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语文下《海燕》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海燕》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海燕》教案

《海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疏通并了解课文内容。

2.由感知入手,弄清文章内容的表层含义,理清层次结构。

3.分析理解前两幅画面,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难点:理解海燕的自信心与洞察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读,进入作品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
预习作业详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该课“课前热身”部分内容。

(三)整体感知
1.问题一:听了刚才的朗诵,同学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肯定正确意见:波涛汹涌的大海,暴风雨来临之前,只有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2.问题二:课文写了海燕的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明确:课文主要写了海燕的勇敢、力量和独立。

3.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1—6):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地飞翔。

第二段(7—11):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挑战。

第三段(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热情欢呼。

第四段(17—22):海燕在暴风雨中胜利飞翔。

第五段(23):暴风雨过后,海燕自由翱翔。

4.归纳主题:课文通过描绘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的勇敢、乐观、坚定地飞翔
的情景,热情讴歌了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表达了作者对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赞颂与敬仰之情。

同时也展示了冲破暴风雨的革命者必将获胜的真理。

四、布置作业
1.思考:高尔基仅仅在描写海燕吗?
2.背诵课文
3.同步测试(课堂反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海燕》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海燕》教案

《海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作者高尔基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3.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让学生生成阅读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

2.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进行反复的比较赏析,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领会“海燕”精神内涵。

2.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形象。

教学难点:随着环境的变化逐层深入的把握海燕形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通过描述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的飞翔场景,引出课题《海燕》。

二、检查预习1.简介作者高尔基及写作背景。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三、整体感知1.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感悟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作者重点描写的形象是海燕。

3.探讨文中除了海燕还写了哪些鸟,以及作者为了描写海燕设置了一个怎样的自然环境。

四、合作探究1.默读文章相关段落,分析海鸥、海鸭、企鹅和海燕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在文中找出写环境的句子,思考环境是如何变化的。

五、深入探究1.分析文中哪些事物具有象征意义,并探讨它们分别象征了什么。

2.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讨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从海燕的身上学习到的品质进行分享。

2.讨论如何成为新时期的海燕。

七、作业布置以《海燕:我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随笔,记录自己的学习感悟。

以上是《海燕》的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主要围绕课文的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和深入探究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八年级下册海燕教学教案设计(4篇)

八年级下册海燕教学教案设计(4篇)

八年级下册海燕教学教案设计(4篇)篇1:八年级下册《海燕》的教学教案设计八年级下册《海燕》的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海燕》教学设计8。

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ao4)呻吟(yin2)翡翠(fei3)掠起(1ue4)困乏(fa2)蜿蜒(wan1yan2)2.解释下列词语。

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

课文比喻海浪。

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

震,情绪过分激动。

困乏:疲乏。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二、导人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

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又称,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的末尾一章。

但后来单独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

当时的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的黑暗,民不聊生。

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亲自目睹了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

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结构,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海燕》教学设计8》。

第一部分(第一段至第六段)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

第二部分(第七段至第十一段)。

重点描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搏风击浪,积极战斗,以其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八年级语文《海燕》教案

八年级语文《海燕》教案

八年级语文《海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海燕》。

(2)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的思想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海燕》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学会欣赏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热爱文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海燕》的朗读与背诵。

(2)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的思想观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海燕》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分析课文《海燕》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先生及其作品《海燕》。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海燕》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海燕》,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海燕》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海燕》。

2. 写一篇关于课文《海燕》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反馈,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利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鲁迅其他作品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的思想感情。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海燕》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文学特点。

3. 课文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主题思想。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海燕》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文学特点。

3. 分析课文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主题思想。

2.2 教学难点1. 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文学特点的把握。

2. 对课文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2 教学手段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海燕》的作者鲁迅及其文学地位。

2.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组讨论,探讨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文学特点。

4. 分析课文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主题思想。

4.2 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自主阅读课文:15分钟3. 分组讨论:15分钟4. 分析课文:2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海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文学特点的把握。

3. 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主题思想的思考和认识。

5.2 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024年《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

2024年《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

2024年《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状物绘景》,详细内容为郑振铎的散文《海燕》。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海燕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海燕的喜爱之情,并学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描绘事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燕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海燕的喜爱之情。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描绘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海燕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海燕的特点,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燕的生活习性。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海燕》2. 知识点:海燕的特点、描绘事物的技巧3. 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爱的动物”为题,写一篇描绘动物特点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阅读、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郑振铎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提高阅读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动物,学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描绘事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八年级语文《海燕》教案

八年级语文《海燕》教案

八年级语文《海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海燕》。

(2)理解课文《海燕》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课文《海燕》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海燕》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海和海燕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究欲望,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海燕》。

(2)理解课文《海燕》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对大海和海燕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海燕》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海燕》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大海和海燕的美丽与壮观。

3. 采用合作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海燕》的文本材料。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课文《海燕》的注释和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大海和海燕的美丽景色。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海燕》的,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海燕》,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解释,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海燕》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课文《海燕》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海燕,感受在大海中翱翔的自由和美丽。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培养学生对大海和海燕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海燕》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

(2)提醒学生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关爱大海和海洋生物。

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海燕》。

(2)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对海燕的描绘和赞美。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描绘和赞美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海的壮美和海燕的勇敢,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2)学会珍惜美好生活,激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海燕》。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海燕的描绘和赞美。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海燕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海燕》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对大海和海燕的向往,引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壮美和海燕的勇敢。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惑。

(2)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修辞手法。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练习。

(2)学生进行海燕形象描绘的练笔。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大海或海燕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对海燕形象的描绘和赞美能力。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大海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更好地感受海燕的勇敢和美丽。

《海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海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海燕》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海燕》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海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海燕》,该篇文章属于记叙文,讲述了一个女孩与一只海燕之间的温馨故事。

本篇文章既有详细的描写,又有深刻的寓意,适合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考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组成特点及文体特征;(2)认识文章中“海燕”的形象含义;(3)熟练掌握一些描写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情感、思考、理解和阅读能力;(2)能够正确运用描写手法,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描述和叙述。

3.情感目标:(1)在“海燕”的形象中,感受到海燕这种鸟类朴实无华的品质与精神;(2)在描写手法中,感受到语言之美和想象力的力量;(3)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导入本节课。

例如:你喜欢听故事吗?你有没有养过小动物?给它起过什么名字?2. 预习(10分钟)通过阅读文章标题“海燕”和短语“讲述一个女孩与一只海燕之间的温馨故事”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预测,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3. 阅读(25分钟)通过老师朗读或分组朗读的形式进行文章的阅读,学生在朗读的同时理解文章的大意,并分析文章中“海燕”的形象和寓意。

4. 分析(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表达。

例如:“它淡黄的脖子上长着一块光滑的白色皮垫”,“飘动着珍珠般的羽毛”等。

5.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答问题:“本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海燕’的形象含义是什么?本篇文章中有哪些描写手法?你觉得哪个描写手法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和思考?”6. 练习(20分钟)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综合运用和实践,例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宠物的小故事,并运用文章中的描写手法,描述自己和宠物之间的感情和故事。

《海燕》语文教案

《海燕》语文教案

《海燕》语文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海燕》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1.1.2 使学生了解作者高尔基及课文《海燕》的背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1.1.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概括课文《海燕》的主要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

2.1.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解释其作用。

2.1.3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与理解3.1.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1.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1.3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熟读并理解课文《海燕》。

4.1.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重点句子。

4.1.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表达。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重点句子的理解。

5.1.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5.1.3 学生对课文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以下是剩下的五个章节,供您参考:六、教学过程6.1 课堂导入6.1.1 教师通过提问或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情境。

6.1.2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1.3 教师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七、课堂互动7.1 小组讨论7.1.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问题。

7.1.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和学习。

7.1.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和建议。

八、课堂练习8.1 练习设计8.1.1 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8.1.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8.1.3 教师批改练习,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九、课堂小结9.1 学生总结9.1.1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八年级下册《海燕》教案

八年级下册《海燕》教案

八年级下册《海燕》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教学准备:1. 课文《海燕》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奥秘。

2.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海燕的形象,让学生对海燕有直观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海燕》,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海燕相关的主题,如海燕的生态环境、海燕的迁徙等。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所选主题的相关知识。

3. 每组学生向全班分享所获得的知识,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课堂讨论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2. 学生讨论海燕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它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七、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海燕为题材,写一篇短文。

2. 学生现场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海燕》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海燕》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海燕》教案《海燕》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孩与海燕之间的故事,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场景。

本篇教案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抓住文本中的生动细节,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一、教材分析1. 课文简介《海燕》是一篇夏衍先生的童话,主人公小男孩每天都会去海边看海燕,他和海燕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小男孩的爷爷曾经告诉他:“是人类先伤害了自然,再利用自然;自然要保护我们,只有我们还自然一份优雅的美德,自然才会对我们垂青。

”这也是小男孩和海燕之间所表现的和谐相处的意义。

2. 学习目标1)知道童话的特点,懂得童话故事的寓意。

2)理解并掌握课文的情节,理解作者的感情体验。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细节观察能力和情感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课文情节,培养情感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细节,理解课文表达的意义,增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教师可以提问:“我们这些天的天气怎么样?”引入自然和季节的话题,图示或短视频或诗歌等引导学生回忆或感受不同季节下的自然环境,为阅读本文创造气氛。

2. 导入课文教师出示全文例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讲解生字生词,包括燕子、削掉、碎石、湖水、椰林、盘岛等,让学生了解新单词的意思,便于后续的阅读。

(1)例句引入:当初夏,东南风悄悄地吹来,燕子脆哨哨地鸣叫,飞越大海,高高低低地飞,仿佛一颗闪烁的星星。

(2)讲解生字生词,梳理本篇文章的情节。

3. 教案主体1) 阅读理解教师将课文分段,让学生分析每一段的情节,感受每段之间的联系,理解本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1)第一段海燕是一个黑白的小鸟,它每天在海边飞翔。

男孩每天都会去看它。

(2)第二段一天,男孩削掉一个小草叶,投向海燕。

海燕受惊了,随即又飞回来,并在男孩跟前滑翔半天,然后又飞走了。

《海燕》说课稿(精选6篇)

《海燕》说课稿(精选6篇)

《海燕》说课稿〔精选6篇〕《海燕》说课稿〔精选6篇〕《海燕》说课稿1一、说教材:“海燕的‘雄姿’”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主要运用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对视频进展处理,包括素材的添加、编辑视频、视频输出与发布。

素材的添加主要介绍了如何添加图片、声音文件。

视频的编辑主要介绍了如何改变图片的播放长度、添加视频效果以及添加片头与片尾。

最后介绍了输出与发布视频作品。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根据新课标的三维目的,我将本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1、知识和技能目的: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为声音文件编制相应的视频并进展输出的才能。

2、过程与方法目的:准备素材,编辑与发布视频,每个人完成一件作品;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和动手的操作才能以及严谨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一方面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具有主观的学习愿望;另一方面,培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爱好,学习海燕那种奋勇拼搏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在仔细研究教材和分析^p 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根底上,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运用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制作视频以及为加视频添加效果;难点是调整图片的播放时间以及各视频效果之间的照应。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才能,同时对外界事物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很乐意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老师要结合案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到,因此老师在操作的过程中要耐心讲解,尽量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跟上老师的步伐。

学习完本课后,学生应该可以根据声音文件搜集图片和相关素材制作一部视频作品。

二、说教法和学法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拟,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明显的时代开展性,基于这一特点我提出以下教学方法:情境设置、观察法、比照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和分组教学法。

首先是设置情境,以到达引起学生的兴趣为目的,然后对上一节课制作的作品进展分析^p ,找出它在表现中心主题上存在的缺乏,从而发现新知识,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老师进展指导、练习,并与老师的作品进展比拟,从而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海燕》(高尔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海燕》(高尔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海燕》(高尔基)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海燕》这篇散文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包括对勇敢、自由和革命精神的理解。

同时,学生能够掌握本文中的一些生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各种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朗读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作者高尔基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对勇敢和自由的赞美,以及对革命精神的颂扬,从而培养学生的勇敢、自由和革命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海燕》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包括勇敢、自由和革命精神的理解。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包括对勇敢和自由的赞美,以及对革命精神的颂扬。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介绍高尔基的生平和《海燕》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学生关于高尔基和《海燕》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课文分析(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情感把握。

(2)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句子,并对其进行讲解。

(3)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段落结构和中心思想。

3.问题解答(10分钟)(1)教师提出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4.深入挖掘(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中的主题、形象和情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

(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形象和情感,并进行分享交流。

5.课堂练习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等。

(2)学生完成练习并提交答案,教师进行即时评价和反馈。

6.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阅读高尔基的其他作品或写一篇关于《海燕》的读后感。

海燕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海燕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海燕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课文《海燕》的基本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通过模仿、创作,提升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2)培养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分析文章写作特色。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海燕》。

(2)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关于自然的课文?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预习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①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象?②作者对海燕的描绘有哪些特点?3.合作讨论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是如何体现的?②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自然的哪种情感?(2)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4.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5.课堂练习(1)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一种自然景象。

(2)同学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1)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海燕》。

2.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自然的作文,题目自拟。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课堂讲解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当我们阅读《海燕》时,可以注意到作者对海燕的描绘不仅仅是外在形态,更有它的精神。

比如‘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勇敢地翱翔’,这里的‘勇敢’是如何从文字中体现出来的呢?请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人教版初二下册《海燕》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二下册《海燕》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二下册《海燕》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二下册《海燕》语文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下册《海燕》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燕》课文原文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在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海燕》教案教学目标: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海燕》教案
海燕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2、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文章语言。

4、感受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2、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导入
二、走进作者
三、品读文章,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有感情自读课文
3、朗读点评和指导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

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虽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四、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 1、这是一只海燕。

2、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

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

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

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3、引导学生揣摩具体描写和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赏析海燕具体形象。

? 点拨①、抓住描写海燕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性格特点;
? ②、抓住其他海鸟的描写,理解他对海燕性格的烘托作用。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思考:高尔基仅仅在描写海燕吗?
2、背诵课文
3、同步测试(课堂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文章语言。

一、检查背诵
二、深入探讨海燕形象,理解文章内涵
②、联系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这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

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
③、注意象征手法运用的特点,把握形象内涵;
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三、品味关键语句
1、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你的看法。

(准确指认修辞方法;反复体味,深入分析;要从表情达意的效果及营造意境角度进行分析。


? ①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比喻和拟人。

“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 ② 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 拟人。

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 ③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 比喻、拟人和反复。

“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四、联系社会生活
1、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

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参考: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

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

它是“胜利的预言家”。

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课堂练习
1、品味到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
2、《海燕》一文中写道:“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你生活中也有“海鸭”这样的人吗?如果有,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
3、破折号的作用A、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B、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解释说明部分;
E、表示强调;
F、表示后面是引文
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 )
2、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
3、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
4、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