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德育概述
教师资格考试笔记中学德育
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一节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题型:主观题、客观题重点:品德的心理结构)第二节道德发展理论(题型:主、客观题)第三节德育及其主要内容(题型:客观题重点:德育的内容)第四节中学德育过程(题型:主、客观重点:德育过程的规律)第五节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题型:主、客观重点:中学生的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第一节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一、品德的概述1.品德的概念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①个人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②个人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③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来源不同,但最终根源相同,都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3.品德的心理结构①道德认识②道德情感③道德意志④道德行为4.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①依从②认同③内化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②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加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1.外部条件家庭家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态度定势、道德认识(取决于已有的道德评判水平)、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四、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1.有效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给予恰当的将以与惩罚5.价值辨析第二节道德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基本观点:把儿童道德分为他律道德、自律道德儿童品德发展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无律期,把外在环境看作是自身的延伸2.权威阶段(5-8岁)他律期,服从外部规则,把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指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3.可逆性阶段(8-10岁)自律阶段,准则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4.公正阶段(10-12岁)具有公正观念,从可逆的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教育价值:1.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2.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基本观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三水平六阶段1.前习俗水平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①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服从只为避免惩罚②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评定好坏根据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2.习俗水平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个体行为需符合社会准则,规则已内化①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好孩子“②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认为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3.后习俗水平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①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法律法规是社会契约,享受权利,履行义务、责任②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教育价值:1.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2.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4.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第三节德育及其主要内容一、德育的含义广义: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狭义:学校德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2.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三、德育的主要内容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2.理想和传统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纪律和法制教育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四、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1.生命教育2.生存教育3.生活教育4.安全教育第四节中学德育过程一、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1.概念教育者按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提出的要求,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德育概述.doc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主要是通过促使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道德活动,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品德的含义和心理结构(一)品德的含义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
品德在我国又称为品行、德性或操行等。
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按照学生守则的要求,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助人为乐等,我们就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即品德构成的基本成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种成分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相互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从心理构成的层面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成熟地把握品德的实质,而且能为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中学生品德的发展及其特点(一)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道德思维的水平上;二是表现在道德观念的程度上。
1.中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道德认识,首先表现在道德知识、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上,它实际上是道德思维水平的反映。
同时,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也往往影响到道德认识的水平。
中学生道德思维水平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1)道德思维发展是有年龄特征的。
就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刚人中学处于不理解或停留在表面认识的阶段,初三下学期处于初步揭露实质的水平,高中之后则达到了能够理解行为规范的实质阶段。
(2)道德思维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随着个体整个思维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到高一末趋向于基本定型。
这是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
(3)道德思维的发展,反映了个体品德发展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塑造和转化学生品德的可能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德育专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德育专题一、德育的含义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过程及其教育策略(德育规律)德育的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训练道德行为的顺序进行。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组织德育过程,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束之以意,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要素相辅相成,全面和谐地发展。
(从学生的道德实际入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三、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我国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德育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
四、学校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要求:(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3)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疏导性原则(说理疏导为主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说理启迪,疏通引导,引发自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辅之必要的纪律约束,以便使学生品德健康发展。
贯彻疏导性原则的要求:(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把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结合起来,通过爱与民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9.4:德育模式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9.4:德育模式四、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
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
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
(一)认知模式这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皮亚杰提出,美国的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1、理论假设(1)道德发展论: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
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
后者反映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
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道德教育论: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
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
根据发展性原则,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1)道德两难问题及设计: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2)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可分为起始阶段和深入阶段,与之相应,教师的提问也可以分为“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
”(3)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有四种提问的策略:升华性问题、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澄清与总结、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
3、简要的评论(1)认知模式的缺陷: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三是阶段理论有缺陷;四是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
教师资格证 中学德育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进入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
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期。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P232
1、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学校教育
(3)社会风气 (4)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D
第十七章 第二节 德育规律与原则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P241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1)学生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 P231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第十六章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P231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
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救妻子,若 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 就使妻子等死。
第十六章 第二节 品德发展理论
1、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p229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受赞扬的行为是好的,受责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德育》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德育》中学德育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它关乎着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考生了解中学德育的重要性和考试要点。
教育目标中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人格发展关键期,德育的目标就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同时,中学德育也包括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教育内容中学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育原理、德育教育方法和德育实践活动三个方面。
首先,德育原理是中学德育的理论基础,包括了道德发展规律、道德教育理论等内容。
其次,德育教育方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示范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选择。
最后,德育实践活动是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实践能力。
教育方法中学德育的教育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模范示范,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德育实践活动,例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考试要点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需要了解中学德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德育原理、德育教育方法和德育实践活动三个方面。
首先,考生需要掌握德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了解道德发展和教育的规律。
其次,考生需要熟悉德育教育的常见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最后,考生需要了解德育实践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方法,能够设计和引导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
结语中学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德育》
模块七中学德育考点一品德的实质与心理结构1.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判断。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意图和举止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3)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考点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他律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2.自律阶段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考点三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了修改、提炼和扩充。
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和青少年所做出的反应,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因此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
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前习俗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认为只要受到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
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判断好坏只注意行为的结果,而不注意动机。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此时儿童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VIP专享】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三十二:德育及其主要内容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三十二:德育及其主要内容德育及其主要内容【高频考点提要】1.德育的涵义;2.德育的意义;3.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4.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高频考点速记】一、德育的涵义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学校德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部分构成。
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品质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它们共同塑造完整、健全的新人。
二、德育的意义(一)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二)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三)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三、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因此,明确德育目的及目标要求是整体认识、落实德育内容的前提。
(一)我国当前的德育目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全过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教师资格证考试德育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德育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德育概念:包括德育的含义、德育的内容、德育的功能等。
2. 德育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以及各年级的德育目标等。
3. 德育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4. 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等。
5. 德育途径:包括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等。
6. 德育规律:包括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德育过程的规律等。
在考试中,这些内容可能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如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考生需要掌握德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
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以及如何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有效的德育。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中学教师职业道德(一)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中学教师职业道德(一)最新上海教师资格证、可以了解到2016年下半年年上海教师资格考试时间为:11月5日。
面试时间为:2017年1月7、8日。
上海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上海教师资格培训供考生选择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上海教师考试咨询一对一解答。
【高频考点提要】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及意义;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主要内容。
【高频考点速记】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与职业实践有密切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一定社会的一般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二)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指教师行业的道德要求在教师个人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等要素的统一体。
1.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核心是职业道德价值观。
其中,“义务”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重要范畴,道德范畴的义务是由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支持的。
2.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重要范畴是“爱”——“教师爱”。
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范畴是“责任”。
(三)教师职业道德在中学教育活动中的意义1.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2.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3.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是如何设置教学的!中公教育上海教师资格证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教师资格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上海教师资格真题邀请您一同刷题!。
中学教师考试科目二德育原则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科目二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科目二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
在考试中,这一部分常常作为一个重要考点出现。
具体来说,德育原则包括以下九条:
1. 导向性原则: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 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3. 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4. 知行统一原则: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5. 正面教育原则: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6. 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开展德育工作。
7. 爱护关心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关心爱护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8.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中。
9. 全员育人原则: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德育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德育1.德育的概念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共同性、历史继承性。
2.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5.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6.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德育过程的结构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②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_没有社会道德。
学校德育(教师资格证)
知、情、意、行 知 情 意 行
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调节作用 推动力量 精神力量
是关键。 是关键。是品德的外部 表现, 表现,也是衡量思想品 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内部矛盾转化
• 德育构成的基本矛盾是教师根据社会要 求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 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学生思想品德的形 成和发展,是外部教育的影响和学生内 部思想矛盾运动的结果。 •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主要表现在:
长期、反复、 长期、反复、逐步提高
•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随其成长,成熟 而不断发展深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个长期的过程 • 反复性和曲折性的原因
– (1)由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的。 )由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的。 – (2)由学生各种思想品德的不稳定性决定的。 )由学生各种思想品德的不稳定性决定的。
组织活动与交流
• 德育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 形成发 展的源泉和基础。 展的源泉和基础 • 是检验 检验学生思想品德的标准 标准。 检验 标准 • 比起社会交往活动,学校德育活动和交 往更能有效影响的原因:
– 首先,学校的活动和交往是在教师指导下进 首先, 具有一定的教育性; 行,具有一定的教育性; – 其次,学校组织的活动和交往的内容和形式 其次, 多样的; 多样的; – 最后,学校组织的活动和交往 是根据学生思 最后, 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组织的。 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组织的。
三、正面教育原则
• 要以说服教育为主 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 启发 疏导,启发 以说服教育为主 疏导 启发自 觉,指明方向 从提高认识入手 指明方向,从提高认识入手 指明方向 从提高认识入手,作深 深 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体现了社会主义教 入细致 育的目的要求。 • 贯彻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七章 中学德育-强力推荐
第七章中学德育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德育的相关知识,主要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
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第一节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品德的概念;2.品德的心理结构;3.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4.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5.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6.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高频考点速记一、品德的概述(一)品德的概念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资料整理十:德育过程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法制思想以及道德等形式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
具体来说,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思想道德的影响,以达到预定德育目的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
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当他作为德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便成为德育主体。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具有一定范围和深浅层次。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
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促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的矛盾运动过程。
其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由于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才不断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从而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德育概述2014年上海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备考专题一、德育的概念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主要是通过促使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道德活动,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品德的含义和心理结构(一)品德的含义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
品德在我国又称为品行、德性或操行等。
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按照学生守则的要求,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助人为乐等,我们就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即品德构成的基本成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种成分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相互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从心理构成的层面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成熟地把握品德的实质,而且能为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中学生品德的发展及其特点(一)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道德思维的水平上;二是表现在道德观念的程度上。
1.中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道德认识,首先表现在道德知识、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上,它实际上是道德思维水平的反映。
同时,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也往往影响到道德认识的水平。
中学生道德思维水平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1)道德思维发展是有年龄特征的。
就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刚入中学处于不理解或停留在表面认识的阶段,初三下学期处于初步揭露实质的水平,高中之后则达到了能够理解行为规范的实质阶段。
(2)道德思维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随着个体整个思维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到高一末趋向于基本定型。
这是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
(3)道德思维的发展,反映了个体品德发展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塑造和转化学生品德的可能性。
2.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发展中学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时期,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
中学生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教育条件下,在中学生本身的实践、交往和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一点正是中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中学生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在一般情况下,到初三下半学期开始趋向于稳定。
(2)在一个真正形成良好班风的先进集体中,正确的集体舆论和集体准则,使班集体的道德要求变成绝大部分集体成员的行动指南,使有错误观念的学生不仅数量逐渐减少,而且在校内外的不良行为也逐步得到改造。
可见,形成先进集体对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
(3)在一个没有正确舆论的班集体里,集体成员中的正确观念与理想往往得不到支持,甚至错误的道德观念与准则会随年龄增长而滋长。
(二)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表现在道德情感的形式上;二是表现在道德情感的社会性上。
1.中学生道德情感形式的发展以道德产生的原因、道德感与认识的关系为指标,分析被调查的中学生道德感的形式,可以分三级水平:第一级是直觉的情绪体验,它由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往往对于道德准则的意识是不明显的;第二级是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第三级是伦理道德的情绪体验,它是由道德认识所支配,清晰地意识到道德要求和道德理论。
2.中学生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以集体情感的程度为指标,分析被调查中学生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趋势,可以归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是利己的情趣;第二级是重感情、讲义气,但不太意识到情感的社会意义;第三级是自觉地热爱班集体,集体荣誉感、社会义务感与责任心表现强烈。
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社会性水平随着年级增高而加强,初三之后逐步趋向成熟。
但是由于道德情感的复杂性,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社会性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先进班集体是发展道德感社会因素的重要条件,如果教育不力,中学生很可能处于第一、二级的情感状态,这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三)中学生道德意识行为的发展中学生道德意识行为的发展,表现在意志行动的水平和言行关系两个方面。
1.中学生道德意志行动的发展在正常情况下,中学生的道德意志行动的目的性、自我控制的能力随年级的增高而提高,初三之后道德意志行动日趋成熟。
但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其关键在于教育,在于他们所在班集体是否健全与形成制度,如果教育不力,高中也会产生“乱班”。
“乱班”往往影响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水平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因此,要从初一开始,就要加强“常规”教育,这在中学阶段仍有重要意义。
2.中学生言行一致的发展中学生言行一致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言行不一要作具体的分析。
言行一致性问题表现在年龄特征上也显得很复杂。
在良好的班集体中,中学生的道德言行可以在初三之后趋于一致,并且动机与效果也可以在那时得到统一;但在教育不力的情况下,中学生说假话或欺骗的习惯,也容易在初三前后形成。
因此,改造说谎欺骗的行为在中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四)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行为是衡量个体是否具有健康的品德心理,是否具有高尚品德的重要标志。
同时,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品德是由众多的道德行为集合而成的。
研究表明,60%的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初三或初三之前形成的,20%的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在高中形成的,还有近20%的中学生至高中毕业还未形成良好的或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是靠练习。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由于加强行为习惯的练习,对每个集体成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品德不良的学生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是能得到改造的;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抓紧教育,适当地改变环境,也不一定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但如果形成不良习惯,一旦失去严格要求的环境与集体,往往会养成恶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德育的主要内容德育内容具体规定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
它标志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学校德育内容的确定,主要是依据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等因素。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感情或热爱态度。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同时也具有阶级性,它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体国度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新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对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深切热爱的情感,是为祖国的独立、统一、繁荣、富强贡献自己一切的崇高精神。
同时,它也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紧密结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爱国主义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内聚力,是全国人民和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德。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教育学生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意识。
(3)使学生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要教育学生关心国际形势,要同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与学习,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争取人类进步而斗争。
2.理想教育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是:(1)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2)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3)使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个人的学习、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3.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区别于一切非无产阶级道德的根本标志。
在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中国,集体主义是处理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个人、集体、国家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它制约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其他规范和范畴。
集体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1)培养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教育学生关心热爱集体。
(3)培养学生善于在集体中生活和工作的习惯。
4.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劳动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应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并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取应得的合法的劳动收入,以维持自己及其家庭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1)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
(2)教育学生勤奋学习,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
(3)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
5.自觉纪律教育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纪律。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自觉纪律。
自觉纪律,是建立在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基本一致以及人们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充分认识到遵守纪律的基础上的,是依靠人们内在信念维持的、独立的、主动的、自觉自愿遵守的纪律,是同志式的、团结互助的纪律,也是真正严格的铁的纪律,它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社会主义学校纪律既是学校顺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又是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条件和方面。
自觉纪律教育的基本内容是:(1)提高学生对自由与纪律的认识。
(2)教育学生严格执行纪律要求,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6.民主和法制教育从根本上说,资产阶级民主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将把民主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民主和法制不可分。
法制通常理解为法律和制度。
社会主义法制是包括立法、司法、守法三方面的统一体。
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行为。
民主和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是:(1)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
(2)要求学生掌握法律常识,严格遵纪守法。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
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无产阶级人生观是在无产阶级世界观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各种进步人生观的合理成分,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形成起来的,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是:(1)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2)教育学生认识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意义。
8.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步形成了公共的道德风尚,主要有文明行为和人道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