:选择的医案应具有实用性,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五、经典医案解析与评价通过对经典医案的解析,深入理解各家学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评价医案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性,探讨医案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六、医案应用与临床实践学习各家学说的诊疗特点和处方用药规律,掌握其临床应用技巧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诊疗水平。
七、医案研究方法与创新学习和掌握医案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综合研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践,推动中医各家学说的发展和进步。
中医各家学说心得体会2000字
中医各家学说心得体会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形成了多个不同的学说和体系。
这些学说不仅反映了中医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也代表了不同医家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独特理解和经验总结。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对于中医各家学说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1. 阳明学说阳明学说强调“以己观察”,即通过观察病人的整体情况和表现来判断病因和治疗方案。
个人的生活习惯、情绪状态以及环境等因素对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践中,我发现不同病人相同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会有所差异,这与其个人的差异有关。
因此,我在诊断和治疗时,除了关注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还会注意观察其整体情况。
2. 气血学说气血学说认为,人体的健康与气血的平衡密切相关。
气血的运行和调节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在诊断和治疗中,我注重通过询问病人的体验和感受,以及观察其面色、舌体和脉象等来判断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况。
同时,我也注重通过调节饮食、运动和情绪等方面来调节气血的平衡,以达到治疗和养生的目的。
3. 理气活血学说理气活血学说强调通过调节气机和血液循环来改善病人的病情。
在实践中,我发现很多疾病的病因和病机都与气机的运行不畅和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因此,在治疗中,我会采用一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药物和疗法,如逍遥散、桃红四物汤等,来改善病人的气机和血液循环状况,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4. 温通散寒学说温通散寒学说认为,寒邪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温通散寒可以改善病人的病情。
在中医诊断中,我会关注病人的体温、手脚冰冷和喜温喜热等情况,以及寒邪症状,如怕冷、喜暖等。
在治疗中,我会选择一些具有温通散寒作用的药物,如八角茴香、生姜等,来调理病人的体质和改善病情。
5. 湿邪学说湿邪学说认为,湿邪是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可以通过清利湿湿邪来改善病人的病情。
在诊断中,我会关注病人的舌质、尿液和大便等,以及湿邪症状,如浮肿、肢体沉重等。
在治疗中,我会采用一些具有清利湿湿邪作用的药物,如茵陈蒿、陈皮等,来调理病人的体质和改善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学习各家学说
(一)循名责实,勘误求真
在学习各家学说时,必须重视对许多专用名词、概念及有争议问题的研究,各种学说,产生于各个不同时代,出诸医家的各自阐述,受到时代的影响或囿于个人学识,因而在一些“名”、“实”问题上常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误解或附会;学习时倘掉以轻心或不求甚解,便会令人困惑不解。
因此一定要历史地有分析地来看待它们,要通过医家们所议论问题之名,来探求其实质所在。
如有关相火问题的讨论,历代医家在《内经》“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基础上,各自进行了阐发,刘完素称:“三焦相火无不足”;张元素称:“命门为相火之原”;李东垣称“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朱震亨称:“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又称:“相火之气,经以火言之,盖表其暴悍酷烈,有甚于君火者也,故曰:相火元气之贼”;张介宾称:“凡火之贼伤人者,非君相之真火,无论在内在外,皆邪火耳,邪火可言贼,相火不可言贼也”等等。
显然,历代医家们围绕着“相火’的名称,阐述了各自的见解,然而归根到底这些不同的观点是由于对相火概念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刘张以运气结合脏腑来理解相火的生理作用,但刘则提示了相火有余的害处,而李氏根据自己的体会把它引申为“元气之贼”,当作邪火论;朱氏总结了前人的论述,既强调了它的生理作用,又指出了它的病理危害;张介宾则在苦寒盛行的流弊下,严格地区别了邪火和相火,以避免过用寒凉克伐真阳,把相火局限在生理之火的认识中。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相火之名,来分析其概念和实质,这样既可扩展视野、深化认识,又可不为某种观点所纠缠,而有利于学术的发展。
研究各家学说务必忠实于前人原著精神,如实地反映医家的学术本来面貌,不能曲解误会,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明确问题的实质。
中医界长期以来,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着对前人不正确或失实的评价,而这些评论又往往出诸名家的著作,遂使谬误流传,影响甚大。
如许叔微的脾肾观,历代许多学者均称之为“补脾不若补肾”,尊奉他为补肾之圭臬,其中李时珍首先提出了这个问现,在《本草纲目》中说:“许叔微学士《本事方》云:孙真人言补肾不若补脾,予曰补脾不若补肾”张介宾沿其后,亦说;“观东垣曰补肾不若补脾,许知可曰补脾不若补肾,此二子之论,各有所谓,固不待辨而明矣”;朝鲜许浚在《东医宝鉴》中也有类似提法:“孙真人云补肾不若补脾,许学士云补脾不若补肾”的载述。
直到晚近,许多学者仍持此论。
然而在许氏著作中末见有能反映出这种观点的有关资料,固然他重视肾气,但并没有轻视胃气,在他的《本事方》中更记载了不少调补脾胃的宝贵经验和有效良方,因此,所谓“补牌不若补肾”之说,是后人附会而强加的。
需要勘误求真,恢复其脾肾观的原貌。
(二)掌握特点,了解全面
学习各家学说,首先应抓住医家的学术特点,全面掌握其医学思想及治疗经验,以避免出现曲解附会之误。
如以朱丹溪为例,既要重点研究其养阴学说,又耍全面掌握他治疗杂病(特别是气、血、痰、郁、以及益气温阳的经验);又如张子和的祛邪学说,擅长于汗、吐、下三法。
但他同时还对情志致病及情志治疗有独到研究,对食疗、食养的方法深有造诣。
对其他各家亦当如此。
在抓住特点的同时,还须避免把历代医家学说各自孤立起来,而应当从医学科学的连续性、渗透性和发展性方面去探索他们之间相互关系。
这样既可以掌握各家的学术特点又可以全面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具体发展情况。
初学各家学说,每因不得其法而有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之感,从而,也就难以对各家学说作出适当的评价。
须知历代医家每为阐明一义,强调一说,故其议论必然有所侧重;或者,为了纠偏补弊,也难免有偏激之词,这是应当理解的。
然而如果深入研究其著作,则不难发
现医家的临床施治虽然各具特点,但始终掌握辨证原则,寒热补泻,诸法多不偏废,正如李士材《医宗必读》所说:“子和一生,岂无补剂成功?立斋一生宁无攻剂获效?但著书立言则不及之耳。
”李氏在评价金元四家时还说:“四家在当时,于病苦莫不应手取效,考其方法若有不一者,所谓补前人之未备,以成一家言,不相摭拾,却相发明,岂有偏见之弊?”故对各个医家必须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对他的评价就能较为中肯和合理。
譬如刘河间之主火,是从火热病的多发性、普遍性方面加以强调的,故原不脱离辨证原则,其《宣明论方》中温热多于寒凉,亦足证其并无偏见;又如景岳虽重温补,但尤重于填补精血,且在其所著新方及验案中也不废寒凉攻下。
可见,如果对医家学说不能全面掌握,就往往会发生曲解而不能作出合理的评价。
(三)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出于各家学说多从某一方面作出贡献,诸家学术也毕竟各有专长,故学者还必须注意兼收并蓄以期集思广益,如以金元时期的医家为例,则攻邪之法莫备于子和,清热泻火当推河间为巨擘,滋阴降火之沦,则丹溪有其特长,补中益气和甘温除热,自以东垣独擅其胜,然而这四家除上述特点外,还有其他兼长,都必须在我们学习中所当注意的。
何况除此之外,历代医家之可师可法者,还大有人在,我们如能撷采众长,以熔于一炉,则方能对前人学术经验做到全面继承和融会贯通。
学习各家学说,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历代医家的论述,对中医学起有进步和促进作用,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常有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由于时代和历史的条件不同,故每一医家的学说常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也即是有其特长,也有不足之处,所以,我们学习各家学说必须注意撷取其精华,了解他在某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对他的学说所论述的某些片面观点,也必须作具体而细致的分析,这是因为历史和他的处境所决定,我们只能取长补短,而不能求全责备。
例如张子和长于攻邪而对“扶正”的论述不够。
又象赵献可重视命门,以六味、八味统治诸病,但在临床上末必完全适度,这些不足之处,又往往为后代医家的学说所弥补。
如李东垣论述阳气升降而重于升,缪仲淳重视气机升降而重在降,又东垣重于升补脾胃之阳气而仲淳善于滋养脾家之阴液,其后叶桂又擅长补养胃阴,他们都从不同角度上补充了东垣之所不足,从而使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更加发展。
各家学说的正确学习方法,在于理解和掌握中医学在人体生命现象、疾病发生和发展,以及治疗方面的特点。
此外,我们还须学习古代医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重视继承、深入研究、大胆创新的治学精神,这对于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