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简单的集合)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3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3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3篇教育是石,撞击生命的火花。

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

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

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姓名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出示信息。

出示教科书例1,只出示统计表,不出示问题。

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激发“冲突”让学生自由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重点关注“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学生解答。

关注不同的答案,抓住“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独立思考表达方式,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师: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你能不能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让其他人清楚地看出结果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初步感知集合概念。

(1)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全班交流。

请每幅作品的创作者上台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注意追问“如何表示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体会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构成的交集。

预设1:把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分别列出,把相同的名字连起,就找到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了,有3人。

这样参加跳绳比赛的9人,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8人,再去掉3个重复的,应该是14人。

预设2:先写出所有参加跳绳比赛同学的姓名,再写参加踢毽比赛的。

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数学广角——集合》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思想,在学习集合之前学生对于集合并没有深入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素材,引导学生感受把两个不属于同一类的元素放在一起数会产生分类的混乱,从而为引出集合做好准备,集合是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集合的思想,并能借助集合的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集合的过程,能直观理解集合的意义。

2.过程方法目标:借助直观图示和表格,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初步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集合的过程,理解集合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借助直观图示和表格,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实物投影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数字卡片1、2、3、4、5。

请学生分别说出每个数字代表的是几?2.分别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请学生读一读这些数。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两位数,发现这些数字都不同,但是它们都属于同一类数字。

4.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些数字放在一起数,会产生什么现象?从而引出集合。

(二)小组合作,构建新知5.出示第一组图片(喜洋洋和灰太狼)并问学生:“这是喜洋洋和灰太狼的照片,你知道这张照片中有多少只羊吗?”,请学生列出喜洋洋和灰太狼这两张图片的只数分别是2和1,所以总共有4只羊的图片。

再出示第二组图片(苹果和橘子)并问学生:“这是苹果和橘子的图片,你知道这张图片中有多少个水果吗?”,请学生列出苹果和橘子的图片的只数分别是3和2,所以总共有5个水果的图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 (1)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集合。

教材的第107页,内容包括集合的定义,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学会用集合图表示集合,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集合的定义,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

难点: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生活中遇到的集合现象,如班级里的学生,家里的家具等。

2. 讲解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3. 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用大括号{}表示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如:{1, 2, 3}表示集合中包含元素1, 2, 3。

4. 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补集。

5. 例题讲解:例1:已知集合A={1, 2, 3},求集合A的并集、交集、补集。

解:并集:{1, 2, 3};交集:{1, 2, 3};补集:{}例2:已知集合A={1, 2, 3},集合B={2, 3, 4},求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交集、补集。

解:并集:{1, 2, 3, 4};交集:{2, 3};补集:{1, 4}6. 随堂练习:练习1:已知集合A={1, 2, 3},集合B={2, 3, 4},求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交集、补集。

练习2:已知集合A={1, 2, 3},求集合A的并集、交集、补集。

7. 板书设计:集合的定义集合的表示方法:{元素1, 元素2, 元素3}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A∪B={x|x∈A或x∈B}交集:A∩B={x|x∈A且x∈B}补集:A'={x|x∉A}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已知集合A={1, 2, 3},集合B={2, 3, 4},求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交集、补集。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都参加过运动会吗?下面是三(1)班同学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请问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预设:生1: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合起来就是17人。

生2:有的同学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师:那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呢?请大家数一数。

预设:学生数出14人。

二、探究维恩图的形成师:请同学们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表达出这14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的具体情况。

汇报:1.把重复的学生用线连起来。

2.把重复的学生上下对齐写在最前面。

3.把重复的学生只写一遍,写在最前面。

通过讨论和不断修改,形成维恩图。

小结:维恩图用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清楚地看出这14名学生中,哪些学生参加了跳绳,哪些学生参加了踢毽,哪些学生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三、进一步解读维恩图的含义(一)读出维恩图中的信息。

预设:1.这个图可以分成三部分:红色圈表示参加跳绳的9名同学,蓝色圈表示参加踢毽的8名同学,中间部分表示两项活动都参加的3名同学。

2.左边部分表示只参加跳绳的6名同学,右边部分表示只参加踢毽的5名同学。

3.这张图由三部分组成:左边部分表示的是只参加跳绳的学生,右边部分表示的是只参加踢毽的学生,中间部分表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

(二)通过算式进一步认识维恩图。

师:如果用算式表达参加两项活动的总人数,你们可以怎么列式?预设:1.9+8-32.6+3+53.9+54.8+6师:你们能解释一下这些算式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吗?预设:1.第一个算式中,9+8表示的是参加跳绳和踢毽同学的总人数,但是中间有3个同学重复了,所以还要减去3。

2.第二个算式中,6表示只参加跳绳的学生,3表示两项活动都参加的学生,5表示只参加踢毽的学生,这三部分合起来就是参加两项活动的总人数。

3.第三个算式中,9表示的是参加跳绳的人数,5表示的就是只参加踢毽的学生,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参加两项活动的所有学生。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的教案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的教案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的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能够识别和描述集合中的元素。

3. 能够使用符号表示集合。

4. 能够进行简单的集合操作,如并集、交集和补集。

教学重点:1. 集合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集合中的元素的识别和描述。

3. 集合的符号表示。

4. 简单的集合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白板、彩色粉笔、卡片等。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些不同的物品,如水果、动物、玩具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这些物品中的一些共同点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这些物品可以被看作一个集合,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特征。

概念讲解:1. 教师通过课件或白板,简单介绍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2. 教师进一步解释:“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东西,比如数字、字母、物体等。

”3. 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集合的概念,如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看作是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就是学生的名字。

集合的表示方法:1. 教师出示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如数字、字母、动物等)。

2. 教师示范使用大括号表示集合,并让学生模仿:“{元素1,元素2,元素3,...}”。

3.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集合中的元素之间使用逗号隔开。

集合的操作:1. 教师出示两个集合的卡片,并示范如何进行并集操作。

2. 教师解释并集操作的概念:“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集合。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并集操作练习。

巩固练习:1. 学生打开课本的相应页面,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教师选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强化学生对集合概念和操作的理解。

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集合游戏,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卡片,互相交换并进行集合操作。

2.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集合卡片,并解释其集合的特征和操作。

2020—2021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精品教学设计).doc

2020—2021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精品教学设计).doc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使学生掌握解决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活动,丰富学生对直观图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4.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体验身边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集合图片、彩笔【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课前刘老师和大家聊了聊,知道我们班学生有些想参加语文课外小组,有些想参加数学课外小组。

今天,刘老师和大家一起到数学广角里看看,红星小学三(1)班同学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情况。

二、奇怪的报名表。

1、出示:红星小学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①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②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2)小朋友的疑问这两个小组一共没有17人呀?怎么回事?(要学习的数学材料从学生自己那去获得,让学生觉得特别亲切,很形象具体,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体现了数学问题源以生活的新理念。

)2、交流课前小研究。

(1)找到即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的人。

(3人:杨明、李芳、刘红)(2)想一想:不能改变每位同学的参加情况,能不能把他们的名字调整一下,让表格看起来清楚一些。

(3)小组交流课前小研究。

(4)小组汇报。

将不同解决方案全部呈现出来,再看看谁的方案最好。

(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想办法解决,方法可以有多种,但对于不同的方法我们也要教会学生用最优的眼光去选择。

当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时,快乐也是属于他们的。

)3、突破重难点。

师:用红笔将参加语文小组的同学圈出来,用蓝笔将参加数学小组的同学圈出来。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八 数学广角 集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八 数学广角 集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八数学广角集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能够识别集合的元素,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含义和表示方法2. 集合的元素和性质3. 集合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元素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集合的性质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

例如,让学生列举出自己书包里的物品,然后将这些物品看作一个整体,即一个集合。

2. 讲解集合的含义和表示方法(1)集合的含义: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 讲解集合的元素和性质(1)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事物称为元素。

(2)集合的性质:无序性、确定性、互异性。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并学会运用集合的性质解决问题。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集合的含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合的含义、元素、表示方法和性质。

7.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练习题。

(2)思考:如何运用集合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元素和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实例的选取,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集合的性质时,要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课堂小结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记忆。

4. 课后作业要有针对性,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集合,了解集合的符号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表示集合的符号。

2. 认识通过图形、图像、文字等方式表示集合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形式的表达,理解或构造集合。

3. 能够运用不等式及其解法,正确地表示集合,并理解表示的意义。

4. 能够认识到集合的运算,并运用集合运算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熟练运用不等式及其解法,正确地表示集合,并理解表示的意义。

3. 理解并掌握集合的运算,掌握集合运算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集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集合的运算,掌握集合运算的基本性质。

2. 能够灵活运用集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想象法:引导学生通过形象的图像、想象等方式理解集合的概念。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课内同步练习和课后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Step1. 导入出示一张卡片,卡片上面写有“数学是有趣的,从集合开始”。

请学生们读出这句话,并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对集合的认识。

Step2. 新知1. 集合的概念:出示图示例,引导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

讲解:一个集合就是一组物品,这些物品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它们具有某些公共的属性。

该集合中的每一个物品称为集合的元素,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

请学生们举例子,如:水果、动物等都是集合,而苹果、西瓜、香蕉等是集合的元素。

2. 集合的符号表示方法:出示图示例,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集合的符号表示方法。

讲解:表示集合的具体方式通常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大括号{}表示集合,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另一种是用一些特殊符号来表示,如:N表示自然数集合,Z表示整数集合,Q表示有理数集合,R表示实数集合。

3. 集合的运算:出示图示例,引导学生了解集合的运算。

讲解:集合运算主要有三种,即交集、并集和补集,其中,交集就是两个集合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并集就是两个集合所有元素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补集就是以一个集合为全集,另一个集合中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

教材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研究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呼啦圈2个、磁性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初步感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脑筋急转弯: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海洋世界(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去了。

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发表自己的高见。

2、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创设实践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理解。

一)报名参加数学比赛:四宫数独和六宫数独1、师:三年级一班有3名学生报名参加了四宫数独,4名学生报名参加了六宫数独。

2、出示参加四宫、六宫数独比赛的学生名单,数一数参赛人数。

3、请参赛的同学上台,让我们一起数一数,解决矛盾问题。

4、小组讨论,想到方法的同学上台进行调整,把重复参赛的同学放在两圈的交叉位置,并说一说各个组的名单。

5、老师提出问题:除了语言和动作,你们能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表示一个集合,让我们能清楚地看出每个人的情况,并且知道集合中有多少人吗?学生小组合作画出集合图或XXX 来表示。

老师与学生一起画出集合图,并介绍集合图的概念和XXX的命名来源。

6、老师让学生介绍集合图中各个圈的意义。

7、老师提问: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各自的算式。

算法多样化。

8、老师提出问题:如果三(2)班也有学生参加比赛,他们班可能会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学生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列出算式和规律。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优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p说课的内容是: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的第一课时“简单的集合”。

《数学广角》内容的增设,它主要是介绍和浸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拟广泛的数学知识。

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

二、学情分析^p集合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生疏,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本节课所要学的是含有重复局部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

教材中的例 1 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比赛的学生,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教材中是利用集合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要求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根底。

对于老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局部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二、教学目的的制定〔一〕知识与技能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局部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绘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想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局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考虑、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局部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集合》的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集合》的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集合》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集合》这一部分的内容。

这个课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帮助学生理解集合的意义、掌握集合的运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涉及的集合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数的概念、分类和比较大小等知识,这些知识为学习集合奠定了基础。

同时,通过学习集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概念、运算和推理等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和元素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掌握集合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集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法学法1. 教法:本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和讲解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直观演示法,让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然后,通过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探究集合的元素特征和运算方法;最后,通过讲解示范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

2. 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交流展示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首先,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集合的元素特征和运算方法;最后,通过交流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数的概念、分类和比较大小等知识,为学习集合奠定基础。

2. 新课学习: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发现和讲解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年级《数学广角——简单的集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广角——简单的集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广角——简单的集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维恩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小研究、姓名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小研究,看研究1,回顾一下你的想法。

研究一:小红到超市去买东西,在付款时,从前数起小红排第3,从后数起小红排第4,你猜,这时有多少人在排队付款呢?(画一画,数一数,再列式)这道趣味数学题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

也叫简单的集合问题。

二、探究新知1.小组讨论汇报方法。

(课前研究2)(1)新的学期已经过了一个多月,这段时间同学们进步特别大,像个大孩子了,又懂事又听话。

本学期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我们三(1)班有部分同学参加了学校的语文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学习。

他们是哪些同学呢?请看下表.你们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学校的语文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学习吗?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图、表或其他方式清楚的展示出来?(可以先制作名字卡片,试着摆一摆,再画出来)(2)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引导,提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8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9人,参加兴趣小组的的一共有多少人呢?为什么一共参加的不是17人呢?怎么看出来的?如何表示出语文、数学兴趣小组都参加了的同学呢?2.游戏验证方法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验证刚才大家的方法哪种最清楚、最直观?我们把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名字放在左边,把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放在右边,你们看看应该怎么放?3个重复的,你们放在哪?放语文那边吗?还是放在数学这边?大家帮帮这几位同学,想一想应该放在哪儿最合适?(中间)为什么?那左边、右边、中间分别表示什么?(左边是语文小组的,右边是数学小组的,中间是语文和数学小组都参加了的)3.引导出用维恩图表示如果把我们刚才的队伍用图的形式表示在黑板上,是什么样的?谁有好方法帮忙加工一下,试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指定学生黑板画)谁是这样想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在数学上我们把所有语文小组的同学看成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把所有数学小组的同学看成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7篇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7篇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7篇《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的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数学思考目标:能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1).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

4.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手脑结合、学中激趣,体验合作乐趣,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集合思想,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且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学会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尝试法。

学法指导:1.借图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操作。

2.大胆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切换笔、可以活动的姓名卡片、直尺、磁铁、双面胶、5朵红花和5个五角星。

一张大白纸。

学具准备:常规学具、彩笔、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激情导入,引出例题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希望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看,随后,要回答老师的提问。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奉献爱心、从小做起的微视频)师:看完这段精彩而又让人感动的画面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你应该怎么做呢?(各抒己见)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我们荔东小学的同学们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非常有爱心。

请看大屏幕:这是我校三一班其中一个小组同学向灾区“献爱心”的情况。

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表格,你从中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奉献爱心、从小做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教育。

小学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王)

小学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王)

数学广角——集合一、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找同类(1)找一找:哪几张是同一类的?(2)如果我们要用一种方式来表示这三个是同一类,可以?2.引出下文今天我们就用这种画圈的方式来解决今天的数学问题(二)新授知识1.创造韦恩图(1)出示两张学生照片每一个长方形背后都藏着一个小朋友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板书】3+4=7(2)去掉长方形仔细观察到底有多少人?刚刚不是说有7个人,现在怎么就变成6个了?(3)老师刚好也不认识这几个同学,谁愿意向老师介绍一下每一位同学的名字?2.运用韦恩图解决问题(1)仔细观察一下韦恩图,你有什么发现?(李到底在红圈还是篮圈)(2)从韦恩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张有多少人?第二张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所以3+4=6?(3)列出正确算式:3+4-1=6(人)为什么减1?(4)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3+4-1的过程3、4、-1指什么?3.进一步认识韦恩图(1)请学生上来指一指说一说每一个圈表示的意思表示第一张照片的人和第二张照片的人(2)指一指说一说两个月牙的意思表示只拍了第一张照片和只拍了第二张照片的人(3)中间部分表示?既拍了第一张照片,又拍了第二张照片的人(三)巩固练习1.填韦恩图2.解决问题下面是三(一)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跳绳的学生名单杨明陈东刘红李芳王爱华马超丁旭赵军徐强踢毽的学生名单刘红于丽周晓杨明朱小东李芳陶伟卢强(1)填韦恩图(2)运用韦恩图解决问题3.解决问题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观大象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人。

去动物园的一共有多少人?参观熊猫馆参观大象馆。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简单的集合)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简单的集合)说课稿

《数学广角》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本课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一、首先我说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重难点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方法:本课主要使用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进而将问题解开,达到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首先,我用脑筋急转弯语导入,让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出示“帮小动物回家”的课件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

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

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通过此首问题来引导学生质疑:①来了10种小动物,为什么有6种生活在水里,6种生活在陆地?6+6=12(种)啊?②有的既可以生活在陆地,又可以生活在水里。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出示课件:蚂蚱章鱼虾青蛙蜗牛鲤鱼兔子乌龟海鱼瓢虫①这些动物和昆虫,你知道它们都是生活在哪里吗?(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里)你能把它们分类一下吗?②全班一起完成分类(可以请学生说)。

③发现问题:乌龟和青蛙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1)(滚动鼠标课件出示两集合圈)现在大家一起来帮这些小动物到规定的圈内。

(2)引导发现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如果只有一只小青蛙和一只小乌龟能分开站吗?(再次滚动鼠标强调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3)同学们,像这样两种类型里都有的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更简单,更直观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简单的集合》。

(板书课题)五、新授内容“奇怪的报名表”(1)引导得到:①参加踢毽的有8人②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2)提出疑问①这两个小组一共有()人?是17人吗?(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答案,后指名回答,要说出思路)(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两个图,一个语文,一个数学,让学生分小组来完成,把相应的说出来填在事先准备的纸上去。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广角 集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广角 集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过程与方法: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画好的韦恩图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1、我想考考同学们:请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

2、这节课看谁想别人没想到的?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同学们,每天“阳光体育”时间你们都做了哪些运动?2、老师调查其中一个小组的体育爱好情况:第三小组喜欢踢毽子的有哪些同学?(假设7人)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假设8人)有没有两样都喜欢的?(假设3人)3、老师在讲台的两边分别画了两个圈:左边黄色的圈表示喜欢踢毽子的,右边红色的圈表示喜欢跳绳的。

4、现在请第三小组踢毽子的同学到左边黄色的圈内集合;请喜欢跳绳的同学到右边红色的圈内集合。

我们看看他们怎么站?5、问题出在哪儿呢?谁有好的建议以指导他们站到他们该站的位置?6、接下来请大家拿出纸和笔,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怎样能使别人一看就知道喜欢踢毽子的有哪些同学,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同学?同时还方便我们数人数?7、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想法?(适时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

)在100多年前,英国有一位名叫韦恩的逻辑学家,用一个图很方便地解决了我们今天遇到的这个问题。

让老师来展示给大家看。

8、这种图是韦恩最早发明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韦恩图。

利用韦恩图,既能表示重复的部分,又能方便统计总数。

接下来,如果要用算式表示喜欢踢毽子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又该是怎样的呢?9、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算法,你觉得哪种比较容易理解。

把你比较容易理解的那种算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简单的集合)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简单的集合)说课稿

《数学广角》讲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本课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一、第一我谈谈教课目的教课目的:1.理解会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会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会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会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二、说教课重难点1.会读会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会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会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三、说教课方法:本课主要使用师生合作研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引学生一步步地深入,从而将问题解开,达到教课目的。

四、说教课过程第一,我用脑筋急转弯语导入,让学生思虑,惹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出示“帮小动物回家”的课件创建情境,引入课题( 1)小动物在议论在陆地上生活仍是在水里生活好。

一共来了10 种动物,有 6 种动物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有 6 种动物能够在水里生活。

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能够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够在水里生活?经过此首问题来指引学生怀疑:①来了 10 种小动物,为何有 6 种生活在水里, 6 种生活在陆地? 6+6=12(种)啊?②有的既能够生活在陆地,又能够生活在水里。

(适合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知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出示课件:蚂蚱章鱼虾青蛙蜗牛鲤鱼兔子乌龟海鱼瓢虫①这些动物和昆虫,你知道它们都是生活在哪里吗?(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里)你能把它们分类一下吗?②全班一同达成分类(能够请学生说)。

③发现问题:乌龟和青蛙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1)(转动鼠标课件出示两会合圈)此刻大家一同来帮这些小动物到规定的圈内。

(2)指引发现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假如只有一只小青蛙和一只小乌龟能分开站吗?(再次转动鼠标重申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3)同学们,像这样两种种类里都有的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更简单,更直观呢?今日就让我们来一同学习《简单的会合》。

(板书课题)五、新授内容“奇异的报名表”(1)指引获得:①参加踢毽的有8 人②参加跳绳竞赛的有9 人( 2)提出疑问①这两个小组一共有()人?是 17 人吗?(学生小组合作议论答案,后指名回答,要说出思路)(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两个图,一个语文,一个数学,让学生疏小组来达成,把相应的说出来填在预先准备的纸上去。

《数学广角 —— 集合》精品教案

《数学广角 —— 集合》精品教案

《数学广角——集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能用集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会进行集合的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和运算方法。

2.难点:运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类问题,如参加不同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
引出集合的概念。

2.提问学生如何对事物进行分类。

2.认识集合
1.讲解集合的定义和特点,如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

3.集合的表示方法
1.介绍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

2.举例说明如何用不同方法表示集合。

4.集合的运算
1.讲解集合的并集、交集和补集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集合的运算。

5.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进行解决。

6.巩固练习
1.安排一些练习题,巩固集合的表示和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

7.总结
1.总结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强调集合思想在实际问题
中的应用。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找生活中的集合问题。

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并能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及讲述思考过程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有序地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准备5支不同颜色的笔。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呈现故事情境。

在讲台上放3支不同颜色的笔,请同桌两人为一组做下面的游戏:一人闭上眼睛,另一人从盒子里每人拿走2支笔,然后闭上眼睛的同学说说自己手中有几支笔,是哪些颜色?睁开眼睛的同学说说看到盒子里还有几支笔,是哪些颜色?然后再请另两位同学闭上眼睛再拿走2支笔,说说自己手中有几支笔,是哪些颜色?睁开眼睛的同学说说看到盒子里还有几支笔,是哪些颜色?重复上面的游戏,直到学生拿走所有的笔。

2.揭示课题。

刚才这个游戏中,我们用到了一个词“确定”,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是可以确定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知识。

(板书课题:简单的确定事件)二、观察比较,获取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1题目。

(1)把4名同学的照片分别贴在4个头像后面。

每人都贴对了才能看到别人的照片。

这4名同学分别叫李雅萍、王一凡、刘敏和魏明。

他们都爱看卡通片。

现在请你们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头像,使4个人都贴对头像。

(2)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指名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首先找到喜欢米老鼠的同学;接着找喜欢唐老鸭的同学;最后找喜欢机器人的同学。

如果有困难,可以按课本的'思路提示'来思考。

教师操作课件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说每人都贴对了?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4个人都能贴对头像,是因为他们都没有贴错;每人都贴对了是因为在“米老鼠、唐老鸭、机器猫”这三种卡通人物中,每种卡通人物只有一个人喜欢,也就是说每个人喜欢的卡通人物是确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语导入:(出示课件1)
1、小明排队:小明排队付出做操,从左数起小明排第3,从右数起,小明排第4,你们猜
猜这排一共有多少小朋友?(6人)。

2、看电影:两个儿子的爸爸和两个儿子去看电影,可是才买3张电影票,便顺利进了电影
院,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两个儿子是亲兄弟,是爸爸带着他们俩。


二、帮小动物回家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课件2)
(1)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

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

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出示课件2)
引导学生质疑:
①来了10种小动物,为什么有6种生活在水里,6种生活在陆地?6+6=12(种)啊?
②有的既可以生活在陆地,又可以生活在水里。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出示课件3:蚂蚱章鱼虾青蛙蜗牛鲤鱼兔子乌龟海鱼瓢虫
①这些动物和昆虫,你知道它们都是生活在哪里吗?(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里)你能把它们分类一下吗?
②全班一起完成分类(可以请学生说)。

③发现问题:乌龟和青蛙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滚动鼠标课件出示两集合圈)现在大家一起来帮这些小动物到规定的圈内。

(2)引导发现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如果只有一只小青蛙和一只小乌龟能分开站吗?(再次滚动鼠标强调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
(3)同学们,像这样两种类型里都有的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更简单,更直观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简单的集合》。

(板书课题)
二、奇怪的报名表(出示例1的课件)
1、出示: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1)引导得到:
①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
②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
(2)提出疑问(下一课件)
①这两个小组一共有()人?是17人吗?(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答案,后指名回答,
要说出思路)(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两个图,一个语文,一个数学,让学生分小组来完成,把相应的说出来填在事先准备的纸上去。

出示课件7) a 、找到即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的人(3人:杨明、李芳、刘红); b 、出示空集合圈,指名说说各个位置所表示的意义; c 、填写集合圈;(先填写公共部分)
d 、(出示课件9)出示各部分人数,引导计算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以得到多种解法然后再出示课件10)
解法一:
二、 练习1:你从图上能很快地看出哪些信息?再算出语数有多少人得优? (1
(2)有6人语文数学都优秀。

(3)计算方式:8+7-6=9(人) 2+1+6=9(人)
练习2:把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出示课件12)(此题由学生说说他们想到的,练习13)(此题由学生说说然后老计算方式:5+5-3=7(种) 2+3+2=7(种)
三、作业、教材p110——第1、2题。

四、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解法一:5+3+6=14(人)解法二:8+9-3=14(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