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10分章节
社会研究方法SOCIAL RESEARCH METHOD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研究
2、心理学的方法:
A 实验心理学:以W.冯特1879年建立莱比锡心理研究所为起点,但当时限于心 理学的发展水平,“内省法”仍然是学者们建构理论的主要途径,实验法只 是辅助而已。实验法的大量运用始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兴盛之后。
B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反对传统心理学以主观内省法从事意识的分析研究, 主张对行为采用客观观察,采用严格实验方法,注重刺激与反应关系的探索, 强调实验过程中控制的作用。但他们的研究常常带有生物学印记(由动物推 及到人)。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研究
四、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 统计调查法
社会学
实验法
实地研究法
社会研究方法与各学科的关系
统计学 心理学 人类学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研究
1、统计学方法: A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政治经济学之父、统计学
创始人:他用分组法、图表法计算了一系列总量指标、相 对指标、平均指标,用以衡量英国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B 阿道夫·凯特勒(Adolphe Quetelet)——经验社会学之 父、数理统计学派创始人:概念的操作化;“平均人”概 念的提出是统计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C 费舍尔(R.A.Fisher,数学家兼经济学家):他在1928 年提出的抽样理论为社会研究的代表性、科学性提供了数 理基础。
人类学的文化比较研究也曾解决过很多学术疑难问题。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研究
4、社会学及社会研究的两种传统:
A 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其中包括人类学、历史、伦理学、 文学等学科方法。其特点是注重直观和切身体验、强调对 人和社会的主观理解或阐释。 B 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也就是在统计调查和实验法中所 体现出来的数量化方法,它强调客观的、精确的因果分析。 近几十年来,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定量方法— —如抽样方法、统计方法、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问卷 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
2 社会科学的基础
2.3 总体而非个体 社会规律,反映的是许多个人聚合的或集体的行为和状况。
2.4 变量语言 社会研究包含了对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
社会理论是以变量语言写成的,而个体之所以涉及研究,只因为他 们是变量的介质。
变量包含了社会研究者所谓的属性(或值)。
属性和变量间的关系是科学描述和解释的核心。
常重要的。
Page 8
2 社会科学的基础
2.2 社会规律 首先,大量的正式社会规范早就了高度的规律性。 除了正式范式以外,还有部分社会规范在无形中让社会行为产生规律性。 关于社会规律性:一,有些规律过于微不足道;
二,反例的存在说明,“规律性”不是百分百规律。 三,在规律性中的人只要愿意,就可以颠覆整个规律。 A.微不足道 B.愚人实验 C.例外 D.认为干扰
Page 4
1 寻求真实
1.1 一般的人类研究 因果 概率
人类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是什么”和“ 为什么”,我 们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达到这两个目标。
来自他人告知的约定俗成的知识,既可能帮助也可能阻碍 我们自己亲手去发觉真实
1.4 研究中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A.不确切的观察 B.过度概化 C.选择性观察 D.非逻辑推理
自变量、因变量属于决定关系或因果关系模型。
Page 10
3 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3.1 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 个案式解释模式 通则式解释模式
3.2 归纳与演绎理论 归纳 :个别到一般 演绎 :一般到个别
归纳 经验 概括
理论
观察
假设 演绎
Page 11
3 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3.3 定量与定性资料 定性 定量
1.5 什么是真正的真实?
社会研究方法_重点笔记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1、“社会研究”的概念通常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而探索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专门的科学研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说明社会现象的表面状况,还要说明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并且把握社会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3、“社会研究"的概念比“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更为宽泛。
社会研究要以社会调查为基础,但不止步于社会调查所得到的经验资料,而是要通过对经验资料的分析而得出对社会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4、我们可以将“社会研究”概念定义为: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5、社会研究的特征(多选题)(1)目的性(社会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认识活动,目的性是社会研究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2)经验性(经验性特征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3)理论性(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4)社会性(是指社会研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4、所谓“经验性”,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知。
5、社会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社会研究的目标具有社会性的意义;(2)其次,社会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3)再次,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4)最后,社会研究的结果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术发展产生影响.6、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多选题)(1)社会研究主体(是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与人员)(2)社会研究的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是其他社会单位)(3)社会研究的内容(是指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和要探索的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4)社会研究的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总和,包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各种程序、规则和各个研究阶段上应采用的各种方法)7、各类组织在社会研究活动一般扮演以下几种角色:(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政治组织、学术组组织、企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这类组织主要是一些学术机构、政府和企业的研究部门、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多选题)(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
3、具体方法和技术 资料收集方法(抽样方法、测量技术等等) 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等)
4、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2020/9/24
.
6
四、研究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 3、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 4、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
2020/9/24
.
9
二、理论的结构
1、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 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2、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 提供观察的视角 能够分类和概括 构成理论的元素
2020/9/24
.
10
3、概念的层次
私人财产 生活用品
家具 床
高 大 含糊 低 小 明确
2020/9/24
抽象层次 涵盖范围 指示特征
理论 概括 释 解 证 验
假设
观察
问题
2020/9/24
.
13
2、理论建构研究--归纳推理 从观察到括 从概括到理论 暂时的、相对的、或然的理论
3、理论检验研究--演绎推理 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
2020/9/24
.
14
第三章:选择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1、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主题 问题领域
.
11
4、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
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
5、变量间关系--相关关系(共变关系) 因果关系-共变关系 时间顺序 非虚假关系
6、命题--关于概念的特征或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7、假设--关于变量的特征或变量间关系的陈述 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06年高教版)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06年高教版)第一章绪论知识的几种来源:常识、传统、权威、经验、科学。
科学的特征:科学是经验的;科学是命题式的;科学是逻辑的;科学是趋于抽象的;科学是操作的;科学是系统的。
社会研究方法指的是社会学“经验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理论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指的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方法。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具体方法和技术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社会研究中的理论主要由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构成。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应。
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其涵盖面就越大,特征也就越含糊。
相反,一个概念的抽象层次越低,其涵盖面也就越小,特征也越明确。
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理论构建过程以观察为起点,然后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解释这些观察的理论。
而理论检验过程则是以理论为起点,通过演绎推理,做出预言或预测,并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来检验预言的正确性。
所谓经验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
理论检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第二,由理论导出(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第三,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的命题;第四,收集有关的资料;第五,分析资料;第六,评价理论。
社会研究的程序:选择问题、回顾文献、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
第二章社会研究的方法论1 / 19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研究方法的理论,它主要探讨科学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程序、方法的问题,它是知道科学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观点。
社会研究方法——各章简答、论述汇总[1]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1、简述社会研究的特征①经验性。
经验性,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
②理论性。
社会研究的理论性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两层含义。
③目的性。
首先,社会研究是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
每个社会研究项目的第一步都是要根据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而确定研究题目和明确研究的意义。
④社会性。
社会性特征,是指社会研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2、试述社会研究的社会性(论述)所谓社会性特征,是指社会研究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首先,社会研究的目标具有社会性的意义。
一般说来,社会研究的选题应该具有社会意义,它应该对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社会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
一方面,在当代社会中绝大多数调查研究活动都是以有组织的方式进行的,在社会调查活动中需要有各种机构和各类人员的分工合作;另一方面,许多社会研究活动,尤其是较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活动需要有大量的社会配合。
因此,在社会研究活动中会涉及分工、合作、配合等一系列的社会互动过程。
再次,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最后,社会研究的结果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术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
3、简述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任何一项社会研究活动都包含:社会研究主体、社会研究对象、社会调查内容、社会调查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素。
4、简述各类组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一般扮演哪几种角色(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5、试述社会研究的目的(论述)社会研究是一项有目的的社会认识活动,其目标在总体上看是为了获得对于人的行为和对社会的可靠认知。
(1)探索未知的事物社会研究者探索未知社会现象的原始动机首先为了服务于社会实践,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需要了解人的行为和社会运行的规律。
在人们的行为和社会运行中有大量未知的领域,需要通过专门的社会研究活动去加以探索。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1. 定量研究定义:定量研究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量化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特点:- 数据量化:定量研究依赖数字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收集。
- 可操作性:定量研究通常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标准化流程进行重复。
- 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
分类:- 描述性统计: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展示,如频数分布、平均数、中位数等。
- 推断性统计: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 定性研究定义:定性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通过非数字化的手段来理解社会现象的深层含义和背景。
特点:- 数据非量化:定性研究侧重于文字、图像、声音等非数字数据。
- 灵活性:定性研究方法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研究进展进行调整。
- 深入理解:定性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个体的经验、观点和行为的背景。
分类:- 田野调查: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记录。
- 访谈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对话,收集他们的看法和经验。
- 内容分析:对文本、图像、视频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以揭示其中的主题和模式。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1. 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论是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哲学思考,它包括:- 研究范式:指导研究的基本信念和假设,如实证主义、建构主义等。
- 研究逻辑:研究推理的逻辑结构,如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 研究伦理: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如知情同意、隐私保护等。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实现研究目的的具体手段,包括:- 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等。
- 数据处理方法:如数据编码、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 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主题分析、案例研究等。
3. 研究技术研究技术是指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技巧,例如:- 问卷设计技巧:如何设计有效、可靠的问题。
社会研究方法10-019
角色理论
有些社会学家专门研究人们如何处理自己所 扮演的各种不同角色。这种社会分析方法创 造了不少新的概念,像“角色紧张” (role strain ,意指太多的期待,让人无法接受) 和“角色冲克” (role conflict. 例如, 我是教 授,而我妈妈成了我的学生时,我同时是教 授也是儿子) 。
作业:
列出 5 个社会变量,并且写出构成变量的 属性。
第一编 第二章 范式、理论与研究
几种社会科学范式
宏观与微观理论 宏观理论研究主题,包括了社会中经济阶层之间的
斗争、国际关系、社会内部主要机构间的互动,例 如政府、宗教和家庭等。 微观理论处理个人或小群体的社会生活议题。如约 会行为、陪审团决策过程、学生老师互动等,都是 微现理论面对的议题。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有时也称为“社会系统理论” (social system theory) , 是由孔德和斯宾塞 的一个论点衍生出来的:每个社会实体,不论是个 组织或是整个社会,都是有机体(organism)。和 其他的有机体一样, 个社会系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 的,对于整个系统的运作而言,每一部分都有功用。
一般的人类探索
几乎所有人,都想要预知未来。而且我们愿意用因果 (causal)和概率(probabilistic) 的推理来进行预测。 首先,我们通常认为我们的未来多少是由目前的状况 所造成或限定的:我们知道受教育程度合影响未来的 收入高低;当我们是学生的时候,就知道努力用功可 能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解释的过程。
北大2001<简>: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1)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2)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
包括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类型。
四种主要研究法: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分类:<1>根据研究目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2><3>根据调查范围: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4>其他分类: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3)具体方法与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资料分析方法(数据资料:统计方法、数理方法模拟法;文字资料: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其他技术手段和工具。
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方法论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得具体方法和技术。
统的知识。
特征: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客观的、可实证的知识体系的结合。
也就是说,是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4、科学三任务: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5、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
6、科学的性质:科学知识的性质:(1)系统性;(2)因果决定论;(3)普遍性;(4)开放性。
科学研究的性质:(5)实证性;(6)客观性;(7)明确性;(8)社会性。
7、科学的功能:技术、学术和社会功能。
8、操作化:对假设中的概念作出具体定义。
9、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2)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3)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
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来探索真理的理性认识活动。
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研究旨在探索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探索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及结果。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精编版
第一章:绪论解释的过程。
北大2001<简>: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1)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2)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
包括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类型。
四种主要研究法: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分类:<1>根据研究目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2><3>根据调查范围: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4>其他分类: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3)具体方法与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资料分析方法(数据资料:统计方法、数理方法模拟法;文字资料: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其他技术手段和工具。
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方法论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得具体方法和技术。
统的知识。
特征: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客观的、可实证的知识体系的结合。
也就是说,是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4、科学三任务: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5、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
6、科学的性质:科学知识的性质:(1)系统性;(2)因果决定论;(3)普遍性;(4)开放性。
科学研究的性质:(5)实证性;(6)客观性;(7)明确性;(8)社会性。
7、科学的功能:技术、学术和社会功能。
8、操作化:对假设中的概念作出具体定义。
9、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2)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3)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
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来探索真理的理性认识活动。
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研究旨在探索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探索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及结果。
社会研究方法10
社会研究方法(十)
抽样
4
1.1抽样的初步界定
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观察与研究对象 ( 社会现象 ) 相关的所有行动和行动者。 社会研究者一定得要进行选择观察,只有这样 才能对不曾观察到的人与事进行总结。但这常 常涉及如何对观察对象进行选择。 抽样就是选择观察对象的过程。
社会研究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抽样则 更偏向于科学。
15
3.4 配额抽样
配额抽样也是一种非概率抽样方法。先 对整个总体(配额矩阵)的特性进行详细描 述,然后再挑出样本,以使它们反映总 体内不同组合的侧面。 配额矩阵对总体特性的反映程度在相当 程度上影响配额抽样的代表性。
有些学者试图用配额和概率抽样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对象选择,这种方式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4.1.1 抽样概念和专有名词
要素:人或一定类型的群体。分析单位
总体:研究要素的特定集合体。 研究总体:从中抽出样本的全体要素总和。
抽样单位:抽样各阶段考虑选取的某个要素或 者某组要素。
抽样框:抽样单位的实际名单,样本或某些阶段的 样本从抽样框中选取。
观察单位:足以提供资料的一个或一组要素的 集合。观察单位与分析单位。
社会研究方法(十) 抽样 18
4.1.2 抽样概念和专有名词
变量:一组互斥的属性特征集合。常量
变异性
参数值:关于总体中某变量的综合描述 统计值:样本中某变量的综合描述 置信水平:样本统计值落在参数值某一 正负区间内的概率。置信区间是某个统 计值的扩展,可使我们的置信度提高。
社会研究方法(十)
抽样
19
6 抽样设计的类型
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多级整群抽样 概率比例抽样
社会研究方法(十)
抽样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读书笔记)第一篇研究概论树立新观念:科学是一种研究方法,或者说,是学习和理解我们周围事物的方法。
内容架构:第一章,讨论对人类本性的研究,如何避免研究过程误入歧途;第二章,社科理论及理论和研究之间的关系,说明一些形成研究本质的研究范式;第三章,研究的伦理和政治问题,说明伦理和政治对研究的影响。
第一章人类研究与科学人类本性试图了解并预测社会,研究是人类依据本性进行的活动,科学研究设计是为了避免探索中遇到的问题。
导言:我们的知识来源于个人的体验和约定俗成的知识。
寻求真实:如何获得真实的知识?科学研究!科学的观点需要有逻辑和实证两方面的支持,既要言之有理又要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观察。
认识论是知识的科学,方法论是寻求解答的科学,本书是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探讨。
我们对世界的的认识,部分通过个人研究或个人经验,大部分则来自他人告知或约定俗成。
二手知识的两个重要来源是传统和权威。
研究中人们常犯的错误:不确切的观察、过度概化、选择性观察、非逻辑推理。
什么是“真正”的真实?关于“真实”的观点如下:前现代观点:眼见为实,真实的就是真实的,不存在差异;现代观点:把差异的存在看成是正当的;后现代观点:所有的“真实”,都是来自于自我观点的想象,换句话说,不存在什么外在世界,一切都存在于内在之中。
社会科学的基础:逻辑与观察。
科学的三大层面:科学理论、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
两大基础与三大层面的关系:科学理论处理的是逻辑;资料收集处理的是观察;资料分析是比较逻辑和观察,寻找可能的模式。
科学是理论而非哲学或信仰,社会科学理论处理的是“是什么(what is)”而非“应该如何(should be)”,科学理论不能建立在价值判断上。
社会科学理论的终极目的在于寻求社会生活的规律性。
谈到社会规律性时,有三个论点值得探讨:第一,有些规律微不足道;第二,反例的存在说明,规律性不是百分之百的规律;第三,人们可以颠覆规律。
社会规律反映的是许多人聚合的或集体的行为和状况。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导论1、社会研究指的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部分,及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4、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和技术之间,都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5、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在经验研究中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
其一是科学主义的;其二是自然主义的。
而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则可以说是这两种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它们是我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两条途径,两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在社会研究者认识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它们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社会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这就是:(1)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2)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3)资料的收集(4)资料的处理与分析(5)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社会研究的方法系统有哪几部份构成?不同的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答: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部分,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三大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方法论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其中哲学方法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最基本的方法论。
方法论决定和影响着在社会研究中如何去观察研究社会现象,以及采用什么具体方法和专门的技术工具。
同时,具体方法和技术、工具的发展将促进方法论本身的发展。
不同的研究方式与不同的方法论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与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
比如,调查研究的方式往往需要运用抽样的方法、需要设计问卷的技术、需要运用计算机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社会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十章 实验法
第十章实验法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是A.问卷法B.访谈法C.实验法D.观察法【解析】:C 本题考查了实验法的基本定义,题干所述就是实验法的定义。
2.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是指A.因果研究B.实验检测C.实验刺激D.实验反馈【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检测的基本概念,所谓实验检测就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和测定。
3.在实验中,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A.控制组B.实验组C.实验者D.实验工作人员【解析】:A 在实验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
4.在实验的自变量中,需要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称控制变量,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称A.常量B.实验刺激C.不可控变量D.倚变量【解析】:B 在实验的自变量中主动造成其自身变化的自变量就是实验刺激。
5.实验研究者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被称为A.控制组B.实验者C.实验对象D.实验组【解析】:B 实验者就是指实验的研究者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
6.实验法中,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通常被称为A.控制变量B.实验刺激C.倚变量D.干扰变量【解析】:C实验法中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通常被称为倚变量。
7.在实验中,一般需要加以控制或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是A.自变量B.因变量C.常量D.倚变量【解析】:A 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其中自变量一般是指在试验中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
8.在实验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A.控制组B.实验组C.实验工作人员D.实验者【解析】:B 在实验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
9.实验变量通常可以分为A.自变量和倚变量B.因变量和倚变量C.自变量和因变量D.倚变量和控制变量【解析】:C 在实验法中,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两种。
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 实验法课件
社会研究方法代码:03350讲师:欣欣老师第三节 实验的基本类型03第一节 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01第二节 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02第十章 实验法04第四节 实验法的优缺点一、实验法的相关概念(单选)P214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
【例子】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可能避免犯罪。
因此抽取了一批孩子做了一个实验,孩子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都相同,并且在实验调查前测量到的“犯罪倾向”也相同。
先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是控制组,一组是实验组,然后在4年时间,对实验组的少年进行一对一的忠告,而控制组的孩子没有这样做,研究人员在实验结束的若干年对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忠告在少年犯罪中没有重大作用。
控制组——没有一对一忠告的孩子实验组——有一对一忠告的孩子实验刺激(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忠告控制变量(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因变量(随自身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犯罪倾向1.实验者:即实验研究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
2.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1)自变量一般是试验中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
(2)因变量一般是实验中需要检测的随自身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3)在实验的自变量中,需要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称控制变量,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称实验刺激。
3.实验对象:是指实验中涉及的人们,他们是实验调查的群体或个人。
(1)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
(2)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
4.实验检测: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
二、实验法的特点P216实验法与访谈、观察等方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它通过控制情境和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及社会现象的变化,以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少数个体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研究方式。
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
重点调查的对象不一定要有代表性,但必须在总体中占有重点的地位或在总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定性研究是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并采用分类、比较、归纳、矛盾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对该社会现象的总体有较深入认识的一种研究类型。
第一章 社会研究导论
社会研究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社会研究的特征有四个;1、目的性;2、经验性;3、理论性;4、社会性。
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有四个;1、社会研究的主体;2、社会研究的对象;3、社会研究的内容;4、社会研究的方法。
分析单位是指在社会研究过程中收集和分析资料的具体单位。
各项社会研究的内容分为五种;1、现状调查;2、态度调查;3、因果分析;4、预测分析;5、对策研究。
社会研究的目的有三个;1、探索未知的事物;2、验证不确定的知识;3、扩展已有的知识。
社会研究的意义有两个;1、社会研究的理论性意义;2、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
新颖性又称“创造性”或“创新性”等,是指研究题目具有与其他人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选题客观标准中“新颖性”体现在四个方面;1、研究领域的新颖性;2、研究视觉的新颖性;3、研究内容的新颖性;4、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可行性是指一项社会研究项目是否具备相应的研究条件。
选题客观标准中“可行性”原则包括五个方面;1、研究人员的可行性;2、研究方法的可行性;3、组织体系的可行性;4、物质条件的可行性;5、社会可行性。
社会研究方法在现代社会研究中的意义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1、保证社会研究客观性的意义;2、提高社会研究活动效率的意义。
在社会研究中采用科学方法的首要意义是社会研究客观真实性的要求。
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四个;1、客观性原则;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4、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社会研究课题有两个方面的来源;1、来自社会实践;2、来自理论的发展。
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抽象和概括。
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有概念、变量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而人们运用理论的基本形式是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
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有三个;1、概念;2、变量;3、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
概念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
理论性研究主要关心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应用性研究则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
探索性研究通常包括三个部分;1、实地考察;2、请教专家;3、查阅资料。
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有五个;1、确定研究题目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收集资料阶段;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5、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
社会研究的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或者是研究所指向的其他社会单位。
第二章 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从研究方法上看,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宏观社会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社会理论)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
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是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认识论原则,包括五种原则;1、经验归纳原则;2、演绎推理原则;3、假设—检验原则;4、统计性原则;5、抽样—推论原则。
理论的基本形态是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
理论命题是指研究者用来说明各个概念(变量)存在及表现的程度,以及各个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的科学语句。
根据各种命题所表述的理论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四种;1、简单描述性命题;2、比较性命题;3、解释性命题;4、预测性命题。
理论模型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
操作性定义是指用一组实际操作来说明概念的实际含义和使用方式。
概念不仅有质的含义,也量的含义。
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是其概率性特点,即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不具有必然性;2、是社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有程度和方向之分。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还可以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普查的主要特点有四个;1、结论确定;2、资料精确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3、调查项目少;4、工作量大。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将社会研究分为三种;1、普查;2、抽样调查;3、个案调查。
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统计量来推论总体情况。
抽样调查的特点有三个;1、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2、抽样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深入,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3、可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从而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
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进行研究。
文献研究方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而进行研究。
实地研究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比较真实和深入的研究资料。
第四章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社会理论是人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
现代社会研究中的理解方法最初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关于某类社会现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
横向研究的优点是调查面广,多数采用统计调查的方式,资料的格式比较统一,标准化程度较高,而且资料来源于同一时间,未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因而可对各种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
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趋势研究;2、同期群研究(亦称队列研究);3、同组研究(又称追踪研究)。
公式法是用数学公式的方式来表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理论模型。 公式法的基本形式是Y=f(x)
公式法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较精确地反映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精确的定量分析。
公式法的缺点是,往往只能包含少量的变量。
社会理论可以分为三种;1、宏观社会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社会理论);2、微观社会理论;3、中观社会理论。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有四个;1、经验性;2、理论性;3、规范性;4、多样性。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体系有三个;1、方法论;2、研究方式;3、具体方法和技术。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一般不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研究工作,但它对具体研究工作中所采用研究方法起到理论基础的作用。
在社会研究中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四种。
一般说来,研究性质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一般说来,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分为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产品等不同的层次。
社会研究中有四种常用的研究方式;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3、文献研究;4、实地研究。
调查研究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资料,并且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抽样调查,因此能够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
解释性研究就是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和研究。
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描述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1、描述研究要反映总体状况的一般特征;2、描述研究也要对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的概括。
一般来说,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人口普查都属于横向研究。
普查又称普遍调查或整体调查,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确定研究题目;1、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2、要确定研究的角度;3、要确定题目的层次;4、要确定研究的目标。
选题过程是一个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过程。
选题的标准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标准。
选题的客观标准有重要性、新颖性、可行性。
在符合社会实践或理论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选择研究题目的原则有三个1、重要性;2、新颖性;3、可行性。
趋势研究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同期群研究(亦称队列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同组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第三章 选题与研究设计
选题是指社会研究者根据客观需要和自身的研究兴趣及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
理论模型常用的表述方式有三种;1、变量结构图示法;2、坐标图示法;3、公式法。
变量结构图示法的优点有两个;1、它可以包含许多变量;2、能够较清楚地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因果和影响关系。
变量结构图示法的主要缺点在于,它难以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坐标图示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够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等人为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
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以发展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为基本目标的社会研究。
应用性研究是指针对现实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
应用性研究在发展过程中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如政策评估研究和社会指标研究。
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
定性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式是实地研究。
定量研究是运用基于统计原理和概率论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