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ppt课件(53页)
合集下载
《伤仲永》ppt课件
⒈“不使省学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 (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⒉“还自扬倒州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 州还”:从扬州回家。
⒊“受之天省也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 (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
赋予的。
最新版整理ppt
15
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最新版整理ppt
16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18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 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 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最新版整理ppt
19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最新于版整材理ppt人/远矣
9
才艺展示
注意读准字音、掌 握节奏,把握语气。
最新版整理ppt
10
伤 仲 永 属于
——王安不石曾,从来没有 索要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指代文具 对…感到惊异 给 他 写
作,写
用
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
种子如此,那先天聪明优秀的人呢?
不经过后天的努力学习,他(她)会怎
样?让我们来看方仲永吧,听听他的故
事。
最新版整理ppt
2
最新版整理ppt
王安石
3
最新版整理ppt
4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
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⒉“还自扬倒州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 州还”:从扬州回家。
⒊“受之天省也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 (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
赋予的。
最新版整理ppt
15
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最新版整理ppt
16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18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 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 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最新版整理ppt
19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最新于版整材理ppt人/远矣
9
才艺展示
注意读准字音、掌 握节奏,把握语气。
最新版整理ppt
10
伤 仲 永 属于
——王安不石曾,从来没有 索要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指代文具 对…感到惊异 给 他 写
作,写
用
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
种子如此,那先天聪明优秀的人呢?
不经过后天的努力学习,他(她)会怎
样?让我们来看方仲永吧,听听他的故
事。
最新版整理ppt
2
最新版整理ppt
王安石
3
最新版整理ppt
4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
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伤仲永PPT课件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 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 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 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 (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 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 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 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 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 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 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 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 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 怕都不能够吧?
道理:借事说理,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学习对成 才的重要作用。
“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 格特点。 “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 果。
这一段中,“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有天赋。 “受于人”是指人的后天学习和所受到的教 育。
第二部分:( 3)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的事例引出天赋差的人如果 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劝诫人们学习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 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 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 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 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 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 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 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ຫໍສະໝຸດ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伤仲永》ppt课件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为· · · · · · 感到惋惜”的意思,是 作者对人才毁灭所做的挽歌,表明了作者对 家庭和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人才摧残的谴责。
二、自主学习情况检查
• 隶(
称(
lì)
谒(
yè)
邑( yì )
chèn) 泯(mǐn ) 矣( yǐ
)
焉(
yān)
明确:
作者对此是什么态度?
哀伤、惋惜
试分析“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1、因仲永的悲剧而“伤”,幼时天资过人, 最终却“泯然众人”。 2、“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 悲之辈。
终于
补充内容:原文的结尾
达到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 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 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 而已耶? 那 尚且
扳(p
ān )
三、
才艺展示
注意读准字音、掌 握节奏,把握语气。
正音 正确朗读课文
正音,正确朗读
wé i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 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yì yè pān
四、注意下列实词的理解 • 1伤仲永 伤: 为· · · · · · 感到惋惜 • 2世隶耕 隶: 附属,隶属 养:赡养 • 3养父母 •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立就: 立刻完成 • 5传一乡秀才观之 一乡: 全乡 • 6或以钱币乞之 或: 有的人 • 7邑人奇之 邑人:同县的人 • 8从先人还家 从: 跟从 • 9前时之闻 闻:听到的名声,好名声 • 10泯然众人矣 泯: 消失
《伤仲永》ppt课件
影片亮点
• 浪漫至极的爱情故事,感人肺腑。 • 七八十年代上海的城市文化及人文风貌浓缩呈现。 • 伤仲永在外求学遭遇困境,以及在国外的生活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
评价和奖项
评价
• 豆瓣评分8.8,imdb评分8.3。 • 影片上映后数月,佳士得拍卖会上,这
支电影的照片及剪辑资料以高价出售。 • 由于故事非常感人,许多观众看完后被
主要角色
伤仲永(张国荣 饰)
故事男主角,坚强勇敢、聪明机智,深爱美好 的生活和草原上的马。
红妹(巩俐 饰)
故事女主角,倔强独立、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和事业,内心深处渴望家庭和幸福。
吕文正(孙艺洲 饰)
故事中重要配角,电台主播,帮助伤仲永和红 妹解决难题。
红妹母亲(曹桂芬 饰)
故事中重要配角,是个智慧和善良并存的母亲。
剧情梗概
1
相遇
伤仲永在上海车站结识了红妹,两人因马而相遇,愉快地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2
分离
伤仲永因病被迫与红妹分别,但他们深爱着对方,红妹动情凝望着离去的车站, 伤仲永抬头对天空身份的原因不能回国,直到红妹得知他的消息后来到美国 寻找他,两人终于再次相遇。
深深触动,感慨道“伟大的爱情,不应该 只是留给电影。
获奖状况
• 第十三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 角提名。
• 1987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最佳化妆奖等五项大奖。
• 1986年在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中获提名 金狮奖。
结尾和感言
看完电影的人们纷纷表示,不仅欣赏了这部电影的完美创作,同时也感受到了其中电影创作者的深爱, 传达的是对生活及其所包容的万物的深深情感,这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伤仲永》
《伤仲永》是一部讲述了一对男女在上海相遇相恋又分离的传奇爱情故事。
伤仲永完整 ppt课件
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从道理上
说,原因作者(议论)认为方仲永才
能衰退的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即没有进行后天的正常学习和教育.
2020/12/12
21
(三)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
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
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
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
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恐怕连普通人还 不如罢了。
2020/12/12
14
动手做一做
㈠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 类㈡。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2020/12/12
15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 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曾经 书写工具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 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
为其名。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附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2020/12/12
9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以……为:把……当作,养:赡养。 )
析题:
伤
❖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
写作意图。“伤”是哀伤, 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 方仲永这样的神童,“泯然 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2020/12/12
7
诵读课文 疏通文意
2020/12/12
8
疏通文意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伤仲永》ppt课件(最新编辑)
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说明“受之 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课件在线
23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 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 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
后“闻”。
这种见闻录的方式给人以真切真实 之感。
课件在线
24
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 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而“不使学”。 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
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课件在线
21
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 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
要。
课件在线
22
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 与后文“泯然众人矣”形成强烈对比。
二是点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未能受到 正常的后天教育。
不能够吧?
课件在线
16
答问 深入理解课文
课件在线
17
题目中的“伤”字是什么意思?
“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
课件在线
18
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 方仲永“世隶耕” ?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 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 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
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课件在线
19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属于 曾经 认为异 给 写 题 全
课件在线
31
解释加红色的词2
对……感 到惊异
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
课件在线
23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 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 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
后“闻”。
这种见闻录的方式给人以真切真实 之感。
课件在线
24
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 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而“不使学”。 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
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课件在线
21
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 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
要。
课件在线
22
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 与后文“泯然众人矣”形成强烈对比。
二是点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未能受到 正常的后天教育。
不能够吧?
课件在线
16
答问 深入理解课文
课件在线
17
题目中的“伤”字是什么意思?
“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
课件在线
18
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 方仲永“世隶耕” ?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 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 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
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课件在线
19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属于 曾经 认为异 给 写 题 全
课件在线
31
解释加红色的词2
对……感 到惊异
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
伤仲永语文课件PPT
76.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上去了;再难的事,做着做着也就顺了。每次重复的能量,不是相加,而是相乘,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重复和坚持的力量。 成功之道,贵在坚持!
1
划分朗读节奏
1
金溪民方仲永
幻灯片
借旁近与之
5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
1
揣摩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参考答案: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惊叹语气
父利其然也
愤怒语气
不能称前时之闻 遗憾语气
泯然众人矣
痛心语气
1
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余闻之也久 1. 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2. 我早就听说过这件事啦 3.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 4.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啦
资 料 唐宋八大家 参 考 时代背景
唐宋八大家
韩愈 苏轼 曾巩
柳宗元 苏辙 王安石
苏洵 欧阳修
时代背景
《伤仲永》通过方仲永五岁 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 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 的关系。
设计: 李国兵
制作: 笛韵飞
2003年8月
58.反正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26.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 47.每一日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正因你的性命又消短了一天,因此每一日都要更用心。这天太宝贵,不就应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这天,它不再回来。 26.做好自己其他的让别人说去吧! 64.人类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对于这种人说来,无私地发展一种事业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们不可能去关心他们个人的物质利益。 88.忘记失败的疼苦,铭记失败的原因。 22.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 37.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 41.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 7.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一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54.意料之中的事往往不会发生,意料不到的事却经常出现。 73.最热烈的火焰,冰封在最沉默的火山深处。 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48.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28.别到处嚷嚷这个世界抛弃了你,世界原本就不属于你。 89.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60.过去再优美,我们不能住进去;回忆童年可以是一种解压的方式,但是不可以做为逃避现实的借口。现在再困难,我们也能闯过去;你只要还活着就没有理由逃避现实困难,就要千方百计找 到破解难题的方法。未来再艰险,我们只能走进去;时刻都在心里认为自己
1
划分朗读节奏
1
金溪民方仲永
幻灯片
借旁近与之
5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
1
揣摩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参考答案: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惊叹语气
父利其然也
愤怒语气
不能称前时之闻 遗憾语气
泯然众人矣
痛心语气
1
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余闻之也久 1. 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2. 我早就听说过这件事啦 3.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 4.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啦
资 料 唐宋八大家 参 考 时代背景
唐宋八大家
韩愈 苏轼 曾巩
柳宗元 苏辙 王安石
苏洵 欧阳修
时代背景
《伤仲永》通过方仲永五岁 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 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 的关系。
设计: 李国兵
制作: 笛韵飞
2003年8月
58.反正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26.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 47.每一日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正因你的性命又消短了一天,因此每一日都要更用心。这天太宝贵,不就应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这天,它不再回来。 26.做好自己其他的让别人说去吧! 64.人类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对于这种人说来,无私地发展一种事业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们不可能去关心他们个人的物质利益。 88.忘记失败的疼苦,铭记失败的原因。 22.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 37.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 41.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 7.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一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54.意料之中的事往往不会发生,意料不到的事却经常出现。 73.最热烈的火焰,冰封在最沉默的火山深处。 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48.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28.别到处嚷嚷这个世界抛弃了你,世界原本就不属于你。 89.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60.过去再优美,我们不能住进去;回忆童年可以是一种解压的方式,但是不可以做为逃避现实的借口。现在再困难,我们也能闯过去;你只要还活着就没有理由逃避现实困难,就要千方百计找 到破解难题的方法。未来再艰险,我们只能走进去;时刻都在心里认为自己
部编版初中语文《伤仲永》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 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 的血汗。 爱迪生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 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 工作上了。 鲁迅
作者王安石因何而“伤”?
1.为天才的沦落而惋惜。 2.为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而感伤。 3.为众人不努力学习而悲伤。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 变得“泯然众人”,原 因是什么?
客观原因: 1.父亲贪图眼前名利,目光短浅。 2.邑人:过度吹捧。 3.王安石:旁观。 主观原因:盲目听从,缺乏主动。
天资固然重要,但后天的教育和学 习更重要。 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 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 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 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 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唐宋八大家
唐:韩愈、柳宗元 宋: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 曾巩、王安石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
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 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
1.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2.详略得当 ,有力地Βιβλιοθήκη 出了“伤”这一 主题。伤仲永
王安石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 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 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 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
后来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 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 《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
《伤仲永》PPT课件
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走向平庸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 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导致才华埋没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01
王安石
02
03
作为文章的作者,通过对方仲永的描写表达 了对人才的看法
倡导教育改革,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
04
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眼光和文学家的才华
优美语句欣赏与解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 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之。”
02
解读:通过作者与仲永的再次相 遇,展现了仲永才华的衰退和成 长的困境。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勤奋努力,不懈追求梦想
01
阐述方仲永天赋异禀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强调 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02
分析方仲永父亲的教育方式,提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态 度。
03
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展示勤奋努力对于个人成长和成 功的影响。
天赋与后天努力关系思考
探讨天赋和后天努力在个人成长 中的不同作用。
分析不同领域中天赋与后天努力 的关系,如艺术、体育、科学等
。
提出如何发掘和培养天赋,以及 如何将天赋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建
议。
当代青少年成长启示
将方仲永的故事与当代青少年 成长环境相结合,提出针对性 的启示和建议。
分析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探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伤仲永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与写作特色剖析
目录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 • 跨学科融合:多学科视角解读《伤
仲永》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01
《伤仲永》创作背景
01
社会环境
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才选拔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 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导致才华埋没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01
王安石
02
03
作为文章的作者,通过对方仲永的描写表达 了对人才的看法
倡导教育改革,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
04
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眼光和文学家的才华
优美语句欣赏与解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 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之。”
02
解读:通过作者与仲永的再次相 遇,展现了仲永才华的衰退和成 长的困境。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勤奋努力,不懈追求梦想
01
阐述方仲永天赋异禀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强调 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02
分析方仲永父亲的教育方式,提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态 度。
03
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展示勤奋努力对于个人成长和成 功的影响。
天赋与后天努力关系思考
探讨天赋和后天努力在个人成长 中的不同作用。
分析不同领域中天赋与后天努力 的关系,如艺术、体育、科学等
。
提出如何发掘和培养天赋,以及 如何将天赋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建
议。
当代青少年成长启示
将方仲永的故事与当代青少年 成长环境相结合,提出针对性 的启示和建议。
分析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探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伤仲永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与写作特色剖析
目录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 • 跨学科融合:多学科视角解读《伤
仲永》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01
《伤仲永》创作背景
01
社会环境
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才选拔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
伤仲永 (完整)课件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 全乡的秀才观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 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邑人奇之,稍的父亲去做客, 有的还花钱求取仲永题诗。
学习交流PPT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 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学习交流PPT
23
拓展
请同学们以“从方仲 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 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 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 左右。
学习交流PPT
24
小结: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 永从幼年时的天资过人, 却因其父“不使学”而 最终“泯然众人”,变 得平庸无奇的实例,说 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 要性。
作家作品简介
学习交流PPT
2
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 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 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
学习交流PPT
3
仲 zhòng 啼 tí 扳 pān 泯 mǐn
隶 lì 焉 yān 谒 yè 矣 yǐ
尝 cháng 邑 yì 称 chèn 耶 yé
“金溪民方仲永”交代了他的籍贯、
身世、姓名、家世。“世隶耕”为
下文作铺垫,既衬托出他的非凡天
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
景。
学习交流PPT
22
2、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邑人,不使学”一句。
“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 格特点。
“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 果。
学习交流PPT
4
析伤题:
•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 写作意图。“伤”是哀伤, 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 方仲永这样的神童,“泯然 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 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邑人奇之,稍的父亲去做客, 有的还花钱求取仲永题诗。
学习交流PPT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 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学习交流PPT
23
拓展
请同学们以“从方仲 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 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 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 左右。
学习交流PPT
24
小结: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 永从幼年时的天资过人, 却因其父“不使学”而 最终“泯然众人”,变 得平庸无奇的实例,说 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 要性。
作家作品简介
学习交流PPT
2
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 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 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
学习交流PPT
3
仲 zhòng 啼 tí 扳 pān 泯 mǐn
隶 lì 焉 yān 谒 yè 矣 yǐ
尝 cháng 邑 yì 称 chèn 耶 yé
“金溪民方仲永”交代了他的籍贯、
身世、姓名、家世。“世隶耕”为
下文作铺垫,既衬托出他的非凡天
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
景。
学习交流PPT
22
2、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邑人,不使学”一句。
“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 格特点。
“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 果。
学习交流PPT
4
析伤题:
•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 写作意图。“伤”是哀伤, 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 方仲永这样的神童,“泯然 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伤仲永》课件.ppt
2019-6-25
谢谢你的观看
11
第二部分:( 3)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
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
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2019-6-25
谢谢你的观看
12
这一段中,“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 赋。
“受于人”是指人的后天学习和所受到的教 育。
2019-6-25
谢谢你的观看
13
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
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
分析本文
第一部分:(1-2)(以叙事为主) 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
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
才华与天赋。 第二阶段: 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
先前。 第三阶段: 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
泯灭。
2019-6-25
谢谢你的观看
8
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 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 2.写式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是以“见”的形式。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1.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的 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
他才能衰退。 2.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
原因,引人深思。
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
《伤仲永》ppt课件(53页)
❖称(chèn) 泯(mǐn ) 矣( yǐ ) ❖焉(yān) 扳(pān)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三、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 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先 天得到的。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 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精选完整ppt课件
20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 为众人;
精选完整ppt课件
28
分析本文
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与天赋。
第二段 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
第三阶段 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泯灭。
精选完整ppt课件
29
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 课文中找出原句。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
精选完整ppt课件
16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 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 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三、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 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先 天得到的。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 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精选完整ppt课件
20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 为众人;
精选完整ppt课件
28
分析本文
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与天赋。
第二段 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
第三阶段 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泯灭。
精选完整ppt课件
29
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 课文中找出原句。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
精选完整ppt课件
16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 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 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课件PPT
Word教程: /word/
Exc e l教程:www.1ppt.c om /e xc e l/
资料下载:www.1ppt.c om /zilia o/
P P T课件下载:www.1ppt.c om /ke j ia n/
范文下载:www.1ppt.c om /fa nwe n/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参考答案: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惊叹语气
父利其然也
愤怒语气
不能称前时之闻 遗憾语气
泯然众人矣痛心语气来自 1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余闻之也久 1 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2 我早就听说过着件事啦 3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 4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啦
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节日P P T模板:www.1ppt.c om /j ie ri/
P P T素材下载:www.1ppt.c om /suc a 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字词 落实
-
朗读 训练
精段 阅读
相关 常识
EXIT
自读课文,查工具书, 给下列字词注音
1
仲隶
啼焉
扳谒
1
尝
邑
泯
仲 zhòng隶 lì 尝 cháng 啼 tí 焉 yān 邑 yì 扳 pān 谒 yè 泯 mín
朗 读 训 练
朗读节奏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 e/
唐宋八大家
韩愈 苏轼 曾巩
柳宗元 苏辙 王安石
苏洵 欧阳修
时代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石
到底是谁造就了神童的悲剧
• 马来西亚华裔神童张世明,12岁从初 中跳到美国大学一年级,15岁攻读博士, 博士毕业后,由于没能适应外界环境的 压力,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患上精神 疾病,最终英年早逝。
• 我国神童宁铂,两岁半能背诵几十首诗词,4岁时学会了400 多汉字,13岁就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大学生。 然而却无法和社会、他人沟通,屡次单独出走,最终丢掉大 学讲师职位,出家为僧。 • 出生于湖南湘潭的神童魏永康,2岁时就掌握了1000多个汉 字,4岁念书,13岁考上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上中科院 硕博连读研究生。然而,他却中途肆业回家。他退学的原因 很简单:自己无法一个人去面对社会。 看着神童们的这些悲剧,我不禁想问自己,到底是谁造 就了神童的悲剧,到底这悲剧带给了世人多少沉重的思考。
3、背景资料
二、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 隶(
称(
lì)
谒(
yè)
邑( yì )
chèn) 泯(mǐn ) 矣( yǐ
)
焉(
yān)
扳(p
ān )
三、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仲永/生五年 2 、借旁近 / 与之,即 / 书诗四句,并 / 自为其 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主旨
认为…惊异
纷纷
把…当成宾客 有的人
它
思想
这样 牵,拉 我
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求,索取
认为…有利
学习 在 他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这件事 跟从 回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让 消失 这件事 助词 曰“泯然众人矣” “的”
五、需要理解活用的字词
1、即书诗四句
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 奇: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作动词,把……当宾客对待
5、父利其然也
利:名词作动词,认为……有利
六、理解下列句式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 ⒈“不使学” 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 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 形式。 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是以“见”的形式。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 的形式。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 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 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
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十 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 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 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回答说:“他完全同平常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通达聪慧是天赋的。他 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 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 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 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常的人;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 常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 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把他的父 亲当作宾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 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 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 ⒉“还自扬州” 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 ⒊“受之天也” “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 或上天赋予的。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
才艺展示
注意读准字音、掌 握节奏,把握语气。
揣摩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惊叹语气 2、父利其然也。 3、不能称前时之闻。 4、泯然众人矣。
——愤怒语气 ——遗憾语气
——痛心语气
隶属,附属
伤 仲 永——王安石 不曾,从来没有
给 他 看 写 此,这 作,写 立刻,马上 用,拿
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 读准文言语句中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 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一、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 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王临川集》、 《王文公集》等。
唐宋八大家:
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 的情形?
• 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是“受 之天”,与后文“泯然众人矣” 形成强烈对比。 • 二是点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 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说 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 中有什么作用?
•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 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 “见”后“闻”。 • 这种见闻录的方式给人以真切 真实之感。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 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 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是作者对人 才毁灭所做的挽歌,表明了作者对家庭和社 会的不良风气对人才摧残的谴责。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集》,是作者青年时代 写的一篇随笔。文中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 变化的故事,告诫人们:一个人不论先天条件多 么优越,如果自恃聪明,不肯接受后天教育和坚 持自学,不仅难以长进,就连后来的聪明也保不 住。
明确: 父亲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贪图 小利,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 父“不使学”;
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
者不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 育。
作者对此是什么态度?
哀伤、惋惜
试分析“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1、因仲永的悲剧而“伤”,幼时天资过人, 最终却“泯然众人”。 2、“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 悲之辈。 3、“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 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 远意味。
小组讨论交流,两分钟后回答
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 方仲永“世隶耕” ?
•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 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 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 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分析本文
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与天赋。 第二阶段 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 第三阶段 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泯灭。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 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 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曰:“泯然众人矣。”
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 成为普通人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先天 得到的。
索要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指代文具
这,那 对…感到惊异 作为
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 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立即,马上 完成
用
文采
都
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
每天 这件事 到处 拜访 对,到 乡人 让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 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 为众人;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 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 众人而已耶?
…的样子
听说
符合
名声
回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再一次
一般的人
四、注意下列实词的理解
伤: 哀伤、叹惜 • 1伤仲永 隶: 属于 • 2世隶耕 养:赡养 • 3养父母 立就: 立刻完成 •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一乡: 全乡 • 5传一乡秀才观之 或: 有的人 • 6或以钱币乞之 邑人:同县的人 • 7邑人奇之 从: 跟从 • 8从先还家 闻:听到的名声 • 9前时之闻 泯然: 完全 • 10泯然众人矣 卒: 最终 众:普通 • 11卒之为众人 贤: (有)才能 • 12如此之贤也 且: 尚且 • 13且为众人 固: 本来 • 14固众人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 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 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参考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 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 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 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 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 秀才看了。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 立即写好,诗的文章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 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请他的 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 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 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到底是谁造就了神童的悲剧
• 马来西亚华裔神童张世明,12岁从初 中跳到美国大学一年级,15岁攻读博士, 博士毕业后,由于没能适应外界环境的 压力,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患上精神 疾病,最终英年早逝。
• 我国神童宁铂,两岁半能背诵几十首诗词,4岁时学会了400 多汉字,13岁就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大学生。 然而却无法和社会、他人沟通,屡次单独出走,最终丢掉大 学讲师职位,出家为僧。 • 出生于湖南湘潭的神童魏永康,2岁时就掌握了1000多个汉 字,4岁念书,13岁考上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上中科院 硕博连读研究生。然而,他却中途肆业回家。他退学的原因 很简单:自己无法一个人去面对社会。 看着神童们的这些悲剧,我不禁想问自己,到底是谁造 就了神童的悲剧,到底这悲剧带给了世人多少沉重的思考。
3、背景资料
二、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 隶(
称(
lì)
谒(
yè)
邑( yì )
chèn) 泯(mǐn ) 矣( yǐ
)
焉(
yān)
扳(p
ān )
三、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仲永/生五年 2 、借旁近 / 与之,即 / 书诗四句,并 / 自为其 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主旨
认为…惊异
纷纷
把…当成宾客 有的人
它
思想
这样 牵,拉 我
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求,索取
认为…有利
学习 在 他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这件事 跟从 回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让 消失 这件事 助词 曰“泯然众人矣” “的”
五、需要理解活用的字词
1、即书诗四句
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 奇: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作动词,把……当宾客对待
5、父利其然也
利:名词作动词,认为……有利
六、理解下列句式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 ⒈“不使学” 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 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 形式。 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是以“见”的形式。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 的形式。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 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 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
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十 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 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 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回答说:“他完全同平常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通达聪慧是天赋的。他 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 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 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 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常的人;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 常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 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把他的父 亲当作宾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 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 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 ⒉“还自扬州” 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 ⒊“受之天也” “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 或上天赋予的。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
才艺展示
注意读准字音、掌 握节奏,把握语气。
揣摩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惊叹语气 2、父利其然也。 3、不能称前时之闻。 4、泯然众人矣。
——愤怒语气 ——遗憾语气
——痛心语气
隶属,附属
伤 仲 永——王安石 不曾,从来没有
给 他 看 写 此,这 作,写 立刻,马上 用,拿
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 读准文言语句中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 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一、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 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王临川集》、 《王文公集》等。
唐宋八大家:
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 的情形?
• 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是“受 之天”,与后文“泯然众人矣” 形成强烈对比。 • 二是点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 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说 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 中有什么作用?
•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 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 “见”后“闻”。 • 这种见闻录的方式给人以真切 真实之感。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 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 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是作者对人 才毁灭所做的挽歌,表明了作者对家庭和社 会的不良风气对人才摧残的谴责。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集》,是作者青年时代 写的一篇随笔。文中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 变化的故事,告诫人们:一个人不论先天条件多 么优越,如果自恃聪明,不肯接受后天教育和坚 持自学,不仅难以长进,就连后来的聪明也保不 住。
明确: 父亲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贪图 小利,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 父“不使学”;
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
者不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 育。
作者对此是什么态度?
哀伤、惋惜
试分析“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1、因仲永的悲剧而“伤”,幼时天资过人, 最终却“泯然众人”。 2、“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 悲之辈。 3、“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 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 远意味。
小组讨论交流,两分钟后回答
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 方仲永“世隶耕” ?
•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 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 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 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分析本文
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与天赋。 第二阶段 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 第三阶段 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泯灭。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 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 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曰:“泯然众人矣。”
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 成为普通人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先天 得到的。
索要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指代文具
这,那 对…感到惊异 作为
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 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立即,马上 完成
用
文采
都
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
每天 这件事 到处 拜访 对,到 乡人 让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 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 为众人;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 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 众人而已耶?
…的样子
听说
符合
名声
回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再一次
一般的人
四、注意下列实词的理解
伤: 哀伤、叹惜 • 1伤仲永 隶: 属于 • 2世隶耕 养:赡养 • 3养父母 立就: 立刻完成 •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一乡: 全乡 • 5传一乡秀才观之 或: 有的人 • 6或以钱币乞之 邑人:同县的人 • 7邑人奇之 从: 跟从 • 8从先还家 闻:听到的名声 • 9前时之闻 泯然: 完全 • 10泯然众人矣 卒: 最终 众:普通 • 11卒之为众人 贤: (有)才能 • 12如此之贤也 且: 尚且 • 13且为众人 固: 本来 • 14固众人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 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 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参考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 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 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 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 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 秀才看了。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 立即写好,诗的文章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 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请他的 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 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 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