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仁义之学的特殊性(一)
董仲舒颜之推的教育思想读书笔记
董仲舒颜之推的教育思想读书笔记董仲舒颜之推的教育思想读书笔记(一)对于教学的方法,董仲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1)强勉学问董仲舒认为教学贵在强勉努力,刻苦钻研,才能达到“博”与“明”的境地。
他说:“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盖明”。
不论是治学还是修德,都需要发挥“强勉”精神,才能成功。
(2)节博合宜董仲舒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学习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太节则知暗,太博则业厌”。
太节会使知识暗昧,太博又会使人厌倦,应该节博合宜,节博结合,循序渐进。
(3)专一虚静他认为学习必须专一,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
他说:“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
……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
人孰无善?善不一,故不是以立身。
”只有心志专一,才能保持高度的学习效率。
他又说:“形静而志虚者,精气之所趋也。
”学习时要头脑冷静,排除杂念,虚心以求。
(四)教学的作用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
他认为人性是“天”赋予人的一种素质。
天有阴阳,人性也相应地包含性与情两种成分,即: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
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善德,它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继续发展成为人的善德,即所谓“性非教化不成”。
可见,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
同时,董仲舒认为,教育的任务应由“承天意”的帝王来承担。
可见,他把教育看成是王者的权力,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董仲舒关于人性以及教育作用的思想,立足于以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主要是为其“任德教而不任刑罚”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和镇压所谓恶人的余地。
(五)对教师的要求董仲舒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言传身教,即所谓“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
要掌握时机及时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教学分量和进度,即要做到“齐(剂)(调和、调节)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
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_1
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导读:本文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最后,董仲舒还提出了著名的“天谴”说。
他一方面宣扬“天子受命于天”,另一方面在坚持君主权威的前提下,强调君主应顺应天意,希望能对君主的权力有所制约,防止出现秦二世的暴政。
“天谴说”的目的,就是企图用“天”的神圣权威来制约君主的权力。
徐复观甚至认为:“近代对统治者权力的限制,求之于宪法;而董氏则只有求之于天,这是形成他的天的哲学的真实背景。
”④董仲舒认为天有独立的意志,它不仅能以“美祥”来为帝王歌功颂德,还能以“妖孽”、“灾害”、“怪异”等来“谴告”、“惊惧”人事。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⑤所以董仲舒说:“天人之际,甚可畏也。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⑥当然,“天”对帝王的“谴告”、“惊惧”也体现了上天对人君的仁爱之心。
董仲舒自己也在实际政治中对汉武帝提出过“谴告”——根据《汉书》记载:“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中废为中大夫。
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
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
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
”⑦——只不过是在皇权的威慑下,他自己以后“不敢复言灾异”。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尽管董仲舒一再强调“天子受命于天”,要“屈君而伸天”,实际上人间的真正统治者还是天子,上天只不过是用来迷惑人民的幌子而已。
天是虚构出来的,是地上的统治者按照自己的面貌塑造出来的一个影子,是地上的封建统治者的化身。
董仲舒著作解析
《董仲舒著作解析》董仲舒的著作较多,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天人三策》,历史上,虽然有不同看法,但基本上认为是董仲舒的作品,近年来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天元人三策关于天人三策的作者问题是班固伪造的,而不是董仲舒的作品,这种观点以2000年十月在《南京社会科学.历史学研究》上发表的论文,《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为班固伪作》最具代表性,论文的主要观点认为天人三策不是董仲舒的作品,而是班固的伪作。
当然,天人三策,即使不是董仲舒最原始的作品,可能经历过班固的加工,但也不能草率认为其不是董仲舒的作品。
在没有新的文献资料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认为《天人三策》是董仲舒的作品。
其次关于天人三策的写作时间问题。
先后产生过六种说法。
建元元年说,建元五年说,建元元年二月说,建元元年五月说,元光五年说,学界对对策时间议论很大。
司马光提出建元元年说,他在资治通鉴中提出这一说法。
建元五年说由齐召南提出。
等等,各有所持综合比较。
元光元年说证据比较充分,没有新的资料前提下,基本可以确定是这个时间。
写作背景当时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统治者吸取秦朝覆灭的教训,实行休生养生息的政策。
经过五六十年的修身养息,到了汉景帝末年社会经济极大繁荣。
到汉武帝初期。
社会却两极分化严重。
地主豪强富裕起来,广大农民却处于贫穷中,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汉武帝向社会征求对策。
董仲舒在这时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
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之利,二十倍于古。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
农民在赋税沉重的情况下,有的卖子孙,有的人为盗贼,有的成为乞丐,因此,阶级矛盾日益加剧。
论董仲舒的仁义观
论董仲舒的仁义观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是中国汉代初期的一位儒家学者和政治家,他的仁义观主要体现在他的儒家思想中。
董仲舒在儒家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理念对后来的儒家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的仁义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天命观:董仲舒强调天命观念,认为君王统治的正当性来自于
上天的赐予。
他主张君主应当谦虚谨慎,以符合天命。
他的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儒家政治理论的一个基本元素。
2.仁爱之治:董仲舒提倡仁爱之治,即通过仁爱来治理国家。
他
认为君主应该关心百姓的疾苦,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在他看来,君主应当具备仁德之心,通过仁爱的政治来达到社会的和谐。
3.教化人民:董仲舒强调君主要通过教育来化民风,培养人民的
德行。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民明智而德行高尚,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4.政治改革:董仲舒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包括设立太
学以培养人才、设立五官以监察官员、改革法律制度等。
他希望通过这些改革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君主的崇德治国。
总体来说,董仲舒的仁义观体现在他对仁爱政治、天命观念、教育理念以及政治改革的坚持。
这些观点在后来的儒家思想中得到发扬光
大,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和儒家政治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仁”的继承与发展
孔子讲“ 者爱人”孟子也说 “ 亲 , 也 ”基本都是 以“ 仁 , 亲 仁 . 爱 人 ” 其 基 本 内 容 。 到 董 仲 舒 这 里 , 的基 本 精 神 还 是 “ _ 爱 为 仁 彳= 者 人 ” 但 是 他 强 调 仁 爱 的对 象 不 再 包 括 “ ” 而 只 能 是 “ 仁 安 。 我 , 以 人 ” 对 仁 的对 象 有 所 限 制 。董 仲 舒 继 承 了 先 秦 儒 家 “ ” , 仁 的思 想 ,
丈 謦 暑 ‘ 史l廊 启 盈
董仲舒对先秦儒 家“ 的继承 与发展 仁"
孟 维
f 东 师 范大 学 齐 鲁 文 化研 究 中心 , 山 山东 济 南 2 0 1 ) 5 04
摘 要 : 仲 舒 是 汉 代 著 名 的 经 学 家 。 他 从 仁 的 高度 、 的 范 董 仁
围 、 的 对 象 以及 强 调 “ 仁 必仁 且智 ” 重 要性 四 个 方 面 继 承 和发 展 的
所 说 的 “ 而 不 智 , 爱 而 不 别 也 ; 而 不 仁 , 知 而不 为 也 。”春 仁 则 智 则 《
秋繁露 ・ 仁且智》 只有“ 爱” 必 人 的精 神 , 无 法 区 分 需 要 爱 的对 就 象, 而有 可能 助 长 恶 势 力 的 发 展 ; 只有 智 而不 去 给 人 以f 爱 . 而 那 么 就 是 心 里 明 了该 怎 样 去 做 而 不去 做 . 样 也 是 不 行 的 。“ f 者 这 故 一 所 以 爱人 类 也 , 者 所 以除 其 害 也 。 ” 春 秋 繁 露 ・ 智 《 必 且 智 》 董 故 仲舒 主张 要 “ 仁 且 智 ” 即 以 来 爱 人 , 以智 来 区 分 是 非 善恶 必 , 而 那 么 , 董 仲 舒 看 来 , 谓 智 者 , 很 远 的预 见 性 . 以 预 测 事 在 所 有 可 物的发展趋势 , 较强的判 断力 ; 有 说话 做 事 以理 服 人 而 不 以 势 服
董仲舒人性论的理论困境及其政教关系
红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第17卷第5期2019年10月Vol. 17 No. 5Oct. 2019DOI:10.13963/ki.hhuxb.2019.05.019董仲舒人性论的理论困境及其政教关系吕之奇(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0)摘 要:董仲舒人性论一宜被古今贤哲争论不休,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了董仲舒的人性论,但往往会受主流观点的影响顾此失彼。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董仲舒对“性”字正名时主张其具有广泛无差别的特性,与性分三品之间的矛盾。
由于理论建设的不足,导致在推行政教的过程中存在紧张关系。
因此,要想准确把握董仲舒的人性论必须从两个角度入手,其一可以从教化入手,人被赋予善恶两种特质是教化得以施行的依据;其二从现实的政治理想入手,儒家思想中任德而不任刑的主张需要在宇宙框架中找到依据。
文章以“性”字辨析为出发点,试图厘清董仲舒人性论在现实政教中的理论不足。
关键词:董仲舒;人性论;教化;政治;理论困境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008-9428 (2019) 05-0077-04董仲舒人性论无论运用到教化还是政治层面, 都会陷入理论困境。
这个困境便是既然人性来自于天,人继承了至善无恶的天性,何故还需要教化和 政治的引导?从逻辑上讲,人性来自于至善的天,那么人性也应当是至善无恶的。
虽阴阳对应善恶, 但是天道不一定有善恶,因为阴阳并不等于天道。
天道本身并不是静态的善,而是扬善抑恶的趋向性与规定性,指代着一种方向。
如非此,便不能理解 董仲舒的“三正三统”说。
董仲舒为了教化的推行,只能说人存在善质,但不能为善的原因在于善 的彰显需要教化的引导。
但是他在论证的过程中将“情”与“性”混为一谈,并没有严格地区分二者。
人之性来源于 天,天之阳气落实到人身上即仁,也就是“性”; 天之阴气落实到人身上即贪,也就是“情”。
但董仲舒又说“天地之所生,谓之性情,情亦性也。
中国历代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中国历代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整理)周公政治思想:主要内容为"明德慎刑"."敬天保民".一,天命不常.二,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三,敬天保民.敬天保民的具体措施:第一,要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第二,要体察民情,第三,要慎用刑罚.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一,仁,礼学说.二,徳治主张.第三,人生哲学.主要内容是克己忍让与内省修身. 行德治的具体措施:第一,礼治与正名.第二,举贤才.第三,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孟子生卒年不详,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一,性善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与先验的良知良能.二,仁政学说.三,历史观.仁政的具体设想:第一,制民之产.第二,平均赋税.第三,保护工商业.荀子政治上主张实行礼治.一,性恶论,具体表述:第一,人的感官欲望.第二,权势欲望.二,礼治主张.三,社会观.礼治的具体措施:第一,法后王.第二,尚贤使能.第三,富国富民.富国富民的具体措施:首先,通过礼调节人的物欲.其次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再次,通过薄税的政策,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老子老子的政治理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小国寡民".道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一,道论.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无为政治主张的几个方面:(一)不尚贤,使民不争.(二)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四)慎征伐.庄子在政治上,庄子基本上继承了老子无谓而治的政治思想.一,政治理想:"至德之乡""无何有之乡".二政治哲学中的相对主义概念(第一,物无贵贱,第二,无是无非)三,自然观,(第一,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第二,关于人与社会的认识.第三,关于生与死的认识.第四,消极遁世的人生哲学.)四,社会批判精神.墨子墨子全部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兼爱.一,兼爱主张.二,尚贤主张.三,尚同主张.四,非攻主张.五,节用主张.慎到战国时赵国人,生卒年代不详.其著作今尚存《慎子》七篇.一,关于权势的作用.(对君主专制统治来说,法律,权术,权势三要素中权势最为重要.政治上谁服从谁,决不取决于个人道德品质的优劣,也不决于是非和才能,而是决定于权力.君主必须实行独裁统治,国家权力也必须是一元的.臣下之间的相互牵制更有利于君主的专制统治.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权衡系.)二,君主巩固权势的要领:第一,不尊贤, 第二,君主应该通过获得民众的支持,以此要挟臣下.第三,君主无谓以制臣下.申不害战国初期赵国人,生卒年代不可考.著作今存《大体》一篇.申不害认为,在"法,术,势"三者中,权术对于君主专制统治最为重要.术是君主用于驾驭群臣的工具,对于君主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群臣,臣下比敌国更具有威险性.用术驾驭臣下,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第一,正名责实.第二,"示天下以无为"(为了使臣下无机可乘,君主应该装的高深莫测,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臵可否.聪明的君主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不露声色,统观全局,洞悉一切.商鞅又名公孙鞅,卫鞅。
董仲舒的人性学说并非是“中民之性”
该文 的解 读完全 是断章取义 。文 中引用 《 玉杯》
等关于人之性 的论述 ,见于如下 3 段话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8 . 1 6
作 者简 介 :黄 开 [ ]( 1 9 5 2 一 ) , 男, 四川 大英 人, 四 川师 范大 学 政教学 院特 聘 教授 ;
级说 ”转变 的逻辑 关节点。
关键 词 :董仲舒 ;人 性学说 ; 中民之性 ; 《 深察名 号》; ( 《 实性》 中图 分类 号 :B 2 3 4 . 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3 . 2 0 6 5 ( 2 0 1 3 ) 0 6 . 0 0 0 1 . 0 5 人受命 于天,有善善 恶恶之性 ,可 养而不可 改,
一
凡人 之 性 ,莫 不善 义 ,然 而 不 能义者 ,利败 之 也 。故君子终 日言 不及利 ,欲 以勿言愧之 而已,愧之 以塞其源也。(《 春秋繁露 ・ 玉英 》 黑字标注 的部 分,为该文所未 引。结合 该文未 引 述 ,就会得 出与该文完全不同的看法。 《 玉杯》 的一段 话是说天生人性 ,并非只具有仁 义 的善性 ,也有好利 的恶的一面 ,即使如舜这 样的圣
董仲舒 的人性 学说并非 是 “ 中民之性 ’ ’
黄开国 ,苟奉 山
( 1 . 四川师范大学 政教学 院,四川 成都 6 1 0 0 6 8 :2 . 中国民用航空 飞行学 院 飞行技术学院 ,四川 广汉 6 1 8 3 0 7 )
摘 要 :董仲舒 的人性论 一直众说 纷纭 ,近年 来又有董仲舒 的人性论是 中民之性 的新说提 出。但 董仲舒 的人 性论 并 不存 在所谓人之 性与 民之 性 的两类文字 的区分 ,更没有 以人 之性 即为圣人之 性的观念 ,新说 关于中民 之 性的论述 ,也难 以成立 ,究其原 因在 于新说 不 了解董仲舒 的人 性论处 于儒 学人 性论 “ 性 同一说 ”向 “ 性 品
性待教而为善——董仲舒人性论之内涵解析
人 性 论 是 中 国传 统 哲 学 最 重 要 的 问 题 之
一
性 ” 念 有 四种 不 同 的 界 定 : 一 , 生 之 谓 概 其 “
性 ”。人 性 是 指 人 类 生 而 具 有 的 、 经 验 性 非 的 、 学 而 能 的 自然 属 性 , 质 上 就 是 指 人 的 不 实
— —
4口
o o gZ o gh ’ m nN tr fD n h n su S Hu a aue
X A u i I O J me Z A i2 H NG Je
( ntueo d ct n Z e a gU i r t, n zo hj n 10 8 Is tt f uai , hj n n esy Hagh uZ e ag3 0 2 ; i E o i v i i H nn B s es ol eo o r m Ma ae n , hn saH n n4 0 0 u a ui s C l g f ui n gmet C a gh u a 1 2 5) n e T s
思想也与 当今 的“ 教育性教学” 理论有异 曲同工之妙。
中国哲学史-董仲舒
(2)经今古文之争
今文经: 先秦儒家典籍到汉代原本已经多佚,只是在民间通过 师徒父子口授相传。西汉朝廷为了便于经书流传,下令搜 集流散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用当时流行的文字隶 书记录整理,写为定本,这就是“今文经”。 今文经学的特点是通过训诂章句为手段,阐发说明孔 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今文经学以《春秋》为 孔子为万世立法的“元经”,其主流就是“春秋公羊学”。 公羊学即为《春秋公羊传》里所阐发的微言大义,主要是 三科九旨,包括存三统、张三世、异外内、大一统、大居 正、大复仇、更化改制等。
一、天人感应
1.君权神授,天有意志 2.天人感应 (1)天人类同(共鸣共振)
(2)人副天数(人之曾祖父)
“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人的道德品质,也是“天意”、“天志”的体现。 因为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的和道德的本质,这就证明 了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 四时――四肢,360日――360骨节,五行――五脏, 寒暑――喜怒,昼夜――视瞑。
一、天人感应
1.君权神授,天有意志 (1)天生万物,百神之大君。 (2)阴阳四时,天之意志
喜暖春,怒清秋,乐阳夏,哀阴东。
仁为阳,恶为阴。
德为阳(生),刑为阴(死)。
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 者,天之刑也,迹阴阳终岁之行,以观天之所 亲而任,成天之功,犹谓之空,空者之实也, 故清溧之于岁也,若酸咸之于味也,仅有而已 矣,圣人之治,亦从而然;天之少阴用于功, 太阴用于空,人之少阴用于严,而太阴用于丧, 丧亦空,空亦丧也。是故天之道以三时成生, 以一时丧死,死之者,谓百物枯落也,丧之者, 谓阴气悲哀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 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 冬,哀气也,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有其 理而一用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对儒家仁学的创新与发展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精选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董仲舒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儒学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经过了两次重大的改造,西汉的董仲舒和南宋的朱熹是这两次儒学改造的关键人物。
董仲舒的文言文翻译
董仲舒之学,主张“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力图以儒家思想统一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其《春秋》之学,独树一帜,提出“春秋大一统”之论,主张以《春秋》为治世之纲,以仁义为本,以礼乐为用,以刑法为辅,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董仲舒之学,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天人感应董仲舒认为,天地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皆有感应。
天为万物之主,人受命于天,故人君当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先,以顺应天意,以维护国家安定。
若人君失德,天将降灾异以谴告之。
董仲舒曰:“天者,万物之本也;人者,天地之心也。
心者,所以制行也。
行者,所以事天也。
故人君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先,以顺应天意,以维护国家安定。
”二、君权神授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君为天子,受命于天。
君权不可侵犯,君位不可动摇。
人君当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先,以维护国家安定。
若人君失德,天将降灾异以谴告之。
董仲舒曰:“天子受命于天,天授君权,君权不可侵犯,君位不可动摇。
人君当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先,以维护国家安定。
”三、春秋大一统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之论,主张以《春秋》为治世之纲,以仁义为本,以礼乐为用,以刑法为辅,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董仲舒曰:“《春秋》大一统,仁义为本,礼乐为用,刑法为辅。
治世之道,莫若《春秋》。
”四、仁义礼智信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乃儒家之核心。
人君当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先,以维护国家安定。
董仲舒曰:“仁者,爱人;义者,正己以正人;礼者,敬人也;智者,明辨也;信者,诚实也。
五常者,人君之本也。
”董仲舒之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等思想,为儒家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唐代,韩愈、柳宗元等学者,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之学,使之成为儒家思想的主流。
至宋代,程朱理学兴起,进一步弘扬了董仲舒之学。
综上所述,董仲舒乃西汉时期著名儒学家,其学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等思想,力图以儒家思想统一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第九讲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政治思想
• 2、天人合一与大一统思想。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注:合适的道理)也 。”
• 《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 正月”。元即是一,即原,即始, 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同时也是人 的本源,“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 人之元在焉”(《重政》)。其次, 董仲舒提出“一”是天地运行的规 律。
d儒学强调维护现实的社会制度符合上层统治者的需要同时强调矛盾双方的妥协和高扬民本思想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使传统等级压迫制度受到一定约束从而也符合上层统治者的长远需要e汉武帝时内忧外患严重无为思想已不适合时代而儒学强调有为则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理论根据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政治思想
一、董仲舒的生平
•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河北枣强人, (《史记》讲为广川人,但历史上德州、枣 强、景州三处,郡名皆曰广川,都号称是 董仲舒的故乡,修建纪念馆。))主要活动 于景武之世。景帝时任博士(古代学官名。 武帝时指专管传授经学的官员。武帝继位 后,以对策(即贤良对策三篇,保存在 《汉书》中,人称《天人三策》)得到汉武 帝的欣赏。武帝派他为江都相,事易王。
董仲舒画像
二、时代的新问题:董仲舒政治思想 产生的时代背景
• 1、新制度需要新的理论论证。 • 秦朝确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
专制制度,不能建立在赤裸裸的镇压之 上,需要一套意识形态为其辩护,提供 合法性和权威性。法家和黄老之学都不 能完成这一使命。
• 2、信仰失落,人的失落,人的尊严 与地位的丧失,需要新的理论纠正 这一危机。春秋以来理性的发展, 人文主义盛行,上帝、天命信仰被 严重打击和毁坏。
伦理学知识点21 秦汉之后义利问题
(一)董仲舒 (1)肯定了义利皆为人所需
“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人与利。利以养其 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 不能安。义者,心着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2)“有义”比“有利”更可贵
“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
(3)人欲”与“天理”是统一的
“天下之公欲,即理也;人人之必得, 即公也。”
-----《正蒙注》卷四
“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 之大同,无人欲之成异”
----《读四书大全说》卷四
(三)反理学
1、陈亮:“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 济 处,便是有理” 2、颜元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 计其功” 3、李觏 :“理欲可言”,“循公不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汉书·董仲舒传》
(二)宋明理学 “义利之辩”转移为“义利—理欲” 之辩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1、张载 反对“灭人欲”,而是主张“寡欲”
2、二程 (1)主张“灭人欲”,从而把理、欲对立 引向了绝端。 (2)将义与利的关系明确为公与私的关系, 认为“义”指名教义理,“欲”只个人利欲。 (3)“见利思义”,对于任何可能的利益,必 须以道德的标准去衡量,即“以义制利”
(2)“天理”指“天地之性”,包括仁 义礼智诸德,为公;“人欲”指利心,为 私。“天理”与“人欲”的对应,就是公 与私的对应。 (3)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4、王夫之 (1)义、利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 (2)“欲”有“公欲”、“私欲”, “公欲”是人人皆有的正当的欲望, 是不可去的,他又称之为“人欲”, “私欲”才是利己之欲。
“不论利害,惟看义当为与不当为 ”--
董仲舒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借鉴
董仲舒义利观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吕永莉(14级思想政治教育)摘要:自古以来,对于“义利”的争辩乃是中国各大思想学派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时下,就当今社会而言,“义”与“利”观念的探讨,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市场道德建设的途径之一。
通过对儒家思想家董仲舒的义利观进行阐述和归纳,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董仲舒;义利观;借鉴一、董仲舒的义利观思想汉代的董仲舒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的巨匠。
董仲舒虽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旗帜,使儒家思想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实现了由百家显学到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转变,但细究起来,董仲舒的思想里不但继承者儒家思想的精髓,也不乏继承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有益之处。
尤其在义利观问题上,先秦诸子中儒家重义、墨家尚利贵义、而法家尚功利,董仲舒借鉴先秦诸子的义利思想,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义利观即主张义利两养、义重于利的观点。
(一)天人合一的义利观董仲舒虽然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但他对自己义利观的论证方式是与前人不同的。
“天人合一”是董仲舒思想一个显著特征,也就是说他把人及其一切特性归之于天,这是他论证自己观点的重要方式。
董仲舒说过,“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董仲舒认为人的一切特性都是天赋予的。
人的好义、欲利的特点也是天赋予的,“义”、“利”同时为人所兼有。
“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
”“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唯人独能为仁义。
”仁义来自于天地之精,是天赐予人,是人与其他物的本质区别。
“五谷,食物之性也,天之所以为人赐也。
”他认为五谷,乃至于天地万物是天赐于人的利,是为人而生。
这从自然规律方面说明利的客观性。
“天之常意在于利人。
”所以古之圣人君主“君天下,必以兼利之。
”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的利,与民以利。
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董仲舒把人的好义、欲利也归之于天, 论证了义与利同时为人所有,进而提出来他的义利观。
(二)义利两养董仲舒从人的身与心的角度进行论证,肯定了道义与利的正当性,从而提出了义利两养的观点。
【可编辑】董仲舒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董仲舒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姜碧纯!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摘!要"!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从德育的理论基础$$$性三品说出发"对德育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设定"对德育方法提出了极富见解的意见#其丰富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董仲舒%德育思想%现代意义!中图分类号"!X"-!)$#%!’.!!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先秦儒学改造为汉代新儒学"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其教育思想来说"其核心是道德教育’因此"对董仲舒的德育思想进行深入地研究"挖掘其精华"批判地借鉴吸收"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本文从董仲舒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析"以从中汲取我们今天道德教育值得借鉴的意义’一$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性三品说德育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人们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活动指向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目的是要使其接受所施加的道德影响’进行德育的根据在于(对于人的外在教化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而对于外在教化可能性$必然性的论证则是指向对于人性的探讨"因此"对于人性的探讨便成为各种德育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首先看到了人性的内涵"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他们从各自的人性论出发"提出了系统的德育理论’董仲舒对先秦儒家的人性论进行了扬弃"他糅合性善$性恶说"认为人性是有善恶品等的"提出了性三品说’从而为自己的德育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下面我们看他是如何从性三品说出发进行论证的’董仲舒认为人性可以分为三种"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最上等的是圣人之性"%圣人过善&"其性%不可以名性&"圣人凭借生来而具的过善之性"%承天意&$ %法天&从而教化万民’在人性的形成和教育的关系上"对于天子是无关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圣人之性的解释"董仲舒持人性不变的观点’在圣人那里"善不是一种潜在的可能"而是一种已经实现了的现实人格’因而"外在的教化是多余的’%性三品&中最下等的是%斗筲之性&’董仲舒视之为%又不可以名性&而低于%万民之性&的下品之性"是纯恶之性’%他国不讨贼者"诸斗筲之民何足数哉"弗系人数而已’&!)尧舜不擅移*#在他看来"%斗筲之民&作为恶的化身"不具有任何成圣的可能"属不可教育的纯恶之徒"对待他们只有采取外在的刑法加以强制’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和%斗筲之民&之外"占多数的乃是%中民之性&’%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实性*#%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深察名号*#因此"董仲舒对于人性和教育的关系探讨"只是针对%中民之性&的人而言的’他认为%中民&在生来的本性中既有善质又有情欲’%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仁贪之气两在身&’!)深察名号*#民性中同时存在着贪仁两性"但是它们都是潜在的" %仁之气&虽不是现成的善"只是善的基因"但可以培养成善"因而是一种肯定性的潜能"规定了主体向善的人格发展’情欲乃%贪之气&"任其成长即表现为恶"因而是一种否定性的潜能"抑制了善的走向’正是人性中所包含的否定性的潜能"使善的德性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主体自身的能力"还应借助主体之外的力量"%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而若%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实性*#总之"先天的潜能只有和后天教化相结合"才能成善$成人’由此"董仲舒扬弃了孟$荀二者之弊"以其性善情恶论为理论基础"说明了人性发展的先天性潜质"通过对外在教化可能性$必要性的强调"奠定了他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必须指出的是"性三品说作为一种抽象的人性论是错误的"董仲舒不懂得人性是活动于现实中的人的特有的规定性"善$恶作为道德评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也不懂得人性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历史而发展变化的道理’但是"他对为什么要对人实施道德教育"人能不能获得善性的"##.年’"月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第’(卷第.期234567839:;<=76>01;6<178?6@A<A4A0B38)’(C3).!"!!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姜碧纯!’(+-D#"男"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史’问题!做了合乎逻辑的回答"肯定了德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对于我们今天充分认识德育的价值有着重要的启示"二!德育内容对于德育内容的设定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董仲舒为维护汉王朝封建等级制度而施行的道德教化对其内容也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阐述"张岱年先生说$%封建时代的基本道德原则是由董仲舒确定的"&’’(这个基本道德原则就是%三纲五常&"先秦儒家曾在宗法社会关系复杂的人伦关系中概括出五种基本关系!即所谓%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舒则把君臣#父子#夫妇这三伦绝对化#神圣化!归结为%王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并且以他的%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进行理论上的论证"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王道之三纲!可求与天"&+,基义-.在阐述%王道三纲&的同时!董仲舒又详细说明了与之相应的是%五常&!说$%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汉书/董仲舒传-.以仁#义#礼#智#信五种恒常的道德观念配合%三纲&"董仲舒讲述五常之道!在先秦儒家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新的发挥"他发挥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阐述了%仁&的思想!在,仁义法-中!他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义"&因而统治者们不能%以仁自裕&!而应该%博爱而亡私!布德实仁以厚之&"+,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仁&的思想即是要求积极培养人民的仁德!教导人们真正地力行爱人!特别是要敬上爱君"在教导人们%以仁义安人&的同时!他又随之提出了%义&的道德观念及其行为规范!他说$%义者!谓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后可以称义"&+,仁义法-.这就是说要纠正不宜的行为!使之归之于宜!而纠正行为首先应该由自己开始"对于义利关系!董仲舒说$%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身之养莫重于义-.这就明白地阐述了物质利益的利和精神追求的义对人的重要性"但他仍然继承着以义制利的儒学传统!主张%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利之于人小而义之于人大&"+同上.为了切实和具体的维护封建之道!董仲舒提出了%礼&的规定与要求!%礼&就是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和生活规范"他在向汉武帝的对策中说$%王者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又说$%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汉书/董仲舒传-.在礼的教育上!他还强调礼的实践意义"他一方面要求汉王朝百官贵族严行封建等级之礼!要%成之以礼乐&而为君子!做到%非礼而不言!非礼而不动&!+,天道施-.另一方面!要求%节民于礼&! %使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强调实行礼教而防民乱的作用"董仲舒在五常之道中还特别强调了%智&"他解释了%智&的含义!%何谓之智?先言而后当"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智先规而后为之"其规是者!其所以为得!其所以事当!其行遂其名荣!其身故利而无患!福及子孙!德加于民!汤#武是也"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绝世无复!残类灭宗!亡国是也"故曰!莫急于智"&+,必仁且智-.在这里!智表现为理性!董仲舒认识到%智&的指导对于行为的积极意义!高扬了理性精神"%信&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信念!也是%五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发挥了孔子%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的思想!阐述,春秋-大义!说$%,春秋-尊礼而重信!信重于地!礼尊于身"&+,楚庄王-.又说$%,春秋-之义!贵信而贱诈"诈人而胜之!虽有功!君子弗为也"&+,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为人臣者**委身致命!事无专制!所以致养也)竭愚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忠也&!+,天地之行-.要%至忠厚信以事其君&"+,五行相生-.%信&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其实质是要求人民信从其剥削和奴役"%三纲&与%五常&作为封建时代的基本道德原则!包含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积极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三纲&是适应封建专制体制的需要而确立的!是对人伦关系的绝对化!是消极腐朽的!随着封建社会的消失!而失去合理性!被人们所抛弃"而%五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民心民意!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对于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虽然随着社会的变迁其内涵发生着变化!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异化!但其中包含的基本精神却有普遍的意义!广泛的适应性!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三!德育方法"一#$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义&作为德育的两种基本方法!董仲舒区分了两者之间的差别$%君子求仁义之别!以纪人我之间!然后辨乎内外之分!而著于顺逆之处也"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仁义法-.%仁之法&旨在爱人!他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仁义法-.又说%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必仁且智-.从中可以看出%仁&强调的是爱人"而义之%宜&在于%正我&!他说$%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仁义法-.这是教导人们修己待人的态度!重视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为善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身先示范!%自攻其恶&!%躬自厚而薄责于外&"+,仁义法-.从思想实质来看!无论是%仁之法&还是%义之法&都是为了调解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而提出的"但作为道德原则符合德育规律!对于广大的德育工作者来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是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二#$明道重志%行道养志&董仲舒强调%明道&!他说$%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道不谋其功"&+,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即是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作为人生的最高追董仲舒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求!任何现实的功利得失都不会影响和动摇自己的人生追求"董仲舒所强调的#明道$!实际上成为了封建统治阶层的统治工具!它将纲常伦理视为人之本性!片面地强调理性的生活!压抑了人的真实自然属性!使德育成了人性的枷锁!异化为教育人去容忍专制统治的教条"我们今天的德育就要走出这个误区!在重视人社会属性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人的自然属性"#现代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因为生活世界是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它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凡%琐碎和世俗!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却泛化地存在于其中!人们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探寻和感悟到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董仲舒也十分重视立志的重要性!说)#*春秋+之论事!莫重于志&&礼之所重者在其志"$,*玉杯第二+-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养成坚强的意志!做到#至诚遗物而不与变!躬宽无争而不与俗推$",*天道施+-同时他要求人们的道德修养并不只是停留在认识上!更应积极行动!在行道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他提出的#进善去恶$%#改过迁善$%#反道以除咎$%#积善累德$等思想!揭示出了德育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必仁且智$从孔子开始!仁与智的统一!便构成了儒家人格境界的一种基本思路"董仲舒继承了这一思路!他说)#不仁而有勇力才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辩慧佞给!则迷而乘良马也"不仁不智有才能!将以其才能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必仁且智+-在此!可以看出董仲舒的仁智统一是以仁为体!以智为用!智从属于仁!其作用是行仁"比较辩证地看到了德育和智育的辩证关系"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学科兴起"人文教育的弱化!重智育而轻德育的倾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科技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和舒适的同时!也由于非人道地使用!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威胁!各种社会问题以及人类精神领域的种种危机也日益凸现"这些都警示着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严重偏向科学%忽视人文的畸形教育"因此!当代德育的建构应重视人文精神!正确处理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矛盾!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果剔除仁智的封建性!董仲舒德智统一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仍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总之!董仲舒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它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道德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进一步继承和发掘董仲舒德育思想中的精髓!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全人类的文明进步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张岱年)在全国首届董仲舒思想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2")河北学刊#’(+&#$’%)!""孙!峰)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教育的世纪走向!2")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D=J KN6)&’;061’0"6)1’6"0)&+)#*.-,1/*"$)&*&,"6-$#/1##-&"0$’&$($/*&/-2?*C%X<,1;46$/0L75A K06A39L;<83@3L;=#:;76H;7<C35K78a6<M05@<A=#:;76H;7<"##"-!#J;<67%!720"#*/"(/Y C%e;36H,@;4#7H507A A;<6S0576N0N417A35<6A;0[0@A‘76/=67@A=#7114K487A0N5<1;0G L05<0610N45<6H ;<@836HL05<3N39K3578L571A<10)‘00G L76N0N;<@A;035=P<A;A;0N31A5<6039A;0A;500H57N0@39;4K7667A4507@A;057A<, 3678039K35780N417A<36#1507A<M08=N09<60N A;0136A06A39K35780N417A<36#76N57<@0N L539346N@4H H0@A<36@36K35780N417, A<36K0A;3N@)‘<@5<1;A;035=@A<88;7@M7847Q80509050610A3145506AK35780N417A<36)!8-39)#,0(/Y C%e;36H,@;4)A;34H;A@39K35780N417A<36)145506A@<H6<9<17610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第.期第’(卷第.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仲舒仁义之学的特殊性(一)内容摘要]董仲舒的儒学是天学,但惟有日用伦常才是董学的真正归宿。
董仲舒强调“五常”始终是帝王执事和国家政治追求的目标。
《春秋繁露》里,董仲舒把“仁”解为“天心”,仁的根据不在人自身,而在于天。
仁是天的意志与人的血气相结合的产物。
仁的化身和理想形式就是天。
董仲舒指出,“仁在爱人,义在正我”,强调仁应该与他人相联系,义应该与个我相统一。
为仁之法,在于爱他人,而不在于爱自己;行义之法,首要应该匡正自己,而不应该对他人苛刻要求。
我因为义而得到完善,义因为我而能够落实。
在道德实践的具体操作中,仁发于外,惠及广远。
而义则发于内,从我做起,严格自律。
这显然已与先秦以来各家学派“血亲为本”的仁义主张形成了鲜明比照。
关键词]董仲舒天仁义人我如果说董仲舒的儒学是天学,那么,天学的最终目的却还在人。
离开人,天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的信念本体。
天学的所有命题、所有结论终归要一一落实到人的身上。
董仲舒在完成了云山雾水般的天本体建构任务之后,还得回到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中来,关注人的道德存在,解决人的实际问题。
甚至,惟有日用伦常的生活世界,才是董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地所在。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
”1]人从天生,人世生活的伦常法则起源于天道本体,天与人是相统一的。
不同于道家把本体性的道融入于纯粹的自然,也不同于佛教把本体性的真如消解于绝对的无,整个董仲舒哲学的宗旨以及围绕这一宗旨所做的一切论证几乎从来都没有脱离过人。
《春秋繁露》中,一个极为常见的现象是,表面上董仲舒是在论说天道、阴阳之序或五行大义,而实质上所关注和所指涉的却一定是人世的法则和伦常的规范。
所有的理论建树最终都服从、服务于现实的伦理、政治需要。
阴阳五行所要解释的是人情、人事的发生原理,天道感应所想总结的是国家政治得失的经验教训和伦常生活有序与失序的形成原因。
一、董学之“五常”董仲舒之学非常重视对仁、义、礼、智、信即所谓“五常”之道的论证,认为“五常”是帝王执事和国家政治追求的唯一目标:“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2]“五常”的修饬,不仅直接决定着生民百姓的命运、国家政治的兴衰,而且还与天地鬼神以及整个宇宙世界的生命存在都有着某种必然的关联。
实际上,董仲舒不仅强调“五常”,而且还突出了“三纲”。
三纲对于国家的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来说同样是十分关键的,《韩非子》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
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
”3]董仲舒从天学的角度论证出三纲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
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
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4]一方面,作为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秩序,君臣、父子、夫妇所授与所受的关系是不允许颠倒的。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关系是天所定立的,带有一种神圣和绝对的性质,是人们不得不遵守并予以无条件执行的先验法则。
所以,董仲舒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5]不止于此,董仲舒还用阴阳理论来进行分析论证。
“阴者,阳之合。
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
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
阳兼于阴,阴兼于阳。
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阴阳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
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
”6]三纲之中,首先是一种“兼”的关系,即互相之间不可分离,彼此依存。
同时,也是实质性的方面,因为“天之任阳不任阴”7],阴阳之序本身中就有一种主从关系,所以,君臣、父子、夫妇之间也存在尊卑、贵贱之别。
延伸开去,就是君权、父权和夫权的天赋性质,是神圣不可动摇和更变的。
仁、义、礼、智、信之“五常”被儒家学者配以“三纲”,便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经典规范和最为基本的道德要求。
宋儒朱熹以为,“三纲五常”不过是“天理”的一种别称,“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
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8]同时,朱熹还认为,天理,“其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9],三纲五常的发生,源于天理、始于天理,人世伦常生活的基本律则的根据在天而不在人。
并且,“纲常千万年,磨灭不得。
”10]既然来源于天,就应该具有相对固定、较为持久的性质,于是,三纲五常就成了永恒不变的“天理”,任何生活在世的人都不可违拗。
在“五常”之道的具体论述过程中,董仲舒不断提出了一些十分独特而又极有意义的哲学、伦理学命题,尤其是把仁诠为天心,把义训为我,强调以仁爱人、以义正我,主张仁外义内,以为礼乃继天地、体阴阳,以及正道不谋利、修理不急功的义利观念,等等,颇值得作深入的探究。
董仲舒在这里所作的许多议论都有别具匠心的发明,同时也对中国哲学的许多问题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二、“天,仁也”与“仁,天心”仁与义,是中国哲学里的大问题,历来都是学者商讨和论争的热点,着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仅孔子《论语》中的仁、义概念分别都无法取得一致性的理解,一向分歧很大、争议颇多,而莫衷一是。
在《春秋繁露》里,董仲舒把“仁”解为“天心”,并强调“仁在爱人,义在正我”,而与先秦以来各家学派的仁学主张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关于“仁”,在孔子那里,如,“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无论说仁者爱人,还是把孝悌作为仁之本,其实都已凸现出为仁之爱的心理特性。
到了孟子那里,则更进一步,把孔子为仁之爱的心理特性具体地落实为一种以血缘为根基的亲情。
“仁,人心也。
”(《孟子·告子上》)“亲亲,仁也。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孟子·尽心上》)“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孟子·尽心下》)在孟子,一方面,仁也被建立在人的心理基础之上,强调心是仁的根本所在。
另一方面,这种心,又以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化的感性亲情为依托,仁首先被理解为亲亲之爱。
宋儒朱熹在解释“仁”时说:“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11]似乎多出了一个“理”字,比较起孔、孟仁学,朱熹的仁要更趋近于理念化、形式化,而失去了孔、孟之仁的那种贴近人、面对人的亲切感和内在性。
继承了孔孟但又不同于孔孟,董仲舒的仁学有着极为特别的地方。
董仲舒说:“为人者,天也。
……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
”12]仁的根据不在人自身,也不能在人世生活的既定秩序中去寻找,而毋宁在于天,仁是人的血气在禀受了天的意志之后而形成的。
仁是天的意志与人的血气相结合的产物。
“仁之美者,在于天。
天,仁也。
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
事功无已,终而复始。
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
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
是故人之受命、天之尊,父兄子弟之亲,有忠信慈惠之心,有礼义廉让之行,有是非逆顺之治。
文理灿然而厚,知广大有而博,唯人道为可以参天。
”13]因为天能够化生宇宙世界,覆育、养成人间的万事万物,并且,这种功能和作用的发挥还是永无止竭、不穷不尽的。
从发生逻辑上看,人是受命于天的,人从天那里领悟了仁、取法了仁,然后便才开始使自身成为仁。
天有阴阳法则、天有四时秩序,于是,人也便有父兄子弟之亲、忠信慈惠之心、礼义廉让之行、是非逆顺之治。
人们可以从天的身上看出仁的最完善状态,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就可以说,天就是仁的化身,就是仁的理想化形式。
天之大德,在于“生”,即天能够让世界万物都发育生化,这就是最大的仁。
“生”应该是仁的最基本的特性,所以,“天”就可以被用来直接指称“仁”,成为“仁”的代名词。
后世儒者也有直接把“仁”理解为“生”的,如,北宋周敦颐就曾说过:“生,仁也。
”14]这在思想实质上,与董仲舒的“天,仁也”有着必然的思想联系。
而“生”如果要燃起性情之爱,就必须以一定的感性心理为依托根据,于是董仲舒在学理上就又继承了孔孟之仁的传统,而没有把极富感性特征的仁人之爱推演、变异成一堆形式化或理念化的知性判断。
但是,董仲舒同时又没有从孔孟滑入一种神秘的心理主义。
孔孟之仁重视人心的感性作用,强调血缘亲情根基,如果没有一定程度上的客观的、可感知的标准或法则介入其中,仁学极容易走向虚幻飘浮的唯灵论,于是,董仲舒便给出一个“天”,试图让人们从天道的存在与运行、功能与作用中能够获得启发,从而造就出自身的仁。
而从王霸之道的角度看,仁似乎也是作为天之根本而存在的。
“《春秋》之道,大得之则以王,小得之则以霸。
故曾子、子石盛美齐侯,安诸侯,尊天子。
霸王之道,皆本于仁。
仁,天心。
故次以天心。
爱人之大者,莫大于思患而豫防之,故蔡得意于吴,鲁得意于齐,而《春秋》皆不告。
故次以言:怨人不可迩,敌国不可狎,攘窃之国不可使久亲,皆防患、为民除患之意也。
不爱民之渐,乃至于死亡,故言楚灵王、晋厉公生弑于位,不仁之所致也。
故善宋襄公不厄人。
不由其道而胜,不如由其道而败。
”15]在董仲舒,《春秋》一书的根本宗旨,就在于要人们领会如何施行仁人之政。
一个人或一个集团能否成王称霸,完全取决于仁政实现的效果。
施行仁爱之政的最有益的方法就在于:采取积极的措施,预测并杜绝那些容易导致百姓失范、社会无序的隐患发生。
爱民即仁人,不爱民则必将自置于死地,春秋历史上的楚灵王、晋厉公都被生弑于主位之上,直接的原因都来自于他们所施行的不仁之政。
所以,王霸成败,全然维系于仁与不仁之间。
行不仁之政而获得成功,还不如行仁人之政而最终失败。
仁是天之心,是天所具有的一种本质化的倾向。
仁为天、人所同有,当然也可以成为沟通天、人的枢纽或中介。
通过仁,上天可以感应出人世国家政治的得失和社会秩序的顺逆。
人生于天,理当取法于天,仁作为天的根本,当然也就是人的伦常生活所不可抗拒的必然律则。
董仲舒以天释仁、把仁解作天心,是天学的必然归宿。
孔孟仁学发生以来,关于仁的来源和根据的建构一直局限于人的心理世界里,仁的把握主要还只是通过一种朦胧的生理性的感觉需要来进行,还不能从外在客观(如社会性)的普遍法则中寻找到可靠的理性支撑。
“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
”16]董仲舒对“仁”(以及“义”)所作的别出心裁的理解,实际上,无非是想用天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来展现出仁(或义)所具有的绝对性、权威性和超越意义,以此来限定王权的滥用,并对国主人君的主观意志作适当、有效的匡正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