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探讨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工作
特色文化产业-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问题探
• 在青海生活了21年的荷兰人Klaas谈及热贡 一词时,能罗列出如唐卡、於菟、藏戏、 六月会、泥塑等一系列“名片”,“热贡 正从一个区域名成为(文化)品牌。”
• 来自热贡地区的唐卡 画师展现“指尖”传 承。热贡地区,唐卡 色彩鲜丽,从艺人员 众多,绘画技法精妙, 被誉为“藏画之乡”。
• 热贡一词在藏语中意为“金色的谷地”, 一般指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河流 域同仁县及其周边地区,此间于2008年设 立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也是中国
通过省外知名专家学者的主旨演讲,共 同探讨总结热贡文化传承保护的主要举措和 发展路径,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热 贡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努力推动热 贡文化生态保护区高质量发展。
论坛由黄南州人民政府和黄南州热贡文化 生态保护区管委会主办,黄南州文体旅游广 电局和黄南州热贡艺术研究院承办。
闽 南 文 化 生 态 保 护 区
• 黄南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 之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故乡。2008年, 继闽南、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后、黄南州被国家文 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为全国第三个、西北地区第一个国 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9年,热贡艺术被列 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4年,该州被列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并先后 两次列入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2015年12月,“热贡 唐卡”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6年,该州同仁县(今同仁市)被命名为“中国唐卡 艺术之乡”;2017年,黄南州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全 国热贡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成为全国唯一 的文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8年,热贡文化产业被 青海省认定为“青海名牌”。
市开幕。本届论坛由黄南州人民政府和黄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江苏探索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江苏探索作者:张磊来源:《群众》2020年第04期为深化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与传承工作,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环境,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活态性、整体性保护的新路子,2011年原江苏省文化厅下发《关于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打造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生态化保护工程的意见。
此后,省厅与各地密切协作,吸纳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从凝聚共识、制定规划、出台措施、建章立制等方面入手,先后建成1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极大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2019年3月,《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颁布,为我们系统梳理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验做法、进一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凝聚共识,破解保护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才能得以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交网络化、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正急剧变化。
有的传统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消失,像洪泽湖地区,当地以渔业为主的村落仅剩下10多个,近年“洗脚上岸”的渔民达1.6万名,且散居各处,导致原有的民俗节庆活动、传统技艺项目逐渐萎缩甚至中断;有的传统技艺、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如竹编、苇编、山歌、田歌等,由于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和环境的改变,渐渐失去“活性”;还有不少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项目如剪纸、织绣染技艺等由于机械化大生产的冲击,生产萎缩,从业人员流失,生存同样面临困境。
因應这样的形势,我们组织专门人员成立调研小组,对省内传统历史文化积淀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聚、存续状态良好的地区分区分片开展可行性调查研究,对省级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方针原则、设立条件、申报程序以及工作措施与机制等进行明确。
提出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以文化空间为保护重点,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依存的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整性 , 还要 尊 重其 不 断发展 的 自然 规律 , 尊 重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自然 的 变迁 。
2 . 文 化 生 态 保 护 理 论
2 0世纪 以来 , 全 球 范 围内 的工业 化 、 现代 化 、 城市 化进程 , 造 成 了严重 的环 境危 机 , 关 注人 类 生存 环 境 的生 态 学 迅 速发 展 。2 0世 纪 中叶 , 环境 危 机 日益 严 重 , 各 界学 者 开 始从 生 态 学视 角 探 讨社 会 问题 。
Vo 1 . 3 4 NO. 5
Se p t . 2 01 5
文章 编 号 : 1 0 0 6—2 9 2 0( 2 0 1 5) O 5—0 0 3 4—0 7
文 化 生 态 保 护 区 建 设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 —
以徽 州 文化 生 态保 护 实 验 区为例
汪 欣
成 不可 分离 的整 体 。 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的活 态性 体现 在共 时 性和 历时 性上 。从 共 时性 来 说 , 非 物质 文 化遗 产 在 不 同 的空
第 5期
汪 欣 : 文 化 生 态保 护 区 建设 的 理 论 与 实践 —— 以徽 州文 化 生 态保 护 实验 区 为例
3 5
间相互 传 播 、 相互 影 响 ; 从 历 时性来 说 , 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在历 史上 形 成 , 流传 至 当代 , 并 且 在 未来 不断 演
进 。非物 质 文化 遗产 的 活态性 , 决 定 了保 护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不仅 要 尊 重非 物质 文 化 遗产 存在 形 态 的完
第3 4卷 第 5期
2 0 1 5年 9 月
河 南教 育 学 院 学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版 )
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许多文化遗迹 周围脏乱差 ,增加 了以后设区建设 的地方政府受
主要领 导更替、资金投入等原 因,保护 区建设事 宜被搁 置、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 ,出现地方政府 “ 冷淡 ”对 待保护 区建 设现象 。当地政府对非遗保护和保护 区建设认知有偏差 ,保护区建设中项 目建设不理想。 ( 三 )偏 离生产性保护 ,旅游开发过度 。许 多申请保护 区的规划 中,对保护区 的保护措施轻描淡写 ,以 非遗生产性保护理由重点突 出文化产业和旅游 开发,将保 护区建设当做经济 开发 区招商 引资。出现 因无人居 住 、无人 管理 、无钱修 复等原 因致 使一些有 文化符号 代表性 的老房子逐渐 自然毁坏性破 坏 ,地方政 府为 了 支持开发 房地产项 目将 一些著名 文化 史迹 强力拆除破 坏 ,甚至 有一些文化 史迹在修缮 和开发利 用时 “ 被变 脸 ”,导致严 重 “ 失真 ”,一定程度上破坏 了景观 的历 史感 、文化性 、传统性 ;有地方政府授意企业开发建 设 “ 古建筑一条街 ”等商业项 目,有 的将 古建筑拆 除后用钢筋 水泥 “ 复原”,还有地方政府没有经过科学论 证便在本域 内强力推行几种建筑 图纸 的乱作为 ;部分商 人、官员、名人等权势者没有经过政府批准 ,将古建 筑购 买后大肆拆迁搬运外地等各类现象造成文化保护难 以弥补 的损失和遗憾 。 ( 四)资金人才缺 乏,推广宣传不足 。许 多开展 保护区建设 的县市 区财政 困难 ,以至于各保护区建设 除拟开发作为旅游景 区的文化景点外 ,地方政府极少拨款 用于文化遗产 的保护工作 ,即便有拨款 ,离资金需 求也是 “ 杯 水车薪 ”。还有许 多地方几年不 公布文物保护单位 ,原因是一旦 公布不仅需要保护经 费,还要承 担保护 责任 ,不公布N I  ̄ I J 使倒塌 、盗卖 、拆建都不会被追 究。在上级没有足够 的专项经 费拨付和资金 困难 的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2018-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梁世甲(河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广西河池547000)摘要: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以广西河池市红水河流域为中心,对集中分布、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铜鼓习俗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文化生态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
文章从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背景意义以及保护工作的现状出发,分析保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教育、社会组织、传承人等不同领域和视角提出具体的对策,力求为做好保护区建设提供科学决策和施政参考。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铜鼓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池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7-0187-02一、前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作为具有内在关联的部分进行整体规划的新模式。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而设立的特定区域。
①河池市是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社会,有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等8个世居民族,总人口42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23%,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
2012年12月,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该保护实验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全境。
二、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威胁因素保护区内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区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
但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传统文化生态面临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冲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人口城乡流动速度加快,保护区内支撑传统文化生态的传统家庭、社区、社群逐渐分化、解体,原有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方式发生变化,传统仪礼、风俗逐渐发生改变,传统文化认同与传承功能逐渐弱化。
浅析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问题和解决思路
浅析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问题和解决思路朱文浩 张春胜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新时代下我国为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民间文化流失问题而探索出的新的发展路径,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民俗文化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态环境两大范畴。
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是学术界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文化生态在讨论二者内在逻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化生态所处的环境和民俗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互动形式及外在产出,是文化生态研究最核心的内容,体现于环境对文化的包容和促进。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促进中国文化发展、提升整体社会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些许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发展背后的环境污染问题,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腾飞必然不是实现长远发展的途径。
但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在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前提下,不遗余力地提出了许多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集中整治近半个世纪以来所积累的生态文明和社会文化流失问题,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策略,力求修复和拯救处于危险状态的生态系统。
然而,政策实施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人们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还处于割裂阶段,依旧停留在传统的“二元论”层面,认为生态环境需要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理,文化环境需要通过人文学科相关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保护。
真实的情况是,“二元论”无法完[项目简介] 本文系上海市教委“2018年度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示范校”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810273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朱文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张春胜,上海对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文化管理。
4142整阐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于文化保护策略对于生态资源的利用“度”,至于对“度”的衡量,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文化生态学说在解释这一概念方面颇具说服力。
20世纪,以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为代表的美国人类学家提出了文化生态学概念,并且运用了一系列实证的方法验证了这一理论。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化⽣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化⽣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梁世甲[摘要]⽂化⽣态保护实验区的建⽴是中国⾮物质⽂化遗产保护的⼀项重要举措。
我国在⽂化⽣态保护⽅⾯进⾏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取得了⼀定的成效。
⽂化⽣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个系统的⼯程,政府应实现⽂化职能的转变,由⽂化主导变为⽂化指导,以服务者的⽴场促进⽂化的繁荣和发展。
当地⼈对本⼟⽂化的热情与参与度是⽂化发展与延续⾄关重要的因素。
学校教育应加强⽂化遗产的普及,发挥教育补充的功能,是⽂化⽣态保护实验区存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化⽣态;⾮物质⽂化遗产;现状;对策⼀、问题的提出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明古国,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并传承了众多⽂化遗产,不但有⼀些名胜古迹以及⼈⽂字画等物质性的⽂化遗产,还有⼀些⾮物质性的⽂化遗产。
⾮物质性的⽂化遗产是⼀种以⼈们的⼝⽿相传保存下来并流传⾄今的可以展现我们⽣活和精神的⼀种传统⽂化形式,它的形成与所在地区的⽂化⽣活密不可分。
这些流传下来的历史记忆如今正⾯临绝迹的边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经济领域获得巨⼤的发展和进步,且随着⼈民的物质财富的增多,在精神和⽂化领域当中更多⼈的⽣活中充斥着现代⽂化的内容,⼀些保存着我们⽂化内涵的⾮物质⽂化正在离我们远去,这对于我国⽂化传承来说⽆疑是⼀种巨⼤的损失。
当前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加⼤了⾮物质⽂化遗产的保护⼒度,并相继推⾏了⼀系列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从2007年起,我国先后在热贡、徽州以及闽南等17个省市,建⽴起了带有当地⽂化特⾊的⽂化⽣态保护实验区,这对于当地⽂化遗产的保护⾮常有利,得到了⼴⼤民众的⼀致好评和⼴泛⽀持。
该举措是我国开展和推⾏⾮物质⽂化保护⼯作中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步。
⼆、⽂化⽣态保护实验区理论探索(⼀)国外⽂化⽣态理论的发展演变“⽂化⽣态论”这⼀提法是受到⾃然⽣态保护的⼀些⽅法以及理论的启发⽽逐渐发展起来的理论形式。
关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考作者:马垚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9期【摘要】鄂西南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复合性特点的一个代表性区域。
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简称“鄂西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其深厚的特色民族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为基础,高度整合保护区内的核心文化,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目的。
鄂西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应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制定出具体的条例和实施细则,科学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有效保护非遗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得实验区的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关键词】鄂西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中图分类号:G12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9-0207-02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遗保护模式,在全世界范围都比较少见,是中国对非遗保护路径的创新,意义在于对非遗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还非遗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随着时代发展,非遗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在变化。
所以,客观现实要求不仅要保护单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与之相关联的诸种条件,也要对非遗及与之构成传承链条的文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系统整体进行保护。
[1]2014年8月,文化部同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长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对象主要是划定范围内的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人,也包括相关的自然生态、历史遗迹和其他文化遗产,自此开启了湖北省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之路。
一、鄂西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已取得的成效鄂西南区域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丰厚,非遗资源丰富,存续状态较好。
一方面,得到有效保護的遗迹较多。
据不完全统计,鄂西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处。
设立桐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思考
设立桐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思考作者:张金龙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13期摘要: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实践,对地域文化保护有重要意义。
桐城作为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自古“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是中国特色文化的地域代表。
近年来,桐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亟需更高规格的保护。
关键词:桐城;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政府文化部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桐城文化底蕴深厚,是安徽省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桐城作为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素有“文都”之美誉,是科举文化的样本地域,也是全国有名的院士之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2019年3月,安徽省代表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加强桐城文化保护传承的建议。
在此之前,中国桐城文学小镇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录,桐城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已由安徽省政府行文向国务院报批。
2019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网以独家报道的方式,专题报道“地域学术文化系列·桐城派”。
1 设立桐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资源优势一是桐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桐城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国保单位2处,中国传统古村落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1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3处。
枞阳亦有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17处,中国传统古村落1处。
二是核心区的非遗资源相对丰富,桐城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2项、省级5项、市级7项、县级37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5人、市级14人、县级114人;安徽省非遗传习基地2处。
枞阳亦有省级非遗1项,省级传承人1人,尤以《桐城歌》为著。
《桐城歌》可远溯唐宋,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山歌》辟专卷“桐城时兴歌”,录《桐城歌》24首,并谓之“乡俚传诵”。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是目前资金和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 推进。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对策建议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0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法律保
障。
加强宣传教育
02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续性,确保保护区的长期发展和繁荣。
03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挑 战与对策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文化多样性保护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需要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
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保障文化生态的 可持续发展。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实践案例
总结词
多样性、借鉴性、可推广性、可持续性
详细描述
实践案例应具备多样性,涵盖不同类型的文 化生态保护区,包括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自然景观等。这些案例可以为其他地 区的保护区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实 践案例应具有可推广性,以便于在全国范围 内推广和应用。最后,实践案例应注重可持
总结词
系统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安全性
详细描述
实施方案应包括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目标、任务、措施等,具有系统性。同时,实施方案应注重创新,采用 新的理念和技术,提高保护区的建设质量和效果。此外,实施方案应考虑可持续性,确保保护区在长期内能够 持续发展。最后,实施方案应确保安全性,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游客的安全。
促进可持续发展
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城市规划、旅游开发等相 结合,实现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域性整体保护研究
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域性整体保护研究文章概述了文化生态保护区概念,阐述了区域性整体保护理念,在区域性整体保护的视角下,从管理模式、保护方式、传承方式和融资方式等四个方面研究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工作。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域性整体保护一、文化生态保护区概述在我国2006年9月13日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
由于目前仍处试验性阶段,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文化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原则方针、基本措施、设立条件和程序等,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要求。
[1]到目前為止,已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有11个,“十二五”期间,拟设立2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阐释“整体性保护”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在1975年欧洲建筑遗产年的阿姆斯特丹大会中提出的,当时主要是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
整体性保护概念的核心思想是:既是对遗产本身的保护,又是对遗产存在环境的保护;既是对物质遗产的保护,又是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
我国最早应用这一概念主要是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领域里,将其和“原真性”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重要的两个原则。
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概念主要是在今年年初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提出的。
三、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探讨1、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1)主体范畴因素。
主体范畴是指在保护中处于主体地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等。
他们是整个保护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和主导者,他们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保护工作的成败。
具体到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中的主体范畴主要是指政府、社区和原著居民。
①政府。
依据国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政府是不应该被放到主体范畴的,从其对保护工作的作用来看应该放到机制保障范畴中。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与会代表,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此向大家分享我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希望能够与大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我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该项目旨在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建设经验。
首先,要注重生态保护。
我们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提倡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式。
我们加强对区域生态状况的调查和监测,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湿地恢复、植被修复和水质改善等,全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恢复。
其次,要注重文化传承。
文化是国家的瑰宝,是保护区的核心资源。
我们通过整理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弘扬民俗风情,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修复,提升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和传承文化传统,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使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文化交流、传统艺术展示和人文景观的重要平台。
第三,要注重社会参与。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我们积极宣传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念和意义,组织市民和志愿者参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活动,同时推动企业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保护区建设,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最后,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不仅仅是一时之功,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强调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推动保护区内旅游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打造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同时,我们也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鼓励使用新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保护区的绿色发展。
以上就是我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通过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社会参与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保护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文化保护区工作总结
文化保护区工作总结
近年来,文化保护区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们深入挖掘文化保护区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调研和考证,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和修复。
我们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工艺人才,使得文化保护区的文化传承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其次,我们积极开展文化保护区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同时,我们还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将文化保护区的特色文化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提升了文化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我们还注重与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合作,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得文化保护区成为了当地居民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我们还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动文化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为文化保护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文化保护区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升文化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文化保护区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议
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经验。
首先我觉得,在规划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时候,一定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
就像我之前参与的一个保护区规划,一开始我们都没摸透当地文化的精髓,以为就是那些表面的民俗活动。
结果做出来的方案,当地居民根本就不买账,说我们没抓住重点。
这味道就不对了,就像你要做一道地方名菜,结果把主要调料给搞错了。
后来我们花了大量时间,深入到村子里,跟老人们聊天,参加他们各种家族内部才有的传统仪式,这才发现真正的文化宝藏。
所以啊,我觉得政府或者专家组在规划的时候,别光坐在办公室看报告。
一定要实地考察,而且考察可不是走马观花地看看表演就算了,那得出要泡在那里,花时间去感受。
定位也很重要。
我感觉文化生态保护区不是个旅游景点,虽然旅游能带来关注和经济收益,但不能本末倒置。
我见过有的保护区,为了迎合游客,把很多传统的习俗改得乱七八糟。
本来很庄严的祭祀活动,加了很多花里胡哨的表演元素进去。
这不是发扬文化,这是糟蹋文化。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要保护、传承和延续文化的,所以在定位上得明确。
找到真正意义上要传承的东西,不要被钱给晃花了眼。
还有哦对了还有,人才的培养太关键了。
传统文化之所以传承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懂的人越来越少。
就像我们之前想复兴一个传统手工艺,结果整个村子就剩两个老人会做了。
这多可怕啊。
重视当地文化人才的培养,从娃娃抓起最好。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寒暑假也可以组织兴趣班之类的。
政府能提供补贴啥的更好了,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
但我知道这可能很难,毕竟现在年轻人的选择多,都想着出去闯。
不过这就得想点办法吸引他们。
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机制,只要学会一门手艺,在就业或者升学上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另外我觉得在宣传方面要有策略。
别搞那些假大空的东西。
比如说一个地方的戏曲文化,直接宣传戏曲有多美,可能大部分人都没兴趣。
要是能把戏曲背后的故事、唱戏人的人生经历什么的讲出来,就像拍纪录片一样。
设立桐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思考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政府文化部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桐城文化底蕴深厚,是安徽省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桐城作为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素有“文都”之美誉,是科举文化的样本地域,也是全国有名的院士之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2019年3月,安徽省代表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加强桐城文化保护传承的建议。
在此之前,中国桐城文学小镇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录,桐城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已由安徽省政府行文向国务院报批。
2019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网以独家报道的方式,专题报道“地域学术文化系列·桐城派”。
1 设立桐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资源优势一是桐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桐城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国保单位2处,中国传统古村落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1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3处。
枞阳亦有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17处,中国传统古村落1处。
二是核心区的非遗资源相对丰富,桐城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2项、省级5项、市级7项、县级37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5人、市级14人、县级114人;安徽省非遗传习基地2处。
枞阳亦有省级非遗1项,省级传承人1人,尤以《桐城歌》为著。
《桐城歌》可远溯唐宋,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山歌》辟专卷“桐城时兴歌”,录《桐城歌》24首,并谓之“乡俚传诵”。
《桐城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以七字句为主,风格含蓄,乡土气息浓厚。
桐城先贤姚兴泉在《龙眠杂忆》中言《桐城歌》“调最高而音极响,扬抑疾徐,自然合节”“实非寻常吟咏”。
三是桐城文化特质明显。
大多学者认为,安徽文化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皖文化、徽文化、淮文化。
从文化内涵来说,淮文化和徽文化内容相对繁复,门类更多。
桐城文化作为皖文化中坚,以桐城派最为著名,其渊源文统,精深文论,丰厚著述,雅正文风,享誉海内外。
文化生态的区域性保护策略探讨
文化生态的区域性保护策略探讨作者:张松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03期摘要:文化生态的保护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多样性格局。
本文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案例,在分析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无形遗产与有形遗产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文化生态保护的区域性策略和整体性方法。
对具有文化价值一定物质形态的所有遗产资源的保护,必须遵守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
地域文化生态的乡土性保护,需要协调、维持和保存村落景观、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其有形和无形的联系。
文化多样性保护涉及空间、时间和文化等多种因素,注重文化生态的异质化选择、可持续发展以及保育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文化生态;无形文化遗产;多样性;完整性;区域整体性保护中图分类号:TU-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3-0027-09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和建设,在我国是一项旨在建立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模式的新探索。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2010年前,将确立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目前,文化部已经正式命名设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7.6.)、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1.)、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8,)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10.)等四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此外,还有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湘西苗族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正在积极申报中。
徽州文化圈涉及古徽州府六县及周边地带,是孕育和形成徽州文化的主要地理空间。
徽州属内地山区,原为“椎髻鸟语”的山越所居之地,其“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扼”的地理环境;历经元、明、清三代,徽州府所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县,相对稳定状态的行政格局及人文环境。
“造成了一个特有的区域社会生活体系”,“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完整的区域社会,是我们认识传统社会的一个极好范本。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有益实践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融入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区。
在这样的保护区中,人类文化与自然生态相互融合,共同保护和传承。
以下是一些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有益实践:
1.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该重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
通过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促进生态旅游: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开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
3. 强化教育宣传: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可以增强公众对文化生态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可以向公众传达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人们对文化生态保护的热情。
4. 加强监管执法:对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监管执法,可以有效防止破坏行为的发生,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的完整性。
加强监管执法可以提高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效率,确保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总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有益实践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文化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生态的区域性保护策略探讨——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文化生态的区域性保护策略探讨——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
验区为例
张松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0)003
【摘要】文化生态的保护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多样性格局.本文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案例,在分析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无形遗产与有形遗产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文化生态保护的区域性策略和整体性方法,对具有文化价值一定物质形态的所有遗产资源的保护,必须遵守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地域文化生态的乡土性保护,需要协调、维持和保存村落景观、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其有形和无形的联系.文化多样性保护涉及空间、时间和文化等多种因素,注重文化生态的异质化选择、可持续发展以及保育机制的形成.
【总页数】10页(P27-35,48)
【作者】张松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7
【相关文献】
1.城市建设过程中文化生态的保护——以黄山市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 陶圣苏
2.文化自觉视野下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与利用——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三区县为例 [J], 张洁
3.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J], 汪欣
4.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 宋增文;周建明;所萌;王茜
5.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J], 卞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报告: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研报告: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基本情况XXX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区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面积13881平方公里,包括安徽省黄山市全境、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总人口200万。
2010年“XXX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项目入选2010年十大“国家文化创新工程”。
2019年XXX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公布为XXX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首批公布的七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
我市作为保护区核心区域,近年来一直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深入实施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原生态、原真性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济、发展旅游和文化创新深度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持续完善工作机制。
根据《XXX文化生态保护实验保护区和管理条例》《XXX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试点保护工作条例》《XXX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项目保护工作条例》等,结合黄山实际,先后出台《黄山市XXX古建筑保护条例》《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黄山市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深入推进落实非遗保护利用工作机制。
2.全面做好普查登记。
全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传统知识等项目,包括世界级2项(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和程大位珠算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名录),国家级21项,省级63项,市级127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3人,省级154人,市级658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省级传习基地(所)27处,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5处,市级传习基地85处。
现存的非遗种类和数量均列全省第一。
3.深入落实保护措施。
成立黄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作为保护区常设机构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界探讨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工作
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自2007年启动以来,已陆续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回首这几年的历程,有成绩,也有问题,更有困难。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全面、深入、可持续地将这一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避免其流于形式?为此,本报特邀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就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进行探讨,指出发展中的难点、实践中的困惑,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生态保护”
乌丙安
目前各地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思路应该说是基本正确的,那是因为申报省区对保护区域范围内“文化生态”的概念、定义及其历史与现状,有着比较清晰而全面的认识,并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估和定位,也因此初步确定了它们各具特色的保护区模式。
但是,毋庸讳言,当下我国的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或疑点问题有待解决。
比如,对“文化生态”的概念认识不清导致的思路不清、规模不定和范围模糊。
简单地说,文化生态大体上指的是多样性的以原真性活态传承为主的文化综合整体,也可以简单解释为以多种多样非遗为主的文化整体。
“生态”在这里是从生态学的自然生态概念借用到文化范畴来的,比喻文化就像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样共生在同一个大自然环境里。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解释是指文化(主要是活态文化)资源丰富,保存相对完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或民族特色,经过科学规划和论证而划定的多样性文化环境的区域。
在这里自然环境的保护当然是重要前提。
那些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文物遭到严重损毁、非遗消失殆尽的地区,空喊打造文化生态保护区显然是徒劳的。
有的地区先天不足,文化生态难以修复和维护,基础条件不具备,就没有必要勉强申报建立保护区。
再比如,有些地区申报保护区的意图,是以建立保护区为名义,用来打造非遗文化旅游区,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提高广大民众对自身文化生态长远保护、继承发展的全面需求和高度文化自觉上来。
又如,文化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合理关系还没有解决好。
当前很多地方领导往往过分强调非遗项目的开发和利用,甚至在规划里突出强调打造非遗产品的“品牌效应”,很少关注保护与传承,其结果必然会因为不当开发或过度开发而造成严重后果。
在近几年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着所谓“打造”或“营造”文化生态的做法。
我认为,如果文化生态用这种方式保护下去,不仅达不到保护的目的,反而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各种地域群体或者各个民族群体的历史文化中自然而然的原生性、原真性的,祖祖辈辈传承并发展下来的物质与精神的文化生活。
这个文化生活就体现在当下民众鲜活的日常文化生活中。
就像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一样,过节那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家家户户从早晨起来采艾草、菖蒲开始,接着进行包粽子、赛龙舟、祭龙、驱邪避瘟等节日行事。
就这样过节,不用政府部门通知,不用请专家、编导策划编排,不需要事先演练。
老百姓和他们的民间社团都有自己过节的一整套传统理事程序,文化生态保护区所要保护的正是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融入到百姓生活中的原真性的文化状态,防止现代化的冲击破坏了这种丰富多彩的珍贵的文化生态。
我们现在已经批准建立的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的做得很好,因为他们把各种非遗项目作为点,把普遍的丰富的日常文化生活作为线,串联起所有的文化链,最后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圈,由民众自觉保护、政府依法实施保护,才能够达到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正确目标。
老百姓不是要天天过各种巧立名目的文化节,而是渴望怡然自得地过好日子,这才是真正的“文化生态保护”。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保护区民众内在的自愿自觉,大力支持让文化生活习俗鲜活生动地自然而然地延续。
只有老百姓积极主动地维护和完善本地域群众、本民族群体的文化生活方式,用这样的方式安居乐业,其所承载的“文化生态”才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