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 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教案设计——让孩子们听懂夜莺的语言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教案设计——让孩子们听懂夜莺的语言让孩子们听懂夜莺的语言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理解《夜莺》这篇文章的主旨和意义。
2.能够通过朗读练习和听力感受,领会夜莺的歌声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3.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1.夜莺的相关知识,包括夜莺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叫声特点等。
2.记事本和笔,方便学生做笔记和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3.适合朗读或听力感受的音频资料。
三、教学方法1.歌曲欣赏法2.看图谈话法3.童话剧表演法4.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内容1.引入课题1)让学生聆听夜莺的歌声,了解夜莺作为一种鸟类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通过让学生感知夜莺歌声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夜莺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了解夜莺的语言和歌声的情感表达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这首歌曲的意义和价值。
2.教学重点1)了解夜莺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叫声特点等;2)通过听辨和模仿夜莺的叫声,学习和掌握夜莺鸣叫的规律和特点。
3.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夜莺的语言和歌声的表达方式和意义;2)引导学生加深对夜莺的感性认识和了解。
4.教学过程1)直观感知夜莺的叫声和外貌教师展示夜莺的图片,并播放夜莺的歌声,引导学生欣赏夜莺的鸣叫声和外貌特征。
让学生从声音和外貌上来感知夜莺的形态。
2)口吐莺语,亲自体验夜莺的美丽教师为学生演示夜莺的叫声,让学生模仿夜莺的叫声体验。
通过在课堂上模仿夜莺的叫声,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夜莺的美丽和动人的鸣叫声。
3)欣赏名著夜莺,了解它的故事教师向学生推荐该篇名著,并进行一次朗读和解读。
让学生了解小说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事件情节和一些深层含义。
4)听取夜莺的声音,理解它的语言和情感教师播放夜莺的歌曲,引导学生静心聆听,感受夜莺的歌声所表达的情感。
风景如画的意境和感人心魄的音乐,令学生进入想象之中。
5)分角色表演小说《夜莺》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小说《夜莺》,让学生亲身感受夜莺歌声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体会夜莺和皇帝之间的感情纠葛,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中所描绘的人性和情感。
《莺》 备课
莺教材分析:《莺》是法国布封写的一篇科普文章,文章用科学性的语言介绍了莺科动物的特点。
同时本文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大量生动灵活的语言,让我们了解了莺科动物的动作、外形、生活习性、叫声等知识,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莺的喜爱之情。
学习本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多次阅读,从中把握莺科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受自然万物的丰富多彩,从而产生对自然母亲的景仰之情。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莺的特性,体会作者对莺的感情。
2.诵读课文,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3.指导阅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并感受自然与生命的可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莺的特点。
2. 体会作者对莺的感情。
难点: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方法:采用通读、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教师通过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概括。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古诗词中,有不少关于写“莺”的句子。
这机敏、灵巧的小生灵,不但是我国古代诗人笔下的爱物,而且也是布封笔下的宠儿。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本篇文章,不但对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也感受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二、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莺的特性。
2、反复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3、体会作者对莺的感情三、检查预习(该部分内容由大屏幕展示,生完成,教师订正)老师要求在预习的过程中圈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请大家看一下,你所划的和老师出示的是不是一样?1.给加点字注音:阴霾.mái 弥.漫mí呵.护hē栖.息qī迁徙.xǐ恬.静tián2.解词:(1)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2)欢畅:高兴、痛快。
(3)涵养:①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夫;②蓄积并保持(水分)。
《莺》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莺》教案教案教学设计《莺》教案教案教学设计「篇一」广东省徐闻中学吴卫东教学目的:1、学会概括课文要点,品味优美语言。
2、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
3、激发对自然对一切生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概括课文要点。
(2)难点:A、体会语言的优美。
B、学会细致观察。
教学设想:(1)教学中贯彻湛江市教委提出的“八字”要求。
(2)重难点的突破中结合学法指(3)导进行教学。
(4)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夜莺的歌声。
刚才大家听到是一段夜莺的鸣叫声,好听吗?莺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它。
(板书课题)2、解题,作者介绍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
26岁入法国科学院。
1939年起担任皇家公园(植物园)主任。
他用毕生的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册《自然史》。
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大百科全书中》是怎样介绍莺的。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2页,看看“练习三”中有关的说明。
(叫一个同学读一读,读完后引入课文学习的目标。
)《大百科全书》中的说明是纯粹的知识介绍,语句精炼。
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来说明的呢?学习这篇课文大家要注意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此外,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3、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要点。
4、指导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指导学生掌握词语,要字不离句,着重于运用。
)阴霾(mi):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休眠:某些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生命活动几乎到了停止的状态,如蛇到冬季就不吃不动,植物的牙到冬季停止生长等。
欢畅(chng)高兴;痛快。
栖(qī)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涵(hn)养:蓄积并保持。
恬(tin)静:安静。
无忧无虑:形容没有什么顾虑,也没有什么悬挂。
千呵(hē)万护:形容非常疼爱。
(2)速读,标出段的'序号,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同时,注意圈画出生字词。
莺教案教学设计
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莺的基本特征,掌握莺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观念。
3.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莺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莺的叫声,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鸟。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鸟类知识,为学习莺做铺垫。
2.学习莺的基本特征(1)展示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外观特点。
(2)讲解莺的身体结构,如羽毛、喙、脚等。
(3)讨论莺的飞行特点,如飞行速度、飞行姿势等。
3.学习莺的生活习性(1)介绍莺的分布范围,如我国南北方的差异。
(2)讲解莺的食性,如昆虫、果实等。
(3)讨论莺的繁殖行为,如筑巢、孵蛋等。
4.莺的保护与生态环境(1)分析莺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等。
(2)讨论如何保护莺,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农药使用等。
(3)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5.课堂小结(2)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四、教学策略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直观性。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莺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课后要及时反思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通过展示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莺的外观特征和生活习性。
《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本次教学的课程为《莺》,属于《上海师范大学版九年级语文》教材。
课程内容主要探讨了自在与反抗的关系,以及思想与人性的矛盾。
通过深度解读文章,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现实主义的阐述和实践价值。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了解《莺》的中心思想2) 掌握了解文学中的意象3) 理解现实主义的题材及意义2、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2) 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好奇心3) 提高学生运用文学知识分析生活、理解社会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1)重视人性的价值2)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以及对纯真人性的感悟三、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教师通过造境,使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并让学生注意到文章中的情感事件。
2、阅读和分析文章约定时间让学生默读有关内容,然后将教师和学生的重点和难点摆在黑板上。
然后,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审视和分析,逐步理解文章。
3、个性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的背景和意义。
为了更好地实现个性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课堂,让小组内由同学阅读分析同一个角色等方式。
4、边学边练采取学以致用、边学边练的方法,从实践中检验理论,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5、总结本次授课在教学完成后,教师应该重点回顾学生所学的所有知识和思想,以保证学生的知识和思想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考试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教师应该制定一些比较客观、具有实际意义的试题,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通过对学生课堂观察和铭记考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日常评价这种方法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调整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探究式、交互式及个性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课件《莺》 (1)
作 业 :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积累与莺有关的诗句, 并对其中莺的形象做一简 单赏析。
板书设计:
莺
布封
莺的特点 作者情感 (1)活跃、灵巧、轻盈、 好动、爱唱歌、有感情 (2)无忧无虑 喜爱 (3)生性胆小 (4)善于歌唱
第二课时
1、诵读课文,品味本文生 动、形象的语言。 2、指导阅读,培养学生善 于观察的习惯,并感受自 然与生命的美好。
诵读课文,品味语言特色:
问题设计1:诵读课文第1段, 思考:本段用哪种表达方式, 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采 用描写的方式,写了 冬天动植物的表现及 鸟类回归带来的生机 与活力。
作用:作者运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 写出了冬的阴霾弥漫,写出了春的生机盎 然,为莺的出场设置了一个具体的季节, 有烘托的作用,更使文章富有波澜,深具 文学色彩。
回顾课文,抒发感悟
问题设计6:作者介绍莺的时 候娓娓道来、细致全面,他是怎 样做到的?这对我们有何启发?
明确: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莺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性、 行为等。但在作者的笔下,莺仿佛是他的一个朋友,对莺 的方方面面都已经了然于心。这离不开作者长期的观察。 这对我们来讲是有启发的。我们也应该养成乐于观察的习 惯。我们的身边不光有莺,还有其他的生灵,还有整个的 大自然。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去爱护 生命,去爱护我们的自然。
问题设计2:默读课 文其它段落,划出运用 描写表达方式的句子, 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明确: 句子:(3段)羽毛暗淡而缺 少光彩;大都是暗淡的灰白色 或褐色。 (4段)……一般在蔬 菜架子上栖息……打闹、争 斗…… 作用:这两段文字对莺的外形 和动作进行了描写,语言细致 而生动。
问题设计3:朗读课文,找出其中你 认为精彩的部分,并说一说好在哪。
《莺》的文化意义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莺》的文化意义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了解《莺》的文化意义,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述。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莺》的文化意义2.教学难点:生词和复杂的句式三、教学要点1.生词:(1) 飞鸟(2) 荒野(3) 扂枝(4) 粘液(5) 绿草2.句式:(1)“荒野上的飞鸟,”是诗中的比喻,代表着飞翔的自由。
(2)“只是你,轻轻的,微笑着,不言而喻。
”是诗中的拟人,描述了思念的感情。
(3)“小草鲜花与水一样透明。
”是诗中的形象描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四、教学方法1.听读训练让学生先听课文朗读,然后再跟读,反复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文化讲解通过对课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元素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意义。
3.语法分析分析课文中复杂句子的结构和用法,让学生掌握句式和用法。
4.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教学中理解所学知识,并会运用到实际交流中。
五、教学步骤1.导入揭示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热情。
2.听读训练听课文朗读,并仔细聆听语音、语调、重音的运用,然后跟读练习。
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文化讲解教师对课文中的文化元素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的文化意义。
4.语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复杂句子结构和用法,让学生掌握句式和用法,能够灵活运用。
5.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教学中理解所学知识,并会运用到实际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小结再次回顾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六、教学辅助手段1、教学PPT2、文化知识讲义3、课件4、录音机5、黑板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测试和作业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本次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
八、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莺》教学设计范文
《莺》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莺》,培养学生的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的意识,感受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2.知识目标:学习并理解《莺》的内容,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莺》的内容,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抒情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莺》课文,PPT,黑板、书写工具。
2.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通过放映一些关于自然美景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b.提问:你们喜欢自然风景吗?你们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呢?2.新知呈现(10分钟)a.出示《莺》的标题和诗歌的整体结构,并解释其含义。
b.播放诗歌的朗诵录音,让学生听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c.分段进行诗歌解读,解释关键词汇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组合作(15分钟)a.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内容进行朗读,并根据诗歌内容,和组员一起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b.学生展示朗读成果和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创作探究(30分钟)a.学生以《莺》为题材,自由发挥创作一张图画或一篇短文,展示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b.学生交流作品,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和感受。
5.总结(10分钟)a.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
b.学生回答问题:你通过学习《莺》学到了什么?你们产生了什么感受?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感想,课后阅读和欣赏自然风光,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描述。
五、教学延伸:1.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莺》的内容,理解诗歌的基本义理,准备提出问题和参与诗歌解读。
2.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和记录身边的自然风景,并用诗歌的形式进行表达。
3.复习:在下一节课中,向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回顾复习《莺》的内容并进行口头或书面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莺》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莺》的深层内涵,把握作者通过描绘莺的形象所表达的情感。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和优美的句子,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他们对语文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个体差异仍然明显。在《莺》这一课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生词和成语,但部分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挖掘和情感体验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写作技巧和表达方面,仍需进一步指导和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2.精讲细读,深入理解
-逐段讲解课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对重点词汇பைடு நூலகம்成语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其意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6.情感教育,全面发展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设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莺》 示例2初中一年级
《莺》示例2初中一年级《莺》教学设计示例2一、整体感知同学们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大意。
现在请大家细读“自读提示”,并与你刚才读课文后的初步感知比较一下,看是否有共同之处。
然后想一想,这段提示能给你理解课文以什么启示。
(解说:本文“提示”中的第一句很有必要让学生细心去读,读完它,学生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应该能体会出本文的结构布局“从……写起,引出……”,“春的使者”“杰出的歌唱家”这两个偏正短语实际上道出了莺的特征。
再读“提示”的后半句“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莺歌燕舞图”。
从这句话中学生能明白本文是用形象生动的笔调向我们介绍莺。
)二、阅读体会再放声把课文读一遍,体会语言的“生动优美”所在,明白那幅“莺歌燕舞图”。
(解说: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目的就很明确了,除再次感知课文外,重点是品味语言之优美,描绘之生动。
)三、概括段意结合课后练习一的要求,试概括课文每一段的大意。
要求每个人先自己概括,然后同桌互相交流意见,各自取长补短。
(解说:这种把分析、概括的思维变成语言表述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的独立创造。
每个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如何,有没有对文学的穿透力,张口就能得到验证。
)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举手作答。
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读文字入手来概括大意,要给每位同学一个清晰的分析理解的思路及明确的答案。
(段意略)四、讨论分析在以上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的问答。
①莺有哪些特性?明确: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练习中要求用书上的词语概括),这些就是莺所有的特性,课文也是抓住这些特性向我们介绍莺的。
(解说:回答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把课文齐声朗读一遍,从读中再次品味作者怎样介绍莺,主要介绍了莺的哪些特性。
课文第2段要重点读,并引导学生揣摩莺“惹人喜爱”的原因。
教师这样引导同学读、再读、揣摩,实际上是在给学生领会课文主要内容以正确的思路,也是在教学生怎样分析,怎样学习。
莺
设计意图
通过讲故事,带领学生进入美妙的童话 世界,引出本文说明对象——莺。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6 说设计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3分钟)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查阅工具书,认识生字,理 解阴霾、恬静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2、了解莺的基本特性。学会概括课 文要点,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通过“品字谈句”,品味 设计意图 词语的妙用,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6 说设计
活动五:微作文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6 说设计
五、拓展延伸,达标检测——微作文 颂莺 (13分钟)
独立完成
活动五:微作文(7分钟)
小组互评
微作文评价表
运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科学小品的知识写一写我 文笔生动恰当运用修辞(5分) 们家乡的大天鹅 (100字左右) 书写美观(5分)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6 说设计
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16分钟)
(2)追问:《中国大百科全书》又是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怎样介绍莺的呢?
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阅读,引出科学小品与说明文的知识, 尽量将枯燥的知识比较直观生动的呈现给学生。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常用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下定义, 代表作品 打比方,举例子, 特点 《大自然的语言》 作比较等 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旅鼠之迷》 语言丰富多彩 《死海不死》
6 说设计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听故事 识莺 二、预习检查,自学展示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制名片 知莺 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 交朋友 恋莺 五、拓展延伸,达标检测——微作文 颂莺
活动二:制名片 活动三:交朋友 活动四:发布会 活动五:微作文 活动一:猜对象
《莺》教案设计深度剖析古代音乐艺术
《莺》教案设计深度剖析古代音乐艺术。
一、历史背景
《莺》的创作年代并不确定,但它应该是在唐代或者五代时期创作的。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文化艺术的创作和表现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音乐艺术创作和表现的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莺》这首古代音乐作品应运而生,成为了当时的一个经典之作。
二、作品内容
《莺》的作品内容主要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图画,展现了人们在春天里感受到的美好和喜悦。
整首音乐通过流畅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彩的音色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三、音乐形式
《莺》的音乐形式为乐章式,由三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以柔和的音色、优美的旋律和温柔的节奏缓缓展现出春天的气息。
第二乐章旋律变得更加生动、激烈、多样,音乐节奏更强,代表着万物生长的轰轰烈烈。
第三乐章则表现出春天带来的美好和喜悦,音乐节奏快速而活泼,令人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之情。
四、表演方式
《莺》的表演方式通常为器乐表演。
在演奏中,演奏者需要充分理解音乐内容,通过音乐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演奏者还需在技巧层面上达到高水平,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让听众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莺》这首古代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望,至今仍是广受喜爱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辉煌。
对于学习古典音乐艺术的人来说,深入了解《莺》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音乐形式,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音乐艺术的美妙之处。
(花城版)音乐四上第2课欣赏《夜莺》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上第2课欣赏《夜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夜莺》是一首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二课,这首歌曲以中国传统的五声性旋律为基础,融合了东西方音乐元素,展现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歌曲描述了一只夜莺在月光下歌唱的美妙景象,歌词优美,旋律悠扬,富有诗意。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对于这首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歌曲,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2.通过学习《夜莺》,使学生能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情感。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4.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和理解歌曲中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
2.学会歌曲,并能用正确的情感和优美的姿势表现歌曲。
3.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对音乐的深度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妙。
2.示范教学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歌曲。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探讨、交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2.准备歌曲《夜莺》的相关资料,如乐谱、音频、视频等。
3.准备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4.提前学生进行歌曲学习的预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夜莺》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接着,展示歌曲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夜莺、月光等元素。
《莺》课例研讨
莺蓬莱市第二实验中学孙用玲一、教材版本鲁教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莺》。
二、目标确立(一)教材分析《莺》是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介绍莺的习性的科普文章,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既具科学性又具文学笔调。
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莺》一文介绍了莺的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善于歌唱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对鸟和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爱和赞美表达出来,并且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描写小动物,并把这节课学到的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中。
这是一篇介绍莺的科普文章,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既具科学性又具文学笔调。
通过介绍莺科动物的动作、外形、生活习性、叫声等有关知识,告诉我们莺是一种很可爱的小动物。
文中多次使用表示欢乐的形容词,生动地写出了莺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与自然、社会有了较亲密的接触,也已经初步培养了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而且他们一般对动物比较感兴趣,喜爱动物。
并且他们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初次接触科学小品文,学生兴趣颇为浓厚,要学会掌握科学小品文兼具知识性与文学性的特点,粗略了解说明与记叙这两种表达方式,同时进行写作训练,进一步激发起学习语言的兴趣。
教师如果引导适当,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但同时由于初一学生阅历浅,生活积累少,以及思维能力的限制,所以只能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味来切入文本,对作品获得感性的认识。
同时,课堂上我们不能让学生单纯学习知识,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懂得品味语言,而语言的品味则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局部精读,通过比较、琢磨、朗读、感悟,体会本文语言的精妙之处。
(三)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我本身就非常喜爱小动物,每每读布封先生的《莺》时,总是被莺的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善于歌唱等特点所吸引。
我特意查阅了有关莺的各种资料,了解了作者的相关资料,在前期深入教材,自备、年级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加上观摩同年级组陆老师讲授的这节课以及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设计出教案。
《莺》语文教案设计
《莺》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莺》。
1.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莺的喜爱之情。
1.3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究课文主题。
2.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情趣。
3.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2课文内容的理解。
1.3生字词和优美语句的学习。
2.教学难点:2.1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2.2课文结构的分析和概括。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莺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莺的特点。
1.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莺的了解和感受。
2.自主学习2.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标注出生字词,并查找字典解释。
2.3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欣赏。
3.合作讨论3.1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课文主题。
4.课堂讲解4.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4.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大意。
4.3讲解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魅力。
5.课堂练习5.1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2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进行仿写。
6.拓展延伸6.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了解的其他关于莺的诗歌或故事。
6.2教师补充一些关于莺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7.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
1.2家长签字确认学生完成作业。
2.课外拓展:2.1让学生收集关于莺的诗歌或故事,进行分享。
2.2鼓励学生参加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教案设计——让孩子们了解夜莺的栖息环境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教案设计——让孩子们了解夜莺的栖息环境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夜莺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夜莺的栖息环境,认识自然界中的不同生物。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教案设计,帮助您教孩子们学习《夜莺》并理解其中的教育意义。
Objectives: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夜莺的栖息环境;2.了解不同类型的鸟类和它们的生活习性;3.掌握夜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教育意义;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意识。
Activities:Activity 1——Read the story《夜莺》(阅读教材)阅读课文《夜莺》,老师首先介绍给学生们夜莺的基本概念,它是一种生活在茂密森林中的小鸟,从晚上到清晨会不停地歌唱,用美妙的声音给森林带来生机与活力。
然后请学生们跟随课文阅读故事,注意夜莺的教育意义。
Activity 2——Watch a video(观看视频)在本节课之前,请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一段有关夜莺的视频,可以通过网络查询。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多地去了解夜莺的栖息环境与习性,让学生对夜莺有更深的认识。
Activity 3——Discuss the story(讨论故事)在观看完夜莺的视频之后,老师可以针对学生们对夜莺的理解程度,引领学生们展开思考与讨论。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夜莺在自然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夜莺的声音带给了生命力,给众生带来了快乐,本故事将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义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Activity 4——Explore the Habitat of Nightingale(探索夜莺的栖息环境)探索夜莺的栖息环境,可以选择到学校附近的大自然中去走一走,欣赏自然的美丽。
老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将学生组成小组,组织学生们在野外观察他们所能找到的不同动植物,在寻找到一只夜莺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们介绍夜莺的外貌特征及生活习性,并让学生们切身体验,感受自然之美,但是也要让他们保持安全意识。
《第一单元 流行乐风 夜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
《夜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聆听和演唱《夜莺》这首歌曲,感受夜莺的优美歌声和歌曲的旋律美;2. 通过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节奏、节拍、音高等音乐元素,提高音乐感知能力;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提高音乐素养。
二、作业内容1. 聆听《夜莺》歌曲三遍,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2. 按照歌曲的节奏和节拍,自创一首与《夜莺》相似的歌曲并演唱;3. 小组合作,选择一位同学扮演夜莺,其他同学扮演树林,共同演绎《夜莺》歌曲的情景短剧;4. 搜集有关夜莺的传说、故事和图片,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将在课堂上通知;3. 作业评价将以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出A、B、C三个等级的评价;2. 学生参与情景短剧的表演,根据其表现给予加分奖励;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音乐课程的平时成绩记录。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需要认真阅读教师的评价意见,并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业拍照或以文字形式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3.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向教师请教,寻求帮助和建议。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夜莺》这首歌曲,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情景短剧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作业反馈环节,我们将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夜莺》的深入学习,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能够准确演绎歌曲;3.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二、作业内容:1. 完成课后作业,再次聆听《夜莺》,要求对歌曲有深入理解,能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情感等要素,并用文字或简笔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感受;2. 小组合作,准备一个关于《夜莺》的音乐小剧,包括歌曲的演唱、舞蹈、器乐演奏等部分。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教案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汇,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了解夜莺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会欣赏大自然之美。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生交流: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夜莺吗?谁能告诉老师夜莺是什么鸟?二、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齐读,并解释词语意思。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
四、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夜莺》这篇课文,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学习课文1.教师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三、品味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鸟类的故事?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夜莺》这篇课文,谁能说说夜莺的特点?二、学习课文1.教师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三、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保护鸟类?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夜莺的短文。
2.向家长介绍夜莺的特点,让家长了解这种美丽的鸟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夜莺》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夜莺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莺》设计
广东省徐闻中学吴卫东
教学目的:
1、学会概括课文要点,品味优美语言。
2、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
3、激发对自然对一切生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概括课文要点。
(2)难点:A、体会语言的优美。
B、学会细致观察。
教学设想:
(1)教学中贯彻湛江市教委提出的“八字”要求。
(2)重难点的突破中结合学法指(3)导进行教学。
(4)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夜莺的歌声。
刚才大家听到是一段夜莺的鸣叫声,好听吗?莺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它。
(板书课题)
2、解题,作者介绍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
26岁入法国科学院。
1939年起担任皇家公园(植物园)主任。
他用毕生的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册《自然史》。
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大百科全书中》是怎样介绍莺的。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2页,看看“练习三”中有关的说明。
(叫一个同学读一读,读完后引入课文学习的目标。
)《大百科全书》中的说明是纯粹的知识介绍,语句精炼。
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来说明的呢?学习这篇课文大家要注意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此外,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3、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要点。
4、指导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指导学生掌握词语,要字不离句,着重于运用。
)
阴霾(mi):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休眠:某些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生命活动几乎到了停止的状态,如蛇到冬季就不吃不动,植物的牙到冬季停止生长等。
欢畅(chng)高兴;痛快。
栖(qī)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涵(hn)养:蓄积并保持。
恬(tin)静:安静。
无忧无虑:形容没有什么顾虑,也没有什么悬挂。
千呵(hē)万护:形容非常疼爱。
(2)速读,标出段的序号,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同时,注意圈画出生字词。
教师可让学生自问自答,理清阅读中的文字障碍。
5、新课研习
(1)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各段中的关键语句,并据此概括各段的大意,把握课文的内容。
明确:课文第一自然段,先写萧条冷漠毫无生气的冬季,是鸟类的归来,唤醒沉睡的大自然,于是大地有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到处生机勃勃。
大意:鸟是春的使者。
第二自然段,先写莺之惹人喜爱之处,再说莺之多及其活动范围之广。
大意:介绍莺的特性(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感情、善叫、钟情)
第三自然段:用简略之笔介绍莺的毛色: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大意:介绍莺的毛色。
第四自然段:介绍莺的生活习性:快乐无忧、充满活力、也不缺乏温情。
大意:介绍莺的生活习性。
第五自然段:主要介绍莺生性胆小的特点,然后进一步展示活跃、欢快永远是它们生活的主旋律。
大意:莺生性胆小。
第六自然段:以莺家族中的黑头莺为例,写其优美动听的歌声及给人的感受。
大意:黑头莺是杰出的歌唱家。
(2)结合课后“练习二”,弄清文章抓住莺的什么特征进行说明。
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一遍,思考:作者怎样介绍莺,主要介绍莺的那些特点?
[提问1]莺有那些特点?试用课文中的词语加以概括。
明确: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感情、生性胆小。
[提问2]莺的特征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明确:活跃、爱唱歌。
第2段“处处能看见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说明其活跃,“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说明其爱唱。
第4段它们“玩耍、搭窝、不停的出入”又是活跃的表现,而“总是以几支歌结束”有时爱唱的表现。
第5段,一旦危险过后,“它们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这是活跃、爱唱的表现。
第6段在以黑头莺为例,极力描述其叫的“最好听”,声音“最流畅”,听之使人动情,真实杰出的歌唱家。
(5)语言积累与感知。
提示:上课前,我们看了《大百科全书》中有关莺的介绍,“练习二”中提到课文中运用了文学的笔调来描写莺,大家怎么样来理解这种文学的笔调呢?
明确:所谓的文学笔调,它的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形象的描写手法对事物的特征加以扩展,寓说明于叙述、描写之中,以取得形象、生动的效果。
为此,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要注意体会其中优美,即那些形
象、生动的句子。
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出优美语句并加以揣摩。
如:①、……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
②、……他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
③、他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
6、课堂作业。
放录像,让学生观察蜡嘴鸟的生活片断,回答问题下面问题。
(1)下列说法对吗?
1 蜡嘴鸟是织布鸟的一种,
2 它只用芦苇作材料搭窝。
()
3 雄性蜡嘴鸟不
4 搭窝,
5 只等雏形的蜡嘴鸟搭好再进去住。
()
6 蜡嘴鸟搭的窝外形象正方形的木箱。
()
7 蜡嘴鸟搭的窝顶,8 有盖玄关提供安全仓库,9 目的是在受到外敌攻击是以便安全逃走。
()
(2)课后回去用文字生动、准确的把蜡嘴鸟这段生活片断的描述出来。
7、教学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莺的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善于歌唱等特点。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莺和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爱和赞美。
《莺》教案设计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