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信仰

闽南民间信仰
闽南民间信仰

目录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 1 -

1.1 调查背景............................................. - 1 -

1.2 调查方式............................................. - 1 -

2. 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 - 2 -

2.1 形式多样的民间信仰................................... - 2 -

2.1.1 俗神崇拜....................................... - 2 -

2.1.2 道教诸神方面的崇拜............................. - 5 -

2.1.3巫鬼崇拜....................................... - 5 -

2.1.4祗奉习俗的风行................................. - 6 -

2.2 调查原因分析......................................... - 7 -

3. 信仰的作用 .................................................. - 8 - 4.对民间信仰应有个较为客观的看法 .............................. - 9 - 5.当代大学生对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的看法 ........................ - 10 - 6. 结语 ....................................................... - 11 - 参考资料: .................................................... - 12 -

摘要:民间信仰的神灵信仰体系在本调查研究中狭义定为俗神信仰、鬼的信仰和祖先信仰。由于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极具特色的一个地域性文化,所以选取闽南的民间信仰为调查对象,阐述形式多样的泛神信仰,探究其原因及对社会产生的作用,并且提出如何正确看待闽南民间信仰。

关键词:民间信仰、俗神信仰、巫鬼崇拜、作用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信仰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起来。民间信仰已经渗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某些地区,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一种信仰,而成为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和经济氛围。民间信仰不再是个人的事情,成为地区与地区、村庄与村庄、家族与家族沟通、交流的媒介。对于民间信仰的全面了解,可以促进我们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此外,民间信仰是两岸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两岸“三通”的实现后,两岸同胞基于文化信仰的相同点,展开了火热的谒祖、寻根、文化交流等行动,如去年的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保生大帝神像赴台巡游,而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了解自己的闽南民间信仰,并且更加深刻地研究它的精髓。

1.2 调查方式

人们通常所指的闽南地区指厦漳泉,本次的实践也是指以上三市。为了使此次调查更加顺利进行,我们组采取了分工调查的形式,即分配小组成员分别在厦门、漳州、泉州同时展开调查,主要采取的调研方法有:

(1)与当地人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信仰情况及风俗习俗,以及他们对民间信仰的看法和关于“信仰与科学”这一话题的辩证。

(2)走访当地的大小庙宇、主要建筑,观察其中的神像特点和参阅庙里的神像书籍,并且与人们家里供奉的神像相比较。

(3)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如与族中老人谈话、上网了解相关知识、阅读有关国家政策等,保证调查的顺利完成。

2. 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2.1 形式多样的民间信仰

通过调查和资料显示,闽南民间信仰非常盛行,包括泛神崇拜与一些敬神习俗等等。闽南地区迷信鬼神鬼神崇尚祭祀乞求巫神,民间凡事求神拜佛,崇拜的灵魂神、自然神、庶物神等神明多达210种。从天庭阳界到阴曹地府的各路神明,组成一个与民间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仰体系。居家要奉门神(如钟馗、尉迟恭等),生病就拜医神(保生大帝、广济大师),经商必敬财神(赵光明、关公),赴考先祭文神(孔子、魁星爷),练武崇祀武神(关帝、城隍爷)等等,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博取功名,到消灾解厄,都蒙上一层浓厚的神明保护色。为了祈求保佑平定福寿,不论城镇乡村,宫庙寺观随处可见,大都佛、道合流,同一庙宇有佛有道还有众多俗神,典型的多神崇拜。

2.1.1 俗神崇拜

一、妈祖信仰

妈祖,真名为林默,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幼年聪明颖悟,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平素精研医理,热心助人。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经常救助遇难

的渔舟和商船,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还会预测天气变化,

和能够“预知休咎事”,所以称她为“神女”、“龙女”。妈祖,作为民

间海上保护女神的信仰,与漳州地区航海业、渔业生产发展有密切关

系。妈祖文化与闽南民众生产、生活、安危紧紧相连,因此,信徒众

多,在全世界多达2亿多人,并且为世界三大宗教信仰之一。

妈祖生平有许多传说,《天后志》和《天妃显圣录》记载甚多,并且民间的传说更是精彩传神。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就记下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闽南妈祖传说:若遇海难向神明呼救时,称“妈祖”,妈祖就会立刻不施脂粉来救人,若称“天妃”,则妈祖就盛装打扮,雍容华贵地来救人,所以会很晚才到。故海上都称“妈祖”,不敢称“天妃”。另一个传说是妈祖每次在

海上救难后,都要给每位遇险者一晚兴化寿面,吃后不但会驱寒暖身,还能逢凶化吉,后被称为“妈祖平安面”,记得闽南个别村落有这样的风俗,若一个人奋不顾身地下水救人,受恩者必然要煮一碗面以示答谢和为之去掉晦气,这与妈祖的平安面也有几分关联。最夸张的妈祖灵验事迹是二次大战时,美军轰炸台湾,妈祖显灵在半空中掀裙接住炸弹,这个故事台湾南北皆有传说,可以想见战时人们的恐惧,求之神明,如望救星。

妈祖逝世时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从而名闻遐迩的湄洲妈祖庙就诞生了。祖庙经多次扩建,日臻雄伟,至清康熙时,已形成了具有五组建筑群的“海上龙宫”,却可惜被废弃,近年来,湄洲祖庙进行了大量的复原修建工作,另投资1亿多元兴建了妈祖新殿,新殿宏伟壮观,被世人誉为“海上布达拉宫”。除湄洲妈祖外,漳州市最富盛名的妈祖庙当属漳浦乌石妈祖庙,乌石黑面妈祖是历史最久的一尊黑面妈祖像。而且,当今世界上妈祖具有三种法相:红面、黑面、金面,湄洲妈祖是红面,泉州妈祖是金面,乌石妈祖则是黑面,由黑色沉香木雕成,而且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二、关帝信仰

关帝即关羽。民间对关帝的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最典型的神人崇拜。其影响之深广甚至超过了对其他各路神灵的崇信。关帝是儒、道、释共同尊奉的历史人物神明,这是历史上儒、道、释文化长期互相渗透、影响的结果,也反映了我国民间信仰自发选择的无明确宗教意识的多样崇拜特征。而在这三种文化互相渗透的过程中,尤以儒家文化对关帝信仰的渗透最为显着。

关帝生前是一位

道德高尚的人,李光缙

在明万历三十一年所

作的碑记中记曰:“今

所为颂侯之烈,与侯所

以系千百世人心者,得

非以一念殉汉之忠乎!

窃以为末尽侯也。夫帝

室之有隆替,国统之有

存亡,自生民有主而来,谁代无之,何但汉?其历朝死事诸臣,当改姓易命之秋,杀身翼主而极忠无二虑,何但侯?然皆一时能使人叹息咨嗟,传之久而名存耳,未有若侯灵响,今凛然如生者。国于天地,

必有与立,惟是生人五伦两仪不得以坠,二曜不得以晦,人心不得以死。侯始遇玄德,朋友也;约盟而后,兄弟也;及推为中山靖王裔,以主事之,则君臣父子也。平居无里闬之欢,非胞乳之共,不有折圭担爵之素,匹夫相友,然信以死,先兄而后臣之,间关周旋,各尽其道,此侯之所以独千古也。”

明朝中期,内忧外患并至,北有蒙古贵族余势力的威胁,东北有满洲族的兴起,东南沿海有倭寇的侵扰。另外,由于政治的黑暗,农民起义连绵不断。为维护封建政权的地位,嘉靖以后的统治者特别注重体现在关帝身上的儒家忠义思想,对民间关帝信仰有意识地加以扶植和引导,以为现实政治服务。

关帝信仰在闽南有虔诚的信仰者。泉州涂门关帝庙即使在“文革”期间已改为它用,虔诚的信仰者,仍在早、晚于天色晦冥和行人稀少之际,悄悄地到庙前、庙后和路边烧香祈祷。关帝信仰的出现虽然是统治者的需要,但是在信仰关帝的同时,关羽身上的优秀品质也深深地影响了人们,使人们的言行更符合义的要求。

三、保生大帝信仰

保生大帝,原名吴夲,宋时同安人,业医活人,景佑年间(1034——1037年)化,乡人肖像祀之。明永乐(1403——1424年)时,进封保生大帝。杨志在《慈济宫碑》中,讲

述了吴夲“弱不好弄,不茹荤,长不娶,而以医活人”的严守戒律之品行。吴夲之所以能赢得众多善男信女的顶礼膜拜,不仅因为他的药到病除的高明医术,还在于他难得可贵的慈心济世的精神,后称“吴真人”、“保生大帝”和“大道公”。

吴真人信仰的信仰,至今已近千年。1989年是吴夲诞辰1010周年,是年4月,漳州和厦门分别举行了纪念活动暨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吴真人研究会。其后又在厦门市区、东山县城、泉州市区等地召开了多次学术讨论会。经过海峡两岸学者的共同努力,已取得累累可观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了《吴真人学术研究文集》、《吴真人研究》、《吴真人与道教文化》等论文集。在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认为,纪念吴真人,很重要的一点,就

是继承弘扬他那慈善济世的高尚精神,多做“保生”的实际行动,以提高吴真人的伟大神誉。泉州花桥宫历时一百多年的慈善事业,就是弘扬吴真人精神的一个典型事例。

四、其他信仰

关帝信仰、妈祖信仰、保生大帝信仰是通行于闽南地区的三种信仰,体现了闽南民间信仰的统一性。在闽南地区,不同的地方根据自己的需要还有各自特定的神灵,如漳州的开漳圣王信仰,三平祖师信仰,角美的玄天上帝信仰;泉州地区的青山王信仰,王爷崇拜;厦门地区的钓艚王和钩钓王信仰,龙王宫以及田头妈信仰等等,充分说明了闽南民间信仰的分散性特征。

2.1.2 道教诸神方面的崇拜

一、文昌帝君崇拜

文昌帝君是考科举人所遵敬的守护神,与一般人无多大关系,仅是一种间接信仰,旧时书商、印刷商大部分都会供奉。所以民间有此禁忌与之相关:不许随意糟蹋字纸,书籍不能当枕头,更不能坐在上面。

二、土地神和后土神

土地神即福德正神,俗称土地公。土地公据说是守护村镇、部落的阴阳两界之神,因而受到人们的崇拜,认为土地公能保佑土地平安、丰收、治病、除灾、发财、管理土地等,乡间多见土地庙。后土神即守墓神,在墓侧立石碑作为后土神的象征,通常刻上“后土”二字。

三、灶神

灶神为一家之“主”,乡间建灶、改灶均需看黄道吉日,恐冲撞了“神明”。灶口只能向南或向西,否则“不吉”。关于灶神,闽南人有这样的说法:平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上切菜,不得击灶等。

2.1.3巫鬼崇拜

闽南风俗很信鬼神,超越佛道二教。经常祭祀它乡之鬼,更多是为它乡非鬼立庙,会首林立,盛于南宋。今日这些民间传说考证起来大部分都是很荒唐的,是民众生活水平低,文化素质低的一种表现。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科技教育文化的推广普及,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素质有很大提高,特别是知识分子干部和学生的泛神崇拜已消失或淡化。不过,自

70年代以后,泛神崇拜又有所回潮,特别是年轻人,且集资、捐资新建各种名目的庙宇繁多。而且,在闽南的很多农村地区,人们对“七月”是鬼月这一说法还是深信不疑,他们认为在农历七月不许在晚上洗衣服和晾衣服,收衣服时要记得抖一抖,甚至忌于在农历七月结婚和生育等等,与闽南文化有直接相关的台湾也有这样的鬼神之说,台湾甚至推出一档节目《开运鉴定团》,请来大师给大家解惑、指点。

2.1.4祗奉习俗的风行

1.酬天敬地

每逢农历正月初九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都要高摆供桌,备设五牲大礼,敬奉“天公”,俗称做“天公生”。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都备酒肉、月饼来敬“土地公”,以酬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地庇佑之恩。另每月逢农历初一、十五要敬神。生意人初二、十六则敬“土地”。此外,凡遇婚庆喜事,主人也大有举办“酬谢天地”之俗,唯独丧事只拜土地。

2.祭祀祖先

民间的祭祖活动,有庙祭、墓祭、岁祭、生辰忌日祭。岁祭中有清明祭、端午祭、中元祭、冬至祭、除夕祭。宗族春秋要举行隆重“二祭”,不过现已经废止了。每逢亡故亲属的生卒日要“祭祀”,俗称“做忌”。此外,凡遇族中人升学、升官、生儿婚合,也要到祖祠向祖宗行告祖礼。凡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民间称之为“吃祖”或曰“吃公”。

3.春祭

春祭在旧历正、二月,各村有固定日期。每厢祀日,乡长必集公款,在所祀神庙前,大演社戏,家家户户,杀鸡祭酒拜祖先。农民勤俭节约,埋头苦干,到了这日,就都没什么约束了,着新衣,宴亲友,尽宾主之乐,为一乐事,漳州谚语称为:“傍神祝福”。但是,在一些地方,春祭发展到后面成为人们互相攀比的工具。有些风俗要在三牲上挂金饰,以及用钱折成的纸塔。其他贡品更是铺张浪费,只是在祭祀的时候用到,根本不能吃。

4.烧香点烛

民间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有在居家住宅的神龛佛前,或到乡里宫观庙殿烧香点烛成俗。春暖秋爽时节,更时兴成群结伴到平和三坪祖师公、圆山脚下仙祖、莆田湄洲湾妈祖,甚至坐火车、搭船、乘飞机到南海普陀山、九华山等地进香朝圣。

5.融合道教与佛教信仰的普渡仪式

在早期的闽南社会中,孤魂野鬼被视为社会不安的源头。因此,为安抚无人祭祀的鬼魂,

于每年农历七月举办融合佛、道两教的普渡仪式。然而长达一个月的祭典仪式,不仅代表早期社会对鬼神的敬畏,也传达了人民对客死异乡的孤鬼一种蕴含宗教情怀与同胞手足般的怜悯之情;十九世纪以后,普渡祭典的举行更成为社会区域人际网络连结的重要媒介。但是现在也有地方形成了排比的风气。

2.2 调查原因分析

闽南民间信仰是一种以汉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刻社会背景为基础,并深深地根植于民间的特殊文化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曾多次发生战乱、内乱。战争的发生使难民涌入福建省内。这些难民来到福建不仅给当地的土著带来先进的生产知识,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在长期和闽越土著文化的磨合中,创造出了福建省独特的文化现象。

闽南民间宗教信仰的杂乱无序,与古代闽越土著的信仰崇拜有一定的继承联系。闽南地区三面环山,背朝大海,多瘴气,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古时候又是属于格外偏远的蛮荒之地,

所以土著闽越人有“信巫尚鬼”的习俗。汉晋时期,北方汉民开始入迁闽中及闽南,当时这些地方不少仍处于山高林深,瘴雾弥漫的原始状态。如同现在的人们将无法解释的现象归结于外星人一样,古时候的人们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和解释一些难以理解的自然社会现象,在积极开发生产的同时亦不得不寄托、求神灵的护佑和指示。这样,闽越土著“信巫尚鬼”的传统便被入迁的汉民部分地继承了下来。再加上北方汉民入闽后生存竞争严重以及宋元以后的冒险犯禁活动,使人们普遍产生了功利主义即“有求必应”的宗教观念。在福建,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功利的需求,随时随地的创造出了许许多多新的神灵,使鬼神的队伍越来越庞杂。中原传入的道教、佛教、民间信仰崇拜的各种神灵以及从印度、阿拉伯国家、欧洲等国家传入的各种信仰同本土的传统信仰构成了十分庞杂混合的神鬼体系。

宋明以来闽南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民间的鬼神崇拜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经济条件,闽南地区的民间宗教信仰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向,神灵鬼怪崇拜比比皆是,千奇百怪,甚至有崇拜家畜等现象。后人在不知道所拜何人的情况下也积极参与祭拜。福建各地在修建这些荒诞不经的神灵寺庙时,却是不吝资财,极尽铺张,以至于“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并且,描绘祭祀的场面招摇壮观,演戏宴饮杂陈并备。而由民间宗教信仰杂乱无序所引起的信风水、祈阴福、信巫不信医等恶习,都表现得十分突出。根据近人的研究,明清以来闽南的民间宗教信仰,大体可以分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道教俗神崇拜、瘟神与王爷崇拜,以及画符念咒、卜告抽签、扶乩降神、跳神问亡、驱邪治病、祈风祝雨、斋醮普渡、迎神赛会等等名目。

与我国现有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五大宗教相比,民间信仰没有明确的创始人,也没有固定的教条、教规、组织形式等,并不形成一个社会实体。其思想核心是信仰鬼神,相信神灵能支配人生,福佑信仰者,在信仰活动中,又有神庙、神像的建造,以及相应的崇拜礼仪等,从而具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属性。这样,从广泛意义方面看,民间信仰也是宗教信仰。这是我们在把民间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时,必须首先加以说明的。

3. 信仰的作用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其相适应的地方。民间信仰所信仰的诸神无一不是经过儒、道、释解释过的。这些神灵身上都有其特定的良好品质。如保生大帝悬壶济世,关羽的忠义等。它们以忠孝仁义的儒家思想为核心,倡导人们要忠心诚信、孝敬父母及师长、仁爱、仁慈、仁义,反之就是道德缺失、大逆不道,必遭报

应。民间信仰顺应了这一思想,如观音就是人们信奉的一位仁爱仁慈的善神,制裁大逆不道的便是惩恶扬善的雷神,人们追求神灵保佑的前提是约束自身的道德行为。信仰者在信仰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会向这些神灵学习。泉州花桥宫百年来的慈善事业便是极好的例子。

其次,民间信仰在民间信仰在普通群众中所起到的精神抚慰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人们通过民间信仰及各种仪式活动来传达喜怒哀乐,调剂情绪,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期望,满足心理需求,特别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种种困难与坎坷,人们也需要一种精神支撑。而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长期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但是,一味的信奉神鬼必将对身心造成危害,如以烧香纸拜神保佑平安而不采取科学的安保措施发生安全事故、以讨喝神水或依靠捉鬼驱邪而不就医吃药耽误治疗等事例时有出现。

最后,台湾与闽南地区一水相隔,两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台湾在1684年设府之前,一直都隶属于泉州府。闽台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神缘相承,每一点滴无不是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真实写照。闽南地区有什么样的神庙,台湾几乎也有相同神庙。闽台两地民间信仰盛行,庙宇香火旺盛。相同的民间信仰神祇、庙宇遍布两地的大街小巷。它是闽台两岸手足情深的历史见证,也是沟通泉台宗亲心灵的一座桥梁。活跃于闽南地区的民间信仰,由于国家对台统一和对侨统战的需要,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事实证明,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的发展,在促进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民间文化交流,吸引外商回乡谒祖、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对民间信仰应有个较为客观的看法

民间信仰在人群中有很深的根,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和管理应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从积极方面看,挖掘和整理民间信仰迫在眉睫。民间信仰的存在有几千年的历史,代表一个丰富的文化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文化正在受一些制度化宗教的冲击,正在被现代科学文明所淘汰,及时挖掘整理这种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在社会生活为民间信仰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空间,也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难题。对于社会主义时期将长期存在的民间信仰,既要要正视其存在的合理性,也要看到其消极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不少地方的文化生活仍然十分落

后,人们的精神处于空虚状态。先进文化没有占领这些市场,落后愚昧的东西必然占据着部分人的精神领域,丰富农村科学文化生活便成了当今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正确引导民间信仰势在必行。

比较现实的态度,是在宣传无神论及其理论基础唯物主义的同时,对民间信仰中以积极的引导,并加强对有关活动场所的管理,使之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就是我们把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将长期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积极地加以探讨的主要目的。

5.当代大学生对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的看法

大学生参加民间信仰活动调查表:

民间信仰提供精神力量情况调查:

大学生对是否应该继承家乡民间信仰情况调查:

在我们的调查当中,大部分的学生平时经常参加一些民间信仰活动。如:烧香拜佛等。可见,民间信仰在现在仍然有很大市场。而且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民间信仰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给人力量。实际上,在人感到无助的时候信仰往往能够支撑起人的信念。因为这些信仰告诉人们,只要支持下去就会有希望。或者经过抽签等形式给人希望。而这也正是信仰长盛不衰的原因。只要合理对民间信仰加以利用,引导人们向真善美的方向,信仰的存在是不与社会主义大背景相违背的。

6. 结语

综上所述,闽南民间信仰是在闽南地区的人民大众中自发产生的对具有超自然神力和超人神力的对象的崇拜,具有民间性、自发性、多元性和世俗性等特点,并对广大闽南地区的城乡人们的思想行为、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历史悠久,代表了闽南丰富的

文化史,在海峡两岸的经济互动、文化互动、亲缘互动中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促进海峡两岸共同繁荣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因此闽南民间信仰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淘汰,可是随着科学社会发展的加快,落后的东西应该被替代,所以正确研究并引导闽南民间信仰势在必行。

参考资料:

[1] 吴幼雄:《泉州宗教文化》,鹭江出版社,1993年6月

[2]《漳州府志》《同安县志》《慈济宫碑》《东山县志》

[3] 林国平.论闽台民间信仰的社会历史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4] 许晓望.福建民间信仰源流

[5] 黄向春.闽越概念与福建地域文化研究

福州民间信仰调研

福州地区民间信仰调研 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则必然基于当地民风民俗;要考察民间风俗,就必然绕不开民间信仰。而福建一直以来就是民俗学、宗教学研究的重点地区。在福建的生活过程中,我注意到福建地区在民间信仰这一方面表现出了诸多迥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其复杂的宗教信仰结构、和谐的多元共处模式、浓厚的乡土气息也是十分罕见的民俗奇景。因而笔者决定就福州农村地区展开调研,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福州乃至福建地区的民风民俗,探究其文化面貌。 据笔者调研结果,福州地区国家注册登记佛教活动场所415处,其中影响力较大的重要寺院超过三十所;道教活动场所918处,其中影响力较大的重要道观超过五十所;另有重要基督教信教教堂二十余所,重要天主教堂十余所,重要清真寺数所。除宗教信仰外,福州甚至福建地区的民间信仰还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传统宗教范畴以外的神鬼崇拜。在笔者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之前便曾出入过福州超过十处宗教场所,其中涌泉寺、海潮寺、临水宫更是出入达三次以上。社会实践期间,笔者更是重点考察了西禅寺、临水宫、中洲教堂等几处宗教活动场所,结合多数居民的生活习惯,进行综合分析,简单地总结了几个特点。 一、杂神崇拜,淫祠众多 除了上文提到的五大宗教之外,福州地区民间信仰的一大特色就是信仰崇拜种类极多。康熙年间,清朝政府便有定论“淫祠遍地”,各类民间信仰数不胜数,且香火旺盛。传统宗教以外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与鬼神崇拜构成了福州民间信仰中的相当一部分。 其中自然崇拜中包括以蛇为代表的动物崇拜(闽侯县南屿镇香府行宫)和以榕树为代表的植物崇拜(如果有小孩在榕树下小便,大人便会教小孩念道:“小孩小便,仙人让开。”以免冒犯神仙)等。祖先崇拜又集中地反映在祭祖活動上。福州民间祭祖活动从时间上可分为生忌祭、年节祭和需时祭;从形式上划分,则有家祭、墓祭、祠祭。不同类型的祭祖活动共同构成了家族内部严密的祭祀体系。而各类鬼神崇拜则构成了民间信仰的主要部分,即所谓“闽俗好巫尚鬼”(《八闽通志向》),据笔者的了解,仅在福州当地香火较旺的偶像就有陈婧姑、五帝、孙大圣、照天君、泰山君等多位,另有各类普渡祭祀鬼魂。可以这么说,福州地区有人的地方就有信仰,一镇一乡可能都有各自的信仰。 二、相处融洽,彼此渗透 福州地区在民间信仰方面迥异于其他地区的一大奇观就在于各种流派的统一,不论是正牌宗教、外来信仰、本土信仰都能彼此结合互溶,形成和谐的包容现象。以福州排尾临水宫为例,正殿供奉临水太后陈婧姑,左右两侧有香炉供奉黑白无常、龙宫三太子、何九使、泰山君等,侧殿则供奉被道家同化的文殊与观音。甚至福州也有个别寺庙前殿供奉道教天神、后殿供奉佛教大佛。在福州市中心八一七路附近,吕祖宫、大士殿、花巷教堂、清真寺之间相隔不足两公里,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谐共处。笔者在参观的过程中也曾目睹戴着头巾的回民出入吕祖宫。 不同宗教、流派、信仰在这片土地上互相融合,而民众对此也十分坦然,大多数福州本地人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概念,神佛皆可参拜。并且在农村地区有许多家庭既供奉祖先也供奉神佛,二者都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以我本人为例,

2020关于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精品】

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确的行为。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者真理。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信仰是指人们对某人某物或某种主义、学说、理论等的极度信任和景仰,以至在它面前表现出敬畏和依赖感,并神圣地奉为自己行为的典范和指南。 一、民间信仰概述 民间信仰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民间信仰指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乡村民众之中,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迁,外界压力有多大,农民始终没有放弃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祖先崇拜等精神追求。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民间性”,伴随农民的一生。 中国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影响着社会中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国家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作用。因此,对于民间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校对,而且对于理解传统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民间信仰共同构成了乡村民众的信仰图景,扎根于农民心中,渗透在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着农民的精神需求和利益索求。宗教与民间信仰反映着乡村生活的全貌,日益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过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解放后,由于受到现代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在破除迷信的口号下,民间信仰更是被打入冷宫,特别是当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大陆绝迹后,就再也无人问津,研究则更无从谈起。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宽松,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历史学、民俗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等学界的学者开始关注和重视这一领域,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二、民间信仰的特征 民间信仰以广大的乡村为土壤,它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种信仰,内容相当庞杂,既有远古时期的巫教巫术,也有民间的方土方术,还有神仙传说、对各路自然神的崇拜、阴阳五行风水、医术与养生学等等,其中也包括寄寓于普通民众心态中的社会理念与人生理想。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祖先崇拜,内含牌位崇拜和坟墓崇拜,其中牌位崇拜又分家内崇拜与祠堂崇拜;(2)神灵崇拜,内含自然崇拜和精灵崇拜;(3)岁时祭祀;(4)农业祈仪;(5)占卜风水;(6)咒符法术。祖先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它与古人相信祖先死后灵魂不死,并会变为鬼神保佑后代有关,其中体现了儒家伦理价值。与其有关的崇拜活动有祭祀,包括立宗庙、祠堂、牌位等,还有一套烦琐的祭祖礼仪。祖先崇拜的主要指向不是鬼神,而是人事,其作用是在表达对先人追思的同时,调动家族成员间的情感与道德。

闽台文化作业答案

闽台文化作业答案 闽台区域文化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东山陆桥 “东山陆桥”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这道浅滩平均水深不超过40米,最浅的地方只有10米。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大约在距今32000年,福建沿海的部分陆地是与台湾陆地相连的,但到了12000年前,由于气候逐渐变暖,“东山陆桥”逐渐被海 水覆盖。在多次冰期,反复出现的海退与海浸现象时,“东山陆桥”曾经多次露出海面。“东山陆桥”的存在说明闽台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 2、左镇人 1971年,台湾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其年代距今约3万至2万年。“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 “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属晚期智人。“左镇人”就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左镇人”的发现,把人类开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 1万多年。 3、台湾文化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延伸,文明同源、祖地文化体系的传承、民间信仰是叶与根的关系、以儒学“开化”台湾、在习俗生活方式方面保留和延续大陆的传统;其地域特征是糅合各种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和传统文化因台湾的自然、社会环境形成适应性发展与选择性传承。 4、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古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延伸,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它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要

影响源,只有了解闽南文化才能全面认识闽台文化。闽台移民往来,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交融,形成闽台文化共同的地域属性。闽南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闽南方言、口传文学、民俗、生活文化、民间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民间信仰习俗、民间工艺,以及闽南学术著述和闽南人的思想性格。二、简答 1、简述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 闽台在史前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福州鸡鸣,基隆可听”这句谚语,说明了台湾和福州与大陆有“不可分离,难舍同枕”的地理位置。台湾是我国第一大 岛,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对,相距宽度不到200千米,狭处只有130千米,离福州最近。台湾海峡,平均水深只有50米至100米。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台湾是以大陆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在地缘上与大陆是不可分的。在1.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 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台湾被称为“浮福建”,表示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这道浅滩平均水 深不超过40米,最浅的地方只有10米。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大约在距今32000年,福建沿海的部分陆地是与台湾陆地相连的,但到了12000年前,由于气候逐渐变暖,“东 山陆桥”逐渐被海水覆盖。在多次冰期,反复出现的海退与海浸现象时,“东山陆桥”曾经多次露出海面。“东山陆桥”的存在说明闽台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 2、您认为闽南人与台湾人有哪些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 闽南人与台湾人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1、闽台人均有族群迁徙为主,以地缘、血缘关系聚居,较为完整地保持了祖籍的风俗习惯、语言的传统。2、闽台人 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戏曲、生活习俗,对人生价值的总的、根本的看法近似,乐于在拚搏中体会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安土重迁,认为改造命运的主动权在 自己,不惜以生命作代价,换取财富与新境界。3、闽台人的情感敏感外露、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 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民间信仰”指的是流行在中国民众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们颇类似于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并且与“世俗生活”分不开;另一方面,它们又与宗教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因而,虽然汉学家、人类学者在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民间文化模式,但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对民间中国是否存在“一个宗教”这一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传统中国,无论是政府、士大夫还是宗教实践者,都未曾采用过“民间宗教”这个名称来描述一般民众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体系。封建政府对民间的宗教式活动采用的是自相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为了避免民间非官方意识形态的发展,对民间的祭祀活动实行排斥的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创造自己的象征并使之为民间接受,有时选择性地对民间象征加以提倡。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当然导致官方对民间信仰的系统化意义的否定。接受儒家哲学和宋明理学的士大夫,只支持“孝道”和一定范围的祭祖,对民间的神、鬼、灵、物崇拜等等多取否定的态度,更不用说他们会承认民间信仰为“宗教”了。相比政府和士大夫,与民间社会有密切联系的民间佛教徒和道士,因依赖民间的祭祀和巫术活动为生,所以对民间的“神圣行为”较为支持。但是,他们不承认其宗教体系的所在,而是把后者当成比他们自己的宗教体系低等的仪式看待。作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实践者的一般民众,因为缺乏自我界定的力量并且视自己的宗教活动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也不把它们看成“宗教”。 把中国民间的信仰行为看成宗教体系的主张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汉学家德格如特的古典文本与仪式的关系的分析; 其二,是后来在社会人类学界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学说。

民俗学专业民间信仰书目

滨岛敦俊 1991 《明初城隍考》,《社会科学家》,1991年第6期。(许檀译)1995 《朱元璋政权城煌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 2008 《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朱海滨译) 蔡相辉 1989 《台湾的王爷与妈祖》,台北:台原出版社。 常人春 1993 《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老北京的民俗行业》,北京:学苑出版社。 陈进国 2002 《民间通书的流行与风水术的民俗化——以闽台洪潮和通书为例》,《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四期 2005 《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戍国 2002 《中国礼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邓文宽 2002 《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渡边欣雄 1998 《汉族的民俗宗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周星译) 1999 《东方社会之风水思想》,台北:地景出版社。(杨昭译) 杜赞奇(Durara) 2006 《刻划标志:中国战神关帝的神话》,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陈仲丹译) 范可 2007 《魂归何处?》,《读书》,2007年第7期。 冈田谦著陈乃蘖译 1960 《台湾北部村落之祭祀范围》,《台北文物》,9卷4期。 高明 1993 《秦简日书“建除”与彝文日书“建除”比较研究》,《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 葛兰言著(Grant)赵丙祥、张宏明译 2005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顾颉刚 2004 《两个出殡的导子帐》,叶春生主编:《典藏民俗学丛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韩国河

闽台区域文化资料

名词解释 1.东山陆桥 是福建与台湾史前文化关系的一个有力的历史见证。人们惊奇地发现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这道浅滩评均水深不超过40米,最浅的地方只有10米。古地理与古气候学研究表明: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 2.左镇人 1971年,台湾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为青年男性右顶骨残片。其后又陆续采集到顶骨、额骨、枕骨和单个牙齿等。其年代距今约3万至2万年。考古学家称之为“左镇人”。“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属晚期智人。 3.长滨文化 1968-1971年,台湾学者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包括潮音、乾元、海雷等十几个海蚀洞穴)进行了5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先民文化,命名为“长滨文化”。 4.大坌坑文化 1964年,经台湾大学发掘,在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位于淡水河口)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坌坑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石器有磨制的磅、链和打制的斧、网坠等。大坌坑文化距今约6400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5.圆山文化 p4 6.凤鼻头文化 p4-5 7.文化 p23 8.文化的三个阶段 p23-24 9.闽台文化 p24 10.闽台文化内容 p24 11.闽台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 p24 12.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九大门派: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

民间宗教文化生命力源泉及其功能

民间宗教文化生命力源泉及其功能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虽然对自然力量的认知与控制水平不断在增强,但是就人类社会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对神秘力量的信仰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本文拟通过对三家台蒙古族村的田野调查来阐述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即通过实例揭示民间宗教文化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同时,我们也客观的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推崇以科技知识改变人们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今天,传统的民间宗教文化有其自身不可否认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在展望民间宗教文化发展前景的同时,希望结合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农村社会变革的现实,探寻发展民间宗教文化的可行之策。研究过程中以湖北省鹤峰县三家台蒙古族村为田野调查点,该村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要民族的多民族村,也是湖北省惟一的蒙古族自治村。由于长期脱离其主体民族,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他们较好地保持着对传统宗教文化的信仰,呈现出与周边其他民族有着较大差异的特点[1]。因此,我们认为对这样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有着较强的代表性。 一、民间宗教文化生命力源泉 民间宗教文化盛兴不衰,对各种神灵的敬仰在代际间不断传承,究其原因,是因为民间宗教文化在民间社会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其信

众的日常生活为民间宗教文化的生存提供了富饶的土壤。主要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科技水平低下———对未知外力的畏惧 关于人类对神灵信仰的起源学界已多有讨论,无论是泰勒的“万物有灵论”、马雷特的“泛生论”、卢伯克的宗教阶段论,还是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一书中所论证的宗教思想来源于集体生活,其实都包含了一点,那就是人类对未知外力有一种迷茫和畏惧,无论这种未知外力来源于自然力还是人类社会本身对人的限制与约束。部氏族人①在其生存和发展的历程中,同样也脱离不了社会环境的整体影响。以同样的方式劳作,农作物的收成却丰欠有别,以同样的方式生活,却总有意外产生。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时期,对自然界的变化,对社会生活中各种偶然事件的发生,他们是无法获知确切的原因。在他们的思想观点中,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变幻无常的事物,对日常规律性的生活总是会产生干扰,平静安宁而富足的生活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而这些事物又远非自身力量所能控制,只能借助于神灵的保佑,祈祷冥冥之中驾驭这些力量的神灵赐于人们平静的生活。正如村中83岁的老人BXH所说:现在来讲嘛,我们那个时候的人都迷信,好多事都搞不清楚。就比方说一年到头种点东西,该做事我们也晓得做,还不是有时收得多,有时收得少。都认为是菩萨在管。有的屋里喂的猪突然一下就死哒,或者是大人小孩好好的也就突然病了,也不晓得是么原因,别个就说是得罪菩萨了。反正这样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伴随着民俗民间文化的持续复苏和乡村庙宇的大规模重建,民间信仰已成为值得关注的热门话题。民间信仰是一种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的群体庞大,构成较为复杂,有着广泛的群众性,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领域。引导民间信仰改革创新,移风易俗,充实时代内涵,释放正能量,支持和鼓励民间信仰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本文结合近年来对安徽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课题组对浙江、山东、福建、陕西、四川等省部分地区开展的“民间信仰认知状况”的调研情况,对民间信仰的活动特点和社会作用进行简要分析、讨论。期望引起人们对新形势下民间信仰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标签: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事务管理传统文化 一、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 民间信仰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和文化符号。民间信仰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以祈福消灾为主要目的,是民间自发流传的一种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是庞杂性。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在广大乡村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普遍的认同感。民间信仰场所“一庙多神”的现象较为普遍,且与传统文化,民情风俗相互交织,民间信仰的这种特性使我们对它的科学界定和有效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二是普遍性。信仰群众不论地域和文化层次,各地各阶层都有传播,不少内容是属于民族民间传统习俗的延续。 三是功利性。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理解和祈求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之上的,关注的焦点着眼于现实的幸福,有极强的世俗性和功利色彩。民众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选择神灵,只要认为是“灵验的”“有用的”就供奉,呈现出一神为主,多神并祀的特点。民间信仰还具有地域性色彩和活动的自覺性等特点。调研中发现民间信仰的组织者大多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应变能力,他们总是能想出很多方法,力求使信仰活动契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话语系统,以应对相关部门的种种限制。民间信仰希望得到社会认可,谋求合法化意愿日趋强烈,这是当代民间信仰的一大特点,这一现代特征也提示我们对其积极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综而观之,民间信仰从思想内容上看,其中有佛、道教的信仰色彩,有地域性民俗民间文化的反映,同时还夹杂一定封建迷信成份;从价值取向上看,基本是遵从善恶报应,崇尚忠孝,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及得到神灵护佑。可见,民间信仰更多的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需要逐步消除。

发挥江南水乡民间信仰文化的社会正能量

发挥江南水乡民间信仰文化的社会正能量 在我国除了政府正式注册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团体之外,还存在着数以亿计的民间信仰者。何为民间信仰,本小组通过暑期走访调查发现它大抵是一种在民间流行的对某种精神观念、某种有形物体信奉敬仰的一种心理和行为,包括民间普遍的风俗,以至一般的迷信、巫术。民间信仰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仰文化,它与宗教关系密切,其本质都是有神信仰,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以其他多种鬼神崇拜为补充,台湾有学者认为民间信仰其实是正统宗教在民间的扩散和蔓延。然而,民间信仰又不同于宗教,它不像宗教信仰有明确的传人、严格的教义、严密的组织等,它是民间村民几千年自发形成的一种共同文化习性。 一、湖州民间河神、蚕神信仰的概况 湖州民间河神、蚕神信仰非常普遍,特别是菱湖、千金、善琏等地异常兴盛,根据我们小组通过暑期的调查统计,目前,菱湖、千金、善琏三地的村间寺庙大大小小约50余座,依法登记注册的就有20座,可见整个信众的群体数量大,辐射面广。但这些寺庙大都是民间百姓自发筹资形成的,有些还充当着老年活动中心,由村老年协会负责管理。这类村间寺庙中,供奉着大大小小角色各异的各类神主,其中最多的是潮王和马面王,这两位神就是湖州百姓最为崇拜的河神与蚕神。但是很多时候如观音、关公、财神也都被赋予了河神与蚕神的功能,担负起河神与蚕神的职责,在湖州百姓心中也有很高的地位。这样的民间信仰历时几千年,在湖州百姓中代代相传,早已根深蒂固,逐渐成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 二、湖州民间河神、蚕神信仰兴盛的历史地理因素 湖州地处太湖南岸,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称。湖州又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市郊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悠久的蚕丝织物之一,有4700多年的历史。湖州丝绸不仅早已“冠绝海内”,而且经丝绸之路获得“湖丝衣天下”的美誉。湖州各地河网湖荡密布,京杭大运河源于天目山麓的东、西苕溪纵穿横贯湖州全境。苕溪东经由页塘(申湖航道,称“中国莱茵河”),流于黄浦江,北经56条溇港注入烟波浩渺的太湖。境内水系密如蛛网,交织一起,形成江南水乡。这样的历史地理现状,使得湖州地区普遍信仰河神与蚕神,特别是湖州的菱湖、千金、善琏一带是典型的水乡渔都和最早的种桑养蚕之地,当地百姓通过对河神、蚕神的信仰,以保渔业兴旺和蚕茧丰收。 三、民间河神、蚕神信仰文化发挥的正能量 本小组在实地调查走访的基础上,了解当地百姓的真实看法,并对相关政府机构的主管人员进行了访谈,从中获取和发现了很多关于这种民间信仰在当前和谐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发挥出的正能量。 1、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尤其是渴望平安的心理需求。 民间信仰本质上属于宗教范畴,宗教性的功能是其首要功能。同样,湖州民间河神、蚕神信仰的主要功能是能够为水乡人民提供心理慰藉和精神寄托。面对波涛汹涌、变幻无常的江河和年成,水乡渔民、蚕民只能向神佛借力,寻求一丝心灵安慰。拜祭过各路神灵的渔民和蚕民能够勇敢地面对前方未知的祸福。常去寺庙里进香祈祷的渔村妇女,也不用再一天到晚地为自己丈夫在外河养鱼而担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指哪些在民间广泛存在的,属于非官方的、非组织的,具有自发性的一种情感寄托、崇拜以及伴随着精神信仰而发生的行为和行动。即“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一般是指乡土社会中植根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练沥并延续至今的有关“神明、鬼魂、祖先、圣贤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也有学者称之为“民俗宗教”(folklore religion)或“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的民间信仰的发展在实质上可以看做是一个由人至神和由神至人的社会互构过程. 然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淡薄的国家,也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可是一旦走入民众间,就会发现,中国的民间信仰文化极其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各种人物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而且崇拜方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那么,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信仰现象背后蕴涵着什么样的意义?仔细探究之后,我们发现,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仰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的起源关系密切,因为民间信仰某种意义上就是原初形态的宗教。本收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对至今仍百家争鸣的宗教起源问题进行探讨的初步成果。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来源:中国知网 | 发布日期:2013-05-06 | 浏览(1298)人次 | 投稿 | 收藏 ][内容摘要]中国的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它固有的本色。本文主要考察并研究了中国的民间信仰的概念、传播途径等问题。 关键词:民间信仰;民间信仰的概念;民间信仰的传播途径

闽南民间信仰非常盛行

闽南民间信仰属于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包括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器物崇拜、祖先崇拜、历史人物崇拜、神仙崇拜、民间传说神崇拜、城隍爷崇拜、王爷崇拜、乡土神崇拜、孤魂崇拜、开基始祖崇拜、行业神崇拜等等。 闽南民间信仰非常盛行,包括泛神崇拜与一些敬神习俗等等。泛神崇拜方面。闽南风俗,迷信鬼神崇尚祭祀乞求巫神,民间凡事求神拜佛,崇拜的灵魂神、自然神、庶物神等神明多达210种。从天庭阳界到阴曹地府的各路神明,组成一个与民间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仰体系。居家要奉门神(如钟馗、尉迟恭等),生病就拜医神(保生大帝、广济大师),经商必敬财神(赵光明、关公),赴考先祭文神(孔子、魁星爷),练武崇祀武神(关帝、城隍爷)等等,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博取功名,到消灾解厄,都蒙上一层浓厚的神明保护色。为了祈求保佑平定福寿,不论城镇乡村,宫庙寺观随处可见,大都佛、道合流,同一庙宇有佛有道还有众多俗神,典型的多神崇拜。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比较熟悉的闽南民间信仰: (一)在闽南民俗中,每逢农历初二、十六,是祭拜土地公的日子,被称为做牙。因为正月初二,土地公已被送上天去,而正月十六,还在过元宵佳节,为此,二月初二就成了“头牙”。 “二月初二”是农民的土地公生日,过完这天,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播种。” 泉州民俗专家傅孙义介绍。一般头牙过后,大地回春,适合耕种,因此,农民过完这天,就要准备农耕的工具、种子和肥料,开始这一年的辛劳,所以叫做农民的土地公生日。他们会在这一天摆上贡品,祈新的一年都能风调雨顺,让农田有个好收成。 (二)正月初九日天公诞和六月初七日天门开,设醮答谢天公:闽南一带民间信仰中,除了各地共同信仰的佛祖和地区性的妈祖、保生大帝之外,敬拜最为隆重的要算“天公生日”。敬天公仪式多在凌晨时举行,人们以为这时环境清静,祷祝最宜上达天听。敬天公的大红烛是新的,香炉是专用的,烧的纸钱也是特制的"天公金"。"天公金"较一般纸钱大,正方形,刷金箔,而且必须折成金元宝的样子。当所有的供品都摆好后,一家人便开始点香拜夭公。连抱在怀中的婴儿也不能免。往往由母亲抱着,把点着的香塞在孩子手中,象征性地拜几拜。当母亲的,口中还要念念有词,祈祷孩子平安长大。一家人中若有一人外出,也得由弟妹或配偶替他(她)上香。到了深夜11时,子时已到,便是初九天公生日,开始烧"天公金",燃放鞭炮。

闽台区域文化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东山陆桥“东山陆桥”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这道浅滩平均水深不超过40 米,最浅的地方只有10 米。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大约在距今32000 年,福建沿海的部分陆地是与台湾陆地相连的,但到了12000 年前,由于气候逐渐变暖,“东山陆桥”逐渐被海水覆盖。在多次冰期,反复出现的海退与海浸现象时,“东山陆桥”曾经多次露出海面。“东山陆桥”的存在说明闽台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 2、左镇人1971 年,台湾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其年代距今约 3 万至 2 万年。“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属晚期智人。“左镇人”就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左镇人”的发现,把人类开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1 万多年。 3、台湾文化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延伸,文明同源、祖地文化体系的传承、民间信仰是叶与根的关系、以儒学“开化”台湾、在习俗生活方式方面保留和延续大陆的传统;其地域特征是糅合各种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和传统文化因台湾的自然、社会环境形成适应性发展与选择性传承。 4、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古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延伸,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它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要影响源,只有了解闽南文化才能全面认识闽台文化。闽台移民往来,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交融,形成闽台文化共同的地域属性。闽南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闽南方言、口传文学、民俗、生活文化、民间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民间信仰习俗、民间工艺,以及闽南学术著述和闽南人的思想性格。 二、简答 1、简述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 闽台在史前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福州鸡鸣,基隆可听”这句谚语,说明了台湾和福州与大陆有“不可分离,难舍同枕”的地理位置。台湾是我国第一大

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浅谈

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浅谈 黄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月26日第3版 中国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心理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而不断嬗变和演进。21世纪的我们,无疑应当以发展变化的眼光,采取理性分析、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地对待历久弥新的中国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现象。 一方面,对于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中有益无害或无伤大雅者不妨随顺之,以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可能是较为可取的文化策略。如民间对于福禄寿喜财等神祇由来已久的崇拜,对福星高照、天官赐福、五福临门(五只蝙蝠图形贴于门上,最新的象征事象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个福娃)及吉庆有余(鱼)、岁岁(碎碎)平安、年年高升(年糕)、早生贵子(红枣、花生、桂圆等)等的祈求,充分表达了底层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虽并无多少科学道理,似亦无可厚非。宽容视之,凡此种种美好的联想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底层民众调适苦乐无常的世俗生活,或许不无积极意义。围绕十二生肖文化和传统民俗节日(如以屈原崇拜为核心的五月五端午节,以月圆人圆、万家团圆为追求的中秋节)等民间信仰衍生物而出现的文化消费现象(如赛龙舟、吃粽子、月饼)及其不容小觑的巨大商机,尤其是以驱邪禳灾为终极心理诉求的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习俗在当代的屡禁不绝、甚至不得不驰禁,都昭示着古老的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而以关羽崇拜中的“华容道义释曹操”传说为基础的华容道智力游戏等的经久不衰,更提示我们不应忽视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中的科学内涵及其创造性转化。尤为值得指出的是,历经岁月沧桑、绵延流传至今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如中秋佳节、关羽崇拜、妈祖崇拜),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培育和强化海内外炎黄子孙,尤其是台港澳同胞同文同种、血浓于水、兄弟一家亲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觉,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亟需发扬光大的意义与价值。 另一方面,抛开众所周知的城乡民众婚丧嫁娶过程中“冥婚”、看风水之类迷信活动死灰复燃,“民俗搭台、经济唱戏”及电脑算命、寺院除夕夜有偿撞钟之类利益驱动现象甚嚣尘上不谈,对于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事象中荒诞无稽、谬种流传甚或有害无益者理应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古人因“拾遗”与“十姨”谐音而以讹传讹,将唐代杜甫(杜拾遗)、陈子昂(陈拾遗)分别穿凿附会为女性神祇“杜十姨”、“陈十姨”,塑像立祠,顶礼膜拜,“杜十姨”庙、“陈十姨”庙一度盛行民间,令人啼笑皆非。这一历史现象与汉语谐音联想有关。至于汉语谐音联想的当代表现,则要首推近年来日甚一日的对于数字8的崇拜和对于数字4的禁忌。由于数字8在粤语中与“发”同音,广东、香港地区的经济强势使得民间对于数字8的崇拜风行至今,人们对于含有数字8的车牌号码、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等趋之若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定为2008年8月8日晚8时,似乎也是顺从民俗的产物。粤港地区对于发菜的畸形消费引发西北地区对于发菜的狂挖滥掘,已严重破坏西北相关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由于数字4与“死”谐音,4的命运与8截然相反,人们对4避之唯恐不及,某地甚至宣布将数字4从机动车牌号码中彻底清除,并称此举旨在“以人为本”!人的姓氏与求职结果本来无关,但裴姓、梅姓求职者却屡屡碰壁,个中原因竟是由于“裴”与“赔”、“梅”与“霉”谐音!近来来还兴起若干不伦不类的中西合璧式的奇特时尚,如大学毕业生求职不顺利,大学校园里便开始流行选择不同职业要烧不同的香的说法和做法,如想进国家机关(Office),须去卧佛寺烧香;想经商(Business),须去碧云寺烧香;想当老板(Boss),须

传统节日与民间信仰完整版

§谈谈你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认识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种产生于原始社会,历经漫长岁月的传承、发展、演变并延续至今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与人为宗教既相似又有根本区别的存在 【民间信仰的特征】 ①自发性:民间信仰是在民众中自发产生、自然传承的民俗事象。 ②多元性:民间信仰在民间自发产生、口口相传,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传承,也必然发生较大变 化。如在闽南浙江等东南地区人们信奉妈祖,在四川的青城山人们信奉太上老君,在四川的峨眉山人们信奉佛祖等等。& ③世俗性:民间信仰注重实际的功利。如渔民信奉妈祖是为了祈求出海平安,祈求健康幸福。人们推 崇关羽是为了求得财运滚滚等等。& ④与上层信仰的脱节:比如民众信佛,却不会去读《涅槃经》、《楞伽经》这样深奥的经书,而是很普 通的《心经》、《金刚经》等等,有的甚至连佛经也不读,仅仅是家里摆着佛龛,知道些“因果报应” “有求必应”的基本观念。可见民间信仰与上层信仰完全存在于两个世界。& ⑤互相融合的信仰: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而在民间,对宗教更是 不加区分,在很多民俗画中经常会出现三教合一的众神像。& ⑥信仰的基础是伦理道德: 通过认识以上观点,我们能更了解民间信仰产生的基础以及在民间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信仰是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和社会基础的,它适应当时社会民众的信仰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同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民间信仰的特点延续了下来,并深深影响着现在的我们。 【民间信仰有其存在的优点】 1)民间信仰满足人们的信仰需要,给人以精神寄托和慰藉。 2)民间信仰对自然的敬畏和神圣感,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明君商汤则有“网开三面”之德。 3)民间信仰使各大宗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凝聚社会的精神力量。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 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

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与演变

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与演变 廖大珂 摘要:摩尼教披着佛教和道教的外衣,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与福建的民间信仰相结合,开始在下层民众之间流传。宋元时期,摩尼教取得合法地位,迅速崛起,盛极一时,但逐渐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宗教信仰。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迫害,摩尼教迅速走向衰亡,并最终融入白莲教的罗教。 关键词:摩尼教;福建;传播;演变 摩尼教起源于西亚的波斯,大约在公元3世纪末,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亚,并广为传播。1尔后,又于公元7世纪传入中原,2继而再传至福建。当摩尼教在西亚和中亚绝迹之后,却在福建长期流传,使福建成为摩尼教的最后消亡之地。本文拟就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与演变试作一粗浅的探索,以就教于方家。 一、唐、五代:摩尼教的初兴 摩尼教传入福建大约是在唐代。宋人梁克家记载:“侯官神光寺,州西南,唐大历三年(768年),析南涧为金光明院,七年改为大云,会昌例废”。3大历三年,唐朝廷允许回鹘在长安修建一座摩尼教的大云光明寺,大历六年(771年),又准其在其他地方修建大云光明寺。4此金光明大云院几乎可以肯定是摩尼教寺,其时福建摩尼教的中心是在福州。会昌年间,因唐武宗灭佛,殃及摩尼教,福州的金光明大云院虽也遭到废止。但是,一些中原的摩尼教僧侣为逃避迫害,南下入闽,遂促进了摩尼教,或谓“明教”,在福建的传播。何乔远记:“会昌中(841-846年)汰僧,明教在汰中。有呼禄法师者,来入福唐(今福清),授侣三山(今福州),游方泉郡(今泉州),卒葬郡北山下。”5这则记载表明,摩尼教在中原因与佛教有密切关系而遭受打击,摩尼教僧侣呼禄法师避难入闽,积极传教。呼禄法师之墓今虽已湮没,但南宋时朱熹曾至墓前作诗凭吊,6可见何乔远的记载是可信的。除了福州、泉州,摩尼教亦传至闽东沿海,万历《福宁州志》云:金光明寺、灵瑞寺、中成寺建于咸通三年(862年)。7另据唐乾符六年(879年),林嵩《太姥山记》记载,太姥山顶有摩尼宫。8由此亦可知,摩尼教在唐末已传入福建沿海各个地区。 摩尼教在中原遭到迫害、打击之后,何以却能在福建得以立足并传播?这固然是当时福建尚属于边远地区,远离政治统治中心,统治者力量较为薄弱,故成为摩尼教的避难之所。但更重要的是摩尼教在东渐的过程中,揉合了大量佛教和道教的成份,形成有别于原教旨的三教合一的宗教模式,因而更适合素有崇信宗教传统的福建人的精神需要。同时,摩尼教提倡行善修道,团结互相则迎合了下层人民的实用功利性心态。 摩尼教本身在创立之时就掺有佛教成份,传入中亚后,又不断吸收西域的佛教成份,佛教色彩越来越浓,以致初入中原时竟被当作佛教的一宗。进入中原后又依托于道教,往往也被人视为道教的一宗。事实上,在很多人看来,摩尼教并不是什么新的宗教,也不是什么异端,不过是“合释老而一之”而已。9摩尼教混迹于佛教和道教之中,易于为人们所接受,这就为其在福建的流传打开了方便之门。 与此同时,唐代福建的社会状况也为摩尼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福建自古便有“信巫鬼,重淫祀”的习俗,人民善于吸收外来宗教文化。早先传入的佛、道二教发展十分顺利,即反映了当时福建的社会风尚。至唐时,不仅民间出现了崇奉佛、道的热潮,而且福建地方统治者也与中原统治者不同,极力提倡佛教、道教,将其作为教化百姓的手段。10如唐末“王氏入闽,崇奉释氏尤甚,故闽中墖庙之盛甲于天下, 1林悟殊:《早期摩尼教在中亚地区的成功传播》,载《摩尼教及其东渐》,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5—45页。 2《佛祖统纪》卷39,见《大藏经》传记部,频伽精舍校刊本,第83页。 3梁克家:《三山志》卷33,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第7—8页。 4连立昌:《明教性质刍议》,载《福建论坛》1988年第3期,第39—43页。 5何乔远:《闽书》卷7,《方域志·泉州府·晋江县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6朱熹:《清源山谒呼禄法师墓》,载《(乾隆)泉州府志》卷6,《山川一·清源山》,1984年据民国十六年乾隆版影印本,第5页。 7万历《福宁州志》卷10,第12页。 8谢肇淛:《太姥山志》卷中,厦门大学图书馆藏清重刻本。 9何乔远:《闽书》卷7,《方域志·泉州府·晋江县一》,第172页。 10黄滔:《黄御史集》卷5,《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四库全书本,第1084册,第134页。

中国民俗文化案例分析

中国民俗文化案例分析 关键词: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俗文化 摘要: 民俗文化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是经社会约定俗成并流行、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一个民族自由表达情感、展现独特精神风貌和世界观的一种行为方式。民俗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民族的经济、政治、宗教等文化形态,蕴涵着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风俗以及整个价值体系的起源。中国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内容大致可分为民间交际礼仪习俗、民间人生礼仪习俗(包括诞生、成人、婚嫁、丧葬习俗)、民间服饰习俗、民间饮食习俗、民间建筑与居住习俗、民间交通行运习俗、民间商业习俗、民间信仰习俗、中国岁时节日习俗、民间姓氏习俗、中国民间艺术等等。 涣涣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其民俗文化的形成史,是民俗文化诞生的摇篮。 中国是世界4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我们这条屹立在东方的巨龙正在腾飞.现在GDP是全球第二位,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物质文明的背后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我出生在中国的边陲小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里是中国朝鲜族的聚居地.如果说语言是打开一个民族的钥匙那么,我觉得民俗文化就是进入大门后你穿的鞋子,加速你去了解它.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文化特性在发展的浪潮中没有接收给好的民族文化那么它必将堙没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延边的民俗风情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 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礼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