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位置建构的过去、今天与未来——从转型期文学看国人文化身份主体建构的流变

合集下载

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

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

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

文化身份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体和群体对自我、传统、历史和社会的认知与定位。

在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过程中,文化身份的影响不可忽视,它塑造着批评话语的基调和方向,同时也为批评话语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策略。

本文将首先梳理文化身份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核心要素,分析文化身份如何影响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形成和发展。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在文化身份的影响下,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和发扬中国文学的特色和优势。

本文还将关注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文化身份为文学批评话语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文学批评话语也在不断地塑造和更新着文化身份的认知和表达。

通过这种互动关系,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得以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新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

本文将总结文化身份在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身份的作用,推动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创新和发展,将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文化身份的内涵与特征文化身份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中,文化身份的内涵与特征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也深刻地影响着文学批评的方向和深度。

历史性:文化身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重塑的。

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需要考虑到历史脉络,理解文学作品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出特定的文化身份。

多样性:文化身份是多元的,它包含了种族、民族、地域、宗教、语言、性别等多种因素。

在中国文学批评中,理解和尊重这种多样性是构建全面、深入批评话语的基础。

互动性:文化身份是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

2020 1—6期总目录 艺苑 总第115期——第120期

2020 1—6期总目录 艺苑 总第115期——第120期

艺术理论后现代艺术的精英化/朱 磊(2020.1) ——以仪式戏剧《观》为例经典的再建构:试论新世纪以来越剧剧目的发展路径/张艳梅(2020.1)并置空间:当代剧场的“去中心化”实践/鲍 佳(2020.1) ——以罗伯特·威尔逊戏剧作品为例关于沉浸的艺术史考察/蓝 月 李 天(2020.1) 浅析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张博林(2020.1) 艺术参与当代法律文化建构/黄永健 李 苗 赵 雪(2020.3)区域文化治理视域下的新主流戏曲及其“闽南样板”/王 伟(2020.3)先锋艺术中的批判美学之维与传统审美之辩/孙金琛(2020.3)——以谷文达、黄永砯及徐冰作品为例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自由”在其美学中的两个回响/吴宇杉(2020.3)地方之爱:区域文化治理视野下的闽台歌仔戏百年大变局/王 伟(2020.5) 美国学者论宋元戏剧的“连续性”及其意义/元鹏飞(2020.5)袁牧之与左翼话剧运动/杨新宇(2020.5) 融入与否/朱 俊(2020.5)——中国现代陶艺与当代艺术关系探讨唱段与音乐剧戏剧性的建构/杨 特(2020.5)艺术作为物存在的家园/何利娴(2020.5)——以海德格尔解读凡高画作《农鞋》为例融合互动:文化治理视野下地方戏曲评论的新发展格局及其演化路径/王 伟(2020.6)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多维度宏观考察/王 韡(2020.6)乔治·迪基艺术体制论中的艺术品身份授予问题/李鹿鸣(2020.6)论杨·法布尔的剧场语汇/姚佳南(2020.6)影视长廊重审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归化改编/包 燕 吕 濛(2020.1)——以《一剪梅》为症候文本新主流电影:题材来源、形象创设与互主体性建构/孙力珍(2020.1)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文化基因及其影像表征/艾志杰(2020.1)《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悲”与“喜”:翻拍、再创作与市场探索/黄诗娴(2020.1) 《何以为家》电影中身体叙事下消逝的童年/徐 桃(2020.1)电影《少年的你》的空间叙事探析/李湘怡(2020.1)试论新海诚动画电影《你的名字。

90年代的文学思潮

90年代的文学思潮

❖ (三)女性文学创作思潮:铁凝、陈染、王安忆等
❖ 1.共同特征
❖ 女性写作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便是充分的性别意识与性别 自觉。——女性写作显露出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为男性话语 所遮蔽、或始终为男性叙述所无视的女性生存与经验。”
❖ 2.类型
❖ (1)社会复合型
❖ 以张抗抗、铁凝、王安忆等为代表。她们的文本或关注女性 命运、或书写城市的文化氛围与妇女命运的关系,基本上是 站在中性的立场,塑造人物、揭示主题。代表作有:张抗抗 的《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夏》《红罂粟》《隐形伴侣》 《情爱画廊》;铁凝的《砸骨头》《孕妇和牛》《午后悬崖》 《永远有多远》《玫瑰门》;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纪 实与虚构》《香港的情和爱》《岗上的世纪》《长恨歌》等。
❖ 5.文坛三足鼎立: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知识 分子精英文学、大众世俗文学三分天下。这三大板 块在创新独立、坚定固守、回归传统等方面呈现出 了各自的特色,使得当代文坛佳作不断,精彩纷呈。
❖ 6.文学批评的出现新的特征,即理论化和学院化。
(三)90年代文坛变化原因
❖ 1.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在影响人们社会 心理的同时,也深层地影响着写作者固有的文学观 念;在影响了作家身份的同时更影响了文学作品的 生产方式,使文学变成为了社会综合力量参与的创 造活动。
❖ 2.相对自由的“无名”时代的出现,为作家的创 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空间。人们无论是表现自 我欲望的追求与实现,还是展示隐秘的个人感受与 体验,都比以前少了诸多顾忌。
❖ 3.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使文学作品的重心地位有 所偏移。为了生存,许多作家将目光转向了通俗文 学,书写了一批具有媚俗色彩的通俗文本。
❖ 2.长篇小说创作的兴盛。不论是先锋文学、寻根文学、新 写实,在80年代,各个文学流派均主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 至90年代,随着作家和新时期文学的进一步成熟,长篇成为 众多追求的东西。如贾平凹的《废都》、陈忠实的《白鹿 原》、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私人生活》等。 而其原因主要有:(1)作家的“文学史”意识;(2)各种 “文学奖”的暗中激励;(3)市场经济的推动,如电影电 视改变的需求。

从我国语文课程的百年演进逻辑看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期待

从我国语文课程的百年演进逻辑看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期待

从我国语文课程的百年演进逻辑看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期待一、概述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课程设置与演进始终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价值。

从我国语文课程的百年演进历程来看,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发展史,更是一部反映国家教育政策、社会变迁以及文化观念变革的鲜活史册。

在这一历程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与发展,无疑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力量。

百年间,我国语文课程经历了从传统的经史之学向现代文学教育的转型,再到当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这一过程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等都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指导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旨在通过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学素养、思维品质和文化传承能力等方面,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现代人。

这一价值期待不仅体现了对语文学科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国家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

从我国语文课程的百年演进逻辑出发,深入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期待,对于推动语文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简述我国语文课程百年演进的历史背景(1)20世纪初至1949年:我国语文课程的初创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的时期,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语文课程内容以文言文为主,注重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2)1949年至1978年:我国语文课程的探索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语文课程进入了全面改革阶段。

1956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全国统一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是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的重要手段”的指导思想。

这一时期,语文课程内容以现代文为主,注重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3)1978年至2000年: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课程进入了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传统文化的在地性连结、现代化转型和生活化升维

传统文化的在地性连结、现代化转型和生活化升维

传统文化的在地性连结、现代化转型和生活化升维作者:曲茹亢艳丽来源:《对外传播》2024年第01期【内容提要】在当下传播语境中,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兼具自身特性和受众接受等方面的融合。

以往,常以传播者和受众互为主客体进行对象性研究。

在如今注重文化交流互融的“软”传播中,重点在于将主客之间的强对象性让渡于两个主体之间的强相关性,注重二者之间可以转换的文化内容,在尊重彼此独立性与独特性的前提下,寻找主体间、国家间、文化间的易理解地带和可沟通空间。

本文以此为研究依据,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更易被接受的在地性、现代化、生活化特质,作为传统文化自身革新的向度,为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提升与发展提供可能倾向和维度。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文化间性生活化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思想观念、传统习俗、器物典章、文物景点等诸多形态。

在历史脉络中也有多种形式,从真实可感的物质交流开始,传统的丝绸、茶叶、瓷器特色产品等远播海外,同时也将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播出去;古代建筑、琴声古乐、儒道哲学等等文化形式的观赏与交流方式,具有超越时空的特色,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人外显的日常生活和内蕴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应寻求受众习惯偏好与文化主体间的平衡。

在传播前端应作出基本观察和评判,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接受状况进行特点分析和趋势预判,从而形成具有針对性的传播方向与实践维度。

在全球媒介变革和平台社交风尚盛行的当下,具有在地性、现代化、生活化等特质的文化形态与符号,更能引发共情以触动人们的精神价值内核而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一、传统文化的符号提升与在地性连结在地性的文化景观往往不但能表现出一个地区和民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等,还承载着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知。

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的提升和凝结,也能够与国家文化形象形成连接,形成由点及面的文化内涵的辐射,让人在看到这一符号时就能联想到中华文化以及背后蕴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价值。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影响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走势的重要力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即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和知识的本质观点,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话语。

固然,我们没有必要趋附于某种流行,但是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G.Hein,1991)。

[1] Jonassen(2000)认为,过去的十年见证了人类有史以来学习理论发生的最本质与革命的变化。

当代学习的情境概念、社会文化概念和建构主义概念是建立在跟传播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不同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上。

人类已经进入学习理论的新世纪。

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理论基础分享着如此多的假设和共同基础,也从来没有关于知识与学习的不同理论在理念和方法上是如此地一致。

[2]一场改变人类学习理念与教学设计的革命已经兴起。

一、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一)建构主义的渊源与流派建构主义的渊源主要有哲学和心理学两大渊源,在流派上表现出六大类型。

1.哲学渊源。

主要包括18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G.Vico的“新科学”,19世纪德国哲学家LKant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和20世纪美国哲学家与教育学家J.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

[3]Vico认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

当今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V.Glasersfeld称Vico是“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

Kant创建了以主体能动性为中心的批判哲学,其主要价值在于全面提出了主体性问题,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

Kant被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

Dewey认为,经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心思想是主体有目的地选择对象的基础上的主观“创造”,特别强调经验的能动性和发展性,认为经验是由现在伸向未来的过程,是对现有事物的一种改造,学习是基于行动的、在不确定性情境中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赛先生也成了赛同志”——当代文学的科学叙事及其思想内涵

“赛先生也成了赛同志”——当代文学的科学叙事及其思想内涵

在此意义上,鲁迅式的文学拥有接近鬼神的视
“结果”则是如今展开反思的立足点,同时也构成我
角,因而能从“外部”追问现实世界。文学也由此
们已有的认知框架。在科学故事中,关于“动力”
而且尤其看重先进武器的力量,“赛先生”的形象亦
野”。讲述动力、故事主体、行为方式与历史后果,
随之有所变化,更偏重于物质层面。“赛先生”既可
也可被视作“文本田野考察”的若干“参数”与
以是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同时也可以代表强调物
“座标”,并借此勾勒社会结构与历史逻辑的变化过
质、工艺的科学,其间的思想差异不可谓不大⑩。那
学家则应该努力发现新的人、
负载众人之幸福、社会之进化的艰巨
新的生活准则。
使命。它既落实为理性主义与科学方
—— 靳凡 《公开的情书》
后记 (1981)

法,又承载了从宇宙观到社 会 观 、
政治观进而到人生观、道德观的全
20 世纪以来,“科学”这一概念
方 位 变 革,最终发展为一种最为权
民众的生活世界。开篇所引三则,便
观〉 序》(1923) ①
大兴的努力,正直,热
园艺学家尤大兴来到“树华农场”,
满心希冀“科学救国”,却因不通人
情世故而四处碰壁,直至“科学家”
诚,使自己到处碰壁。他所接
三个字沦为嘲讽之语;第三则,选自
触到的人,会慢慢很巧妙地把
靳凡 (刘青峰) 为自己的书信体中篇
他所最珍视的“科学家”三个
小说 《公开的情书》 所作后记,道出
——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
题》(1943)

今天的文学家与科学家有
学”在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产生的深
广影响。在“道术将为天下裂”的转

2025届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当代文学:向人类精神高地不断迈进胡燕春当前,我国社会面临伟大变革,对世界发展进程和人类前进方向的影响不断加深。

这个过程,必然孕育着代表人类精神进步方向的时代精华。

而文学作为时代进程的忠实记录者和发掘者,正在以全面加速、深入拓展的势头,实现着自身的世界化。

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有更多的机会,并以更积极的姿态漂洋过海,逐渐成为世界文学共同体中越发重要、极具活力的创造性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文学创作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更应该强化自身的世界性,呈现人类共有的情感底色,描绘与世界潮流共振的时代特色,向人类精神高地不断掘进。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学伴随着新旧力量的冲突与角逐,开始向现代转型。

尽管在主体性建构上做出了不懈努力,但终究难以摆脱“被译介的现代性”阴影。

世界文学格局还是被西方审美和思想价值主宰,中国文学的地位无法彰显,所谓与世界文学同台竞技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向全世界敞开胸怀,中国文学闻风而动,重整行装,向外眺望,透过不同的棱镜来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变革自我,在本土经验与世界视野的融合上艰辛探索,持续地推动自身勇猛精进。

经过持续发力和苦心经营,中国当代文学正在不断赢得世界性声誉,以强劲势头将中国的精彩故事、审美趣味和思想观念呈现于世界各地的读者。

曹文轩充满自信地断言,最优秀的中国文学具备了世界水准。

贾平凹明确表示,真实准确地写出中国现实社会、写出中国人的生存与精神状态,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核心议题、主要特点及未来趋势

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核心议题、主要特点及未来趋势

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核心议题、主要特点及未来趋势作者:王永贵徐凯翔来源:《阅江学刊》2022年第03期摘要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全局,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焦点之一。

学界研究聚焦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风险挑战与治理路径等议题,为该命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整体来看,既有研究具有跨学科与多层次相贯通、整体性与重点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问题性与对策性相联结、兼顾国际国内两个视野等特点。

展望未来,学界应不断完善与创新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深度与研究方法,为新时代铸牢意识形态防线提供理论依据与学理支撑。

关键词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国家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灵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①,但在国际力量对比发生转捩和社会思潮汹涌激荡的格局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深入研究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

我们有必要对此命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期在呈现学界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探究这一重大命题的研究动向及未来趋势,为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铸牢意识形态防线提供理论依据与学理支撑。

一、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核心议题新时代以来,综观学界既有研究成果,学者们主要围绕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风险挑战与治理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研究。

(一)新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研究明晰命题的内涵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进行解读,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架构来考察其内涵。

从“范式”到“建构”——论主体命运与作者的身份变迁

从“范式”到“建构”——论主体命运与作者的身份变迁
第 1 5卷 第 3期 2 0 1 3年 5月
Vo1 .1 5. No .3
M ay 2 0 1 3
从“ 范式” 到“ 建构"
— —
论 主体 命 运 与作 者 的 身 份 变迁
庞 弘
( 南 京 大学 艺 术 学 院 , 江苏 南 京 2 1 O 0 9 3 )
3 2 6
东北 大 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第1 5 卷
性逆 转 , 等 等 。一 言 以 蔽 之 , 对 主体及“ 主体性”
二, 被 置 于某 人 或某 物 的权 威 、 支配、 控制 或 影 响 之下 , 如效 命 于 封建 统 治 者 、 从 属 于君 主 的支 配 、 受到 法律 的 约束 [ 3 ] 。不 难 看 出 , 上 述 两 点分 别 强
而几 乎完 全摈 弃 。正如 英 国学者 本 内特所 言 : “ 在









要 : 主体 命 运 的跌 宕 起 伏 决 定 了作 者 身 份 的 微 妙 而 细 致 的演 绎 与 变 迁 。 主体 地 位 的持

续 提 升 凸显 出 了作 者 的 鲜 明 、 生 动 的在 场 , 而 对 主 体 的 隐忧 又 导 致 作 者 概 念 呈 现 出 矛 盾 、 分 裂 的总
在文 学理论 的发展 、 演进中, 很少 有 哪个 术语



之下 ” 的“ s u b ” 和表示“ 投、 掷” 的“ j a c e r e ” l 2 ] 。
的遭 遇像 “ 作者 ” 一 般耐 人 寻味 : 在某 个 阶段 , 作者 版 明 代 表着 至 高 的荣 耀 与无 上 的尊 严 , 在之 后 的很 长

新时期文学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新时期文学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信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期终考试试卷《新时期文学》试卷答案(A)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B7、D8、D9、D 10、A11、A 12、C 13、D 14、B 15、D 16、C 17、B 18、D 19、A 20、A二、多项选择题21、B,C,D 22、ACD 23、A,C,D 24、A,D 25、ACD三、填空题:1、《哥德巴赫猜想》2、刘心武《班主任》蒋子龙3、陆文婷4、苏童、余华、马原5、《怀念萧珊》《随想录》四、名词解释1、主流文化:又称"主体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也即社会主义文化。

它偏重于意识形态部分,主要功能是对社会稳定起维护作用,对社会延续起精神支柱的作用,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

2、寻根文学:旨在"文学寻根",是指一批作家们从历史反思向文化反思进发,从而创作出的一批寻找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根和病态之根,以播扬传统文化、消除民族劣根性对社会进步的影响,重铸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的作品。

(1984年以后,一大批年轻作家加盟,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在理论上正式提出"文学寻根"的主张,寻根文学的大潮终于形成,并在1985年间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这些作品中富于代表性的有:李杭育的颇得吴越文化神韵的"葛川江"系列小说,贾平凹的富有浓厚秦汉文化色彩的"商州"系列小说,张承志的独具"草原文化"特征的系列小说,韩少功的体现楚文化意蕴的《归去来》、《蓝盖子》、《爸爸爸》,郑义的具有晋文化特点的《老井》、《远村》,阿城的表现历史文化精神的《棋王》、《树王》、《孩子王》,冯骥才的深得津门文化精髓的《三寸金莲》、《神鞭》,以及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3、学者散文:指由学者创作的且以才学、理趣等学术文化内涵的表现见长的散文作品。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杨戬》:“新神榜”系列电影的主题建构与演变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杨戬》:“新神榜”系列电影的主题建构与演变

2023自《哪吒之魔童降世》(饺子,2019)以“丑哪吒”的形象在中国动画界掀起一阵的全新创作风潮之后,近年来的《姜子牙》(程腾、李炜、王昕、李夏,2020)、《白蛇2:青蛇劫起》(黄家康,2021)、《新神榜:哪吒重生》(赵霁,2021)、《新神榜:杨戬》(赵霁,2022)等中国动画通过对封神题材等传统神话资源和经典故事的重新演绎和再度发掘,在更加宽广的创作思路中一改《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田晓鹏,2015)、《小门神》(王微,2016)中具有理想主义的正面形象,塑造了叛逆、亦正亦邪的主人公形象,同时更加注重经典资源的系列化转化,在打造“IP宇宙”方面开辟了新的空间。

如今,系列动画电影的创作与接受越来越成为中国电影中的重要现实。

追光动画打造的“新神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列动画IP的开发尝试,叛逆的“哪吒”李云翔与“翻版沉香”杨戬的故事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本文意图通过对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新神榜:杨戬》作品的回顾揭示“新神榜”系列电影主体与主题的演进过程。

一、故事主体:祛魅与复魅化的叛逆主人公形象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已经由高数量、高票房步入高质量、高口碑的新时代,但旺盛的发展势态背后不乏隐忧。

一方面,在角色塑造与故事编写方面怎样能跳出“低幼动画”的窠臼,寻求全新的角色创意与故事表现的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以何种方式推进传统资源与当代故事的转化,探求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传承与转化道路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必须承认,21世纪以来的中国商业动画长片的起点还不是很高,系列IP的开发更是无从谈起。

在当前语境下,一部好的国产商业动画长片不需要尽善尽美、滴水不漏的故事或角色,而是需要能在文本中体现动画创作者身为“动画作者”的主体观念与创作潜力,并在工业化标准、剧作、主题立意、表现手法等方面承接一流动画水准,最终完成一部让观众对动画续作有信心、有期待的作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哪吒之魔童降世》与《新神榜:哪吒重生》以优秀的作品品质很好地承接了20世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打造的“国产动画品牌”,并在叙事中通过对英雄角色的“驱魅”开启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元。

叙事建构论——自我、身份及主体建构的叙事研究

叙事建构论——自我、身份及主体建构的叙事研究

叙事建构论——自我、身份及主体建构的叙事研究叙事建构论——自我、身份及主体建构的叙事研究引言自古以来,人们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记录、交流和理解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而叙事建构论便是对于叙事的研究,尤其是关注叙事如何构建个体的自我认同、身份识别以及主体建构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叙事建构论在理解人们自我认知和身份建构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对于主体建构的影响。

Ⅰ. 叙事与自我认知在人类社会中,叙事既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认知的工具。

通过叙事,个体能够构建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在叙事建构论中,自我认知被视为对自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认知方式,而叙事则是这种认知方式的具体表述。

叙事可以填补我们关于自己的知觉和记忆之间的空白,并给我们提供整体的自我认同。

通过叙事,我们能够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中,把自己的经验转化为一个个故事,进而为自己建立起虚拟的生活世界。

这样一种对自我的认知和建构,不仅形成了个体的认同感,还为我们塑造了一种自我意识。

Ⅱ. 身份建构与叙事叙事建构论强调了叙事在身份建构中的作用。

个体通过复杂的情节、角色关系和心理描写来展示自己的角色定位、身份认同、社会关系等。

这种叙事过程不仅有助于建立个体的身份认同,还可以提供社会化背景和道德标准,以便人们更好地认同和理解这个世界。

身份建构是一个反复沉淀和重构的过程,而叙事则成为了个体进行身份表达和再思考的媒介。

通过叙事,我们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和情感转化为语言,构建出一个个凝结了个体认知和情感的“我”。

通过反思并重构过去的叙事,我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适应当前的身份需求。

Ⅲ. 主体建构与叙事在叙事建构论中,主体建构的概念指的是将个体从被动的主体转化为能动的主体,并通过叙事来表达和实践自己的意愿和目标。

在个体的主体建构过程中,叙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叙事,人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动,理解自己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从而为自己的目标和愿望提供动力。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一、本文概述1、简述后殖民批评理论的背景和重要性后殖民批评理论是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崭露头角的一种批评理论,其背景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殖民历史及其遗留问题。

随着二战后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开始寻求自身的文化独立和身份认同。

然而,殖民时期的烙印并未随之消失,反而以各种形式继续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殖民批评理论应运而生,旨在揭示和批判殖民主义对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深远影响。

后殖民批评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和理解后殖民地的文化现象。

这一理论不仅关注殖民主义的历史和政治层面,还深入探讨了文化、身份和权力等复杂议题。

它强调,后殖民地的文化和身份认同并非简单地由外部力量塑造,而是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后殖民批评理论不仅是对殖民历史的反思,更是对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认同的重新认识和构建。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在这一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杂交性”“第三空间”等核心概念,为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巴巴的理论不仅揭示了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还强调了后殖民地在全球文化交流和对话中的重要角色。

因此,对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后殖民地的文化和身份认同问题,还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和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挑战。

2、介绍霍米巴巴及其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贡献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是后殖民批评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全球化、文化认同和后殖民状况的理解。

作为一位印度裔的英国学者,巴巴以其独特的跨文化视角,对后殖民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主要关注文化身份的构建、叙述的复杂性和殖民与被殖民之间的张力。

他强调,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身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不断的互动和协商中形成的。

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基于国内与国际核心期刊的可视化分析

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基于国内与国际核心期刊的可视化分析
(二 )研 究 方 法 研 究 疗法规 划 奠¨ :第 一 步 ,畅 信彰 … 认 为 , 语篇 足 话语 的具 体 体 现 ,『十j此 我 仃J对 }舌语 与 沿篇 不作 分 。 在 CNKI 【 分 别 以 “多 模 态 话 语 ”和 “多模态 语篇 ”为标 题 ,“从一 年 ”和 “到一 年 ”都选 定 “ 限”,“来 源 类 别 ”选 为 “核 心 期 刊 ”和 “CSS— CI”,结 果 得 到 121条 旧 内核 心 文献 。第 二 步 , WOS标 题 依 次 填 i“multimodal discourse” “ multimo<lal text”,时问跨 度选 取 “所有 年 份 ”,“引 义索 引”框 定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 一 1970 4r:至 今 ”和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 dex(A&HCI)一1975年 至今 ”,“湃种 ”和 “文 献 类 型 ”分 别选 为 “English”与 “Article”,从 析 137 条 国际 核 心 文 献 。第 三步 ,对 CiteSpace软 件 (5. 1 R6版 小 ,宵 网 http://cluster.ischoo1.drexe1.e(tu/ ~cchen/c·itespace)分 析 国 内核 心 和 I目际 核 心 的 町 视 化 数据进 行 总结 _ j分析 :CiteSpace是 美 罔德街 塞 尔大 学 (Drexel University)学 者 陈超 美 (Chaomei Chen) 于 ava语 外发 的 汁 最分 析 工 具 。 该 款 软 件 于 网络分 析 和 l可视 化专 门『f】于解 答 有 火 知 识 领域 (Knowledge(Ionmin)结 构 和 动态 的 问 题 ,_女lJ 主要 研 究 话题 、最 为 活跃 主 题 和 最 大转 折领 域 等 , 在 世界 各地 广 为使用 I… 。以上数 据语 料都 经过 去 重 处理 ,检 索 时间为 2017年 l0月 1 1—12日。

《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关于意识形态的来源和本质,阿尔都塞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意识 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密切相关。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 件下,意识形态成为人们维护既定社会秩序和统治阶级利益的有效工具。同时, 意识形态也是个体与真实世界之间的中介,它塑造了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对于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影响,阿尔都塞强调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他 认为,意识形态通过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价值观和信仰,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 协调。同时,意识形态也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和操控民众意识的重要手段。然而, 阿尔都塞也指出,意识形态的强制性和虚伪性也使得人们日渐疏离真实世界,从 而导致个体的自主性和批判精神的丧失。
在当代社会中,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 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社会控制的新视角,帮助我们认识到意识形态在其 中的作用。其次,该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权力关系, 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意识形态得以体现。最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给人们带 来了深刻的启示,即要警惕意识形态的控制和操纵,同时也要发挥主体性,积极 寻求变革和进步。
三、对阿尔都塞历史无主体论的 发展前景
阿尔都塞的历史无主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 影响。未来对阿尔都塞历史无主体论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深入研究阿尔都塞历史无主体论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进一步理解 其强调历史的社会性和客观性的角度。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的复 杂性和多元性。其次,结合当代社会和政治现实,分析阿尔都塞历史无主体论在 当代社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前社会和政治 的问题和挑战。
葛兰西和阿尔都塞对于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理解有异同之处。葛 兰西更注重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社会统治的机制,他认为文化霸权是 建立在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控制之上的。而阿尔都塞则更注 重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来分析社会统治的机制,他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通过对 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控制和引导来实现其统治的目的。

本体性流变与审美现局――转型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散文详细内容

本体性流变与审美现局――转型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散文详细内容

本体性流变与审美现局――转型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散文详细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本体性流变与审美现局对转型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散文产生的影响。

在传统与现代碰撞的背景下,中国当代散文展现出独特的风格,本体性流变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审美现局则提供了创作的挑战。

文章指出,中国当代散文在转型文化语境中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在国际文坛上逐渐崭露头角。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国当代散文在本体性流变与审美现局中的探索与创新,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和观察。

通过分析本文内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当代散文在当今文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成就。

【关键词】关键词:本体性流变、审美现局、转型文化、中国当代散文、传统、现代、风格、创作、挑战、发展趋势、国际地位、探索、创新、发展前景、观点、观察。

1. 引言1.1 介绍本体性流变与审美现局的概念本体性流变和审美现局是当代中国文学界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体性流变指的是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人物塑造、叙事手法等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深层次转变。

审美现局则是指当下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的变化和挑战,对文学创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考验。

要深入探讨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和创新,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本体性流变与审美现局这两个重要概念,从而在文学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实现散文作品在当代文学领域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1.2 阐述转型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散文的重要性中国当代散文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重要文化产物和文化符号。

它在表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大时代与小人物之间的交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中国当代散文的阐释和传播,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知中国当前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在丰富和拓展中国文学的传统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转型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散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海外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

海外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

㊀㊀收稿日期:2022-08-12㊀㊀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下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研究 (DIA170361)㊀㊀作者简介:张剑(1970 ),女,山东潍坊人,教授,从事应用语言学㊁跨文化交际和学术英语教学研究;汪洪澜(1972 ),女,甘肃平凉人,讲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㊁传统文化研究㊂第25卷第1期2023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IT(SOCIALSCIENCESEDITION)Vol.25No.1Jan.,2023㊃文学与文化研究㊃海外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张㊀剑a,汪洪澜b(北京理工大学a.外国语学院;b.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1)㊀㊀摘㊀要:基于历时的实证研究,旨在研究调查海外留学生如何适应新的文化以及如何建构文化认同㊂从中国留学生的叙述角度和中国学者的视角进行分析,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从坚持自我认同到融入多元文化认识的过程,以及从强调文化差异到学会积极沟通和协商的过程,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变得更强㊂对于身处多元文化碰撞区的留学生,建构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是在深入认知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建构文化间性㊂㊀㊀关键词: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文化间性㊀㊀中图分类号:G1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1971(2023)01-0108-06引 言㊀㊀随着全球化进程和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已成为世界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地㊂据教育部信息,2016 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高达251.8万人,其中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人数占比达八成(79.9%)[1]㊂新冠疫情以来,2020出国人数虽然同比略有下降,但最近两年总的上升趋势并未改变㊂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支留学大军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中国文化的海外代表和传播者㊂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构建是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㊁构建和谐的生活和工作氛围,在目标文化环境中保持中国文化和全球观念的平衡,打破外界对中国以及留学生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表达中国声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㊂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下,文化认同的构建主要围绕着身份认同(Identity)这一问题展开㊂身份认同这个词本身就有身份㊁认同㊁身份认同等不同说法,在国内外学术界是一个存在广泛争议的概念,涉及政治学㊁心理学㊁社会学㊁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不同学科领域㊂一般认为,留学或移民人群的身份认同在文化适应和融入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但前人研究更多探讨文化适应的困境和挑战,往往强调文化休克(cultureshock)和逆文化休克等消极方面的问题[2]㊂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却显示,随着全球化和网络的快速发展,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案例不断出现,跨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研究也应当与时俱进㊂目前海外中国学生研究的研究群体多是WEIRD(Western,Educated,Industrialised,RichandDemocratic)群体,即代表西方工业化民主社会富裕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少数阶层㊂他们从他者的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归纳㊁定义㊁评判时很难不受自身文化的影响㊂而从主体㊃801㊃角度,即中国学生和学者自身作为参与者和研究者进行的研究较少,对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的研究则少之又少㊂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化以及逆全球化同时存在,东西方对立,新冠疫情肆虐蔓延,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㊂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境?如何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沟通且同时保持各自文化的独特性?我们将研究视角定位在身处跨文化交际漩涡中的海外中国留学生身上,试图通过全方位观察其学习㊁生活㊁心理和思想情感等内容,深入了解他们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的特点,并从中梳理出一些规律性现象,给予学理分析和建设性对策途径㊂㊀㊀一㊁文化认同的内核㊀㊀文化认同本质上是一个 我是谁 我们是谁 的问题,即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将自己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共识,此共识包括从象征物(比如长城㊁龙㊁熊猫)到语言㊁历史㊁习俗㊁价值等范畴㊂对于文化认同的解读众说纷纭,但内核基本一致㊂本文则以Kramsch的文化概念作为理论依据之一㊂Kramsch提出, 文化是参与享有共同社会空间㊁历史以及共同想象的话语社区的资格㊂即使离开了该社区,其成员无论在哪里,都可以保留感知㊁凭信㊁评价和行动的标准体系,这些标准通常被称为他们的文化 [3]㊂ 他们的文化 就是该社区成员的文化认同,是经过一定时间沉淀下来的,是不会随时间和地点轻易改变的,例如对故乡食物的偏爱㊁对家乡和祖国的眷恋㊁对教育的重视程度㊁对和谐的推崇以及对建筑和服装的审美,等等㊂该共识是文化社区成员理解㊁对比㊁反思其他文化的出发点,是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进行文化批评以及构建新的文化认同的根基㊂文化认同的另一个重要属性是动态㊂本质主义往往把文化和国家的概念混为一谈,认为文化是固定的㊁泾渭分明的,用几个简单化的形容词就能概括不同国家的文化㊂比如,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截然对立,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美国是个人主义文化㊂相似的例子还有英国文化保守㊁美国文化开放等㊂这种观点的局限性在于抹杀了文化内部的丰富性㊁复杂性和独特性,也容易导致文化僵化和自我封闭,已被当今学界所诟病㊂貌似简单的文化其实是一个非常难以界定的概念㊂祝华,ClaireKramsch,张剑认为,文化认同是不间断的意义构建过程,其所有成员都在参与这一动态的持续的构建过程;文化不应被视为地理性实体存在,文化认同也不应被束缚在固定的㊁静态的规则体系内[4]㊂文化认同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身份认同(identity)研究㊂早期研究着眼于主体身份认同研究,比如Labov[5]把民族㊁性别等主体身份当作影响语言交流特征的主要因素㊂而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身份认同研究也相应产生了变化,即从主体身份认同向文化认同(culturalidentity)和跨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转变[6]219㊂跨文化间性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认为每个人都有多重的文化身份,因而文化认同是可以采取一定的行动㊁通过一定的策略来协商和争取的,是随时间㊁空间和沟通协商的过程而处于动态过程之中的㊂学者们试图把身份认同划分成不同类别,比如Tracy提出主体身份㊁个人身份㊁情景互动身份以及关系身份等四种分类,其中民族㊁性别㊁出生地等主体身份是相对稳定的,个人身份是多重互嵌式的,而情景互动身份和关系身份是在动态的情景和社会关系中实现的㊂所有这些身份在 稳定 临时 以及 个人 社会 等维度持续动态存在[7]㊂Pavlenko和Blackledge将身份认同主要分为接受型和可协商型两个维度[8]㊂ZhuHua则将身份认同分为自我身份认同和他人规定的身份认同;另外根据交流媒介的不同而分为可听㊁可见以及可读的身份认同㊂她认为,在跨文化间性视域下,身份认同既包含主体身份如国家民族,也包含其他相互交错的身份如职业㊁性别㊁社会阶级以及宗教信仰等,是多重身份的汇总[6]215-216㊂例如,一位中国某大学教授,她同时还是女儿㊁母亲㊁妻子㊁博士生导师㊁中国民族舞爱好者㊁棒球迷;在英国访学的期间是伦敦大学的访问学者㊁伦敦某小学PTA家校联合会的志愿者㊁社区健身俱乐部会员;在英国的邻居眼中她还可能是一位不喜欢社交的中国房客㊁英文流利的亚洲女性,在英国朋友眼中她可能是一位热情好客的中国朋友㊁同事以及擅长中国美食的大厨,等等㊂综上所述,未来的文化认同研究将更加细化㊁多元化㊁复杂化,需要在一个处于持续动态的语境下,甄别群体内的多种差异和个体的多重身份㊂㊀㊀二㊁中国文化认同㊀㊀近几十年来,中国出现过两次中国文化认同㊃901㊃研究热潮:一次是与改革开放同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延续至21世纪初;另一次则伴随着全球化㊁互联网和消费经济的进程应运而生,目前正在进行中㊂在两次热潮中,研究者们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内涵进行了积极的多维度讨论㊂1992年郑晓云出版‘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一书,后修订再版更名为‘文化认同论“㊂这是一部全面讨论文化认同理论的著作,是第一次中国文化认同研究热潮的先锋和代表,影响持续至今㊂郑晓云认为,文化认同是人对于某种文化的倾向性㊁共识与认可,是人对文化的归属性意识;文化认同是一个建构过程,可以随时间和环境变化而被重构[9]㊂之后许多学者通过对某一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延续和重构过程进行田野调查,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与变迁观[10]㊂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在分析传统重构的同时,对单方向㊁单维度进化的文化观提出了挑战㊂费孝通对中国文化认同做了总结性研究,并提出 文化自觉 的概念: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 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㊁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㊂中国文化不是 复旧 ,也不能 全盘西化 或 全盘他化 ㊂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强调文化的自主性㊁独立性㊂但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的观点,强调文化应该是多元并存的[11]㊂同一时期的乐黛云也认为, 要实现群体层面上的文化自觉,不仅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进行重新认知㊁理解和诠释,还必须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 [12]㊂总而言之,国内的理论研究指出了中国文化认同的复杂性,强调了文化自觉和自主的重要性,同时认为文化是一个互动的㊁不断建构和重构的过程㊂随着经济高速发展㊁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近几年中国的文化认同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个体㊁社会和跨文化交际三个层面㊂个体遇到的认同问题聚焦在 意义的迷失 ,即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迷失,社会普遍弥漫着焦虑气氛㊂社会层面的认同问题表现在实质性传统文化的失落上,这里的 实质性传统文化 指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深层次文化内核,是中国文化认同的根基所在㊂而跨文化交际层面,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平衡中国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㊁如何平衡中国文化认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意识以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㊂针对目前的中国文化认同问题,不同的学科和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的研究维度,国内涌现出大量的研究著作,其中大多数以理论研究为主㊂中国文化认同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国文化认同㊁外国来华留学生以及中国海外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等领域,涉及概念内涵㊁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㊂还有一些学者则运用社会学㊁心理学等学科方法,通过可量化㊁可操作的统计分析,进行实证研究㊂以在华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研究为例,这类研究有的以代表性中国文化符号为坐标来考察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并给出政策性建议和实践路径;有的则从语言㊁文化习俗㊁价值观等深层文化内核角度来进行研究㊂需要指出的是,这类研究大多强调单向度的中国文化认同,较少涉及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视角㊂不同于对在华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研究,中国海外留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相对较少,内容集中在对文化适应和融合的关注上㊂这类研究以实证为主,通过话语分析㊁关键事件和时刻分析等方法[13]调查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㊁面临的挑战㊁以及跨文化过程中的身份建构㊂例如,田美和黄国文把在澳华人的中国认同划分为 分离性中国认同㊁边缘性中国认同㊁融合性中澳认同㊁融入性澳洲认同以及多向关联性认同 ,考察个体和多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及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14]㊂身份认同研究和当前中国的国家战略密切相关,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能够让文化 他者 信服㊁接受并且乐于分享,这就要求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中必须包含两个维度的认同,即普世价值的认同和中华民族文化核心的认同[15]㊂我们认为,全球化冲击是目前中国文化认同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身处两种文化碰撞处的海外中国留学生则可以作为最佳观察和研究对象,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考察他们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过程㊂㊀㊀三、中国留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共性㊀㊀本文依托第一作者主持的教育科学规划基项目,对中国大陆31名在英(27人)㊁法(2人)㊁德(1人)㊁美(1人)等国本科到博士水平的中国大陆留学生进行了历时一到八年的追踪调查,主要㊃011㊃通过观察和半结构访谈的形式了解留学生的跨文化经历㊂该调查试图从中国学生的叙述角度和中国学者的视角来研究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考察他们在新文化环境中如何寻找自我㊁反观自我,如何与所在地文化和社会双向互动,如何建构中国文化认同,以期更加真实地接近他们的语言㊁意识㊁心理等深层次的文化范畴,并对国内的语言㊁文化和跨文化教育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启迪[16]㊂(一)文化适应初期的自我认同在文化适应期,尤其是留学的第一学期,留学生自我认同特点如下:他们对目标国的一切感到新鲜,喜欢对比中外两种文化差异㊂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和中国人的看法,个人认同和国家认同高度一致,很多人提到的一句话就是 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㊂他们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骄傲,以祖国传统文化为荣,思乡之情非常浓厚㊂他们积极向来自其他文化的人展示春节等中国节日的民俗㊁美食以及阖家团聚的理念;当来自其他文化的人向他们请教中国古代哲学和唐宋诗歌等经典文学作品时,他们有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㊂一是英语表达能力欠缺,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少㊂另外,中国留学生普遍对自己英语水平和学术水平不够自信,自我评价较低;英语口头交际能力不强,但学习动机较强,希望通过刻苦学习以及与本国人多交流等途径提高英语交流能力㊂(二)打破刻板印象留学生普遍提到外界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误解,或者强加到这个群体身上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其中最多被提及的有:中国人吃狗㊁吃宠物;中国学生都很有钱;中国学生上课很沉默,不爱发言;中国学生不爱社交甚至不够友好,等等㊂然而留学生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和外部强加的身份认同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的误解以及强加给他们的偏见㊂很多留学生对这种刻板印象或强加的身份非常介意,他们努力地去打破外界对他们的刻板印象或偏见㊂例如,针对中国学生上课不爱发言的刻板印象,很多学生表示他们力图用实际行动改变他人的偏见:课前预习,上课积极参加讨论,多和老师沟通,取得好成绩并让老师意识到中国同学的积极进取和团队精神㊂而针对吃狗肉的问题,一位同学在访谈中仔细说明她的协商和沟通过程:会和有误解的人沟通,解释吃狗肉是亚洲一些地区的风俗,在中国很少见,她自己也从不吃狗肉㊂然而退一步说,即便中国有的地区有吃狗肉的历史和风俗,这一特定地区的风俗和世界上很多特别的饮食风俗是一样可以理解的:如极地地区的人吃海豚㊁吃鲸鱼,日本人吃河豚,欧美某些地区喜欢吃饲养的兔子㊁马等,这和吃鸡㊁吃牛㊁吃羊没有本质的差别㊂经过一番沟通之后,相互的理解增加,彼此的刻板印象也会改变㊂(三)身份认同的变化接受访谈的留学生都谈到了自己的变化,其中频率较高的变化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自我意识更强;更加自信;理解并尊重与自己不同的观念;更尊重个体差异;不再强调文化差异是造成误解和偏见的原因,而是通过语言和跨语言行为以及行动来进行协商和沟通㊂社交圈也从中国同学的小团体拓展到人群更加混合的学术团体和各种俱乐部等社交团体,信息来源和社交媒体也从微信的朋友圈和好友群扩展到whatsapp,instagram以及facebook等;身份更加多元化,遇见人际沟通的问题,不再焦虑和担心,处理起来也更加自如㊂总之,他们的身份变得更加多元,在原有的身份认同中接纳了更多和目的国相关的文化元素㊂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并没有随时间流逝和文化适应过程而减少或消失㊂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不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习俗等表层的认同,而是发生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建构㊂他们提到对中国经典哲学文学作品的理解加深并主动与所在国文化进行对比;他们在国际学术社区通过各种会议和论文发表,有更多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㊂他们会把中国真实现状告诉世界,打破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垄断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㊂他们会针对疫情防控等现实问题进行辩论㊁在中国形象探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㊂还有留学生提到在台湾和香港问题上,他们在公开场合用中英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捍卫国家统一和主权㊂时间和经历让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变得更加从容,他们保持开放㊁包容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局观,斡旋于不同的文化话语之中,成为跨文化的使者㊂㊀㊀四、对中国留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分析和思考㊀㊀(一)合理的语言认同很多人认为留学就要完全认同并融入目的国㊃111㊃文化,和当地人交往,讲标准的当地语言,才能学好这门语言,等等㊂其实留学必须融入当地文化㊁完全的入乡随俗(WheninRome,doasromansdo),这种假设是不可能实现的,留学生要完全避开母语社交群体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㊂初到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保持中国文化的核心认同,保持中国社交网络,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文化,也是留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之一㊂初到留学国,很多中国留学生把像本族语者(nativespeaker)一样标准的英语口语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要求自己的语音㊁语调㊁语法要标准,担心犯错,这无形中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沟通也会有障碍㊂我们应当教育学生采取全球英语(globalEnglish)的态度,只要能正确传达信息,则完全可以在有交流障碍时借助母语㊁英语或其他语言,甚至采取肢体语言㊁绘画㊁图片以及社交媒体表情符号等超语实践(translanguaging)[17]㊂现在世界大学是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场所,教工和学生流动性大,跨文化融合度高,学生的人种㊁民族㊁国籍㊁文化都非常多样化,是一个多语言㊁多文化而且个体差异非常大的社区空间㊂留学生的文化多样性正是世界大学的优势和特色,想象中纯粹的英语(本族语)环境是不可能的㊂对于留学初期的学生而言,虽然英语等目的语提升非常重要,但无论使用何种手段,有效的信息传达和顺畅的协商沟通是最终目的,不必太多计较语音或语法的对错,不必强求目的语的纯正和标准㊂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但也完全没有必要㊁也不可能代替母语㊂打破对标准英语或本族语的想象认同和崇拜,放下语言包袱,通过超语实践进行沟通是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一步㊂语言学习不仅是留学生个体人生轨迹的一部分,还是复杂的社会发展活动和社会现象㊂ 这种分析思路有助于揭示被掩盖的社会不平等和不利学习的社会条件,也有助于将语言学习置于一个整体的 人 的生活史㊁心理发展史的过程中去理解,从而调整语言教育的定位 [18]㊂(二)深度的中国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建构是在相对稳定和动态㊁稳定和临时等维度之间持续变化的㊂尽管个体对中国文化的主观认同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客观来说,群体认同有着核心清楚㊁边界模糊的 原型 特性[19]㊂主观中国身份认同也可能因人而异,但主体身份和长时间形成的核心文化认同是不因时间地点轻易改变的,比如爱好㊁习惯㊁对食物的偏好㊁认知和心理特点以及成年人的历史观㊁人生观㊁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是经过在某一特定文化中较长时间的体验和认知才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㊂除此之外,核心文化要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内涵深厚,不能一目了然,需要深入体认和挖掘㊂我们观察到,国外许多人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愿,比如何为中国文化的 空 道 ,何为 中庸 ,等等㊂而我们也从留学生访谈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知识和认知仅停留在肤浅的符号层面㊂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不仅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难以被打破,就连我们自己也会渐渐失去根本的文化归属感㊂因此,国内普通高等教育甚至基础教育应该更广泛深入地开设中国文化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让学生了解文化符号背后所蕴藏的历史㊁思想情感及价值观等深刻意义,从而提升其文化修养和民族文化底蕴,为其打下深厚而稳定的文化认同基础㊂出国以后,明确的中国文化自觉和自信会更好地支持和指导他们的心理㊁言语和行为㊂(三)后疫情时代的身份认同挑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需要克服文化休克以及面临的各种生活㊁学术和身份认同困难㊂近十年全球化和互联网迅猛发展,中国留学生的经济状况也有巨大改观,出现很多成功的跨文化案例,留学也不再是文化休克的代名词[20]㊂然而,近年来新冠疫情蔓延,东西方矛盾加剧,俄乌战争爆发,国家和民族间由于经济贸易㊁防疫观念以及历史㊁地缘政治等影响而出现巨大的意识形态差距,并由此带来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㊂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遭受了暴力和严重的种族歧视,比如因为亚裔面孔而在公共场所无故受到殴打和谩骂;留学生因为戴口罩而被骂是中国病人和病毒,被赶下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孔子学院的老师和志愿者处于被孤立的状况,面临巨大的政治㊁文化和心理压力[21]㊂在这种危机和极端对立的情况下,跨文化交际和中国文化认同研究又面临新的课题,比如,中国留学生如何斡旋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如何对待文化差异?如何不把文化差异当作文化隔离㊁语言暴力㊁种族歧视和压迫的原因,而是当作真诚沟通时协商和谈判的起点[22]中国高校应当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建设,培养抗逆力?这都是我们今后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㊂㊃211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研究者们 , 却可 能更愿 意 以怀疑 和审视 的 目
光, 从 当初历史 的选择 、 淘汰、 整合 中 , 看 到复杂
复杂 、 热烈 非凡 , 但却 又似乎 井然 有序 、 方 向明 确, 以至于到 了今天 , 还让众 多失 去 了方 向感 的 人们对 8 O年代无 限追缅。为什 么会 如此 呢?
那 些曾经被建构 的各种主体大都消散无形 , 就连有意义 的“ 人” 似乎也难 以寻觅 。致使 一些 曾经 的 8 0年代文
化的批 评者 , 也不 时地 感怀那 个过 去的启 蒙时 代 , 有人 甚至 还将感 怀的 目光 , 投 向更 为遥 远 的 7 O年代 。然 而, 迄今为止 , 我们对 8 0 年代主体建构 的认识 还存在重 大缺 陷 , 而且那个 时代 主体 建构 冲动的历史 效应 , 直 到今天依然存在 , 并影 响着 中国社会转型 的进程 。重新解读 8 O年代主体 建构 的历史 , 并彰显 一种正在 展开
8 O年代 语 境 中的人 , 会 以兴 奋 、 激动、 热烈、 赞


被 指 认 的主体 意 向
美的语气 , 将这 归结 为个 人 、 人 民、 时代 、 文学 、 社会 在思想解放 的旗 帜下 , 重新 发现 、 重新建 构
从8 0年代过来 的人 , 可能至今都 还记得那
个时代此起彼 伏 的思想 文化 热潮 , 那 的确 可 以
【 中国现 当代文学研 究】
主体 位 置 建 构 的过 去 、 今 天 与 未来
— —
从 转型期文 学看 国人文化 身份主体建构的流 变
姚新 勇
( 暨 南大学 文学 院 , 广 东 广州 [ 摘 5 1 0 6 3 2 )
要 ] 文学“ 主体性 的建构 ” 曾经是上世纪 8 O 年代文学 的总体性特 征 , 但进入 9 0 年代 以后 , 且不说
2 0 1 3年第 4期
No .4 2 01 3
暨南学 报 ( 哲学 社会 科学 版 )
总第 1 7 1 期
S u m No .1 71
J i n a n J o u r n a l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转型期“ 民族文学” 与“ 文化民族主义” 》 ( 批准号 : 0 9 B Z W 0 7 4 ) 。
① 不论对 1 9 8 9 年的那场风波有什么样的看 法 , 它之 于中国当代历史或转 型期 中国历史的重要的划界性 , 则是不允争议的。

8 6・
( 族裔 ) 民族意识 的觉醒 、 重归本 民族 文化传 统
的冲动与实践 。
( 修复) 一 段 完整 的历 史 , 使 历史 重新 神圣 化 , 在这个历史 中, 重新确 认文 学写作 者 的历 史位
置和角色 ” _ 2 ① 。
“ 新 时期 ” 历史 所呈现 的众多文 学现象 , 人 们一般看 到了三个基本的方向选择 : 一是 以“ 右 派作家” 为 代表 的改 造性 地重 建 个人 、 人 民与
说就是 : “ 在‘ 新 时期 ’ 的文学 创作 冲动 的初始
二、 被 忽视 了的主体建构
然而 , 看得见 的历史并 不一定 是历 史 的全
动机 中, 存 在 着强 烈 的主 体 自我 认 同 的愿 望。

个从历史 阴影 底下走 出的个体 , 极力要 建构
部, 对上述几种主体建构 的指认 , 恰也共 同遮 蔽 了另一 重要 的历史 主体建 构 意 向的存 在——
但 还未 被人们充分认识到 的独特身份位 置的中国认 同的主体性实践 , 或许是有建设性意义 的。 [ 关键词 ] 8 0年代 ; 主体 ;多族群文化 ;中国认 同 [ 中图分类号 ] 1 2 0 6 .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0—5 0 7 2 ( 2 0 1 3 ) 0 4— 0 0 8 5— 0 6
姚新勇 : 主体位置建构的过去 、 今天与未来
2的历史“ 废墟” 之上觉醒过来 , 寻
援引, 来 寻求 解放之路 , 重建 独立 的个 体的 、 文
学 的、 人的主体性 。
找前 行 的道路 、 方 向, 寻找 、 重建生命 意义 的安 身立命 的基 点 , 重新确 定人——作 为个体 一 群 体同构 的主体—— 的历史位置 。用陈 晓明的话
不 同时期 的人对此会有不 同的解释 。处在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1 1 ~ 0 5
的意识形态的权 力关 系 , 解 构 大写 的历史 主体 的神话 。但 是 不管 人 们 的 观点 有 多 么大 的差 异, 实质 上都 是把 那个 时代 的文 学, 解 读 为
[ 作者简 介 ] 姚新勇( 1 9 5 7 一) , 男, 广东潮州人,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 从事中国 现当 代文学、 少数民 族文学研究。
主体 的行 为 , 这被 描 绘 为大 写 的 、 整 体 性 的 主 体, 既是 人 民性 主体 、 共 和 国的主体 、 历 史 的主 体, 也是个人 性的主体 。在这样 的历史 眼光下 , “ 四・ 五” 天 安 门诗 歌运 动 、 朦 胧诗 潮 、 归 来者
文学 、 伤痕 文 学 、 反 思 文学 、 改 革 文学 、 知青 文 学、 寻根文学等等等等 , 共同汇成 了通 向那大写 的人格化 的历史主体 的奋斗 史。而“ 后八九 ” ④
说是一个纷繁 、 热烈 的时代 。在那 个时代 , 今天 早 已萎靡边缘 化 的文学 , 曾经扮 演 了推动 历史
前进 的辉煌 角色 。不仅 文 学 思 潮本 身 花 样 翻 新、 浪潮迭 涌 , 而且社 会其他 方 面的变 革 , 也或 者 借 文 学 来 推 动, 或 者 渲 染 上 文 学 的 色 彩 ∞ 。当时的文 坛或 思想文 化界 可谓纷 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